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教會年度目標--彼此陪伴、傳揚福音
不知道是否大家還記得今年我們的教會目標是甚麼?(答:彼此扶持、傳揚福音)。但是,你是否有這樣的想法--「怎麼辦,我不會也不知道怎麼傳福音耶」!或「我笨口拙舌哪會傳福音啊!傳福音的事就交給別人吧!」又或許,你也曾聽過有人跟你這麼說:「你信你的耶穌,我信我的佛祖,彼此尊重不是很好嗎?」
的確,我們需要彼此尊重,然而,耶穌也透過聖經清楚的告訴我們:「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導他們遵守。」(太28:19-20a)
為什麼要傳福音?福音又是甚麼?
耶穌基督的吩咐與差遣(太28:18-20)
所以,你發現了嗎?人在接受基督成為救主之後,就自然而然地領受了「傳福音」的使命。那麼,或許我們又要開始傷腦筋了,甚麼是福音啊!
其實,新約聖經已經非常清楚告訴我們了!基督徒活著是帶著使命任務的。當我們接受基督作救主後,「使萬民成為耶穌的門徒」的使命便託付給我們了。
因此,我們應該去傳揚福音,因為這是主耶穌的命令。
耶穌基督是福音的開始(林後5:17-21)
好吧,身為基督徒的我們要接受基督交付的使命--傳福音。但問題又來了,我們要傳甚麼「福音」呢?
在我們剛讀的經文說:「耶穌基督,福音的起頭」(可31:1),從這節經文可知─福音從基督開始,基督就是福音,他道成肉身,為人的罪死在十架上,救贖了人類。
我們可以清楚發現福音可說是與耶穌基督息息相關的,保羅因此告訴我們:「這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人。」(羅1:16)
進一步來發掘福音的內涵,它包含了耶穌擔負罪責:耶穌基督為擔當我們的罪,走上十字架的道路,釘死在十字架上,被埋葬在富人的墳墓,三天後復活,40天後升上高天,坐在上帝的寶座旁,為我們代求,未來祂還要再來,做王千年,引領我們進入新天新地。
福音也是向人分享個人生命更新的得救見證。但是,我們還是得承認,有時候你向人傳福音,得到的反應可能不是很美好。我發現通常會有以下三種反應:不敢信、不願信?不想信?
一、不敢信
害怕改變,例如:擔心信了耶穌之後,會失去自由,要放棄一些習慣或生活方式(例:不能祭拜祖先),害怕信了之後,要面對靈界、審判、永恆等難以掌控的領域。
二、不願信
我的人生我做主,不需要受宗教干涉。(例:受到進化論、無神論哲學影響。)或是認為宗教只是軟弱之人的心靈寄託。(例:馬克--「宗教是弱者的精神鴉片」) 對聖經記載的神蹟(例如:耶穌復活)覺得難以置信,因而不願相信。
三、不想信
不願面對自己的軟弱 (例:罪。我又沒殺人放火,為什麼要說:「我有罪」?)
聖經對人們的這些心態有著深入的說明:「光來到世間,世人因自己的行為是惡的,不愛光倒愛黑暗,定他們的罪就是在此。」(約翰福音3:19)你是否發現有些人其實內心知道有神,但卻害怕神揭穿自己的內心虛偽、空虛與傷口。
以下是我自己遇到的實際例子─被傳福音的朋友如是說:「老實說,我不想聽妳跟我說福音,我還真是怕上帝是真的存在的,那我就無所遁形了。」這件往事讓我聯想到舊約記載的一個故事。
舊約的例子(創3:9-10)
創世記3:9-10,我們看見:人在犯罪後的第一反應是恐懼與逃避,不敢面對神。亞當和夏娃與創造主之間的親密連結就此斷裂。
其實,當亞當說他「赤身露體」時,不只是說他沒有穿衣服,更深的含義是--他意識到自己的羞恥與破碎,再也不能坦然面對上帝了。這是多麼令人哀傷的景況啊!
因此,我們可以說:「傳福音」就是讓我們幫助那「與上帝斷絕了親密關係的人們」重新連接他與創造主的美好連結。
前面說到:當我們成為基督徒,耶穌就把「使萬民成為他的門徒」的使命託付給我們了。確實,有時我們真的不知道要如何自然地跟人傳福音。但是,最近我越來越發現,傳福音其實並不難,因為它不是著重於神學辯論、護教學的闡述,卻是把上帝在你身上的作為與人分享!
見證分享---我的信主見證 (林嘉慧姊妹)
我叫做林嘉慧,是長照醫療;社福空間的專業建築師+耶穌的好朋友。因為長期的工作接觸許多基督教機構與基督徒,對他們的印象極好,但並無感動更深入認識這個信仰。回想信主的經歷真的是一段充滿挑戰但也充滿感恩的生命旅程。
我在2016年發現罹患乳癌原位一期,得知消息時雖然震驚,但仍是很冷靜的面對、尋找許多治療的資訊、認真遵醫囑,有信心自己一定會痊癒,事實也確實如此。
2021年,親愛的父親過世,三個月後發現乳癌復發。這一次給我很大的打擊,內心充滿恐懼不安,甚至懷疑自己是否還有未來。
當我一個人在診間最無助的時候,我心中突然產生一個念頭:有一位神,祂幫助了無數的人,應該也會幫助我吧!因此,在無數令人懼怕的檢查裡,我開始不住地向神禱告,求祂保守我的身體,求祂帶領我度過這一切。
感謝主,祂垂聽了禱告,醫生在繁瑣的檢查過後告訴我,復發的癌細胞並未擴散,我感謝主,讓我經歷這一切,卻也體會了何謂「在主裡的真平安」。
2022年,我開始要進行維持半年的化療,這段期期間我得到教會傳道人的關心,甚至在化療的前兩天,邱牧師、瑜琳長老和國玉長老到我事務所,幫助我做了決志禱告。其後也經過國玉長老兩次勸進報名受洗,但我都沒有答應。
不過,在最後一次的化療,我的身體卻是極度的病弱、心跳急促,連呼吸都艱難無比,晚上都無法躺著睡覺。加上當時得COVID19肆虐,我的生活只剩下家裡和醫院,也無法好好進食。身體的痛苦、心中的煎熬與事務所繁雜的事務,讓我覺得很絕望,覺得真的快撐不住了。
我不禁問神,是不是就要這樣結束我的生命了?我不停禱告,求問神。終於有聲音對我說:「嘉慧平安!」並給我一個數算日子的應許。
大約是六月底,國玉長老再一次問我要不要上八月的學道班,我立刻答應了,並決定八月要接受洗禮。
那時,我固定參加小組線上聚會、讀聖經,上帝的話語因此成為我的力量。每當我疲憊的時候打開聖經,詩篇46:1-3,「上帝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力量,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所以,地雖改變,山雖搖動到海心,其中的水雖澎湃翻騰,山雖因海漲而戰抖,我們也不害怕。」便不斷激勵我,讓我在經歷黑暗的時刻,成為我的力量,幫助我繼續勇敢的堅持下去。
2022年8月14日受洗,覺得自己很慶幸走過人生最黑暗的一段時日。不料受洗隔天,我竟被診斷出心臟衰竭,功能只剩下正常數據不到一半,醫生說:急性心肌梗塞的情況非常危險,要我馬上住院治療。
那一刻我充滿疑問:「主啊!為什麼在我下定決心要跟隨你的時候,卻讓我遇到這麼大的打擊?」不過,與我發現乳癌復發時的情況不同的是─這一次,我清楚知道主就在我身邊,所以我不用害怕。
住院治療的七天中,我每天讀聖經。在我的病房後面有一句經文:「...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落空,因為上帝的愛,已藉着所賜給我們的聖靈,澆灌在我們心裏。」(羅5:3-4)神的話穩定我的心,祂讓我知道,祂的恩典夠我用,祂的力量在我的軟弱上顯得完全。
因此,我學會在軟弱中倚靠神、學會把自己完全交託給神,我知道,這是神要建造我的過程。住院期間,我不停讀經、禱告,神也真正帶我走過人生低谷。
住院七天後我出院了,這一周我瘦了11公斤,接下來是經歷四個月的辛苦復健。因為心臟功能只剩下25%,我幾乎無法站立、走路嚴重氣喘,連條短短的馬路都過不去。復健科醫生問我:「妳期待能恢復到甚麼情況?」我說:「若能順利過馬路,可以加快速度趕搭捷運就太感謝主了。」
之後的回診,我的情況一直在進步,到今年4月,心臟機能已經恢復到64.8(與正常人無異)。這一切完全是神的保守與醫治,連醫生也非常驚訝,因為這種情形實在是太少見了,我心中清楚知道這是上帝施行的神蹟。
在這段期間,我學會了耐心等候神的時間。很多時候,我們都希望神能馬上回應我們的禱告,但是神有祂的計畫和時間表。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物都有定時,神的時間總是最好的。祂讓我在祂的時間內經歷了醫治和更新。
正如:「若有人在基督裏,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林後5:17)
也像路加福音5:37-38,「沒有人把新酒裝在舊皮袋裏;若是這樣,新酒會脹破皮袋,酒就漏出來,皮袋也糟蹋了。相反地,新酒必須裝在新皮袋裏。」
神一直在我們的生命中做工,祂一直在「我們」──祂所愛的器皿捏塑了祂的美好。祂的恩典不僅拯救了我這破碎的身體,也永不遺棄我們。
這一段經歷讓我體驗到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是神的恩典,順利的呼吸、心跳都是神賜我們的禮物。我學會不再過度依靠自己,而是依靠祂。我學會了在苦難中尋找意義,相信神的恩典一直都在。正如利未31:6,「祂必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
弟兄姊妹們,無論你們正在面對甚麼困難、挑戰,不要害怕,請相信神的恩典足夠你用,祂的愛永不離棄你,祂的拯救必然會臨到。
結語:今天,耶穌也對我們說:「不要怕,只要信」
馬可福音5:35-36記載的是會堂主管葉魯的故事。他聽說耶穌來到他住的地方,就伏在耶穌的腳前,懇求耶穌醫治他的小女兒,因為她病的快死了。
然而,回葉魯家的途中,眾人擁擠著耶穌,又有一個血漏12年的婦人得到耶穌的醫治。因此,當耶穌來到葉魯家中時,旁人跟葉魯說:「你的女兒死了,何必還勞駕老師呢?」
經文雖然沒有描述葉魯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有何反應,但從他向耶穌的求救,我們可以感受到葉魯的驚懼、恐懼。他害怕可愛的女兒快死了,他害怕失去、害怕死亡的臨到。
是的,我們不也是常被生活遇到的種種情況折磨、痛苦不已,例如:夫婦之間的溝通、對孩子的教養步調喬不攏、經濟的壓力、失去摯愛家人的失落、畢業後對於前面道路的迷惑,是繼續升學?還是快去尋找工作呢?中年轉業的困難;要找甚麼工作?退休後的生活頓失重心、而且哀傷的體認到年紀越是增加,身體就越來越老邁的無力感...。
我們確實常被恐懼所控制。但是,你知道嗎?直到今天,耶穌仍對我們說:「不要怕,只要信。」
信心若能順利通過嚴峻的考驗和磨練,我們的信心就會更加堅固和真實,也更能幫助我們深刻地認識上帝,並在信仰上更加成熟。
在磨難中學習到的經驗和智慧,也會使個人更有力量去面對未來的挑戰,即使跌跌撞撞,愛我們的神仍然保守看顧我們!
信心若沒有經過苦難的磨練,便無法認知到──原來「苦難」是上帝美好的禮物啊!
呼召:你願意信靠耶穌嗎?他能拯救你、醫治你、與你同在。
禱告:主耶穌,讓我們深深記住你在升天之前給我們的大使命---使萬民做你的門徒,跟人分享你在我們身上的作為。
也為主的聖靈親自觸摸我們的心,因此我從心底深深回應:我願意相信你。求你進入我的生命,赦免我的罪,作我生命的主。奉耶穌的名禱告,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