講道內容
講題:上主的義僕
經文:以賽亞書53:1~12
主講:陳光勝傳道師
時間:二0一七年四月九日
前言
從這個禮拜開始,我們將進入受難週。耶穌的受難與復活對我們而言帶來許多美好的應許。但是在耶穌復活後這快兩千年的世代中,我們卻依然看到這個世界充滿著無奈、暴力與傷害。許多人看著這些照片(禿鷹,越南女孩,311,921,isis),也確實做了很好的回應。但是正如最近大家關注的消息,敘利亞的化學攻擊事件,依然讓我們心中充滿沉重。甚麼時候這個世界才能真實的脫離這樣的處境,聖經中描述的「豺狼必與綿羊羔同居,豹子與山羊羔同臥;少壯獅子與牛犢並肥畜同群;小孩子要牽引牠們。」甚麼時候才能來臨?今天讓我們一起來思考關於耶穌的受難對我們的意義吧。
普代村的防災工程
(參考資料《在海嘯中拯救普代村的防災工程》,作者:磯田道史(慶應義塾大學史學博士)
http://sobooks.tw/tensai-kara-yomi-naosu-nihonshi-2/ )
相信大家都記得日本311大地震所帶來的大海嘯,當時引發福島核安問題,造成一個非常大的危機。到現在大家還是常常談論著日本食物的安全問題。不過當時最吸引我注意的一條新聞,卻是日本岩手縣普代村因為老村長的堅持,而保護了整個村免受海嘯的危害。
不過當時關於這個村長的介紹真的很少,只知道整個工程在海嘯之前的二十幾年前就完工,村長看起來是很有遠見的人。只是當時心裡想,這麼大的工程,又沒有急迫性又要花大錢,真的能夠那麼順利嗎?最近有機會又查了一下相關的資料,終於得到比較豐富的內容,發現這個村長,不只是有遠見,也實在十分用心。
原來這個村長,從小就聽家中長輩提起更早之前大海嘯所造成的災害,當時有302人喪生。而他自己也在1933年經歷了一場海嘯,當時也造成了137人死亡。所以當他當上村長時,便一心決議「絕對要保護村民」,又加上「村民中也有人提議建造防波堤」,於是他決定要建造能夠保護村落免受海嘯侵害的防波堤。
他在日本與岩手縣政府間來回奔走,甚至去東京拜託當地選出的政治家鈴木善幸向建設省陳情。他獨自一人「前往海嘯研究所,觀看各種實驗進行,學到許多知識」。終於得到縣政府撥款、得以開工的村長,親自前往岩手縣的土木工程部,在那裡,他遇見了一位非常熱心的工程師,村長與那人全心投入防波堤的設計。他們想出來的方案和大多數防波堤不同,是運用海嘯的力量去阻止海嘯,並且選擇最有效果的地點來建造。身為自治體的首長,村長直接與海嘯及土木的研究機構接洽,帶著渾身的衝勁,和建築師一起思考對策。相較於許多的政治家習慣「把公共事業交給別人」,可說是不同的典範。
另外,當村落人口增加時,有些人把民宅蓋到防波堤外面去了,不過他沒有叫他們「生死自行負責」,而是去思考新的海嘯對策,計畫建設水門。他唯一不肯妥協的,是水門與防波堤的高度。當周遭的人埋怨「為什麼要蓋的這麼巨大」時,他依舊堅持高度要達到十五・五公尺。這個村長想著在1933年大海嘯時,他所親眼看見的地獄。「父親、母親呼喊著。到處都是求救的呼聲,令人心中無比哀痛。」「密集社區地帶的家宅全數塌毀、一棟不留。在山腰的墓園一帶,有很多屍體堆積在那兒(中略)。就連挖掘累積的泥沙,也一直挖出死者,看到這樣的慘況,真的令人無語。」(《與貧乏交戰的四十年》)
他心想「絕不能再發生第二次、第三次」(摘自 2013 年建造的紀念碑碑文),即使會導致一等田地毀壞,即使在徵收土地時遭遇阻撓,他唯一不肯妥協的就是水門與防波堤的高度。
有一段關於他的紀錄這樣寫「關於設計書的內容,一言以蔽之,就是我們難以預料海嘯的強度,所以要讓海嘯沿著防波堤外側走。基於這個方針,我們計畫要打造能夠保護河川護岸(河堤)內側的普代街區用防波堤,至於外側則不允許建造民宅。」
這位村長的水門與太田名部防波堤巧妙的利用自然地形,在山谷的狹縫處建造水門和防波堤,不允許在外側建造民宅。因為利用了自然地形,水門與防波堤的長度很短。他的普代水門長度二百零五公尺,太田名部防波堤長度一百五十五公尺,正因為長度很短,所以能蓋的更高。十五・五公尺堪稱是東北地方最高的堤防,也是勝過海嘯的原因。
他知道海嘯的威力很大,硬是在海濱正面擋住海嘯並非良策。普代水門的建設地點是在距離海岸三百公尺的內陸,計畫讓海嘯登陸,削弱勢力之後再阻擋。太田名部防波堤也是,正面的漁港堤防和消波塊等「前鋒」設施只是先把海嘯削弱,然後用很高的防波堤當後衛阻擋,讓海嘯的力量轉向隔壁的山谷散發。
即使如此,他仍舊考慮到海嘯越過水門的可能性。有一段紀錄這樣寫著,那些沒見過海嘯的年輕人們「屢次要求砍伐水門內側的防潮林並拓展建地,但我始終不答應」。因此水門內側還是留下了防潮林地,即使二十公尺高的海嘯跨越水門,也依舊能保護民家不受災害。
這位村長的十五・五公尺高防波堤工程雖然令人讚嘆,但是真正戰勝海嘯的原因是仰賴自然地形、不做無謂的防潮工程。在面對海嘯的力量時,要保有謙遜與自覺,說服村民「很抱歉,這裡不能居住,這裡不能使用」。
由這些紀錄我們可以看見,這位普代村的村長知道自己所堅持的是甚麼,也願意去實踐。不過他所要面對當時人們的質疑,或者挑戰,那可能才是最不容易的部分,畢竟他在1967完成的防波堤就用了5837萬日幣,1984完成普代水門也使用了35億6千萬日幣。這些附上的代價,要在2011年才能看到效用。或者在他1997年過世時,不能認同他各項堅持的聲音還未曾停歇呢。
經文中的困境
先知在經文中所發出的聲音也是如此,「我們所傳的有誰信呢?
許多人在看以賽亞書53章的時候,直接聯想的就是整篇內容直指耶穌基督,不過這樣的理解並不完全正確。因為以賽亞是主前八世紀的人物,如果他所說的內容,過了幾百年都沒有任何的應證或實踐,那麼他所說的話,怎麼會有人相信,甚至流傳呢?事實上,就以現在的猶太人經典而言,他們不承認耶穌作為彌賽亞的身分,又怎麼來理解這段經文呢?所以這段經文他必定有兩重的意義,一個是指著為上帝擺上自己的先知說的,一個當然就是指著我們救主耶穌說的。
而我們若從這是對著擺上自己的先知所做的陳述來理解這段經文,我們會發現,他正清楚的表明了,這個受苦僕人的現狀。這個受苦的僕人,並非特別突出,有甚麼令人羨慕的身家背景或是英俊挺拔令人羨慕的外表。這個受苦的僕人,為了傳揚真理,受了許多的誤會與阻礙,甚至受到逼迫,使人以為他的痛苦真是自作自受。不過實際上他正是因為將自己擺上,令人因為他所帶來信息而得到益處。經文寫著「我們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明白的指出,人們常常因為自己的限制,以為自己看的才是真理,自己做的才有益處,卻不知道,若沒有將眼光轉向上帝,我們會因為個人的怨懟,喜好與私人情感,而無法正視傳揚上帝話語的人所帶來的信息。甚至,當人們看著這些蒙上帝呼召的僕人所面對的困境,還會覺得他是自找的,不值得同情。
我們對於經文中,他被欺壓不開口,像羊羔被牽到宰殺之地,甚至因此被剪除生命。我們都深深感受與耶穌的處境相同。不過若大家還記得耶穌說過的一則比喻故事,就可以理解,事實上,許多為上帝擺上自己生命的先知,處境是相同的。
耶穌曾經說過(馬太福音21:33~39)「有個家主栽了一個葡萄園,周圍圈上籬笆,裡面挖了一個壓酒池,蓋了一座樓,租給園戶,就往外國去了。收果子的時候近了,就打發僕人到園戶那裡去收果子。園戶拿住僕人,打了一個,殺了一個,用石頭打死一個。主人又打發別的僕人去,比先前更多;園戶還是照樣待他們。後來打發他的兒子到他們那裡去,意思說:『他們必尊敬我的兒子。』不料,園戶看見他兒子,就彼此說:『這是承受產業的。來吧,我們殺他,佔他的產業!』他們就拿住他,推出葡萄園外,殺了。」有沒有發現,耶穌正如葡萄園主的兒子,如此被殺了,但是眾先知則如先前來的僕人一般,受到苦待。
我們看這個故事,常常想著自己絕對不會像這些園戶一樣。不過許多時候,當上帝將豐富的資產給我們,帶領我們領受許多美好祝福的時候,我們很容易就認為這是自己的努力與能力所獲得,對於從上帝而來的勸戒與提醒,無法做出正確的回應。事實上在以賽亞的時代,以賽亞是一個王公貴族,他所處的時代也是一個國泰民安的時期。以賽亞出來明白的指出,綜觀歷史中每一個為上帝出來宣揚真理的人,他們的下場如何?以此提醒眾人,不要陷入同樣的錯誤當中。以賽亞明白的指出「誰想他受鞭打、從活人之地被剪除,是因我百姓的罪過呢?」
今日世界的困境
我相信許多為上帝盡心擺上自己的同工聽了這段經文,一定也有相同感受的。面對自己的工作,成為一個基督徒,甚至用心扮演好自己工作上的角色,有時候會被其他同事看成不聰明的人。有兄姊在教會服事,在自己清楚的呼召處用心竭力,可能聽到的批判卻是「愛現自以為是」(愛展假𠢕)或者是「冥頑不知變通」(甕籠àng-láng)。或者有兄姊盡心陪伴福音朋友,有時候三更半夜還要接電話充當心理醫生。但是長期以來,覺得自己好像只是被利用,這些福音朋友除了需要別人的陪伴,使用教會資源,根本沒有想認識上帝的動力。
一群願意回應上帝,讓自己的生命成為別人祝福的兄姊,當他們在自己回應呼召的事情付上越多力氣的時候,他們就越容易沮喪,甚至放棄。因為當他們看見好像只有自己在努力,自己在用心,自己在付出的時候,他們甚至會懷疑,是不是自己錯了。
我記得以前在教會擔任少年團契的輔導,每年進入少契的孩子都正經歷青春期的變動不安,不說靈性上面的追求,在教會裡面,大聲喧嘩,行動隨興,就常常引起許多長輩的不悅。好不容易陪著一群孩子度過三年的國中生涯,甚至慢慢地進入青年時期的穩定,這群比較成熟的孩子便進入青契。接著又是一群年輕的孩子進入少契。當時最不想聽到的一句話就是「你們少契的孩子,怎麼都講不聽。你這個輔導也要好好的勸勸他們啊。」好像少年團契永遠是一群相同的孩子,而且數年不變的不知長進。那時的沮喪,現在還是記憶猶新。
而教會中許多的事工也是如此,行政類的教會庶務管理,愛餐的服事。每週進行,卻每週都有新工作。新朋友關懷與招待工作,日復一日,甚至第一堂八點以前就要來準備。聖樂的服事,宣道的事工,社區活動的付出。每一個環節都很辛苦,卻當中的滋味與困難,不在其中的人很難了解。不過聽見「有人說XXX」卻是共同的記憶。好像甚麼都不做,可以平平安安的,願意站出來的人,卻總要能接受許多的建議與指教。當然不是說給建議的兄姊所給的建議不好,但是這些願意站出來的同工,需要的可能是更多的同理與同工。這個時候我想聽到「我可以一起幫忙嗎?」比「如果你們可以再親切一點,如果妳們能怎麼樣怎麼樣」可能感覺會更好呢。
經文中的應許
事實上,經文中先知以賽亞並不是完全沒有盼望的。他提到這些擺上自己的人,正如贖罪祭被擺上一樣,讓整個世代能代代延續下去。而上帝也喜悅這些人用心的擺上。先知說「他必看見自己勞苦的功效,便心滿意足。有許多人因認識我的義僕得稱為義」這是極大的祝福。因為我們可以看見,當這些願意擺上自己的先知帶出了時代的好消息。甚至真實的回應上帝的期待,而願意擺上自己帶祝福到群體當中。上帝不會輕看他們所擺上的。
兄姊如果往以賽亞書的54章55章繼續看下去,會發現,以賽亞不只是帶來當下的盼望,也就是說,以賽亞不只是說,這些為上帝擺上的僕人所做的,只有當下的祝福。54章提到上帝必親自成就一切,而55章更表明,上帝極大的意念是萬人都歸向他。也就是說,這些為上帝受苦的人,當下看似苦楚,但是在上帝整全的計畫中,這些擺上不會是白費沒有意義的。
我想,再多的例子,不如主耶穌的擺上那麼的具體。主耶穌在自己的時代,雖然盡心用力的傳揚天國的好消息,但是縱使整天跟隨他的門徒,在耶穌被抓之前,還是沒能真實的明白耶穌福音的真義。直到耶穌受難,復活,這時門徒才真實明白,上帝國是超出他們本來以為的樣子。而後來接續這樣精神的門徒們,也因為盡心擺上自己,當耶路撒冷基督徒受到大逼迫,門徒四散逃逸的時候,福音卻因此大大的傳開了。
對今日世界的鼓勵
兄姊們,今日我們是否在回應上帝的路上感到挫折呢?別害怕,因為做計劃的是上帝,執行者也是祂。我們蒙受呼召在自己的有限上面所擺上的,也只是上帝整全計畫的一部分。雖然這樣的擺上,我們不只是付上金錢與時間的代價,有的時候還會遭受不明白的挑戰。但是當我們知道,掌權者是上帝,我們將會明白,看似退讓受苦的過程,其實正是上帝透過我們將祝福帶給眾人的過程。有些事情可能需要經歷的不是幾個月就能看到成效,有些事情,或許上帝將極大的眼光放在兄姊的身上,必要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的時間才能看到果效。但是就如那普代村的村長,當他盡心竭力的擺上了,就算他自己看不見那成果,但是村民的命卻也因此保住了。
讓自己的眼光連結於永恆上帝的計畫,我們就不會卡在,怎麼「現在」都看不到成果。我們也不會因為別人的不認同而灰心喪志。
保羅的故事
最近樂活讀經在讀使徒行傳,裡面一則保羅的故事是這樣子的。
保羅前往義大利27:1~8
非斯都既然定規了,叫我們坐船往意大利去,便將保羅和別的囚犯交給御營裡的一個百夫長,名叫猶流。有一隻亞大米田的船,要沿著亞細亞一帶地方的海邊走,我們就上了那船開行;有馬其頓的帖撒羅尼迦人亞里達古和我們同去。第二天,到了西頓;猶流寬待保羅,准他往朋友那裡去,受他們的照應。從那裡又開船,因為風不順,就貼著塞浦路斯背風岸行去。過了基利家、旁非利亞前面的海,就到了呂家的每拉。在那裡,百夫長遇見一隻亞歷山大的船,要往意大利去,便叫我們上了那船。一連多日,船行得慢,僅僅來到革尼土的對面。因為被風攔阻,就貼著克里特背風岸,從撒摩尼對面行過。我們沿岸行走,僅僅來到一個地方,名叫佳澳;離那裡不遠,有拉西亞城。
保羅勸戒勿強行出海27:9~20
走的日子多了,已經過了禁食的節期,行船又危險,保羅就勸眾人說:「眾位,我看這次行船,不但貨物和船要受傷損,大遭破壞,連我們的性命也難保。」 但百夫長信從掌船的和船主,不信從保羅所說的。且因在這海口過冬不便,船上的人就多半說,不如開船離開這地方,或者能到菲尼基過冬。菲尼基是克里特的一個海口,一面朝東北,一面朝東南。這時,微微起了南風,他們以為得意,就起了錨,貼近克里特行去。不多幾時,狂風從島上撲下來;那風名叫「友拉革羅」。船被風抓住,敵不住風,我們就任風颳去。貼著一個小島的背風岸奔行,那島名叫高大,在那裡僅僅收住了小船。既然把小船拉上來,就用纜索捆綁船底,又恐怕在賽耳底沙灘上擱了淺,就落下篷來,任船飄去。我們被風浪逼得甚急,第二天眾人就把貨物拋在海裡。到第三天,他們又親手把船上的器具拋棄了。太陽和星辰多日不顯露,又有狂風大浪催逼,我們得救的指望就都絕了。
保羅安慰眾人27:21~37
眾人多日沒有吃甚麼,保羅就出來站在他們中間,說:「眾位,你們本該聽我的話,不離開克里特,免得遭這樣的傷損破壞。現在我還勸你們放心,你們的性命一個也不失喪,惟獨失喪這船。因我所屬所事奉的神,他的使者昨夜站在我旁邊,說:『保羅,不要害怕,你必定站在凱撒面前,並且與你同船的人,神都賜給你了。』所以眾位可以放心,我信神他怎樣對我說,事情也要怎樣成就。只是我們必要撞在一個島上。」到了第十四天夜間,船在亞得里亞海飄來飄去。約到半夜,水手以為漸近旱地,就探深淺,探得有十二丈;稍往前行,又探深淺,探得有九丈。恐怕撞在石頭上,就從船尾拋下四個錨,盼望天亮。水手想要逃出船去,把小船放在海裡,假作要從船頭拋錨的樣子。保羅對百夫長和兵丁說:「這些人若不等在船上,你們必不能得救。」於是兵丁砍斷小船的繩子,由它飄去。天漸亮的時候,保羅勸眾人都吃飯,說:「你們懸望忍餓不吃甚麼,已經十四天了。所以我勸你們吃飯,這是關乎你們救命的事;因為你們各人連一根頭髮也不至於損壞。」保羅說了這話,就拿著餅,在眾人面前祝謝了神,擘開吃。於是他們都放下心,也就吃了。我們在船上的共有二百七十六個人。
眾人上岸27:38~44
他們吃飽了,就把船上的麥子拋在海裡,為要叫船輕一點。「到了天亮,他們不認識那地方,但見一個海灣,有岸可登,就商議能把船攏進去不能。於是砍斷纜索,棄錨在海裡;同時也鬆開舵繩,拉起頭篷,順著風向岸行去。但遇著兩水夾流的地方,就把船擱了淺;船頭膠住不動,船尾被浪的猛力衝壞。兵丁的意思要把囚犯殺了,恐怕有洑水脫逃的。但百夫長要救保羅,不准他們任意而行,就吩咐會洑水的,跳下水去先上岸;其餘的人可以用板子或船上的零碎東西上岸。這樣,眾人都得了救,上了岸。
保羅從一開始的不被信任,到最後帶來平安給大家。甚至保羅這一趟的行程,正是把福音帶進羅馬,我們可以看見。正因為保羅把自己當成贖罪祭獻上。許多人就因此得救了。
結論
耶穌的受苦,不只是因為人的逼迫,更是因為道成了肉身,從必然的限制帶來的結果。事實上,人們常常會因為自己的限制,也限制了別人。腓力比書這樣說「2:6~8 他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各位弟兄姊妹,當我們願意為上帝擺上自己,不論是為了服事主,還是傳揚祂恩典的福音,都要知道,耶穌所附上的代價不比我們少。既然我們的生命狀況不會比耶穌更好,那麼經歷這些挫折苦痛,深深感覺辛苦,並不希奇。只是我們依然有盼望,因為凡為主擺上的,主必不輕看。在這進入受難周的周日,願意兄姊都親自得著上帝最深的安慰。最後以詩篇119:67~77來與大家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