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3月24日 星期六

建造教會

建造教會

經文:列王記下廿二章1-13節                     
日期:二○○一年    三月    廿四日
                
主講:林鴻信   牧師

  我們在教會的歷史上,看到上帝的作為,因為這是上帝的教會;也看到許多人的軟弱,因為教會是人所組成。而從整個舊約來看,雖然那時還沒有教會,但以整個耶和華的百姓—以色列人所組成的國家來看,這些國家的歷史也就相當於教會的歷史。

  我們今天要從王國的歷史當中的一段學習,因為我們也會在這些以色列人的表現中,看到上帝的作為,同時也看到人的軟弱。到底我們要怎樣才能夠讓信仰團體經歷到上帝的力量和主權,而不讓人的軟弱遮蓋呢?

  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是一位年輕的王約西亞,在我們所讀的聖經中有提到,他做王時只有八歲。其實,若不仔細查考,我們可能不知道他所面對的壓力,比表面上看到「八歲做王」還嚴重,因為在他之前,他的父親亞們王雖然只做王兩年,卻是行耶和華所看為惡的事。不只這樣,他還有一個可說是惡名昭彰的祖父瑪拿西,瑪拿西王總共做王五十五年,在舊約裡面可說是最壞的一個王,他大大的拜偶像,污穢了敬拜耶和華的聖殿,而且「流許多無辜人的血,充滿了耶路撒冷,從這邊直到那邊」,不只這樣,這個惡王竟然做王五十五年!你想想看,我們在世上也還活不到五十五年,而瑪拿西竟然在位五十五年,且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而他的兒子亞們也同樣行惡,總共有五十七年的敗壞。

  弟兄姊妹,我們設身處地想想看,約西亞他只不過是八歲的小孩,他要面對五十七年的敗壞,那個壓力是何等的大!也因此我們看到,他一開始當王時不能做什麼,一直到第十八年,就是我們今天所讀的聖經第三節,他已經廿六歲了,他開始想要有所作為、開始明白國家大事,他心中很著急,他開始有些力量,把猶大國恢復成上帝所喜歡的國家!

  若你是約西亞王,你會想到怎麼做?我們從聖經裡可以看到,約西亞王做的三件重要事情:第一件(三至五節),他開始下令修理聖殿,這個聖殿是敬拜耶和華上帝的地方,但是在他的祖父瑪垃基王的手下已經被污穢,甚至夾雜偶像崇拜,整個建築也已敗壞,因此約西亞王首先要恢復聖殿原有的樣子,這個恢復不只是建築物的恢復,對以色列人來講,聖殿是耶和華上帝同在的地方,修理聖殿代表尋找上帝同在的決心。

  從第八節至第十節,我們看到有第二件重要的事:在修理聖殿的過程中,祭司找到律法書,交給書記,書記就在王的面前宣讀這律法書。我們可以說第二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宣讀律法,因為律法就是上帝的話和旨意,這個書記在王的面前宣讀律法,是一種正式的表達尋找上帝旨意的決心,因為他們發現上帝律法之後,不是把它收起來,或是供奉在哪個地方,乃是做一個重要的動作—打開、宣讀,這是代表尋求上帝旨意的決心。根據許多學者的研究,那一卷律法書很可能就是申命記,還有申命記隨後的一些歷史書,我們如果讀過申命記,應該有個很清楚的印象:申命記是摩西的回憶,摩西回想過去上帝對以色列人的帶領,同時也再次的重申耶和華上帝的命令,所以稱為「申命記」。在申命記快結束的地方,有重要的教導,他提到兩種道路、兩種結局:一種是遵守耶和華上帝的話,結局是得到祝福;另外一種是不遵守上帝的話,結局就是被咒詛。可以想像得到,這樣的宣讀,內容本身就是呼籲要遵守上帝的話來蒙祝福,警告不遵守上帝的話必受咒詛,這樣的宣讀行動讓尋求上帝的旨意更加堅定。

  第三件事情(十一節),我們看到約西亞王的反應:聽見律法書上的話,便撕裂衣服。他為什麼撕裂衣服呢?我們可以看到十三節,他要他的部下去跟老百姓說:「你們去為我、為民、為猶大眾人,以這書上的話求問耶和華;因為我們列祖沒有聽從這書上的言語,沒有遵著書上所吩咐我們的去行,耶和華就向我們大發烈怒。」換句話說,他撕裂衣服是表達悲哀、認罪、悔改,他跟他的部下交代,要去為老百姓來求問上帝,因為確確實實我們的列祖沒有遵從上帝的話,因此上帝向我們發怒,就像申命記所講的,不遵守上帝的話必蒙咒詛。這個撕裂衣服的動作,真是表達深深的悲哀,因為以色列人沒有遵守上帝的話,從他的祖父開始,到他的父親,已經足足五十七年,整個國家不走在上帝的旨意。這個撕裂衣服,又代表真誠的悔改,從這個悲哀發出,不是消極的情感表現,而是積極的尋求真正的改變,有真誠悔改的決心。

  親愛的弟兄姊妹,從這段經文之後,就是一連串的改革,這個國家開始經歷很大的改變:聖殿被恢復、律法被宣讀、人用真誠的悔改來回應上帝的話。我們也可以從這三個努力中有所學習,今天,我們的時代已不是王國的時代,我們生活在教會時代,如果用約西亞他為了復興猶大國所做的一切努力,來應用在我們今天的教會,那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第一個,約西亞王他的修理聖殿,主要是要表達尋求上帝同在的決心,也因此要建造教會的人,第一件事就是要同心追求上帝的同在。修理聖殿畢竟只是建築物,就像修理禮拜堂也不過是建築物,這些建築物是要我們能夠在它裡面追求上帝的同在。因此我們可以擴大了解,建造教會第一個動作,就是要建造我們的禮拜,要我們每一次聚集在上帝面前,對敬拜上帝是真心實意。上帝是個靈,來到祂面前敬拜祂的,要用心靈與誠實。當我們希望教會得到建造時,我們是不是先有這樣的心理預備?每一次的聚集與敬拜都是出自內心的真實,也以順從上帝旨意來敬拜祂。一個教會最大的基本動力就是主日崇拜,而此不能發揮力量時,這個教會就很難發揮其他功能,當我們思想到教會許許多多的功能,許多人很著急,我們希望看到一個傳福音的教會、關懷社會的教會,我們希望一個從事教育的教會,一個弟兄姊妹互相認識、代禱的教會,但是我們有沒有想到,如果我們聚集一起,一點都沒有感受到從天而來的力量,我們怎麼可能成為一個傳福音的、關懷的、教育的、代禱的教會呢?建造教會第一個就是建造我們的主日禮拜。

  第二,我們也可以從約西亞王的宣讀律法,看到我們的教會也應追求上帝的旨意。這個律法擴大來看就是上帝的話,是不是讓我們的教會對上帝的話認真到底,也能夠公開表示遵守上帝話語的決心?很多人都說長老教會是一個尊重上帝話語的教會,也因此聖經經常是我們生活的重心,但是我們真的看重聖經嗎?一方面看起來好像是,另一方面又不完全是。我從小就在長老教會長大,我記得從小到大在教會得到許多本聖經,主日學全勤一本,初中少年聖經班考試又得一本,考上高中送一本,考上大學再送一本,當兵壯行禮拜也一本,訂婚送一本,結婚送一本,生小孩送一本……我相信我們當中許多人跟我有類似的經歷,但是請問,你所得的聖經放在哪裡?我們是否放在家裡櫃子中,很漂亮的展示?還是真有將它打開,宣讀它,表明追求上帝旨意的決心?很多時候我們說「尊重上帝的話」只不過表現在我們很喜歡買聖經,我們不見得有認真的去看!我發現很多基督徒的聖經都是乾淨的,卻不知道如果你的聖經愈乾淨,很可能是你的信仰愈黑,因為不懂得上帝話語的人,信仰很容易偏差,如果你希望你的信仰走在正路上,你的聖經應該是有破損的、有折頁的、有畫線的、骯髒的,因為你經常在尋找上帝的話。我們在教會中做很多思考、判斷、討論時,有人這樣想,有人那樣講,在這當中很重要的原則,就是我們有沒有願意回歸上帝的話?當我們意見不同時,很多時候是因為我們順從人情、按照習慣、規矩、傳統,但我們比較少提到「上帝的話」。我們停下來再想想看:上帝要我們做什麼?這不是更基本嗎?

  第三,我們也可從約西亞王學到一種真實、真心的悔改。弟兄姊妹,當我們想到「悔改」這個詞時,中文可能會給我們一些誤導。中文的悔改與聖經上的概念相較,有兩點不太一樣:中文的「悔改」好像是指做錯許多道德上的事情,甚至是一種明顯的犯罪行為,才有所謂的悔改,也因此當講到悔改時,許多人都不覺得這跟我有關。陳進興需要悔改,希特勒需要悔改,毛澤東需要悔改,我不需要,我沒有犯那些罪。另外,中文的悔改可能指的只是一種態度上的改變,並沒有意味著一種徹底的、從內發出的調整。但聖經中的「悔改」不只是明顯的罪或錯誤,而是在上帝面前的態度。親愛的弟兄姊妹,當我們想到自己與上帝的關係時,我想沒有人敢說我不需要調整,我已經很完美!這個悔改是人人需要,且一輩子都需要。不只這樣,「悔改」這個字在舊約所要表達的,是類似一種「回家」的動作,轉身,整個人改變方向歸向上帝。本來走在罪惡的道路,現在轉身歸向上帝的恩典,是一個徹底的調整與改變,不只是態度或感覺。

  我想起過去在德國讀書的經驗,那時有機會在假日開車到附近國家去休閒觀光,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奧地利的名城維也納。我開車有一個不好的習慣,就是常常為了趕路,顧不得先看地圖,常常是先開再說,或是邊開邊看地圖,這樣在一般地方大致行得通,若是方向稍微偏了,就邊走邊調整,走來走去總是會到目的地。但是在維也納這個規則行不通,因為維也納是個古城,道路很多並沒有受到現代化的修改,不是一個棋盤式的城市,道路帶有彎度,因此東西南北不好辨別,有時兩條路近到幾乎看得見另一條,但中間不一定相通,我有好幾次,開車一直走一直走,已經離目的很近,都可以看到了,但就是一直走不到。當遇到這種情況,你們知道該怎麼辦嗎?我必須退出去!只有一種可能—必須轉頭,車子要回到原先走錯路的那一點,所開過的每一公尺都必須回去,因為我若不回到那個出發點,我就找不到正確的道路。

  親愛的弟兄姊妹,悔改也是這樣,我們不要以為悔改只是一種心態的調整,只是一種感覺,上帝的要求比這個還多,是一種完全的、徹底的、方向上的全然改變。也因此當約西亞王撕裂衣服時,那悔改的決心是很徹底的,他將那華美的王袍像粗布一樣撕裂,就是要表達這種真誠、徹底的悔改。也因此在約西亞王這三個重新建造的動作之後,整個國家開始有很大的轉變。在整個列王記下,我們一般稱這段歷史為「約西亞王中興」,很可惜的是,後來約西亞王為了抵抗入侵的埃及而戰死身亡,他死去時僅僅三十九歲。他的改革整體看來好像並沒有很成功,因為在他之後四個王做王的歷史都沒有很長,這四個王都是行耶和華所看為惡的事,廿三年之後,整個猶大國就被巴比倫毀滅了,也因此很多學者在研究以色列人的歷史,開始懷疑約西亞的改革算是成功嗎?整體來看,好像只是迴光返照。但是如果我們用另一個角度來看,在他之前祖父、父親總共有五十七年行耶和華看為惡的事,在他之後有四位國王總共廿三年,也一樣行耶和華看為惡的事,他夾在總共八十年的行惡當中,轉個角度來看,他至少抵擋了這八十年在耶和華上帝面前行惡的後果,成了猶大國歷史中最後一位尊行耶和華上帝旨意的好王。他雖然沒有能力挽救這個國家,但也可以說他改變前五十七年的罪惡,也向後維持了廿三年,以這個意義來講,我相信他的改革是為上帝所接受。在列王記下廿三章廿五節,可以看到聖經對他的評價:「在約西亞以前沒有王像他盡心、盡性、盡力地歸向耶和華,遵行摩西的一切律法;在他以後也沒有興起一個王像他。」可以說是空前絕後。而聖經給他如此高的評價。

  求主幫助我們,在教會當中,也興起像約西亞一樣的弟兄姊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