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於2007.02.04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聖 經:
【哥林多前書十三章7b節】線上收聽(國語) 線上收聽(台語)
各位弟兄姊妹大家平安。保羅為什麼告訴我們要凡事相信?凡事相信是愛?還是愚笨?我想是愚笨。有沒有那一位父親或母親會對孩子說:「以後你去外面,不管誰跟你講什麼,你都要相信,這樣你就是愛他們…」那是愚笨的爸爸媽媽。你是不是這樣被教導:「陌生人不要隨便相信,要小心喔,人家可能會害你。」奇怪?那為什麼保羅這樣講呢?那是什麼意思?那是說,如果這個世界的人都像媽媽一樣看顧他的小孩時,我們就可以凡事相信,因為媽媽不可能害小孩,就算她犧牲自己也會保護他的小孩,在這樣完全的愛下面,我們才凡事相信,可是我們所活的世界不都是這樣,所以這句經文怎麼解釋呢?我們怎麼來了解愛是凡事相信呢?
Ⅰ、引言:囚犯之兩難 (Prisoner’s Dilemma)
美蘇在二次大戰以後進入冷戰時期,美國總統知道,雙方的科技均有能力製造原子彈,他就很害怕,因為當時是美蘇兩大陣營對峙,美國總統審慎的計算說,如果先被對方攻打,就死定了,因為原子彈的破壞力太大,可是你怎麼知道對方不會出賣你?雙方雖然是講好不打的,但是能夠相信對方嗎?共產黨可以相信嗎?如果不信的話怎麼辦?你要先打對方嗎?在什麼情況下要先打?這個決定影響很大,於是他請了一些很優秀的數學家,幫他計算一下這個得失機會有多少,最後有兩個人計算出來了,他們是Merrill Flood和Melvin Dresher,這兩個人所計算出來的名稱就叫作「囚犯的兩難(Prisoner’s Dilemma)」,他們兩位是數學家,可是他們用的是數學語言,一般人聽不懂,講了一大堆,總統還是不明白他們在講什麼,後來有一個人Albert W. Tucker,他把那兩位數學家所計算出來很複雜的結果,被出賣的機會的多少,以故事的方式來說明,這個故事就把那兩位數學家的想法用淺顯的方式講出來,這個故事是什麼? 這個故事叫作囚犯的兩難,他說:有兩個人要去破壞顛覆一個國家,可是被那個國家的警察抓到了,但是證據不足,兩個人就被隔開關到牢裡,怎麼辦呢?檢察官想要逼他們招供,所以就給他們好處,你聽過所謂的污點證人(就是幫檢察官作證人,檢察官可以就放你沒罪,或是減刑。)嗎?提出的條件如下:如果你保護你的同伴,絕不洩漏,而你的同伴講了出來,出賣的人就沒事,因為他協助檢察官破案,而你會被判十年的刑期;如果對方不講,你講了,結果是檢察官會判對方十年刑期,而你無罪開釋;若兩個人都不講,檢察官因為罪證不足,不能夠判太重,所以兩個人都判刑六個月;如果兩個人都講,又因檢察官握有證據,兩個人都有罪,可是兩個人又都幫助檢察官,那就可以減刑,所以就各關兩年。給你們兩分鐘稍微想一下,如果你是其中之一,你會怎麼決定?你要計算一下,因為我們都不知道對方會不會講,你就要把所有的可能性都算看看,到底怎麼樣最划算?A可以守密不講,也可以把對方出賣,B也是一樣可以守密不講,或是把對方出賣掉,看來有四種的可能性:(如下圖)
好,到底我要講還是不要講?通常我們會算怎麼作對我自己最有利?似乎是我告密而不管對方講或不講,對自己較為有利,但其實最划算的是兩人都不告密,問題在於我有把握對方也不會講嗎?這就是相信與不相信別人的兩難,因為兩個親密的人,也有可能我出賣你、你出賣我,這時候我要怎麼拿捏呢?所以凡事相信不容易,常理來看應該是凡事懷疑才對吧,我們的聖經怎麼說呢?聖經保羅說:「凡事相信」,哇,看來保羅似乎不夠聰明,是這樣嗎?現代中文修訂版翻譯為:「對一切有信心」,跟和合本的「凡事相信」差不了多少,英文的翻家就有所不同,因為原文「相信」這個字不只是單一的意思,它有不同的意思,英文的版本,包括新欽訂本(NKJ)、現代美國標準版(NAS)、新修訂標準版(NRS)都翻譯成believes all things,跟中文「凡事相信」差不多一樣,只有現代國際版聖經(NIV),它把翻譯為always trusts,believes改成trusts,看到這兩個字的不同嗎?這兩個字是同義詞?believe和trust不一樣,believe對我们的影響範圍比較小,trust對我们的影響範圍比較大。
Ⅱ、凡事相信
1、 希臘文:相信πιστεύ ω (pisteuo)
凡事相信的希臘文是πιστεύ ω(pisteuo)用英文把它打出來是pisteuo,這個希臘文πιστεύ ω(pisteuo)在中文我們翻譯作相信。這個字出現在約翰福音第五章46~47節「你們如果信摩西,也必信我,因為他書上有指著我寫的話。你們若不信他的書,怎能信我的話呢?」
2、 英 文:
believes all things (NKJ) (NAS) (NRS) always trusts (NIV)
在英文的翻譯裡「相信」有兩個不同的用字,一個把它翻譯成believe,另一個把它翻譯成trust,不同在哪裡呢?在聖經裡面有一個例子,「他(約翰)見耶穌行走,就說:看哪!這是神的羔羊!兩個(約翰的)門徒聽見他的話,就跟從了耶穌。」(約1:36~37)約翰的門徒相信約翰的話,就跟從了耶穌。這兩個門徒,對約翰相信,對耶穌也相信,可是這兩個相信是不同的,對約翰的相信是相信他講的話是對的,對耶穌的相信是覺得這個人是可以相信的,因為老師推薦,所以他們就跟從了耶穌,所以對約翰的相信是believe,對耶穌的相信是trust,有不同嗎?有啊。不同很大,如果你就跟著他走,他可能把你誤導了,帶你往壞的方向去了。如果只是相信他一句話,那就相信吧,頂多是相信錯了,沒有什麼損失,在這句經文裡面就把believe和trust的差別同時說明出來,一個是聽見,一個是跟從,這個有沒有差別?有的。前者我稱它為「信服」,後者稱它為「信靠」。你們相不相信愛因斯坦?當然相信嘛,因為他是科學家,他比你聰明,他講了一句話,說:E=MC²,你相信他嗎?我相信他。可是我不一定就因此把自己交給他,我是相信他講的這句話是對的,為什麼?因為他是物理學家,他很聰明,他講的應該是對的,這樣的相信叫作信服,只是信服他講的這句話的內容,這個我們叫作「命題真確性的相信 (Propositional truth)」,因為它是correct or incorrect(對或錯),萬一愛因斯坦講錯了,有另外一個人講說:「不對,應該是E=MC³」,那我們損失也不大嘛,你有什麼損失嗎?頂多我們相信E=MC³就沒事了,所以這樣的相信比較容易,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困難。可是如果這句話不是愛因斯坦講的,而是你結婚當天,你身旁的伴侶講的:「我永遠愛你…」,唉呀,這個信或不信可就嚴重了囉,這兩句話的不同在哪邊?愛因斯坦講的只是Proposition(主張論點),而「我永遠愛你…」是一個Promise(承諾應許),你相信對方的真誠(Sincere),不是這句話說的對錯與否,而是對方的真心話:「他真的從今天開始就要永遠愛我,不會打我罵我出賣我,就是單單要疼我嗎?」如果你是真的相信,你才敢說:「好,我嫁給你。」這個一旦決定了,你的生命就交在對方的手裡,所以trust影響很大,對不對?believe沒什麼,錯了就錯了,改一改就沒事了,trust可能這一生就受影響,到底哥林多前書講的是believe還是trust?這兩者有關係,一個人講的話都不可信,那這個人當然不可信啦,可是一個人講的話都對,不一定那個人就可以信靠,對不對?他可能講的話都對,可是他的心裡面可能不老實,他是存心騙你,所以都跟你講對的話,等到你上鉤了以後,就變了,有沒有這種人?有啊。我們叫作老千,不是老實。保羅講的我覺得是trust,凡事包容看來很危險,為什麼保羅敢這樣講呢?那是什麼意思呢?
3、中 文:凡事相信 (和合本)
對一切有信心 (現中修)
中文剛才我們講過,和合本的「凡事相信」跟現代中文修訂本的「對一切有信心」,兩個版本的差異不大。
Ⅲ、相信的本質
1、 不全知的冒險 (Risk of unknow)
信是什麼?信就是冒險。你玩過這個遊戲嗎?把你的眼睛綁蒙來,讓你的朋友站在你後面,要你往後倒然後接住你,在你往後倒下去,到他還沒有把你接住的中間幾秒裡,你的心裡會如何想?「萬一他跑掉怎麼辦?如果他突然走了,那我就會摔個腦震盪。」這叫作相信,我們對一個人沒有辦法百分之百的知道,所以不得不冒險,新娘跟新郎交往了五年十年,對他有一些知道,所以她才敢相信他,可是沒有一個新娘對新郎都百分之百的知道,同意嗎?相信就是冒險,我稱之為「不全知的冒險(Risk of unknow)」。有一種人是「全不知」的冒險,那叫作愚蠢,不叫作相信,你在路上遇到一個男人,你一點都不了解對方就嫁給他,那裡有這種人?不會吧?「全不知」叫作愚蠢,我知道,知道的越多,就是對對方知道的越多,相信的冒險就越少,所以這是個掙扎。如果我要全部知道,那是不可能,也做不到的,而且你到七十歲還嫁不到一個人,因為你還在等說:「下一個人會不會騙我?」所以我們常常都在冒險。第一個,相信就是冒險,冒什麼險?就是他給你開天窗,出紕漏或是出賣,這是最可怕的,信靠最怕的是被對方出賣,你把錢給他,他把錢吃了;你把你的幸福給他,他把你賣了,去跟別人要好,你會整個人都垮掉,這個是很大的冒險,英文叫作Risk of unkown,unknow這個字用的不好,我一直要找一個更合適的字,不是unknow,而是no total know,就是不全知。就是因為不全知,所以需要冒險,每天我們都活在信心的生活中,我們每天早上起來吃早餐的時候,你相信那個賣早餐的人不會下毒嗎?你坐公車相信司機不會亂開,載你去撞牆嗎?你還是要搭車啊,因為人如果沒有這種基本的信心就活不下去,可是這樣也就把自己暴露在危險之中,也就有被出賣的可能性,特別是越親密的人傷害越大,因為你付出很多,這是冒險,聖經說:「信…是未見之事的確據。」(來11:1b)。
2、 肯定性的盼望 (Hope of affirmation)
對被信任的人來講,如果有某個小姐很相信你,你會不會心裡覺得很高興?「人家信任我,我應該做的像樣一點吧,我應該不要讓人家傷心。」被相信的人會有一種被尊重、被相信的激勵作用,所以就願意「我應該努力一點,不要讓對方失望。」所以相信會帶來鼓勵的作用,就像一位爸爸在教他的女兒學騎腳踏車的時候,當然會有跌倒的情況發生,所以為了怕她跌倒,爸爸的手會抓著那台腳踏車,女兒一面騎,爸爸一面跑,但是總不能就這樣一直跟在她後面跑吧,她會越騎越快啊,怎麼辦?總有一天,這位爸爸要決定放手,在放手以前,這位爸爸會先跟這個女兒講:「你不會跌倒的,你不會跌倒的,你好好騎不要怕。」這就叫作相信,你一放手可能她就跌倒了,但是你不會說:「你會跌倒,你會跌倒。」然後把她放掉,沒有一位爸爸會這樣講的,那算什麼爸爸,「我還沒有騎,你就說我會跌倒?」所以你相信一個人,會讓對方更可信,這是對於被相信的人來講,有一個正面肯定的盼望,我們稱為「肯定性的盼望(Hope of affirmation)」。對被相信的人有鼓舞的作用,也是希伯來書講的:「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來11:1a),是一個正面的作用(Positive),是正面的、積極的、肯定的,對對方有鼓勵的作用。
3、 從信服到信靠 (From belief to trust)
從相信對方說的話是對的,到相信他的人是真誠的,這有一個過程,From belief to trust(從信服到信靠)。有一個故事也許你們聽過,有一個人會走高空鋼索,為了怕掉下來,他就拿著平衡桿來保持平穩,走來走去沒有掉下來,下面圍了一大群人給他熱烈的掌聲,「好棒,好棒,你真的很厲害。」後來他說:「好,你們再看一次,這次沒有拿平衡桿。」他也沒有掉下來,「哇,不得了,平衡感很好。」第三次他把眼睛蒙起來,還是走過去,沒有掉下來。你相信他不會掉下來嗎?他已經走三次了,拿桿子、沒拿桿子、眼睛打開、眼睛蒙起來,都沒有掉下來,他下來接受群眾的喝采,「我們相信你,相信你一定不會掉下來。」之後他說:「各位先生女士,我現在要邀請一個人,自願讓我背著他走一趟,我就知道你們相信我。」如果你是在場的觀眾,你會不會說:「不要看我,不要找我。」你會不會?大家拍手你也拍手,他說:「先生,可以邀請你嗎?只要走一趟就好。我走了五六趟都沒有掉下來,應該沒有問題啦,你真的不相信我嗎?我已經走那麼多次給你看哩。」這時你就知道believe和trust的差別了。因為萬一掉下來就慘了,這個代價太大,沒有人敢上去。後來一個小孩跑出來自願,說:「我、我、我自願。」這個小傻瓜,爸爸媽媽沒有看好,他怎麼跑出來的,他說:「很好,小朋友也可以。」就把他背起來,走過去,沒有掉下來,大家給那個小孩熱烈的拍手,有一個老人家問小朋友:「你怎麼那麼笨?萬一摔下來怎麼辦?你為什麼敢?」小朋友說:「因為他是我爸爸」。這就是信靠,信靠需要付出代價,你敢把自己終身的幸福交給對方嗎?信靠就有可能被出賣、被傷害。在希伯來書第十一章6節就講這個事情,你們相信上帝嗎?你們基督徒說我相信上帝,是believe 還是trust?這有很大的不同,萬一人家說有上帝是假的,你的損失大不大?認為損失不大的人,他可能只是believe,就像你相信愛因斯坦說的E=MC²,知道我的意思嗎?很多人說:「我相信,上帝我相信啊。」可是在你的生活上跟上帝沒有什麼一起冒險的地方,如果你真的把你這一生擺上去,哇,上帝是真的或假的影響就很大,這叫作信靠,你信靠上帝嗎?聖經說:「因為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且信祂賞賜那尋求祂的人。」(來11:6)「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這個信是believe,「信祂賞賜那尋求祂的人」這個信是trust,這樣的相信已經進到生活裡面了,你有困難你會向祂禱告,你得到幫助你會感謝祂,這就是玩真的,你敢,這個叫作trust,可是就要冒險。像我本來好好的醫生不做,萬一哪一天發現上帝是假的,那我不是很悽慘、很不聰明,對不對?如果當醫生就好,你還是相信上帝,每個禮拜還是到教堂作禮拜,你也是很好的基督徒,可是你沒有trust,你只有believe,對不對?你擺下去的賭注比較少,就像「我同意,我同意宇宙有上帝。」可是你敢把這個信仰放到你的經歷裡面去嗎?這是很難的,是要凡事相信,如果不小心被出賣了,那怎麼辦?
Ⅳ、愛與相信
1、 被愛產生相信 (Erik Erikson)
愛和相信有很複雜的互動,很多心理學家想要了解,到底是先愛才相信?還是先相信才愛?這個關係是什麼?保羅說:「愛是凡事相信」,這兩者的關係是什麼?Erik Erikson是一位Social psychologist(社會心理學家),他研究的結果發現,小孩子一出生一定要先被愛,然後慢慢的才會相信,這是Erik Erikson的理論,他認為對嬰孩來講,每一個人一出生第一個先產生的就是對環境的相信,因為有一位很愛他的媽媽,永遠的把他保抱起來,因此他相信外面的世界對他是良善的,他才活的下去,這個基本的信靠(Basic trust)。這是零歲到一歲的小孩必須要建立的,如果沒有的話,他這一生就會活的很辛苦,並且在現代的社會幾乎活不下去的。因為他對誰都不敢相信。
2.相信產生愛情 (Barbara B. Smith)
可是另外一個學者說:「不是,要先相信才可能去愛。」因為這個嬰孩在媽媽的保護下凡事都很相信,可是長大後一定會有被騙的機會,後來就怕了,媽媽也告訴他不要隨便相信人,可是長大以後他又覺得自己一個人很孤單,需要找一個人來愛,那麼他要找誰呢?當然要找一個他相信的人來愛他,對不對?你會不會找一個根本你會害怕他可能會殺你的人去愛他?不會的,你跑都來不及了。有一位美國的女黑人作家Barbara B. Smith,她講這麼一句話:「Trust is the foundation upon which more can be built. Where trust is, love can flourish.」,她說:「有信的地方,才有可能在上面建築愛。」至少你要相信他不會捅你一刀吧,至少他不會趁機會欺負你。所以說,信是愛的基礎,可是對小小孩來講,愛是信的基礎,所以這是一個互動的關係,在這個互動的關係裡面,由於周遭每一個人不都有媽媽的愛,所以被傷害的機會有沒有?有的。你傷害別人的機會有沒有?有的。大小傷害都有,比如人家拜託你,你卻忘得一乾二淨,不是故意的,可是對方卻受害了,他以為你會去完成,結果你沒有去做。或是夫妻之間的外遇-------,這些事常在我們自己或周遭發生,我們的信靠受到傷害,這時候怎麼辦?傷害可以恢復嗎?
2、 愛心重建相信
有沒有一種愛,可以讓受傷的信心再恢復?耶穌的故事裡面就讓我們看到一個轉機。我們常以為只有猶大出賣了耶穌,其實是有兩個門徒出賣祂,猶大是以三十兩銀子出賣了主,另一個出賣祂的學生是彼得,彼得為了保命,三次否認主耶穌,可是耶穌卻跟彼得說:「但我已經為你祈求,叫你不至於失了信心,你回頭以後,要堅固你的弟兄。」(路22:32)這句話我很感動,耶穌知道彼得會出賣祂,祂還是相信他,彼得出賣耶穌以後,祂還鼓勵他,所以讓彼得有臉敢再回頭。教會是因彼得而建立的,這個出賣耶穌三次的彼得,耶穌給他回頭的機會,這個愛,可以讓相信再重建,那樣的愛真的不簡單。我們一般吃過一次虧,就沒有第二次了,又不是傻瓜,可是要繼續信任,那真是不容易,你怎麼信呢?需要這樣信嗎?還是被賣一次以後就切斷關係?「算了,不要了。」有時候我們被出賣,有時候我們出賣人,都會發生,這個時候該怎麼辦?
Ⅴ、凡事相信
1、 上帝疼愛所有的人
你相信上帝有辦法幫你解決這個困難嗎?「凡事相信」我覺得應該這樣解釋:上帝疼愛所有的人,包括那個出賣你的人,上帝也愛他。如果你曾經欺騙過或出賣過愛你的人,你相信上帝還愛你嗎?還是「上帝就不要你了,你這個混蛋,臭小子,你怎麼可以欺負人家,我不要你了。」是這樣子嗎?因為聖經說:「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3:16)上帝愛世上的人,把祂的獨生愛子為所有的人捨了,包括一切出賣人、傷害人的人,上帝也愛他,你相信嗎?
2、 上帝救贖所有的人
如果只是愛他,並沒有什麼用,上帝可以改變他嗎?讓他不再出賣我、傷害我,神有這個能力嗎?耶穌的學生說:「這個…看起來很難耶,幾乎不可能。」耶穌回答說:「在人是不能,在神卻不然,因為神凡事都能。」(可10:27)你相信神有能力改變對方或是改變你自己,不再做這種出賣人、破壞信靠的這一類的傷害行為嗎?你真的這樣相信嗎?
3、 上帝更新所有處境
你相信這一次的災害不管帶來的是多嚴重的傷害,上帝都有可能使你痊癒復原,讓你重新來過嗎?還是這個傷害這一生就不會恢復了呢?上帝說:「看哪,我將一切都更新了!又說:你要寫上;因這些話是可信的,是真實的。」(啟21:5)這一切,包括傷痕都會被醫治,你相信神這樣的應許嗎?
4、 流淚撒種歡呼收割
你相信在這樣悽慘的情況下,你可以重新再開始灑下相愛、相信的種子,讓它在你們當中再一次的長出來嗎?「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詩126:5)將來你們可以收割,很快樂的活在愛的關係裡,你真的這麼相信嗎?相信出賣你的人,要再重頭來過,真的很難,一定是經歷許多的眼淚,可是只要你願意繼續這樣做,神會讓你們有一個重新的開始以致於末後可以歡呼收割。
5、 信靠救主不致羞愧
你相信你用這樣的信心到耶穌面前來,這一次你就不會再受羞辱了嗎?這一次神真的會讓你成功嗎?聖經說:「看哪,我把所揀選、所寶貴的房角石安放在錫安;信靠祂的人必不至於羞愧。」(彼前2:6)這個很難耶,如果沒有被傷害過的人,覺得沒什麼,被傷害過的人就知道,實在是很難,那個人不可信,因為已經傷害了我,我再信他我是愚蠢,可是神是可信的,如果神介入來幫助我們的關係,我們的情況可以改變、可以再回轉。
Ⅵ、結論: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幫助。
聖經記載,有一天耶穌帶三個學生去山上開退修會,剩下九個在山下,可是這九個以前上課的時候不好好上課,有些東西沒學好,有人臨時帶了一個急診病患來看病,醫了半天並沒有醫好,耶穌下山看到這個場面,病患的爸爸跑來跟耶穌說:「先生拜託啊,可以的話救救我的孩子吧,祢那九個學生實在沒有用,怎麼醫都醫不好。」那個孩子的爸爸講一句話:「祢若能作什麼,求祢憐憫我們,幫助我們。」(可9:22)「耶穌啊,你若能…」因為耶穌的能力已經被懷疑了,耶穌的答案很簡單,祂說:「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23節)你若能信我就幫忙。如果是你會怎麼回答?那個孩子的爸爸說:「祢若能,請幫忙。」耶穌說:「你能信我嗎?如果能信我,我就一定能,我的能不能是看你信不信。」這個爸爸馬上講了一句最棒的話:「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幫助。」(24節)我是信,但是我也不信,怎麼辦?如果我不信我還跑來找祢幹嘛,如果我信,但是祢那九個學生讓我怎麼信祢嘛,教成這個樣子,這個老師難道能嗎?中文翻譯的很客氣,「我信!但我信不足…」,其實原文意思是:「我信,但我也不信…」,你知道那個感覺、那個掙扎嗎?他說:「耶穌啊,乾脆好人做到底,連這個祢也幫我好了。」請祢連我的不信也幫助我,這個人真是聰明。因為在你的親密關係當中,曾經有意無意受到傷害以後,要再恢復是困難的,被騙一次是倒楣,被騙兩次是愚蠢。被騙一次就會想與對方斷絕,可是彼此認識那麼久,若與對方斷絕會很遺憾,但要在一起又很害怕,怎麼辦?可以到神的面前來,向神說:「神啊,我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辦,要信有困難,不信又可惜,該怎麼辦?請祢幫忙。」也許你是那個出賣別人的,但願你可以到神的面前向神說:「神啊,請祢幫助我,讓我不要再做這種事情,不要再傷害對方。」讓我們一起低頭禱告。
「主,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需要學習冒險、互相相信,可是這個功課不好學,有時候我們相信別人,自己被出賣被傷害;有時候別人相信我們,被我們有意無意的傷害和出賣,我們活在這樣的情況裡面,我們常常是兩難。可是主,祢在聖經裡面這樣應許我們,祢愛所有的人,包括出賣人的、包括受傷的,主,祢都愛,祢不只愛我們,祢還要救贖我們、改變我們,主啊,祢說如果我們肯在這樣的情況下,憑著信心來信靠祢的話,祢會讓我們不至於羞愧,雖然我們流淚撒種,有一天祢卻要讓我們歡呼收割。我們多麼渴望在我們彼此當中,有這樣因相信卻反而受到傷害的人,可以因為信靠祢而得到醫治,讓我們能夠重頭來過。我們禱告是奉耶穌基督的名祈求,阿們!」
線上收聽連結無效, 無法聽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