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5日 星期六

領會主還未說完的話

 

.耶穌在15章與16-話到底說完了嗎?

約翰福音1612-15節,開頭耶穌向門徒說:「我還有好些事要告訴你們,但你們現在領會(擔當)不了。」(12節)耶穌在這段經節所說的話,似乎與他在1515節說過:「我從我父所聽見的一切都已經讓你們知道了。」有所矛盾。耶穌已經讓門徒知道一切事了,為何會又說:「我還有好些事」要告訴你們?在四福音書中,耶穌是完完全全上帝的啟示。看見耶穌等同看見上帝。這就是為何耶穌在先前說到他從父所聽見的一切都已經讓他們知道了,這也是為何耶穌在1612節所說的話,不能視為是他新的啟示。還有一些事繼續進行著。

 

.耶穌完全的啟示道路、真理、生命離別,聖靈引導道路信徒-在變動的世界中進入真理。

1613節加了一些說明,明顯不會是耶穌做他說的這些事,而是聖靈。門徒現在領會(擔當)不了的事,但是將來會領會的,門徒藉由聖靈被引領進入一切的真理。這是會在將來發生,可以從用來描述聖靈的行動未來式動詞上看出來(聖靈將引導、將說、與將宣布)。由動詞引到1612-15節,指出一個在最後晚餐與耶穌同在的門徒,以及耶穌指出他離開世界未來要去的情境,門徒與聖靈同在三者之間經驗上基本的差異。12-13節的宣布,是在復活節之後,耶穌回到天父家,聖靈幫助下,在沒更動任何內容(正如耶穌在世上所做,與聖靈所啟示的上帝),門徒逐漸全然瞭解耶穌的啟示。

1613節約翰福音中耶穌使用的字句,強調耶穌與聖靈之間緊緊連結的關係,如同聖靈進一步要接替啟示的功能,是與耶穌在世上傳道的啟示一樣。在早先耶穌離別的話中,他將自己與「道路」與「真理」做認同。(146節)。正如耶穌是「真理」,所以是真理的靈,會引導門徒進入真理(1613節)。當耶穌在146節稱他自己為「道路」時,希臘字使用是「行走的道路」。在1613節動詞用在聖靈指引的行動上,「被指引」,結合名詞「道路」與動詞「引領、帶領」。引領我們進入一切真理,真理是上帝啟示,在耶穌身上與經由他被認知出,聖靈同樣將帶出真理的道路。聖靈說話,把他所聽見的都說出來(13節),是全然持續與耶穌唯一所聽見的都說出來啟示的方法同在。雖是如此,耶穌不再是生理性呈現作為上帝的啟示者,相信的人能信任,耶穌與聖靈分享相同啟示的來源上帝。

 

.在聖靈降臨後,如何得著能力:領會的方式-當下頓悟-漸進式將來

 

.1426節:聖靈指教一切事,想起一切主所說的話,包括1613節未來的事。

約翰福音1614-15節,繼續在耶穌作為啟示者角色與復活後時期,繼續耶穌啟示的聖靈功能間做對照。聖靈從耶穌直接啟示:他要將受於我的告訴你們(1614節)。15節確認耶穌與聖靈二者啟示最終的來源是上帝。從聖靈領受屬於耶穌的與耶穌屬於上帝的開始,甚至耶穌不在了,上帝對世界與對教會的啟示仍然通過聖靈可見到。

在約翰福音1612-15節呈現,四福音書中獨特對聖靈的瞭解,由此認識到有關基督信仰如何與過去及未來相關連的兩個事實。第一個事實是,啟示在耶穌身上與藉由他產生,這是基督信仰的基礎特質。第二個事實是,耶穌從首次啟示讓世界知道開始,會隨時間情境,持續變動進行。在約翰時期的教會信徒,經常認知到,教會自身嘗試在社會、文化與急速變遷的世界情境當中將所領受到的信仰活出來。

 

.藉由保羅的例子:加拉太書513-25節:在攻克己身當中領會主意。

保羅繼續描述依據肉體的生活與依據靈性生活之間明顯的對立。新譯本聖經翻譯16節有兩個平行命令句:我說順從聖靈的引導,不要滿足自己本性的慾望。16節第二部份翻譯成未來結果陳述,依先前結果的狀況會比較適切。換言之:我說順從聖靈的引導,你一點也不會滿足自己本性的慾望。當聖靈命令中,肉體失去他的能力。

保羅繼續描述肉體的慾望與聖靈的渴望是直接相對立。他不是描述一個肉體與靈性二元分立,而是指肉體在罪的權勢下,有著自我尋求的慾望與自私的方式全部自我。

我們試著想肉體的慾望,換言之沉溺肉體性慾望,與在519-21節列出一些特定對應這範疇的肉體效應(淫亂、穢行、邪蕩、偶像崇拜、巫術、仇恨、爭鬥、忌恨、惱怒、好爭、分派、結黨、嫉妒、酗酒、狂歡宴樂,和其他類似的事)。但是保羅列出八種其他肉體的效應,更多有關心思語言行的事,這些事影響我們與上帝與其他人的關係。八種在社群裡分立的肉體效應:敵意、衝突不合、猜忌、怨恨、爭吵、意見不合、結黨、嫉妒。這些非明顯肉體效應,每一擊(咬)所產生的毀滅性如同猥褻下流的事一樣多。

相對聖靈的果子是從愛流露出的特質: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保羅加上,這些事是沒有任何法律會加以禁止的(522-23)。 聖靈不是律法,生產出這些果子,效應影響比律法要求還多更圓滿。

保羅繼續說,那些屬於基督耶穌的人已經把他們本性上的一切邪情慾望都釘死在十字架上了(524)。基督使我們從罪與放縱的奴隸釋放出來得自由並且賜聖靈給我們。25節是事實的情況:既然聖靈賜給我們新生命,我們就該讓他引導我們的生活。動詞「跟隨」有軍隊站立排隊與循線行軍的關連性。換言之,從聖靈引領我們起,讓我們跟隨聖靈腳步行。

 

.信任聖靈的帶領,藉由每一日生活實踐,活出從耶穌領受到的信仰:「一時無法領會擔當耶穌原本啟示的核心真理的意思」,產生深層的瞭解。或許是一種試探,哪一種信仰論述能將道成肉身核心信仰的重要性顯示出來(114節),特別在出現當耶穌不再以看得見的肉身形式傳講,對基督信息新的理解產生質疑的情形下。不過約翰對聖靈提出堅定的確信,在耶穌回到天父家後,由聖靈延續不間斷與基督徒的同在與耶穌的啟示。對於約翰,教會不需要對耶穌明顯不在變遷世界中的事懼怕,需要藉由此機會學習與操練對於耶穌的信心。因為聖靈將會把「將來的事告訴你們」(1613節)。換一種說法,聖靈讓深層瞭解耶穌所說「一時無法領會(擔當)耶穌原本啟示的核心真理的意思」成為可能。

剩下的問題,基督徒是否願意聆聽聖靈的聲音,以更新與深層理解我們從耶穌所領受到的信仰,特別對耶穌向現今的我們所啟示的隱喻有開放學習的態度。網路,大眾媒體與24小時的新聞網,讓我們引起對更多地區,國家所出現的危機做出即時的注意,同時也是挑戰基督徒如何做出回應,例如移民與種族、性別差異等例子。針對這些事實的案例,基督徒該有何種的回應?回應是否對耶穌的啟示更真實與忠誠?我們是否能像約翰一樣,在基督徒面對的信仰議題上做出分辨,信任聖靈的帶領?

2022年6月11日 星期六

愛的詩篇

 

一、前言

1.關於愛的主題,會讓你想到什麼﹖愛是什麼﹖

談到愛,這是一個很大的主題,也是跟大家都有切身關係的主題,愛,是我們一輩子在學習的功課。在今天禮拜的一開始想要問大家:「關於愛,會讓你想到什麼﹖對你來說,愛是什麼呢﹖」我想到很小的時候,第一次情竇初開時,是對愛的憧憬,然後我們開始了一連串的跟愛有關的想像和行動,關於愛的追尋、愛的受傷、愛的犧牲、愛的喜悅、愛的滿足,那是在朋友之間的愛,也在男女之間的愛。同時,認真回想起來,其實父母對子女的愛會是更早,但對於父母愛的付出,卻往往需要更多生命的體會,才會回過來珍惜。關於愛,會讓你想到什麼呢﹖雖然我們都不敢自稱是愛的專家,但我們對於愛,都有一番的體會。

 

2.關於一個信仰群體的建造,以及在這破碎世界中的價值。

我想大家也都同意,聖經中最重要的主題是愛。在聖經中談論愛,一定不會漏掉這一段經文--哥林多前書第13章,我們稱為愛的詩篇。這裡所談論的是屬於一個信仰群體中彼此的關愛,是因著上帝的愛,如何在一個真實的信仰群體去塑造,以及這樣的愛,在這破碎世界中看見它的真實價值。我們可能在很多次的婚禮證道中聽過這段經文,今天邀請我們回到經文所在的背景、前後文的脈絡,再次靠近並認識這段經文,也使它來對我們說話。

 

二、保羅和哥林多教會

1.保羅建立哥林多教會

哥林多是第一世紀在羅馬帝國中一個大城市,位於希臘半島一個寬度大約只有六公里的地峽上,東西兩邊都有港口,在古代,他們就發現這個地理的特殊性,在還沒建造運河前,貨物從一邊港口卸下,用陸運方式送到另外一邊港口再上船,以減少航海繞道的時間和風險,讓哥林多成為一個重要的海港城市,當時被稱為「海之橋」。同時,哥林多也成為一個充滿著腐敗、淫亂、異教偶像林立的都市。保羅在第二次宣教旅行時來到這裡,用一年多時間,在此建立了哥林多教會。

 

2.保羅寫哥林多前書的目的

保羅寫信給哥林多教會,前後有好幾封,聖經學者認為這封哥林多前書,是他在他第三次宣教旅行,在以弗所時所寫。保羅寫哥林多前後書和他在聖經中留下的其它書信很不同,不是從神學論述出發,而是直接切入問題回覆和教導,我們看見保羅一一面對教會中的各樣議題,像是爭吵、分黨、彼此訴訟、誤解聖餐的意義、面對敬拜秩序混亂、以及過分強調屬靈恩賜,看重智慧和奧秘而貶抑其他的人、還有會友的道德極端敗壞等。我們可以用兩個字來表達「哇哩!」我們可以感受到,哥林多教會雖然稱為教會,卻還真是活在兩個世界之中,活在兩個國之中,外在大環境的影響都還在。保羅知道,這間教會需要有時間陪伴和教導。

 

從這書信的前後文來看,保羅在第12章談屬靈恩賜「關於屬靈的恩賜,我不願你們不明白…」,之後的第14章也談屬靈恩賜「你們要追求愛,也要熱切地渴慕屬靈的恩賜,特別是先知講道的恩賜…」。從12-14章這一大段是使徒保羅在寫關於屬靈恩賜的教導,他卻在第13章中,加入這段關於愛的詩篇,實在是因為他覺得關於愛的主題,是哥林多教會需要去認識的,也是他認為最重要的。我們就進入這哥林多前書13章,全章又可在分為三個段落。

 

三、愛的詩篇之分段

1.拿什麼跟愛來相比較(v.1-3)

保羅一連說了好幾件,對教會來說很棒的事物,用這些來跟愛做比較。他提到,像是能說萬人的方言和能說天使的言語;像是有屬靈的洞察力,明白各樣奧秘、各樣知識,擁有先知講道的能力;又像是有行神蹟的信心,有信心可以移山;或像是願意將所有財產救濟窮人,甚至犧牲自己身體讓人誇獎等。保羅卻說,這些在教會中讓我們覺得好棒的事,但保羅卻說,假若缺少了愛,這些就都算不了什麼。你我或許會想說,會有這樣的可能嗎﹖會有人能去行出這些事情,心中卻沒有愛嗎﹖這並不是說保羅真的遇到以上這幾類的人,而是透過修辭(siu-su)學的表達,透過比較,要大家去想,到底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2.愛的本質與挑戰(v.4-7)

接著,他說起愛的本質,既然愛這麼重要,那麼愛究竟是什麼呢﹖對我們許多人來說,這段v.4-7我們很熟悉,已經成為華語詩歌「愛的真諦」這首歌的歌詞。在此,我要換一個不同的方式來做分類,來呈現關於愛的本質,或者我也把這些稱為是對我們「愛的挑戰」。

 

a.察覺並面對自己內心的黑暗

保羅說,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在哥林多前書的內容中,我們看見嫉妒、驕傲和自私,憎恨別人的成功和恩賜,想要被更多人尊敬,因此不顧他人的感覺對別人粗魯。這幾項都是我們內心「自我中心」的展現,保羅把這幾項愛的特質提出,挑戰哥林多教會,其實也在挑戰我們,去省察、去面對我們自己內心的黑暗,愛就是不自我中心,愛就是不去做這些事。

 

b.察覺並面對別人的黑暗

保羅接著說,愛是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我把這稱為「覺察並去面對別人的黑暗」。跟前面一項比起來,這些是因為別人的軟弱、別人讓我們生氣(不管是有意或無意的)、別人的罪惡和別人的失敗,導致我們產生的反應--我們生氣、我們計算人的錯誤,台語用一個詞「拾恨」真的很貼切,或因為別人的不義而沾沾自喜,因此讓我們失去了愛。保羅要表達的,是我們也可能在面對別人的黑暗時,讓我們失去了愛。也讓大家想想看,我們無法去愛的原因,是因為別人造成的,如果你有類似的體會,那保羅就是在說你,指出你正面對這類愛的挑戰,那種讓我們感覺愛不下去的挑戰。

 

c.察覺面對更大苦難時,在上帝面前無語的黑暗

愛的挑戰,除了個人自我中心,以及因別人的緣故之外,還有第三類。保羅接著說了四個「凡事」--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凡事指的是所有事,對我們來說,還真的是超級的困難。在愛的本質和挑戰中,另外一方面,除了面對我們自己內心,面對別人之外,還會面對上帝,特別是那些突然發生在我們周圍的苦難和困難,讓我們會想問上帝:「上帝啊,你為什麼讓這些苦難和災難會發生﹖」因為這樣,往往在這樣的時刻,也會讓我們失去愛的能力。

 

在上禮拜,我想我們當中許多人都得知,上禮拜天下午在美國南加州爾灣的台灣長老教會發生槍擊事件,一名台灣人帶槍進入教會,將門鎖起來,接著開槍要射殺教會中的弟兄姊妹,幸好被一位鄭達志醫師所阻擋,再由張宣信牧師機警地向歹徒丟椅子,和其他人一起將他制伏,避免更大規模的死傷,但鄭醫師卻因此犧牲了生命。這幾天消息出來,在那教會中有好些我們認識的人,為著發生這樣的不幸而令人震驚、難過。引起美國和台灣各界的關注,我們台灣基督長老會總會也發表關懷的牧函和參與捐款。我們譴責暴力,我們看見仇恨的糾葛,看見外在世界影響著教會內群體的安樂,除了安慰陪伴受苦者之外,我們還能做什麼﹖我們是否產生仇恨,以致無法再去愛了呢﹖

 

愛是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是盼望、凡事忍耐,在類似這樣事件中,我們深深感受到,這做到這樣的愛實在真困難,要「愛」也真的很「疼」啊。各位,這是這個破碎世界的真實,因著這樣的事件,我們被引發許多情緒,我們震驚、不安、生氣、憤怒、痛心、哀傷、難過。

   

有聖經學者曾把這段林前13:4-7,裡面關於愛的描述,用耶穌來代替愛這個字。耶穌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耶穌是不嫉妒、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我們想起耶穌曾親自背起愛人類的十字架,他經歷人世間的極大痛苦,而耶穌沒有以惡報惡,他以愛的犧牲來成就救贖,也顯明上帝的愛。面對發生在我們周圍的罪惡、苦難和不幸,我們需要從這些情緒中,漸漸也生發出憐憫,生發出疼惜,透過互相的陪伴,我們要學習,用愛來勝過惡。

 

3.愛是永不止息(v.8-13) 

a.有限短暫所看重的終將過去

接著保羅在第三段8-13節裡,他繼續用比較的方式,說愛會勝過說方言的恩賜、說預言(講道)和知識等,因為這些都會過去。他以小孩子和大人的對比,以及看銅鏡中的影像和實際面對面的對比,而當主再來的時候,這些都會過去,那時我們就能明白現在所不明白的。

 

b.信望愛的常存

最後保羅說,常存的有三樣,信心—是相信耶穌並忠心事奉祂會常存;盼望—期待上帝將來為我們預備的美事會常存;還有愛—會永不止息。這愛甚至會穿越死亡,進入永生。這樣的愛並非靠自己去達到的品格或能力,而是透過被神的靈所充滿,讓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中來更新,讓我們有去愛的動力。

 

 

四、結論:愛的實踐

1.基督信仰是一種生活方式,而非信仰系統

    往年的五月,原本是慶祝母親節,在節期中我們談有關愛的主題,也是讓人停留並思想愛的月份。但上週發生這樣悲慘的事,以及經過兩年多來的疫情,在五月份台灣防疫又再度緊張,今年世界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戰爭,還有緬甸軍政府對百姓的迫害、還有北韓最近疫情突然的爆發等,面對這樣的惡和苦難,今年的五月的確很不一樣。而我們基督徒談到愛,又會怎樣來回應呢﹖我們深深感受到,這個世界中存在著罪惡,造成破壞和破碎,很多我們不知道原因,很多拉扯著我們,也會讓我們失去愛。但在同時,我們也深切體認,這個世界最需要的就是愛。保羅所寫的關於愛的詩篇,是向我們指向在基督信仰中,基督信仰是一種生活方式,而非僅是信仰系統,而其中愛是最重要的。

 

2.使徒保羅指出愛的道路,是跟隨耶穌的道路

    各位,這個因為耶穌的愛所組成的群體,對當時古羅馬時期的哥林多,對我們現今所在的世界,都同樣重要。我們要因著愛,在這個破碎的世界裡,成為見證和愛的傳播者。親愛的弟兄姊妹,在面對各樣苦難和災難時,我們真需要有這樣的眼光,去省思我們內心的光景,是否自我中心﹖去省思別人加諸於我們身上的惡事,是否讓我們愛不下去﹖以及在面對那些,我們所遇到那些不能理解、讓我們驚慌、難過的苦難,一方面我們向上帝說,我們真的很有限,我們受到傷害、我們好像快要失去愛的能力和耐心,我們愛的不夠,我們愛的很狹隘。但另一方面,也讓我們謙卑地回到上帝的面前,再次回到愛的源頭,讓我們透過祈禱,透過上帝的話,以及在信仰團體中的互相陪伴和建造,讓我們試著重新領受愛的能力。

   

    在我準備這篇講章時,也發現保羅不只一次用這方式在他所寫的書信中強調愛的重要。保羅在羅馬書第八章31-39節,之前寫道當在面對罪惡和苦難時,他勉勵上帝的子女們,將眼光看得開闊,將現今所受的苦,和將來所要領受的榮耀相比,這些就微不足道了。那時,他在羅馬書的書信中,也插入一段關於愛與得勝的頌讚。他是這樣寫的,請聽我來唸給大家聽—

 

    既是這樣,我們對這些事還要怎麼說呢?上帝若幫助我們,誰能抵擋我們呢? 上帝既不顧惜自己的兒子,為我們眾人捨了他,豈不也把萬物和他一同白白地賜給我們嗎?誰能控告上帝所揀選的人呢?有上帝稱他們為義了。誰能定他們的罪呢?有基督耶穌已經死了,而且復活了,現今在上帝的右邊,也替我們祈求。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呢?難道是患難嗎?是困苦嗎?是迫害嗎?是飢餓嗎?是赤身露體嗎?是危險嗎?是刀劍嗎?如經上所記:「我們為你的緣故終日被殺;人看我們如將宰的羊。」然而,靠愛我們的主,在這一切的事上,我們已經得勝有餘了。因為我深信,無論是死,是活,是天使,是掌權的,是有權能的,是現在的事,是將來的事,是高處的,是深處的,是別的受造之物,都不能使我們與上帝的愛隔絕,這愛是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裏的。(8:31-39)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這份因著在我們的主耶穌基督裡的愛,將在我們生命中繼續發芽生長,因為沒有任何事能讓我們與上帝的愛隔絕,即使有時好像外面的樹木,因著季節而掉落葉子,但終究還會再次冒出新的葉子,會再次開花結果。讓我們這個因著耶穌而活出愛的群體,雖然我們還不完全,但我們願意繼續學習愛的功課,繼續接受愛的挑戰,好在這個欠缺愛的世界中,成為見證。親愛的弟兄姊妹,你們願意這樣行嗎﹖請我們同心來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