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11日 星期日

受洗系列 (二) 撒馬利亞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7.02.11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經: 【約翰福音四章39節】線上收聽

各位弟兄姊妹大家平安。感謝主,我們教會最近有很多嬰兒出生,今天我們也有三個屬靈的嬰兒,要受洗、堅信禮及加入教會,今天詩班所獻唱的詩歌有兩層的意義,每一位在主裡重生的人,就是一個屬靈的嬰孩,我們要用這首詩歌來向他們道賀,這首歌也是一個禱告,走信仰這條路有快樂,也有痛苦、掙扎,誠如歌詞所說,我們是用虔誠的禱告把他們交在主的手裡(In the Hands of the Lord)。  上一次我們聯合禮拜的時候,我也用了今天這段經文,其實同樣的經文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看,是否有人還記得上一次我所講的題目是什麼嗎?看來似乎大家都忘了。上一次我證道的題目是「渴與喝」,我從渴與喝的角度來看這段聖經。  今天我要用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這段經文,經文的故事發生在一個地方,這個地方有它的背景,我們將從它的背景裡來學習,耶穌和撒馬利亞婦人他們相遇的地點是在一座古井旁,這座井是在敘加城的旁邊,而敘加是在一個比較大的區域裡面,那個區域叫作撒馬利亞,撒馬利亞和猶太有很特殊的關係,這樣的一個背景我們可以在當中學習什麼呢?撒馬利亞這個故事有什麼意義嗎?我們再來看一下,耶穌基督和那位婦人在古井旁的一些對話,這裡我會稍微帶大家了解一下背景資料,經文裡提到猶太地、加利利、撒馬利亞、雅各、約瑟,這些都有其歷史和地理的背景,如果你不了解,可能你會閱讀過去,而不知道它的含意,只會覺得奇怪,為什麼猶太人和撒馬利亞人彼此沒有來往。 

我記得小時候,在主日學有白話字比賽,聽到一個小朋友唸:「猶太人和撒馬利亞人沒有『往來』(台語:鳳梨)」,但是因為他的發音不準,所以我就以為猶太和撒馬利亞那裡沒有出產鳳梨,這曾讓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現在讓我们來看一下巴勒斯坦的地圖,地圖的下方是猶太地,耶穌離開猶太地要往北到加利利,而中間會經過的區域就是撒馬利亞,  撒馬利亞是介於猶太和加利利之間,耶穌的故鄉是拿撒勒(就在加利利地區),祂開始出來傳道服事的地方,包括了耶路撒冷的附近、約旦河邊,還有猶太地。猶太人是怎麼走這段路的,照常理我們會走經過撒馬利亞的方式,但是實際上猶太人卻不願走進撒馬利亞,因為他們彼此沒有往來,通常他們走的路不同,所以經文中的必須就值得我们深思了。地圖左邊的大海叫地中海,它的東北邊是加利利海,南邊是死海(鹽海),所以有三個海把巴勒斯坦包圍起來,在加利利海和死海之間的這條河叫作約旦河,約旦河從黑門山往下南流,經過加利利海再一直往南,最後流到死海,死海是全世界海平面最低的海,而且含有極高濃度的鹽分。所以我們知道有三個海,有三個地區,有約旦河把整個巴勒斯坦貫穿起來。 

這個故事發生在撒馬利亞,是在猶太地和加利利之間,只是耶路撒冷的人要往北走到加利利,他們會怎麼走呢?他們會下山走到耶利哥城;耶穌曾經講過一個故事,提到有一個人離開耶路撒冷走到耶利哥,途中遇到強盜被打的半死,就是在說這個地方,那個救人的就是撒馬利亞人。從耶利哥城他們會走過約旦河,然後沿著約旦河東側比較好走的路往北走,走到伯太巴喇(此處在我們的聖經裡沒有記載可能我們不太熟悉),再過到約旦河西才可以走到拿撒勒,這是猶太人他們所走的路線。這有兩個理由,第一個理由是因雙方沒有往來,所以就不走你們的路,寧可繞道。比如說你和一個朋友本來很好,後來翻臉了,本來你可以走他們家門口的路比較方便,但是你會故意繞路,因為彼此關係不好,就不想和對方碰面。猶太人不走撒馬利亞這條路,這是文化上的理由,這個敵意存在到現今,他們根本不走撒馬利亞的區域。第二個理由是,撒馬利亞都是山區居多,所以這條撒馬利亞的路不好走,不小心可能會掉落山谷,為了安全起見,他們寧可走約但河那條路,因為那條路有平原比較平坦,所以不管是地理的理由,還是文化的理由,他們不會走撒馬利亞的路。所以耶穌這個必須是大有問題的,他並沒有理由必須的。祂的必須是另有理由的,耶穌是為了愛,所以祂才選擇走這條必須走的路,因著這個必須,耶穌要從耶路撒冷走山路,一直走走走,走到敘加,故事就發生在敘加城,從敘加祂還要再走山路,才能夠走到祂的故鄉拿撒勒。今天我們這個故事是發生在敘加的地方,在城外有一座古井,叫作雅各井,這是他們的祖宗雅各留給約瑟的地業,是一座很寶貴的井,所以他們會說:「這是我們祖宗雅各留下來的古井…」(12節),耶穌行路走到那裡口渴,於是在井旁向婦人要水喝,也和那婦人談論起口渴的事情,而在井的附近有一座山,那座山叫作基利心山(Gerizim),在經文說到:「我們的祖宗在這山上禮拜…」(20節),因為那座山離雅各井沒有多遠,所以耶穌和那個婦人抬起頭就可以看見那座山,他們還提到說:「我們的祖宗在這山上禮拜,你們倒說,應當禮拜的地方是在耶路撒冷。」我們在這裡禮拜就好,為何你們說要到耶路撒冷禮拜,在這裡講到他們信仰的問題,基利心山和耶路撒冷的錫安山是他們討論的重心,宗教有不同。耶路撒冷和基利心山,猶太人和撒馬利亞人中間有歷史所留下的冤仇,所以他們沒有往來。在我們所處的世界中這樣的冤仇常常有,比較有名的是,德國的柏林圍牆。

Ⅰ、引言:戈巴契夫先生,拆毀此牆吧!(Mr. Gorbachev, tear down this wall!)

不知道這座門你們聽過嗎?這座門是世界有名的,如果你們到德國應該去那裡看看,它叫作Brandenburg Gate,美國連續有好幾位總統在Brandenburg Gate演講過,其中一位比較被注意的是Ronald Reagan(雷根),1987年6月12日他在那裡演講,他向蘇聯的總理戈巴契夫發出一個挑戰:「Mr. Gorbachev, tear down this wall!」,那時候柏林圍牆把德國拆成兩個國家,二次大戰所留下來的冤仇讓他們無法互相往來,有很多人想要從東德逃到西德,往往在柏林圍牆的地方就被守衛開槍打死了,所以雷根向戈巴契夫說,這句話成為非常有名的一句話:「tear down this wall!」。今天耶穌基督在這座古井旁所做的事情就是要拆毀猶太人和撒馬利亞人之間冤仇的牆,我想這對初信主的人或是我們都有特別的意義,所以讓我們一起來思想。

Ⅱ、撒馬利亞

1、分裂的傷痕 (羅波安/耶羅波安)

為什麼撒馬利亞人和猶太人有冤仇呢?為什麼有這個隔離的牆?這與他們的歷史淵源有關。讓大家學一下歷史,兩邊的分開是因為所羅門王把事情搞砸了,所羅門王的父親大衛王好不容易把整個以色列全國聯合起來變成一個大王國,上帝很祝福,所羅門也很好,但是他晚節不保,很可惜,在他年老的時候,老婆越娶越多,神明越拜越多,於是開始不專一敬拜耶和華上帝,開始背後拜很多神明,所以耶和華上帝很失望說:「好,我不要再讓你享受統治這麼大的國家了,我把它拆成兩國,但是因為你父親大衛的緣故,我不讓你滅族,讓你留下兩支派,其它的十支派要歸別人。」這是悲慘的開始,所羅門的兒子就不高興,「本來我父親統治整個以色列國,現在怎麼被人家拆成兩半。」於是兩國開始爭吵,吵了很久漸漸結下了冤仇。所羅門的將軍臣僕耶羅波安,他在耶路撒冷走路的時候,先知亞希雅看到他,就把自己身上穿的全新的衣服撕破,撕成十二片,對耶羅波安說:「你可以拿十片,耶和華上帝跟我說,有十族要歸你,兩族留給所羅門的兒子,因為他沒有專一的敬拜我。」「一日,耶羅波安出了耶路撒冷,示羅人先知亞希雅在路上遇見他;亞希雅身上穿著一件新衣。他們二人在田野,以外並無別人。亞希雅將自己穿的那件新衣撕成十二片,對耶羅波安說:你可以拿十片。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如此說:我必將國從所羅門手裡奪回,將十個支派賜給你。」(王上11:29~31)後來耶羅波安就逃跑到埃及避難,因為所羅門王要殺他,到了所羅門死後他才回來,經過一個過程之後,這個國家分裂成兩國,這是第一個傷痕,一國拆成兩國。北國叫作以色列(十族),南國叫作猶大(便雅憫和猶太兩族),北國以色列是耶羅波安統治,南國留給所羅門的孩子羅波安統治,這個羅波安是莽撞的孩子,自小享樂慣了,所以當老百姓向他反應稅收太重了,他的回答是:「那有什麼,我還要加更的稅重給你們。」所以北國十族的老百姓說:「那不要給他管了,我們與大衛有什麼分兒呢?」(王上12:16)就是這樣,從歷史的記載來看,是羅波安沒有好好的考慮到老百姓的負擔,結果引起國家分裂,可是從神學上來講,是上帝差派先知亞希雅跟耶羅波安說:「因為所羅門離開我,所以我不再祝福他。」

2、仇恨的加深 (尼希米/參巴拉)

很不幸的,北國也好、南國也好,後來都不好,他們都離開了上帝,後來的結局是上帝都讓他們亡國,一亡就亡很久,一直亡到二次世界大戰後,他們好不容易才在1948年復國,猶太人受的苦難是很大的。主前721年北國先亡於亞述,582年南國相繼被巴比倫所滅,亡國之後,他們成為亡國奴很多年,後來波斯興起,把巴比倫滅掉,波斯王古列很大方,准許讓猶太人回到故鄉重建家園,所以他們有機會回去重建,但是很可惜的,那時候的領導者沒有抓住機會來彼此和好(因為兩邊都亡國了要重新開始),結果那個傷痕變得更深,這是耶利米那個時代發生的事情。BC537年,波斯王讓他們歸回重建,那時候的領導者是尼希米,當時有一些撒馬利亞人想要參與,可是被尼希米拒絕了,聖經是沒有描寫得太明白,只是你仔細看可以看到尼希米說了一句話很有趣。當時有一個撒馬利亞人叫作參巴拉,參巴拉就是被尼希米拒絕而忿忿不已 (參巴拉是撒馬利亞人,他住的城是在和倫,和倫現在還是撒馬利亞人住的地方),還有阿拉伯人和其他族的人,他們想要參與重建,但是尼希米跟他們說:「但和倫人參巴拉,並為奴的亞捫人多比雅和亞拉伯人基善聽見就嗤笑我們,藐視我們,說:你們作什麼呢?要背叛王嗎?我回答他們說:天上的神必使我們亨通。我們作他僕人的,要起來建造;你們卻在耶路撒冷無分、無權、無記念。」(尼2:19~20)「你們卻在耶路撒冷無分、無權、無記念。」這句話是拒絕的意思,有人說:「是不是參巴拉先對尼希米不好,所以尼希米拒絕了他們。」這很難講,聖經是這樣記載,我查了歷史資料,發現當時兩邊已經相處不好了,因為撒馬利亞人一直說他們是猶太人,可是以色列人到如今都不承認他們是猶太人。撒馬利亞人不是巴勒斯坦人,撒馬利亞人就是撒馬利亞人,現在剩下的人數稀少,因為他們很保守,他們堅持摩西五經,他們的信仰跟猶太人都一樣,只有先知書他們不相信而已,他們堅持聖地是在基利心山,猶太哈斯摩尼王朝的約翰許爾堪(John Hyrcanus)王為了不要讓他們在那邊敬拜,就把他們的聖殿搗毀盡淨,所以那個冤仇結的非常深,越結越深互相拒絕,雙方都把自己的看法絕對化,拒絕承認對方也是祖宗留下來的子孫。撒馬利亞被亞述統治的時候,比猶大時代還慘,他們的人都被抓光,把異族的人都抓來這裡住,所以他們就開始有和異族通婚的問題,他們的信仰也變得有些混雜,因此猶太人說:「你們是雜種,你們沒有資格作猶太人。」今天這個問題仍然存在,大家還在辯論這個問題,到底撒馬利亞人是不是猶太人?從他們男性的Y染色體DNA查驗出來的結果確實是有猶太人的血統,所以證實他們是猶太人的後裔,只是他們有被混血,猶太人也有混血的,只是你若說撒馬利亞人有混血,他們也不會承認,所以這個冤仇到今日仍然存留。

3、神學的紛爭 (基利心/耶路撒冷)

到後來則演變成神學上的爭論。基利心山是以色列人出埃及進入迦南地第一個上帝說要在那裡宣告祝福的山,「及至耶和華─你的神領你進入要去得為業的那地,你就要將祝福的話陳明在基利心山上,將咒詛的話陳明在以巴路山上。」(申11:29)上帝說:「設立兩座山,一座叫作基利心山,一座叫作以巴路山,六個族要站在基利心山說祝福的話,六個族要站在以巴路山說咒詛的話」(申27:13)所以基利心山是很特別的,對猶太人來說,一開始在歷史上很重要,只是後來大衛王把聖地遷到耶路撒冷的錫安山。但是撒馬利亞人很保守,他們說:「沒有啊,摩西的時代,聖地就是在這裡。」,他們是有歷史背景的根據,但是猶太人覺得不是,聖地是在耶路撒冷。所以在哪裡禮拜的問題,變成一個很大的爭議,為什麼婦人跟耶穌對話時這個問題會被提出來,現在我們就可以了解這個是有其歷史背景的,最後變成是神學的紛爭,所以婦人會跟耶穌說:「我們的祖宗在這山上禮拜,你們倒說,應當禮拜的地方是在耶路撒冷。」(約4:20)這句話是一個很爭議問題。他們的聖經也有不同,撒馬利亞人只相信摩西五經,認為摩西五經是上帝直接傳給摩西的,後面的那些經卷都是人講的不算數,那些沒有權威。但猶太人相信摩西五經,也相信先知書,也相信智慧文學和詩歌,他們整本舊約都接受,所以在這裡對聖經的解釋也有所不同。

Ⅲ、敘加井旁

1、愛的催逼 (Driven Love)

耶穌基督要如何拆毀中間隔斷的牆?要如何把上帝的愛帶給這個撒馬利亞可憐的婦人(她一輩子嫁了五個丈夫最後還是沒了丈夫)呢?耶穌基督為了愛的緣故要把上帝的愛帶到這個城、帶給這個婦人,耶穌祂怎麼做呢?我前面說過,耶穌會走那裡,不是因為那條路比較好走,不是因為那條路祂愛走,是因為祂疼愛敘加那個婦人,祂要把上帝的愛帶到那裡。耶穌不只去敘加是因為愛的原因,祂來到世間也是一樣,祂沒有理由一定要到世上來,祂是為了要拯救我們,所以祂降生成為世人,來到我們中間。我們現在要一起來唱一首詩歌,叫作「為了愛」:

「為了愛,祂來到世界上,離開尊貴天,變成人的樣。為了愛,猶太為故鄉,漁夫是朋友,父親是木匠。為了愛,耶穌來到這地方,給我新生命,自由和理想。為了愛,祂被釘十字架,祂的愛,使我心有盼望。」

我想這首詩歌把耶穌基督去敘加的動機描寫的很好、描寫得很貼切,我也希望我們每一個人有這樣的動機,那個必須,不是因為你的需要,而是因為關心對方的需要。有很多父母做了很多必須的工作不是他們喜歡做的,不是因為那些事情很好玩,而是因為疼愛他們的孩子,有哪一個媽媽必須要換尿布,有哪個媽媽必須要半夜不睡覺爬起來餵奶,誰喜歡做這種事情,為什麼說必須?是為了愛。因為愛,讓我們去做很多我們不喜歡去做的事情,我想耶穌基督去敘加也是一樣的,愛的動機會改變人,那個動機也會使我們去做很多事情,期待我們也是這樣,一生做很多的事情是被基督的愛所催逼,最能表達的就是「激勵」兩個字,「原來基督的愛激勵我們」(林後5:14),希望這是我們傳福音的動機,也是我們幫助人的動機。

2、認同體恤 (Incarnational Compassion)

耶穌基督不僅疼愛這個撒馬利亞婦人,祂也和這個婦人一起體會乾喝的困苦;耶穌要出來開始傳道的時候,祂在曠野體會什麼叫作飢餓;祂死在十字架上的時候,體會什麼叫作口渴。飢和渴,是我們做人一種很難受的痛苦,可是耶穌基督親自來嘗那個味道,在這個故事裡說到,「耶穌基督在井旁就渴了」,因此祂跟那個婦人說:「可以給我一點水喝嗎?」你有過極其乾渴的經驗嗎?那是受苦。所以耶穌基督不只是道成肉身成為人而已,祂還體諒人的苦楚。最近我們教會開了一個班,叫作「同理心訓練」(Empathy training),所要訓練的就是這樣的態度和心意,我願意去體會對方的痛苦是什麼樣的痛苦,你要是能夠體諒,你就能和受苦的對方有好的對話、你就能夠幫忙,我想這是耶穌要拆毀這道牆所做的第二個動作,聖經說:「因我們的大祭司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他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他沒有犯罪。」(來4:15)這是耶穌所做的第二個動作。

3、打破藩籬 (Tearing down the wall)

第三個動作,就是祂就和那個婦人對話。當那個婦人說「我們祖先如何…你們祖先如何」時,耶穌沒有跟他辯白,沒有說「你們錯我們才對」,耶穌對他們說:「最重要的是誠心誠意敬拜上帝」,祂把她帶到另外一個更高的層次,沒有進到爭辯裡,「我的解釋才對,你的解釋不對。」祂勇敢的拆掉兩邊敵對的牆。這讓我想到二次世界大戰後的一個故事,那時英國和德國互相把對方的一座城市炸毀,兩個小鎮都有大教堂被炸毀,後來兩個小鎮裡的年輕人他們覺得,不應該讓怨恨繼續留下來,所以德國有一群年輕人就募款,到英國幫忙重建教堂,英國的女皇很感動,就募捐到德國幫忙重建東德的城市。那兩個被炸毀後又重建的教堂,就成為世界歷史上一個很有名的復和 (Reconciliation) 故事。在德國是Dresden小鎮裡的路得會教堂 (Frauenkirche),那間教堂全毀,所以在原址重蓋一間全新的教堂。在英國是Coventry 小鎮中的天主教大教堂 (Cathedral),這個教堂的鐘樓還有牆璧還被保留做戰爭的遺蹟,就在緊鄰地上另蓋一座新的教堂。那座教堂就被稱為復和的教堂。那個被炸毀的中古世紀大教堂屋頂所用的五爪釘散落在地上,有一位神父就把它們拿起來,用那些釘子做成一座座的十字架,叫作Cross of Nails。因為那裡釘子很多,都是很粗的釘子,所以那個神父就用這些鐵釘作了很多鐵釘十字架。他們送了一座鐵釘十字架到德國Dresden的教堂作為彼此復和的記號,希望耶穌饒恕的愛,可以讓我們拆掉那個歷史留下來的傷痛和仇恨的高牆,聽說也送了一個這種鐵釘十字架到被原子彈炸過的日本廣島 (Hiroshima)。世界哪裡有仇恨,他們就送一個鐵釘十字架去哪邊,希望耶穌的愛可以帶來重建,可以把那片恨的牆拆掉,。我想拆毀仇恨的牆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當我們知道這樣的故事時內心會覺得非常感動。英國Coventry小鎮那所新蓋的教堂前面有一座雕像,叫作Statue of Reconciliation(復合的雕像)。耶穌是被釘子釘在十字架上,但是祂也在十字架上饒恕那些釘他上十字架的仇敵,並且為他們禱告,祈求上帝赦免他們。代表的意義就是說,我們應該努力來做這種復合的工作,不管過去的傷害、過去的創傷是怎麼樣,歷史的痛有多痛,希望神的愛可以幫助我們拆掉這面牆,聖經說:「並不分猶太人、希利尼人,自主的、為奴的,或男或女,因為你們在基督耶穌裡都成為一了。」(加3:28)這是我們要努力的一個目標。

4、接受幫助 (Receiving of Help)

最後耶穌做了一個很奇怪的動作,耶穌要傳福音給那個婦人,只是祂跟她講的第一句話卻是說:「請你幫忙我」。福音傳來台灣不是這樣,宣教士來台灣是說:「我可以幫忙你們,你們沒有衣服我給你們衣服穿,你們沒有飯吃我給你們麵粉。」所以早期台灣基督教被稱為麵粉教。不是說那樣不對,可是耶穌用一個逆向操作的方法,祂講的第一句話是請祂要幫忙的人先幫忙祂,這是很特別的,祂叫祂的學生去傳教的時候,說:「無論你們進到哪一座城,如果有哪個好人接待你們,你們就接受他們的款待。」我們想一想,如果我傳福音,我很有錢很有資源,然後我就跟對方說:「咦?你這個沒有,我給你,然後說:『你來信耶穌好嗎?』」對方會覺得怎麼樣?我們說拿人的手短,人家已經給你好處了,所以只好說:「不好意思,你都這樣說了,我就來。」我們有時候傳福音是用這種人情的壓力,因為我幫助你,你來聽福音。耶穌完全把這個壓力拿走,在未幫助那個婦人之前,祂先請那個婦人幫忙,這個婦人成為幫助人的人,然後才跟她談話,進而帶她看到心靈的渴,最後耶穌才幫助她,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微妙的愛的表現,就是先建立對方的自尊心,「我是可以幫助你的,我是有的,不是什麼都沒有,完全要接受的。」我想耶穌用這個方法很容易就把這道牆拆毀掉,耶穌跟祂的學生說:「無論進那一城,人若接待你們,給你們擺上什麼,你們就吃什麼。」(路10:8)接受幫助,很特別,傳福音是從接受幫助開始,這樣你就可以了解那個背景和撒馬利亞帶給我們學習的功課是什麼。

Ⅳ、我們回應

1、避免自我絕對化

第一點,不要把自己的神學絕對化,這個婦人和耶穌爭辯的是「我們的祖宗雅各在這裡挖了這座井,祢比他還大嗎?」「我們的祖宗在這山上禮拜,你們倒說,應當禮拜的地方是在耶路撒冷。」(約4:20)到底是要在哪裡敬拜呢?談的是神學的問題,很多時候人與人之間的阻隔,就是把自己的信仰、把自己的神學絕對化,絕對化就會帶來問題。這個把自己的絕對化在歷史上最有名的就是尼布甲尼撒王,他認為自己最行,然後就為自己立了一座神像,要大家膜拜他,因為他認為自己是神,結果上帝說:「好,你既然那麼行,我就讓你不會說話,被趕出離開世人,與野地的獸同居,吃草如牛。」(但4:25)結果他就變成像牛一樣,十四年不會講話,不曉得精神科怎麼解釋,他一下子變成不像人,十四年後他謙卑下來,他說:「其實我沒有那麼厲害」,然後神再讓他恢復王位,這是一個很有名的歷史公案,這是把自己絕對化的結果。保羅說:「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有限,先知所講的也有限。」(林前13:9)這也包括牧師都是有限的,知道自己有限就不會絕對化,這樣的話就不會造成隔牆。彼此之間的隔牆就是因為不接受對方的看法,把自己的了解絕對化。

2、脫離施捨者迷思

第二點,我們要脫離施捨者的迷思。往往當我們傳福音時,我们只想給,卻絕對不接受別人的幫忙,有時候我們應該願意謙卑的接受別人的幫忙,這對對方來講是好的、是建立他自尊心的一個方法,保羅說:「…又當記念主耶穌的話,說:施比受更為有福。」(徒20:35)這也是小時候在主日學在比賽的時候學到的,說:「『唬』人的比拿人的有福氣」(台語發音不準),其實是「給人的比拿人的有福氣」,基督徒常想要做比較有福氣的人,於是就只給不拿,如果大家都不願意拿,到最後誰要拿呢?你知道這中間的一個互動嗎?所以我更喜歡說,「乃要均平,就是要你們的富餘,現在可以補他們的不足,使他們的富餘,將來也可以補你們的不足,這就均平了。」(林後8:14)有一天如果他們有的時候,你也願意接受他的幫助,沒有一個人什麼都有,沒有一個人什麼都沒有,你要去找到對方有的,你願意跟對方說:「唉呀,你這方面比我強,你可以幫我嗎?」我覺得如果有這樣的態度,就不會造成「我什麼都比你高明,我什麼都比你強。」絕對化的態度就不會有,也可以免去施捨者迷思。

3、欣賞接納與學習

最後耶穌接納這個婦人,耶穌沒有跟她爭辯,耶穌把她帶到更高的一個層次。很多時候我們無法彼此相讓,所以我們遇到不同信仰的人,我們不是帶他到耶穌的面前,而是和他辯論到臉紅脖子粗,大家不歡而散,這個婦人挑戰耶穌,這個婦人跟耶穌說:「你是猶太男人,我是撒馬利亞女人,你為什麼跟我要水喝呢?」耶穌完全沒有回答她的問題,祂沒有說:「你侮辱我,我好心要把上帝的愛傳給你,你怎麼拒人於千里之外。」耶穌沒有這樣說,耶穌直接跟她談口渴的事情,然後再跟她說敬拜的事情,耶穌接納這個婦人,然後隔斷的牆才可以拆毀,「所以,你們要彼此接納,如同基督接納你們一樣,使榮耀歸與神。」(羅15:7)欣賞接納與學習,我想這是我們受洗其中一個重要的意義,

Ⅴ、結論:拆毀中間隔斷的牆

經過雷根說那句話兩年半之後,柏林圍牆拆毀了(Berlin Wall Fall)。感謝主,在1989年11月11日柏林圍牆倒了,那你的牆呢?你有牆嗎?你跟周圍的人、跟父母、跟你的兄弟姊妹、跟你的同學同事老師,有沒有什麼過去的傷害,讓你現在和對方沒有話講,講到對方,脾氣就大起來,其實耶穌來,祂到撒馬利亞的敘加,就是要幫這個婦人拆掉她的牆,「因他使我們和睦(原文作:因他是我們的和睦),將兩下合而為一,拆毀了中間隔斷的牆。」(弗2:14)今天我們有聖禮典,有三位弟兄要加入這個愛的團契,我想我們也是渴望撒馬利亞的牆不要成為我們個人的牆,希望我們在主的愛裡面,不只是渴可以得到喝,我們牆也可以拆下來。讓我們一起低頭禱告。

「主耶穌,祢為了愛來到世間,為了愛來到敘加城外、雅各井旁,祢跟那個不幸的婦人有過一段短短的對話,祢把神的愛帶到她的心裡,所帶出的轉變,把整個撒馬利亞城的人都帶到主祢的面前。主,我們今天有三位弟兄歡喜到祢的面前來接受祢的愛,如同我們詩班唱的詩歌一樣(In the Hands of the Lord),他們是一個屬靈的嬰孩,他們的生命才剛開始,主啊,不只是他們內心的渴可以從祢那裡得到活水、得到供應,我們也希望他們跟所有人之間如果有什麼牆,盼望他們持續活在主的愛裡面,被主的愛來融化,讓那堵高牆倒下。主,我們不止為他們禱告,我們也為我們自己禱告,或許我們基督徒當了許久,可是想一想,有一些人我們還是無法跟他們講話,或許是我們的驕傲,讓我們跟人之間築起了這道牆,或許是我們受過傷害、誤會、痛苦,我們不願意讓它過去,而讓這面牆高舉,不管是什麼原因,主祢在撒馬利亞的敘加井旁,祢渴望伸出友誼的手,化解那個婦人心中的牆,主,我們渴望今天祢也在我們當中,幫助我們,讓我們不再驕傲,讓我們可以互相學習接受愛的幫助,讓我們願意拆掉這樣的牆,讓我們可以再一次體驗到,Dresden Frauenkirche和Coventry Cathedral他們兩個地方那種復合的快樂,把這樣的恩典賜給我們,祈求禱告奉耶穌基督的名,阿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