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31日 星期六

期待主降臨




講道內容
講題:期待主降臨
經文:以賽亞書35:1-10
主講:蔡維倫牧師
時間:二0一六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一、前言
大家是否發現在禮拜堂講台上有什麼不同?出現一個叫做「聖誕環」裝飾,代表待降節的開始,聖誕節前有四個主日,從第一週開始點上蠟燭,第一週的主題是「盼望」,提醒我們,耶穌帶來的是一種盼望,基督的臨在,並且再一次反省我們的信仰,這個盼望是真實的活在你我的生命當中。
二、兩位與以賽亞生命交會的聖經人物
今天,我們也將延續教會樂活讀經的進度,透過以賽亞書35章來看,幫助我們如何經歷待降節第一週的盼望。接續以賽亞書第四講,已經讀經到33章,正好是以賽亞書全卷的一半,半卷書當中,除了記載以賽亞先知領受呼召的經歷外,有很多的審判,對北國以色列的審判、南國猶大的審判,周圍列國的審判等,在這些沉重嚴厲審判中,卻也看見上帝的恩典和安慰。如同光穿過厚重的烏雲,在元元牧師的信息中,讓我們看見上帝恩典的光。也如同叡儀傳道師上週所引述的一段話「以賽亞書是不斷堆疊盛怒和夢想的建築結構」。
而這個主前700年的先知信息,當我們從以賽亞書第一章開始讀,讀到今天的35章,其中存在著許多時空文化下的差異,確實不容易與我們當今的處境做連結,特別是我們沒有活在那種有即刻戰爭危險或滅亡的處境中,至少這樣的恐懼不成為生活的重心。在我預備的過程中,想著要如何能拉近我們和以賽亞書的距離,找到聖經中兩位跟以賽亞書有關的人,要看這本書如何幫助他們,作為我們的參考和幫助。使徒行傳中有記載有一個人很辛苦的在讀以賽亞書,他是從非洲來臉黑黑的人。這段記載在徒8:26-39當中,一個古實(埃及)來的太監在讀以賽亞書,他在哪裡讀以賽亞書呢?
在聖殿中嗎?在耶路撒冷嗎?都不是,他是在從耶路撒冷離開往曠野的路上,是當時非洲女王的財務大臣,一位敬虔的外邦人,在離開繁華耶路撒冷準備回非洲的旅程中,他在馬車上讀以賽亞書,他為著什麼緣故來到耶路撒冷,我們不知道,他為著什麼原因讀以賽亞書?我們所知甚少。但要記得,當時的書卷是很貴重的,或許是這位非洲來的財務大臣剛從耶路撒冷買到這珍貴的書卷,為什麼是以賽亞書,對一個敬虔非洲外邦人,以賽亞書當中記載了先知對他祖國的審判,或許他迫不及待想要讀著以賽亞書,看看裡面到底寫著關於他國家有什麼樣的預言和信息。當他從第一章開始讀,那距離當時七百年前的先知文字,加上他對當時有寬闊世界觀的認識,我想他比我們更有條件讀懂以賽亞書。書中所記載的帝國,像亞述和巴比倫都已不存在,但經過波斯到羅馬帝國統治,他至少看過那些帝國留下的遺址,而當他一路從非洲旅行到耶路撒冷的途中,也經過一些鄰近的國家,雖然大都已滅絕。特別是,每當「埃及」這名字出現在這聖書上,尊貴的大臣想必會比我們更仔細的、更留心想要讀出一些,關於他祖國埃及的審判預言,或是深思在先知曾說的宣告,先知寫說埃及有一天也將和亞述,一同前來錫安敬拜耶和華上帝,這究竟是什麼意思?他在這趟走進曠野的路程裡,對先知所說的奧秘、那未來戰爭後的和平有期待,他的確有一種渴慕在他的心中。在這個什麼都乾渴的曠野中。
令人狐疑的是,在那時候有一個人,快跑挨近他的車,不是刺客或強盜,近前來問他在讀什麼,可有讀懂,然後那個人上車,將書卷中他正在讀的內容向他解明,那時他已經讀到以賽亞書53章了,當然那時聖經還沒有分章節,那段關於受苦僕人之歌的預言,原來那個神祕人物,叫做腓利,是初代教會耶路撒冷教會的一位執事,就對他解明這段經文,那位拯救者,是如何應驗在耶穌身上。緊接著馬車靠近一個水池,這位太監就邀請這位腓利為他受洗,當他走進水中,同時由頭上滴流下的水,領受洗禮時,那乾渴的心被上帝的奇妙帶領和恩典所滿足,他不僅讀懂以賽亞書也從經文中得到幫助,並經歷深刻的感受,心中充滿盼望和歡喜,他領悟以賽亞書中所指向的耶穌,可以滿足他生命的乾渴,原來他也有份在這恩典之中,便歡歡喜喜地繼續上路。
除了這位埃及太監之外,我也要介紹在新約中另有一個人,也曾經在生命乾渴中,藉由以賽亞書得到滿足。他是誰?不同於那個高貴的太監,他原本是一位幫人洗禮的人,那是一段記載在馬太福音11:1-5中。當那位曾經幫耶穌洗禮的施洗約翰,因著批評希律王不合宜的婚姻,被抓到監牢中軟禁,要他閉口不要再講了。經過一段時間,軟禁的情況並沒有任何的改變,施洗約翰要他的門徒去見耶穌,要門徒幫他帶兩句話去問耶穌說「那將要來的是你嗎?還是我們等候別人呢?」當他生命走進黑暗的幽谷時,約翰需要一個盼望的確據,成為他在監獄黑暗中支持他的力量。耶穌要施洗約翰的門徒將他們所聽見所看見的告訴約翰,就是「瞎子看見、瘸腿行走、長大痲瘋的潔淨、聾子聽見、死人復活、窮人有福音傳給他們」,耶穌回答的,正是以賽亞書中我們今天讀到的經文,那些因著身體、社會地位而受壓迫,甚至被排除在律法外敬拜中的人,這個福音的好消息已經發生,蒙拯救了,已經有福音傳給他們。這對這位曾經盡力侍奉上帝,卻落在黑暗無盡苦難中的人來說,耶穌讚賞他,並安慰他。約翰從以賽亞書的預言看見已經應驗在耶穌身上,那就什麼都不用說了,看見所盼望的拯救者已經來了,滿足安慰了他那內心的乾渴和疑問。
弟兄姊妹,這兩位都因著以賽亞書,以及與耶穌的生命交會,讓他們內心的乾渴有了真實的滿足。那你呢?他們從以賽亞書中所讀到的盼望,以及指向耶穌生命的拯救,不管你是一位剛在探究基督信仰的慕道者,或是一位長久忠心愛主服侍主卻正受苦難的基督徒,這些是否也正是你渴望領受的滿足?
三、經文結構分析
如果我們更貼近經文,會更清楚看見,從今天經文中1-7節,其實是以猶太文學中特有的交錯文體做優美的表達:
A 自然界的轉化(v.1-2)
B 殘疾者的轉化(v.3-4a)
C 將從神而來拯救的確認(v.4b)
  B’殘疾者的轉化(v.5-6b)
  A’自然界的轉化(v.6b-7)
先知用這七節來表達出他傳講的重點—「看哪,你們的神必來報仇,必來施行極大的報應,他必來拯救你們」。這是以賽亞書中一再出現的主題,也在前幾次的講到信息中,不管是黑暗中看見大光,還是榮耀的君王,聖經學者分析整卷以賽亞書時,認為第35章可以說是以賽亞書前半卷的總結和高潮。當拯救者來到後,不僅帶來人的轉化,在一層層堆疊建築中,那盼望的轉化,拯救者將要到來,並一層層向外擴大,也將帶來自然界的更新,彌賽亞帶來的救恩,是關乎萬民,不僅是個人,還是一個個群體,更是關乎所有大自然中的受造物。
緊接著在35章的最後3節,則說到在那日,將會有一條大道,被稱為「聖路」,專門提供給贖民來行走,通往錫安(耶路撒冷),其中不再擔心野獸,只有歌唱歡喜快樂。這條通往錫安的大道,如同在詩篇126篇中所寫的,當上帝將那些被擄的帶回錫安時,好像作夢,滿口喜笑,滿舌歡呼,外邦人中有人說「耶和華為他們行了大事」,是的,耶和華果然為我們行了大事,流淚灑種的,必歡呼收割。
親愛的弟兄姊妹,我相信這樣的歡欣經歷,不只是發生在以色列百姓從亡國後歸回的某個歷史時刻,這樣的經歷,也正是我們當中好些人所走過的旅程。以至於我們會一個禮拜又一個禮拜來到教會,這一條路從你家走到教會的這條路,就如同象徵著渴望走在這條通往錫安的道一一有上帝陪伴我們同行,有一個信仰團體就在這裡。特別從今天進入聖誕節前的待降節期,更讓我們互相勉勵,能預備這樣的心,帶著希望一起走在這條有盼望的大道上,歡慶我們的拯救者已經降生。我問大家,你可有期待在今年的節期中,透過怎樣的安排,讓今年的聖誕節更有意義?
四、本週生活經歷以賽亞的盼望信息
在這禮拜中,當我默想這段經文,想著以賽亞書中那條通往錫安的大道,想著待降節期的盼望,也想到自己現在就在教會中服侍,幾乎每天在教會進出,理當更能體會這些。但在上禮拜中對我來說有些特別深刻感受,我參加兩個告別式,一位年輕的會友,關懷陪伴快兩年的時間,多次進出醫院,上週病逝,在禮拜三一大早的雨天中參加告別式。禮拜六早上,另一位以前朋友的哥哥,因心肌梗塞突然離世,看著他的母親及家人,心中不捨,他也是我們第一任牧師莊丁昌牧師的孫子。除這些之外,本週我也輾轉得知,一位淡水教會退休長老的太太,起初因稍微的感冒去醫院,接續轉為肺炎,最後很快病逝,在電話聯絡中才知,當時已經完成所有入殮、火化、安葬禮拜了,那是一個我來不及去參加的告別式,心中有失落、難過,心口覺得鬱悶的,加上整個禮拜的陰雨天,我感覺心不是「乾渴」,而是烏雲密佈,心裏有個痛處,彷彿也因下雨而下到心煩,導致發霉似的。在雨天中有時真難看見以賽亞所說的那條通往錫安的大道,那種待降節中的盼望。
我想,有時真是我們人生的處境,當要懷著盼望主耶穌降生的慶祝時,這時可能不是我們每一位在最OK狀態下,有時人生正突然走入那陣陣濃霧和那片烏雲瀰漫的黑森林,甚至是暴風雨中的地震和海嘯的翻天覆地,在這段時間世界局勢發生美國選舉、日本地震,國內航空公司突然宣布關閉、立法院法案審查的爭論等。在這禮拜,當我讀著以賽亞書,突然有一種更深入的體驗,在傷心和盼望所堆疊中的人生,往往就是我們人生的真實處境。但如果這就是真實處境,那再來的挑戰,就看我們能不能透過以賽亞的眼光,從黑暗中看見盼望。
在禮拜四晚的禱告會,禱告會前的安靜,是我來和平的教會生活中,一週中很享受的時光,不過,這禮拜四晚上還有點慌亂來坐下,直到分組禱告分享時,我請同組兄姊們為我禱告,告訴他們這個禮拜正在預備待降節的盼望信息和本週接續的告別式,還有那場來不及參加的告別式。當我們輪流開口禱告時,為家庭子女、工作機會、身體健康等禱告。有姊妹在禱告中說「懇求上帝安慰帶領蔡牧師,他是你的羊,你所寶貴的,作牧者也同樣在作上帝的羊」,聽到這句話竟然就安慰到我,在那大家輪流禱告中,我好像看見自己內心那個腳受傷、一擺一擺的羊,被抱起來包紮的醫治。那也就像在大雨中獨自淋雨的小孩,不是雨停了,而是突然有人將他的傘移過來,我知他的苦難實在沒有比我少,但有一種在雨中,突然有人幫你撐傘前行的感動。我感謝上帝,在和平教會中我們能不孤單面對這些,你我正和一群人同走在這條大道上,上帝應許說「行路的人,一個也不會走丟,一個個會越走越歡喜,終必看見天晴的時刻,看見拯救者的降臨!」
五、結論
因此,在待降節的第一個主日,我們要點燃第一根象徵「盼望」蠟燭,看著這個光來提醒我們,以賽亞書所說的那位拯救者耶穌已經來了,他是那位埃及太監的拯救者、也是施洗約翰的安慰,也是你我的拯救者。他是以馬內利,是上帝與我們同在的記號,他是我們的大牧者,我們是祂重價救贖回來的羊。當我們看著這個燭光,也讓我們懇求天父,讓我們預備心迎接聖誕節的到來,並將這份盼望,真實地活在你我的生命當中。因著這樣,在這禮拜中你是否願意領受這份盼望嗎?也去分享盼望,成為盼望。


【默想與行動】
1.聖誕節即將來臨,請看週報內有關今年教會各項聖誕節活動,開始預留參加活動時間,並繼續為計畫邀請的福音朋友代禱。
2.待降節第一週的主題是「盼望」,請試著回答在今年的聖誕節你最盼望什麼?以此來預備聖誕節的到來。

2016年12月24日 星期六

基督是王


講道內容
講題:基督是王
經文:以賽亞書31:1-32:8
主講:潘叡儀傳道師
時間:二0一六年十一月二十日

一、前言
相信大家都有發現,隨著聖誕節的接近,許多同工都開始為聖誕節的活動忙碌,在十一月初,教會就已經發下「福音夥伴立志卡」,上面不但有今年聖誕節的一系列活動,也讓大家透過立志、持續地代禱,用一個與耶穌同工的心,邀請福音朋友到教會。不知道您已經寫上福音朋友的名字了嗎?如果還沒,邀請您今天就將福音朋友的名字寫上、為他禱告,並且跟他分享耶穌基督降生的好消息。
下一週我們就要正式進入教會曆一年的開始--「待降節期」,這是一個要我們作好準備,迎接基督的來臨以及再來的節期,因為教會曆是用耶穌道成肉身的一生作為基礎,所以等待耶穌來到的待降節是教會曆的開始。而今天,在待降節前的主日,是教會曆的最後一週,叫做「基督君王日(Christ the King Sunday)」,象徵基督是最初、也是最終,祂是A、也是Ω,提醒我們:耶穌基督在歷史中掌權,萬物都服在衪的權柄之下,宣告耶穌基督是我們的君王,祂引導我們個人的一生,也引導全人類的歷史。
    不知道各位兄姐對於「基督是王」這件事有甚麼樣的想像?知道「基督是王」對於我們的生命又有什麼意義?在主前八世紀,先知以賽亞向猶大國傳遞的異象之一,就是一個關於公義王的信息。
二、猶大國尋求外在幫助,
    沒尊以色列的聖者為王
先知說:「看哪!必有一王憑公義行政。必有首領藉公平掌權。」但是當先知傳遞這個關於公義王的信息時,其實人民正處在一個看不到希望的時候!在歷經亞蘭和以法蓮聯軍的戰爭,猶大的經濟大受損害。對內,貧富差距懸殊,富有的人不憐憫貧窮的人,眼睜睜看著飢餓的人無食可吃、口渴的人無水可喝,那些憑公理講出自己需要的人反而會受到攻擊;對外,由於北國以色列已經被亞述滅亡,所以猶大國的北方完全沒有屏障,直接就面對亞述的威脅,即使對亞述進貢也無濟於事。猶大國看見南方的埃及有雄厚的軍事力量,便差遣外交團向埃及求救,聯合次要敵人攻擊主要敵人。猶大沒有在這個做決定的十字路口向以色列的聖者-耶和華尋求智慧,反而倚靠自己的聰明向往外求援,他們自以為是、以為可以解決當下問題的作法,是一個非常無知的舉動!
古代近東的文化認為國與國之間的戰爭,實際上是國家所敬拜的神明在戰鬥,猶大國的行為,顯示他們的信仰狀態,沒有活出被分別為聖的生活。以色列的聖者將百姓分別出來單單侍奉他,是早在以色列蒙揀選的時候就開始,上帝說:「你們要成為聖潔,因為我是聖潔的」(利未記11:44-45),在以賽亞蒙召作先知的時候,上帝也讓他看見上帝坐在寶座上,撒拉弗呼喊著:「聖哉!聖哉!聖哉!」的異象。猶大國在強國亞述的影響之下,境內早已經有人膜拜亞述的諸神,現在又在靈性上轉向埃及的神祇。猶大國彷彿眼盲耳聾,既看不見埃及人對他們的野心,也拒絕聆聽上帝的聲音,他們忘記當初出埃及的時候,摩西所帶領的以色列列祖,即使手無縛雞之力,也不被有雄厚兵力的埃及大軍屠殺,正是因為受耶和華的保護才能平安走過紅海,如今他們居然轉向埃及,真的是因為敬拜假神而越來越失去靈性的敏銳度,以致於是非不分。
這些倚靠錯誤對象的政治人物,引導百姓走向錯誤的方向,誤將愚拙稱為高尚、把小人當作君子,只好繼續口說不實的話語來欺哄人民。雖然當政的希西家是猶大史上屬一屬二的好王,他曾進行宗教與政治改革(列王記下18:4-6),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但在位期間,仍不免做出錯誤的決定,向埃及求助不僅沒有化解難處,反而更加激怒亞述。
猶大國尋求成為強國的附庸,這個尋找世間王的動作,顯然是上帝所不喜悅的!埃及人不過是人、不是神,他們的馬也不過是血肉、不是靈,耶和華一伸手,作惡的猶大與埃及都要絆跌。歷史的事實也證明埃及不但無法救援猶大,埃及自己也敗給亞述。
「禍災!那些下埃及求幫助的,是因倚賴馬匹,倚靠甚多的車輛,並倚靠強壯的馬兵,卻不仰望以色列的聖者,也不求問耶和華。」(以賽亞書31:1)
忘記以色列的聖者才是「王」的人有禍了!
三、我們也會尋求外在幫助,
    沒有尊以色列的聖者為王
猶大對外面對強國威脅,對內面對不公不義的社會狀況,這樣的處境對於現在的我們一點都不陌生!
在國際局勢上,強國與強國爭鬥,小國被逼著要選邊站,以至於當美國大選,人民的神經被選情牽動而緊繃,我們擔憂國家未來的走向,因為國家安全、經貿、股市都受強國影響。我們所處的社會也是如此,依附強者似乎能帶來生活的安穩,然而為了保存自己的利益、緊緊抓住既得的權利,我們很可能同時是不公義社會中的受害者及加害者。為了跳脫這個困境,我們莫不期待著,有強而有力的領導者出現!
在今年國際間出現了兩位眾所矚目的女性領導人,一位是在5月20日上任的台灣總統蔡英文,另一位則是緬甸的翁山蘇姬。翁山蘇姬堪稱是全世界最知名且最受尊崇的政治犯,在軍政府統治的緬甸,成為人權鬥士將近30年,她還曾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她所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在去年十一月的國會大選獲得壓倒性勝利,但礙於憲法規定,總統家人不得擁有外國國籍,因翁山蘇姬的亡夫是英國人,她的兩個兒子都擁有英國籍,所以沒辦法擔任國家元首,然而,她仍於新政府擔任國務資政、外交部部長、總統府事務部部長等高位。今年三月,她所領導的政權正式上台執政,緬甸國內及國際間莫不引頸期盼,緬甸即將步入民主、自由及開放。然而,上任至今,曾經身為人權鬥士的翁山蘇姬,居然也因為現今緬甸的人權實況受質疑,包括官方媒體受到控制、少數民族仍繼續受軍方施暴、羅興亞穆斯林沒有家園,甚至新政府還被批評想要淡化過去軍政府血腥執政的集體記憶!而我們的小英總統上任至今,這半年來也因為一例一休、年金改革等議題,滿意度開始下滑。
我相信這兩位領導者已經是人上人,相對於領導者的不完美、國家現在所處的困境,我們每個人生命需要面對的是對於實況的失望,以及隨之而來的焦慮感,這些感受正顯示著我們嘗試找到地上的彌賽亞、在地上可以依靠的君王。
我們不論在公領域或私領域都很難真的讓基督作王,因為我們過度在乎事情能在可看得的狀況下、可掌控的時間內得到解決或好轉,我們期望依靠的對象,不論是世界強國、國家的領導者、公司的老闆同事、學校的同學老師,可以保護我們現有的地位、財產、名聲、安全、尊嚴等。然而,我們最終都要發現,投靠上帝以外的幫助都永遠是無用的,並且會得罪上帝、帶來更大的危機。
我們有禍了!因為我們倚靠那只是血肉、也會絆跌的人。我們有禍了!因為我們在自知與不自知的時候,也成為權力結構中,不給飢餓人飯吃、不給口渴人水喝、圖謀惡計陷害人、言行侮辱耶和華上帝的一份子。
四、上帝在歷史中掌權,
    讓我們得以轉向祂
上帝的聖潔縱然帶來審判,但也帶來救贖,祂藉著管教來展現與以色列百姓的立約之愛。
「就像獅子,就是少壯獅子為了護衛自己的食物咆哮,縱使許多牧人被召集來攻擊牠,就是喊許多牧人來攻擊牠,牠總不因他們的聲音驚惶,也不因他們的喧嘩退縮。」(以賽亞書31:4)上帝就像佔據獵物的獅子,即使有許多牧人想要來奪取獵物,但擁有獵物的獅子當然不會放手,牠會緊緊地保護獵物,並與這些來搶奪的人爭鬥!萬軍之耶和華也必如此降臨在錫安的山上為猶大爭戰!
「雀鳥怎樣搧翅覆雛,萬軍之耶和華也要照樣保護耶路撒冷。他必保護並拯救,必越過而拯救。」(以賽亞書31:5) 上帝也如同呵護鳥巢的母鳥,保護祂的兒女,這也呼應在出埃及時,上帝藉摩西啟示:「你們已經看見我向埃及人所行的事,且將你們背在鷹的翅膀上,帶你們來歸我。」(出埃及記19:4)
「越過而拯救(pass over and rescue)」更讓人想到,在出埃及事件中,上帝擊殺埃及人,但卻越過以色列人的房門,保存並拯救以色列家的性命。先知傳遞的異象,強烈啟示猶大要再次經歷如同出埃及時的拯救!
「如何面對亞述」這個議題困擾了猶大將近一個世紀的時間,但很特別的是,以賽亞沒有從上帝那裡得到軍事的解決方案,上帝只要猶大在面對強敵壓境時,不斷加深對上帝的認識,並繼續信靠上帝。    唯有上帝才是真正的拯救,最後吞滅亞述的不是人的刀,而是萬軍之耶和華,祂要在錫安如烈火般審判猶大的敵人,屆時,亞述所依靠的磐石、首領,都要慌亂震動,而猶大有耶和華上帝做為他們堅定不動的磐石。
掌握歷史的上帝,從過去、現在,到未來,都是以色列的磐石、保護者、以及君王,在祂裡面沒有改變,詩人羅森柏格(David Rosenberg)描述《以賽亞書》是由「盛怒和夢想,不斷堆疊或建築的結構」,因為上帝不單傳達審判,也傳達慈愛,憤怒的警告是為了讓人回轉到上帝面前以得到救贖,是帶著憐憫與盼望。
「以色列人哪,你們深深地悖逆耶和華,現今要歸向他。」歸向 (shuv)祂,是一個完全轉向上帝的動作,是認罪並回到上帝面前,悔改不是一個感受,而是與上帝重新建立溝通的關係。站在十字路口的猶大,需要有上帝掌握歷史的眼光,歸向上帝,轉離錯誤的依靠、放棄不該去敬拜的偶像。歸向上帝,就要經歷公義王的統治。
「看哪,將有以公義掌權的王,和公平治國的領袖們出現。他們個個像避風港、躲雨的洞,像沙漠中的泉源,像荒野裡遮蔭的巨石。」(以賽亞書32:1-2) 以色列百姓已長久期盼一位秉公行義的君王,以色列的政權包含了祭司與君王,也就是說,公義的治理必須建立在順服上帝之上,有人認為預言中的公義王是希西家,或是將來的約西亞、所羅巴伯等明君,但事實上,地上的王沒有一個是完全公義,只有在彌賽亞來臨時,公義才會完全實現。在基督君王的治理下,人們將從愚昧中得著釋放,眼睛會真正看見!耳會真正聽見!會敏感於上帝的真理,並且有充足的智慧做判斷。
五、上帝也在現今掌權,
    讓我們得以轉向祂
基督君王在兩千多年前降生,公義的國度隨著耶穌的侍奉開始,但我們知道,從耶穌受死、埋葬、復活、升天至今,世界仍存在著邪惡,公義國的完全實現,要等到基督再來的時候才會發生。也就是現今處在「已然,未然」(already, but not yet)的狀態:已經發生,但還未完全實現。
然而,如同先知對猶大國的呼籲,先知的話語今天也對我們說話:轉向上帝,讓我們得以預嚐公義王的統治。靜下心來,問問自己:我們正在尋找世界的君王嗎?人都會有一種本能,就是要在危機中靠自己做一些事,但卻忘記,真正掌管一切的是上帝!「得救在乎歸回安息,得力在乎平靜安穩」(以賽亞書30:15)。
在我剛信主的時候,有一位姊妹向我用學園傳道會出版的四個屬靈定律小冊子,來解釋什麼是讓基督作王掌權的生命,小冊子中有兩個圓圈,圓圈內的黑點表示生命當中各樣不同的事情,圓圈的中心有一張椅子,第一個圓圈是「自我管理的生命」,坐在椅子上的是「我」,人生的各樣活動在自我管理之下,時常會產生混亂與不安。基督在哪裡?他在圓圈之外。而第二個圓圈是「基督管理的生命」,基督在生命的寶座上,自我退下生命寶座,人生的各樣活動在基督管理之下,合乎上帝的計劃。當這位姊妹讓我選擇想要過哪一種生活時,按照字面描述,我當然知道要選「基督管理的生命」,但那時候的我,以及到現在已經信主多年的我,時常都想要同時得到兩個好處:也就是自己坐在寶座上,但生活還同時能合乎上帝計劃。但這可能嗎?答案是:不可能。為什麼自己坐在寶座上,基督就會在我們生命的圓圈之外?
難道基督不可能是在距離椅子靠近一點點的地方嗎?
就像歸向 (shuv)上帝一樣,是一個一百八十度完全轉身的動作,不是說傳道人做上帝的工,好像少一點邪惡,只要轉三十度就好!犯法的人就要轉多一點角度。而是每一個人都要一百八十度地轉向上帝。人眼角餘光通常可以達到120度視角,甚至透過練習,還可以有接近180度的視野,所以當我們沒有完全轉離原本的壞事,眼角餘光看得到的壞事還是會不斷吸引我們,讓我們無法將主權交給上帝!
基督君王的統治不但是外在國度性的統治,也同時是人內在生命的統治。在默想中,我用粉蠟筆畫下這張心中的椅子,在畫的時候,我才發現,原來我心中的椅子是國小課桌椅!這張椅子我畫的是一個空位,因為我相信,邀請基督在我們的生命作王掌權是一生的功課,我需要時刻提醒自己:在我現在的景況,耶穌是否有坐在我生命的寶座上?我一百八十度轉向上帝了沒?
你心中的椅子又是長甚麼樣子?你會邀請誰來坐?因為基督是始、也是終,祂是A、也是Ω,祂掌握歷史,以致於我們可以擁有依靠這位君王的把握!
我很喜歡一首聖詩,第一節歌詞寫道:
主耶穌捨棄祢寶座、冠冕,為我降世臨到人間,可惜伯利恆無處迎接祂,讓主耶穌進駐下榻。
請來進我心,主耶穌,我願意留寶座給祢。你會邀請耶穌坐在你心中的寶座上嗎?
六、結論
這首歌的最後一節的歌詞寫道:
眾天使歌唱聖城門開啟,主再臨榮耀大勝利,願主呼喚我,對我說:「請來!這裏有空位等你來!」
當耶穌走近呼喚我,我心充滿喜樂快活。
有的詩歌版本,在「主再臨榮耀大勝利」的歌詞,是用「同迎接得勝君王」。在待降節前的基督君王主日,給予我們基督是王的提醒,以及基督再來時,公義國度要完全臨到的盼望。求主耶穌進入我們的心,在我們的生命、教會、國家、世界掌權!願我們在基督君王的掌權下,心靈得到真實的喜樂快活!

2016年12月17日 星期六

成為見證人


講道內容
講題: 成為見證人
經文: 希伯來書12:1-2
主講: 陳光勝傳道師
時間: 二0一六年十一月十三日

前言
週三經歷了美國總統大選,感覺上美國選舉,全世界十分關注,我相信在座的許多人一定也十分在意,尤其是川普當選,關於美國精神的討論,更是此起彼落的不停的被討論著。不過甚麼是美國精神呢?10/15長執同工訓練會的時候,蔡維倫牧師談到了和平文化這一個議題。這當中蔡牧師提醒同工,我們要一起來透過這樣的文化建造我們的教會,不過甚麼是和平文化呢?我想對教會的青少年孩子,這應該是十分陌生的。去年長老教會界慶祝長老教會在台一百五十周年,這是從馬雅各醫師在1865年從台南的醫療工作開始計算的。如果以北部馬偕的1872年算到今日,北部長老教會到今天也有144年歷史了。不過就算我說長老教會精神,或是馬偕精神,又有幾個人能夠明確的說明呢?
生命經驗的傳遞
我想關於馬偕精神,或許我們可以藉由馬偕的日記來感受一下。1871/11/1馬偕剛從舊金山出發,在碼頭不認識任何人,那時他心裡想,「我寧可關上門留在房間,反正也沒有人會注意到這可憐的我」。那時他禱告說:「上帝啊。你是我的盼望與力氣。求祢保守我,平安帶領我到中國。」他知道他要回應上帝的呼召,但是他心裡滿是擔憂。直到1872/3/9馬偕坐船進入淡水港,他被這個地方深深感動。立時他下定決心,他說「這就是一直在等待我的宣教區。在我之前沒有人在此服事。充滿我心的感動,讓我大聲的呼喊:『噢!值得讚美的上帝啊。我的心裡高興到真想要拍手。』美麗的淡水,那時我的心實在感動」。同年4/7因為馬偕確定在此服事,他心頭上的重擔放下來!同時另外一個卻放上去,因為見到要作的事很多。不過在這那麼可愛、宏偉又漂亮的北台灣。當他想到他是被上帝引導到這裡,在他之前又不曾有人在這裡服務,他的靈魂就大大歡喜,因為他知道他可以在此地建立基礎。他祈禱說:「請上帝幫助我,今天我再一次決志要對你忠誠,我已經預備好在所揀選的土地上為你生,為你死,所以請幫助我,上帝。」
很快的4/19嚴清華第一次到馬偕住所,馬偕很喜歡他,馬偕整個晚上都為他禱告4/20嚴清華就帶著一個秀才來找馬偕,馬偕隨意盡其所能的回答他。4/22嚴清華又帶著六個讀書人來。馬偕說他已經準備好,他將戰場推向這些人的陣地,攻擊他們的系統和他們的宗教信仰,道教、佛教和儒教。馬偕日記中說,他們正像讓雷擊打,只停留一回兒就離開。這讓馬偕想要整晚準備下一步攻擊。4/23嚴清華又帶了人來,當他們攻擊基督教時,馬偕反問他們對此了解有多少?馬偕繼續反問他們對自己的三種信仰又了解多少,他們很快就放棄了。馬偕當晚也沒有睡覺,研習古經典。4/24嚴清華又來,馬偕說自己從來沒有如此熱切的期待和盼望想要與他們辯論。這一天嚴清華決志信主。5/5嚴清華與馬偕一起生活了許多天,他的信仰堅定,縱使眾人對他們丟豬糞、石頭。這卻讓他的心意更堅定。很快的半年的時間,在11/25馬偕的日記紀載著「跟隨我的青年增加,清晨與一群年輕人一起工作,迷人的時間過得很快,這多麼接近我心裡所想的啊!正像我從加拿大一路前來時所祈禱以及盼望的情況,現在完全實現。」
從這段日記中,我們可以看見馬偕的心路歷程,一種真心來到一個陌生的土地,卻為著有人願意回應福音而熱情大開。從日記中,我們可以看見馬偕的心情高高低低的變化。事實上,如果看馬偕學台語的歷程,更可以發現,真實的生命,竟是從最平常的紀錄得以窺見。1872/1/9那天早上六點,馬偕開始學習台語,學習音調。日記中記下他當時的心情是這樣子的,馬偕禱告著說:「今天,噢!主啊,我要將自己獻給祢。但是這個語言擋在我和住民的中間,如不將它移開就是死亡。所以請幫助我,上帝!」。1/29馬偕想學100個新字,他想複習到它們就像老同學般的熟悉,但是他覺得這些字真難以捉摸。2/1馬偕對著100個新字說,我希望它們和我相熟。2/7日記中,馬偕說,他將另外100個字,收藏到他這可憐的頭腦的某一個角落。3/1他拼命的再學習100個新字,心裡真正感觸很深,越熟悉困難就越大,每新學100個字,就比先前更困難。3/20日記中他說,他用盡所有的力氣來學習語言,除此以外沒有其他方法。決心、堅忍和持續地複習。他相信終有一天會成功。然後,他求上帝幫助他。其實馬偕學得很快,4/18的日記,馬偕已經可以說唱無礙了。有機會再多看看馬偕日記的兄姊,你一定會發現,在日記中的馬偕,是既真實又親切呢。
過去我們可能比較容易聽見的是類似馬偕在1877/12/14所寫有一群人聚集在教會前面,威脅要毀掉教會。1879/2/6甚至有人抬出跟他長得很像的假人拿去燒掉。1879/9月的某一天,他甚至差點掉到橋下的水裡死掉。這類的特殊事蹟。不過,當我們看見非常人性的馬偕,我們定能很快地掌握甚麼是馬偕精神,就是願意生根落地,真實抓住上帝,為福音擺上自己的精神。充滿人性,卻是緊抓著上帝的。
經文例證
今天的經文,常常都是在告別式的場合,告別禮拜的時候我們會聽見的一段經文。這段經文真正精采的地方,其實是因為他是從十一章以來一大段論述的小結。而十一章從一句我們十分熟悉的經文開始「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憑據),是未見之事的確據。」接著經文便提到了「古人在這信上得了美好的證據。」然後我們接著可以看見亞伯的獻祭、挪亞造方舟、亞伯拉罕的遷移與對後裔的盼望,還有獻以撒所領受的恩典。雅各對後世的祝福,約瑟對後世的交代、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以色列人得耶利哥城,連著士師、君王與眾先知。這一切的例證,都是上帝恩典帶領的痕跡。
希伯來書的作者,特別的說明有許多人「忍受戲弄、鞭打、捆鎖、監禁、各等的磨煉,被石頭打死,被鋸鋸死,受試探,被刀殺,披著綿羊、山羊的皮各處奔跑,受窮乏、患難、苦害,在曠野、山嶺、山洞、地穴,飄流無定,本是世界不配有的人。這些人都是因信得了美好的證據,卻仍未得著所應許的;」只因為這些人最終,將與我們一同蒙受恩典得以完全。
看見上帝的完全,我們就不會陷入在自己的困境中動彈不得。看見前人的例證,我們就不會擔憂害怕走出去的每一步是否可以放心。當希伯來書的作者說,在我們看見這麼多的見證人,如同雲彩圍著我們,我們就當放下各樣的重擔,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因為我們可以因為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
耶穌因為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便坐在上帝寶座的右邊。而我們必然也得因為這樣的喜樂,面對生命的困厄,有真實的喜樂。
馬偕在1900/11/30病中的日記說,他清楚的感受到自己將會在北台灣再一次為耶穌傳福音。雖然他1901/6/2逝世。不過因著馬偕學生的腳步,馬偕所傳耶穌的福音真的就在北台灣展開了。那種看見從上帝而來帶領的盼望,方能超過當下的困境。
今日我們生命的處境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今日我們生命的處境,正是面對一個又一個時代不同的挑戰。工作型態的改變,朝九晚五的工作,只是諸多工作型態的一部分。更多的部分,是不同型態的忙碌,工時變長,家庭結構的改變,社會期待的轉變。許多的生活的難處,似乎是今日的世界,才得以面對的。好似過去的許多經歷,於今日看來,根本無法安慰人,鼓勵人。不過事實上,看似與過去截然不同的生活,若我們仔細地從諸多的見證來回顧,怎麼可能真的沒有幫助呢?
先不論今日諸多的生命見證,就以工作型態改變來說,亞伯拉罕蒙召從自己熟悉之地,前往陌生之地的經驗,就能提醒我們,如何抓緊上帝。而這當中正好又提醒我們,一個不專注,很容易因為對上帝帶領的不確定,而像亞伯拉罕一樣的偏離往南而去。有些人可能會發現,對於自己的孩子,很難講求所謂的公平,及至孩子成人,依然有一定的張力在其中,雅各與以撒的故事,幫助許多父母,認真的從新檢視自己面對孩子的偏愛所必然帶出的問題。或不能直接相連,但是這些生命的過程,卻並非離我們甚遠。不過假若大家有機會從更近期的信仰見證來看見兄姊雖身處難處,而經歷上帝如何的帶領,更別說,我們比較容易跳出自己陷於困境的無助,也或許更因為知道原來我們所經歷的,別人也經歷過,最終總能靠著上帝的帶領走出來,而更加有盼望。
寫下過去的經驗
是的,如果有近期的見證讓我們看見,我們的確會有被同理的感動。不過如果當我們好不容易走出生命中,一個又一個的關卡,是否,我們也可以寫下來,分享出來,讓自己的生命,成為下一個陷入苦境兄姊的祝福呢?把自己的生命經歷寫下來,說出來,讓人們不只是從聖經的遠古經驗看見上帝,也在今日的處境中明白上帝的帶領,是否,當我們在述說傳福音的大使命的時候,讓自己被上帝扶持帶領經驗,也成為別人經歷福音大能的媒介呢?
自己不寫則由別人詮釋我們的生命
事實上,很多時候,我們自己不寫,就得由別人來幫我們寫我們的故事。近幾年,大家一定有發現,撰寫台灣歷史的書籍越來越多,而且也開始挑戰著許多,我們本來理解的台灣。譬如以前有人聽到鄭成功就覺得是一個民族英雄,時代的正氣。這幾年,甚至小學生,都可以告訴我們,鄭成功的海盜家族史。因為這些內容,不只是一般的文字,也被畫成了漫畫。更別說,嘉義吳鳳的故事,還有許多原住民被醜化或是矮化的故事。自己的生命歷程,自己沒有留下任何的陳述,很容易,自己的故事將由別人來說,別人來詮釋。以前的台灣史,今日的台灣史,甚至明日的台灣史,到底誰是具有權威的發言者,我想這是一個很大的議題。不過家風文化的傳承,縱使許多人覺得並不是那麼重要,但是歷史告訴我們,我們的孩子,若我們沒有機會分享自己的生命歷程,將由別人來告訴他們,他們是誰。我們今日不寫下我們的歷史,寫下我們的見證,明日我們的孩子將追尋著其他的價值觀與立場。或許當中也有好的,但若是我們覺得不好的部分,甚至是遭受扭曲的部分呢?聖經的歷史見證很是激勵人心,但是世世代代的經歷,我們一代又一代的信仰傳承,更是需要離我們更近,貼近我們生命處境的例證,才更容易激勵我們的下一代。想想看,我們的孩子問我們「阿公、阿嬤、爸爸、媽媽,為什麼你會信基督教的上帝」我們可以怎麼回答呢?是因為我爸爸也信,還是,因為我們自己也經歷過那奇妙的生命感動呢?感動不一定是大風大浪,就如馬偕學台語的心理轉折,都有可能成為我們的下一代,或是激勵另一個兄姊的重要見證呢。
用生命傳福音,不只是嘴巴還有文字
傳道來到和平的時間不長,只有短短的兩年多,但是有機會看到教會前輩的見證與紀錄,總是欣喜萬分的。前陣子有機會看到教會六十周年的紀念刊,看到許多兄姊的見證,對於自己能在這當中參予,並與大家團契,深深覺得感動萬分。對於和平教會的開創,莊牧師與師母提及了許多重要初始的辛苦與甜美,尤其青年工作的奮興,更是和平教會的特色。不過讀到商牧師的分享,更注意到了和平受到的政治衝擊,對土地、人文的關懷,不只是讓自己健全,更是成為弱小肢體的幫助。商牧師表達「當時和平教會的青年就幫助不少弱小教會。他們去帶主日學、聖歌隊或青少年團契,甚至主理主日崇拜。一組四或五人幫忙弱小教會。」另外商牧師也說「主日學全年的奉獻完全對外捐贈,幫助弱小教會、醫院或孤兒院。並且告訴主日學學生,他們所奉獻的錢用在幫助弱小教會。雖然金額不多,但是對學生的鼓勵很大。」這些事蹟,對我來說,雖然陌生,卻是每讀一個字,便感動莫名的。尤其商牧師最後的勉勵「期待和平教會充滿基督的愛,和睦和平是我們教會的註冊商標,名叫和平,不只內部和平,更進一步要帶給人和平,是促成和平的人,這樣才是和平人。和平教會是一個充滿愛的屬靈大家庭,互相尊重,包容不同的意見。」這段話,讓我更深思,今日上帝帶領我到這裡,我該要怎麼做,才能繼續傳承這美好的和平文化。
不過見證分享,除了這關係教會脈絡的,看似大事蹟的分享。兄姊看似平凡的分享,意義也是十分大的。有姊妹在紀念刊的分享中提到「在小組裡,常被問到的問題是『下次什麼時候聚會?在哪裡聚?』聽到時有點緊張,又有點開心;緊張的是我也還沒想好,開心的是,我也愛和大家在一起高興時笑翻天;感動傷心時拿面紙。看到孩子們在一起,玩的很開心,好像在教會裡多了一些親戚,心中居然有幸福感,忽然覺得小小孩也沒那麼難養。」這段話,我相信,不只是重新看見這段文字時,讓人想起上帝過去豐富恩典的帶領,更能幫助今日照顧小小孩的兄姊,對於這樣團體的期待。事實上,姊妹的分享,提到了傳書袋運動,讓許多因為照顧小孩不方便外出的家庭能夠得到足夠的圖書資源,等此總總的分享,讓人不只是看見過去豐富肢體的幫補,也讓今日的大家,充滿著願意更多發揮創意而成為彼此祝福的動能。而姊妹文末的一句話,我想是這個姊妹這段分享很重要的結論「喜歡這個小組,至少可以找出無數個愛上小組的理由」。這段話提醒著我,若讓兄姊能真實的進入小組或團契中,感受到彼此的扶持與祝福,教會中,就不會有人沒有被關心到。畢竟,愛的家庭裡,每個人都是寶貝。
詩篇中102:15~22談到了耶和華上帝的扶持,特別提到
15 列國要敬畏耶和華的名;世上諸王都敬畏你的榮耀。16 因為耶和華建造了錫安,在他榮耀裡顯現。17 他垂聽窮人的禱告,並不藐視他們的祈求。18 這必為後代的人記下,將來受造的民要讚美耶和華。19 因為,他從至高的聖所垂看;耶和華從天向地觀察,20 要垂聽被囚之人的歎息,要釋放將要死的人,21 使人在錫安傳揚耶和華的名,在耶路撒冷傳揚讚美他的話,22 就是在萬民和列國聚會事奉耶和華的時候。
受造的人要因為前人所記下耶和華的做為而讚美耶和華。若是我們都只是自己感受上帝的恩典,少了見證與紀錄,則我們的世世代代常常容易陷入在自己的困境中。反之,正因為我們每個人都見證,甚至記錄這些上帝作為的點點滴滴。當我們或我們的弟兄姊妹陷入困境之中,就很容易因為相信過去上帝豐富的作為,而對明日上帝的恩典有盼望。
有兄姊曾經分享說,自己生命好多上帝恩典的帶領,但是也不知道記錄下來要給誰看。請容許我這樣邀請,是否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寫下自己的生命見證,不只是在第三堂禮拜的時候分享,也可以拿到教會來,我們一起來收集。不是為著下一本刊物的內容,乃是為著我們每個人的生命見證,都可以留下來,或許經過整理,在未來的某一天,成為另一個相同處境的人的安慰。
結論
我常常跟兄姊分享,目前我們主日學的教材,是預計孩子進到主日學,六年的時間,能把聖經看三遍。再加上幼幼與幼主的課程,孩子對聖經的內容有機會聽過四次。如此建立孩子對遠古歷史中上帝的帶領有清楚的認識。而少年主日學,則藉由三次,一次一年半的課程,讓學生看見,上帝在這兩千多年的基督教歷史,是怎麼樣帶領人們親近他,一直到最後,不但是建立和平教會,甚至我們的孩子進入信仰當中。課程的最後,希望孩子寫下自己的生命歷程,或許他們還在過程中,但是如果他們有機會聽到各位長輩或兄姊的生命見證。我相信他們將有機會更快的經歷這福音的恩典。
信仰一直不會是無中生有的,就像是文化與家風不是無中生有的一般。敬虔的人所培育出敬虔的後代,必定是因為聽聞前人豐富的恩典,而引發孩子願意領受的動機。是否,我們一起來寫我們的歷史,一個關於恩典在我們生命中的歷史。記錄下上帝的美好,也傳承那美好的信仰成為我們代代子孫的祝福。

2016年12月10日 星期六

黑暗中看見大光


講道內容
講題:黑暗中看見大光
經文:以賽亞書9:1-7
主講:周元元牧師
時間:二0一六年十一月六日

我們是否有摸黑走路的經驗?像是晚上看書時,突然停電了。一片漆黑中,原本熟悉的環境都走得小心翼翼,因為深怕跌倒或撞到東西。另一種類似的經驗是迷路,八年多前我剛去鄉下牧會,還沒有智慧型手機,也沒有汽車導航系統前,常常把地圖放在大腿上,一邊認路一邊開車,但一不小心就把車開到不知名的田埂路上去。外面是烏漆墨黑的樹林或田地、連找人問路都有困難。找不到路的感覺,讓人慌張。那種黑暗中的慌張,是今天以賽亞書中,猶大國的處境。
一、猶大國的黑暗不只是戰爭壓迫
主前735~732年間,在烏西雅的孫子、約坦的兒子亞哈斯作南國猶大王的時候,亞蘭王利汛跟北國以色列王比加聯合起來,攻擊耶路撒冷。有人把這消息傳到猶大王那裏,王的心和百姓的心就都顫動,好像樹枝在狂風中搖擺一樣。因為這樣,上帝吩咐以賽亞帶著兒子去見猶大王亞哈斯,對他說:「你要謹慎,要鎮定,不要害怕,不要因為利汛和亞蘭,以及利瑪利的兒子這兩個冒煙火把的頭所發的烈怒而心裡膽怯。」(7:4)因為這兩個國家不久必滅亡。
但是亞哈斯面對亞以聯軍,仍是害怕不已。於是他把上帝的話當作耳邊風,派使者去晉見亞述王(提革拉毗列色),對他求說:「我是你的僕人,你的兒子。現在亞蘭王和以色列王攻擊我,求你上來,救我脫離他們的手。」(王下16:7)並且送上大把的金銀。亞哈斯不僅不聽上帝的話,跑去投靠亞述,亞哈斯王還另外築了壇獻祭、拆了聖殿的銅座、改了聖殿的擺設等,為了討好亞述王。
表面上,困住猶大國的黑暗是戰爭帶來的匱乏、被擄、被滅絕,但因為太害怕這些眼前所見的黑暗(四周圍處處可見的結果)。於是出於恐懼,亞哈斯帶著猶大國投向亞述帝國的懷抱。一個擴張中的亞述帝國面對投懷送抱的猶大,難道會手軟,當然不會。於是,我們將會看見這樣出於恐懼的選擇,結果是帶來更深的綑綁,將來受亞述控制的綑綁。所以對亞哈斯所主政的猶大國來說,真正的黑暗不只是這些外在的壓迫,而是因為恐懼這些壓迫,在恐懼下所做出的一連串決定,讓他們離光明愈來愈遠。賽8:21~22用以下的話語形容了他們的處境:「他必經過這地,遇艱難,受飢餓;飢餓的時候,心中焦躁,咒罵自己的君王和神。他仰觀上天,俯察下地,看哪,盡是艱難、黑暗和駭人的昏暗。他必被趕入幽暗中去。」
二、今日,黑暗不只是可見的困難
亞哈斯王在黑暗環繞中讓懼怕主導了他的決定,結果是更多的黑暗。這種情境,不陌生啊!
看看今日這個世界,就是占滿報紙版面和新聞節目的議題與事件,不難發現在我們的世界裡充斥著由恐懼所主導的聲音。盧雲神父在他的《愛勝過恐懼》一書中說到:「這個世界誘使我們接受各式各樣令人害怕的問題:『如果我沒有找到另一半,沒有找到房子、工作、朋友,我該怎麼辦?如果我突然失業、如果我生病、如果發生意外、如果我失去朋友、如果我的婚姻失敗、如果戰爭爆發,我該怎麼辦?如果有人偷了我的錢、闖進我的家、傷害了我的家人,我該怎麼辦呢?』」這一大堆的問題包圍了我們,也開始影響我們生活中的許多決定。
更糟的是「令人恐懼的問題,絕不會帶出充滿愛的答案;每一個充滿恐懼的問題底下,都隱藏著其他更多令人害怕的問題。」像是害怕不被別人接受,於是處處討好,反而失去了自己;像是怕被人看輕,於是努力證明自己,將別人視為仇敵;像是害怕失去關係,所以緊緊抓住別人,反倒讓人退避三舍。
所以比起那些讓我們害怕恐懼的問題,真正的黑暗並不是問題本身,而是因為恐懼所緊緊抓住的人事物,而這些有限的人事物帶給人的是稍縱即逝的曇花一現。因為「恐懼只會帶來更深的恐懼,恐懼從不會生出愛。」《愛勝過恐懼》。
三、上主大光照耀死蔭之地
出於恐懼所作的選擇不會帶來光明,只是捲入更大的黑暗。這是當時的猶大國所面臨的,也是上帝讓先知以賽亞去提醒他們的話。然而,上帝說的話不只有提醒,還帶著極大的盼望。
(一)大光主動臨到:這盼望像大光臨到。先知以賽亞說:「但那受過痛苦的必不再見幽暗。從前上帝使西布倫地和拿弗他利地被藐視,末後卻使這沿海的路,約旦河東,外邦人居住的加利利地得榮耀。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見了大光;住在死蔭之地的人有光照耀他們。」西布倫、拿弗他利,這兩個位於北方的地名,在當時已被亞述帝國侵佔。但以賽亞說,就像這兩個在戰爭中失敗、被征服、被藐視的地方。在將來,這地區,就是從地中海向東延伸到約旦河東岸,包括異族居住的加利利,全都要脫離被藐視的黑暗,恢復榮耀。因為縱然是人的罪、離棄神,導致這一切的災難,但是人的罪不足以攔阻神彰顯自己。無論在黑暗中,還是坐在死蔭之地,他們會突然發現自己沐浴在大光中。這大光不是人所造、不是人配得,就像這個應許透過以賽亞的口說出來一樣,全然是上帝的恩典。這大光也就是象徵上帝的同在:撒下22:29「耶和華啊,你是我的燈; 耶和華必照明我的黑暗。」;約壹1:5「上帝就是光,在他毫無黑暗。」
(二)大光帶來拯救:然後,以賽亞用一連串充滿畫面的圖像,帶來象徵上主的光所帶來的拯救:國民眾多,喜樂大增,好像收割時的歡喜、又像分戰利品那樣的快樂。因為所負的重軛和肩頭上的杖、欺壓的棍,上帝都折斷他們了。戰士所穿的靴子,以及那帶著血的衣服,都燒掉了!是的,這一個又一個充滿殺戮與毀滅的戰爭畫面通通停止了!這是何等讓人歡喜!大光帶來的拯救好得讓人難以想像?!不會的,回想歷史,就會發現上主如大光帶來拯救是一再發生的,就如同士師基甸在上主帶領下,用區區三百人擊敗了如蝗蟲那樣多的米甸人一樣。
(三)大光是主耶穌:最後,這應許帶著一個永遠的盼望。「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有一子賜給我們。政權必擔在他的肩頭上;他名稱為奇妙策士、全能的上帝、永在的父、和平的君。」奇妙策士(超過人的想像)、全能上帝(至大、全能,除去一切兇惡)、永在的父(許多君王自稱子民的父,但他們是短暫的,為罪所污,只有天父是永在的)、和平的君(不是用武力或其他政治手段致勝,而是道成肉身,捨己成為和好的道路)。結果:平安加增、公平正義直到永遠。並且萬軍之耶和華親自為這個應許背書:「萬軍之耶和華的熱心必定成就這事」。
總結來說,以賽亞傳達上帝的應許,這應許不是那出於恐懼,卻帶來更大黑暗的困境。乃是在他們因恐懼陷入黑暗時,上帝仍如大光般閃耀,主動臨到他們,並且將這由盼望主導的光明賜給他們。
四、今日,上主大光繼續照耀
這個在黑暗中看見大光的應許,不僅是南國猶大可經驗的恩典,也是我們今天繼續在經驗的恩典。誠實地說,不是基督徒就對黑暗免疫。面對又大又難的任務,大部分的時候,我們都是抓東抓西、繞了一堆懼怕的冤枉路之後,才回頭想到了主。養育孩子長大的過程,哪個父母沒有擔心受怕過?而害怕地把孩子緊握在手中,卻在他們極力掙脫時,才發現上帝一直等著我回頭。看不見未來的下一步時,誰不會陷入黑暗中?然而,因著沒有放棄我們的神,在黑暗中主動臨到我們,我們總是一而在、再而三在黑暗中看見了大光,也才發現再大的黑暗都不能阻擋上主拯救我們的心意。正如詩篇139:11~12所說「我若說:黑暗必定遮蔽我,我周圍的亮光必成為黑夜;黑暗也不能遮蔽我,使你不見,黑夜卻如白晝發亮。黑暗和光明,在你看都是一樣。」又如約伯記29:3「那時他的燈照在我頭上;我藉他的光行過黑暗。」因此,我們可以說,最激勵人心的見證往往不是我們從此對黑暗免疫,而是我們在真實的困難掙扎中,因為相信奇妙的策士、全能的上帝、永在的父、和平的君引領著我們,我們得以每天一小步、一小步地,就算跌跌撞撞,也跟著大光繼續向前行。
結論、領受主恩的儀式
1.吸一大口氣,閉氣不放,直到受不了。這象徵臨到我們生命中的黑暗,不管是工作壓力、人際關係衝突、經濟壓力,還是各樣叫我不能好好喘一口氣的力量。一直憋著象徵一直扛著,這樣,有一天我絕對受不了。吐一大口氣,把氣放掉,無論這口氣裡面所背負的有多沉重,奇妙的策士、全能的上帝、永在的父、和平的君一定能接得住。如果一口氣不夠,再來兩三次。
2.再來,慢慢地、和緩地吸氣,直到覺得裡面充飽氣了;然後,再慢慢地吐氣,慢慢地、慢慢地吐氣,這樣進行兩三次。在我們每一口呼吸中,都是一個神蹟。因著神的同在保守,我們還活到如今的神蹟。然後,請我們閉上眼睛,我要唸上帝的應許,在上帝的話語中,注意我們腦海裡看到了甚麼樣的畫面?並請把它牢牢記住:「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見了大光;住在死蔭之地的人有光照耀他們。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有一子賜給我們。政權必擔在他的肩頭上;他名稱為「奇妙策士、全能的上帝、永在的父、和平的君」。他的政權與平安必加增無窮。他必在大衛的寶座上治理他的國,以公平公義使國堅定穩固,從今直到永遠。萬軍之耶和華的熱心必成就這事。」。
每天每天,特別在那些感覺焦躁不安、已經喘不過氣來的時刻,願上帝幫助我們,記起這段經文所看到的畫面,賞賜我們從黑暗走向光明的恩典。阿們~

2016年12月3日 星期六

遇見聖潔主


講道內容
講題:遇見聖潔主
經文:以賽亞書6:1-8
主講:蔡維倫牧師
時間:二0一六年十月三十日

一、前言:你認識先知以賽亞嗎?
以賽亞這位先知,對我們來說應該不陌生。他是舊約先知中的一位,跟耶利米、但以理,以及以西結同為舊約的四位大先知。在舊約中除了有四位大先知以外,還有十二位小先知,這大先知和小先知之間的分別,並不是大先知比小先知偉大,而是因為大先知所留下的記載比較長,小先知的記載比較短。除了在先知書中記載大小先知之外,在舊約中還有其他的先知,記載在以色列歷史的書卷中,像撒母耳、以利亞和以利沙等,這些並未包括在大小先知當中。先知在以色列民族中有特別的角色,是上帝所揀選,為了替上帝傳講祂的啟示,教導百姓了解上帝的心意。聖經學者研究,認為以賽亞先知有皇族的血統,可以進出皇宮,對當時的猶大國有所影響。
二、烏西雅王崩的那年
在今天我們所讀的這段經文,記載一段關於以賽亞個人的重要經歷,從第一節開始,說到烏西雅王(亞撒利雅)崩殂的那年,這位王是在南國猶大國中的一位國王,在位52年,起初他是一位敬畏耶和華的王,專心侍奉上帝,上帝賜福給他,打敗非利士人、阿拉伯人,使亞們人向他進貢。他修建耶路撒冷的城牆,又有強大的軍隊。但是,這些事蹟讓他逐漸驕傲起來,有一次他竟然要自己進入聖殿燒香,被當時的大祭司(也叫做亞撒利亞)帶著80位勇敢的祭司來阻止他,當烏西亞王大大發怒時,突然他的額頭長出大麻瘋,在驚訝中匆匆離開聖殿,這是上帝的刑罰。幾年後他去世。根據學者的研究,他死時是主前740年左右,那時,猶大國也開始面對亞述帝國的威脅。
三、看見聖潔主的先知
就在烏西亞王過世的那一年,當時烏西亞王跟大祭司面對面,要強制燒香獻給上帝的聖殿所在地,先知以賽亞進入聖殿要敬拜上帝,這是一個特別的地點,也是一個特別的時刻。你想他會有怎樣的心境和態度?這時,他看見上帝坐在高高的寶座,祂的衣服垂落滿殿,他看見上帝旁邊有撒拉弗侍立,撒拉弗是天使,就在摩西所做的約櫃上,有兩個這樣的天使圍繞旁邊。聖經中沒有記載當時有幾位天使,只有記載他們各有六個翅膀,用兩個遮臉,兩個翅膀遮腳,表示是一種非常的尊敬,不能直接來面對上帝的榮光,另外有兩個翅膀飛翔,在上帝寶座周圍,此唱比和著「聖哉!聖哉!聖哉!萬軍之耶和華,祂的榮光充滿全地!」聖殿的門框也因天使們所唱的聲音來振動,整個聖殿就充滿煙雲。
在這個奇妙的異象中,我們很難清楚了解,先知在此所描寫的這個「看見」,到底是真正發生在聖殿內的情形,還是在異象中,那種上帝在天上天庭寶座,天使和天軍圍繞在旁敬拜的狀況。先知親自在那裡,觀看並參與在這樣的敬拜中。
省思1
親愛的弟兄姊妹,今天你是抱著怎樣的心態進到這禮拜堂?是跟以賽亞一樣,存著敬虔、畏懼、期待遇見聖潔主嗎?
這樣的描寫,也對我們有所提醒,每次當我們來到教會參與禮拜時,上帝的寶座就在我們中間設立,當我們唱著詩歌讚美時,我們參與並且和天使一同敬拜。每次當我們進入禮拜堂,我們要預備自己,雖然我們所信的上帝無所不在,但當我們預備自己進入禮拜堂的時候,透過今天經文幫助我們體會聖潔上帝降臨的景象,提醒我們在上帝面前恭敬敬拜的屬靈意義,我們要預備好來朝見上帝。
四、先知的驚惶
在第五節,先知面對這景象就驚惶,說「我有災禍了」,為什麼?原因有三:我是嘴唇不潔淨的人,又是住在嘴唇不潔淨的百姓中,以及我看見萬軍之耶和華。在人面對聖潔上帝時,第一個反應就是發覺自己的污穢,就好像穿著運動服的短衫短褲,突然出現在正式婚禮中一般。或許我們在平時,不會有這麼強的感受,不過當我們在聖潔上帝的面前,我們嘴唇的不聖潔就特別顯露出來。有時當我們在禮拜中,在聖靈的光照下面,會突然想起這禮拜中的某個生活畫面和對話,可能是跟同事用不好的話語傷害,還是跟先生吵架賭氣,或用用冷漠的態度回應別人的善意關懷等。這些,當我們在唱聖詩、安靜祈禱時,心中突然清楚記得這樣的事。當我們來到上帝面前,面對聖潔上帝時,就像在面對大光,你我會突然看到自己的黑暗和污穢。耶穌也曾有類似的教導,當我們在祭壇前獻祭的時候,要是記得曾得罪某個人,就要先把祭物放下,先去和他和好,再回來獻上祭物。因為上帝喜愛的,是內心的回轉勝於獻祭。
同時,先知也意識到,他是住在一群嘴唇不潔淨的百姓當中。在整個天庭崇拜中,他好像是其中唯一的人類代表,當天使也需要用翅膀來遮面和遮腳時,突然間他意識到,他不只是他自己,他也代表了上帝所創造的百姓,卻污穢到無法面對上帝。牧師要問我們大家,你曾有過類似的體驗嗎?上週我在成人主日學生態課程中帶領查經,說到人類在世界萬物中,從破壞生態的影響力和角色來看,我們還真像整個大自然生態中的最大的害蟲。試想要是這世界沒有人類,整個自然界會不會更加美麗?人因著驕傲和自我中心,造成自然的破壞,是整個群體都有份,無人可置身度外的。換句話說,當我們來到上帝面前,有時我們不只是自己一人面對聖潔的上帝,我們也是在群體中面對上帝。
五、先知蒙潔淨
在第六節,有一個撒拉弗飛過來,手裡提著熱熱的火炭,放在先知的嘴,說你的罪除去,你的罪過得赦免。從壇頂拿來燒紅的火炭,象徵上帝的公義和聖潔,能夠除去先知的不潔淨,能赦免他所有的。
省思2
在禮拜中,你可常常經歷誠心認罪後,上帝完全赦免的確信?
我要問大家,當你參與在禮拜中,是否體會到上帝赦罪的釋放?這也是人來到上帝面前,內心深切的渴望,渴望得到饒恕和原諒,恢復和造物主之間的關係。當我在美國參加教會禮拜的時,發覺和台灣的禮拜程序有些不同,通常司會或牧師會帶領會眾在禮拜中有一段安靜默禱,求上帝赦免這個禮拜以來所犯下的有心和無心的罪,有時是為了自己,有時也會為了國家、社會中的罪來祈禱和認罪。接下來,那是我最愛的部份,主理者會對大家宣告「親愛的兄弟姐妹,耶穌說,若有人在基督裡面,他就是新創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我不只是聽到司會者講起聖經中上帝的應許,也看到他在講述的時候,那種真正確信的表情,透過這禮拜儀式,提醒我們在聖潔上帝的面前,當我們誠心認罪,將會得到上帝完全赦免的確信。我們雖然在追求聖潔的生活中時常面對失敗和無完全的狀況,但藉著每一次和聖潔上帝相對面,我們的過犯會得到赦免,我們能從跌倒的地方再爬起來,繼續走下去,這是何等的恩典啊。
六、先知領受呼召和回應
在第八節,以賽亞聽到上帝的聲講,我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先知就回答說「我在這裡,請差遣我」。這樣類似的應答在聖經中有好幾次出現,不論是八十歲的摩西,還是小孩撒母耳,上帝同樣呼召他們,他們最後也都回應上帝。我們不知這這否是撒母耳領第一次領受呼召的經歷,因為在第六章以前就有記載以賽亞對上帝所領受的啟示。或是當他經過一段服事之後,上帝藉此異象重新堅定他的心志。不過我們可以確定,與聖潔上帝面對面的經歷,將成為他服事中堅定心志的根基。
親愛的弟兄姊妹,讓我們就用這樣的心境和角色,繼續研讀這卷以賽亞書,看上帝如何透過以賽亞書,對我們這個時代說話,怎樣對你我說話,回應這個外在混亂、需要救贖的時代。以賽亞書中的聖潔主,怎樣要我們回轉,並呼召我們成為傳講上帝福音拯救的人。
今天最後的默想和行動只有一項,請大家翻開你的週報,裡面夾有一張小卡,總共有四面,有一面寫到「效法保羅跟主腳蹤」,請大家一起來念這段文字。……。請大家拿出來,一起來填寫,福音朋友的卡,呼召不在很遙遠的地方,就從我們周圍開始。呼召也不是將來的某一天,而是把握現在有的今天,就從今天,從這裡來開始。
我相信這樣的福音朋友邀約卡,是上帝邀請我們每一位弟兄姊妹,在今年要預備進入聖誕節期前,為此禱告和展開關懷,和主耶穌一起同工,成為那位朋友的福音夥伴。也讓我們試著想像,當我們帶著朋友、那些愛音樂的朋友、或是有國小的小朋友和家長、那些對在教會過聖誕節有想像的人、那些在生活周遭中苦難的人,那些寂寞孤單的人、需要被安慰的人、在苦難中找不到出口的人,在今年聖誕節能有機會走進教會,得到這最大的聖誕禮物,耶穌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