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於2003.12.28
作 者: 曾昭瑞 傳道
經文:【 箴言25章28節; 哥林多前書九章25節】線上收聽
箴言廿五章28節說:「人不制伏自己的心,好像毀壞的城邑沒有城垣。」節制與自律是一個人成功的重要關鍵。缺乏自律,我們沒有辦法完成有永恒價值的事。保羅說:凡較力爭勝的,諸事都有節制,他們不過是要得能壞的冠冕;我們卻是要得不能壞的冠冕。」一個運動選手想要超越顛峰就要有嚴格的節制與自律。喜歡看棒球的人就知道,台灣很多在高中投球投得嚇嚇叫的投手,但是一到了成棒、職棒之後,就成了魯肉腳。為什麼,自滿了,不再自律,生活失去了節制,滿足於現況。所以就沒有進步。
對於一個基督徒而言,我們所追求的是為要得著從天而來的榮耀,這是比任何一個總冠軍更加重要,我們要得這樣的冠冕,就需要付上更多的代價。
一個有能力的人不見得就能成功,我們從聖經看到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參孫,他是一個大力士,是敵人最害怕的人,但是他沒有節制,成為情慾的奴僕,最後帶給自己的是悲慘的毀滅。
我們一生常常必須面對節制的問題,你的體重、你的睡眠、你上網的時間、你的血壓、你的血糖,你的脾氣、你的慾望。我們都需要好好控制。我們總是想盡辦法要自我節制,做不到的時候,我們會覺得挫折、無力。但是節制是一件重要的事,絕不是下定決心就可以做好的。
你要做好節制,第一件重要的事,就是承認你就是問題所在,承認自己就是問題所在,不是要定我們自己的罪,而是要對症下藥。很多時候我們做的不好,我們卻不承認問題是出在自己,總是喜歡怪東怪西,透過諉過別人,來消除自己的責任。這種心態讓我們永遠無法承擔自己該盡的責任。明明自己貪吃,不要怪別人帶金莎來誘惑你。平時沒有好好讀書,怪考試當天鬧鐘沒有早早叫你起床。我們若沒有承認問題出在我們自己,永遠沒有辦法真正解決問題。
雅各書一章14節:「但各人被試,乃是被自己的私慾牽引誘惑的。」這句話是說,你之所以做某件事是因為你喜歡這麼做。明知不好、不對你還去做,這就是因為你喜歡,是你內在的私慾。但是我們總是習慣將這些事歸咎於別人,是別人引誘我,是別人害的,要是我爸媽不要這樣就好了,要是教會的輔導不要這樣就好了,都是我老婆不對。一個不成熟的人,是不能為自己行為負責任的人,他所能做的就是將責任推給別人,而不必去檢討自己有什麼問題,有什麼需要改進的。當我們什麼都怪別人時,我們就沒有問題了。
承認你有問題,包括你的飲食、喝酒、說話、脾氣、金錢、運動、感情、時間、價值觀有必須改變的地方,你才能為此禱告,求上帝來幫助你。若你不承認有問題,你如何為自己禱告?你的禱告是很空洞的只求神的祝福,而不求上帝解決你真正的問題嗎?
【第二個重點】依靠上帝,讓聖靈管理你
要節制,就要能掌控你的情緒。不要被你的感覺決定你的行動。很多時候我們常常依靠感覺來行動,最常聽到的是我喜歡或不喜歡。「我不喜歡讀書、我不喜歡工作、我不喜歡讀聖經、我不喜歡聚會、我不喜歡服事」。許多事不是由感覺來決定的,當我們太依賴感覺時,往往限制了我們成就。一個被情緒控制的人,不會把生命主權交給上帝。聖經告訴我們「當以基督的心為心」,當我們在情緒的旋渦中,我們就是以自我為中心。上帝就是要你順服祂,而不是順服自己的感覺。任何的信仰若不是以真理為中心,而是以個人的感覺為中心,必然無法帶給人支持的力量。你的感覺不是真理,你要在真理得著自由呢?還是在感覺中不斷失敗呢?
你需要的是依靠上帝,讓聖靈來管理你,而不是相信你的感覺。當你生氣時,你覺得你非得罵某某人,或咒詛誰一下,不然你的氣憤難消。如果我們照感覺去做,有幫助嗎?除了破壞關係,對我們真的沒有好處。當你在網路上看到色情的網站,覺得好吸引人,非去看看不可,然後去享受罪中之樂。這是依靠感覺。很多時候,當我們依靠的是感覺,我們就往往犯下了不原諒的錯誤。夏娃聽到了蛇引誘她吃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時,她如何反應聖經說:「悅人耳眼,且是可喜愛的」這是一種感覺的反應,夏娃選擇依靠感覺,而非上帝的話。我們如果要在生命中長大成熟,要學習依靠真理、依靠上帝而非依靠感覺。箴言第七章講到淫婦如何勾引少年人犯罪,就是利用眼目、言語、利用人們的感覺,讓人們在在感覺中迷失自己。
你要保守你的心,勝過保守一切,聖經上說:「詩19:13 求你攔阻僕人不犯任意妄為的罪,不容這罪轄制我,我便完全,免犯大罪。」
不要「任意而行」常常有許多人順從自己的慾望,任意而行,聖經每次提到這個「任意而行」都是指不好的事,(士17:6 那時以色列中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任意,就是照著自己的意思,這正今日這個世代最愛的,照著自己的意思愛怎麼樣就怎麼樣。當我們照著自己的意思去做的時候,往往就是敵對上帝的。任意而行,表示我們不用再尋求上帝的旨意,也不再聽從聖靈的引導,這樣的結果必然導致我們失去節制,遠離上帝。
【確認目標,承擔責任,不要逃避】
耶14:10「耶和華對這百姓如此說:這百姓喜愛妄行(原文是飄流),不禁止腳步,所以耶和華不悅納他們。現今要記念他們的罪孽,追討他們的罪惡。」喜愛妄行,原文是飄流,就是沒有目標的意思,一個沒有目標的人,他的腳步是沒有方向的,也沒有禁止的。
一個有目標的人的,更能學會節制。許多人會為了達到目標而學會忍耐,為了好成績不眠不休,為了賺錢,吃苦耐勞。這是因為他有目標。有目標的人更能學會節制。因為他知道他要的是什麼,他需要付出時間與精力。沒有目標,便沒有理想,沒有理想,生活就缺少意義。
一個人要學會節制,要認清自己人生的目標,同時要承擔責任,不要遇到壓力就想要逃避,一個不敢負責的人,就沒有真正的節制,節制除了不去做不該做的事以外,還包括了,去做該做的事。一個人沒有節制,許多時候,是停止他該做的,去做他不該做的事。如同一個學生該讀書的時候,卻仍然不停的打電動,該工作的時候,卻不停的想休息。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不敢承擔責任,因為想逃避,所以不肯花時間在該做的事情上,一直去做那些無關緊要的事,用去逃避責任。甚至有時候有一些青少年會以來教會聚會、讀聖經、熱心參與教會服事來逃避讀書的責任。真正的節制是要學會為自己負責,學會在適當的時候,做自己該做的事,不論是工作、服事、求學,都在適當的時刻,做出正確的決定。
【遠離引誘】
人們有多少人可以抵抗引誘,如果我們不能抵抗,就不要接近。引誘往往扭曲了人性,破壞的家庭、讓我們在罪中無法自拔。承認你自己無法面對,無力抵擋,遠離那個地方才是正確的。當兵在新訓中心時,我有一個好朋友小羅,他和我睡上下舖,是我高中的學長,他是一個老實人,有一個內心心儀的對象。每次摺棉被、蚊帳,他都要替我先摺,因為他擔心害別人因他受罰。
那時我們聊天,立志退伍後,要一起重考大學,因為他心儀的對象在唸大學。後來他去馬祖當兵我到高雄。十一月十六日那天我退伍,回到基隆。三天後,剛從馬祖搭船回到基隆的他,一上岸,不是打電話回家,而是打電話給我。小羅沒忘記他與我的約定,一起考大學。我們出來一起見個面,他告訴我說,因為沒有錢重考,所以他計畫先工作再讀書,他的舅舅在一間pub為他找了工作當酒保。我說那個環境好嗎?他說你放心,我沒有忘記我的志向。我問他關於他心愛的人,他回答說:我仍然想她。
半年後,大學放榜,我考上北醫醫技,很高興的打電話給他,希望他也能來重考,見到他時,我差點認不出來,他的髮型,變得跟外面混的人一樣,又抽煙、穿的很痞子。這就是我當時的好朋友嗎?這就是那個單純的小羅嗎?
不要接近引誘,逃避這樣的環境,你才能得到保全。
2003年12月28日 星期日
從新得力,展翅上騰 -- 曾昭瑞 傳道
寫作於2003.12.28
作 者: 曾昭瑞 傳道
經文:【 以賽亞書四十章27-31節】線上收聽
咱今日聚集在這個所在欲作伙來思想怎樣在上帝的內面重新來得到氣力。咱經驗到sars的流行,這個經驗讓咱每一個更加看重咱生命的價值。真多人在遇到sars了後,反倒轉來思想他生命的意義,要怎樣活得更加有價值。用咱信仰的話來講,就是生命怎樣被更新、重新來得到氣力。
當耶路撒冷被毀壞,王與宗教、政治的領袖被擄到巴比倫的時,猶太人姻遇到一個極大的危機,這是一個信仰的危機,因為猶太人姻相信,「耶和華揀選了鍚安成做祂在地上永遠的座位,及祂無條件來應許給大衛一個永遠無窮無盡的王朝。只要百姓按時間來獻祭,大衛的子孫作王,上帝就欲永遠保護耶路撒冷無受到毀壞。」百姓將聖殿、聖城、大衛子孫做王,看做是上帝保護的免死金牌,甚至姻將先知的警告看做是一種不可思議的異端,完全相信上帝一定會保守耶路撒冷、保護姻的國家。
(一)疑問的百姓
總是這種觀點,在耶路撒冷受毀壞的時,受到完全的破壞。百姓無法度了解,為什麼萬軍的耶和華,祂的聖殿怎樣受毀壞?上帝為什麼無法度保護姻?是不是耶和華上帝是無夠力的上帝?種種的疑問在百姓的心中。受擄在外面的百姓實在困難想像上帝欲怎樣拯救姻,姻的信心受到打擊,耶和華甘是上帝?耶和華在那裏,上帝你怎樣無出聲,這種的想法在百姓的心中不斷的出現。先知在這個所在回應百姓的疑問:「雅各啊,你啥事講,以色列呵,你啥事講。 我的道路隱密佇耶和華,我的案件無得到上帝料理。」以色列百姓在發怨言疑問上帝,為什麼上帝像一個隱密的上帝?上帝你為何無救你的百姓,你不是向雅各講:「你的後裔欲親像地上的土沙,你欲對東西南北來發展;地上萬族欲因為你及你的後裔得著福氣。」(創廿八14)總是上帝你看,雅各的後裔如今自身難保,過著悲慘的生活,如何讓地上的萬族得到福氣。所以,以色列人在這種狀況下面不免感覺自己真可憐,也對姻將來的命運感覺到茫茫渺渺。姻感覺自無的命運、前途耶和華上帝向姻來掩蓋。上帝讓姻看不清楚,上帝也掩面不看姻,將姻的道路圍困。姻感覺上帝不記得姻的冤屈,上帝無給姻公道,使得姻在外邦受苦,上帝也無記念。
【信仰的申明】
先知對這種的的想法提出反對,「以色列的百姓,你的上帝敢真正不理你?你的困苦甘真正他不知?上帝甘真正對咱一點攏無關心?以色列的百姓啊!恁不通發瘋,恁不通黑白向上帝講濫糝的話。不是上帝無記咱,而是咱要重新認識上帝。
先知對百姓大聲講:敢講你不知?上帝是永遠在佇,咱的上帝是創造天地萬物的主啊!祂是自然的主,天頂的主、地的四角頭攏是屬於他,山尖與洋海也屬於祂,怎樣你欲懷疑?從永遠到永遠祂是上帝,無論時間怎樣改變,上帝永遠無變,祂的能力到永遠,也無有窮盡。咱人是何等的渺小,是欲怎樣明白呢?咱是欲怎樣明白祂的所做,祂無厭倦,也無欠缺,超過咱一切所會通想像、判斷的。先知大聲講,要認識恁的上帝,認識祂的權能、祂的永遠,不通用自己的想像來限制上帝的作為。就要來宣告咱的上帝是又真、又活,永遠存在,大有能力的上帝。先知大聲呼叫,告白姻的信仰,要百姓無用失敗、懷疑、無能為力的態度來思想上帝,而是用信心來看見上帝的作為。
先知呼求的重點,是無看咱的現況,無用自己悲慘的遭遇來限制上帝大能的作為,雖然上帝看起來好像是隱秘的上帝,總是以色列百姓不是用疑問來質詢上帝,乃是要承認自己的有限,咱看不出上帝的作為。但是時間那到,上帝必然欲採取祂的行動。
先知講:人一定有所厭倦、也有所缺乏。特別是在苦難中間的百姓,在多多的受苦中間已經將姻的氣力消磨殆盡,受擄的百姓,還夠有什麼的盼望、氣力與勇氣啊。總是上帝欲夠再賞賜氣力。這種的氣力贏過少年人的活力,雖然少年人精神真好,猶原會累的時候,戰士雖然真勇壯,有法度上戰場作戰,但是也有無力站立的時。以色列人經歷多多的苦難了,已經無夠再年輕,也不親像戰士一般,從每一個角度來看,這個民族是軟弱、衰微夠無有盼望的,上來卻欲在這個悲慘的故事中間,注入去更新的元素,又一次讓姻經歷到復興,又一遍奮興起來。
【得力的秘訣】
百姓欲重新得到氣力,姻欲得到改變,這中間有一個真正重要的關鍵。就是等候耶和華。上帝欲賞賜氣力給那些等候祂的人。「等候」原本的意思不是甘那佇等待或是期望,更加重要的是在盼望中間有十足的信心,完全來信靠,從頭到尾順服遵趁上帝。這款的人上帝欲給姻氣力,使姻會通繼續向前。先知安呢講,給咱一個真大的對比,就是有氣力的少年人與強壯的人,姻攏會有欠缺與無夠,跌倒的時。總是那些不欠缺無夠的人反倒轉是那些弱者,這些厭倦與軟弱的人,姻所以會得到氣力,最大的原因是因為「存心倚靠耶和華」。這些倚靠耶和華的人欲親像鷹鳥一樣。在猶太人的一種看法,就是鷹鳥是有一種返老還童的能力。以前我有收到一封e-mail就是講到鷹鳥返老還童的故事。這個故事安呢講:「老鷹是世上壽命最長的鳥類。它一生的年齡可達70歲。要活那麼長的壽命,它在40歲時必須做出困難重要的決定。當老鷹活到40歲時,它的爪子開始老化,無法度有效抓住食物。它的喙變到又長又彎,幾乎碰到胸膛。它的翅變到十分沈重,因為它的羽毛又長又濃又厚,使得飛翔十分吃力。
它只有兩種選擇,等死或是要經過一個十分痛苦的更新過程。它必須真努力飛到山頂,在懸崖上築巢,停留在那裏不得飛翔,經過150天漫長的操練。
老鷹首先用它的喙擊打岩石直到完全脫落,然後靜靜等候新的喙長出來。它會用新長出的喙把指甲一根一根的拔出來,當新的指甲長出來後,它們便把羽毛一根一根的拔掉。5個月後新的羽毛長出來了,老鷹開始飛翔重新得力。
在咱的生命中,有時候我們必須做出困難的決定,開始一個更新的過程,我們必須把舊的習慣、舊的傳統拋棄,使我們可以重新飛翔。
只要我們願意放下舊的包袱願意更新,我們就能發揮我們的潛能,創造新的未來。
咱會通看見,更新這個過程不是簡單的,也不是容易的,常常在更新的過程需要面對痛苦,面對孤單與壓力,但是為著欲夠一遍展翅飛高,重新來得到氣力,這是重要的。聖經在這個所在講:這是欲得到新的氣力。(重新與從新)再一次或是由新來得到力量。從新,就是因為咱的更新,因為咱有代先更新,所以有源源不絕的氣力來出現。
一隻鷹鳥欲重新展翅,需要經過更新,先知講:一個依靠上帝的人,欲親像更新過的鷹鳥一樣,雖然已經老啊,總欲夠從新得到氣力。
從這段聖經中間,會通看見兩種人,一種是在問題中間來埋怨,一種是倚靠上帝。甚至講:在百姓中間,有人遇到問題,是在那兒唱衰以色列。那些唱衰以色列的人並無得到上帝的祝福。
在一個無好的環境,仰望上帝、信心是真重要。但是就算是在好的環境中等候、倚靠上帝也是同款重要。咱不是在遇到困境、失敗時才需要等候、倚靠上帝,重點不在壞的環境,而是咱的態度,一個依靠上帝的態度,就是帶來不斷更新的結果。所以要不斷更新,就要來學習無論在什麼景況下面,攏會來倚靠、等候上帝。
以色列人從被擄的所在回來到耶路撒冷,這不但需要長長久久的時間,也需要百姓用信心、耐心來長期等候,上帝無忘記百姓的等候,上帝欲幫助那仰望祂的人。
今那日,咱活佇這個世間,真多人的生活,並無比那些受擄巴比倫的人日子過了卡好,常常面對這個競爭的世界,真多人有工作的壓力、經濟的壓力、生存的壓力。人常常在這種的壓力下面,也會同款問一個問題,上帝啊你佇那裏?上帝甘講你無看見我的苦情,怎樣你無見我的祈禱,佇這種的壓力下面,有人倦厭、有人軟弱,上帝甘會在這個世代中,成做咱的上帝?
甚至有的人比那些受擄巴比倫的人夠卡無信心,姻無夠來學習依靠上帝,也無認為上帝會通替咱解決任何的問題。姻所想的就是依靠自己,自己來解決自己的問題。
咱欲親像先知所講:「獨獨倚靠耶和華者欲得著新的氣力」(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上帝無忘記咱,祂知道咱工作有困難,知道咱失業打擊真大、知道咱的家庭需要幫助,也知道咱的親人在病痛的中間對咱的影響。祂要咱在這個困難的時代,對祂無失去信心,在各種環境無順利的中間,咱來學習「獨獨倚靠耶和華」(等候耶和華)。通過這種信仰的宣告,咱欲經驗到上帝極大權能的作為發生在咱的身上,親像上帝在無可能的中間,將以色列百姓帶回到耶路撒冷一樣,上帝也欲在咱枯乾的生命中間顯現祂的大作為。
咱那有信心來倚靠、等候上帝,上帝欲來改變咱,就算咱看起來已經好親像年老、無有氣力,總是上帝欲讓咱親像鷹鳥一樣,來得到更新,上帝欲幫助咱再一遍展翅飛高,走亦無厭、行也無倦。因為上帝與咱同在,所以咱就無欠缺。
就親像希伯來書的作者提醒咱: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基督,(著注神看耶穌,就是信的源頭與成尾者。)佇新的一年中間,這是咱會通學習的功課,就是夠卡多來學習仰望、學習將咱信心的源頭與主結連,讓上帝成做咱的幫助,使咱來得到更新,奔跑頭前的路站。
作 者: 曾昭瑞 傳道
經文:【 以賽亞書四十章27-31節】線上收聽
咱今日聚集在這個所在欲作伙來思想怎樣在上帝的內面重新來得到氣力。咱經驗到sars的流行,這個經驗讓咱每一個更加看重咱生命的價值。真多人在遇到sars了後,反倒轉來思想他生命的意義,要怎樣活得更加有價值。用咱信仰的話來講,就是生命怎樣被更新、重新來得到氣力。
當耶路撒冷被毀壞,王與宗教、政治的領袖被擄到巴比倫的時,猶太人姻遇到一個極大的危機,這是一個信仰的危機,因為猶太人姻相信,「耶和華揀選了鍚安成做祂在地上永遠的座位,及祂無條件來應許給大衛一個永遠無窮無盡的王朝。只要百姓按時間來獻祭,大衛的子孫作王,上帝就欲永遠保護耶路撒冷無受到毀壞。」百姓將聖殿、聖城、大衛子孫做王,看做是上帝保護的免死金牌,甚至姻將先知的警告看做是一種不可思議的異端,完全相信上帝一定會保守耶路撒冷、保護姻的國家。
(一)疑問的百姓
總是這種觀點,在耶路撒冷受毀壞的時,受到完全的破壞。百姓無法度了解,為什麼萬軍的耶和華,祂的聖殿怎樣受毀壞?上帝為什麼無法度保護姻?是不是耶和華上帝是無夠力的上帝?種種的疑問在百姓的心中。受擄在外面的百姓實在困難想像上帝欲怎樣拯救姻,姻的信心受到打擊,耶和華甘是上帝?耶和華在那裏,上帝你怎樣無出聲,這種的想法在百姓的心中不斷的出現。先知在這個所在回應百姓的疑問:「雅各啊,你啥事講,以色列呵,你啥事講。 我的道路隱密佇耶和華,我的案件無得到上帝料理。」以色列百姓在發怨言疑問上帝,為什麼上帝像一個隱密的上帝?上帝你為何無救你的百姓,你不是向雅各講:「你的後裔欲親像地上的土沙,你欲對東西南北來發展;地上萬族欲因為你及你的後裔得著福氣。」(創廿八14)總是上帝你看,雅各的後裔如今自身難保,過著悲慘的生活,如何讓地上的萬族得到福氣。所以,以色列人在這種狀況下面不免感覺自己真可憐,也對姻將來的命運感覺到茫茫渺渺。姻感覺自無的命運、前途耶和華上帝向姻來掩蓋。上帝讓姻看不清楚,上帝也掩面不看姻,將姻的道路圍困。姻感覺上帝不記得姻的冤屈,上帝無給姻公道,使得姻在外邦受苦,上帝也無記念。
【信仰的申明】
先知對這種的的想法提出反對,「以色列的百姓,你的上帝敢真正不理你?你的困苦甘真正他不知?上帝甘真正對咱一點攏無關心?以色列的百姓啊!恁不通發瘋,恁不通黑白向上帝講濫糝的話。不是上帝無記咱,而是咱要重新認識上帝。
先知對百姓大聲講:敢講你不知?上帝是永遠在佇,咱的上帝是創造天地萬物的主啊!祂是自然的主,天頂的主、地的四角頭攏是屬於他,山尖與洋海也屬於祂,怎樣你欲懷疑?從永遠到永遠祂是上帝,無論時間怎樣改變,上帝永遠無變,祂的能力到永遠,也無有窮盡。咱人是何等的渺小,是欲怎樣明白呢?咱是欲怎樣明白祂的所做,祂無厭倦,也無欠缺,超過咱一切所會通想像、判斷的。先知大聲講,要認識恁的上帝,認識祂的權能、祂的永遠,不通用自己的想像來限制上帝的作為。就要來宣告咱的上帝是又真、又活,永遠存在,大有能力的上帝。先知大聲呼叫,告白姻的信仰,要百姓無用失敗、懷疑、無能為力的態度來思想上帝,而是用信心來看見上帝的作為。
先知呼求的重點,是無看咱的現況,無用自己悲慘的遭遇來限制上帝大能的作為,雖然上帝看起來好像是隱秘的上帝,總是以色列百姓不是用疑問來質詢上帝,乃是要承認自己的有限,咱看不出上帝的作為。但是時間那到,上帝必然欲採取祂的行動。
先知講:人一定有所厭倦、也有所缺乏。特別是在苦難中間的百姓,在多多的受苦中間已經將姻的氣力消磨殆盡,受擄的百姓,還夠有什麼的盼望、氣力與勇氣啊。總是上帝欲夠再賞賜氣力。這種的氣力贏過少年人的活力,雖然少年人精神真好,猶原會累的時候,戰士雖然真勇壯,有法度上戰場作戰,但是也有無力站立的時。以色列人經歷多多的苦難了,已經無夠再年輕,也不親像戰士一般,從每一個角度來看,這個民族是軟弱、衰微夠無有盼望的,上來卻欲在這個悲慘的故事中間,注入去更新的元素,又一次讓姻經歷到復興,又一遍奮興起來。
【得力的秘訣】
百姓欲重新得到氣力,姻欲得到改變,這中間有一個真正重要的關鍵。就是等候耶和華。上帝欲賞賜氣力給那些等候祂的人。「等候」原本的意思不是甘那佇等待或是期望,更加重要的是在盼望中間有十足的信心,完全來信靠,從頭到尾順服遵趁上帝。這款的人上帝欲給姻氣力,使姻會通繼續向前。先知安呢講,給咱一個真大的對比,就是有氣力的少年人與強壯的人,姻攏會有欠缺與無夠,跌倒的時。總是那些不欠缺無夠的人反倒轉是那些弱者,這些厭倦與軟弱的人,姻所以會得到氣力,最大的原因是因為「存心倚靠耶和華」。這些倚靠耶和華的人欲親像鷹鳥一樣。在猶太人的一種看法,就是鷹鳥是有一種返老還童的能力。以前我有收到一封e-mail就是講到鷹鳥返老還童的故事。這個故事安呢講:「老鷹是世上壽命最長的鳥類。它一生的年齡可達70歲。要活那麼長的壽命,它在40歲時必須做出困難重要的決定。當老鷹活到40歲時,它的爪子開始老化,無法度有效抓住食物。它的喙變到又長又彎,幾乎碰到胸膛。它的翅變到十分沈重,因為它的羽毛又長又濃又厚,使得飛翔十分吃力。
它只有兩種選擇,等死或是要經過一個十分痛苦的更新過程。它必須真努力飛到山頂,在懸崖上築巢,停留在那裏不得飛翔,經過150天漫長的操練。
老鷹首先用它的喙擊打岩石直到完全脫落,然後靜靜等候新的喙長出來。它會用新長出的喙把指甲一根一根的拔出來,當新的指甲長出來後,它們便把羽毛一根一根的拔掉。5個月後新的羽毛長出來了,老鷹開始飛翔重新得力。
在咱的生命中,有時候我們必須做出困難的決定,開始一個更新的過程,我們必須把舊的習慣、舊的傳統拋棄,使我們可以重新飛翔。
只要我們願意放下舊的包袱願意更新,我們就能發揮我們的潛能,創造新的未來。
咱會通看見,更新這個過程不是簡單的,也不是容易的,常常在更新的過程需要面對痛苦,面對孤單與壓力,但是為著欲夠一遍展翅飛高,重新來得到氣力,這是重要的。聖經在這個所在講:這是欲得到新的氣力。(重新與從新)再一次或是由新來得到力量。從新,就是因為咱的更新,因為咱有代先更新,所以有源源不絕的氣力來出現。
一隻鷹鳥欲重新展翅,需要經過更新,先知講:一個依靠上帝的人,欲親像更新過的鷹鳥一樣,雖然已經老啊,總欲夠從新得到氣力。
從這段聖經中間,會通看見兩種人,一種是在問題中間來埋怨,一種是倚靠上帝。甚至講:在百姓中間,有人遇到問題,是在那兒唱衰以色列。那些唱衰以色列的人並無得到上帝的祝福。
在一個無好的環境,仰望上帝、信心是真重要。但是就算是在好的環境中等候、倚靠上帝也是同款重要。咱不是在遇到困境、失敗時才需要等候、倚靠上帝,重點不在壞的環境,而是咱的態度,一個依靠上帝的態度,就是帶來不斷更新的結果。所以要不斷更新,就要來學習無論在什麼景況下面,攏會來倚靠、等候上帝。
以色列人從被擄的所在回來到耶路撒冷,這不但需要長長久久的時間,也需要百姓用信心、耐心來長期等候,上帝無忘記百姓的等候,上帝欲幫助那仰望祂的人。
今那日,咱活佇這個世間,真多人的生活,並無比那些受擄巴比倫的人日子過了卡好,常常面對這個競爭的世界,真多人有工作的壓力、經濟的壓力、生存的壓力。人常常在這種的壓力下面,也會同款問一個問題,上帝啊你佇那裏?上帝甘講你無看見我的苦情,怎樣你無見我的祈禱,佇這種的壓力下面,有人倦厭、有人軟弱,上帝甘會在這個世代中,成做咱的上帝?
甚至有的人比那些受擄巴比倫的人夠卡無信心,姻無夠來學習依靠上帝,也無認為上帝會通替咱解決任何的問題。姻所想的就是依靠自己,自己來解決自己的問題。
咱欲親像先知所講:「獨獨倚靠耶和華者欲得著新的氣力」(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上帝無忘記咱,祂知道咱工作有困難,知道咱失業打擊真大、知道咱的家庭需要幫助,也知道咱的親人在病痛的中間對咱的影響。祂要咱在這個困難的時代,對祂無失去信心,在各種環境無順利的中間,咱來學習「獨獨倚靠耶和華」(等候耶和華)。通過這種信仰的宣告,咱欲經驗到上帝極大權能的作為發生在咱的身上,親像上帝在無可能的中間,將以色列百姓帶回到耶路撒冷一樣,上帝也欲在咱枯乾的生命中間顯現祂的大作為。
咱那有信心來倚靠、等候上帝,上帝欲來改變咱,就算咱看起來已經好親像年老、無有氣力,總是上帝欲讓咱親像鷹鳥一樣,來得到更新,上帝欲幫助咱再一遍展翅飛高,走亦無厭、行也無倦。因為上帝與咱同在,所以咱就無欠缺。
就親像希伯來書的作者提醒咱: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基督,(著注神看耶穌,就是信的源頭與成尾者。)佇新的一年中間,這是咱會通學習的功課,就是夠卡多來學習仰望、學習將咱信心的源頭與主結連,讓上帝成做咱的幫助,使咱來得到更新,奔跑頭前的路站。
2003年12月7日 星期日
態度決定價值 -- 曾昭瑞 傳道
寫作於2003.12.07
作 者: 曾昭瑞 傳道
經文:【 馬太福音十二章41-44節】線上收聽
在台灣的民間宗教中,咱常常看到有人比賽養神豬,如果這個豬公,養得又大又肥,那樣就表示這個主人很用心,將這個神豬獻給神明,必然可以得到神明的高興。這是典型以數量的大小、多寡來表示主人的虔誠。所以在祭祀神明時,人們總是想盡辦法讓自己的供品看起來比別人多、比別人大、比別人品質更好。這種看重以物質的多寡、好壞,來表示奉獻者的心意及反應,人類喜愛以表面的事物來判斷一個人的所行所講。聖經告訴我們「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人不但看人的外貌,人也看人在做事時所呈現的外在表象。
耶穌對這種做法深深的不以為然,聖經告訴我們,這一天,耶穌故意坐在庫房(銀庫)對面,看眾人怎樣奉獻,這句話原本的意思是耶穌成做一個觀察者,注意大家如何的奉獻。咱可以想像的,耶穌所想要觀察的,不但是人奉獻多少錢,而是人奉獻的態度。為什麼耶穌要這樣來觀察?因為在當時以色列人對聖殿以及為聖殿奉獻的看法。在哈該書二章8-9:「萬軍的耶和華講:銀是我的,金亦是我的。此間殿後來的榮光欲贏過前的榮光;這是萬軍的耶和華講的。」 「萬軍之耶和華說:銀子是我的,金子也是我的。這殿後來的榮耀必大過先前的榮耀;在這地方我必賜平安。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說的。」所以,百姓要來奉獻金、銀、來起造聖殿。這個聖殿代表了以色列人的文化、民族、國家、聖殿對姻來講是非常的重要。每一個以色列人無論男、女、老、幼、貧、富、貴、賤都看起造聖殿這是一件重要的代誌。所以每一個人照著個人所會通負擔的能力拿出金錢來重建聖殿,因為姻知道這是大家的聖殿,每一個人攏有貢獻,在這個中間大家攏有參與到。
總是當時的人有一種觀念,就是姻認為你會通奉獻愈多,你的喜樂就愈大,大家對你的尊敬也愈大,因為你的奉獻所會通成就的事工也卡大。這種奉獻越多、貢獻越多、祝福越大的觀念從公元前四百多年前,一直持續到耶穌來到世上時。
所以咱會發現聖殿的奉獻箱的設計,親像一個喇叭一樣,當人將金錢丟入的時,就會咭哩咕嚕、咭里咕嚕的響起。人只要聽見聲音,就會知道這個人奉獻的是多,或是少。這種設計就是欲要讓人知道,什麼人奉獻卡多,什麼人貢獻越大、他的祝福也越大。當一個人那是來奉獻真多金銀在奉獻內面時,奉獻箱就會發出真久,真大聲的聲音。在四周圍的人就會聽見,姻會眼睛就會注意到這個人為聖殿所奉獻的是這麼多,大家就會認為他是比別人貢獻了卡多,也會得到上帝所加添比別人更加大的祝福。
這種以一個人的奉獻的多少來決定一個人所獻上的價值有多少的觀念,耶穌用一句話就完全否定了,耶穌所說的打破了四百多年來大家對奉獻的觀念。耶穌講:「在上帝的眼中,奉獻的意義,不在佇奉獻金錢的多少,或是所會通成就的事有多少,而是在於奉獻對那個人本身有什麼意義?過去人來到聖殿奉獻,大家是看什麼人奉獻卡多,什麼人貢獻卡多,到了久了後,就形成一種比較,看重奉獻多的,看輕奉獻少的。對這些奉獻者來講,奉獻的意義已經變質,本來奉獻是人對上帝恩典一種回應的行動,通過奉獻人來表達對上帝的感謝,重要的是奉獻時,奉獻者對上帝帶領會應答。總是這個時候奉獻已經變成做一種,表現個人對聖殿的貢獻,成做人給上帝的恩惠,奉獻的多少,變成做一種功德,奉獻卡多的人,功德卡就多。到這種時候,奉獻已經失去原本的意義,反倒轉成做人在互相比較。聖經講耶穌看見「有多多富人用多多丟落去」別人是注意到姻的奉獻,在奉獻箱內面所發出來真大、真美好的聲。總是耶穌看見的是這些富人奉獻時那種驕傲的心態,姻的內心在奉獻的時講:「你看,我奉獻這呢多,我為上帝做這呢多代誌,我實在真正了不起。」
這種的比較什麼人奉獻了卡多的心態,已經失去了原本的意義,人是存著感恩,用謙卑的心來回應上帝恩典的態度。耶穌所欲講的是:奉獻的價值不在於數字的大小,而是在於人的態度。當人用自己會通做為上帝貢獻真多,感覺自己在奉獻這件代誌頂面真多功勞的態度來奉獻,將奉獻的多少,看作功勞的大小。這種的奉獻一點攏不會讓上帝歡喜。
因為用上帝的眼光來看,上帝根本就無欠用什麼,人怎樣講:「我給了上帝什麼。」人所得到的一切,攏是來自上帝。奉獻實際上對奉獻者本身的意義,大過對上帝的意義。當時的人奉獻的觀念是:「人給上帝什麼?人為上帝做什麼?」這是一種錯看上帝的觀念。人用自己有限、自己欠缺的特質來看上帝,才會認為人為通過自己所做來「補足上帝的不夠」。這是根本錯誤的,「是---上帝要給人什麼,上帝要為人做什麼。」奉獻的意義,也是安呢,不是人給上帝什麼,而是上帝要給人什麼。
真多人在奉獻、服事的時攏想講我會通多給上帝什麼?我可以多為上帝做什麼?實際上上帝所需要的不是數量,而在於你用什麼態度來做這些事。上帝所要的不是咱奉獻的金錢、時間、氣力,上帝所看重的是咱的心。咱所會通做的在上帝的眼中,攏是小事、少錢、少少的氣力,上帝那欲興起祂的作為,是遠遠超過咱所會通做的。但是上帝看重的是咱做這些代誌的態度。上帝看重的不是這個貧窮的寡婦所獻金錢的多少,而是她的心志。她在自己極其欠缺、不夠的時,仍然將奉獻看做是重要的事,她甘願將自己生活所需要的獻在上帝的面前,這種的態度是上帝所看重的。無論是奉獻或是服事,攏不是「多少」的問題,而是心志的問題。
一個真富有的人,也可以親像這個貧窮的婦人一樣,不是將自己欲買新厝、買新車的預算放在頭前,仍是將回應上帝恩典放在頭前,他會通真大方,真正快樂的奉獻,他的奉獻也會得到上帝的看重。
耶穌要咱無論是在奉獻或是在服事,不是去看別人,也不是去比較,而是咱有盡咱的心來回應上帝無?一個沒有用心的人,是欲表現給別人看的,無論做了多大、做了多美麗,在上帝的面前攏是無價值。對一個講道者來講,講道無論講得多好,有多少人受感動,講道者若無真正謙卑來傳講上帝的話,而是欲表現自己的能力,這是無價值的。對一個詩班來講,無論獻詩時唱的多好聽,若不是真心獻給上帝,只是要得到人的肯定讚美,這種的聲音也是無價值的。耶穌也講,無論是祈禱、或是禁食,那是為著欲得到人的注意,得到人的讚美,這些攏是無價值的。耶穌講這些欲得到人注意、肯定、讚美的人是「假好的人」(假冒為善的人)。如果那不是出於咱的內心為上帝來做,是出於欲得到人的讚美、肯定、注意,安呢無論是講道、是探訪、是奉獻、是吟詩、是作工、或是祈禱若表現自己,反倒轉是一個人「假好的人」。簡單來講,錯誤的態度,做得越多,奉獻的越多,越得不到上帝的接受,因為所做的不是為上帝,而是為著自己,這就是一種(期待得到好名聲。(沽名釣譽)。
羅馬書十二章講:「獻自己的身軀做祭,是活的,聖的,上帝所喜的。」「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上帝所喜悅的」。這對咱是一個重要的提醒,上帝所看重的奉獻,不在金錢、時間、氣力的多少,而在咱是不是將自己完全獻給上帝的來使用。當咱的心、全人已經完全讓上帝來使用,咱所看的焦點,就不再我的數目、我的貢獻,不再注意別人怎樣看咱,咱也不需要經由咱的奉獻來被人肯定。咱所注意的是,我怎樣全心、全意、全力來服事上帝,我無看輕自己所獻上的,也無看輕自己所做的。因為我已經將一切交託給上帝了。我的所做一切是欲為著上帝的榮耀,人怎樣看我所做、所獻上的不是重點,而是我已經出於心內來回應上帝的愛。因為愛上帝才是咱服事的最重要的態度,咱的服事、奉獻那不是出於愛上帝,不是出於回應上帝的愛,安呢咱的奉獻的價值就不算作是什麼。咱的態度決定服事、奉獻的價值。上帝看重咱內心的態度,是為著愛上帝、愛人,或是為著欲滿足咱自己的成就感。
真多時候,咱會感覺自己真正無夠力,也感覺自己真微小,無法度來做什麼,無法度來奉獻什麼。但是上帝所看重的是咱的心志。這個貧窮的寡婦她沒有錢,她能貢獻的很有限,但是她有一顆愛上帝,願意參與聖工的心,上帝看重的是願意參與、願意回應的心。上帝不在乎她所獻上所會通發生的功效是多少。同款的,上帝不在乎我們能做多少,只在乎我們用什麼態度來參與,在每一件事工中間,咱用什麼態度來參與。咱所做一切是為著表現咱自己,讓別人來注意到咱,來表明自己比別人卡優秀這種的參與,在上帝的眼光看來無價值。或是咱在需要的時,咱心內冷冷,不願參與,雖然有氣力,總是只有在一旁納涼,一隻指頭仔也不願動。還是不論你是富有的,或是貧窮的,你攏親像這位寡婦一樣,用你的心,認真來回應上帝的愛,不論做的是大、是小,只是用一個敬虔、回應的心來參與在事工中,這種的態度,上帝決斷無看輕。
咱和平教會有計畫欲重建,在這個講到重建的過程中間,你欲用什麼態度來參與?是為著欲讓人注意我,將焦點放在我做了真多、貢獻了真大的心態?是冷冷在一旁看,不願參與一隻指頭也不動?或是就是認真來參與回應上帝的愛?
在上帝的眼中來看,重要的不是咱會通奉獻多少金錢,出多少力給教會重建,重要的是你用什麼態度來參與。上帝看重咱的態度,無論有錢、無錢,只要有愛回應上帝恩典的心來參與。上帝就看作是寶貴。親像這個婦人一樣,就算是兩個小錢,只要出於愛上帝,上就會看作是貴重的。
親愛的兄姊,不管你做什麼,只是從心裡做的,代表你對上帝的愛,祂就欲看做是特別而且無限的寶貴。
作 者: 曾昭瑞 傳道
經文:【 馬太福音十二章41-44節】線上收聽
在台灣的民間宗教中,咱常常看到有人比賽養神豬,如果這個豬公,養得又大又肥,那樣就表示這個主人很用心,將這個神豬獻給神明,必然可以得到神明的高興。這是典型以數量的大小、多寡來表示主人的虔誠。所以在祭祀神明時,人們總是想盡辦法讓自己的供品看起來比別人多、比別人大、比別人品質更好。這種看重以物質的多寡、好壞,來表示奉獻者的心意及反應,人類喜愛以表面的事物來判斷一個人的所行所講。聖經告訴我們「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人不但看人的外貌,人也看人在做事時所呈現的外在表象。
耶穌對這種做法深深的不以為然,聖經告訴我們,這一天,耶穌故意坐在庫房(銀庫)對面,看眾人怎樣奉獻,這句話原本的意思是耶穌成做一個觀察者,注意大家如何的奉獻。咱可以想像的,耶穌所想要觀察的,不但是人奉獻多少錢,而是人奉獻的態度。為什麼耶穌要這樣來觀察?因為在當時以色列人對聖殿以及為聖殿奉獻的看法。在哈該書二章8-9:「萬軍的耶和華講:銀是我的,金亦是我的。此間殿後來的榮光欲贏過前的榮光;這是萬軍的耶和華講的。」 「萬軍之耶和華說:銀子是我的,金子也是我的。這殿後來的榮耀必大過先前的榮耀;在這地方我必賜平安。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說的。」所以,百姓要來奉獻金、銀、來起造聖殿。這個聖殿代表了以色列人的文化、民族、國家、聖殿對姻來講是非常的重要。每一個以色列人無論男、女、老、幼、貧、富、貴、賤都看起造聖殿這是一件重要的代誌。所以每一個人照著個人所會通負擔的能力拿出金錢來重建聖殿,因為姻知道這是大家的聖殿,每一個人攏有貢獻,在這個中間大家攏有參與到。
總是當時的人有一種觀念,就是姻認為你會通奉獻愈多,你的喜樂就愈大,大家對你的尊敬也愈大,因為你的奉獻所會通成就的事工也卡大。這種奉獻越多、貢獻越多、祝福越大的觀念從公元前四百多年前,一直持續到耶穌來到世上時。
所以咱會發現聖殿的奉獻箱的設計,親像一個喇叭一樣,當人將金錢丟入的時,就會咭哩咕嚕、咭里咕嚕的響起。人只要聽見聲音,就會知道這個人奉獻的是多,或是少。這種設計就是欲要讓人知道,什麼人奉獻卡多,什麼人貢獻越大、他的祝福也越大。當一個人那是來奉獻真多金銀在奉獻內面時,奉獻箱就會發出真久,真大聲的聲音。在四周圍的人就會聽見,姻會眼睛就會注意到這個人為聖殿所奉獻的是這麼多,大家就會認為他是比別人貢獻了卡多,也會得到上帝所加添比別人更加大的祝福。
這種以一個人的奉獻的多少來決定一個人所獻上的價值有多少的觀念,耶穌用一句話就完全否定了,耶穌所說的打破了四百多年來大家對奉獻的觀念。耶穌講:「在上帝的眼中,奉獻的意義,不在佇奉獻金錢的多少,或是所會通成就的事有多少,而是在於奉獻對那個人本身有什麼意義?過去人來到聖殿奉獻,大家是看什麼人奉獻卡多,什麼人貢獻卡多,到了久了後,就形成一種比較,看重奉獻多的,看輕奉獻少的。對這些奉獻者來講,奉獻的意義已經變質,本來奉獻是人對上帝恩典一種回應的行動,通過奉獻人來表達對上帝的感謝,重要的是奉獻時,奉獻者對上帝帶領會應答。總是這個時候奉獻已經變成做一種,表現個人對聖殿的貢獻,成做人給上帝的恩惠,奉獻的多少,變成做一種功德,奉獻卡多的人,功德卡就多。到這種時候,奉獻已經失去原本的意義,反倒轉成做人在互相比較。聖經講耶穌看見「有多多富人用多多丟落去」別人是注意到姻的奉獻,在奉獻箱內面所發出來真大、真美好的聲。總是耶穌看見的是這些富人奉獻時那種驕傲的心態,姻的內心在奉獻的時講:「你看,我奉獻這呢多,我為上帝做這呢多代誌,我實在真正了不起。」
這種的比較什麼人奉獻了卡多的心態,已經失去了原本的意義,人是存著感恩,用謙卑的心來回應上帝恩典的態度。耶穌所欲講的是:奉獻的價值不在於數字的大小,而是在於人的態度。當人用自己會通做為上帝貢獻真多,感覺自己在奉獻這件代誌頂面真多功勞的態度來奉獻,將奉獻的多少,看作功勞的大小。這種的奉獻一點攏不會讓上帝歡喜。
因為用上帝的眼光來看,上帝根本就無欠用什麼,人怎樣講:「我給了上帝什麼。」人所得到的一切,攏是來自上帝。奉獻實際上對奉獻者本身的意義,大過對上帝的意義。當時的人奉獻的觀念是:「人給上帝什麼?人為上帝做什麼?」這是一種錯看上帝的觀念。人用自己有限、自己欠缺的特質來看上帝,才會認為人為通過自己所做來「補足上帝的不夠」。這是根本錯誤的,「是---上帝要給人什麼,上帝要為人做什麼。」奉獻的意義,也是安呢,不是人給上帝什麼,而是上帝要給人什麼。
真多人在奉獻、服事的時攏想講我會通多給上帝什麼?我可以多為上帝做什麼?實際上上帝所需要的不是數量,而在於你用什麼態度來做這些事。上帝所要的不是咱奉獻的金錢、時間、氣力,上帝所看重的是咱的心。咱所會通做的在上帝的眼中,攏是小事、少錢、少少的氣力,上帝那欲興起祂的作為,是遠遠超過咱所會通做的。但是上帝看重的是咱做這些代誌的態度。上帝看重的不是這個貧窮的寡婦所獻金錢的多少,而是她的心志。她在自己極其欠缺、不夠的時,仍然將奉獻看做是重要的事,她甘願將自己生活所需要的獻在上帝的面前,這種的態度是上帝所看重的。無論是奉獻或是服事,攏不是「多少」的問題,而是心志的問題。
一個真富有的人,也可以親像這個貧窮的婦人一樣,不是將自己欲買新厝、買新車的預算放在頭前,仍是將回應上帝恩典放在頭前,他會通真大方,真正快樂的奉獻,他的奉獻也會得到上帝的看重。
耶穌要咱無論是在奉獻或是在服事,不是去看別人,也不是去比較,而是咱有盡咱的心來回應上帝無?一個沒有用心的人,是欲表現給別人看的,無論做了多大、做了多美麗,在上帝的面前攏是無價值。對一個講道者來講,講道無論講得多好,有多少人受感動,講道者若無真正謙卑來傳講上帝的話,而是欲表現自己的能力,這是無價值的。對一個詩班來講,無論獻詩時唱的多好聽,若不是真心獻給上帝,只是要得到人的肯定讚美,這種的聲音也是無價值的。耶穌也講,無論是祈禱、或是禁食,那是為著欲得到人的注意,得到人的讚美,這些攏是無價值的。耶穌講這些欲得到人注意、肯定、讚美的人是「假好的人」(假冒為善的人)。如果那不是出於咱的內心為上帝來做,是出於欲得到人的讚美、肯定、注意,安呢無論是講道、是探訪、是奉獻、是吟詩、是作工、或是祈禱若表現自己,反倒轉是一個人「假好的人」。簡單來講,錯誤的態度,做得越多,奉獻的越多,越得不到上帝的接受,因為所做的不是為上帝,而是為著自己,這就是一種(期待得到好名聲。(沽名釣譽)。
羅馬書十二章講:「獻自己的身軀做祭,是活的,聖的,上帝所喜的。」「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上帝所喜悅的」。這對咱是一個重要的提醒,上帝所看重的奉獻,不在金錢、時間、氣力的多少,而在咱是不是將自己完全獻給上帝的來使用。當咱的心、全人已經完全讓上帝來使用,咱所看的焦點,就不再我的數目、我的貢獻,不再注意別人怎樣看咱,咱也不需要經由咱的奉獻來被人肯定。咱所注意的是,我怎樣全心、全意、全力來服事上帝,我無看輕自己所獻上的,也無看輕自己所做的。因為我已經將一切交託給上帝了。我的所做一切是欲為著上帝的榮耀,人怎樣看我所做、所獻上的不是重點,而是我已經出於心內來回應上帝的愛。因為愛上帝才是咱服事的最重要的態度,咱的服事、奉獻那不是出於愛上帝,不是出於回應上帝的愛,安呢咱的奉獻的價值就不算作是什麼。咱的態度決定服事、奉獻的價值。上帝看重咱內心的態度,是為著愛上帝、愛人,或是為著欲滿足咱自己的成就感。
真多時候,咱會感覺自己真正無夠力,也感覺自己真微小,無法度來做什麼,無法度來奉獻什麼。但是上帝所看重的是咱的心志。這個貧窮的寡婦她沒有錢,她能貢獻的很有限,但是她有一顆愛上帝,願意參與聖工的心,上帝看重的是願意參與、願意回應的心。上帝不在乎她所獻上所會通發生的功效是多少。同款的,上帝不在乎我們能做多少,只在乎我們用什麼態度來參與,在每一件事工中間,咱用什麼態度來參與。咱所做一切是為著表現咱自己,讓別人來注意到咱,來表明自己比別人卡優秀這種的參與,在上帝的眼光看來無價值。或是咱在需要的時,咱心內冷冷,不願參與,雖然有氣力,總是只有在一旁納涼,一隻指頭仔也不願動。還是不論你是富有的,或是貧窮的,你攏親像這位寡婦一樣,用你的心,認真來回應上帝的愛,不論做的是大、是小,只是用一個敬虔、回應的心來參與在事工中,這種的態度,上帝決斷無看輕。
咱和平教會有計畫欲重建,在這個講到重建的過程中間,你欲用什麼態度來參與?是為著欲讓人注意我,將焦點放在我做了真多、貢獻了真大的心態?是冷冷在一旁看,不願參與一隻指頭也不動?或是就是認真來參與回應上帝的愛?
在上帝的眼中來看,重要的不是咱會通奉獻多少金錢,出多少力給教會重建,重要的是你用什麼態度來參與。上帝看重咱的態度,無論有錢、無錢,只要有愛回應上帝恩典的心來參與。上帝就看作是寶貴。親像這個婦人一樣,就算是兩個小錢,只要出於愛上帝,上就會看作是貴重的。
親愛的兄姊,不管你做什麼,只是從心裡做的,代表你對上帝的愛,祂就欲看做是特別而且無限的寶貴。
2003年11月23日 星期日
好牧者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3.11.23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經文:【 約翰福音十章1-18節】線上收聽
在生命中,上帝到你的身邊交付一些人,你必須養育他,栽培他。今天的這篇道理,希望給予你我勉勵。詩篇二十三篇,可以想像一幅圖畫,如清靜的水邊,青翠的草地,有許多圖像都可以讓我們體會,當羊群遇到好牧者,那種心中得到的鼓勵、安慰和快樂,以及供應。主耶穌在約翰福音第十章中,一會說祂是門,一會說祂是牧者,用不同的象徵,來呈現祂與我們的關係。然而,到底一位好的牧者,是一幅怎樣的圖畫?又有什麼可以讓我們學習?
一位好的牧者,就是從門進去。在約翰福音第十章第七節中,耶穌說:「我就是門」所以,在教會裡,一個好的牧者,是要透過耶穌基督。他所傳的福音,是耶穌基督的福音,這才是一位好的牧者。 這是當時加拉太教會,遇到一個牧者,而期所傳的福音內容,開始有些改變,保羅趕緊寫一封信給他們,第六節:「我希奇你們這麼快離開那藉著基督之恩召你們的,去從別的福音。那並不是福音,不過有些人攪擾你們,要把基督的福音更改了。但無論是我們,是天上來的使者,若傳福音給你們,與我們所傳給你們的不同,他就應當被咒詛。」什麼稱為基督的福音?牧師在教會傳講的是否是基督的福音?還是其他的福音?我們要思考,我們的傳道者,所宣揚傳講的是否是基督的福音? 若是,他就是從門而來的;若不是,他就不是一位好牧者,會帶你偏離基督的福音,去接觸其他的福音。而有其他的福音嗎?有!很多人就很喜歡一種「健康又富有的福音」,好嗎?就是你若祈禱,病就會痊癒,並且身強體壯。而你一禱告,公司就會賺錢。你若是員工,薪水就會水漲船高。你若認真敬拜神,你就會健康又有錢,這就是健康又富有的福音。所以這樣鼓勵人,人就會喜歡來教會,不是嗎?台灣人難道不愛健康,不愛富有嗎?大家都愛。
倘若我來敬拜神,所得到的就是這些?這可稱為基督的福音嗎?這已經有所變質,這是迎合人的需要與慾望的福音。什麼是基督的福音,基督的福音就是因為愛的緣故,耶穌曾說:「我來了,是要叫羊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什麼是豐盛的生命?我們都很愛得到豐盛的生命,但是假使上帝給你很多,你獨自佔為己有,這並不是豐盛。健壯、胖、肥,這並不是豐盛。而是你有夠用,而把剩餘的與人分享,這才是豐盛。就是上帝給我的超過我所需要的。看到周圍有需要的人,我樂意與他人分享,這才是豐盛的活命。不是上帝給我的一切,我都顧得很好,愈多愈好,這不是福音,也不是豐盛。這是肥的活命,很肥,卻不豐盛。一個教會,若是豐盛的教會,基督徒他的愛很豐盛,很會分享,喜歡幫助別人,這才叫豐盛。一個好的牧者,會帶領教會對社會有困難的人,發揮愛心。從這個很有愛心的角度來看,慈濟是個好的牧者。它讓台灣許多的佛教徒,成為豐盛的佛教徒。以前我們台灣人拜拜,就是為了求平安、添福壽,那不是實在的福音。為了自身的好處,到處拜,或是將佛像作金身。慈濟卻讓台灣佛教徒改變,開始拿錢出來,哪裡缺乏醫療,就捐錢興建醫院,哪裡有需要,就給予幫助。我說這些是豐盛的佛教徒。弟兄姊妹,我們是否願意讓我們進入教會後,生命也成為豐盛。
好的牧者,是從門來的。祂所帶給羊群的,是耶穌基督愛的福音。如此一來,祂和羊群可以有好的關係,會常常在一起。所以約翰福音中提到,祂能叫羊的名,羊認得祂的聲音,祂也聽羊的聲音,有很好的互動,很美的關係。哥林多後書第六章十六節:「我要在他們中間居住,在他們中間來往,我要作他們的神,他們要作我的子民。」這就是親近。倘若你身為長輩,或是上司,你和你的孩子能一同玩樂嗎?一個好的牧者,就是和他的羊群親近。你和你的員工能在一起嗎?還是一定要保持距離,你才能作一個好的上司。才能管理得宜?你能否作打成一片,是很好親近的。而非高高在上,令人懼怕,這不是好的牧者。一個好的牧者,與他的羊有很親密的關係。最後,一個好的牧者,要歡喜為羊捨棄生命?什麼意思?難道是遇到危險時,牧者就必須站在前面,來接子彈,保護羊群這樣而已?我有另外一個領受,與大家分享。約翰福音三章三十節:「祂必興旺,我必衰微。」這是約翰和耶穌基督的關係,約翰是栽培耶穌基督,並介紹耶穌基督讓以色列人認識的角色,而耶穌的名氣愈來愈好,別人聽耶穌講道,愈來愈喜歡親近耶穌,而約翰的店,則生意愈來愈壞。所以,有些人就質疑,約翰比耶穌大,你比他早出生,今天是你栽培他的。今天,他作得比你好,大家都喜歡找他,而不找你。約翰回答得很好,他說:「祂必興旺,我必衰微」。這是其中一個為羊捨棄生命的解釋。
我曾讀過一本管理的書。它說,一個好的領導者,就是有一天,他不用領導,他所領導的人,作得比他還好。於是他能歡喜將事情交給他們去做。我分享自己一個小小的經驗,我在恆春,知道自己要離開出國進修,我就跟董事會要求,在我離開以前,我是否能不作院長,作副院長。通常人都是愈爬愈高,哪有人愈做愈低。我說,我知道有一位醫生,在我離開後,要接任我的職位,只是我無法知道他是否能勝任,而我出國後,他遇到問題,我無法幫助他?所以我志願,明年讓他先作院長,我作副院長,醫院的事務,由他作決定,萬一他不知道該如何抉擇時,我可以提供意見,讓他練習作一個好的院長。我不知道在你所栽培的人才中,看見一個很好,很有前途的人,你是否會說,我這個位子讓你坐,這樣公司會更好。我想到要離開臺大醫院紀念村時,我有遇到兩個這樣的老師。一個是基督徒,一個是佛教徒。一個是台大教授,一個是副教授。我那時總醫師做完,已經答應要去恆春服事,這兩個醫師都私下請我去他們家吃飯,都說:「你別走,說你是可栽培的人」,我就說:「不可能,台大沒有任何位子」,那位教授說:「若你不走,我可以把我的職位給你」,我很感動,這就是好的牧者。為了栽培後輩,歡喜讓他接那個位子。讓他有所發展。而另一位副教授,讓我更感動,他說:「你留下來,我辭職,我去馬偕上班」。他甚至連他要升等教授的機會,都願意放棄。我因為我個人的因素,沒有接受他們的邀請,我還是去恆春,而成為牧師,今天才有可能來和平教會事奉。在我成長的過程中,上帝有預備許多好的牧者讓我學習,好的牧者是從門進去的,好的牧者是和羊有很親的關係的,好的牧者讓羊的生命變為豐盛,好的牧者願意為羊捨棄生命,這是約翰福音第十章所說的。還有一處,好的牧者會將不同的羊群,聚集成為一群,我要回來和平教會,有很重的負擔。過去教會中,弟兄姊妹對於處理事情的意見不盡相同,就像羊群變為兩群。我跟上帝禱告很久,我說:「若我回來和平,我要將兩群羊,聚集為一群,要讓這間教會成為榮耀神的教會,弟兄姐妹可以真正地彼此相愛」。這是我在神面前的祈禱。
牧者,除了耶穌基督在約翰福音提到,在聖經中其他地方,我們都可以看到一個牧者是怎樣的心腸,每隻羊各有不同,你要如何幫助羊去面對克服他的困難,約翰福音第八章,提到行淫的婦人該如何處置的問題,文士和法利賽人認為應該用石頭將她打死,耶穌在這邊的表現很有趣,祂都不講話,耶穌保護她。今天,你的兒女若作很大的錯誤,告訴他這一次你不對,但是爸媽不給你處分。你要讓他有一個悔改的決心。而非一味地責罵,不但兒女無法諒解,你若馬上給他處分,可能他受的傷害,比他學的功課還大。當然,也不是只有給他掌聲而已。馬太福音第十九章中提到的那個少年財主,所有誡命他都遵守了,他詢問耶穌還缺少什麼? 耶穌說:「變賣所有的,分給貧窮人」,這對他來說很困難,於是他憂憂愁愁地走了。他現在要學的是什麼功課,一個更好的基督徒,還有一些地方可以成長。所以表現得很好的時候,要思想哪裡還要再調整,你是否肯再向上努力。一位好的牧者亦是如此,不可灰心。
我們來看馬太福音十一章二十八節,這裡發出了一個邀請。「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所以當人痛苦背重擔,痛苦的是那個擔。你的羊群有可能遇到的問題,若是他固執,他處理事情就比較無法跟他人一起合作。他看不到別人,無法接納不同的意見,那麼事情推行不動,就會帶來痛苦。主耶穌說:你要學我溫柔謙卑,你若溫柔謙卑,你會得到安息。另外,自己失敗的經歷,可能成為幫助失敗人的經驗,路加福音中,耶穌告訴彼得說:「你回頭以後,要堅固你的弟兄。」不要蹲在哪裡哭泣,要站起來,再往前走。所以一個好的牧者,會提醒你的羊群,當他真的跌倒失敗,好的牧者又來給他鼓勵。約翰福音二十一章,當時彼得已經失敗,有不如歸去的心。而耶穌已經釘死十字架,所以,他向其他門徒說,那我們就重操舊業,再去捕魚。那夜沒有打著什麼。耶穌告訴他:「把網撒在船的右邊,就必得著。」他們把網拿起來,於是早餐有烤魚又有餅,都準備好了。然後,耶穌跟他們說話,他們很感動。像他們這麼硬心,又回去抓魚,耶穌還是把他們找回來。這就是一個好牧者。
十五節,耶穌對西門彼得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彼得說:「主阿,是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說:「你餵養我的小羊」。耶穌第二次又問:「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嗎?」彼得說:「主阿,是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說:「你牧養我的羊。」本來耶穌是牧者,彼得是羊。但這裡耶穌開始交代彼得,你不是羊了,而要成為牧者。此時養羊的動機,值得我們思考。彼得老的時候寫給教會說:「要按著上帝的旨意,照管神的羊群。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甘心;也不是轄制所託付你們的,乃是作群羊的榜樣。」其中第一件建議就是你們要歡喜受苦。當你的兒女在成長過程中不順遂時,你不要難過,而是等候他們的成熟;身為一個老師,要教導學生在面對苦難時,歡喜受這些苦楚。
歌羅西書第一章二十四節保羅說:「現在我為你們受苦,倒覺歡樂;並且為基督的身體,就是為教會,要在我肉身上補滿基督患難的缺欠。」這裡提到教會要成長,傳教者要受苦。如果大家能夠受栽培,得成長,那牧者受這一點苦不算什麼。當我們知道他在成長,需要空間與時間。此時你是忍耐,還是和對立的人相抗衡。保羅為了教會,他選擇歡喜受苦。我如此勉勵你們,也勉勵我自己,在教會的事奉裡,一定會遇見苦楚,學習交托你的羊群,而你歡喜受苦,那如此一來,你就有智慧,你能知道羊群的差異,瞭解每個不同的需要,並且你可以依照他們的需要來帶領。
帖撒羅尼迦前書第五章十四節,勉勵眾人忍耐。所以這裡提到的至少有三種羊。一種是不守規矩的,一種是很快就灰心的,一種是軟手軟腳的,做事沒有力氣的。若是不守規矩的。你要警戒他。灰心的要勉勵他,軟弱的要扶持他。不同的羊有不同的需要,牧者願意照著他們不同的需要,來扶持他們,這些羊需要時間,要在錯誤中學習,他才會長大,這不簡單,要忍耐到底。你要做一個好牧者,你的動機是什麼?是為了個人因素,還是為了上帝的緣故愛的緣故。對於教會,管理是一個方法,另外則是用幫助的。提摩太前書第六章第五節—第七節:「他們以敬虔為得利的門路。然而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因為我們沒有帶什麼到世上來,也不能帶什麼去。」什麼是使你決定的因素?考大學,選擇校系,你以什麼因素作決定?你找工作以什麼作決定?錢是需要的。然而作重要決定時,是不是用金錢作唯一的指引,還是你會找尋上帝的心意,效法基督。如基督的愛心,基督的甘願受苦,一位牧者,對於這樣的模範,你就要學習,而非所有都學。在你的身邊有小羊,你有多少的愛心來幫助扶持們?你如何栽培你的羊群?盼望大家都能成為一個好的牧者。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經文:【 約翰福音十章1-18節】線上收聽
在生命中,上帝到你的身邊交付一些人,你必須養育他,栽培他。今天的這篇道理,希望給予你我勉勵。詩篇二十三篇,可以想像一幅圖畫,如清靜的水邊,青翠的草地,有許多圖像都可以讓我們體會,當羊群遇到好牧者,那種心中得到的鼓勵、安慰和快樂,以及供應。主耶穌在約翰福音第十章中,一會說祂是門,一會說祂是牧者,用不同的象徵,來呈現祂與我們的關係。然而,到底一位好的牧者,是一幅怎樣的圖畫?又有什麼可以讓我們學習?
一位好的牧者,就是從門進去。在約翰福音第十章第七節中,耶穌說:「我就是門」所以,在教會裡,一個好的牧者,是要透過耶穌基督。他所傳的福音,是耶穌基督的福音,這才是一位好的牧者。 這是當時加拉太教會,遇到一個牧者,而期所傳的福音內容,開始有些改變,保羅趕緊寫一封信給他們,第六節:「我希奇你們這麼快離開那藉著基督之恩召你們的,去從別的福音。那並不是福音,不過有些人攪擾你們,要把基督的福音更改了。但無論是我們,是天上來的使者,若傳福音給你們,與我們所傳給你們的不同,他就應當被咒詛。」什麼稱為基督的福音?牧師在教會傳講的是否是基督的福音?還是其他的福音?我們要思考,我們的傳道者,所宣揚傳講的是否是基督的福音? 若是,他就是從門而來的;若不是,他就不是一位好牧者,會帶你偏離基督的福音,去接觸其他的福音。而有其他的福音嗎?有!很多人就很喜歡一種「健康又富有的福音」,好嗎?就是你若祈禱,病就會痊癒,並且身強體壯。而你一禱告,公司就會賺錢。你若是員工,薪水就會水漲船高。你若認真敬拜神,你就會健康又有錢,這就是健康又富有的福音。所以這樣鼓勵人,人就會喜歡來教會,不是嗎?台灣人難道不愛健康,不愛富有嗎?大家都愛。
倘若我來敬拜神,所得到的就是這些?這可稱為基督的福音嗎?這已經有所變質,這是迎合人的需要與慾望的福音。什麼是基督的福音,基督的福音就是因為愛的緣故,耶穌曾說:「我來了,是要叫羊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什麼是豐盛的生命?我們都很愛得到豐盛的生命,但是假使上帝給你很多,你獨自佔為己有,這並不是豐盛。健壯、胖、肥,這並不是豐盛。而是你有夠用,而把剩餘的與人分享,這才是豐盛。就是上帝給我的超過我所需要的。看到周圍有需要的人,我樂意與他人分享,這才是豐盛的活命。不是上帝給我的一切,我都顧得很好,愈多愈好,這不是福音,也不是豐盛。這是肥的活命,很肥,卻不豐盛。一個教會,若是豐盛的教會,基督徒他的愛很豐盛,很會分享,喜歡幫助別人,這才叫豐盛。一個好的牧者,會帶領教會對社會有困難的人,發揮愛心。從這個很有愛心的角度來看,慈濟是個好的牧者。它讓台灣許多的佛教徒,成為豐盛的佛教徒。以前我們台灣人拜拜,就是為了求平安、添福壽,那不是實在的福音。為了自身的好處,到處拜,或是將佛像作金身。慈濟卻讓台灣佛教徒改變,開始拿錢出來,哪裡缺乏醫療,就捐錢興建醫院,哪裡有需要,就給予幫助。我說這些是豐盛的佛教徒。弟兄姊妹,我們是否願意讓我們進入教會後,生命也成為豐盛。
好的牧者,是從門來的。祂所帶給羊群的,是耶穌基督愛的福音。如此一來,祂和羊群可以有好的關係,會常常在一起。所以約翰福音中提到,祂能叫羊的名,羊認得祂的聲音,祂也聽羊的聲音,有很好的互動,很美的關係。哥林多後書第六章十六節:「我要在他們中間居住,在他們中間來往,我要作他們的神,他們要作我的子民。」這就是親近。倘若你身為長輩,或是上司,你和你的孩子能一同玩樂嗎?一個好的牧者,就是和他的羊群親近。你和你的員工能在一起嗎?還是一定要保持距離,你才能作一個好的上司。才能管理得宜?你能否作打成一片,是很好親近的。而非高高在上,令人懼怕,這不是好的牧者。一個好的牧者,與他的羊有很親密的關係。最後,一個好的牧者,要歡喜為羊捨棄生命?什麼意思?難道是遇到危險時,牧者就必須站在前面,來接子彈,保護羊群這樣而已?我有另外一個領受,與大家分享。約翰福音三章三十節:「祂必興旺,我必衰微。」這是約翰和耶穌基督的關係,約翰是栽培耶穌基督,並介紹耶穌基督讓以色列人認識的角色,而耶穌的名氣愈來愈好,別人聽耶穌講道,愈來愈喜歡親近耶穌,而約翰的店,則生意愈來愈壞。所以,有些人就質疑,約翰比耶穌大,你比他早出生,今天是你栽培他的。今天,他作得比你好,大家都喜歡找他,而不找你。約翰回答得很好,他說:「祂必興旺,我必衰微」。這是其中一個為羊捨棄生命的解釋。
我曾讀過一本管理的書。它說,一個好的領導者,就是有一天,他不用領導,他所領導的人,作得比他還好。於是他能歡喜將事情交給他們去做。我分享自己一個小小的經驗,我在恆春,知道自己要離開出國進修,我就跟董事會要求,在我離開以前,我是否能不作院長,作副院長。通常人都是愈爬愈高,哪有人愈做愈低。我說,我知道有一位醫生,在我離開後,要接任我的職位,只是我無法知道他是否能勝任,而我出國後,他遇到問題,我無法幫助他?所以我志願,明年讓他先作院長,我作副院長,醫院的事務,由他作決定,萬一他不知道該如何抉擇時,我可以提供意見,讓他練習作一個好的院長。我不知道在你所栽培的人才中,看見一個很好,很有前途的人,你是否會說,我這個位子讓你坐,這樣公司會更好。我想到要離開臺大醫院紀念村時,我有遇到兩個這樣的老師。一個是基督徒,一個是佛教徒。一個是台大教授,一個是副教授。我那時總醫師做完,已經答應要去恆春服事,這兩個醫師都私下請我去他們家吃飯,都說:「你別走,說你是可栽培的人」,我就說:「不可能,台大沒有任何位子」,那位教授說:「若你不走,我可以把我的職位給你」,我很感動,這就是好的牧者。為了栽培後輩,歡喜讓他接那個位子。讓他有所發展。而另一位副教授,讓我更感動,他說:「你留下來,我辭職,我去馬偕上班」。他甚至連他要升等教授的機會,都願意放棄。我因為我個人的因素,沒有接受他們的邀請,我還是去恆春,而成為牧師,今天才有可能來和平教會事奉。在我成長的過程中,上帝有預備許多好的牧者讓我學習,好的牧者是從門進去的,好的牧者是和羊有很親的關係的,好的牧者讓羊的生命變為豐盛,好的牧者願意為羊捨棄生命,這是約翰福音第十章所說的。還有一處,好的牧者會將不同的羊群,聚集成為一群,我要回來和平教會,有很重的負擔。過去教會中,弟兄姊妹對於處理事情的意見不盡相同,就像羊群變為兩群。我跟上帝禱告很久,我說:「若我回來和平,我要將兩群羊,聚集為一群,要讓這間教會成為榮耀神的教會,弟兄姐妹可以真正地彼此相愛」。這是我在神面前的祈禱。
牧者,除了耶穌基督在約翰福音提到,在聖經中其他地方,我們都可以看到一個牧者是怎樣的心腸,每隻羊各有不同,你要如何幫助羊去面對克服他的困難,約翰福音第八章,提到行淫的婦人該如何處置的問題,文士和法利賽人認為應該用石頭將她打死,耶穌在這邊的表現很有趣,祂都不講話,耶穌保護她。今天,你的兒女若作很大的錯誤,告訴他這一次你不對,但是爸媽不給你處分。你要讓他有一個悔改的決心。而非一味地責罵,不但兒女無法諒解,你若馬上給他處分,可能他受的傷害,比他學的功課還大。當然,也不是只有給他掌聲而已。馬太福音第十九章中提到的那個少年財主,所有誡命他都遵守了,他詢問耶穌還缺少什麼? 耶穌說:「變賣所有的,分給貧窮人」,這對他來說很困難,於是他憂憂愁愁地走了。他現在要學的是什麼功課,一個更好的基督徒,還有一些地方可以成長。所以表現得很好的時候,要思想哪裡還要再調整,你是否肯再向上努力。一位好的牧者亦是如此,不可灰心。
我們來看馬太福音十一章二十八節,這裡發出了一個邀請。「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所以當人痛苦背重擔,痛苦的是那個擔。你的羊群有可能遇到的問題,若是他固執,他處理事情就比較無法跟他人一起合作。他看不到別人,無法接納不同的意見,那麼事情推行不動,就會帶來痛苦。主耶穌說:你要學我溫柔謙卑,你若溫柔謙卑,你會得到安息。另外,自己失敗的經歷,可能成為幫助失敗人的經驗,路加福音中,耶穌告訴彼得說:「你回頭以後,要堅固你的弟兄。」不要蹲在哪裡哭泣,要站起來,再往前走。所以一個好的牧者,會提醒你的羊群,當他真的跌倒失敗,好的牧者又來給他鼓勵。約翰福音二十一章,當時彼得已經失敗,有不如歸去的心。而耶穌已經釘死十字架,所以,他向其他門徒說,那我們就重操舊業,再去捕魚。那夜沒有打著什麼。耶穌告訴他:「把網撒在船的右邊,就必得著。」他們把網拿起來,於是早餐有烤魚又有餅,都準備好了。然後,耶穌跟他們說話,他們很感動。像他們這麼硬心,又回去抓魚,耶穌還是把他們找回來。這就是一個好牧者。
十五節,耶穌對西門彼得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彼得說:「主阿,是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說:「你餵養我的小羊」。耶穌第二次又問:「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嗎?」彼得說:「主阿,是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說:「你牧養我的羊。」本來耶穌是牧者,彼得是羊。但這裡耶穌開始交代彼得,你不是羊了,而要成為牧者。此時養羊的動機,值得我們思考。彼得老的時候寫給教會說:「要按著上帝的旨意,照管神的羊群。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甘心;也不是轄制所託付你們的,乃是作群羊的榜樣。」其中第一件建議就是你們要歡喜受苦。當你的兒女在成長過程中不順遂時,你不要難過,而是等候他們的成熟;身為一個老師,要教導學生在面對苦難時,歡喜受這些苦楚。
歌羅西書第一章二十四節保羅說:「現在我為你們受苦,倒覺歡樂;並且為基督的身體,就是為教會,要在我肉身上補滿基督患難的缺欠。」這裡提到教會要成長,傳教者要受苦。如果大家能夠受栽培,得成長,那牧者受這一點苦不算什麼。當我們知道他在成長,需要空間與時間。此時你是忍耐,還是和對立的人相抗衡。保羅為了教會,他選擇歡喜受苦。我如此勉勵你們,也勉勵我自己,在教會的事奉裡,一定會遇見苦楚,學習交托你的羊群,而你歡喜受苦,那如此一來,你就有智慧,你能知道羊群的差異,瞭解每個不同的需要,並且你可以依照他們的需要來帶領。
帖撒羅尼迦前書第五章十四節,勉勵眾人忍耐。所以這裡提到的至少有三種羊。一種是不守規矩的,一種是很快就灰心的,一種是軟手軟腳的,做事沒有力氣的。若是不守規矩的。你要警戒他。灰心的要勉勵他,軟弱的要扶持他。不同的羊有不同的需要,牧者願意照著他們不同的需要,來扶持他們,這些羊需要時間,要在錯誤中學習,他才會長大,這不簡單,要忍耐到底。你要做一個好牧者,你的動機是什麼?是為了個人因素,還是為了上帝的緣故愛的緣故。對於教會,管理是一個方法,另外則是用幫助的。提摩太前書第六章第五節—第七節:「他們以敬虔為得利的門路。然而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因為我們沒有帶什麼到世上來,也不能帶什麼去。」什麼是使你決定的因素?考大學,選擇校系,你以什麼因素作決定?你找工作以什麼作決定?錢是需要的。然而作重要決定時,是不是用金錢作唯一的指引,還是你會找尋上帝的心意,效法基督。如基督的愛心,基督的甘願受苦,一位牧者,對於這樣的模範,你就要學習,而非所有都學。在你的身邊有小羊,你有多少的愛心來幫助扶持們?你如何栽培你的羊群?盼望大家都能成為一個好的牧者。
2003年10月12日 星期日
行善的反論 -- 董倫賢 牧師
寫作於2003.10.12
作 者: 董倫賢 牧師
參考經文:【 彌迦書六章8節】 線上收聽
今早要與各位兄姊思考的題目是「行善的反論」,這是哲學的名詞,英文稱之為“Paradox”,台灣將之翻譯為「吊詭」,「吊詭」用台語讀很難讀,因此稱為「反論」;而大陸則翻譯為「悖論」,意思是指一種道理好像是對的,但又像是不對的。行善,大家覺得是好的,但是接受的人卻覺得你好像有企圖,結果就變成壞的。行善的人向貧窮人或環境較差的人做好事,窮人卻說:「若不是我這麼窮,你就會沒工作。」所以,行善,在這個社會、在我們活的這個世界,對我們造成許多困擾。也因此,我們要透過上帝的教導來思考這個問題。
我要問一個問題:「為何這個世界行善的人那麼多,但是苦難卻仍源源不絕?」在台灣行善的人真的很多,假使每一個佛教徒都做善事,那麼台灣有六百萬人在行善;假使每一種宗教都是勸人為善,在台灣那麼多廟寺,大家在燒香拜拜,我想那台灣應該是一個每個人對人都很好,大家都可以安居,可以很平安,人人受尊重,是一個人人都喜歡在此的平安國。但事實不然。
最近看到有人拿著神明牌位,走遍全台灣,去拜各方神明,一天到晚在想著如何謀殺自己的親人,來騙取保險金,拿著那些錢去吃喝嫖賭;另一位金融界的名人,他被交保出來,有人說他很喜歡讀佛經,但是他也很喜歡花天酒地。 很奇怪,台灣行善的人很多,但是台灣的災難也特別多。SARS剛開始的時候,台灣是「三零」,醫學界很得意,但是沒多久疫情失控,很多人因此死亡;我發現失控的一個主因是,台灣人的壞品行,台灣文化最黑暗的部份,造成台灣人的苦難。許多人不應該死的,卻因一些台灣人造成他人的苦難。
台灣災難多,當災難發生時,會發現很多人就趕緊穿起制服,出去救人。結果,穿制服去救人的越來越多,不但救本國人,也救外國人。台灣真的有許多願意行善的人,然而台灣社會是否有變得比較好?讓人安居?但如果你看新聞,常會一個頭兩個大,你會覺得很難過,這個社會真可怕。因為新聞報導不是兇殺,就是搶劫;不是綁票,就是殺人;不是騙人,就是性侵害;或是情殺,或是自殘。為何有這麼多行善的人在台灣,台灣仍舊這麼可怕?我怎麼想都想不透。
雖說台灣已自由化、民主化,但在台灣的國會裡,那些台灣人的領袖,我們所選出來的領袖,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睜眼說瞎話,傳播不實的謠言,一群人在那裡打架鬧事,對其政敵、對政府官員,用許多侮辱的話來罵他們,只知說別人的不是,卻沒勇氣承認自己的不對。我們看到這些人在國會中使壞,他們卻彷彿沒有什麼事情發生一般,去廟裡燒香拜拜,讓人覺得他很虔誠,是一個好人。要不了多久,一旦黑道大哥有事情,就趕快奔赴他家,拜碼頭,博感情。
台灣脫口秀性質的電視節目中,常喜歡邀請一些政客,利用大眾媒體玩弄台灣人的感情,搬弄是非,巔倒是非,用成見代替真理,用政黨與派系的利益、意識形態,成為是非善惡的標準。因此,台灣漸漸成為一個不論是非的社會。我覺得好像是毛澤東所說:「凡是敵人反對的,我就擁護;凡是敵人所擁護的,我絕對反對。」我們台灣的社會就是這樣的一個社會──不論是非。只看你是否和我站在同一邊,你的立場是否和我相同,你的利益是否和我一樣,如此通通是對的,凡是不對的,也都是對的。
台灣的文化也像台大心理系教授楊國樞所說的;「台灣人是死要面子,不要臉。」為了顧全面子,可以做許多不要臉的事情。我曾經遇到一件事,就是有一個做錯事,有人出面調解。調解人為顧全當事人的面子,扭曲是非事實,讓非法成為合法,原告變成被告,正義成為不義,良善成為偽善,這就是我們的社會。為了當事人的面子可以硬轉,是非轉得歪曲,我才了解為何耶穌基督那麼氣法利賽人的假冒偽善。
我們如果要堅持真理和正義,在台灣的社會很危險;如果你做一個堅持行公義、真理的人,你要小心,有人會以武力、拳頭、武士刀及黑道來恐嚇你。我發現,正直的人在我們台灣的社會中漸漸要成為瀕臨絕種的生物,英文稱之為「In danger species」,真的是很悲哀。
1865年,馬雅各醫師來台灣,以醫療傳道向台灣人民傳福音。但是經過138年,台灣的基督徒人數依舊很少,信主的比例也逐年減少,不到總人口的百分之三。為什麼?因為許多基督徒以福音為恥,不敢跟人說他是基督徒,甚至傳道人也不敢跟人說自己是牧師、傳道人。最近我發現一位名人,他不以宋七力為恥,他覺得宋七力是他的救主。
我覺得我們基督徒的信仰無法使許多台灣人得著利益,另外一個原因是我們基督徒沒有好見證,成為阻擋人來認識主的絆腳石。但是感謝主,我們仍然發現有人願意來教會,聽道理,追求真理,是因為看到他的親戚朋友的好見證而受感動,而願意來追求真理。
主在馬太福音五章13~16節說:「你們是世上的鹽。鹽若失了味,怎能叫他再鹹呢?以後無用,不過丟在外面,被人踐踏了。你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人點燈,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燈臺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所以我們的主很注意,你若說我是耶穌基督的學生,我是基督徒,那在眾人面前你是否有好行為,因此吸引人來跟隨主?
聖經在其他地方也教導我們,一個基督徒應該要行善,加拉太書六章九節說:「我們行善,不可喪志;若不灰心,到了時候,就要收成。」彼得前書二章15節說:「因為上帝的旨意原是要你們行善,可以堵住那糊塗無知人的口。」行善是遵行上帝的旨意。
過去,我曾經聽到一些基督徒在看到慈濟人在行善,就說:「他們是為了做功德。」我覺得他們說錯了。因為若我們沒有行善,就沒有資格批評慈濟人行善。我們若要遵守上帝的旨意,我們就要行善。約翰三書11 節說:「親愛的弟兄阿!不要效法惡,只要效法善。行善的屬乎上帝,行惡的未曾見過上帝。」如果你真認識上帝,是認識上帝的人,你一定會行善。
行善雖然不能使人稱義,但是我們因為信靠耶穌基督的救恩,被上帝稱為義,所結出的果子就是甘心樂意的行善。行善是因信稱義的果子。所以,求主幫助我們反省自己:我信主多年,在教會聽道許久,我是否有結這個果子──行善的果子?雖然基督徒不多,但若每一個基督徒像一粒麥子般行善,那種影響絕對是大的。我回到台灣,發現台灣基督徒不多,但是若認真做基督徒,願意在事業上行善,上帝都會給他很好的機會,做很好的見證。
因此,行善絕不是做功德,除佛教徒以外,猶太教徒也有相同的想法。身為一個基督徒如何看待行善?在猶太人中,特別是法利賽人,他們覺得遵守律法是一種功德,遵行律法就是行善,可以討上帝的喜悅。但是耶穌基督對這些猶太人所行的卻非常生氣,認為他們是假冒為善。猶太人只讀舊約,沒有讀新約。所以他們也讀過彌迦書,他們也會背聖經,和我們一般人相同,但是讀聖經一知半解,讀聖經不求甚解。
彌迦書對我們長老會信徒而言是很熟悉的,因為過去我們一直以這段經節處理社會公義的問題,大家讀到此都很受感動。去年,我參加國家早餐會,發現阿扁總統也會背此段經文。這段短短的經文,實在是舊約中很簡單、扼要將聖經的道理表明出來,盼望我們每一個人回去後能將此段經節背起來。
這段經文指出行善有三個要素:第一個要素是「行公義」,第二個要素是「好憐憫」,第三個要素是「存謙卑的心,與你的上帝同行」。在英文聖經NIV版中可以更清楚:「He has showed you, O man, what is good. And what does the Lord require of you? To act justly and to love mercy and to walk humbly with your God.」,表示行善是三個都要,不能只有一樣。若是三缺一,可能就是不善,可能就是有惡。
何謂「行公義」?英文說:「do the right thing with right motive」,用對的動機做對的事情。若以人文主義,或以人的角度來看,公義與愛心實在是同一件事,是一體兩面,是一個硬幣的兩面。因此,保羅說,愛是不加害於人。你若加害於人就是不公義。
最近有許多人到中國大陸做生意,有的因為子女教育的問題,太太無法一起過去,但我們也知道台灣男人很好色,因此許多人都中了美人計,許多人都有二奶。有句口溜說:「十個台商,九個包,還有一個在動搖。」不一定正確,但很傳神。因為在大陸有二奶,在台灣的黃臉婆很可憐,所以買很多貴重的禮物回來,再對太太說:「我很想你,我很疼你。」但有人會相信嗎?沒有人會相信。你若愛人,就行公義;你若沒行公義,不要跟我說你愛人。所以,愛與公義是一體的兩面。你如果愛他,就要求自己行公義;你若愛你的妻子、愛你的丈夫,就要求自己行公義,不可以對不起她/他,這才是愛。以人的角度來看,行善是要合乎真理與恩典,合乎公義與愛心的標準,你若偏向某一邊,或是打折扣,如此就是不善,可能就是惡。
我將彌迦書這段經文畫了一個簡單的圖;
將這三要素存在我們心中,幫助我們,成為我們活在這個世界的標準,來修正、糾正我們;在我們犯錯時,讓這個標準──上帝、憐憫、公義,來改正我們的錯誤。
美國南北戰爭時,交戰的南軍和北軍都是基督徒,讀同一本聖經,向同一位上帝禱告,求上帝幫助他們,讓上帝很為難。林肯總統身邊有一位牧師,為鼓勵林肯,跟林肯說:「總統先生,我祈禱時,覺得上帝是站在我們這一邊。」但是林肯的腦筋比他的牧師更清楚,他說:「我現在最煩惱的是,我是否站在上帝那一邊?」他擔心的是,自己是否站在上帝那一邊?
當人意識到自己的罪性、軟弱時,我們就會謙卑地與上帝同行。你若覺得自己很行,自己都是對的,別人都是不對的,即使我不對還是對的,你對還是不對的。所以,我覺得我們需要上帝,沒有上帝的話,我們的是非就會顛倒,因為上帝就是良善,上帝就是善。耶利米說:「當稱謝讚美耶和華,因為耶和華本為善,祂的慈愛永遠常存。」
認識上帝是智慧的源頭,因為上帝是愛心,上帝是公義,上帝也是真理的源頭。你若認識上帝,你就知道什麼是愛心;你若認識上帝,你就知道什麼是公義;你若認識上帝,你就知道什麼是真理。認識上帝,可以讓我們知道自己的盧山真面目。你若有良心,來到上帝面前時,你可以看到自己裡面猙獰的面孔。認識上帝,可以讓我們看到自己有一種傾向,就是自私、自義、假冒為善、腐敗和許多的成見。為什麼中國人會說一個人要「蓋棺論定」?人未死以前,都有可能會跌倒,因為人是腐敗的。因此我們時常看到有人晚節不保,因為我們是有罪性的人,我們需要謙卑地來到上帝面前,求上帝保守我們,到死的時候沒有跌倒,死的時候仍能站立得穩。
好憐憫就是能夠赦免別人,好憐憫就是有愛心。有愛心就是以實際的行動,去幫助有需要的人。有愛心,不是嘴巴說說而已,而是拿錢出來。上帝的愛在希臘語中是「Agape」,有人將它翻譯成「愛加倍」,我覺得這實在是翻譯得很好。上帝的愛是愛加倍,愛心加一倍,就是若有人強迫你陪他走一里路,你陪他走兩里路。你若有愛加倍的愛心,你就不會和人計較。我發現我們台灣人很有錢,但是很會嫉妒,很會計較。真是很可惜!你若有愛心,沒什麼好計較的。愛心加一倍,叫做「愛加倍」。上帝的愛,就是好憐憫的心,就是愛心加一倍。
愛心,不是只疼愛別人而已。有人愛別人,但最後太太卻沒有了,因為疼愛別人的太太。因此,愛心要從家裡開始。愛,是從今天開始,是從現在開始,不是等明天,不是等到快死或是得癌症的時候,才跟主說:「主啊!趕緊救我!你若醫治我,我就開始愛人。」來不及了!愛心是從現在開始。
愛人,就是愛上帝。在聖經中,耶穌也說:「這些事你們既作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人若愛上帝,也被祂認識。你若愛這弟兄中最小的一個,就是愛上帝。上帝在哪裡?茫茫渺渺,但是上帝有安排很多人在我們身邊,你若好好愛他們,就是愛上帝。耶穌基督說,上帝知道誰愛祂。所以,我們愛人、愛上帝,不必讓人知道,上帝知道就好。在哥林多前書中,保羅說:「人若愛上帝,這個是被祂所認識的。」上帝在暗中看你是否愛我,你是否愛人?如果你真的認真愛人、愛上帝,你就會經驗到保羅在哥林多前書二章9節說:「上帝為愛他的人所豫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這句話是對的。感謝主!求主幫助我們,好好愛人,不必穿制服,不必讓人知道,上帝知道你在愛人。
愛上帝,就是盡忠在上帝所交託給你的工作。耶穌說:「要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上帝」。盡心、盡性、盡力、盡意就是「Do your best」。你愛人,把你的工作做好,就是愛人:盡你最好的智慧、最好的時間、最好的才幹、將你的事情做好,就是愛上帝。Do your best! 如此來上帝。所以,路德馬丁說:「每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的工作,就是上帝對每一個人的呼召。」呼召,vocation。但是很可惜,許多人將上帝給他的工作,當作vacation,不是vocation。因此在工作中摸魚、遊戲,當作vacation。
加爾文說:「上帝照每一個人的能力給人屬世上的工作,每一個人要盡忠在他的工作中,表現上帝所賜給他的創造力,做好工作,榮耀上帝的名。」受到加爾文影響的國家到現在依然很好,真的是如此。而受到加爾文影響的國家,也是許多華人喜歡移民的國家,比較起來才是平安國。
William Perkins說:「我們生活的目的是,藉著服事人來服事上帝。」所以,敬業就是行善。我們的主在暗中看著我們,是否愛人?祂在看什麼人是良善的,是忠心又有建設的管家。好的管家就是行善。行善會產生吸引人的氣質。台新銀行有一個廣告許多姐妹很喜歡,就是「認真的女人最美麗」,認真工作的女人最美麗。所以,最近很多女孩子都很認真工作。我再加一句:「認真的男人最帥氣。」認真工作的女人最美麗,認真工作的男人最帥氣。我們將工作做好,就是愛人。我們將事情做好,敬業,就是愛上帝、愛人。
我們存謙卑的心與上帝同行,祂就賜我們智慧,我們可以用安靜的心來面對苦難,用勇氣來改變現狀,克服困難。最近衛生署署長陳建仁弟兄,他雖然是一位天主教徒,但是他也是一位很好的弟兄。我記得他曾引一位美國神學家尼布爾的名言說:「神阿!求你賜我寧靜去接受我不能改變的,賜我勇氣去改變我能夠改變的,更賜我智慧去分辨甚麼是能夠改變的,甚麼是不能改變的。」尼布爾將基督教的信仰精髓都講出來,幫助我們如何處理人生遇到的困難,使我們在世上有智慧,調和我們的信仰和生活,是一個很美的題目。求主幫助我們平衡我們內心的這個三角,要有上帝、有憐憫、有公義,如此我們才能達到真正的善,就是完善,彌迦跟我們說,行善要符合這三個要素,要行公義、好憐憫,要存謙卑的心與主同行。我們要記得,“and…and”,是三個都要。如果我們只有好憐憫,而沒有公義,我們就會流於假冒為善,或是行在不義之中;如果我們只有行公義,卻沒有憐憫人的心,我們就會變成殘忍不仁的人;如果我們有行公義與好憐憫,卻沒有和上帝同行,那我們會自我膨脹,忘記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忘記我們是會腐敗、會摔入陷阱,是我們失敗的開始,沒多久我們就會變成偽君子。
一個人原本大家覺得他很好,我們給他權力,讓他興旺,沒多久發現我們被他出賣,他成為我們社會的亂源、禍根。表面行善,實際是作壞事。最明顯的例子是前一個世紀發生的,也就是共產主義。共產主義剛開始時,用公義、憐憫,感動很多人,也有許多理想主義者受其欺騙。當這些人讓有野心的人上台後,因為他們沒有上帝,他們無法無天,使東方、西方世界許多人都遭遇很大的苦難與死失。我有機會去中國大陸及共產國家,搭乘火車經過時,看到他們的建築物是滿目瘡痍,好像經過內戰一般。所以,我們需要認識上帝,謙卑地來到上帝的面前,讓上帝來鑑察我們。
基督教是先勸人悔改,才勸人為善。你若沒有悔改,行善都是假的,我們是有罪的人,若沒有悔改,行善可能是假冒為善,因為我們沒有公義的標準,沒有是非的標準。原本以為這人是行善,後來才發現他有隱而未現的動機,讓人嚇一跳,原來他還另有企圖。
如果上帝不在乎公義,我們的主耶穌就不需要為了世人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唯有信靠上帝的義,信靠耶穌基督為著我們的不義死在十字架上,我們才能被上帝稱為義,如此祂才賜給我們力量,去行何為善,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上帝同行。
求主幫助我們用這篇道理、上帝的話來自我反省,我們是否有保羅的信心,敢說:「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本是 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
作 者: 董倫賢 牧師
參考經文:【 彌迦書六章8節】 線上收聽
今早要與各位兄姊思考的題目是「行善的反論」,這是哲學的名詞,英文稱之為“Paradox”,台灣將之翻譯為「吊詭」,「吊詭」用台語讀很難讀,因此稱為「反論」;而大陸則翻譯為「悖論」,意思是指一種道理好像是對的,但又像是不對的。行善,大家覺得是好的,但是接受的人卻覺得你好像有企圖,結果就變成壞的。行善的人向貧窮人或環境較差的人做好事,窮人卻說:「若不是我這麼窮,你就會沒工作。」所以,行善,在這個社會、在我們活的這個世界,對我們造成許多困擾。也因此,我們要透過上帝的教導來思考這個問題。
我要問一個問題:「為何這個世界行善的人那麼多,但是苦難卻仍源源不絕?」在台灣行善的人真的很多,假使每一個佛教徒都做善事,那麼台灣有六百萬人在行善;假使每一種宗教都是勸人為善,在台灣那麼多廟寺,大家在燒香拜拜,我想那台灣應該是一個每個人對人都很好,大家都可以安居,可以很平安,人人受尊重,是一個人人都喜歡在此的平安國。但事實不然。
最近看到有人拿著神明牌位,走遍全台灣,去拜各方神明,一天到晚在想著如何謀殺自己的親人,來騙取保險金,拿著那些錢去吃喝嫖賭;另一位金融界的名人,他被交保出來,有人說他很喜歡讀佛經,但是他也很喜歡花天酒地。 很奇怪,台灣行善的人很多,但是台灣的災難也特別多。SARS剛開始的時候,台灣是「三零」,醫學界很得意,但是沒多久疫情失控,很多人因此死亡;我發現失控的一個主因是,台灣人的壞品行,台灣文化最黑暗的部份,造成台灣人的苦難。許多人不應該死的,卻因一些台灣人造成他人的苦難。
台灣災難多,當災難發生時,會發現很多人就趕緊穿起制服,出去救人。結果,穿制服去救人的越來越多,不但救本國人,也救外國人。台灣真的有許多願意行善的人,然而台灣社會是否有變得比較好?讓人安居?但如果你看新聞,常會一個頭兩個大,你會覺得很難過,這個社會真可怕。因為新聞報導不是兇殺,就是搶劫;不是綁票,就是殺人;不是騙人,就是性侵害;或是情殺,或是自殘。為何有這麼多行善的人在台灣,台灣仍舊這麼可怕?我怎麼想都想不透。
雖說台灣已自由化、民主化,但在台灣的國會裡,那些台灣人的領袖,我們所選出來的領袖,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睜眼說瞎話,傳播不實的謠言,一群人在那裡打架鬧事,對其政敵、對政府官員,用許多侮辱的話來罵他們,只知說別人的不是,卻沒勇氣承認自己的不對。我們看到這些人在國會中使壞,他們卻彷彿沒有什麼事情發生一般,去廟裡燒香拜拜,讓人覺得他很虔誠,是一個好人。要不了多久,一旦黑道大哥有事情,就趕快奔赴他家,拜碼頭,博感情。
台灣脫口秀性質的電視節目中,常喜歡邀請一些政客,利用大眾媒體玩弄台灣人的感情,搬弄是非,巔倒是非,用成見代替真理,用政黨與派系的利益、意識形態,成為是非善惡的標準。因此,台灣漸漸成為一個不論是非的社會。我覺得好像是毛澤東所說:「凡是敵人反對的,我就擁護;凡是敵人所擁護的,我絕對反對。」我們台灣的社會就是這樣的一個社會──不論是非。只看你是否和我站在同一邊,你的立場是否和我相同,你的利益是否和我一樣,如此通通是對的,凡是不對的,也都是對的。
台灣的文化也像台大心理系教授楊國樞所說的;「台灣人是死要面子,不要臉。」為了顧全面子,可以做許多不要臉的事情。我曾經遇到一件事,就是有一個做錯事,有人出面調解。調解人為顧全當事人的面子,扭曲是非事實,讓非法成為合法,原告變成被告,正義成為不義,良善成為偽善,這就是我們的社會。為了當事人的面子可以硬轉,是非轉得歪曲,我才了解為何耶穌基督那麼氣法利賽人的假冒偽善。
我們如果要堅持真理和正義,在台灣的社會很危險;如果你做一個堅持行公義、真理的人,你要小心,有人會以武力、拳頭、武士刀及黑道來恐嚇你。我發現,正直的人在我們台灣的社會中漸漸要成為瀕臨絕種的生物,英文稱之為「In danger species」,真的是很悲哀。
1865年,馬雅各醫師來台灣,以醫療傳道向台灣人民傳福音。但是經過138年,台灣的基督徒人數依舊很少,信主的比例也逐年減少,不到總人口的百分之三。為什麼?因為許多基督徒以福音為恥,不敢跟人說他是基督徒,甚至傳道人也不敢跟人說自己是牧師、傳道人。最近我發現一位名人,他不以宋七力為恥,他覺得宋七力是他的救主。
我覺得我們基督徒的信仰無法使許多台灣人得著利益,另外一個原因是我們基督徒沒有好見證,成為阻擋人來認識主的絆腳石。但是感謝主,我們仍然發現有人願意來教會,聽道理,追求真理,是因為看到他的親戚朋友的好見證而受感動,而願意來追求真理。
主在馬太福音五章13~16節說:「你們是世上的鹽。鹽若失了味,怎能叫他再鹹呢?以後無用,不過丟在外面,被人踐踏了。你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人點燈,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燈臺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所以我們的主很注意,你若說我是耶穌基督的學生,我是基督徒,那在眾人面前你是否有好行為,因此吸引人來跟隨主?
聖經在其他地方也教導我們,一個基督徒應該要行善,加拉太書六章九節說:「我們行善,不可喪志;若不灰心,到了時候,就要收成。」彼得前書二章15節說:「因為上帝的旨意原是要你們行善,可以堵住那糊塗無知人的口。」行善是遵行上帝的旨意。
過去,我曾經聽到一些基督徒在看到慈濟人在行善,就說:「他們是為了做功德。」我覺得他們說錯了。因為若我們沒有行善,就沒有資格批評慈濟人行善。我們若要遵守上帝的旨意,我們就要行善。約翰三書11 節說:「親愛的弟兄阿!不要效法惡,只要效法善。行善的屬乎上帝,行惡的未曾見過上帝。」如果你真認識上帝,是認識上帝的人,你一定會行善。
行善雖然不能使人稱義,但是我們因為信靠耶穌基督的救恩,被上帝稱為義,所結出的果子就是甘心樂意的行善。行善是因信稱義的果子。所以,求主幫助我們反省自己:我信主多年,在教會聽道許久,我是否有結這個果子──行善的果子?雖然基督徒不多,但若每一個基督徒像一粒麥子般行善,那種影響絕對是大的。我回到台灣,發現台灣基督徒不多,但是若認真做基督徒,願意在事業上行善,上帝都會給他很好的機會,做很好的見證。
因此,行善絕不是做功德,除佛教徒以外,猶太教徒也有相同的想法。身為一個基督徒如何看待行善?在猶太人中,特別是法利賽人,他們覺得遵守律法是一種功德,遵行律法就是行善,可以討上帝的喜悅。但是耶穌基督對這些猶太人所行的卻非常生氣,認為他們是假冒為善。猶太人只讀舊約,沒有讀新約。所以他們也讀過彌迦書,他們也會背聖經,和我們一般人相同,但是讀聖經一知半解,讀聖經不求甚解。
彌迦書對我們長老會信徒而言是很熟悉的,因為過去我們一直以這段經節處理社會公義的問題,大家讀到此都很受感動。去年,我參加國家早餐會,發現阿扁總統也會背此段經文。這段短短的經文,實在是舊約中很簡單、扼要將聖經的道理表明出來,盼望我們每一個人回去後能將此段經節背起來。
這段經文指出行善有三個要素:第一個要素是「行公義」,第二個要素是「好憐憫」,第三個要素是「存謙卑的心,與你的上帝同行」。在英文聖經NIV版中可以更清楚:「He has showed you, O man, what is good. And what does the Lord require of you? To act justly and to love mercy and to walk humbly with your God.」,表示行善是三個都要,不能只有一樣。若是三缺一,可能就是不善,可能就是有惡。
何謂「行公義」?英文說:「do the right thing with right motive」,用對的動機做對的事情。若以人文主義,或以人的角度來看,公義與愛心實在是同一件事,是一體兩面,是一個硬幣的兩面。因此,保羅說,愛是不加害於人。你若加害於人就是不公義。
最近有許多人到中國大陸做生意,有的因為子女教育的問題,太太無法一起過去,但我們也知道台灣男人很好色,因此許多人都中了美人計,許多人都有二奶。有句口溜說:「十個台商,九個包,還有一個在動搖。」不一定正確,但很傳神。因為在大陸有二奶,在台灣的黃臉婆很可憐,所以買很多貴重的禮物回來,再對太太說:「我很想你,我很疼你。」但有人會相信嗎?沒有人會相信。你若愛人,就行公義;你若沒行公義,不要跟我說你愛人。所以,愛與公義是一體的兩面。你如果愛他,就要求自己行公義;你若愛你的妻子、愛你的丈夫,就要求自己行公義,不可以對不起她/他,這才是愛。以人的角度來看,行善是要合乎真理與恩典,合乎公義與愛心的標準,你若偏向某一邊,或是打折扣,如此就是不善,可能就是惡。
我將彌迦書這段經文畫了一個簡單的圖;
將這三要素存在我們心中,幫助我們,成為我們活在這個世界的標準,來修正、糾正我們;在我們犯錯時,讓這個標準──上帝、憐憫、公義,來改正我們的錯誤。
美國南北戰爭時,交戰的南軍和北軍都是基督徒,讀同一本聖經,向同一位上帝禱告,求上帝幫助他們,讓上帝很為難。林肯總統身邊有一位牧師,為鼓勵林肯,跟林肯說:「總統先生,我祈禱時,覺得上帝是站在我們這一邊。」但是林肯的腦筋比他的牧師更清楚,他說:「我現在最煩惱的是,我是否站在上帝那一邊?」他擔心的是,自己是否站在上帝那一邊?
當人意識到自己的罪性、軟弱時,我們就會謙卑地與上帝同行。你若覺得自己很行,自己都是對的,別人都是不對的,即使我不對還是對的,你對還是不對的。所以,我覺得我們需要上帝,沒有上帝的話,我們的是非就會顛倒,因為上帝就是良善,上帝就是善。耶利米說:「當稱謝讚美耶和華,因為耶和華本為善,祂的慈愛永遠常存。」
認識上帝是智慧的源頭,因為上帝是愛心,上帝是公義,上帝也是真理的源頭。你若認識上帝,你就知道什麼是愛心;你若認識上帝,你就知道什麼是公義;你若認識上帝,你就知道什麼是真理。認識上帝,可以讓我們知道自己的盧山真面目。你若有良心,來到上帝面前時,你可以看到自己裡面猙獰的面孔。認識上帝,可以讓我們看到自己有一種傾向,就是自私、自義、假冒為善、腐敗和許多的成見。為什麼中國人會說一個人要「蓋棺論定」?人未死以前,都有可能會跌倒,因為人是腐敗的。因此我們時常看到有人晚節不保,因為我們是有罪性的人,我們需要謙卑地來到上帝面前,求上帝保守我們,到死的時候沒有跌倒,死的時候仍能站立得穩。
好憐憫就是能夠赦免別人,好憐憫就是有愛心。有愛心就是以實際的行動,去幫助有需要的人。有愛心,不是嘴巴說說而已,而是拿錢出來。上帝的愛在希臘語中是「Agape」,有人將它翻譯成「愛加倍」,我覺得這實在是翻譯得很好。上帝的愛是愛加倍,愛心加一倍,就是若有人強迫你陪他走一里路,你陪他走兩里路。你若有愛加倍的愛心,你就不會和人計較。我發現我們台灣人很有錢,但是很會嫉妒,很會計較。真是很可惜!你若有愛心,沒什麼好計較的。愛心加一倍,叫做「愛加倍」。上帝的愛,就是好憐憫的心,就是愛心加一倍。
愛心,不是只疼愛別人而已。有人愛別人,但最後太太卻沒有了,因為疼愛別人的太太。因此,愛心要從家裡開始。愛,是從今天開始,是從現在開始,不是等明天,不是等到快死或是得癌症的時候,才跟主說:「主啊!趕緊救我!你若醫治我,我就開始愛人。」來不及了!愛心是從現在開始。
愛人,就是愛上帝。在聖經中,耶穌也說:「這些事你們既作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人若愛上帝,也被祂認識。你若愛這弟兄中最小的一個,就是愛上帝。上帝在哪裡?茫茫渺渺,但是上帝有安排很多人在我們身邊,你若好好愛他們,就是愛上帝。耶穌基督說,上帝知道誰愛祂。所以,我們愛人、愛上帝,不必讓人知道,上帝知道就好。在哥林多前書中,保羅說:「人若愛上帝,這個是被祂所認識的。」上帝在暗中看你是否愛我,你是否愛人?如果你真的認真愛人、愛上帝,你就會經驗到保羅在哥林多前書二章9節說:「上帝為愛他的人所豫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這句話是對的。感謝主!求主幫助我們,好好愛人,不必穿制服,不必讓人知道,上帝知道你在愛人。
愛上帝,就是盡忠在上帝所交託給你的工作。耶穌說:「要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上帝」。盡心、盡性、盡力、盡意就是「Do your best」。你愛人,把你的工作做好,就是愛人:盡你最好的智慧、最好的時間、最好的才幹、將你的事情做好,就是愛上帝。Do your best! 如此來上帝。所以,路德馬丁說:「每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的工作,就是上帝對每一個人的呼召。」呼召,vocation。但是很可惜,許多人將上帝給他的工作,當作vacation,不是vocation。因此在工作中摸魚、遊戲,當作vacation。
加爾文說:「上帝照每一個人的能力給人屬世上的工作,每一個人要盡忠在他的工作中,表現上帝所賜給他的創造力,做好工作,榮耀上帝的名。」受到加爾文影響的國家到現在依然很好,真的是如此。而受到加爾文影響的國家,也是許多華人喜歡移民的國家,比較起來才是平安國。
William Perkins說:「我們生活的目的是,藉著服事人來服事上帝。」所以,敬業就是行善。我們的主在暗中看著我們,是否愛人?祂在看什麼人是良善的,是忠心又有建設的管家。好的管家就是行善。行善會產生吸引人的氣質。台新銀行有一個廣告許多姐妹很喜歡,就是「認真的女人最美麗」,認真工作的女人最美麗。所以,最近很多女孩子都很認真工作。我再加一句:「認真的男人最帥氣。」認真工作的女人最美麗,認真工作的男人最帥氣。我們將工作做好,就是愛人。我們將事情做好,敬業,就是愛上帝、愛人。
我們存謙卑的心與上帝同行,祂就賜我們智慧,我們可以用安靜的心來面對苦難,用勇氣來改變現狀,克服困難。最近衛生署署長陳建仁弟兄,他雖然是一位天主教徒,但是他也是一位很好的弟兄。我記得他曾引一位美國神學家尼布爾的名言說:「神阿!求你賜我寧靜去接受我不能改變的,賜我勇氣去改變我能夠改變的,更賜我智慧去分辨甚麼是能夠改變的,甚麼是不能改變的。」尼布爾將基督教的信仰精髓都講出來,幫助我們如何處理人生遇到的困難,使我們在世上有智慧,調和我們的信仰和生活,是一個很美的題目。求主幫助我們平衡我們內心的這個三角,要有上帝、有憐憫、有公義,如此我們才能達到真正的善,就是完善,彌迦跟我們說,行善要符合這三個要素,要行公義、好憐憫,要存謙卑的心與主同行。我們要記得,“and…and”,是三個都要。如果我們只有好憐憫,而沒有公義,我們就會流於假冒為善,或是行在不義之中;如果我們只有行公義,卻沒有憐憫人的心,我們就會變成殘忍不仁的人;如果我們有行公義與好憐憫,卻沒有和上帝同行,那我們會自我膨脹,忘記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忘記我們是會腐敗、會摔入陷阱,是我們失敗的開始,沒多久我們就會變成偽君子。
一個人原本大家覺得他很好,我們給他權力,讓他興旺,沒多久發現我們被他出賣,他成為我們社會的亂源、禍根。表面行善,實際是作壞事。最明顯的例子是前一個世紀發生的,也就是共產主義。共產主義剛開始時,用公義、憐憫,感動很多人,也有許多理想主義者受其欺騙。當這些人讓有野心的人上台後,因為他們沒有上帝,他們無法無天,使東方、西方世界許多人都遭遇很大的苦難與死失。我有機會去中國大陸及共產國家,搭乘火車經過時,看到他們的建築物是滿目瘡痍,好像經過內戰一般。所以,我們需要認識上帝,謙卑地來到上帝的面前,讓上帝來鑑察我們。
基督教是先勸人悔改,才勸人為善。你若沒有悔改,行善都是假的,我們是有罪的人,若沒有悔改,行善可能是假冒為善,因為我們沒有公義的標準,沒有是非的標準。原本以為這人是行善,後來才發現他有隱而未現的動機,讓人嚇一跳,原來他還另有企圖。
如果上帝不在乎公義,我們的主耶穌就不需要為了世人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唯有信靠上帝的義,信靠耶穌基督為著我們的不義死在十字架上,我們才能被上帝稱為義,如此祂才賜給我們力量,去行何為善,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上帝同行。
求主幫助我們用這篇道理、上帝的話來自我反省,我們是否有保羅的信心,敢說:「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本是 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
2003年9月21日 星期日
平安五部曲 -- 曾昭瑞 傳道
寫作於2003.09.21
作 者: 曾昭瑞 傳道
經文:【 腓立比書四章6-14節; 馬太福音六章31-34節】線上收聽
大部分的人都必須承認壓力多於平安的時刻,許多人常常想,每天睡到自然醒,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常常我去參加教會青年團契的福音隊時,發現大多數福音隊員在睡覺時,他們是這種投降的姿式。為什麼?壓力太大了。當人在壓力大時,睡覺時自然的就會將手往上舉。看見這些同工這麼辛苦,我便特別的禱告上帝將祂的平安降臨在他們的身上。
三種平安:
當我們談到平安,對基督徒而言,平安絕對不是什麼風平浪靜、週週中樂透、事事順利的事,我們所談的平安來自於三個層面。
第一個面象是屬靈的平安,就是我們與上帝有一個和好的關係。這是一切平安的根基。如果你和上帝沒有和好,中間有罪的阻隔,那你不會有真正的平安,除非我們真實經驗到我們與上帝的關係和好,我們的罪得到上帝的赦免,才會帶給我們真實的平安。所弟兄姊妹,不要只求平安,卻不離開上帝所不喜悅的生活。
第二是是心裏的平安。心情的平安是由上帝的平安而來的。當我們與上帝和好,得到了屬靈的平安,這能幫助我們得到心境的平安,也就是美好與有順序的內在感覺。歌羅西書三章15節:「又要叫基督的平安在你們心裏作主;你們也為此蒙召」這個「作主」原本的意思是「裁判」。也就是讓上帝的平安成為我們生命中的裁判。使我們混亂不和諧的人生得到真正的平安。
第三,我們需要關係的平安。也就是與人相處的平安。當我們內在有平安時,我們就容易與人相處有平安。一個內心充滿壓力的人,很容易將自己的壓力向我們的家人、同事、朋友發洩,這就就容易造成衝突、競爭與批評。
約翰福章十四章27節「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的,不像世人所賜的。你們心裏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耶穌說到,「平安是祂所賜下的禮物」。我們無法靠自己的努力去換取它,也無法靠想像來得到。這是一個耶穌所賜的禮物,我們只能單純的接受。另外,耶穌說:「這樣的平安,不像世人所賜的」。在中國古代有皇帝所御賜的黃袍馬掛、或是免死金牌。你不論做什麼樣的事,遇到什麼困難,都可以免去刑罰,所以可以高枕無憂,這樣平安,不是人人可以有。耶穌所賜平安,超過皇帝的免死金牌,因為這樣的平安不因環境而有任何改變。使我們無論面對什麼困難都能有真正的平安。
如何得到上帝完全平安?有五部曲:
【第一部】順服上帝的法則:
如果我們想得到平安,就必須順服上帝的法則,照著聖經的教導去行。詩篇一一九165節:「愛你律法的人有大平安,什麼都不能使他們絆腳。」當我們遵守祂的法度,與祂和好時,我們心中就有平安。上帝的律法就是我們人生的準則,我們所要做的就是照著準則去做。
有一些弟兄姐妹曾經去麥當勞打工。在麥當勞打工,你會發現從炸薯條,作一個漢堡,到打掃廁所,都有標準作業流程。麥當勞的工作人員不是照自己的喜好、方法去做薯條、漢堡、掃廁所。炸薯條的油需要溫度幾度、炸幾分鐘請照規定來。廁所怎麼掃,誰不會,幹麻規定標準作業流程,這不是很可笑嗎?不!這一點都不可笑,如果沒有標準的作業流程,你到每一家的麥當勞所吃到的薯條、漢堡味道都會不一樣,為了要讓味道一樣,所以每一個工作人員,不是照自己的意思、感覺、想去、喜好去做事,而是照標準作業流程去做事情。這就是最簡單的品管QC。上帝對我們有沒有一個基本的標準,當然有,就是聖經,上面有我們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的事。如果一個基督徒,不接受上帝的品管,想要自己管自己,那麼所換來的就是沒有平安。如果你照著上帝的話語來行,你的人生就會有平安。
【第二部】接受上帝的赦免:
接受上帝的赦免,是我們得著平安重要的一步,這讓我們從刑罰中得著釋放,也就是原諒。當我們的心中充滿對刑罰的恐懼,我們心中就無法有平安。當我們有罪惡感時,我們就被自己的過犯所轄制,惟讓我們心境平安的方法就是擁有清潔的良心,這只有上帝能夠做得到。每一次有人在受洗前的課程我們都會讀到一段聖經:「我們若認自己的罪,上帝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上帝是赦免的上帝,祂樂意赦免我們。一個被赦免的人,從他的良心裏會有真實的平安。若我們沒有從自己的罪惡與錯誤中被赦免,我們實在沒有辦法真正的經歷到平安。
【第三部】依靠上帝的同在:
我們沒有平安,很多時候是因為我們不知道上帝與我們同在。我們在困難的時候不依靠上帝,而是依我們自己。以賽亞書廿六3節說:「堅心倚賴你的,你必保守他十分平安,因為他倚靠你。」這是一個選擇,我們要看自己的問題,還是要看上帝的同在。當我們在遇見困難時,你的焦點專注在問題、困難、在這個世界上,你就會灰心;如果你倚靠自己,總有一天你會沮喪無力;但是如果你仰望耶穌,你就會得著平安。
依靠上帝的人就會發現在你的問題中上帝常常提醒你,詩篇四十10「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上帝!」當作者寫下這首詩的時候,是希西家王面對亞述大運,團團將耶路撒冷圍住時,以色列人的情況危急。以色列人當時命在旦夕,那時王向上帝作了這個禱告。最後上帝降下瘟疫擊殺亞述軍隊,被殺的有十八萬五千人。耶路撒冷得到拯救。這首詩提醒了我們,上帝是我們的避難所,不管我們的處境有多麼困難,上帝是我們的力量,也是我們隨時的幫助。
這當中的「休息」在原本的意思是「放鬆、放手」。很多時候我們就是沒有辦法放鬆,無法鬆手,我們一切都要在自己的掌握之中,當我們越緊張、我們就捉得越緊。上帝卻要我們要休息,知道祂是上帝。當我們知道祂是上帝時,我們才有真正的順服、才會有真正的平安。
【第四部】相信上帝的美意:
我們要有平安,必須相信上帝的美意。就算現在所發生的一切事情對我們實在是很不利,我們無法理解,我們仍然要相信上帝有祂美好的旨意。箴言三章5-6節「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祂,祂必指引你的路。這當中有幾個重要的動詞。第一個是仰賴,接著是不可倚靠、認定與指引。前三個是命令:當你照著上帝的話語去仰賴、不可倚靠、認定時,就會帶來一個應許。上帝必指引你的道路。
你要仰賴,這是你所應該做的事,不是去控制。「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很多人花了一生才明白這個真理,聰明可以帶給你成就、可以帶給你好成績。但是沒有辦法解決你生命的問題。當我們浪費許多的時間與精力時,才發現生命的問題沒有解決。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死,但不一定每個人都活到七老八十。當你或你所愛的人面對死亡卻沒有準備好時,你會怎樣?聰明的人告訴我你準備好面對死亡了嗎?你不要倚靠自己,若你在生命的事上倚靠自己,你不會有真正的平安。
常常我們面對許多的挫折困難時,我們都會問上帝:「主啊!為什麼會這樣?」直到有一天我們學習到了仰望的功課,我們便會不再質問上帝,單單全心的信賴,平安就臨到我們。我們要面對一個事實,並非所有的事都能在今生得到答案。
我們要信賴上帝,因為祂掌管這整個宇宙,上帝知道這一切,不論是過去、現在、將來。上帝不會說:「早知道,我就讓誰去唸台神。早知道,我就阿仁與阿真結婚。」上帝一切都知道。所以祂不必後悔。你要相信你生命中所發生的每件事,都在上帝的計畫中。祂使用每個環境,甚至你自找的問題與難處,來塑造你的生命更符合祂的計畫。祂讓每件事都完全符合祂的計畫以及祂為你所定美好的目的。當你完全的仰賴,不靠自己了解一切,相信一切都在祂的掌管之中。
當你這樣相信之後,你就可以得到上帝的應許,祂要指引你的一生,讓你有真正的平安。
【第五部】祈求上帝的平安:
腓立比書四6-7節「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上帝。上帝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裏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這裏告訴我們,我們先要禱告,然後才會有平安。禱告是因,平安是果。
禱告是交託,你若不禱告,結果就憂慮。憂慮是無用的,它原來的意思是「窒息」。當我們一直在憂慮裏面所造成的後果,就是讓我們的生命窒息。
當壓力大的時候,不要驚慌,只要禱告。禱告是紓解壓力的最好方法。把你的注意力從憂慮轉移到禱告你就能卸下你的重擔。彼得前書五7節「你們要將一切的憂慮卸給上帝,因為祂顧念你們。」把你的困難告訴上帝吧!上帝不八卦,祂會保守你的秘密。也會感動那些能夠真正幫助你的人。當你將困難禱告在天上的父,真實的平安就會臨到你的生命當中。
「你們心裏不要憂愁;」耶穌告訴他的門徒:「你們信上帝,也當信我。」除非耶穌基督管理你的生命,否則你無法經歷真實或永遠的平安。記住,平安並不是生活中沒有遭遇困難,而是在人生的風暴中,感受真實的平靜。
作 者: 曾昭瑞 傳道
經文:【 腓立比書四章6-14節; 馬太福音六章31-34節】線上收聽
大部分的人都必須承認壓力多於平安的時刻,許多人常常想,每天睡到自然醒,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常常我去參加教會青年團契的福音隊時,發現大多數福音隊員在睡覺時,他們是這種投降的姿式。為什麼?壓力太大了。當人在壓力大時,睡覺時自然的就會將手往上舉。看見這些同工這麼辛苦,我便特別的禱告上帝將祂的平安降臨在他們的身上。
三種平安:
當我們談到平安,對基督徒而言,平安絕對不是什麼風平浪靜、週週中樂透、事事順利的事,我們所談的平安來自於三個層面。
第一個面象是屬靈的平安,就是我們與上帝有一個和好的關係。這是一切平安的根基。如果你和上帝沒有和好,中間有罪的阻隔,那你不會有真正的平安,除非我們真實經驗到我們與上帝的關係和好,我們的罪得到上帝的赦免,才會帶給我們真實的平安。所弟兄姊妹,不要只求平安,卻不離開上帝所不喜悅的生活。
第二是是心裏的平安。心情的平安是由上帝的平安而來的。當我們與上帝和好,得到了屬靈的平安,這能幫助我們得到心境的平安,也就是美好與有順序的內在感覺。歌羅西書三章15節:「又要叫基督的平安在你們心裏作主;你們也為此蒙召」這個「作主」原本的意思是「裁判」。也就是讓上帝的平安成為我們生命中的裁判。使我們混亂不和諧的人生得到真正的平安。
第三,我們需要關係的平安。也就是與人相處的平安。當我們內在有平安時,我們就容易與人相處有平安。一個內心充滿壓力的人,很容易將自己的壓力向我們的家人、同事、朋友發洩,這就就容易造成衝突、競爭與批評。
約翰福章十四章27節「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的,不像世人所賜的。你們心裏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耶穌說到,「平安是祂所賜下的禮物」。我們無法靠自己的努力去換取它,也無法靠想像來得到。這是一個耶穌所賜的禮物,我們只能單純的接受。另外,耶穌說:「這樣的平安,不像世人所賜的」。在中國古代有皇帝所御賜的黃袍馬掛、或是免死金牌。你不論做什麼樣的事,遇到什麼困難,都可以免去刑罰,所以可以高枕無憂,這樣平安,不是人人可以有。耶穌所賜平安,超過皇帝的免死金牌,因為這樣的平安不因環境而有任何改變。使我們無論面對什麼困難都能有真正的平安。
如何得到上帝完全平安?有五部曲:
【第一部】順服上帝的法則:
如果我們想得到平安,就必須順服上帝的法則,照著聖經的教導去行。詩篇一一九165節:「愛你律法的人有大平安,什麼都不能使他們絆腳。」當我們遵守祂的法度,與祂和好時,我們心中就有平安。上帝的律法就是我們人生的準則,我們所要做的就是照著準則去做。
有一些弟兄姐妹曾經去麥當勞打工。在麥當勞打工,你會發現從炸薯條,作一個漢堡,到打掃廁所,都有標準作業流程。麥當勞的工作人員不是照自己的喜好、方法去做薯條、漢堡、掃廁所。炸薯條的油需要溫度幾度、炸幾分鐘請照規定來。廁所怎麼掃,誰不會,幹麻規定標準作業流程,這不是很可笑嗎?不!這一點都不可笑,如果沒有標準的作業流程,你到每一家的麥當勞所吃到的薯條、漢堡味道都會不一樣,為了要讓味道一樣,所以每一個工作人員,不是照自己的意思、感覺、想去、喜好去做事,而是照標準作業流程去做事情。這就是最簡單的品管QC。上帝對我們有沒有一個基本的標準,當然有,就是聖經,上面有我們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的事。如果一個基督徒,不接受上帝的品管,想要自己管自己,那麼所換來的就是沒有平安。如果你照著上帝的話語來行,你的人生就會有平安。
【第二部】接受上帝的赦免:
接受上帝的赦免,是我們得著平安重要的一步,這讓我們從刑罰中得著釋放,也就是原諒。當我們的心中充滿對刑罰的恐懼,我們心中就無法有平安。當我們有罪惡感時,我們就被自己的過犯所轄制,惟讓我們心境平安的方法就是擁有清潔的良心,這只有上帝能夠做得到。每一次有人在受洗前的課程我們都會讀到一段聖經:「我們若認自己的罪,上帝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上帝是赦免的上帝,祂樂意赦免我們。一個被赦免的人,從他的良心裏會有真實的平安。若我們沒有從自己的罪惡與錯誤中被赦免,我們實在沒有辦法真正的經歷到平安。
【第三部】依靠上帝的同在:
我們沒有平安,很多時候是因為我們不知道上帝與我們同在。我們在困難的時候不依靠上帝,而是依我們自己。以賽亞書廿六3節說:「堅心倚賴你的,你必保守他十分平安,因為他倚靠你。」這是一個選擇,我們要看自己的問題,還是要看上帝的同在。當我們在遇見困難時,你的焦點專注在問題、困難、在這個世界上,你就會灰心;如果你倚靠自己,總有一天你會沮喪無力;但是如果你仰望耶穌,你就會得著平安。
依靠上帝的人就會發現在你的問題中上帝常常提醒你,詩篇四十10「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上帝!」當作者寫下這首詩的時候,是希西家王面對亞述大運,團團將耶路撒冷圍住時,以色列人的情況危急。以色列人當時命在旦夕,那時王向上帝作了這個禱告。最後上帝降下瘟疫擊殺亞述軍隊,被殺的有十八萬五千人。耶路撒冷得到拯救。這首詩提醒了我們,上帝是我們的避難所,不管我們的處境有多麼困難,上帝是我們的力量,也是我們隨時的幫助。
這當中的「休息」在原本的意思是「放鬆、放手」。很多時候我們就是沒有辦法放鬆,無法鬆手,我們一切都要在自己的掌握之中,當我們越緊張、我們就捉得越緊。上帝卻要我們要休息,知道祂是上帝。當我們知道祂是上帝時,我們才有真正的順服、才會有真正的平安。
【第四部】相信上帝的美意:
我們要有平安,必須相信上帝的美意。就算現在所發生的一切事情對我們實在是很不利,我們無法理解,我們仍然要相信上帝有祂美好的旨意。箴言三章5-6節「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祂,祂必指引你的路。這當中有幾個重要的動詞。第一個是仰賴,接著是不可倚靠、認定與指引。前三個是命令:當你照著上帝的話語去仰賴、不可倚靠、認定時,就會帶來一個應許。上帝必指引你的道路。
你要仰賴,這是你所應該做的事,不是去控制。「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很多人花了一生才明白這個真理,聰明可以帶給你成就、可以帶給你好成績。但是沒有辦法解決你生命的問題。當我們浪費許多的時間與精力時,才發現生命的問題沒有解決。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死,但不一定每個人都活到七老八十。當你或你所愛的人面對死亡卻沒有準備好時,你會怎樣?聰明的人告訴我你準備好面對死亡了嗎?你不要倚靠自己,若你在生命的事上倚靠自己,你不會有真正的平安。
常常我們面對許多的挫折困難時,我們都會問上帝:「主啊!為什麼會這樣?」直到有一天我們學習到了仰望的功課,我們便會不再質問上帝,單單全心的信賴,平安就臨到我們。我們要面對一個事實,並非所有的事都能在今生得到答案。
我們要信賴上帝,因為祂掌管這整個宇宙,上帝知道這一切,不論是過去、現在、將來。上帝不會說:「早知道,我就讓誰去唸台神。早知道,我就阿仁與阿真結婚。」上帝一切都知道。所以祂不必後悔。你要相信你生命中所發生的每件事,都在上帝的計畫中。祂使用每個環境,甚至你自找的問題與難處,來塑造你的生命更符合祂的計畫。祂讓每件事都完全符合祂的計畫以及祂為你所定美好的目的。當你完全的仰賴,不靠自己了解一切,相信一切都在祂的掌管之中。
當你這樣相信之後,你就可以得到上帝的應許,祂要指引你的一生,讓你有真正的平安。
【第五部】祈求上帝的平安:
腓立比書四6-7節「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上帝。上帝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裏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這裏告訴我們,我們先要禱告,然後才會有平安。禱告是因,平安是果。
禱告是交託,你若不禱告,結果就憂慮。憂慮是無用的,它原來的意思是「窒息」。當我們一直在憂慮裏面所造成的後果,就是讓我們的生命窒息。
當壓力大的時候,不要驚慌,只要禱告。禱告是紓解壓力的最好方法。把你的注意力從憂慮轉移到禱告你就能卸下你的重擔。彼得前書五7節「你們要將一切的憂慮卸給上帝,因為祂顧念你們。」把你的困難告訴上帝吧!上帝不八卦,祂會保守你的秘密。也會感動那些能夠真正幫助你的人。當你將困難禱告在天上的父,真實的平安就會臨到你的生命當中。
「你們心裏不要憂愁;」耶穌告訴他的門徒:「你們信上帝,也當信我。」除非耶穌基督管理你的生命,否則你無法經歷真實或永遠的平安。記住,平安並不是生活中沒有遭遇困難,而是在人生的風暴中,感受真實的平靜。
2003年9月7日 星期日
欣慕美好的工 -- 曾昭瑞 牧師
寫作於2003.09.07
作 者: 曾昭瑞 牧師
經文:【 提摩太前書三章1-13節】線上收聽
咱的教會將於十月十二、十九舉行長執預選,十一月初九舉行長執改選,咱期待經過這次的選舉,總共教會有十二位長老,二十四名執事。讓更多有恩賜的人會通作伙來參與在教會的服事。
真多教會在選長執的時,是照這個人是不是奉獻卡多,來教會卡久、卡熱心、卡有學問、在社會上卡有地位來選他做長執,這種的思考方式,不一定不對,但是也往往會選出一些不適合的人來擔任長執。咱今哪日所讀的這段聖經對咱有真好的提醒,讓咱看一個教會欲選長執需要注意的事項。 一個人欲成做長執,代先需要欣慕美好的事工。聖經講:「人若欣慕監督的職,伊是憶著好的工。這句話是真實。」 「人若」:這中間不是指某一種特別身分的人,乃是「每一個人」,也就是咱中間的每一個人,無論你的學問、地位、財富如何,咱攏會通成做上帝教會內好的同工。 聖經講:人若「欣慕監督的職」。 「人若欣慕」,這句話看起來是講一個人要非常的期待,在教會內做執事、長老。但是那佇咱的教會內,讓人感覺,一個人若真愛想欲得到一個職位,無論是做長老或是做執事,咱的感覺就是真負面。這種人會乎人批評講,他就是愛做執事,愛做長老。咱那看到這種人,就會覺得他真正無謙卑。所以無論在選長執,或是選青年團契會長,真少聽見人講,上帝有感動我,我願意來承擔這個責任。 但是聖經將一個人「愛想要得到一個職分,看做是重要的」,人那欣慕,才會去追求。真多時準,教會選出來的長執,你問他:「你有想欲做長執無?」他那回答,「我真無想欲做」,這呢,這不是好現像。 教會的職位是需要欣慕的。 咱的文化真奇怪,那是有一個人真優秀,決心奉獻自己去讀神學院,將來欲做牧師,大家攏真肯定,他奉獻的決心。但是咱真少聽到,一個真優秀的人決心奉獻自己做長執,他敢講出來,大家也真對他肯定。那有人講他想欲做長執,咱就感覺這個人真愛做頭。但是做牧師與做長執攏是奉獻自己給上帝用,咱鼓勵人獻身做牧師,卻對欲奉獻自己做長執的人看法真奇怪這不是真好笑嗎? 聖經不是安呢。聖經要咱「欣慕監督的職」,但是咱的文化卻反對人來欣慕。這是真不對的。照聖經的講活,咱要鼓勵人,想要做長執,真愛做長執才對。若是聽到有人立志欲做長執,咱要鼓勵,祝福,肯定。才是合於聖經的教導。 聖經對咱講,那是欲成做教會長執的條件,代先要「憶著」(羨慕善工)好的工。 什麼是「憶著」。這個字的意思「熱切的盼望」,形容一個人對著一個代誌,熱切期待欲得到。形容在「熱戀中的狀態」也是常常用這個字。 就是一個人必須表現出他真愛做教會的服事。所以這節聖經是對咱講:「若是有人,非常想欲在教會內面擔任長執,他就需要非常意愛參與在美好的服事中。」這個所在提醒咱,人若意愛做長執,就需要歡喜做事工。有的人意愛做長執是為著欲做頭,做老大。咱在選長執的時,不是欲選這款人,咱選長執的第一個條件,就是看他是不是有熱心參與在教會服事,他那是真愛服事,真認真做代誌,這種的人才是欣慕監督的職。不欲做工,只想做長執的人咱不通選。認真做工,想要做長執的人,這才是咱要選的人。 親愛的兄姊,你那突然間發覺你真想欲做長執,這不是一件歹代誌,這是好代誌,但是你要想想看,你是不是也真熱心在服事,如果你真熱心在服事,也真想欲做長執,這真可能就是聖神的感動。 所以,咱的教會在提名候選人以前,會讓被提名者有機會來表示姻是不是願意受選做長執,那是不願意受選做長執,咱就無提名,這一點是非常合於聖經的教導。人欲在教會內面擔任長執,代先需要有「意願」,安呢選出來才會熱心服事。 因為,有服事的熱情,會讓你成做好同工,無熱情的服事,只是一個掛名的同工。一個對服事有熱情的人,才會承受服事時所遇到的批評、誤解、困難、挫折,也才會學習依靠上帝,無隨便放棄。 欣慕美好的職,是做長執的第一要件。 第二欲做長執的條件是「生活有見證」 聖經對咱講,無論做監督、做執事攏差不多,姻應該「無通嫌」(無可指責)這個無通嫌,在原文的意思,是「不被捉住」什麼是無被捉住,用中文的意思來講,就是「沒有把柄」聽到這句話,真多人可能會想講,「哇安呢!什麼人會通達會到?」這「不被捉住」不是表示咱在什麼所在攏真成功,或是在什麼所做攏是完全美好,乃是表明,咱在道德上沒缺陷。聖經用三個方面來說明這種的無缺陷。 第一是家庭:人要好好管理自己的家庭,才會管理好上帝的教會。一個人在家庭中間,亂七八糟的人,無適合做長執。
第二是品格:聖經講的包括溫柔、無相爭、無貪財、清氣的良心、端正、節制等等。
第三是行為:不愛酒醉、無拍人、無詈罵人、無誹謗人。
聖經講一個欲做長執的人,就要有好名聲,就是這個人需要有好的見證。這種的見證,特別是在每一日的生活中間,會通活出耶穌基督的款式。也就是講教會內外的行為要合一,有的人在教會內面真溫順、謙和,但是在外面真兇惡,與人拼煙、拼酒攏第一名。或是與人講兩句會就生氣,常常想送人番仔火與氣油。
所以咱欲選長執,就是要選在教會內外攏有好見證的人,他可以不免是有名、有錢、有地位,但是一定要是在道德上「無通嫌」,在他的所行所做的代誌頂面,讓他肯定是一位通信任、可靠、實在的人。
第三聖經講「因為獒做執事的,家己得著好的地位,閣佇基督耶穌的道理有大大好膽。」這是聖經中一段對服事的人真好的鼓勵,因為上帝應許咱,「獒做執事」就是咱那是認真將咱所該做的事工做好,顯出特別好的服事品質,就欲得到天裏的的報償。什麼款的報償?就是得到好的地位。這個得到好的地位的意思,如果咱那去查考聖經原文的意思,是指講,一個人在上帝的國度內面要被提昇到一個高貴的程度。也就是講,當一個人認真服事上帝,做美好的工,他在上帝國內面就曾成做一個重要的人,上帝要將更加重要的服事、責任交託給他。
這給咱一個重要的提醒,就是基督徒的信仰,是在服事中來進步的,一個越服事,做越多好的事工,就被提昇,到美好的地步。實際上咱也看見,有常常在服事的基督徒,往往也是信仰有在進步的基督徒,有的人信主無真久,總是信仰進步很快,為什麼?因為他有服事。但是有人信主久久,總是信仰一直停留在原本的階段,這就是因為無有服事,無被上帝來提昇到一個美好的地位。照這段聖經來看,那有人想欲在信仰上面在進步,就是要來參與在服事中,做美好的事工,安呢上帝就會將咱提昇。
除了在上帝國內面被提昇以外,另外一個應允就是佇耶穌基督的道理中大大好膽。就是講咱越服事,咱就會得到極大又豐豐富富的膽量。咱在耶穌基督內面有更加大的確信。一個無服事的基督徒,常常會對自己所信的無有確信,甚至會認為自己所信的是不是真的,來有所懷疑。但是一個認真服事上帝的人,上帝會將大的信心賞賜乎伊,讓伊深知自己所信的是什麼。對安呢,在信仰頂堅固無搖泏。真多時準,咱攏會想講,啊!我的信仰無真堅定,信心真無夠,等我信仰那堅定,信心那大的時,我才來服事上帝,為主做工。總是無打算,一個無服事上帝的人,他的信心無親像,服事上帝的人,會得到大大的膽量。所以那無服事,就那無信心,那服事就信心越大。親愛的兄姊,所以這是一個真好的提醒,不是等候到我有信心的時,才來服事,而是在服事中你就會得到信心。
願意咱每一個兄姊在這次長執的選舉中間,來選出有心欣慕善工的長執,也選出在道德上無通嫌的長執,並且看到咱的長執不斷在信仰內面來得到提昇。更加重要的是,親愛的兄姊,你那有心,你也會通被人選做長執,來服事上帝,來使自己的信仰得到更加大的進步。這一切就從你願意參與在教會的服事來開始。
作 者: 曾昭瑞 牧師
經文:【 提摩太前書三章1-13節】線上收聽
咱的教會將於十月十二、十九舉行長執預選,十一月初九舉行長執改選,咱期待經過這次的選舉,總共教會有十二位長老,二十四名執事。讓更多有恩賜的人會通作伙來參與在教會的服事。
真多教會在選長執的時,是照這個人是不是奉獻卡多,來教會卡久、卡熱心、卡有學問、在社會上卡有地位來選他做長執,這種的思考方式,不一定不對,但是也往往會選出一些不適合的人來擔任長執。咱今哪日所讀的這段聖經對咱有真好的提醒,讓咱看一個教會欲選長執需要注意的事項。 一個人欲成做長執,代先需要欣慕美好的事工。聖經講:「人若欣慕監督的職,伊是憶著好的工。這句話是真實。」 「人若」:這中間不是指某一種特別身分的人,乃是「每一個人」,也就是咱中間的每一個人,無論你的學問、地位、財富如何,咱攏會通成做上帝教會內好的同工。 聖經講:人若「欣慕監督的職」。 「人若欣慕」,這句話看起來是講一個人要非常的期待,在教會內做執事、長老。但是那佇咱的教會內,讓人感覺,一個人若真愛想欲得到一個職位,無論是做長老或是做執事,咱的感覺就是真負面。這種人會乎人批評講,他就是愛做執事,愛做長老。咱那看到這種人,就會覺得他真正無謙卑。所以無論在選長執,或是選青年團契會長,真少聽見人講,上帝有感動我,我願意來承擔這個責任。 但是聖經將一個人「愛想要得到一個職分,看做是重要的」,人那欣慕,才會去追求。真多時準,教會選出來的長執,你問他:「你有想欲做長執無?」他那回答,「我真無想欲做」,這呢,這不是好現像。 教會的職位是需要欣慕的。 咱的文化真奇怪,那是有一個人真優秀,決心奉獻自己去讀神學院,將來欲做牧師,大家攏真肯定,他奉獻的決心。但是咱真少聽到,一個真優秀的人決心奉獻自己做長執,他敢講出來,大家也真對他肯定。那有人講他想欲做長執,咱就感覺這個人真愛做頭。但是做牧師與做長執攏是奉獻自己給上帝用,咱鼓勵人獻身做牧師,卻對欲奉獻自己做長執的人看法真奇怪這不是真好笑嗎? 聖經不是安呢。聖經要咱「欣慕監督的職」,但是咱的文化卻反對人來欣慕。這是真不對的。照聖經的講活,咱要鼓勵人,想要做長執,真愛做長執才對。若是聽到有人立志欲做長執,咱要鼓勵,祝福,肯定。才是合於聖經的教導。 聖經對咱講,那是欲成做教會長執的條件,代先要「憶著」(羨慕善工)好的工。 什麼是「憶著」。這個字的意思「熱切的盼望」,形容一個人對著一個代誌,熱切期待欲得到。形容在「熱戀中的狀態」也是常常用這個字。 就是一個人必須表現出他真愛做教會的服事。所以這節聖經是對咱講:「若是有人,非常想欲在教會內面擔任長執,他就需要非常意愛參與在美好的服事中。」這個所在提醒咱,人若意愛做長執,就需要歡喜做事工。有的人意愛做長執是為著欲做頭,做老大。咱在選長執的時,不是欲選這款人,咱選長執的第一個條件,就是看他是不是有熱心參與在教會服事,他那是真愛服事,真認真做代誌,這種的人才是欣慕監督的職。不欲做工,只想做長執的人咱不通選。認真做工,想要做長執的人,這才是咱要選的人。 親愛的兄姊,你那突然間發覺你真想欲做長執,這不是一件歹代誌,這是好代誌,但是你要想想看,你是不是也真熱心在服事,如果你真熱心在服事,也真想欲做長執,這真可能就是聖神的感動。 所以,咱的教會在提名候選人以前,會讓被提名者有機會來表示姻是不是願意受選做長執,那是不願意受選做長執,咱就無提名,這一點是非常合於聖經的教導。人欲在教會內面擔任長執,代先需要有「意願」,安呢選出來才會熱心服事。 因為,有服事的熱情,會讓你成做好同工,無熱情的服事,只是一個掛名的同工。一個對服事有熱情的人,才會承受服事時所遇到的批評、誤解、困難、挫折,也才會學習依靠上帝,無隨便放棄。 欣慕美好的職,是做長執的第一要件。 第二欲做長執的條件是「生活有見證」 聖經對咱講,無論做監督、做執事攏差不多,姻應該「無通嫌」(無可指責)這個無通嫌,在原文的意思,是「不被捉住」什麼是無被捉住,用中文的意思來講,就是「沒有把柄」聽到這句話,真多人可能會想講,「哇安呢!什麼人會通達會到?」這「不被捉住」不是表示咱在什麼所在攏真成功,或是在什麼所做攏是完全美好,乃是表明,咱在道德上沒缺陷。聖經用三個方面來說明這種的無缺陷。 第一是家庭:人要好好管理自己的家庭,才會管理好上帝的教會。一個人在家庭中間,亂七八糟的人,無適合做長執。
第二是品格:聖經講的包括溫柔、無相爭、無貪財、清氣的良心、端正、節制等等。
第三是行為:不愛酒醉、無拍人、無詈罵人、無誹謗人。
聖經講一個欲做長執的人,就要有好名聲,就是這個人需要有好的見證。這種的見證,特別是在每一日的生活中間,會通活出耶穌基督的款式。也就是講教會內外的行為要合一,有的人在教會內面真溫順、謙和,但是在外面真兇惡,與人拼煙、拼酒攏第一名。或是與人講兩句會就生氣,常常想送人番仔火與氣油。
所以咱欲選長執,就是要選在教會內外攏有好見證的人,他可以不免是有名、有錢、有地位,但是一定要是在道德上「無通嫌」,在他的所行所做的代誌頂面,讓他肯定是一位通信任、可靠、實在的人。
第三聖經講「因為獒做執事的,家己得著好的地位,閣佇基督耶穌的道理有大大好膽。」這是聖經中一段對服事的人真好的鼓勵,因為上帝應許咱,「獒做執事」就是咱那是認真將咱所該做的事工做好,顯出特別好的服事品質,就欲得到天裏的的報償。什麼款的報償?就是得到好的地位。這個得到好的地位的意思,如果咱那去查考聖經原文的意思,是指講,一個人在上帝的國度內面要被提昇到一個高貴的程度。也就是講,當一個人認真服事上帝,做美好的工,他在上帝國內面就曾成做一個重要的人,上帝要將更加重要的服事、責任交託給他。
這給咱一個重要的提醒,就是基督徒的信仰,是在服事中來進步的,一個越服事,做越多好的事工,就被提昇,到美好的地步。實際上咱也看見,有常常在服事的基督徒,往往也是信仰有在進步的基督徒,有的人信主無真久,總是信仰進步很快,為什麼?因為他有服事。但是有人信主久久,總是信仰一直停留在原本的階段,這就是因為無有服事,無被上帝來提昇到一個美好的地位。照這段聖經來看,那有人想欲在信仰上面在進步,就是要來參與在服事中,做美好的事工,安呢上帝就會將咱提昇。
除了在上帝國內面被提昇以外,另外一個應允就是佇耶穌基督的道理中大大好膽。就是講咱越服事,咱就會得到極大又豐豐富富的膽量。咱在耶穌基督內面有更加大的確信。一個無服事的基督徒,常常會對自己所信的無有確信,甚至會認為自己所信的是不是真的,來有所懷疑。但是一個認真服事上帝的人,上帝會將大的信心賞賜乎伊,讓伊深知自己所信的是什麼。對安呢,在信仰頂堅固無搖泏。真多時準,咱攏會想講,啊!我的信仰無真堅定,信心真無夠,等我信仰那堅定,信心那大的時,我才來服事上帝,為主做工。總是無打算,一個無服事上帝的人,他的信心無親像,服事上帝的人,會得到大大的膽量。所以那無服事,就那無信心,那服事就信心越大。親愛的兄姊,所以這是一個真好的提醒,不是等候到我有信心的時,才來服事,而是在服事中你就會得到信心。
願意咱每一個兄姊在這次長執的選舉中間,來選出有心欣慕善工的長執,也選出在道德上無通嫌的長執,並且看到咱的長執不斷在信仰內面來得到提昇。更加重要的是,親愛的兄姊,你那有心,你也會通被人選做長執,來服事上帝,來使自己的信仰得到更加大的進步。這一切就從你願意參與在教會的服事來開始。
耐心多一點 -- 曾昭瑞 傳道
寫作於2003.09.07
作 者: 曾昭瑞 傳道
經文:【 彼得後書三章8-15節 】線上收聽
你沒有過這樣的經驗:到大賣場結帳,總是找排隊最短的那一行;高速公路過收費站時,趕快變換車道,要過最快過的車道;到麥當勞點餐,總是相中那人排最短的那一行。常常你總是懊悔著,排錯行了,每次輪到我前面那一個,他的動作總是特別慢,讓你浪費了好多時間。
我們沒有耐心等待,我們生活在一個快速便利的時代。所以有西式速食、便利商店、捷運、寬頻、即溶咖啡、未來一週天氣預報。我們不能等待,即使我們不趕時間。所以我們的禱告,充滿著「現在就要知道」。我現在就要知道,我的另一半是不是她?我現在就要知道,我是不是該換工作?我現在就要知道,我的小孩將來會怎樣。
在這種生活中,我們充滿焦慮、緊張、不安。台灣人喜歡算命,想要知道未來。我不想等待。告訴我明天會怎樣,五年、十年、三十年後會如何?上帝要我們有耐心。因為耐心是聖靈所結的果子。為了培養我們的耐心,上帝常常考驗我們。
(第一項)打擾:
當傳道人這一點感觸良多,每一次你想要好好寫個講道篇,電話就來了,「傳道,借問一個,王偉華長老厝裏的電話幾號?」突然社區的人就來了,有人要你禱告、有人要你幫忙。打擾考驗著傳道人的耐心,同樣的也考驗著你的耐心。
(第二個考驗)你耐心的是麻煩:
我們喜歡吃泡麵、吃速食、用微波爐,因為我們討厭麻煩與等待。所以電腦要用pentium5、照相用數位的馬上看,我們要的是簡單與快速。
(第三個考驗)你耐心的是激怒:
生活中總有一些不愉快的事。室友每晚講電話、辦公室那個討厭的人、總是愛亂丟襪子的老公、不肯好好讀書的兒子。看著電視上口水亂噴的政治人物,對面中國打壓台灣的嘴臉。這個世界值得我們生氣的事太多了。你怎麼辦?
(第四個考驗)你耐心的是「靜止不動」:
塞車、等紅綠燈、捷運的電扶梯、等電梯。缺乏耐心的人容易得心臟病,90%病人俱有「匆忙」的A型特質。
人為什麼不耐?因為沒有平安。在聖靈所結的果子,耐心是在平安之後。當你心中有了平安,才有真正的耐心。
一個人如何有真正的平安呢?
【一】新觀點
改變我們看事物的觀點。耐心從改變對事物的看法開始,一個沒有耐心的人,他的眼界是受到限制的。我的需要、我的慾望、我的目標、我的行程。當有人擾亂了我的人生,我就失去了耐心。一個什麼都是我!我!我!的人,就是沒有耐心的人。成功的秘訣是用別人的觀點看事情。「人有見識就不輕發怒;寬恕人的過失便是自己的榮耀。」箴言十九:11
一個有智慧的人,是用上帝的觀點來衡量情況。這建立在三個認知上:
我只是一個人。我不是上帝,我不完全,我無法控制一切。(我成功了,一切便成功了,我若失敗了,所有的事都失敗了。沒有那麼嚴重,你不夠理想,其他人仍然可以很理想。)
(第一) 是人,沒有人是完全的。所以別人也會有犯錯或讓我失望的時刻。我不必太失望或生氣。
(第二)上帝掌權,一切都在祂的旨意在:
這一切都有上帝美好的旨意,如果你能忍耐,就是順服上帝的表現。「延遲得到滿足」交往時困難重重的婚姻比較幸福。中樂透彩得來的錢容易花掉。騎單車,騎到山頂那種感覺最美。經由努力、經由忍耐,才能讓你得到時,才有真正的滿足。
不行,和還不行的差別。一個有耐心的人會分辨什麼是「不行」,什麼是「還不行」一個男生追女生。聽說這裏有一個爛人,個性很花心,看到女生見一個、愛一個、追一個、甩一個。這種人要約我門都沒有。對不起明天,我和我的男朋友剛好有約會耶!…不行。看看這個人長得一表人才,又還不錯,我也二十歲了,還沒有男朋友,可是不能夠一下子就答應男生,一下子就讓他追到,他會覺得太容易了。怎麼回答?這個禮拜六我剛好有事耶,改天好嗎?…還不行。
【二】幽默感
有幽默感,就是笑看自己的環境,學習笑看自己。學習在失敗沮喪中找著樂趣。當我們讀神學院時,有一年冬天,我和團契的同工們一起去日月潭玩,我和另一個弟兄,跑到最前面,來到潭邊,那裏相當的滑,我一個不小心就掉到日月潭裏,所有的人都嚇了一大跳,發生什麼事了?我自己馬上從冰冷到讓人四肢麻木的潭水中爬出來。全身溼淋淋的,當時真是又糗、又尷尬。該說什麼呢?「我真苯!我是不小心的!」不那太沒有創意了。我馬上以非常權威又專業的口吻說:「經過我的實際驗證,我發現日月潭的水溫只有八度。」事後不斷的有人來問我:「你是真的想知道水溫有幾度才跳到水裏的嗎?」
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當一個人學會用笑看困境時,生命就沒有什麼可以難倒他的了。
【三】愛人
要學習耐心,就要能夠愛別人,保羅論到愛的時候,第一句話說:「愛是恒久忍耐」。一個沒有耐心的人,就沒有愛。因為愛就是忍耐。以弗所書四:2-3「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因為我們要彼此相愛,因為我們要合而為一,所以我們必須會忍耐。如果夫妻之間沒有了忍耐,就不會有愛。愛才能讓我們忍受另一個不完全的人。
【四】倚靠上帝
一個倚靠上帝的,就更會發現,耐心不但是一個人的意志力,更是聖靈所結的果子。在上帝的引領下,忍耐不是戴著假面具。一個人在上帝裏面忍耐,是聖靈的果子,在聖靈裏,忍耐是有平安的。忍耐是一種信心的狀態,它表示我相信上帝。我相信雖然我不慬,但是這難不倒祂,上帝已經掌握了這一切,祂要讓這一切成為我生命中的幫助。
一個在上帝裏忍耐的人會問說:「上帝啊!你在這困難中要我學習什麼樣的功課?」而不是說:「上帝啊!為什麼你讓這種事發生?」
等待,往往是上帝給我們的功課,挪亞等了120年雨水才下,摩西在曠野四十年。直到今天我們仍然在等待耶穌的來到,聖經要我們以「我主長久忍耐為得救的因由」
當你覺得很急,但是上帝一點都不急,你覺得就是現在了,但是上帝卻往往沒有出現時,你要知道,上帝決不延遲,但總是準時來到,我們需要的是操練的是忍耐,用信心來仰望耶穌。
作 者: 曾昭瑞 傳道
經文:【 彼得後書三章8-15節 】線上收聽
你沒有過這樣的經驗:到大賣場結帳,總是找排隊最短的那一行;高速公路過收費站時,趕快變換車道,要過最快過的車道;到麥當勞點餐,總是相中那人排最短的那一行。常常你總是懊悔著,排錯行了,每次輪到我前面那一個,他的動作總是特別慢,讓你浪費了好多時間。
我們沒有耐心等待,我們生活在一個快速便利的時代。所以有西式速食、便利商店、捷運、寬頻、即溶咖啡、未來一週天氣預報。我們不能等待,即使我們不趕時間。所以我們的禱告,充滿著「現在就要知道」。我現在就要知道,我的另一半是不是她?我現在就要知道,我是不是該換工作?我現在就要知道,我的小孩將來會怎樣。
在這種生活中,我們充滿焦慮、緊張、不安。台灣人喜歡算命,想要知道未來。我不想等待。告訴我明天會怎樣,五年、十年、三十年後會如何?上帝要我們有耐心。因為耐心是聖靈所結的果子。為了培養我們的耐心,上帝常常考驗我們。
(第一項)打擾:
當傳道人這一點感觸良多,每一次你想要好好寫個講道篇,電話就來了,「傳道,借問一個,王偉華長老厝裏的電話幾號?」突然社區的人就來了,有人要你禱告、有人要你幫忙。打擾考驗著傳道人的耐心,同樣的也考驗著你的耐心。
(第二個考驗)你耐心的是麻煩:
我們喜歡吃泡麵、吃速食、用微波爐,因為我們討厭麻煩與等待。所以電腦要用pentium5、照相用數位的馬上看,我們要的是簡單與快速。
(第三個考驗)你耐心的是激怒:
生活中總有一些不愉快的事。室友每晚講電話、辦公室那個討厭的人、總是愛亂丟襪子的老公、不肯好好讀書的兒子。看著電視上口水亂噴的政治人物,對面中國打壓台灣的嘴臉。這個世界值得我們生氣的事太多了。你怎麼辦?
(第四個考驗)你耐心的是「靜止不動」:
塞車、等紅綠燈、捷運的電扶梯、等電梯。缺乏耐心的人容易得心臟病,90%病人俱有「匆忙」的A型特質。
人為什麼不耐?因為沒有平安。在聖靈所結的果子,耐心是在平安之後。當你心中有了平安,才有真正的耐心。
一個人如何有真正的平安呢?
【一】新觀點
改變我們看事物的觀點。耐心從改變對事物的看法開始,一個沒有耐心的人,他的眼界是受到限制的。我的需要、我的慾望、我的目標、我的行程。當有人擾亂了我的人生,我就失去了耐心。一個什麼都是我!我!我!的人,就是沒有耐心的人。成功的秘訣是用別人的觀點看事情。「人有見識就不輕發怒;寬恕人的過失便是自己的榮耀。」箴言十九:11
一個有智慧的人,是用上帝的觀點來衡量情況。這建立在三個認知上:
我只是一個人。我不是上帝,我不完全,我無法控制一切。(我成功了,一切便成功了,我若失敗了,所有的事都失敗了。沒有那麼嚴重,你不夠理想,其他人仍然可以很理想。)
(第一) 是人,沒有人是完全的。所以別人也會有犯錯或讓我失望的時刻。我不必太失望或生氣。
(第二)上帝掌權,一切都在祂的旨意在:
這一切都有上帝美好的旨意,如果你能忍耐,就是順服上帝的表現。「延遲得到滿足」交往時困難重重的婚姻比較幸福。中樂透彩得來的錢容易花掉。騎單車,騎到山頂那種感覺最美。經由努力、經由忍耐,才能讓你得到時,才有真正的滿足。
不行,和還不行的差別。一個有耐心的人會分辨什麼是「不行」,什麼是「還不行」一個男生追女生。聽說這裏有一個爛人,個性很花心,看到女生見一個、愛一個、追一個、甩一個。這種人要約我門都沒有。對不起明天,我和我的男朋友剛好有約會耶!…不行。看看這個人長得一表人才,又還不錯,我也二十歲了,還沒有男朋友,可是不能夠一下子就答應男生,一下子就讓他追到,他會覺得太容易了。怎麼回答?這個禮拜六我剛好有事耶,改天好嗎?…還不行。
【二】幽默感
有幽默感,就是笑看自己的環境,學習笑看自己。學習在失敗沮喪中找著樂趣。當我們讀神學院時,有一年冬天,我和團契的同工們一起去日月潭玩,我和另一個弟兄,跑到最前面,來到潭邊,那裏相當的滑,我一個不小心就掉到日月潭裏,所有的人都嚇了一大跳,發生什麼事了?我自己馬上從冰冷到讓人四肢麻木的潭水中爬出來。全身溼淋淋的,當時真是又糗、又尷尬。該說什麼呢?「我真苯!我是不小心的!」不那太沒有創意了。我馬上以非常權威又專業的口吻說:「經過我的實際驗證,我發現日月潭的水溫只有八度。」事後不斷的有人來問我:「你是真的想知道水溫有幾度才跳到水裏的嗎?」
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當一個人學會用笑看困境時,生命就沒有什麼可以難倒他的了。
【三】愛人
要學習耐心,就要能夠愛別人,保羅論到愛的時候,第一句話說:「愛是恒久忍耐」。一個沒有耐心的人,就沒有愛。因為愛就是忍耐。以弗所書四:2-3「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因為我們要彼此相愛,因為我們要合而為一,所以我們必須會忍耐。如果夫妻之間沒有了忍耐,就不會有愛。愛才能讓我們忍受另一個不完全的人。
【四】倚靠上帝
一個倚靠上帝的,就更會發現,耐心不但是一個人的意志力,更是聖靈所結的果子。在上帝的引領下,忍耐不是戴著假面具。一個人在上帝裏面忍耐,是聖靈的果子,在聖靈裏,忍耐是有平安的。忍耐是一種信心的狀態,它表示我相信上帝。我相信雖然我不慬,但是這難不倒祂,上帝已經掌握了這一切,祂要讓這一切成為我生命中的幫助。
一個在上帝裏忍耐的人會問說:「上帝啊!你在這困難中要我學習什麼樣的功課?」而不是說:「上帝啊!為什麼你讓這種事發生?」
等待,往往是上帝給我們的功課,挪亞等了120年雨水才下,摩西在曠野四十年。直到今天我們仍然在等待耶穌的來到,聖經要我們以「我主長久忍耐為得救的因由」
當你覺得很急,但是上帝一點都不急,你覺得就是現在了,但是上帝卻往往沒有出現時,你要知道,上帝決不延遲,但總是準時來到,我們需要的是操練的是忍耐,用信心來仰望耶穌。
2003年7月27日 星期日
家庭的根基 -- 曾昭瑞 傳道
寫作於2003.07.27
作 者: 曾昭瑞 傳道
經文:【 申命記六章20-25節】線上收聽
不知道是不是有人曾問你,「為怎樣你會成做一個基督徒?」我想真多人有真多種不同的回答,譬如講:真理對我來講真重要;我想信耶穌真正是上帝的獨生子,祂真正有從死裡復活,耶穌為我解決了死亡的問題,使我有盼望。因為耶穌讓我活在這個世間有意義,不再空虛,有了真正的目標與價值。這攏是真正好的答案。
但是,你若問我為怎樣欲做一個基督徒,我的回答是:「就算講沒有頭前那些理由,甘那因為基督信仰給我一個幸福美滿的婚姻,我就欲來相信主耶穌。」在這個世間上有那麼多不美滿,不快樂,充滿破碎、充滿怨恨、生氣、吵架的家庭。本來我一直想像我的婚姻生活可能也會是安呢,總是上帝卻賜給我享受到充滿溫暖、幸福的家庭。我就會感受到,將來不論天堂是怎樣,永生是如何,上帝已經給我享受到在地上最快樂的事。
真多社會、心理學家攏講:「從一個不完美長大的小孩長大的人,將來所組成的家庭常常會是不完全。」這其實是我心中的驚駭。我會記得小漢時有一陣仔,阮住在厝內,暗暝攏無開電火,也不敢出聲講話。因為我的爸爸賭博,欠人真多錢,有黑道的人來討債。阮無錢通還,所以不敢開門,也不敢讓人知厝內有人。討債的人在門大吼叫、累罵、咒詛、恐嚇。那是有人來按電鈴,阮攏會在黑暗中,驚到躲在桌仔腳,連喘氣攏不敢。有時討債的人離開,已經歸半點鐘,阮全家的人猶原在黑暗中,不敢震動。平安?什麼是平安?對我來講,這兩字,寫來真簡單,總是離我真遙遠。
在我青少年的時,我驚結婚,因為我感覺無法度適應姻婚生活,我無法度盡婚姻的責任,我心內也不知如何與人建立親密的關係。我是一個真孤僻、無愛與人來往的人。總是感謝上帝,祂將我帶到教會,用兄弟姊妹的愛來醫治我。我不是在一到教會,或是一信耶穌,上帝就馬上就醫治好,家庭對我的傷害。總是上帝用祂的話語,兄弟姊妹的愛來幫助我。讓我漸漸學習到怎樣去愛別人。
最近我與一個教會內的媽媽在分享,她對我講:「你的婚姻太幸福了,所以你無經驗到人生的艱苦。」我心中聽到真意外,總是也感謝上帝。原本我認為自己是無法度面對婚姻生活的人,如今卻有一個別人認為美滿的婚姻。這是什麼原因?就是「我成做一個基督徒」,上帝讓我經驗到祂的愛,及祂的祝福。對我來講,有一個美滿幸福的婚姻,是上帝給我最大的祝福,遠遠超過上帝給我金錢、地位、名聲。因為這是過去我認為我無法度得到的。
申命六章2節,要咱的家庭成做一個「謹守上帝所吩咐的誡命、律例、典章」的所在,當咱安呢做就會享福、就被上帝祝福,這個祝福就是咱的家庭建立以上帝話語做根基。上帝提醒咱,祂所講的咱要遵行,並且要教導咱的兒女,在咱的厝內,生活中間來充滿上帝的話。不管是坐下、起來,或是行在路上,無論如何,就是要談論。在咱的家庭生活中間,若有安呢來做,就領受上帝的福氣。
用上帝的話來做咱家庭的基礎是一件重要的代誌,我與怡慧,就常常作伙來讀聖經,每一日,阮作伙讀舊約一章、詩篇一篇、箴言一章、新約一章。一日讀四章,差不多只用十幾分鐘。在這中間,除了明白上帝的話以外,更加重要的是,讓阮兩人的心會通在那時意念相同、心思相同。這是一件真正重要的代誌。
讀聖經是一個家庭真正要的活動。以弗所書五章20-21論到夫妻的彼此順服事講:「萬事常常佇咱的主耶穌基督的名,來感謝父上帝,著敬畏基督來相順服。」如果夫妻佇在聖經中間來學習怎樣學習放棄自己的自私,放棄自己的固執,學習怎樣彼此在主的內面順服,為著愛耶穌,來放棄自己的自我中心,為著愛耶穌來學習彼此讓步,彼此順服。安呢家庭就有真正的幸福與美滿。
對我一個在父親形象不完全的家庭中長大的小孩,我也學習怎樣從聖經中間來做一個好的家長的形像。詩篇一○三篇講:「耶和華有憐憫、有恩典,無快快受氣,閣有豐盛的慈愛,伊無長長責備,亦無永遠囥受氣。伊無照咱的罪過款待咱,亦無照咱的罪報應咱。因為天離開地許呢高,伊的慈愛對敬畏伊的人亦是許呢大。東離開西有偌遠,伊互咱的罪過離開咱亦是許呢遠。老父怎樣憐憫伊的子兒,耶和華憐憫敬畏伊的人亦是安呢。」在聖經中間,咱會通學習到用憐憫,用慈愛來做爸爸,無隨便生氣。來學習用鼓勵與肯定,而不是用否定、批評、責罵來對待自己的子女。安呢咱的子女,就會在咱的身上學習到待人接物的態度。當咱的子女在咱的身上學習到與人相處的方法,姻才會學習到與別人到陣的方法。
【教導子女的方法】
聖經對咱講:「設使二彼有挾嫌,就著相寬容,相赦免;像主曾赦免恁,恁也著按呢。」歌三:13;21節「做老父的,恁呣通激互恁的子兒受氣,驚了姻失志。」雅各書五16「恁著相對認罪,相替祈禱,通得著醫好。義人的祈禱,伊的力量有大功效。」其實我是一個真無愛認罪的人,當我做不對的時,傳道娘就會對說講:「你錯了,要認錯!」那是以前,我相信我絕對不愛理她,我會遮掩我的錯語。總是在上帝的愛內面,我向傳道娘學習認錯,她也來赦免我。通過安阮也學習怎樣相饒恕?像上帝無條件的饒恕咱一樣。如果夫妻會通來學習彼此饒恕,夠會通彼此代禱,祈求,當咱的子女看見這種狀況的時,姻也開始學習饒赦別人、學習彼此代求。咱的厝內的人,就會在這種的學習中間,經歷到真正的相愛,與別人建立好的交陪。
一對夫婦是不是親密,不是看姻在眾人的面前看起來真正好。而是有常常彼此代禱,這是在聖靈內面的親密。先生會對太太講:「我今那日有一件代誌真正重要,請你為我代禱。」太太也會對先生講:「我需要你的祈禱」。這是一個屬靈基督徒家庭常常需要做的事。如果夫婦中間會常常彼此相代禱,這一定會是一個親密、相愛的家庭。因為這種的愛是建立在耶穌基督內面。
厝內的孩子在青少年的時期,常常會與父母意見無相同,傳道娘怡慧也是,在她青少年時,也有一段不愛聽爸爸媽媽講話的時期。但是她講有一件代誌讓她非常感動:就是有一天半暝的時當她從樓頂下樓,發現她的爸爸媽媽兩人跪在客廳,在為她祈禱。這個畫面常常在她的心中,讓她感覺她的父母是真正疼她的。
約翰三書4節:「我想見我的子兒佇真理的行,我的歡喜無卡大佇此個」當咱常常在家庭中間實現咱的信仰,所帶來的祝福,就是咱的子兒是真正行佇真理中間。姻也會將這種行佇真理的生活,傳乎子子孫孫。
佇咱的中間,咱不是誇口咱什麼人天生就會組織一個好家庭,咱只有感恩,因為有上帝佇咱的家庭中間,祂的話語成作家庭的根基,咱才會有美好的生活。
咱需要問一個問題:「上帝啊,如果我的家庭無有你的形象,我的生活是不是需要改變?」
一個庭的重建,是從個人的改變開始。就是欲讓上帝佇咱的家庭內面作工,上帝必須先佇咱的內面作工。因為我是一個傳教者,所有我常常有機會去到會友的家庭內面。我發現咱教會的會友,無論厝是大間、小間,是新是舊,大家攏真正注重厝內的清氣,厝內大多數攏打掃到真正清氣。咱每一個人的家庭,在看會到的部分,咱攏真正認真來維護。在咱的家庭內面看不到的部分,夠卡需要咱認真來維護。咱的家庭有打掃除,也需要屬靈的大掃除。什麼是屬靈的大掃除,就是照著聖經的話語用愛、寬容、赦免、憐憫、接納來起造咱的家庭。將厝內的相爭、紛爭、苦毒、怨恨這種無屬於上帝的垃圾倒出去。家庭的大掃除,就是照上帝的話來起造家庭。欲開始來家庭大掃除,先要有在家庭內面有好的屬靈空氣,好的屬靈空氣,就是常常在厝內讀聖經、禱告、吟詩甚至禮拜。當家庭常常有這種活動,相爭、苦毒、怨恨就會漸漸消失。
申命記六:20對咱講:「將來你的子問你講:『耶和華----咱的上帝所令恁諸個證據、律例,法度是什麼意思啊?』」咱的子女會問咱,是因為咱有照著上帝的要求去做。如果咱的子兒常常問咱有關信仰的問題,就這表示這個家庭是有將信仰落實在生活中間,因為咱所行所做在兒女的面前,這就是對姻最好的宗教教育。
咱教會的少年團契,每一年辦退修會的時,攏要排一個專題,這個專題就是「信仰問題解答」,這群在教會長大的小孩,對信仰的問題,比那些無在教會出入的青少年,有夠卡多的問題需要回答。因為姻佇咱的教會看見咱所做的一切,自然就會關心姻的信仰。所以一個照信仰佇行的家庭,姻的子女對信仰有真多的問題需要家長的解答。
「耶和華命令咱行諸個一切的律例,來敬畏耶和華----咱的上帝,互咱常常得著福氣,得著伊保全咱的生命。親像今仔日的款。咱若照耶和華----咱的上帝所命令的,佇伊的面前照伊一切的誡命來行,這就是咱的義。」24-25當咱照著上帝的律例去行,這就是咱的義,咱也會得到上帝的祝福,上帝的祝福有真多方面,可能是平安、有上帝的保守、生命得保全。其中一個真正大的祝福就是,咱的子女是一個敬虔的後代。我常常為會友新生的子女祈禱,除了為姻祈禱子女健康、聰明、聽話以外,我最意愛為這個家庭的祝福,就是求上帝讓姻的子女成做敬虔的後代。當咱在家庭真實照上帝的話來行,就會培養敬虔的後代。
這段聖經在一開始的時講:6-7「我今仔日所命令你諸個話著記佇你的心,也著用這勤勤教示你的子兒,無論你坐佇厝內,行佇路裡,睏抑是起來攏著講論。」「著記佇你心」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負擔」或是「擔起重擔」。咱欲夠一遍來強調:將上帝的話教導咱的子女,是咱的「負擔」,上帝要咱「負起這個重擔」所以家長,要將上帝的話傳講在咱的厝內。夫妻之間日日互相祈禱,父母要為自己的子女祈禱,並且著為未出世的子女祈禱,與姻讀聖經,幫助姻遠離罪惡。
佇家庭大掃除的中間,就是夫妻要建立與上帝真實的關係。如果咱無與耶穌基督建立個人真實的關係,接受聖靈在咱的生命做主,咱就無法度讓主耶穌佇咱的家庭做主。佇我的厝內的客廳中間,有放一幅字,「基督是我家之主」。這幅字,相信真多家庭內也有,照聖經所講的,基督若欲成做我家之主,就必須讓基督成做咱個人的主。
對今那日的狀況來講,真多人在工作上表現真正認真,但是在家庭上卻欠缺責任感。也有一部分的基督徒知道家庭真正重要,總是他的生活型態卻與一般人無什麼無同。如果一個基徒家庭與外面一般家庭最大差別,只是有禮拜日有去教會參加禮拜。安呢咱的家庭就失去了上帝的祝福。
加爾文講到悔改認為就是「因為對上帝有全然與真實的敬畏,咱的生命真正回轉歸向祂」悔改是從罪中回轉,並追求公義。咱無夠與上帝爭辯,承認自己的罪,從罪中回轉,並決心一生為祂來活。就親像咱的生命需要在上帝的面前來悔改,才會有真正的改變。同款地咱的家庭,也需要在上帝的內面來大掃除,除去上帝所無歡喜的心態,真實來回應家庭中每一個關係的需要。咱所需要的是建立與上帝真實的關係,也與咱的厝內的人建立真實的關係。上帝所看重咱如何扮演在家庭中間的角色,因為家庭是起造信仰的所在,也是影響生命的所在。
這是一個上帝的應允,當咱用上帝的話來起造家庭時,咱欲得到幸福的家庭與敬虔的後代,姻欲代代相傳上帝的話。這種的福氣是別項物件所無法度代替的。過去我想講自己無法度來經驗到一個美好的家庭生活。總是在上帝的話內,我經驗到改變。我相信上帝也會通改變咱的家庭。
想看麥,咱的家庭多久無讀聖經了?也有多久不曾祈禱了?你會通為你的家庭帶來改變,為厝內的人帶來祝福。真正的平安欲入到恁的厝內。咱中間那有人願意用上帝的話作家庭的根基。這種的改變就欲漸漸發生在咱的家庭中間。
作 者: 曾昭瑞 傳道
經文:【 申命記六章20-25節】線上收聽
不知道是不是有人曾問你,「為怎樣你會成做一個基督徒?」我想真多人有真多種不同的回答,譬如講:真理對我來講真重要;我想信耶穌真正是上帝的獨生子,祂真正有從死裡復活,耶穌為我解決了死亡的問題,使我有盼望。因為耶穌讓我活在這個世間有意義,不再空虛,有了真正的目標與價值。這攏是真正好的答案。
但是,你若問我為怎樣欲做一個基督徒,我的回答是:「就算講沒有頭前那些理由,甘那因為基督信仰給我一個幸福美滿的婚姻,我就欲來相信主耶穌。」在這個世間上有那麼多不美滿,不快樂,充滿破碎、充滿怨恨、生氣、吵架的家庭。本來我一直想像我的婚姻生活可能也會是安呢,總是上帝卻賜給我享受到充滿溫暖、幸福的家庭。我就會感受到,將來不論天堂是怎樣,永生是如何,上帝已經給我享受到在地上最快樂的事。
真多社會、心理學家攏講:「從一個不完美長大的小孩長大的人,將來所組成的家庭常常會是不完全。」這其實是我心中的驚駭。我會記得小漢時有一陣仔,阮住在厝內,暗暝攏無開電火,也不敢出聲講話。因為我的爸爸賭博,欠人真多錢,有黑道的人來討債。阮無錢通還,所以不敢開門,也不敢讓人知厝內有人。討債的人在門大吼叫、累罵、咒詛、恐嚇。那是有人來按電鈴,阮攏會在黑暗中,驚到躲在桌仔腳,連喘氣攏不敢。有時討債的人離開,已經歸半點鐘,阮全家的人猶原在黑暗中,不敢震動。平安?什麼是平安?對我來講,這兩字,寫來真簡單,總是離我真遙遠。
在我青少年的時,我驚結婚,因為我感覺無法度適應姻婚生活,我無法度盡婚姻的責任,我心內也不知如何與人建立親密的關係。我是一個真孤僻、無愛與人來往的人。總是感謝上帝,祂將我帶到教會,用兄弟姊妹的愛來醫治我。我不是在一到教會,或是一信耶穌,上帝就馬上就醫治好,家庭對我的傷害。總是上帝用祂的話語,兄弟姊妹的愛來幫助我。讓我漸漸學習到怎樣去愛別人。
最近我與一個教會內的媽媽在分享,她對我講:「你的婚姻太幸福了,所以你無經驗到人生的艱苦。」我心中聽到真意外,總是也感謝上帝。原本我認為自己是無法度面對婚姻生活的人,如今卻有一個別人認為美滿的婚姻。這是什麼原因?就是「我成做一個基督徒」,上帝讓我經驗到祂的愛,及祂的祝福。對我來講,有一個美滿幸福的婚姻,是上帝給我最大的祝福,遠遠超過上帝給我金錢、地位、名聲。因為這是過去我認為我無法度得到的。
申命六章2節,要咱的家庭成做一個「謹守上帝所吩咐的誡命、律例、典章」的所在,當咱安呢做就會享福、就被上帝祝福,這個祝福就是咱的家庭建立以上帝話語做根基。上帝提醒咱,祂所講的咱要遵行,並且要教導咱的兒女,在咱的厝內,生活中間來充滿上帝的話。不管是坐下、起來,或是行在路上,無論如何,就是要談論。在咱的家庭生活中間,若有安呢來做,就領受上帝的福氣。
用上帝的話來做咱家庭的基礎是一件重要的代誌,我與怡慧,就常常作伙來讀聖經,每一日,阮作伙讀舊約一章、詩篇一篇、箴言一章、新約一章。一日讀四章,差不多只用十幾分鐘。在這中間,除了明白上帝的話以外,更加重要的是,讓阮兩人的心會通在那時意念相同、心思相同。這是一件真正重要的代誌。
讀聖經是一個家庭真正要的活動。以弗所書五章20-21論到夫妻的彼此順服事講:「萬事常常佇咱的主耶穌基督的名,來感謝父上帝,著敬畏基督來相順服。」如果夫妻佇在聖經中間來學習怎樣學習放棄自己的自私,放棄自己的固執,學習怎樣彼此在主的內面順服,為著愛耶穌,來放棄自己的自我中心,為著愛耶穌來學習彼此讓步,彼此順服。安呢家庭就有真正的幸福與美滿。
對我一個在父親形象不完全的家庭中長大的小孩,我也學習怎樣從聖經中間來做一個好的家長的形像。詩篇一○三篇講:「耶和華有憐憫、有恩典,無快快受氣,閣有豐盛的慈愛,伊無長長責備,亦無永遠囥受氣。伊無照咱的罪過款待咱,亦無照咱的罪報應咱。因為天離開地許呢高,伊的慈愛對敬畏伊的人亦是許呢大。東離開西有偌遠,伊互咱的罪過離開咱亦是許呢遠。老父怎樣憐憫伊的子兒,耶和華憐憫敬畏伊的人亦是安呢。」在聖經中間,咱會通學習到用憐憫,用慈愛來做爸爸,無隨便生氣。來學習用鼓勵與肯定,而不是用否定、批評、責罵來對待自己的子女。安呢咱的子女,就會在咱的身上學習到待人接物的態度。當咱的子女在咱的身上學習到與人相處的方法,姻才會學習到與別人到陣的方法。
【教導子女的方法】
聖經對咱講:「設使二彼有挾嫌,就著相寬容,相赦免;像主曾赦免恁,恁也著按呢。」歌三:13;21節「做老父的,恁呣通激互恁的子兒受氣,驚了姻失志。」雅各書五16「恁著相對認罪,相替祈禱,通得著醫好。義人的祈禱,伊的力量有大功效。」其實我是一個真無愛認罪的人,當我做不對的時,傳道娘就會對說講:「你錯了,要認錯!」那是以前,我相信我絕對不愛理她,我會遮掩我的錯語。總是在上帝的愛內面,我向傳道娘學習認錯,她也來赦免我。通過安阮也學習怎樣相饒恕?像上帝無條件的饒恕咱一樣。如果夫妻會通來學習彼此饒恕,夠會通彼此代禱,祈求,當咱的子女看見這種狀況的時,姻也開始學習饒赦別人、學習彼此代求。咱的厝內的人,就會在這種的學習中間,經歷到真正的相愛,與別人建立好的交陪。
一對夫婦是不是親密,不是看姻在眾人的面前看起來真正好。而是有常常彼此代禱,這是在聖靈內面的親密。先生會對太太講:「我今那日有一件代誌真正重要,請你為我代禱。」太太也會對先生講:「我需要你的祈禱」。這是一個屬靈基督徒家庭常常需要做的事。如果夫婦中間會常常彼此相代禱,這一定會是一個親密、相愛的家庭。因為這種的愛是建立在耶穌基督內面。
厝內的孩子在青少年的時期,常常會與父母意見無相同,傳道娘怡慧也是,在她青少年時,也有一段不愛聽爸爸媽媽講話的時期。但是她講有一件代誌讓她非常感動:就是有一天半暝的時當她從樓頂下樓,發現她的爸爸媽媽兩人跪在客廳,在為她祈禱。這個畫面常常在她的心中,讓她感覺她的父母是真正疼她的。
約翰三書4節:「我想見我的子兒佇真理的行,我的歡喜無卡大佇此個」當咱常常在家庭中間實現咱的信仰,所帶來的祝福,就是咱的子兒是真正行佇真理中間。姻也會將這種行佇真理的生活,傳乎子子孫孫。
佇咱的中間,咱不是誇口咱什麼人天生就會組織一個好家庭,咱只有感恩,因為有上帝佇咱的家庭中間,祂的話語成作家庭的根基,咱才會有美好的生活。
咱需要問一個問題:「上帝啊,如果我的家庭無有你的形象,我的生活是不是需要改變?」
一個庭的重建,是從個人的改變開始。就是欲讓上帝佇咱的家庭內面作工,上帝必須先佇咱的內面作工。因為我是一個傳教者,所有我常常有機會去到會友的家庭內面。我發現咱教會的會友,無論厝是大間、小間,是新是舊,大家攏真正注重厝內的清氣,厝內大多數攏打掃到真正清氣。咱每一個人的家庭,在看會到的部分,咱攏真正認真來維護。在咱的家庭內面看不到的部分,夠卡需要咱認真來維護。咱的家庭有打掃除,也需要屬靈的大掃除。什麼是屬靈的大掃除,就是照著聖經的話語用愛、寬容、赦免、憐憫、接納來起造咱的家庭。將厝內的相爭、紛爭、苦毒、怨恨這種無屬於上帝的垃圾倒出去。家庭的大掃除,就是照上帝的話來起造家庭。欲開始來家庭大掃除,先要有在家庭內面有好的屬靈空氣,好的屬靈空氣,就是常常在厝內讀聖經、禱告、吟詩甚至禮拜。當家庭常常有這種活動,相爭、苦毒、怨恨就會漸漸消失。
申命記六:20對咱講:「將來你的子問你講:『耶和華----咱的上帝所令恁諸個證據、律例,法度是什麼意思啊?』」咱的子女會問咱,是因為咱有照著上帝的要求去做。如果咱的子兒常常問咱有關信仰的問題,就這表示這個家庭是有將信仰落實在生活中間,因為咱所行所做在兒女的面前,這就是對姻最好的宗教教育。
咱教會的少年團契,每一年辦退修會的時,攏要排一個專題,這個專題就是「信仰問題解答」,這群在教會長大的小孩,對信仰的問題,比那些無在教會出入的青少年,有夠卡多的問題需要回答。因為姻佇咱的教會看見咱所做的一切,自然就會關心姻的信仰。所以一個照信仰佇行的家庭,姻的子女對信仰有真多的問題需要家長的解答。
「耶和華命令咱行諸個一切的律例,來敬畏耶和華----咱的上帝,互咱常常得著福氣,得著伊保全咱的生命。親像今仔日的款。咱若照耶和華----咱的上帝所命令的,佇伊的面前照伊一切的誡命來行,這就是咱的義。」24-25當咱照著上帝的律例去行,這就是咱的義,咱也會得到上帝的祝福,上帝的祝福有真多方面,可能是平安、有上帝的保守、生命得保全。其中一個真正大的祝福就是,咱的子女是一個敬虔的後代。我常常為會友新生的子女祈禱,除了為姻祈禱子女健康、聰明、聽話以外,我最意愛為這個家庭的祝福,就是求上帝讓姻的子女成做敬虔的後代。當咱在家庭真實照上帝的話來行,就會培養敬虔的後代。
這段聖經在一開始的時講:6-7「我今仔日所命令你諸個話著記佇你的心,也著用這勤勤教示你的子兒,無論你坐佇厝內,行佇路裡,睏抑是起來攏著講論。」「著記佇你心」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負擔」或是「擔起重擔」。咱欲夠一遍來強調:將上帝的話教導咱的子女,是咱的「負擔」,上帝要咱「負起這個重擔」所以家長,要將上帝的話傳講在咱的厝內。夫妻之間日日互相祈禱,父母要為自己的子女祈禱,並且著為未出世的子女祈禱,與姻讀聖經,幫助姻遠離罪惡。
佇家庭大掃除的中間,就是夫妻要建立與上帝真實的關係。如果咱無與耶穌基督建立個人真實的關係,接受聖靈在咱的生命做主,咱就無法度讓主耶穌佇咱的家庭做主。佇我的厝內的客廳中間,有放一幅字,「基督是我家之主」。這幅字,相信真多家庭內也有,照聖經所講的,基督若欲成做我家之主,就必須讓基督成做咱個人的主。
對今那日的狀況來講,真多人在工作上表現真正認真,但是在家庭上卻欠缺責任感。也有一部分的基督徒知道家庭真正重要,總是他的生活型態卻與一般人無什麼無同。如果一個基徒家庭與外面一般家庭最大差別,只是有禮拜日有去教會參加禮拜。安呢咱的家庭就失去了上帝的祝福。
加爾文講到悔改認為就是「因為對上帝有全然與真實的敬畏,咱的生命真正回轉歸向祂」悔改是從罪中回轉,並追求公義。咱無夠與上帝爭辯,承認自己的罪,從罪中回轉,並決心一生為祂來活。就親像咱的生命需要在上帝的面前來悔改,才會有真正的改變。同款地咱的家庭,也需要在上帝的內面來大掃除,除去上帝所無歡喜的心態,真實來回應家庭中每一個關係的需要。咱所需要的是建立與上帝真實的關係,也與咱的厝內的人建立真實的關係。上帝所看重咱如何扮演在家庭中間的角色,因為家庭是起造信仰的所在,也是影響生命的所在。
這是一個上帝的應允,當咱用上帝的話來起造家庭時,咱欲得到幸福的家庭與敬虔的後代,姻欲代代相傳上帝的話。這種的福氣是別項物件所無法度代替的。過去我想講自己無法度來經驗到一個美好的家庭生活。總是在上帝的話內,我經驗到改變。我相信上帝也會通改變咱的家庭。
想看麥,咱的家庭多久無讀聖經了?也有多久不曾祈禱了?你會通為你的家庭帶來改變,為厝內的人帶來祝福。真正的平安欲入到恁的厝內。咱中間那有人願意用上帝的話作家庭的根基。這種的改變就欲漸漸發生在咱的家庭中間。
2003年7月13日 星期日
重建聖殿 -- 曾昭瑞 傳道
寫作於2003.07.13
作 者: 曾昭瑞 傳道
經文:【 以斯拉記三章8-13節】線上收聽
今那日咱所讀的這段聖經是記載以色列人歷史中一個真重要的代誌。公元前五百八十七年左右耶路撒冷被巴比倫人陷落,以色列百姓受捉到巴比倫。經過將近七十年到公元前五百二十年,以色列人回來到耶路撒冷開始重建聖殿。在這七十年中間,以色人過著一個沒有自己國家、沒有自己土地,被擄流亡的生活。姻無法度夠再向上帝獻祭,無法度來到聖殿敬拜上帝。對以色列人來講,被擄生活中最大的艱苦不是受擄時被人苦毒。這種的苦毒是肉體的受苦,忍耐就會過去。最大的艱苦是,外邦人嘰笑姻「恁的上帝在撘落?」「耶和華那是上帝,恁怎樣會滅國?」「怎樣耶和華無法度保護恁?」面對外邦人的嘰笑,猶太人不是失去對上帝的信心,來懷疑上帝是不是存在。姻最大的驚駭是「上帝是不是因為猶太人的罪來棄絕姻,使姻永遠在黑暗中來滅亡。」
雖然有先知的話語安慰姻,但是百姓中間有真多人心中是真正艱苦,過去百姓作伙守節期、吟詩跳舞、獻祭敬拜。對猶太人來講,聖殿代表上帝的同在,但是如今上帝的聖殿卻被拆毀。這不是一個建築物的毀壞,所代表的是「上帝離開,無夠同在」。以色列百姓已經失落上帝的恩典啊。在猶太人的認知中間,只有姻是受選的百姓,是上帝所特別照顧,上帝的恩典獨獨臨到佇姻。但是,如今這個榮光失落了,上帝離開祂的百姓,掩面無看姻。這種的痛苦這個民族有真正深的反省,到底阮在什麼所在得罪上帝?如今阮欲怎樣來表明阮的悔改?
猶太人百姓,在苦難中,姻不斷向上帝來認罪、祈禱、悔改,講:「讓阮會重新得到上帝的接納,重新得到上帝的引導,親像上帝當初引導阮的祖先出埃及,來到迦南。如今也求上帝帶阮離開被擄的苦難。」對姻來講,這不甘單是自己苦難結束的盼望,也是對整個猶太民族的安慰,當拯救臨到的時,姻就會發現上帝無忘記姻。上帝的榮耀欲夠再一次回來到猶太人的中間。
猶太人在聖殿被毀壞的時間,發展一種特別的文化,來表明自己的身份是真真正正的猶太人。所以姻在身體上作一個記號,就是男子要行割禮。通過別的民族攏無行割禮,只有猶太人行割禮來表明自己的身份。另外就是守安息日,用七日休息一日來顯明姻與外邦人的無同,同齊時來表明自己的身份。姻的信仰也在面對外邦人神明中間一遍夠一遍接受挑戰。直到上帝所訂的日期已經滿了。
經過了將近七十年,波斯王古列,下令猶太人可以回到耶路撒冷,重建聖殿。通過安呢,上帝激動多多人的心,回來耶路撒冷重建聖殿。
對這些回歸到耶路撒冷百姓來講:「回來,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耶路撒冷已經毀壞、所有的田園已經拋荒。上帝的聖城已經成做野獸出入的所在。那些住在巴比倫的以色列人,有的已經適應外邦人的生活,在外邦人的所在有自己的厝、田園、事業。如今要姻放下一切,重新回來到耶路撒冷生活,是一件困難的代誌。所以聖經講:只有四萬二千三百六十人,「選擇了人少的那條路」,起來回到耶路撒冷。絕大多數的猶太人選擇留在外邦的國度。
這是一個事實,只有少數的人對耶路撒冷有負擔,只有少數人意愛尋求上帝的榮耀。絕大多數的人,所想到的是自己的生活,自己的需要。這種的景況不是只有發生在猶太人的歷史中間,在教會歷史上的大復興,台灣的民主運動上面,往往不是因為大多數人努力的成果,而是少數有負擔、有使命的人,姻不斷犧牲、不斷努力打拼,所得到的。
這群猶太人對聖殿有一個異象。聖經講到「彼時百姓親像一人,聚集佇耶路撒冷。」這些人的異象,就是同心合意,作伙來「重建聖殿、重新敬拜上帝、重新經驗上帝同在。」姻無愛過一個與上帝隔離的生活,姻欲重新經驗到上帝的同在。因為有這種強烈的需要,這些人願意放下一切回來到耶路撒冷,重建聖殿。
當姻回來到耶路撒冷的時,就代先重建耶和華的祭壇,逐人向上帝獻祭。雖然那當時,尚未開始重建聖殿。對這點,咱會通明白,猶太百姓知道,要重建聖殿,就要先恢復敬拜上帝的生活。若無有真實敬拜上帝的生活,夠再新、夠再美麗的聖殿,也是無路用。因為對姻來講「聖殿是為著乎人敬拜上帝,不是為著讓人看了滿足」。
以色列的百姓,一步一步來準備重建聖殿,這需要在物質的部份來準備,猶太人開始收集多多的石頭、樹木、金銀,來做硬體的準備。但是真正重要的是已經七十年,大家不曾聚集同齊敬拜上帝了。過去那些祭司、利未人,負責獻祭、讚美的人攏已經死亡、年老。總是年輕的人卻無有這種的經驗。所以猶太人在人材、同工的訓練就特別重要。咱會通想像,在這個時刻,有多多的年輕當佇接受這信仰經驗的傳承,姻對以前聽到,要怎樣敬拜上帝。到如今自己要負責去執行敬拜上帝的禮儀。「起來承擔,這是恁的責任,咱欲來重建聖殿,咱欲恢復敬拜上帝的生活,恁要一代傳過一代。」對這年老的猶太人來講,重要的不是重新看到聖殿,來滿足自己的心願,重要的是看到新的一代接續敬拜上帝的生活,安呢猶太人才有真正的希望。
「起厝師傳下耶和華殿的地基的時,祭司穿禮服舉號頭,亞薩的子孫利未人提鐃鈸,攏倚著欲謳咾耶和華。照以色列王大衛所定著的倚。」當立耶和華殿地基的時,對這群祭司、利未人站著敬拜耶和華的事奉者,與年老的長輩。這攏是一種全新的經驗。姻「攏照以色列王大衛所定著的倚」。這種的重建,不是甘那是硬體的建築,也是一個傳承的確認。這個信仰,不夠再屬於老一輩才有經驗過,而是這個信仰團體,無論年輕、年老者,攏共同來參與重新起造的。當所有的人大聲謳咾感謝講:「因為伊是好,伊永遠是慈愛互以色列。」這是一個信仰的宣告,過去的苦難已經過去了,上帝無忘記伊的百姓。阮今那日在這,無論年老、少年,同心宣告,上帝的慈愛永遠佇著。佇這個宣告的時,無有文化的差別,無論是在耶路撒冷出生的老人,或是被擄外地出生的少年人,阮的心是一致的。這是一個無代溝的時刻,無論老人、少年人攏有共同的心志,「重起聖殿」。這是一個共同參與的時刻,也是一個同心同意的時刻。
就是彷彿當年,年輕的景況再度出現。這不是夢,這是真實,以色列百姓同齊來敬拜上帝。在這群重建聖殿的以色列人中間。那些見過舊殿的老年人。當他們上一次看見聖殿時,他們都還是小孩子,如今再次見到聖殿根基時,他們已經成為白髮蒼蒼的老人。在一生中姻所經驗的,是沒有自己的國家,沒有自己的土地,無法在聖殿中敬拜上帝。這些外邦出生的新世代,所聽到的只是過去美好的歷史。但是今那日姻在這個所在作伙敬拜謳咾上帝。無論年老、少年,眾百姓大聲喝。「因為耶和殿的地基已經下佇」。這是一個記號,上帝慈愛永遠無離開的記號。這是一個記號,重新敬拜上帝的記號。這是一個記號,以色列百姓無分年紀,重新來起造信仰的記號。
咱會通來想像,當時的景況,百姓大聲哭,也大聲喝。姻的內心激動,是感動、歡喜,也是對苦難經驗的醫治。一切的苦難在這個時刻攏無夠再重要,攏已經過去啊!「因為伊是好,伊永遠是慈愛互以色列」。這是歡喜的聲,抑是啼哭的聲已經無重要,因為這是重建聖殿的時刻,也是重新起造信仰的時刻。
每一遍我佇讀這段聖經的時,我常常感動到流眼屎,我常常想像,我是參與在歡喜喝與大聲哭中間的一個百姓。上帝啊你怎樣恩待阮,讓阮會通回來享受你的恩典,上帝啊阮欲怎樣來報答你的賞賜。這種感覺,從我是一個高中生,到今那成做一個傳道者,攏真實在的存在。我想有一日當我年老的時,夠再讀這段聖經的時,我可能會親像那些見過聖殿的老人,在那裏大聲啼哭。因為我知上帝無棄絕咱。
咱的教會也有計畫欲來重新建堂,這是一件重要的大代誌,在這個所在,有幾點是咱會通來思考的。第一、咱是不是有經驗到對現況的無滿足?只有四萬二千三百六十人回來耶路撒冷,因為姻無滿足於現在的生活。那些滿足在於現況生活的以色列人,就留佇外邦人的所在,因為姻放不下現在所有的。只有無滿足在現況夠願意採取行動的人,才回來到耶路撒冷。姻追求一種新的生活方式,無滿足現在的生活活,姻決心放棄現在所有的,來追求一個新的未來。當一間教會欲來重建的時,就是要面對現況的改變,當咱看到真正上帝的異象,咱就會有神聖的無滿足感,使咱會通回應這個時代的需要。
第二:重新回復與上帝的關係。
一個教會的重建,不是甘那硬體的重建。更加重要的咱是不是與上帝建立一個真實的關係。以色列人在重建聖殿時,是信仰的傳承與人材的培育。當咱的教會欲來重建,信仰的傳承,人材的培育同款重要。因為只有建立與上帝真實的關係,才會起造真實的聖殿。那無新的建築物,只是一間美麗的建築物,無法度讓人的生命得到真正的改變。
第三、重建是同心合意的行動。
立聖殿根基的時,無論是老人、少年人、是歡喜喝、大聲哭。這些百姓的心是相同的,阮欲重建耶和華的殿。這是大家共同的異象。咱的教會欲來重建,也需要咱的同心、同意,來尋求上帝所欲乎咱的異象。
以色列人在重建聖殿的過程中,並不是無遇到困難,百姓遇到生活的困難,手中軟弱,不能做工,也有仇敵的作為。阻止以色列人來重建聖殿。這也乎咱看出:重建是一個過程,不是一個單一事件,不是歡歡喜喜的開工,就可以順利完成,重建的過程中間,會遇到多多的困難,只有清楚明白為何重建,重建會有什麼幫助,才會使以色列人在軟弱中繼續來重建。也只有將這個過程從頭到尾完全交託在上帝的手中,才會得到真正的成功。
最近新生南路,台灣大學對面的信義會真理堂,已經開始重建的工程。每一遍我經過那個所在,就看見姻所掛的布條「再見舊堂,迎接新堂。」這是一種懷念,也是期盼將來。真理堂是討論建堂將近十年,才開始動工。在這十年的過程中間,姻越來越清楚上帝的旨意,與教會將來發展的方向。姻盼望成做一個宣教、敬拜上帝的教會。
咱的教會為什麼欲重建?有的人真簡單的回答:「已經坐不下去」。這句話無不錯,總是一個教會那是因為坐不下,才來重建,好親像是講阮需要一間坐會下去的教會,是咱的異象。我相信,一間教會應該要夠有更加有意義的異象,這種的重建才有意義。重建不是欲滿足咱自己的慾望,乃是欲回應上帝所乎咱的使命。
什麼是教會的使命?有一位宣教師在參加一間教會的獻堂禮拜時,有人問他有什麼感受。他說:「真多禮拜堂在開始的前十年是一個宣揚耶穌基督福音的場所。到了第二個十年,會是一群基督徒聚會的場所。到第三個十年以後,就只會是一群人每週交誼分享的場所。」親愛的兄姊,今天咱的教會是什麼款的教會?是傳揚耶穌基督福音的場所?是基督徒聚會的場所?是一群人交誼分享的場所?
咱需要清楚明白上帝對我們的心意,「成做萬民的祝福」這個異象,是欲滿足咱自己,還是欲完成上帝對咱的心意,這需要咱每一個和平教會的兄姊共同來努力尋求、實現。
作 者: 曾昭瑞 傳道
經文:【 以斯拉記三章8-13節】線上收聽
今那日咱所讀的這段聖經是記載以色列人歷史中一個真重要的代誌。公元前五百八十七年左右耶路撒冷被巴比倫人陷落,以色列百姓受捉到巴比倫。經過將近七十年到公元前五百二十年,以色列人回來到耶路撒冷開始重建聖殿。在這七十年中間,以色人過著一個沒有自己國家、沒有自己土地,被擄流亡的生活。姻無法度夠再向上帝獻祭,無法度來到聖殿敬拜上帝。對以色列人來講,被擄生活中最大的艱苦不是受擄時被人苦毒。這種的苦毒是肉體的受苦,忍耐就會過去。最大的艱苦是,外邦人嘰笑姻「恁的上帝在撘落?」「耶和華那是上帝,恁怎樣會滅國?」「怎樣耶和華無法度保護恁?」面對外邦人的嘰笑,猶太人不是失去對上帝的信心,來懷疑上帝是不是存在。姻最大的驚駭是「上帝是不是因為猶太人的罪來棄絕姻,使姻永遠在黑暗中來滅亡。」
雖然有先知的話語安慰姻,但是百姓中間有真多人心中是真正艱苦,過去百姓作伙守節期、吟詩跳舞、獻祭敬拜。對猶太人來講,聖殿代表上帝的同在,但是如今上帝的聖殿卻被拆毀。這不是一個建築物的毀壞,所代表的是「上帝離開,無夠同在」。以色列百姓已經失落上帝的恩典啊。在猶太人的認知中間,只有姻是受選的百姓,是上帝所特別照顧,上帝的恩典獨獨臨到佇姻。但是,如今這個榮光失落了,上帝離開祂的百姓,掩面無看姻。這種的痛苦這個民族有真正深的反省,到底阮在什麼所在得罪上帝?如今阮欲怎樣來表明阮的悔改?
猶太人百姓,在苦難中,姻不斷向上帝來認罪、祈禱、悔改,講:「讓阮會重新得到上帝的接納,重新得到上帝的引導,親像上帝當初引導阮的祖先出埃及,來到迦南。如今也求上帝帶阮離開被擄的苦難。」對姻來講,這不甘單是自己苦難結束的盼望,也是對整個猶太民族的安慰,當拯救臨到的時,姻就會發現上帝無忘記姻。上帝的榮耀欲夠再一次回來到猶太人的中間。
猶太人在聖殿被毀壞的時間,發展一種特別的文化,來表明自己的身份是真真正正的猶太人。所以姻在身體上作一個記號,就是男子要行割禮。通過別的民族攏無行割禮,只有猶太人行割禮來表明自己的身份。另外就是守安息日,用七日休息一日來顯明姻與外邦人的無同,同齊時來表明自己的身份。姻的信仰也在面對外邦人神明中間一遍夠一遍接受挑戰。直到上帝所訂的日期已經滿了。
經過了將近七十年,波斯王古列,下令猶太人可以回到耶路撒冷,重建聖殿。通過安呢,上帝激動多多人的心,回來耶路撒冷重建聖殿。
對這些回歸到耶路撒冷百姓來講:「回來,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耶路撒冷已經毀壞、所有的田園已經拋荒。上帝的聖城已經成做野獸出入的所在。那些住在巴比倫的以色列人,有的已經適應外邦人的生活,在外邦人的所在有自己的厝、田園、事業。如今要姻放下一切,重新回來到耶路撒冷生活,是一件困難的代誌。所以聖經講:只有四萬二千三百六十人,「選擇了人少的那條路」,起來回到耶路撒冷。絕大多數的猶太人選擇留在外邦的國度。
這是一個事實,只有少數的人對耶路撒冷有負擔,只有少數人意愛尋求上帝的榮耀。絕大多數的人,所想到的是自己的生活,自己的需要。這種的景況不是只有發生在猶太人的歷史中間,在教會歷史上的大復興,台灣的民主運動上面,往往不是因為大多數人努力的成果,而是少數有負擔、有使命的人,姻不斷犧牲、不斷努力打拼,所得到的。
這群猶太人對聖殿有一個異象。聖經講到「彼時百姓親像一人,聚集佇耶路撒冷。」這些人的異象,就是同心合意,作伙來「重建聖殿、重新敬拜上帝、重新經驗上帝同在。」姻無愛過一個與上帝隔離的生活,姻欲重新經驗到上帝的同在。因為有這種強烈的需要,這些人願意放下一切回來到耶路撒冷,重建聖殿。
當姻回來到耶路撒冷的時,就代先重建耶和華的祭壇,逐人向上帝獻祭。雖然那當時,尚未開始重建聖殿。對這點,咱會通明白,猶太百姓知道,要重建聖殿,就要先恢復敬拜上帝的生活。若無有真實敬拜上帝的生活,夠再新、夠再美麗的聖殿,也是無路用。因為對姻來講「聖殿是為著乎人敬拜上帝,不是為著讓人看了滿足」。
以色列的百姓,一步一步來準備重建聖殿,這需要在物質的部份來準備,猶太人開始收集多多的石頭、樹木、金銀,來做硬體的準備。但是真正重要的是已經七十年,大家不曾聚集同齊敬拜上帝了。過去那些祭司、利未人,負責獻祭、讚美的人攏已經死亡、年老。總是年輕的人卻無有這種的經驗。所以猶太人在人材、同工的訓練就特別重要。咱會通想像,在這個時刻,有多多的年輕當佇接受這信仰經驗的傳承,姻對以前聽到,要怎樣敬拜上帝。到如今自己要負責去執行敬拜上帝的禮儀。「起來承擔,這是恁的責任,咱欲來重建聖殿,咱欲恢復敬拜上帝的生活,恁要一代傳過一代。」對這年老的猶太人來講,重要的不是重新看到聖殿,來滿足自己的心願,重要的是看到新的一代接續敬拜上帝的生活,安呢猶太人才有真正的希望。
「起厝師傳下耶和華殿的地基的時,祭司穿禮服舉號頭,亞薩的子孫利未人提鐃鈸,攏倚著欲謳咾耶和華。照以色列王大衛所定著的倚。」當立耶和華殿地基的時,對這群祭司、利未人站著敬拜耶和華的事奉者,與年老的長輩。這攏是一種全新的經驗。姻「攏照以色列王大衛所定著的倚」。這種的重建,不是甘那是硬體的建築,也是一個傳承的確認。這個信仰,不夠再屬於老一輩才有經驗過,而是這個信仰團體,無論年輕、年老者,攏共同來參與重新起造的。當所有的人大聲謳咾感謝講:「因為伊是好,伊永遠是慈愛互以色列。」這是一個信仰的宣告,過去的苦難已經過去了,上帝無忘記伊的百姓。阮今那日在這,無論年老、少年,同心宣告,上帝的慈愛永遠佇著。佇這個宣告的時,無有文化的差別,無論是在耶路撒冷出生的老人,或是被擄外地出生的少年人,阮的心是一致的。這是一個無代溝的時刻,無論老人、少年人攏有共同的心志,「重起聖殿」。這是一個共同參與的時刻,也是一個同心同意的時刻。
就是彷彿當年,年輕的景況再度出現。這不是夢,這是真實,以色列百姓同齊來敬拜上帝。在這群重建聖殿的以色列人中間。那些見過舊殿的老年人。當他們上一次看見聖殿時,他們都還是小孩子,如今再次見到聖殿根基時,他們已經成為白髮蒼蒼的老人。在一生中姻所經驗的,是沒有自己的國家,沒有自己的土地,無法在聖殿中敬拜上帝。這些外邦出生的新世代,所聽到的只是過去美好的歷史。但是今那日姻在這個所在作伙敬拜謳咾上帝。無論年老、少年,眾百姓大聲喝。「因為耶和殿的地基已經下佇」。這是一個記號,上帝慈愛永遠無離開的記號。這是一個記號,重新敬拜上帝的記號。這是一個記號,以色列百姓無分年紀,重新來起造信仰的記號。
咱會通來想像,當時的景況,百姓大聲哭,也大聲喝。姻的內心激動,是感動、歡喜,也是對苦難經驗的醫治。一切的苦難在這個時刻攏無夠再重要,攏已經過去啊!「因為伊是好,伊永遠是慈愛互以色列」。這是歡喜的聲,抑是啼哭的聲已經無重要,因為這是重建聖殿的時刻,也是重新起造信仰的時刻。
每一遍我佇讀這段聖經的時,我常常感動到流眼屎,我常常想像,我是參與在歡喜喝與大聲哭中間的一個百姓。上帝啊你怎樣恩待阮,讓阮會通回來享受你的恩典,上帝啊阮欲怎樣來報答你的賞賜。這種感覺,從我是一個高中生,到今那成做一個傳道者,攏真實在的存在。我想有一日當我年老的時,夠再讀這段聖經的時,我可能會親像那些見過聖殿的老人,在那裏大聲啼哭。因為我知上帝無棄絕咱。
咱的教會也有計畫欲來重新建堂,這是一件重要的大代誌,在這個所在,有幾點是咱會通來思考的。第一、咱是不是有經驗到對現況的無滿足?只有四萬二千三百六十人回來耶路撒冷,因為姻無滿足於現在的生活。那些滿足在於現況生活的以色列人,就留佇外邦人的所在,因為姻放不下現在所有的。只有無滿足在現況夠願意採取行動的人,才回來到耶路撒冷。姻追求一種新的生活方式,無滿足現在的生活活,姻決心放棄現在所有的,來追求一個新的未來。當一間教會欲來重建的時,就是要面對現況的改變,當咱看到真正上帝的異象,咱就會有神聖的無滿足感,使咱會通回應這個時代的需要。
第二:重新回復與上帝的關係。
一個教會的重建,不是甘那硬體的重建。更加重要的咱是不是與上帝建立一個真實的關係。以色列人在重建聖殿時,是信仰的傳承與人材的培育。當咱的教會欲來重建,信仰的傳承,人材的培育同款重要。因為只有建立與上帝真實的關係,才會起造真實的聖殿。那無新的建築物,只是一間美麗的建築物,無法度讓人的生命得到真正的改變。
第三、重建是同心合意的行動。
立聖殿根基的時,無論是老人、少年人、是歡喜喝、大聲哭。這些百姓的心是相同的,阮欲重建耶和華的殿。這是大家共同的異象。咱的教會欲來重建,也需要咱的同心、同意,來尋求上帝所欲乎咱的異象。
以色列人在重建聖殿的過程中,並不是無遇到困難,百姓遇到生活的困難,手中軟弱,不能做工,也有仇敵的作為。阻止以色列人來重建聖殿。這也乎咱看出:重建是一個過程,不是一個單一事件,不是歡歡喜喜的開工,就可以順利完成,重建的過程中間,會遇到多多的困難,只有清楚明白為何重建,重建會有什麼幫助,才會使以色列人在軟弱中繼續來重建。也只有將這個過程從頭到尾完全交託在上帝的手中,才會得到真正的成功。
最近新生南路,台灣大學對面的信義會真理堂,已經開始重建的工程。每一遍我經過那個所在,就看見姻所掛的布條「再見舊堂,迎接新堂。」這是一種懷念,也是期盼將來。真理堂是討論建堂將近十年,才開始動工。在這十年的過程中間,姻越來越清楚上帝的旨意,與教會將來發展的方向。姻盼望成做一個宣教、敬拜上帝的教會。
咱的教會為什麼欲重建?有的人真簡單的回答:「已經坐不下去」。這句話無不錯,總是一個教會那是因為坐不下,才來重建,好親像是講阮需要一間坐會下去的教會,是咱的異象。我相信,一間教會應該要夠有更加有意義的異象,這種的重建才有意義。重建不是欲滿足咱自己的慾望,乃是欲回應上帝所乎咱的使命。
什麼是教會的使命?有一位宣教師在參加一間教會的獻堂禮拜時,有人問他有什麼感受。他說:「真多禮拜堂在開始的前十年是一個宣揚耶穌基督福音的場所。到了第二個十年,會是一群基督徒聚會的場所。到第三個十年以後,就只會是一群人每週交誼分享的場所。」親愛的兄姊,今天咱的教會是什麼款的教會?是傳揚耶穌基督福音的場所?是基督徒聚會的場所?是一群人交誼分享的場所?
咱需要清楚明白上帝對我們的心意,「成做萬民的祝福」這個異象,是欲滿足咱自己,還是欲完成上帝對咱的心意,這需要咱每一個和平教會的兄姊共同來努力尋求、實現。
2003年7月6日 星期日
愛火重燃 -- 曾昭瑞 傳道
聖經 : 約翰一書4章7-12節
寫作於2003.07.06
作 者: 曾昭瑞 傳道
線上收聽
【講道大綱】
愛不是 :
1.不是只靠感覺。
2.不是無法控制。
愛 是 :
1.愛是抉擇。
2.愛是行動。
如何去愛:
1.經驗上的愛。
2.原諒傷害我們的人。
3.思想如何愛人。
4.實際去愛。
5.用盼望來愛。
怡慧姊在睡覺的時候,我會故意鬧她說:「你比較愛我還是愛睡覺?」她會說:「我愛你」,那你不要睡覺,起床好不好?她會繼續睡覺,我就會對她說:「看你比較愛睡覺,不愛我」。
愛被人誤用,使我們失去了對愛的正確認識。有人說我愛和平、我愛台灣、我愛貓、我愛洗溫泉、我愛打電動。甚至有一個小孩對另一個小孩說:「我愛你去死」。當我們誤用這個字到一個程度時,我們就會失去這個字對我們真正的意義。
在小學裏面我們看到有人寫著,曾小瑞愛王小慧。這些小朋友還不懂什麼是愛的時候,就開始用愛來對別人貼標了。什麼是真正的愛?由於我們對愛存在著不同的誤解,所以我們先要看愛不是什麼!
愛不是只有感覺。愛是一種感覺,但不是只有感覺。許多人認為愛就是你的「腦下腺皮脂素分泌失調症侯群」。是一種讓人情緒撼動、如同觸電、無法自己的感覺。所以許多人認為愛是非理性的,是不可理解的。愛會產生感覺,但是「愛不是只有感覺」,很多時候人的感覺非常強烈,但卻不一定是愛。
另一個誤解是:「愛是無法控制的」英文說到戀愛時說「fall in love」「掉進愛裏面」好像一個人掉入某種陷阱一樣。這暗示著我們,愛是無法控制的。所以常有人不由自主的愛上一個不該愛的人;也有人無法再愛一個該愛的人。但是這種想法是錯的。耶穌告訴我們「你們要彼此相愛」「你們要」這是命令。如果愛是不被控制,如何要我們彼此相愛?耶穌說:「你們要彼此相愛」就是告訴我們:「愛不是無法控制」你真的可以選擇要不要愛一個人。
那什麼是愛呢?
【1.愛是抉擇】
聖經說:「在這一切之外,要存著愛心,愛心就是聯絡全德的。」請 注意「存著愛心」愛是可以因我們的抉擇「存著」的。如果愛是不控制的,我們如何讓愛存著?
一個人是可以去愛一個自己所不喜歡的人。上上個禮拜我講到:「上帝要教導我們學習愛的功課,祂會把我們放在不可愛的人當中,當我們學會了愛不可愛的人的時候,我們就成為一個有愛的人了。」耶穌並沒有要我們喜歡所有的人,但卻要我們彼此相愛。就信仰的角度來看「你可以不喜歡有些弟兄姊妹,但是卻要愛他們」。耶穌說:「要愛你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你不是在背後說他的壞話,或在網路上罵他。
【2.愛是行動,不單單只是感覺】
怡慧姊跑來問我:「老公你愛不愛我?」我說:「我愛你啊!」她就說:「那你要不要幫我洗碗?」聖經說:「我們相愛,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總要在行為和誠實上。」如果我對怡慧姊只是說:「我愛你」卻一根指頭也不動地不幫她洗碗,那就是沒有行為與說謊的。我們要在行為和誠實上彼此相愛。
希臘人用四個字來描繪四種不同的愛。Storge,自然的喜愛。Eros,性的吸引。Philia,情感或友誼的愛。Agape,無條件、給予、犧牲的愛。聖經談到上帝如何愛我們,我們如何愛上帝的愛都是用agape這個愛。那我們彼此相愛的愛是那一種呢?沒錯,上帝要我們用agape的愛的彼此相愛。是無條件、給予、犧牲的愛。這種愛不是建立在自己的喜愛上,也不是對自己有利才愛,對自己不利就不愛。而是付出、行動的愛。當我們無法愛人時,很大的原因是因為我們誤解了聖經所說的「愛」。以為是愛自己所喜歡的,愛自己所願意愛的,當我們對愛的了解停留在這種程級時,我們就無法真正的去愛。
那我們要如何去愛那些不可愛、不喜歡的人呢?
○1經驗上帝的愛
「我們應當彼此相愛,因為愛是從上帝來的。……」以前我讀到這段經文時,有一個困惑。我在想是不是一個不認識神的人,就沒有愛,因為認識上帝的人才會愛。那如果有一對佛教徒的男女,結婚了,也彼此愛對方,他們不認識上帝,難道可以說他們沒有愛嗎?後來我才知道,這裏的愛,指的是agape的愛。一個不認識上帝的人他們固然會彼此相愛,但是這可能是eros,philia的愛。若我們沒有經驗過上帝的agape,我們就無法活出agape的愛。以弗所書說:「使基督因你們的信,住在你們心裏,叫你們的愛心有根有基,能和眾聖徒一同明白基督的愛是何等的長闊高深。」若我們不明白基督的愛,沒有感受到上帝的愛,我們的愛就不會「有根有基」。
經驗到上帝的愛是重要的,因為一個不被愛的人,就不會愛人。只有真正經歷到被愛的人,才會真正的去愛別人。所以聖經說:「我們愛,因上帝先愛我們」。所以愛人不是性格問題,而是經驗問題。只有經驗到上帝的愛,才會真正彼此相愛。
○2原諒傷害我的人
當我們的心裏還恨著一個人時,我們就無法真正去愛另一個人。因為「恨是最大的自我懲罰。恨是被自己的怒氣所轄制。」恨使我們的心破碎,一個破碎的心沒有完全的愛。當我們要結出聖靈的果子之前,仔細看加拉太書五章16-21節,就會發現「仇恨、忌恨、惱恨、嫉妒」是屬情慾的,而情慾是與聖靈彼此相為敵的。
也許我們對生命中的某些人忿恨不平,我們對某些事憤怒難消,我們對許多的傷害難以釋懷。這可能就是今日我們人際關係難以突破的障礙。許多人害怕親密關係,不敢真正的去愛一個人,是因為他們仍然沒有原諒那些帶給他們傷害的人,或是沒有從被傷害的感覺中走出來。
想想看,因著不願原諒傷害你的人,而無法愛你最愛的人。這不是很可惜嗎?為了可以愛所愛的人,我們先要醫治過去的傷害。這個醫治最佳的方法就是赦免。原諒他們,單單是因為要讓自己走出恨意對我們的傷害與轄制;不論他們是否值得我們這麼做。那些傷害已經過去了,如今傷害我們的是自己的恨意。恨使我們成為對自己最大的加害者,並且阻擋我們真正去愛一個人。
○3思想如何愛人
「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當我們開始注意到別人的需要、悲傷、願望、問題、興趣,而非只是專注在自己這就是思想如何去愛人。「這個世界每個人都需要別人的關心,但是人類的問題是:只關心自己的需要。」當我們只關心自己的需要,我們就成為一個自私的人。我們學不到什麼是真正的愛。但是當我們把需要的焦點,從自己轉移到別人的身上時,我們就會慢慢成為一個愛人的高手。
有一點是我很久才學懂,但還沒有完全學會。「人們不會在意你如何善談論你自己,以及你所知道的。人們只在乎你有沒有真的關心他的需要。」自私的人是證明自己有多重要,愛人的人是證明別人有多重要。每一個人都需要愛,如果得不到愛,他就會想辦法得到別人的注意,如果他得不到人們正面的關心;那他便會以負面的方法來注意到他。而我們不是只注意到人不可愛的地方,而沒有注意到他需要愛的地方,思想如何愛人,就是從對方的錯誤、討厭的地方,改變我們的心,去看到對方需要真正的愛,如此我們才會學到如何真正的愛人。
○4實際去愛
去年教會夫婦團契一同去宜蘭玩,其中有一天去冬山河親水公園,參加童玩節活動。當中有一個懸空的空中大吊橋。從這岸要走到對岸,感覺起來很遠,很恐怖、很難。但是真的去走,走完後,就發現沒有感覺中那麼難。耶穌說:「你們的仇敵,要愛他!恨你們的,要待他好!咒詛你們的,要為他祝福!凌辱你們的,要為他禱告!」想想愛你的仇敵、恩待恨你的人、祝福咒詛你的人、為凌辱我們的人禱告,光想都覺得這是很難的事。如果我們要依靠自己的感覺去做相信我們做不到。但是耶穌要我們用正面積極的態度來對待人,祂不要我們用負面的態度來回應別人。人若沒有上帝的愛,沒有辦法做到這點。當我們實際去採取行動來愛人,就會產生愛的感覺。以行動來帶出感覺,不要以感覺帶出行動。
除非我們用行動,實際去愛一個人,否則我們很難在負面的感覺中去愛一個人。耶穌說:「有人打了你的右臉」「有人要拿你的裏衣」「有人強逼你走一里路」我們的反應都必須採行動,而這樣的行動是做得比對方要求的更多。當你做的比對方要求的更多,你的心便不會記恨著對方,因為這是你歡喜甘願做的。這惟有愛,agape的愛才能達成。當你用行動實際地去愛,你便發現愛沒有想像的那麼難。不要把你的焦點放在感覺上,感覺往往是錯的。
○5用盼望來愛
愛是凡事盼望。有愛就會有盼望,沒有盼望人就容易放棄。當我們凡事盼望,便出現好結果,這是憑信心去愛。從信心產生的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力量。愛具有感染力,它能改變人。如果你想讓周圍的人變得更好,包括你的孩子、配偶、同事、你希望他們成為什麼樣子的人,那你就用什麼樣子對待他們。不是操縱他們,因為愛事凡事盼望。當我們用愛來盼望時,就帶給人們積極正面的力量,幫助他們去成為合主心意的人。
○6用愛跨越距離
上個禮拜少年團契看電影的時候,片名是「大河戀」內容是描述一九三○年代美國南方,一個長老教會牧師家庭的故事。在片子最後有一句話,說到:「也許我們不夠瞭解一個人,但是我們仍然可以愛他」。是的愛是可以跨越距離的。許多青少年的父母擔心不瞭解自己的小孩,或是青少年抱怨父母不瞭解自己。但是就算我們不瞭解,我們仍然可以愛對方。當我們決心去愛一個人的時候,我們便可以用愛來跨越許多的障礙、距離。
如果你真的想要讓自己成為一個有愛的人。那你首先要將自己完完全委身在耶穌基督裏。因為若沒有神的愛,人的愛太脆弱了,還沒有真正遇到生活中的挫折、困難,我們就可能已經先枯竭了。只有把愛的基礎建立在上帝的愛之上,這樣的愛才能夠永不止息。一個人是否能愛人的根本問題,不在情緒上的問題,而在與你與上帝的關係會影響到你與人的關係。當你與上帝的關係不對,你就不能與人有和諧的關係;當你與上帝有美好的關係時,你才會建立與人有真正愛的關係。
寫作於2003.07.06
作 者: 曾昭瑞 傳道
線上收聽
【講道大綱】
愛不是 :
1.不是只靠感覺。
2.不是無法控制。
愛 是 :
1.愛是抉擇。
2.愛是行動。
如何去愛:
1.經驗上的愛。
2.原諒傷害我們的人。
3.思想如何愛人。
4.實際去愛。
5.用盼望來愛。
怡慧姊在睡覺的時候,我會故意鬧她說:「你比較愛我還是愛睡覺?」她會說:「我愛你」,那你不要睡覺,起床好不好?她會繼續睡覺,我就會對她說:「看你比較愛睡覺,不愛我」。
愛被人誤用,使我們失去了對愛的正確認識。有人說我愛和平、我愛台灣、我愛貓、我愛洗溫泉、我愛打電動。甚至有一個小孩對另一個小孩說:「我愛你去死」。當我們誤用這個字到一個程度時,我們就會失去這個字對我們真正的意義。
在小學裏面我們看到有人寫著,曾小瑞愛王小慧。這些小朋友還不懂什麼是愛的時候,就開始用愛來對別人貼標了。什麼是真正的愛?由於我們對愛存在著不同的誤解,所以我們先要看愛不是什麼!
愛不是只有感覺。愛是一種感覺,但不是只有感覺。許多人認為愛就是你的「腦下腺皮脂素分泌失調症侯群」。是一種讓人情緒撼動、如同觸電、無法自己的感覺。所以許多人認為愛是非理性的,是不可理解的。愛會產生感覺,但是「愛不是只有感覺」,很多時候人的感覺非常強烈,但卻不一定是愛。
另一個誤解是:「愛是無法控制的」英文說到戀愛時說「fall in love」「掉進愛裏面」好像一個人掉入某種陷阱一樣。這暗示著我們,愛是無法控制的。所以常有人不由自主的愛上一個不該愛的人;也有人無法再愛一個該愛的人。但是這種想法是錯的。耶穌告訴我們「你們要彼此相愛」「你們要」這是命令。如果愛是不被控制,如何要我們彼此相愛?耶穌說:「你們要彼此相愛」就是告訴我們:「愛不是無法控制」你真的可以選擇要不要愛一個人。
那什麼是愛呢?
【1.愛是抉擇】
聖經說:「在這一切之外,要存著愛心,愛心就是聯絡全德的。」請 注意「存著愛心」愛是可以因我們的抉擇「存著」的。如果愛是不控制的,我們如何讓愛存著?
一個人是可以去愛一個自己所不喜歡的人。上上個禮拜我講到:「上帝要教導我們學習愛的功課,祂會把我們放在不可愛的人當中,當我們學會了愛不可愛的人的時候,我們就成為一個有愛的人了。」耶穌並沒有要我們喜歡所有的人,但卻要我們彼此相愛。就信仰的角度來看「你可以不喜歡有些弟兄姊妹,但是卻要愛他們」。耶穌說:「要愛你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你不是在背後說他的壞話,或在網路上罵他。
【2.愛是行動,不單單只是感覺】
怡慧姊跑來問我:「老公你愛不愛我?」我說:「我愛你啊!」她就說:「那你要不要幫我洗碗?」聖經說:「我們相愛,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總要在行為和誠實上。」如果我對怡慧姊只是說:「我愛你」卻一根指頭也不動地不幫她洗碗,那就是沒有行為與說謊的。我們要在行為和誠實上彼此相愛。
希臘人用四個字來描繪四種不同的愛。Storge,自然的喜愛。Eros,性的吸引。Philia,情感或友誼的愛。Agape,無條件、給予、犧牲的愛。聖經談到上帝如何愛我們,我們如何愛上帝的愛都是用agape這個愛。那我們彼此相愛的愛是那一種呢?沒錯,上帝要我們用agape的愛的彼此相愛。是無條件、給予、犧牲的愛。這種愛不是建立在自己的喜愛上,也不是對自己有利才愛,對自己不利就不愛。而是付出、行動的愛。當我們無法愛人時,很大的原因是因為我們誤解了聖經所說的「愛」。以為是愛自己所喜歡的,愛自己所願意愛的,當我們對愛的了解停留在這種程級時,我們就無法真正的去愛。
那我們要如何去愛那些不可愛、不喜歡的人呢?
○1經驗上帝的愛
「我們應當彼此相愛,因為愛是從上帝來的。……」以前我讀到這段經文時,有一個困惑。我在想是不是一個不認識神的人,就沒有愛,因為認識上帝的人才會愛。那如果有一對佛教徒的男女,結婚了,也彼此愛對方,他們不認識上帝,難道可以說他們沒有愛嗎?後來我才知道,這裏的愛,指的是agape的愛。一個不認識上帝的人他們固然會彼此相愛,但是這可能是eros,philia的愛。若我們沒有經驗過上帝的agape,我們就無法活出agape的愛。以弗所書說:「使基督因你們的信,住在你們心裏,叫你們的愛心有根有基,能和眾聖徒一同明白基督的愛是何等的長闊高深。」若我們不明白基督的愛,沒有感受到上帝的愛,我們的愛就不會「有根有基」。
經驗到上帝的愛是重要的,因為一個不被愛的人,就不會愛人。只有真正經歷到被愛的人,才會真正的去愛別人。所以聖經說:「我們愛,因上帝先愛我們」。所以愛人不是性格問題,而是經驗問題。只有經驗到上帝的愛,才會真正彼此相愛。
○2原諒傷害我的人
當我們的心裏還恨著一個人時,我們就無法真正去愛另一個人。因為「恨是最大的自我懲罰。恨是被自己的怒氣所轄制。」恨使我們的心破碎,一個破碎的心沒有完全的愛。當我們要結出聖靈的果子之前,仔細看加拉太書五章16-21節,就會發現「仇恨、忌恨、惱恨、嫉妒」是屬情慾的,而情慾是與聖靈彼此相為敵的。
也許我們對生命中的某些人忿恨不平,我們對某些事憤怒難消,我們對許多的傷害難以釋懷。這可能就是今日我們人際關係難以突破的障礙。許多人害怕親密關係,不敢真正的去愛一個人,是因為他們仍然沒有原諒那些帶給他們傷害的人,或是沒有從被傷害的感覺中走出來。
想想看,因著不願原諒傷害你的人,而無法愛你最愛的人。這不是很可惜嗎?為了可以愛所愛的人,我們先要醫治過去的傷害。這個醫治最佳的方法就是赦免。原諒他們,單單是因為要讓自己走出恨意對我們的傷害與轄制;不論他們是否值得我們這麼做。那些傷害已經過去了,如今傷害我們的是自己的恨意。恨使我們成為對自己最大的加害者,並且阻擋我們真正去愛一個人。
○3思想如何愛人
「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當我們開始注意到別人的需要、悲傷、願望、問題、興趣,而非只是專注在自己這就是思想如何去愛人。「這個世界每個人都需要別人的關心,但是人類的問題是:只關心自己的需要。」當我們只關心自己的需要,我們就成為一個自私的人。我們學不到什麼是真正的愛。但是當我們把需要的焦點,從自己轉移到別人的身上時,我們就會慢慢成為一個愛人的高手。
有一點是我很久才學懂,但還沒有完全學會。「人們不會在意你如何善談論你自己,以及你所知道的。人們只在乎你有沒有真的關心他的需要。」自私的人是證明自己有多重要,愛人的人是證明別人有多重要。每一個人都需要愛,如果得不到愛,他就會想辦法得到別人的注意,如果他得不到人們正面的關心;那他便會以負面的方法來注意到他。而我們不是只注意到人不可愛的地方,而沒有注意到他需要愛的地方,思想如何愛人,就是從對方的錯誤、討厭的地方,改變我們的心,去看到對方需要真正的愛,如此我們才會學到如何真正的愛人。
○4實際去愛
去年教會夫婦團契一同去宜蘭玩,其中有一天去冬山河親水公園,參加童玩節活動。當中有一個懸空的空中大吊橋。從這岸要走到對岸,感覺起來很遠,很恐怖、很難。但是真的去走,走完後,就發現沒有感覺中那麼難。耶穌說:「你們的仇敵,要愛他!恨你們的,要待他好!咒詛你們的,要為他祝福!凌辱你們的,要為他禱告!」想想愛你的仇敵、恩待恨你的人、祝福咒詛你的人、為凌辱我們的人禱告,光想都覺得這是很難的事。如果我們要依靠自己的感覺去做相信我們做不到。但是耶穌要我們用正面積極的態度來對待人,祂不要我們用負面的態度來回應別人。人若沒有上帝的愛,沒有辦法做到這點。當我們實際去採取行動來愛人,就會產生愛的感覺。以行動來帶出感覺,不要以感覺帶出行動。
除非我們用行動,實際去愛一個人,否則我們很難在負面的感覺中去愛一個人。耶穌說:「有人打了你的右臉」「有人要拿你的裏衣」「有人強逼你走一里路」我們的反應都必須採行動,而這樣的行動是做得比對方要求的更多。當你做的比對方要求的更多,你的心便不會記恨著對方,因為這是你歡喜甘願做的。這惟有愛,agape的愛才能達成。當你用行動實際地去愛,你便發現愛沒有想像的那麼難。不要把你的焦點放在感覺上,感覺往往是錯的。
○5用盼望來愛
愛是凡事盼望。有愛就會有盼望,沒有盼望人就容易放棄。當我們凡事盼望,便出現好結果,這是憑信心去愛。從信心產生的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力量。愛具有感染力,它能改變人。如果你想讓周圍的人變得更好,包括你的孩子、配偶、同事、你希望他們成為什麼樣子的人,那你就用什麼樣子對待他們。不是操縱他們,因為愛事凡事盼望。當我們用愛來盼望時,就帶給人們積極正面的力量,幫助他們去成為合主心意的人。
○6用愛跨越距離
上個禮拜少年團契看電影的時候,片名是「大河戀」內容是描述一九三○年代美國南方,一個長老教會牧師家庭的故事。在片子最後有一句話,說到:「也許我們不夠瞭解一個人,但是我們仍然可以愛他」。是的愛是可以跨越距離的。許多青少年的父母擔心不瞭解自己的小孩,或是青少年抱怨父母不瞭解自己。但是就算我們不瞭解,我們仍然可以愛對方。當我們決心去愛一個人的時候,我們便可以用愛來跨越許多的障礙、距離。
如果你真的想要讓自己成為一個有愛的人。那你首先要將自己完完全委身在耶穌基督裏。因為若沒有神的愛,人的愛太脆弱了,還沒有真正遇到生活中的挫折、困難,我們就可能已經先枯竭了。只有把愛的基礎建立在上帝的愛之上,這樣的愛才能夠永不止息。一個人是否能愛人的根本問題,不在情緒上的問題,而在與你與上帝的關係會影響到你與人的關係。當你與上帝的關係不對,你就不能與人有和諧的關係;當你與上帝有美好的關係時,你才會建立與人有真正愛的關係。
心裏的光 -- 曾昭瑞 傳道
寫作於2003.07.06
作 者: 曾昭瑞 傳道
聖 經: 馬太福音6章19-24節
線上收聽
講道大綱
1. 你的財寶在哪裡,心也在哪裡。
2. 對金錢的態度決定你是黑暗或光明。
3. 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
對於奉獻的概念:
納:當歸給上帝的份→十分之一是上帝的要求。
獻:在歸納的以外,再向上帝多獻上的,這是向神的感恩。
捐:為主的緣故,給人的款項。
最近中央銀行為了通行數十年的舊版新台幣1000元、50元紙鈔,舉行了停止流通的典禮,以記念舊版新台幣在台灣經濟發展的貢獻。會中邀請了1000元與50元紙鈔來發表他們在外流通多年的感受。千元紙鈔就先說了,這些年來,我去的地方都是高級餐廳、五星級飯店、坐百萬名車、我主人都是吃得好、穿得好、好好享受時才會將我拿出來用,我覺得身為千元紙鈔的我一生的享受實在是太服舒了。千元紙鈔講完感言後,輪到五十元紙鈔發言。他說:我這一生很可憐,千元紙鈔去過的地方我都沒去過。但是我主人看到我的時候,會馬上把我保留下來,因為他們大多數使用我的時間,都是把我丟在教會奉獻袋裏面,我一輩子轉來轉去都是在教會的奉獻袋裏。有些基督徒奉獻的心態,正反應出他對神的態度。他們把千元紙鈔留給自己用,把五十元紙鈔留給上帝,然後唱著「我的錢銀獻給你」。
今那日,咱所讀的這段聖經節是耶穌論到金錢,耶穌代先對學生講,「要將財寶積聚在天裏,因為你的財寶在什麼所在,你的心也佇叼落。」咱將金錢放在什麼所在,表示咱將咱的將來希望放在什麼所在。如果一個人他所重視的,或是放在心甘內面的,攏是屬於地上的事,他所有的興趣就是在地上,對於永生他就無那麼多心思去關心;如果一個人他的注意是在關切永生的代誌,安呢他就會看輕他在這世間的事務的價值。這種對地上、將來關心的價值觀,會顯明咱將自己的財寶安排在什麼所在。欲了解一個人關心什麼代誌,真簡單的一個方法就是看他將金錢用在什麼所在。
馬太六章22-23這段聖經節表面上看來與上下文所討論,一個人對金錢的態度無關係,好親像突然插入來的一句話。但是耶穌的這句話:是用著猶太人一個特別的觀念,就是人有一種特別的好德行,能使人的眼睛充滿光明;也有一種歹的心思,使得他的眼睛變做黑暗。這種好的德行就是慷慨,歹的心思就是吝嗇。一個慷慨的人他的眼睛就光明,他的全身就光明;一個吝嗇的人他的眼睛就黑暗,他是在極大的黑暗中間。對這個所在,咱看見耶穌要人知道怎樣有效的利用金錢,一個只想欲顧錢多多的人是一個在黑暗中的人,甚至他是一個無法度清楚看見上帝的人。
最後,耶穌強調: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若我們不是用將上帝放第一,便是用其他的東西來取代上帝,耶穌說咱無法度一方面愛上帝,一方面愛金錢。這是在提醒咱怎樣注意,金錢在咱生活中間所佔的地位。一個人那是有多多的金錢並不是一件歹代誌,而是代表上帝交待他真正重大的責任,人必須看交待他重大責任的上帝做主。不是將所交待乎咱的金錢做主。當一個人以金錢做主的時,將是用自己心內喪鄉的心靈來換得銀行的存款。這種是耶穌所無要咱做的。上帝愛咱成做一個好的管家,上帝對管家所求的就是要他有忠心。對咱的信仰來講,咱所得到的金錢就是上帝所交待互咱來管理的。得到越多的人,上帝所交待的責任就越大。一個人如何表現出在這件代誌上面有忠心?就是看他有照上帝所要求的來使用金錢無。上帝對咱怎樣使用金錢有一個真正重要的命令,就是用奉獻來回應上帝的恩典,當一個人奉獻的時就是管理上帝金錢一個重要的學習。
關於奉獻有一些事是值得我們注意的
【十分之一的奉獻是當納的】
許多人將十分之一的奉獻當成是上限,每個月奉獻只有擠到了十分之一就夠了。其實十分之一是下限,聖經說:這是瑪拉基書講十分之一是「當納的」。「當納的」表明這是沒有可以選擇,是一定要的。若沒有奉獻上十分之一,就是在奪取上帝的東西。想看看沒有奉獻上十分之一,在上帝的眼中,不是沒有奉獻,而是搶奪上帝的東西。「納」:如納稅一樣,是本分,是義務,而且是不可少的。
1、「納」是神對世人的要求──因為聖經說天和天上的天,地和地上的地都是屬耶和華的,咱人所得到的一切,攏是出於上帝所賞賜,所以凡生活在地上的人都應納十分之一,比起上帝給咱的九分,咱只獻給上帝一分,這樣的要求不算過分。
十一奉獻,這不是我的教會好不好、我喜不喜歡今天的講道,我覺得牧師有沒有很照顧我,我的教會是不是錢已經夠用啊?我才要來十一奉獻。因為十一奉獻的對像是上帝,不是給教會,也不是給傳教者。所以一個基督徒的十一奉獻是他與上帝的關係,與咱的教會、牧師的好歹,教會經濟的好歹無關係。
2、「獻」是在「納」之外給神的──「納」是本分。在本分之外,又另外獻給上帝的是「獻」。以錢來說,人已經「納」十分之一以後,他的心又有特別的感動,來做感恩奉獻、建堂或是宣教奉獻,這就叫做「獻」。一個人能夠對建堂、宣教無感動,所以無有建堂、宣教奉獻,但是一個基督徒抹通講我對教會無感動所無要十一奉獻,十一奉獻是應當納的,與感動無關。
3、「捐」是為主的緣故給人的款項,是與納和獻不同,不是給上帝而是給人的。是盡了本分以外的奉獻,因為給人也是給神的,例如風災、水災、地震的捐款,對象是人不是上帝。聖經要我們彼此幫補,個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有些教會奉獻袋印什一捐,這是不對的,上帝不缺甚麼 ,缺乏的是人,上帝不必人捐錢或別的給祂,祂反而賜福予人。所以「捐」是對人,而不是對神的,但對人所作的,也是為神而作的,如經上說拿一杯涼水給小子裏的一個,就是作在主身上。
有人曾安呢問講:「牧師啊,如果有一個人將該奉獻給上帝的十分之一,轉給勵馨基金會、樂山療養院?安呢甘算是十一奉獻?」這個問題,當咱清楚明白了什麼是納、什麼是獻、什麼捐的時,對這個問題就真容易明白,「十分之一是納,對象是上帝」,對教會所辦的社會關懷機構的奉獻是捐,因為對象是人。該納給上帝的,就納給上 帝,願意捐給人的,就甘心捐給人。
【上帝看重的不是金錢,而是心志】
上帝不窮,祂比世上所有的人加起來還富有。但是上帝為什麼要我們奉獻呢?「因為你的財寶在那裡,你的心也在那裡」,當咱願意在金錢上對上帝忠心,會幫助咱在其他的地方上忠心。上帝不是看重金錢的多寡,而是咱的心志。耶穌稱讚寡婦的兩個小錢,不是因為她奉獻的比別人多,而是因為她的心志。她願意將上帝擺在自己需要的前面,而是不將自己的需要擺在前面。
所以奉獻不是當咱有餘的時候才決定要奉獻多少,奉獻是咱回應上帝的恩典,當我們看見上帝國度的需要時,我們在自己仍有缺乏時仍然甘心樂意奉獻。這樣的人上帝為什麼不特別祝福他?
箴言十章22節所教導的是:「耶和華神所賜的福,使人富足,並不加上憂慮。」當咱願意奉獻時,表明了在金錢上依靠上帝,不是依靠財富。咱相信上帝所賜福給我們的,比所奉獻出來還要多。聖經並不強調你奉獻的動機或奉獻的目標真正確或是奉獻很多金錢,神就會祝福我們一切所做的。但是聖經強調十一奉獻是當納的。當咱願意納應該納的,這才表明咱在奉獻這件代誌頂面是在光明中。也表明咱願意學習在管理金錢上面,來向主忠心。但是若我們在金錢上所依靠的不是上帝所賜的祝福,這就是心內黑暗,來依靠會敗壞的錢財,那我們無論如何不能得神的喜悅。一個人把金錢看的比上帝的祝福還重要,無論如何不能算是一個最好的基督徒,充其量只是次好的。
一個基督徒,不必為自己的富足而內疚,因為你所有的一切都是從神而來的,是上帝所賜的,上帝也喜歡看到我們享受神所賜的。但是我們不是以上帝所賜的來代替上帝,上帝賞賜財富給我們,人不該以財富代替上帝。因為耶穌警告咱要注意「不要貪愛世界。」
約壹2:15有說:「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裏面」。什麼是「愛世界」?當一個人把世界的事物放在更高的位置上時,來犧牲他對神的敬拜、事奉、奉獻,與他對妻子兒女的責任及他個人靈命長進,他已經把世界當作偶像。
先知瑪拉基講:「上帝要咱獻上十分之一,用安呢來試驗上帝是否將福分臨到,倒於你們頂面,甚至無位可盛」。這是信心的功課,一個好的基督徒,會靠著信心來回應,接受這種的挑戰。
奉獻最好的給主,我的第一份謝禮,是全額的奉獻。當你開始有計畫的奉獻時,你對你的金錢會變得更聰明更敏感,會有智慧的使用金錢,這才會帶給咱祝福。
上帝不缺錢,咱的教會也不缺錢。但是咱猶原要納十分之一的奉獻,這不是教會需要錢的時候,才對咱講奉獻的意義。因為那有人照著聖經的話語去做,得到上帝祝福的人就是他。這也是咱心志的問題,獻上十分之一,決定咱是在光明中,或是在黑暗中。親愛的兄姊咱是用什麼款的態度來管理、使用上帝所交代咱的金錢?
作 者: 曾昭瑞 傳道
聖 經: 馬太福音6章19-24節
線上收聽
講道大綱
1. 你的財寶在哪裡,心也在哪裡。
2. 對金錢的態度決定你是黑暗或光明。
3. 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
對於奉獻的概念:
納:當歸給上帝的份→十分之一是上帝的要求。
獻:在歸納的以外,再向上帝多獻上的,這是向神的感恩。
捐:為主的緣故,給人的款項。
最近中央銀行為了通行數十年的舊版新台幣1000元、50元紙鈔,舉行了停止流通的典禮,以記念舊版新台幣在台灣經濟發展的貢獻。會中邀請了1000元與50元紙鈔來發表他們在外流通多年的感受。千元紙鈔就先說了,這些年來,我去的地方都是高級餐廳、五星級飯店、坐百萬名車、我主人都是吃得好、穿得好、好好享受時才會將我拿出來用,我覺得身為千元紙鈔的我一生的享受實在是太服舒了。千元紙鈔講完感言後,輪到五十元紙鈔發言。他說:我這一生很可憐,千元紙鈔去過的地方我都沒去過。但是我主人看到我的時候,會馬上把我保留下來,因為他們大多數使用我的時間,都是把我丟在教會奉獻袋裏面,我一輩子轉來轉去都是在教會的奉獻袋裏。有些基督徒奉獻的心態,正反應出他對神的態度。他們把千元紙鈔留給自己用,把五十元紙鈔留給上帝,然後唱著「我的錢銀獻給你」。
今那日,咱所讀的這段聖經節是耶穌論到金錢,耶穌代先對學生講,「要將財寶積聚在天裏,因為你的財寶在什麼所在,你的心也佇叼落。」咱將金錢放在什麼所在,表示咱將咱的將來希望放在什麼所在。如果一個人他所重視的,或是放在心甘內面的,攏是屬於地上的事,他所有的興趣就是在地上,對於永生他就無那麼多心思去關心;如果一個人他的注意是在關切永生的代誌,安呢他就會看輕他在這世間的事務的價值。這種對地上、將來關心的價值觀,會顯明咱將自己的財寶安排在什麼所在。欲了解一個人關心什麼代誌,真簡單的一個方法就是看他將金錢用在什麼所在。
馬太六章22-23這段聖經節表面上看來與上下文所討論,一個人對金錢的態度無關係,好親像突然插入來的一句話。但是耶穌的這句話:是用著猶太人一個特別的觀念,就是人有一種特別的好德行,能使人的眼睛充滿光明;也有一種歹的心思,使得他的眼睛變做黑暗。這種好的德行就是慷慨,歹的心思就是吝嗇。一個慷慨的人他的眼睛就光明,他的全身就光明;一個吝嗇的人他的眼睛就黑暗,他是在極大的黑暗中間。對這個所在,咱看見耶穌要人知道怎樣有效的利用金錢,一個只想欲顧錢多多的人是一個在黑暗中的人,甚至他是一個無法度清楚看見上帝的人。
最後,耶穌強調: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若我們不是用將上帝放第一,便是用其他的東西來取代上帝,耶穌說咱無法度一方面愛上帝,一方面愛金錢。這是在提醒咱怎樣注意,金錢在咱生活中間所佔的地位。一個人那是有多多的金錢並不是一件歹代誌,而是代表上帝交待他真正重大的責任,人必須看交待他重大責任的上帝做主。不是將所交待乎咱的金錢做主。當一個人以金錢做主的時,將是用自己心內喪鄉的心靈來換得銀行的存款。這種是耶穌所無要咱做的。上帝愛咱成做一個好的管家,上帝對管家所求的就是要他有忠心。對咱的信仰來講,咱所得到的金錢就是上帝所交待互咱來管理的。得到越多的人,上帝所交待的責任就越大。一個人如何表現出在這件代誌上面有忠心?就是看他有照上帝所要求的來使用金錢無。上帝對咱怎樣使用金錢有一個真正重要的命令,就是用奉獻來回應上帝的恩典,當一個人奉獻的時就是管理上帝金錢一個重要的學習。
關於奉獻有一些事是值得我們注意的
【十分之一的奉獻是當納的】
許多人將十分之一的奉獻當成是上限,每個月奉獻只有擠到了十分之一就夠了。其實十分之一是下限,聖經說:這是瑪拉基書講十分之一是「當納的」。「當納的」表明這是沒有可以選擇,是一定要的。若沒有奉獻上十分之一,就是在奪取上帝的東西。想看看沒有奉獻上十分之一,在上帝的眼中,不是沒有奉獻,而是搶奪上帝的東西。「納」:如納稅一樣,是本分,是義務,而且是不可少的。
1、「納」是神對世人的要求──因為聖經說天和天上的天,地和地上的地都是屬耶和華的,咱人所得到的一切,攏是出於上帝所賞賜,所以凡生活在地上的人都應納十分之一,比起上帝給咱的九分,咱只獻給上帝一分,這樣的要求不算過分。
十一奉獻,這不是我的教會好不好、我喜不喜歡今天的講道,我覺得牧師有沒有很照顧我,我的教會是不是錢已經夠用啊?我才要來十一奉獻。因為十一奉獻的對像是上帝,不是給教會,也不是給傳教者。所以一個基督徒的十一奉獻是他與上帝的關係,與咱的教會、牧師的好歹,教會經濟的好歹無關係。
2、「獻」是在「納」之外給神的──「納」是本分。在本分之外,又另外獻給上帝的是「獻」。以錢來說,人已經「納」十分之一以後,他的心又有特別的感動,來做感恩奉獻、建堂或是宣教奉獻,這就叫做「獻」。一個人能夠對建堂、宣教無感動,所以無有建堂、宣教奉獻,但是一個基督徒抹通講我對教會無感動所無要十一奉獻,十一奉獻是應當納的,與感動無關。
3、「捐」是為主的緣故給人的款項,是與納和獻不同,不是給上帝而是給人的。是盡了本分以外的奉獻,因為給人也是給神的,例如風災、水災、地震的捐款,對象是人不是上帝。聖經要我們彼此幫補,個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有些教會奉獻袋印什一捐,這是不對的,上帝不缺甚麼 ,缺乏的是人,上帝不必人捐錢或別的給祂,祂反而賜福予人。所以「捐」是對人,而不是對神的,但對人所作的,也是為神而作的,如經上說拿一杯涼水給小子裏的一個,就是作在主身上。
有人曾安呢問講:「牧師啊,如果有一個人將該奉獻給上帝的十分之一,轉給勵馨基金會、樂山療養院?安呢甘算是十一奉獻?」這個問題,當咱清楚明白了什麼是納、什麼是獻、什麼捐的時,對這個問題就真容易明白,「十分之一是納,對象是上帝」,對教會所辦的社會關懷機構的奉獻是捐,因為對象是人。該納給上帝的,就納給上 帝,願意捐給人的,就甘心捐給人。
【上帝看重的不是金錢,而是心志】
上帝不窮,祂比世上所有的人加起來還富有。但是上帝為什麼要我們奉獻呢?「因為你的財寶在那裡,你的心也在那裡」,當咱願意在金錢上對上帝忠心,會幫助咱在其他的地方上忠心。上帝不是看重金錢的多寡,而是咱的心志。耶穌稱讚寡婦的兩個小錢,不是因為她奉獻的比別人多,而是因為她的心志。她願意將上帝擺在自己需要的前面,而是不將自己的需要擺在前面。
所以奉獻不是當咱有餘的時候才決定要奉獻多少,奉獻是咱回應上帝的恩典,當我們看見上帝國度的需要時,我們在自己仍有缺乏時仍然甘心樂意奉獻。這樣的人上帝為什麼不特別祝福他?
箴言十章22節所教導的是:「耶和華神所賜的福,使人富足,並不加上憂慮。」當咱願意奉獻時,表明了在金錢上依靠上帝,不是依靠財富。咱相信上帝所賜福給我們的,比所奉獻出來還要多。聖經並不強調你奉獻的動機或奉獻的目標真正確或是奉獻很多金錢,神就會祝福我們一切所做的。但是聖經強調十一奉獻是當納的。當咱願意納應該納的,這才表明咱在奉獻這件代誌頂面是在光明中。也表明咱願意學習在管理金錢上面,來向主忠心。但是若我們在金錢上所依靠的不是上帝所賜的祝福,這就是心內黑暗,來依靠會敗壞的錢財,那我們無論如何不能得神的喜悅。一個人把金錢看的比上帝的祝福還重要,無論如何不能算是一個最好的基督徒,充其量只是次好的。
一個基督徒,不必為自己的富足而內疚,因為你所有的一切都是從神而來的,是上帝所賜的,上帝也喜歡看到我們享受神所賜的。但是我們不是以上帝所賜的來代替上帝,上帝賞賜財富給我們,人不該以財富代替上帝。因為耶穌警告咱要注意「不要貪愛世界。」
約壹2:15有說:「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裏面」。什麼是「愛世界」?當一個人把世界的事物放在更高的位置上時,來犧牲他對神的敬拜、事奉、奉獻,與他對妻子兒女的責任及他個人靈命長進,他已經把世界當作偶像。
先知瑪拉基講:「上帝要咱獻上十分之一,用安呢來試驗上帝是否將福分臨到,倒於你們頂面,甚至無位可盛」。這是信心的功課,一個好的基督徒,會靠著信心來回應,接受這種的挑戰。
奉獻最好的給主,我的第一份謝禮,是全額的奉獻。當你開始有計畫的奉獻時,你對你的金錢會變得更聰明更敏感,會有智慧的使用金錢,這才會帶給咱祝福。
上帝不缺錢,咱的教會也不缺錢。但是咱猶原要納十分之一的奉獻,這不是教會需要錢的時候,才對咱講奉獻的意義。因為那有人照著聖經的話語去做,得到上帝祝福的人就是他。這也是咱心志的問題,獻上十分之一,決定咱是在光明中,或是在黑暗中。親愛的兄姊咱是用什麼款的態度來管理、使用上帝所交代咱的金錢?
2003年6月29日 星期日
下來吧﹗撒該先生 -- 曾昭瑞 傳道
寫作於2003.06.29
作 者: 曾昭瑞 傳道
經文:【 路加福音十九章1-10節】
耶穌來到耶利哥這個城市,是進入耶路撒冷的重要通道。這地方也是一個充滿樹木的地方,許多人居住在這裏,就好像台北市外面的板橋,永和、新店。這些地方,也許沒有像台北市那樣的繁榮,居住那麼多的人,也不是一個首都,但卻是一個重要的都市。所以我們可以想像,在這裏其實有很多商業機會,一個政府在這裏可以抽到很多很多的稅,耶利哥城,是一座大城。在那裏面住著許多的人,不管你是要到耶路撒冷,還是要到約旦河以東,你都必須經過耶利哥。所以,許多人在這裏做生意在這裏進出。
耶利哥城,是當時巴勒斯坦重要的城市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稅收中心,那裏的油水很多。所以,如果你在那個地方當稅史,你會賺到很多的錢,你會有很多財富。我們看到今天所讀的這段聖經,他告訴我們,撒該是個抽稅的人,而且也是稅吏長。所以是一個有錢人,也是國稅局局長,想看看,他的底下有一大群人,在幫他搶錢。他很有錢,為什麼? 因為,他抽的稅比別人多,他的心比別人狠、當他在抽稅的時候,他不會客氣。不管你是有錢人、是寡婦、是窮人、是三餐不繼、是衣不蔽體或是家徒四壁,你跟他說,我很窮,請你可憐我。我真的沒有錢可不可以讓我想點辦法,求求你,幫幫忙吧!你可以想像,這個稅吏,他搖搖頭,他不會同意,因為他是個自私的人,他只想到自己的利益他不會為你考量,他也不會可憐你。所以在當時沒有一個人會喜歡稅吏。人人討厭他,甚至在當時,有猶太人的獨立建國分子,他們專門暗殺這些為羅馬帝國政府服務的稅吏,他們認為殺死這種人,是在實現上帝的旨意。
所以,撒該的人際關係不好,沒有朋友,大家討厭他,甚至有人想要殺他。雖然他很有錢,但是他並不快樂。因為,快樂不是因為你有很多錢,快樂不是因為大家都很怕你,快樂不是因為你很有權勢。快樂是因為你被接納,快樂是因為你被需要,快樂是因為你覺得有價值。這一個稅吏,他不被接納,不被需要,不覺得自己有價值,所以他不快樂。
可是,今天撒該聽到一個消息,「耶穌要從耶利哥城經過」,耶穌?他是什麼樣子的人?他不像我那樣受人討厭,他是一個萬人迷。不論走到那裏,眾人都跟隨他。而且聽說,他的12個門徒當中,有一個名叫馬太的人,以前住在迦百農,也是個稅吏,他和我一樣,都是在搶別人的錢,但耶穌卻接納了他。
像這麼一個受人歡迎的人,卻有一個被眾人唾棄的門徒,耶穌是一個怎麼樣的人?那位名叫馬太的稅吏,又是一個怎樣的人?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人願意跟隨耶穌?為什麼,耶穌會和那些被人拒絕的稅吏在一起?我真的好想知道,看一看他到底長得什麼樣子。
撒該,對耶穌產生了好奇,他決定要見耶穌,不管任何困難。但是,他會不會和別人一樣,排斥我,拒絕我、鄙視我?他會不會和別人一樣,根本就不理我?他會不會和別人一樣,認為我是一個罪人討厭我?
那一天,當耶穌來到耶利哥城,許多的人跑出去,為了要看這位偉大的先知,聽他的教訓,看他施行的醫治。整條街道上,到處充滿了人,許多人都要來看耶穌,許多人都要來看他要說什麼做什麼。但是對這位撒該而言,混在人群中來見耶穌是一件困難的事、因為長的矮,加上別人都討厭他,沒有人願意和他在一起,大家都排斥他,甚至有可能有人會趁機暗殺他,見耶穌對他而言,是一件有生命危險的事。他沒有辦法和大家一起看耶穌。所以,他只好一個人,獨自的來到前方,因為那裏有一棵樹,他知道,耶穌一定會從這裏經過,只要爬到樹上,就有機會可以看到耶穌。他想要看耶穌的心,是非常迫切的。
當撒該還在忐忑不安時,耶穌來了,抬頭一看就對他說:「撒該,快下來,今天我必住在你家裏了。」各位,你看到什麼?一切都太自然了,好像很有默契一般。耶穌沒有問:你是誰?做什麼的?你在樹上做什麼?你要悔改嗎?願不願意把錢還給別人?願不願意不再欺壓別人?願不願意改過自新?耶穌沒有問這些問題?耶穌卻好像認識這個眾人討厭的人。
他說:「今天我必住在你家裏了。」耶穌明明知道他是撒該,是稅吏,是被人所討厭的,這樣耶穌要去他家?耶穌到底在想什麼?這個問題相信不但是我們在想,撒該也覺得訝異。像我這樣的一個人,耶穌竟然要到我家裏來。一個被人唾棄、拒絕、排斥的撒該,耶穌卻在眾人的面前宣告,不論你是一個怎樣的人,上帝愛你,今天我必要住在你家裏。
親愛的弟兄姐妹們,你覺得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你對你自己滿意嗎?常常我們以為自己不夠好,不是一個行為完全的人?常常懶床,上學遲到,考試的時候偷偷做弊,常常說別人壞話。見到別人比我好心底就不舒服。明明知道要認真,但是卻往往做不到。知道不該上網了,卻又打開電腦,有許多的缺點,覺得自己不夠完全,爸爸媽媽經常數落我。但是,耶穌沒有拒絕撒該,不是因為他比較好,不是因為他有許多優點,不是因為他的努力。耶穌就是愛他。是的耶穌就是愛他。好不好,請你向你旁邊的人說:「耶穌就是愛你」。
耶穌愛撒該這樣的人。當耶穌愛他的時候,眾人的反應是為什麼?大家不是拍手叫好、「好哇!耶穌愛罪人,他不嫌棄有罪的人,上帝真好,連撒該這樣的人上帝都愛,祂一定也會愛我了。」大家沒有這樣想。眾人說:「他竟到罪人家裏去住宿」。耶穌怎麼可以愛罪人,耶穌怎麼可以接納這種敗類,耶穌怎麼到這種人家裏去?聖經沒有告訴我們為什麼。但是聖經卻告訴我們撒該的轉變,撒該變了,他以實際行動向人們表示他的轉變。以前他如同搶匪一般的搶走別人的財物,如今他卻願意將自己所有的的分一半給窮人。而且剩下來的那一半,他要用來賠償給別人。
撒該原來是一個自私、只為自己,不顧別人死活的稅吏。今天卻成了一個樂意與別人分享的人。這真是一個大神蹟。很多人曾經見過神蹟,卻沒有見過自己改變。但是撒該沒有見到神蹟,卻產生了神蹟般的變化。為什麼?因為他感受到了耶穌對他的接納、耶穌沒有拒絕他、沒有排斥他。當耶穌接納他時,讓他突然覺得自己的存在是有意義的,他的存在不是為了收更多的稅金,讓更多人討厭。
在以前我曾經輔導過一個憂鬱症的朋友,她說在讀小學時,有人拿了一堆糖果來給小朋友吃。每一個同學都在搶,大家都想吃到糖果。一群人擠來擠去,她也在人群中擠來擠去。但是她搶不到糖果,於是她很用力的把身旁的人推開。然後糖果到手了,她忘情的大笑,「哈!哈!哈!我有糖果可以吃了!我有糖果可以吃了!」她突然感受到,「只要我打敗別人,我比別人強,我就可以得到我想要的。」就如同我推開別人,我就有糖果可以吃。所以她便認真的想要在許多事上打敗別人,要比別人強,只要她比別人強,就可以得到自己所想要的。她非常的好勝,功課一直是班上的第一名,讀北一女中、考上台大。看起來她非常的成功,但是當她上大學後,她發現大家在談戀愛,她沒有辦法強迫別人來喜歡她,沒有人喜歡與她做朋友,她無法用打敗別人來贏得友誼。在台大她
也不再是第一名,因為你厲害,還有別人比你更厲害。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後,她對自己的信念產生了懷疑,「只要我打敗別人、比別人強,就可以得到我想要的」。她得了憂鬱症。親愛的弟兄姊妹,我們所要的,並不在於比別人多、比別人強,而在於我們是否被人接納。
耶穌就是接納我們的人,他說:「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耶穌來尋找、喪救失喪的人,這就是耶穌對我們的接納,也是表達祂對我們的愛。所謂的失喪並不是指我們死亡或受死,它只是簡單表示「在錯誤的地方。」
一個失喪的人是表示從他本來的地方流失到另一個錯誤的地方。上帝來尋找失喪的人,就是把失落離開上帝的人,將他尋獲帶回到他原來的地方,來成為他的兒女。也就是在我們做得不夠好,做得不完美,連我們自己都還不滿意自己的時候,上帝來接納我們,用祂的愛來牽引我們,回到祂的恩典裏面。上帝就是這樣愛我們,當我們還在錯誤、過犯當中,他就接納了我們。如同撒該一樣,如果上帝連撒該這樣的人都願意接納,祂如何會不接納我們呢?沒有一樣過犯是耶穌的愛不能改變的,沒有一個罪人是耶穌沒有辦法愛的。
只要我們承認,我們需要真正的愛與被接納,我們需要沒有負擔的被改變,那麼我們就需要耶穌的愛。我們要做的就是承認自己是一個失喪的人,需要被上帝的愛重新找回,離開現在的錯誤,回到原來正確的位置。
我的家庭是一個年輕的家庭。只有我和怡慧姊。所以我們常去特力屋買組合家俱,常常DIY組合一些家俱。在組合家俱時,我們必須一步一步照著次序來,往往當我們在組合家俱時,發現前面的一些步驟錯了,只有回到剛開始錯的地方重新來過,如果不回到原來錯誤的地方,硬著頭皮繼續做下去,就無法完成。我們的人生也是如此,我們無法在錯誤的基礎上建造正確的人生,當我們失喪離開了正確的道路後,我們只有回到正確的路上,才能到達正確的目標。若我們不願讓上帝帶領我們回去,只是不停的照著自己的意思走下去,我們永遠無法達到一個正確和諧的人生。
對撒該而言,在他沒有認識耶穌以前,他雖然有很多金錢,但生命並沒有意義。但是耶穌接納了他,讓他覺得生命重新回到正路,人生有了意義。「人生有了意義,就可以忍受任何事。人生若無意義,任何事都會叫人難以忍受。對撒該而言,有了上帝的接納就有意義。沒有神,人生就沒有目的;沒有目的,人生就沒有意義;沒有意義,人生就無關緊要,毫無希望。」所以認識耶穌,是幫助他找到生命的意義,而非讓他賺大錢,一帆風順。對你而言這也是一樣,我們不是為了大富大貴來信耶穌的,我們是為了從失喪的路,重新得到上帝的愛與接納,這使我們的人生重新充滿目的與意義。
兩千年前,撒該先生,從桑樹上下來了,他回到上帝的恩典裏面,經驗到愛與被接納,今天你不下來嗎?你是不是願意經驗到被接納與愛的感覺,請你從自己的樹上下來吧!今日主耶穌必住在你家裏。
作 者: 曾昭瑞 傳道
經文:【 路加福音十九章1-10節】
耶穌來到耶利哥這個城市,是進入耶路撒冷的重要通道。這地方也是一個充滿樹木的地方,許多人居住在這裏,就好像台北市外面的板橋,永和、新店。這些地方,也許沒有像台北市那樣的繁榮,居住那麼多的人,也不是一個首都,但卻是一個重要的都市。所以我們可以想像,在這裏其實有很多商業機會,一個政府在這裏可以抽到很多很多的稅,耶利哥城,是一座大城。在那裏面住著許多的人,不管你是要到耶路撒冷,還是要到約旦河以東,你都必須經過耶利哥。所以,許多人在這裏做生意在這裏進出。
耶利哥城,是當時巴勒斯坦重要的城市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稅收中心,那裏的油水很多。所以,如果你在那個地方當稅史,你會賺到很多的錢,你會有很多財富。我們看到今天所讀的這段聖經,他告訴我們,撒該是個抽稅的人,而且也是稅吏長。所以是一個有錢人,也是國稅局局長,想看看,他的底下有一大群人,在幫他搶錢。他很有錢,為什麼? 因為,他抽的稅比別人多,他的心比別人狠、當他在抽稅的時候,他不會客氣。不管你是有錢人、是寡婦、是窮人、是三餐不繼、是衣不蔽體或是家徒四壁,你跟他說,我很窮,請你可憐我。我真的沒有錢可不可以讓我想點辦法,求求你,幫幫忙吧!你可以想像,這個稅吏,他搖搖頭,他不會同意,因為他是個自私的人,他只想到自己的利益他不會為你考量,他也不會可憐你。所以在當時沒有一個人會喜歡稅吏。人人討厭他,甚至在當時,有猶太人的獨立建國分子,他們專門暗殺這些為羅馬帝國政府服務的稅吏,他們認為殺死這種人,是在實現上帝的旨意。
所以,撒該的人際關係不好,沒有朋友,大家討厭他,甚至有人想要殺他。雖然他很有錢,但是他並不快樂。因為,快樂不是因為你有很多錢,快樂不是因為大家都很怕你,快樂不是因為你很有權勢。快樂是因為你被接納,快樂是因為你被需要,快樂是因為你覺得有價值。這一個稅吏,他不被接納,不被需要,不覺得自己有價值,所以他不快樂。
可是,今天撒該聽到一個消息,「耶穌要從耶利哥城經過」,耶穌?他是什麼樣子的人?他不像我那樣受人討厭,他是一個萬人迷。不論走到那裏,眾人都跟隨他。而且聽說,他的12個門徒當中,有一個名叫馬太的人,以前住在迦百農,也是個稅吏,他和我一樣,都是在搶別人的錢,但耶穌卻接納了他。
像這麼一個受人歡迎的人,卻有一個被眾人唾棄的門徒,耶穌是一個怎麼樣的人?那位名叫馬太的稅吏,又是一個怎樣的人?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人願意跟隨耶穌?為什麼,耶穌會和那些被人拒絕的稅吏在一起?我真的好想知道,看一看他到底長得什麼樣子。
撒該,對耶穌產生了好奇,他決定要見耶穌,不管任何困難。但是,他會不會和別人一樣,排斥我,拒絕我、鄙視我?他會不會和別人一樣,根本就不理我?他會不會和別人一樣,認為我是一個罪人討厭我?
那一天,當耶穌來到耶利哥城,許多的人跑出去,為了要看這位偉大的先知,聽他的教訓,看他施行的醫治。整條街道上,到處充滿了人,許多人都要來看耶穌,許多人都要來看他要說什麼做什麼。但是對這位撒該而言,混在人群中來見耶穌是一件困難的事、因為長的矮,加上別人都討厭他,沒有人願意和他在一起,大家都排斥他,甚至有可能有人會趁機暗殺他,見耶穌對他而言,是一件有生命危險的事。他沒有辦法和大家一起看耶穌。所以,他只好一個人,獨自的來到前方,因為那裏有一棵樹,他知道,耶穌一定會從這裏經過,只要爬到樹上,就有機會可以看到耶穌。他想要看耶穌的心,是非常迫切的。
當撒該還在忐忑不安時,耶穌來了,抬頭一看就對他說:「撒該,快下來,今天我必住在你家裏了。」各位,你看到什麼?一切都太自然了,好像很有默契一般。耶穌沒有問:你是誰?做什麼的?你在樹上做什麼?你要悔改嗎?願不願意把錢還給別人?願不願意不再欺壓別人?願不願意改過自新?耶穌沒有問這些問題?耶穌卻好像認識這個眾人討厭的人。
他說:「今天我必住在你家裏了。」耶穌明明知道他是撒該,是稅吏,是被人所討厭的,這樣耶穌要去他家?耶穌到底在想什麼?這個問題相信不但是我們在想,撒該也覺得訝異。像我這樣的一個人,耶穌竟然要到我家裏來。一個被人唾棄、拒絕、排斥的撒該,耶穌卻在眾人的面前宣告,不論你是一個怎樣的人,上帝愛你,今天我必要住在你家裏。
親愛的弟兄姐妹們,你覺得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你對你自己滿意嗎?常常我們以為自己不夠好,不是一個行為完全的人?常常懶床,上學遲到,考試的時候偷偷做弊,常常說別人壞話。見到別人比我好心底就不舒服。明明知道要認真,但是卻往往做不到。知道不該上網了,卻又打開電腦,有許多的缺點,覺得自己不夠完全,爸爸媽媽經常數落我。但是,耶穌沒有拒絕撒該,不是因為他比較好,不是因為他有許多優點,不是因為他的努力。耶穌就是愛他。是的耶穌就是愛他。好不好,請你向你旁邊的人說:「耶穌就是愛你」。
耶穌愛撒該這樣的人。當耶穌愛他的時候,眾人的反應是為什麼?大家不是拍手叫好、「好哇!耶穌愛罪人,他不嫌棄有罪的人,上帝真好,連撒該這樣的人上帝都愛,祂一定也會愛我了。」大家沒有這樣想。眾人說:「他竟到罪人家裏去住宿」。耶穌怎麼可以愛罪人,耶穌怎麼可以接納這種敗類,耶穌怎麼到這種人家裏去?聖經沒有告訴我們為什麼。但是聖經卻告訴我們撒該的轉變,撒該變了,他以實際行動向人們表示他的轉變。以前他如同搶匪一般的搶走別人的財物,如今他卻願意將自己所有的的分一半給窮人。而且剩下來的那一半,他要用來賠償給別人。
撒該原來是一個自私、只為自己,不顧別人死活的稅吏。今天卻成了一個樂意與別人分享的人。這真是一個大神蹟。很多人曾經見過神蹟,卻沒有見過自己改變。但是撒該沒有見到神蹟,卻產生了神蹟般的變化。為什麼?因為他感受到了耶穌對他的接納、耶穌沒有拒絕他、沒有排斥他。當耶穌接納他時,讓他突然覺得自己的存在是有意義的,他的存在不是為了收更多的稅金,讓更多人討厭。
在以前我曾經輔導過一個憂鬱症的朋友,她說在讀小學時,有人拿了一堆糖果來給小朋友吃。每一個同學都在搶,大家都想吃到糖果。一群人擠來擠去,她也在人群中擠來擠去。但是她搶不到糖果,於是她很用力的把身旁的人推開。然後糖果到手了,她忘情的大笑,「哈!哈!哈!我有糖果可以吃了!我有糖果可以吃了!」她突然感受到,「只要我打敗別人,我比別人強,我就可以得到我想要的。」就如同我推開別人,我就有糖果可以吃。所以她便認真的想要在許多事上打敗別人,要比別人強,只要她比別人強,就可以得到自己所想要的。她非常的好勝,功課一直是班上的第一名,讀北一女中、考上台大。看起來她非常的成功,但是當她上大學後,她發現大家在談戀愛,她沒有辦法強迫別人來喜歡她,沒有人喜歡與她做朋友,她無法用打敗別人來贏得友誼。在台大她
也不再是第一名,因為你厲害,還有別人比你更厲害。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後,她對自己的信念產生了懷疑,「只要我打敗別人、比別人強,就可以得到我想要的」。她得了憂鬱症。親愛的弟兄姊妹,我們所要的,並不在於比別人多、比別人強,而在於我們是否被人接納。
耶穌就是接納我們的人,他說:「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耶穌來尋找、喪救失喪的人,這就是耶穌對我們的接納,也是表達祂對我們的愛。所謂的失喪並不是指我們死亡或受死,它只是簡單表示「在錯誤的地方。」
一個失喪的人是表示從他本來的地方流失到另一個錯誤的地方。上帝來尋找失喪的人,就是把失落離開上帝的人,將他尋獲帶回到他原來的地方,來成為他的兒女。也就是在我們做得不夠好,做得不完美,連我們自己都還不滿意自己的時候,上帝來接納我們,用祂的愛來牽引我們,回到祂的恩典裏面。上帝就是這樣愛我們,當我們還在錯誤、過犯當中,他就接納了我們。如同撒該一樣,如果上帝連撒該這樣的人都願意接納,祂如何會不接納我們呢?沒有一樣過犯是耶穌的愛不能改變的,沒有一個罪人是耶穌沒有辦法愛的。
只要我們承認,我們需要真正的愛與被接納,我們需要沒有負擔的被改變,那麼我們就需要耶穌的愛。我們要做的就是承認自己是一個失喪的人,需要被上帝的愛重新找回,離開現在的錯誤,回到原來正確的位置。
我的家庭是一個年輕的家庭。只有我和怡慧姊。所以我們常去特力屋買組合家俱,常常DIY組合一些家俱。在組合家俱時,我們必須一步一步照著次序來,往往當我們在組合家俱時,發現前面的一些步驟錯了,只有回到剛開始錯的地方重新來過,如果不回到原來錯誤的地方,硬著頭皮繼續做下去,就無法完成。我們的人生也是如此,我們無法在錯誤的基礎上建造正確的人生,當我們失喪離開了正確的道路後,我們只有回到正確的路上,才能到達正確的目標。若我們不願讓上帝帶領我們回去,只是不停的照著自己的意思走下去,我們永遠無法達到一個正確和諧的人生。
對撒該而言,在他沒有認識耶穌以前,他雖然有很多金錢,但生命並沒有意義。但是耶穌接納了他,讓他覺得生命重新回到正路,人生有了意義。「人生有了意義,就可以忍受任何事。人生若無意義,任何事都會叫人難以忍受。對撒該而言,有了上帝的接納就有意義。沒有神,人生就沒有目的;沒有目的,人生就沒有意義;沒有意義,人生就無關緊要,毫無希望。」所以認識耶穌,是幫助他找到生命的意義,而非讓他賺大錢,一帆風順。對你而言這也是一樣,我們不是為了大富大貴來信耶穌的,我們是為了從失喪的路,重新得到上帝的愛與接納,這使我們的人生重新充滿目的與意義。
兩千年前,撒該先生,從桑樹上下來了,他回到上帝的恩典裏面,經驗到愛與被接納,今天你不下來嗎?你是不是願意經驗到被接納與愛的感覺,請你從自己的樹上下來吧!今日主耶穌必住在你家裏。
2003年6月22日 星期日
從思想到品格 -- 曾昭瑞 傳道
寫作於2003.06.22
作 者: 曾昭瑞 傳道
經文:【 詩篇一:1-3節; 約書亞一章5-9節】線上收聽
當我們說到一個人如何成為基督徒時,我們會說他必須先悔改。但是什麼是悔改呢?許多人對於悔改的認識是從台北街頭上,有一個人穿著白色長袍,手上高舉著一個牌子,上面寫著「世界末日到了,你們要悔改信耶穌?」哦!這就是基督教!信了基督教,就會這樣?很多人因為看到這位仁兄,而不願意悔改相信耶穌,太可怕了嘛!他很擔心自己悔改了以後,也會穿著白色長袍,手上拿著「世界末日到了」的牌子。悔改不是這樣子的,「悔改」這個字的希臘文是metanoia,它的意思是「改變你的心意」,羅馬書十二章2章說:「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但是,改變你的心意,不是因為你用你的意志力說,從今以後我下定決心要改變,我一定要成功、我一定要做好。你就可以更新而變化。因為不是因「用盡心力而更新變化」,而是因「心意更新而變化」。
我們看見有許多人,自從認識耶穌後,生命就得到改變了。絕望的重新得到盼望,軟弱的變為剛強、自私的人變為慈愛的。為什麼?因為他們心意更新了。當人的心意新後,他的感覺就不一樣,不再覺得自己沒有希望,也不再覺得軟弱。為什麼?因為你的心意就是你的思想,你的思想影響你的感覺,有些人常常顯得很無力、沮喪,因為他的思想很消極。我是一個無用的人啦,小頭什麼都比我好,不行啦,我那麼差,我什麼都不會。
同樣的,有的人顯得憤怒、憂慮、緊張常常是因為他們的思想所引起的。因為非建設性的思想,造成人有非建設性的感覺。用這一點來看台灣的政治人物,我們就可以發現,他們之中有許多人,不是很偏執、狂妄,不然就是有被迫害幻想症。所以很重要的是你如何思想?會影響你成為一個怎樣的人。請不要誤會,我並不是在推銷積極思想術。我不是要你每天想著:我一定欲成功、我一定要考上台大、我是一個天才。聖經沒有說過:「如果你覺得你會成功,你就一定會成功。如果你覺得你會失敗,你就一定會失敗。」因為建造、看守的乃是耶和華。
但是,聖經非常看重思想。箴言四章23節:「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弟兄姊妹,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一生的果效不是由於我們的聰明才智、權勢地位、財富名聲,而在於我們的心。箴言四章23節,我們請拿現代中文譯本的兄姊來讀:「要謹慎所思所想;生活型態是由你的思想鑄造的。」你如何思想,就決定你如何生活,決定你一生的果效。
我以前在讀詩篇第一篇時,我一直有一個疑問,為什麼是這首詩是放在第一首,而不是其他首詩。如果是這一首詩是第一篇,那麼應該是特別重要,也有其特別的目的。我們如果看詩篇第一篇,就會發現,這首詩強調兩種人不同的結局,義人所做的一切盡都順利,但是惡人的道路卻必滅亡。所以,詩人要我們小心選擇我們自己的後果,是要走義人的道呢?或是惡人的路呢?你要選擇那一種?我想你會選擇義人的道。不然你不會來參加禮拜,你來參加這個聚會,大概不會想要成為惡人。但是知道要當好人壞人,是一回事,如何成為一個好人又是另一回事。如果你仔細的看詩篇第一篇,它提出了成為好人最重要、最關鍵的答案:那就是「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親愛的弟兄姊妹,你要改變,不是靠著自己的的意志力,說我要成為孝順的人,我要成為好學生、我要成為好先生、好妻子、好孩子就能夠成功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成為好人的意念,但是人有自己的罪性,我們沒有辦法靠自己就能做得到。你的問題不在於知道要做好,而在於無力做到好。聖經告訴我們答案,你要喜愛耶和華的律法,也就是上帝的話,不單只是知道、讀它,而且要晝夜思想。
思想上帝的話是什麼意思呢?「思想」這個字「meditation」這個字是「默想、反覆思想」這個字有個同義字「rumination」這個字的原義是反芻。各位知不知道牛有幾個胃?當牛吃草的時候,牠先大口大口的將草吃下去,牠沒有細細品嚐,先吞到肚子裏再說。但是經過一陣子後,讓草與胃裏的酵素發生作用後,這些草又從牛的胃送到嘴巴,這時牛就慢慢的嚼,將每一個纖維完全嚼碎,吸吮每一分汁液,之後再送到另一個胃,沒有這樣牛很難完全吸收草裏面所有的營養。這個消化的過程就是反芻。
思想上帝的話,不是讀完就算了,而是存在我們的腦海中,我們再不斷的拿出來默想。默想是思想的消化,將我們所讀上帝的話,完全充分的思考。默想並不是瞑想,什麼都不想,你的腦袋現在是一片虛空,什麼都沒有。默想是對你所讀上帝話語的深思熟慮。是反覆不斷的思考,找出這句話對你的生命有什麼意義,並且讓聖靈在你心中做工,讓你領受到上帝話語真實有力的憑證,然後你說:「嘿!我要活在上帝的真理中。」歌羅西書三章16節要我們:「把基督的道理豐豐富富地存在心裏」,所以一個不讀聖經的基督徒,很難是個好基督徒,因為他缺少思想上帝的話語。當你用上帝的話語來思想,你的心就不會被負面的感覺所佔據,你更能夠面對沮喪、挫折、失敗、軟弱。
讓上帝的話語來管理你的思想,不是靠著你的意志力。
我們應該用上帝的話語來管理我們的思想,不再讓我們有負面的感覺。因為感覺會影響你的行為。一個人生氣,因為他覺得憤怒;一個人哭泣,因為他覺得哀傷;一個人歡笑,因為他覺得快樂。很少人在哀傷時歡笑,在快樂時生氣。因為感覺會影響我們的行為。我們常常可以由一個人的行為中,看出他現在是喜怒哀樂。他表現在外的行為,是他內心感覺的俱體呈現。除非這個人很虛假,一直戴著面具,痛苦的壓抑自己的感覺。
我們若覺得一個基督徒在他的生命中遇到許多挫折、失敗、打擊還能夠活出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這是因為聖靈藉著上帝的話語在他的心中所結出來的果子。這些果子,之所以顯出在外,是因為他們的內心有上帝的話語在其中,他們的感覺就隨之改變了,人就不再隨從肉體的惡行。耶穌說:「善人從他心裏所存的善就發出善來;惡人從他心裏所存的惡就發出惡來。」你心裏所充滿的是什麼?一個晝夜思上帝話語的人,他就行出上帝的話語。因為思想影響感覺,感覺影響行為。
我們不能控制生命中每一件事,我不知明日將如何,甚至今天會如何。你沒有辦法決定自己的境遇,但是可以決定如何回應它。我們的回應,會使我們成為一個苦毒的人或是一個美善的人。就生命而言,重要的不在於我們外面發生了什麼事,而是我們裏面發生了什麼事。重點不在於你面對何種的不公平、不合理,而在於你用什麼態度來回應。這就是品格。保羅說:「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羞恥。」當中,這個「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在NIV聖經中翻譯成「忍耐生品格、品格生盼望」上帝使我們通過如何回應環境,來養成品格。因為品格這個字在希臘文的意思是「經過試驗證明是可信賴的」如同金子經過火的焠煉,證明是百分之百的純金。當我們的生命經過這樣的試驗後,我們才能蓋上「品質保證」的印章。所以,基督徒要學習如何在患難中歡歡喜喜,而不只是一味忍受。因為這是上帝給我們的功課,利用這些生活上的難處,我們的品格被操練,使我們有更成熟的品格。
如果你想把自己的生命交在上帝手中,學習讓上帝將生命中痛苦的遭遇轉化成為祝福,讓祂操練你,使你更有成熟的品格。就要順服聖靈的引導,讓上帝的話語在我們的心中動工。當你越在痛苦中,學習依靠上帝不發怨言,在痛苦中,仍然能喜樂你便越像耶穌,越有祂長大成熟的身量。
也許你在你的生命中,正遭受打擊,你正處於不安傍惶、面對各樣的壓力、痛苦當中,但你知道這是上帝所使用的境遇,要讓你通過這些試驗。好讓我們活出美好的品格,結出聖靈的果子。
你的感覺影響你的行為,行為造就你的品格。而品格影響你的一生。上帝要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好品格,那麼我們就必須經過試驗。上帝如果要你學習愛人的品格,祂不會只讓你學習愛可愛的人,那太容易了。上帝會讓你放在那些不可愛的人當中。當我們能愛那些火爆、無理取鬧、很讓人受不了的人時,我們就學到了真愛。上帝會藉著把我們擺在「不可愛」的環境中,來教導我們愛人。平安也是如此,什麼是都很順利,我們學不到平安,但是當我們在一切的挫折、失敗,攪擾時我們仍然能夠在神裏面得到力量、安靜在祂的懷中,這就是真實的平安。你的生命活出什麼特質,這就是你所擁有的品格。當你的生命不斷有好的品格時,你的一生就不再一樣了。
雅各書一章2-4:「我的弟兄們,你們落在百般試煉中,都要以為大喜樂;因為知道你們的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忍耐。但忍耐也當成功,使你們成全、完備、毫無缺欠。」上帝不要我們在試煉中發怨言,不滿、心生報復、憤世嫉俗,而要我們有大喜樂,因為我們的信心必須經過試驗,當我們經過忍耐而成功時,我們才會是成全、完備、沒有缺欠的基督徒。若我們沒有經過這些試煉,我們就還沒有得到完全。若我們在這樣的功課中,沒有好好的學習,那我們就沒有辦法得到上帝要我們所得到的好品格。12節「忍受試探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經過試驗以後,必得生命的冠冕;這是主應許給那些愛他之人的。」
我們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就是要我們的思想不再從人的意念,而是照上帝的旨意,來形成你的思想,來決定你的感覺與行為。從而活出真實的好品格,這樣的好品格會影響你的一生。改變你的思想,從上帝的話語開始。約書亞記一章8節:「這律法書不可離開你的口,總要晝夜思想,好使你謹守遵行這書上所寫的一切話。如此,你的道路就可以亨通,凡事順利。」你知道你的思想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要思想上帝的話。影響你一生最重要的事,不在於你唸什麼學校、在什麼地方工作,和誰結婚,而在於你有沒有將上帝的話好好的思想,讓上帝的話語決定你的感覺與行為,並塑造你的品格,結出聖靈的果子。這是你一生的重要大事。
作 者: 曾昭瑞 傳道
經文:【 詩篇一:1-3節; 約書亞一章5-9節】線上收聽
當我們說到一個人如何成為基督徒時,我們會說他必須先悔改。但是什麼是悔改呢?許多人對於悔改的認識是從台北街頭上,有一個人穿著白色長袍,手上高舉著一個牌子,上面寫著「世界末日到了,你們要悔改信耶穌?」哦!這就是基督教!信了基督教,就會這樣?很多人因為看到這位仁兄,而不願意悔改相信耶穌,太可怕了嘛!他很擔心自己悔改了以後,也會穿著白色長袍,手上拿著「世界末日到了」的牌子。悔改不是這樣子的,「悔改」這個字的希臘文是metanoia,它的意思是「改變你的心意」,羅馬書十二章2章說:「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但是,改變你的心意,不是因為你用你的意志力說,從今以後我下定決心要改變,我一定要成功、我一定要做好。你就可以更新而變化。因為不是因「用盡心力而更新變化」,而是因「心意更新而變化」。
我們看見有許多人,自從認識耶穌後,生命就得到改變了。絕望的重新得到盼望,軟弱的變為剛強、自私的人變為慈愛的。為什麼?因為他們心意更新了。當人的心意新後,他的感覺就不一樣,不再覺得自己沒有希望,也不再覺得軟弱。為什麼?因為你的心意就是你的思想,你的思想影響你的感覺,有些人常常顯得很無力、沮喪,因為他的思想很消極。我是一個無用的人啦,小頭什麼都比我好,不行啦,我那麼差,我什麼都不會。
同樣的,有的人顯得憤怒、憂慮、緊張常常是因為他們的思想所引起的。因為非建設性的思想,造成人有非建設性的感覺。用這一點來看台灣的政治人物,我們就可以發現,他們之中有許多人,不是很偏執、狂妄,不然就是有被迫害幻想症。所以很重要的是你如何思想?會影響你成為一個怎樣的人。請不要誤會,我並不是在推銷積極思想術。我不是要你每天想著:我一定欲成功、我一定要考上台大、我是一個天才。聖經沒有說過:「如果你覺得你會成功,你就一定會成功。如果你覺得你會失敗,你就一定會失敗。」因為建造、看守的乃是耶和華。
但是,聖經非常看重思想。箴言四章23節:「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弟兄姊妹,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一生的果效不是由於我們的聰明才智、權勢地位、財富名聲,而在於我們的心。箴言四章23節,我們請拿現代中文譯本的兄姊來讀:「要謹慎所思所想;生活型態是由你的思想鑄造的。」你如何思想,就決定你如何生活,決定你一生的果效。
我以前在讀詩篇第一篇時,我一直有一個疑問,為什麼是這首詩是放在第一首,而不是其他首詩。如果是這一首詩是第一篇,那麼應該是特別重要,也有其特別的目的。我們如果看詩篇第一篇,就會發現,這首詩強調兩種人不同的結局,義人所做的一切盡都順利,但是惡人的道路卻必滅亡。所以,詩人要我們小心選擇我們自己的後果,是要走義人的道呢?或是惡人的路呢?你要選擇那一種?我想你會選擇義人的道。不然你不會來參加禮拜,你來參加這個聚會,大概不會想要成為惡人。但是知道要當好人壞人,是一回事,如何成為一個好人又是另一回事。如果你仔細的看詩篇第一篇,它提出了成為好人最重要、最關鍵的答案:那就是「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親愛的弟兄姊妹,你要改變,不是靠著自己的的意志力,說我要成為孝順的人,我要成為好學生、我要成為好先生、好妻子、好孩子就能夠成功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成為好人的意念,但是人有自己的罪性,我們沒有辦法靠自己就能做得到。你的問題不在於知道要做好,而在於無力做到好。聖經告訴我們答案,你要喜愛耶和華的律法,也就是上帝的話,不單只是知道、讀它,而且要晝夜思想。
思想上帝的話是什麼意思呢?「思想」這個字「meditation」這個字是「默想、反覆思想」這個字有個同義字「rumination」這個字的原義是反芻。各位知不知道牛有幾個胃?當牛吃草的時候,牠先大口大口的將草吃下去,牠沒有細細品嚐,先吞到肚子裏再說。但是經過一陣子後,讓草與胃裏的酵素發生作用後,這些草又從牛的胃送到嘴巴,這時牛就慢慢的嚼,將每一個纖維完全嚼碎,吸吮每一分汁液,之後再送到另一個胃,沒有這樣牛很難完全吸收草裏面所有的營養。這個消化的過程就是反芻。
思想上帝的話,不是讀完就算了,而是存在我們的腦海中,我們再不斷的拿出來默想。默想是思想的消化,將我們所讀上帝的話,完全充分的思考。默想並不是瞑想,什麼都不想,你的腦袋現在是一片虛空,什麼都沒有。默想是對你所讀上帝話語的深思熟慮。是反覆不斷的思考,找出這句話對你的生命有什麼意義,並且讓聖靈在你心中做工,讓你領受到上帝話語真實有力的憑證,然後你說:「嘿!我要活在上帝的真理中。」歌羅西書三章16節要我們:「把基督的道理豐豐富富地存在心裏」,所以一個不讀聖經的基督徒,很難是個好基督徒,因為他缺少思想上帝的話語。當你用上帝的話語來思想,你的心就不會被負面的感覺所佔據,你更能夠面對沮喪、挫折、失敗、軟弱。
讓上帝的話語來管理你的思想,不是靠著你的意志力。
我們應該用上帝的話語來管理我們的思想,不再讓我們有負面的感覺。因為感覺會影響你的行為。一個人生氣,因為他覺得憤怒;一個人哭泣,因為他覺得哀傷;一個人歡笑,因為他覺得快樂。很少人在哀傷時歡笑,在快樂時生氣。因為感覺會影響我們的行為。我們常常可以由一個人的行為中,看出他現在是喜怒哀樂。他表現在外的行為,是他內心感覺的俱體呈現。除非這個人很虛假,一直戴著面具,痛苦的壓抑自己的感覺。
我們若覺得一個基督徒在他的生命中遇到許多挫折、失敗、打擊還能夠活出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這是因為聖靈藉著上帝的話語在他的心中所結出來的果子。這些果子,之所以顯出在外,是因為他們的內心有上帝的話語在其中,他們的感覺就隨之改變了,人就不再隨從肉體的惡行。耶穌說:「善人從他心裏所存的善就發出善來;惡人從他心裏所存的惡就發出惡來。」你心裏所充滿的是什麼?一個晝夜思上帝話語的人,他就行出上帝的話語。因為思想影響感覺,感覺影響行為。
我們不能控制生命中每一件事,我不知明日將如何,甚至今天會如何。你沒有辦法決定自己的境遇,但是可以決定如何回應它。我們的回應,會使我們成為一個苦毒的人或是一個美善的人。就生命而言,重要的不在於我們外面發生了什麼事,而是我們裏面發生了什麼事。重點不在於你面對何種的不公平、不合理,而在於你用什麼態度來回應。這就是品格。保羅說:「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羞恥。」當中,這個「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在NIV聖經中翻譯成「忍耐生品格、品格生盼望」上帝使我們通過如何回應環境,來養成品格。因為品格這個字在希臘文的意思是「經過試驗證明是可信賴的」如同金子經過火的焠煉,證明是百分之百的純金。當我們的生命經過這樣的試驗後,我們才能蓋上「品質保證」的印章。所以,基督徒要學習如何在患難中歡歡喜喜,而不只是一味忍受。因為這是上帝給我們的功課,利用這些生活上的難處,我們的品格被操練,使我們有更成熟的品格。
如果你想把自己的生命交在上帝手中,學習讓上帝將生命中痛苦的遭遇轉化成為祝福,讓祂操練你,使你更有成熟的品格。就要順服聖靈的引導,讓上帝的話語在我們的心中動工。當你越在痛苦中,學習依靠上帝不發怨言,在痛苦中,仍然能喜樂你便越像耶穌,越有祂長大成熟的身量。
也許你在你的生命中,正遭受打擊,你正處於不安傍惶、面對各樣的壓力、痛苦當中,但你知道這是上帝所使用的境遇,要讓你通過這些試驗。好讓我們活出美好的品格,結出聖靈的果子。
你的感覺影響你的行為,行為造就你的品格。而品格影響你的一生。上帝要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好品格,那麼我們就必須經過試驗。上帝如果要你學習愛人的品格,祂不會只讓你學習愛可愛的人,那太容易了。上帝會讓你放在那些不可愛的人當中。當我們能愛那些火爆、無理取鬧、很讓人受不了的人時,我們就學到了真愛。上帝會藉著把我們擺在「不可愛」的環境中,來教導我們愛人。平安也是如此,什麼是都很順利,我們學不到平安,但是當我們在一切的挫折、失敗,攪擾時我們仍然能夠在神裏面得到力量、安靜在祂的懷中,這就是真實的平安。你的生命活出什麼特質,這就是你所擁有的品格。當你的生命不斷有好的品格時,你的一生就不再一樣了。
雅各書一章2-4:「我的弟兄們,你們落在百般試煉中,都要以為大喜樂;因為知道你們的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忍耐。但忍耐也當成功,使你們成全、完備、毫無缺欠。」上帝不要我們在試煉中發怨言,不滿、心生報復、憤世嫉俗,而要我們有大喜樂,因為我們的信心必須經過試驗,當我們經過忍耐而成功時,我們才會是成全、完備、沒有缺欠的基督徒。若我們沒有經過這些試煉,我們就還沒有得到完全。若我們在這樣的功課中,沒有好好的學習,那我們就沒有辦法得到上帝要我們所得到的好品格。12節「忍受試探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經過試驗以後,必得生命的冠冕;這是主應許給那些愛他之人的。」
我們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就是要我們的思想不再從人的意念,而是照上帝的旨意,來形成你的思想,來決定你的感覺與行為。從而活出真實的好品格,這樣的好品格會影響你的一生。改變你的思想,從上帝的話語開始。約書亞記一章8節:「這律法書不可離開你的口,總要晝夜思想,好使你謹守遵行這書上所寫的一切話。如此,你的道路就可以亨通,凡事順利。」你知道你的思想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要思想上帝的話。影響你一生最重要的事,不在於你唸什麼學校、在什麼地方工作,和誰結婚,而在於你有沒有將上帝的話好好的思想,讓上帝的話語決定你的感覺與行為,並塑造你的品格,結出聖靈的果子。這是你一生的重要大事。
2003年6月15日 星期日
在軟弱中服事神 -- 曾昭瑞 傳道
寫作於2003.06.15
作 者: 曾昭瑞 傳道
經文:【 哥林多前書十二章1-10節】線上收聽
相信每一個服事上帝的同工都會經歷這種感覺,我們常常在服事中會面對孤單,往往筋疲力盡了,卻看不到有什麼功效;有時在服事時我們很希望看見自己所做的有果效,但是往往發現我們的服事對於現況卻無能為力。許多服事長久一些的人,偶爾也會問自己一些問題:「我這樣做有用嗎?」「這麼做真的有意義嗎?」「這麼辛苦是為了什麼?我還要繼續做下去嗎?」
親愛的弟兄姊妹,我們往往看到有人很熱心的服事上帝,在眾人的面前大有信心,但卻不一定知道他們的軟弱。當許多的挫折、壓力、誤解、攻擊臨到時,那些熱心服事的人,往往必須孤單的承受。許多人在服事的過程中,生命經歷成長,越服事越甘甜。 但是也有一些人在服事中經歷挫敗,越服事越受傷。有時候一個重大事工結束了,往往也順便結束一個同工的服事。許多人當完了會長,便開始過著閒雲野鶴的生活,從此不再過問人間世事。你問他說:「你不是曾經很熱心服事嗎?你不是很委身事奉的嗎?」只見他愛笑不笑的臉上酷酷的說:「那恐怖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做的任期我已經撐完了,該受的苦我已經受夠了,從今以後,別再叫我接同工了。」這是一種服事壓力恐懼症。
服事往往是一條很長、又很孤單的路,服事有時完全沒有掌聲,反而要承擔許多的責任與批評。服事往往也不是我願意做就好了,會有各種力量在擠壓、拉扯,讓你無法只是全心全意的事奉。做的不好壓力很大,做的很好,往往所面對的是更多的壓力、孤單、和批評。於是軟弱往往在服事者的心中出現。想想看做到流汗,被人嫌到流涎。
我要提醒每位服事者:「你的服事是上帝的呼召,是上帝揀選了你,在這個位置上,為要傳揚祂的名。」所以不要被軟弱所擊倒,而是學習在軟弱中倚靠神。所以保羅「誇口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
有些人在服事中失敗而覺得喪氣,他以為自己的奉獻不夠真誠,他覺得自己的服事沒有功效,就認為「啊我沒有恩賜啦!我想可能是上帝沒有呼召我啦!」這樣的人越服事越沒有信心,越服事就覺得自己越應該停止服事。其實軟弱不是你的奉獻不夠真誠,也不是你沒有呼召,而是每一個服事者都會有軟弱。
保羅說:「有誰軟弱,我不軟弱」保羅也有他的軟弱,但是他沒在軟弱中自憐自艾,他沒有在軟弱中抱怨上帝,也沒有因軟弱中不再服事。他學習在軟弱中倚靠神的大能,在軟弱中,操練他對上帝的信心。所以保羅說:「除了我的軟弱以外,我並不誇口」,在保羅的經歷中,軟弱不是一種失敗,軟弱不是不能服事的理由,而是可以誇口的事。為什麼?因為保羅在他多年的服事中得到一個寶貴的經驗:「服事之所以失敗不是因為軟弱,而是驕傲。」當我們覺得自己常常在軟弱中,我們就不會驕傲;相反的,當我們過於自高,覺得「我真是不得了!瞧!在我的帶領下,團契又增長了!因為我禮拜人數又增多了!」當一個人把自己抬高到不該到的地方,這必定是我們的破口。
保羅認為,是上帝要我們軟弱,因為「軟弱不是服事的阻礙,而是祝福。」重要的是你用什麼心態來看軟弱。
所以,我們不要因服事失敗,就軟弱喪膽。雖然聖經告訴我們「必須完全」,但這是一個過程,並非一朝一夕的功夫,我們需要時間和忍耐,在軟弱、失敗中來學習,所以雅各書說:「忍耐也當成功,使你們成全、完備,毫無缺欠。」我們不要讓軟弱來打敗,也不懷疑自己奉獻不夠真誠。而是你可以告訴你自己。「雖然我是一個軟弱的人,我知道我會面對許多的失敗,但是我要思想我的救主是何等剛強。在祂的裏面沒有難成的事,我要把一切都交在祂的手中。」當你真的學習把一切交在祂的手中,你就是學習如何「讓上帝的能力在我的軟弱上顯得完全。」
許多基督徒害怕自己的服事沒有果效,不被肯定,其實當我們在失敗時,這是一個很好的提醒,「好讓我們不致過度驕傲,來全心信靠上帝大能的保守」。我們的失敗是因為我們過度的倚靠自己的才能,我們沒有足夠的信心來仰賴祂。所以當我們犯了過失後應該立即到耶穌面前,向祂承認自己的軟弱,求祂保守我們。
失敗讓我們更加小心謹慎,讓我們知道要因著信靠神我們能勝過軟弱,因著上帝的保守與大能,讓我們再次有勇氣警醒守望,我們的委身越堅定,我們就越能確信自己蒙神揀選,祂必不撇棄你。我們的信心愈堅強,我們便會更加小心的在凡事上為主而活,凡事做在祂身上,又讓祂作主。
但是,人往往低估,而非高估了自己的軟弱,認為自己的軟弱沒有什麼用,希望自己再有能力一點,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他們不斷用自己全部力量,加上上帝的幫助去勝過困難,其實他們不知道自己在神面前是一無所有的。「你以為你有些微力量,只要神再加一點給你,你便會變得很剛強。」這是很大的錯誤。聖經告訴我們說:你的軟弱是要明白地指出你不能靠自己做什麼。耶穌說:「離了我,你們就不能做什麼。」當我們不承認自己的軟弱,就是希望在倚靠耶穌之外,我們還能做些什麼。可是耶穌明白清白的告訴我們:「不能做什麼。」
當我們什麼時候清楚明白自己的軟弱,就什麼時候了解耶穌能力的奧秘。這時我們知道不是禱告等候可以變成剛強,或感到剛強。不,我們知道在自己的無能中可以得到耶穌的能力。我們憑信心接受,並且知道耶穌會在我裏面工作,因這能力是屬祂的,也是為祂的。
上帝說:「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這是上帝的答案:「我什麼時候軟弱,什麼時候就得剛強了。」是的,我愈軟弱,就愈剛強。很奇怪吧!我們越清楚明白的不倚靠自己,我們就能更堅決的倚靠上帝的大能,那樣我們就可以像保羅一樣「我更歡喜誇我的軟弱。」「我為基督的緣故,以軟弱為喜樂」
當一個人不再求自己能感覺到什麼,或者可以做什麼,只是安心地活在主耶穌的大能裏,他的生命會變成何等的榮耀!他認識以上帝為他的力量又是何等快樂的事。
所以一個基督徒若一直以為事奉上帝或是追求生命成聖是一件又大又難的事,他決不會得著進步的。他必須知道這是他無能為力的,要放棄一切奮鬥,然後把自己交給基督,讓祂為他作成一切。
許多人以為自己的人生追求的是成功,卻不知道,耶穌卻沒有說:「來跟從我,你會成功。」他也沒有說:「跟隨我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成功」。我們信仰的焦點在於愛上帝與愛人,不在得到成功。當你追求的是成功,你得到的是金錢、名聲、權利、地位。當你愛上帝與愛人,你得到的是愛、平安、喜樂與永生。當你追求成功,你依靠的是你自己;但是你要來愛上帝與愛人,依靠的卻是上帝的大能。
「你們要靠著主,倚賴祂的大能大力」,因為能力屬乎神,軟弱屬於我。剛強的祂在軟弱的我身上作工。我這軟弱的人因信住在他裏面成為剛強。而我在同一個時間裏,知道自己是軟弱的,也是剛強的。
所以承認你的軟弱,你才能得到剛強。這裏有一點很重要,上帝為什麼要讓我們剛強,上帝在祂的旨意,不是隨便把力量給別人的,而是「力量是為工作的。」人如果想要剛強卻止於敬虔(只是為了讓人看來很剛強)是不可能的,他如果在他的軟弱中肯為上帝工作,才會成為真正剛強的人。如同保羅對他屬靈的兒子提摩太所說的:「為此我提醒你,使你將上帝藉我按手所給你的恩賜再如火挑旺起來。因為上帝賜給我們,不是膽怯的心,乃是剛強、仁愛、謹守的心。」(提後一6-7)提摩太也會軟弱,但是要在主裏面再次的剛強起來,軟弱不是要我們自憐自艾,而是提醒我們依靠上帝的大能。
我們在軟弱中服事上帝,所倚靠的不是自己的才能,而是上帝的恩典,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完全的倚靠,完全的倚靠才能帶來完全的順服與忠心。若是我們覺得還有一點我們可以倚靠自己,我們就可以不倚靠上帝,最後就導致我們驕傲,以為凡事可以靠自己,決定要怎麼做,怎麼行,我們便不再順服。當我們倚靠自己不再順服,我們不是上帝忠心的僕人。上帝不是見我們軟弱,所以就覺得我們無用了,而是必然在我們的軟弱中保守我們:「為這緣故,我也受這些苦難。然而我不以為恥,因為知道我所信的是誰,也深信他能保全我所交付他的,直到那日。」(提後一12)
承認自己的軟弱,我們的服事就是以上帝的能力、恩典為中心;倚靠自己,就是以人的驕傲、敗壞為中心。許多時候我們靠著自己的才能來服事,我們缺少謙卑,想要掌控全局、我們期待一切照自己的意思來,以致於我們失去了順服。我們的服事中,常常帶著想要滿足自己的慾望、得到人的肯定這種心態讓我們失去了忠心。
上帝所喜悅的服事卻不是這樣,神所喜悅的服事,乃是在我軟弱有限的地方,看見我們忠心、順服的倚靠神,讓祂來成就一切。這是每一個服事者所要學習的功課,好讓我們的服事顯明我們是連接於葡萄樹的枝子,使人得到祝福,也使上帝得著榮耀。
作 者: 曾昭瑞 傳道
經文:【 哥林多前書十二章1-10節】線上收聽
相信每一個服事上帝的同工都會經歷這種感覺,我們常常在服事中會面對孤單,往往筋疲力盡了,卻看不到有什麼功效;有時在服事時我們很希望看見自己所做的有果效,但是往往發現我們的服事對於現況卻無能為力。許多服事長久一些的人,偶爾也會問自己一些問題:「我這樣做有用嗎?」「這麼做真的有意義嗎?」「這麼辛苦是為了什麼?我還要繼續做下去嗎?」
親愛的弟兄姊妹,我們往往看到有人很熱心的服事上帝,在眾人的面前大有信心,但卻不一定知道他們的軟弱。當許多的挫折、壓力、誤解、攻擊臨到時,那些熱心服事的人,往往必須孤單的承受。許多人在服事的過程中,生命經歷成長,越服事越甘甜。 但是也有一些人在服事中經歷挫敗,越服事越受傷。有時候一個重大事工結束了,往往也順便結束一個同工的服事。許多人當完了會長,便開始過著閒雲野鶴的生活,從此不再過問人間世事。你問他說:「你不是曾經很熱心服事嗎?你不是很委身事奉的嗎?」只見他愛笑不笑的臉上酷酷的說:「那恐怖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做的任期我已經撐完了,該受的苦我已經受夠了,從今以後,別再叫我接同工了。」這是一種服事壓力恐懼症。
服事往往是一條很長、又很孤單的路,服事有時完全沒有掌聲,反而要承擔許多的責任與批評。服事往往也不是我願意做就好了,會有各種力量在擠壓、拉扯,讓你無法只是全心全意的事奉。做的不好壓力很大,做的很好,往往所面對的是更多的壓力、孤單、和批評。於是軟弱往往在服事者的心中出現。想想看做到流汗,被人嫌到流涎。
我要提醒每位服事者:「你的服事是上帝的呼召,是上帝揀選了你,在這個位置上,為要傳揚祂的名。」所以不要被軟弱所擊倒,而是學習在軟弱中倚靠神。所以保羅「誇口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
有些人在服事中失敗而覺得喪氣,他以為自己的奉獻不夠真誠,他覺得自己的服事沒有功效,就認為「啊我沒有恩賜啦!我想可能是上帝沒有呼召我啦!」這樣的人越服事越沒有信心,越服事就覺得自己越應該停止服事。其實軟弱不是你的奉獻不夠真誠,也不是你沒有呼召,而是每一個服事者都會有軟弱。
保羅說:「有誰軟弱,我不軟弱」保羅也有他的軟弱,但是他沒在軟弱中自憐自艾,他沒有在軟弱中抱怨上帝,也沒有因軟弱中不再服事。他學習在軟弱中倚靠神的大能,在軟弱中,操練他對上帝的信心。所以保羅說:「除了我的軟弱以外,我並不誇口」,在保羅的經歷中,軟弱不是一種失敗,軟弱不是不能服事的理由,而是可以誇口的事。為什麼?因為保羅在他多年的服事中得到一個寶貴的經驗:「服事之所以失敗不是因為軟弱,而是驕傲。」當我們覺得自己常常在軟弱中,我們就不會驕傲;相反的,當我們過於自高,覺得「我真是不得了!瞧!在我的帶領下,團契又增長了!因為我禮拜人數又增多了!」當一個人把自己抬高到不該到的地方,這必定是我們的破口。
保羅認為,是上帝要我們軟弱,因為「軟弱不是服事的阻礙,而是祝福。」重要的是你用什麼心態來看軟弱。
所以,我們不要因服事失敗,就軟弱喪膽。雖然聖經告訴我們「必須完全」,但這是一個過程,並非一朝一夕的功夫,我們需要時間和忍耐,在軟弱、失敗中來學習,所以雅各書說:「忍耐也當成功,使你們成全、完備,毫無缺欠。」我們不要讓軟弱來打敗,也不懷疑自己奉獻不夠真誠。而是你可以告訴你自己。「雖然我是一個軟弱的人,我知道我會面對許多的失敗,但是我要思想我的救主是何等剛強。在祂的裏面沒有難成的事,我要把一切都交在祂的手中。」當你真的學習把一切交在祂的手中,你就是學習如何「讓上帝的能力在我的軟弱上顯得完全。」
許多基督徒害怕自己的服事沒有果效,不被肯定,其實當我們在失敗時,這是一個很好的提醒,「好讓我們不致過度驕傲,來全心信靠上帝大能的保守」。我們的失敗是因為我們過度的倚靠自己的才能,我們沒有足夠的信心來仰賴祂。所以當我們犯了過失後應該立即到耶穌面前,向祂承認自己的軟弱,求祂保守我們。
失敗讓我們更加小心謹慎,讓我們知道要因著信靠神我們能勝過軟弱,因著上帝的保守與大能,讓我們再次有勇氣警醒守望,我們的委身越堅定,我們就越能確信自己蒙神揀選,祂必不撇棄你。我們的信心愈堅強,我們便會更加小心的在凡事上為主而活,凡事做在祂身上,又讓祂作主。
但是,人往往低估,而非高估了自己的軟弱,認為自己的軟弱沒有什麼用,希望自己再有能力一點,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他們不斷用自己全部力量,加上上帝的幫助去勝過困難,其實他們不知道自己在神面前是一無所有的。「你以為你有些微力量,只要神再加一點給你,你便會變得很剛強。」這是很大的錯誤。聖經告訴我們說:你的軟弱是要明白地指出你不能靠自己做什麼。耶穌說:「離了我,你們就不能做什麼。」當我們不承認自己的軟弱,就是希望在倚靠耶穌之外,我們還能做些什麼。可是耶穌明白清白的告訴我們:「不能做什麼。」
當我們什麼時候清楚明白自己的軟弱,就什麼時候了解耶穌能力的奧秘。這時我們知道不是禱告等候可以變成剛強,或感到剛強。不,我們知道在自己的無能中可以得到耶穌的能力。我們憑信心接受,並且知道耶穌會在我裏面工作,因這能力是屬祂的,也是為祂的。
上帝說:「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這是上帝的答案:「我什麼時候軟弱,什麼時候就得剛強了。」是的,我愈軟弱,就愈剛強。很奇怪吧!我們越清楚明白的不倚靠自己,我們就能更堅決的倚靠上帝的大能,那樣我們就可以像保羅一樣「我更歡喜誇我的軟弱。」「我為基督的緣故,以軟弱為喜樂」
當一個人不再求自己能感覺到什麼,或者可以做什麼,只是安心地活在主耶穌的大能裏,他的生命會變成何等的榮耀!他認識以上帝為他的力量又是何等快樂的事。
所以一個基督徒若一直以為事奉上帝或是追求生命成聖是一件又大又難的事,他決不會得著進步的。他必須知道這是他無能為力的,要放棄一切奮鬥,然後把自己交給基督,讓祂為他作成一切。
許多人以為自己的人生追求的是成功,卻不知道,耶穌卻沒有說:「來跟從我,你會成功。」他也沒有說:「跟隨我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成功」。我們信仰的焦點在於愛上帝與愛人,不在得到成功。當你追求的是成功,你得到的是金錢、名聲、權利、地位。當你愛上帝與愛人,你得到的是愛、平安、喜樂與永生。當你追求成功,你依靠的是你自己;但是你要來愛上帝與愛人,依靠的卻是上帝的大能。
「你們要靠著主,倚賴祂的大能大力」,因為能力屬乎神,軟弱屬於我。剛強的祂在軟弱的我身上作工。我這軟弱的人因信住在他裏面成為剛強。而我在同一個時間裏,知道自己是軟弱的,也是剛強的。
所以承認你的軟弱,你才能得到剛強。這裏有一點很重要,上帝為什麼要讓我們剛強,上帝在祂的旨意,不是隨便把力量給別人的,而是「力量是為工作的。」人如果想要剛強卻止於敬虔(只是為了讓人看來很剛強)是不可能的,他如果在他的軟弱中肯為上帝工作,才會成為真正剛強的人。如同保羅對他屬靈的兒子提摩太所說的:「為此我提醒你,使你將上帝藉我按手所給你的恩賜再如火挑旺起來。因為上帝賜給我們,不是膽怯的心,乃是剛強、仁愛、謹守的心。」(提後一6-7)提摩太也會軟弱,但是要在主裏面再次的剛強起來,軟弱不是要我們自憐自艾,而是提醒我們依靠上帝的大能。
我們在軟弱中服事上帝,所倚靠的不是自己的才能,而是上帝的恩典,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完全的倚靠,完全的倚靠才能帶來完全的順服與忠心。若是我們覺得還有一點我們可以倚靠自己,我們就可以不倚靠上帝,最後就導致我們驕傲,以為凡事可以靠自己,決定要怎麼做,怎麼行,我們便不再順服。當我們倚靠自己不再順服,我們不是上帝忠心的僕人。上帝不是見我們軟弱,所以就覺得我們無用了,而是必然在我們的軟弱中保守我們:「為這緣故,我也受這些苦難。然而我不以為恥,因為知道我所信的是誰,也深信他能保全我所交付他的,直到那日。」(提後一12)
承認自己的軟弱,我們的服事就是以上帝的能力、恩典為中心;倚靠自己,就是以人的驕傲、敗壞為中心。許多時候我們靠著自己的才能來服事,我們缺少謙卑,想要掌控全局、我們期待一切照自己的意思來,以致於我們失去了順服。我們的服事中,常常帶著想要滿足自己的慾望、得到人的肯定這種心態讓我們失去了忠心。
上帝所喜悅的服事卻不是這樣,神所喜悅的服事,乃是在我軟弱有限的地方,看見我們忠心、順服的倚靠神,讓祂來成就一切。這是每一個服事者所要學習的功課,好讓我們的服事顯明我們是連接於葡萄樹的枝子,使人得到祝福,也使上帝得著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