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2日 星期六

保羅在雅典

 

一、前言

弟兄姊妹平安,今天是我們第一堂和第三堂禮拜改換場地到五樓禮拜堂聚會的頭一次,希望透過這樣的調整,讓禮拜前詩班、敬拜團的預備時間較寬裕,鼓勵兄姊們提早十分鐘進到禮拜堂安靜。同時,教會將原有在五樓的主日禱告室,則改為在各堂禮拜結束之後,就近在原有禮拜堂,有30分鐘的禱告時光,讓我們可以留下來,自己安靜親近神,看著週報消化反思剛剛禮拜中的收穫,或者也可以看著PPT,有一些引導和禱告詞,可以幫助你來禱告。以上這些調整,都是為了讓兄姊們來到教會主日禮拜的時間,能更貼近敬拜上帝的目的。在這幾週調整中,要是有些還沒有完備的地方,也請多給同工鼓勵,並給教牧團隊和禮拜部同工回饋和建議。

 

這時,邀請大家再一次同心來禱告。

這個月我們配合樂活讀經的進度是使徒行傳,不知大家會不會有跟我一樣的感受,就是在這段疫情的階段,在台灣我們已經一年多沒有機會出國,看來還需要好幾個月才可能逐漸開放,所以前一陣子國內也出現「偽出國」這樣的名詞。在大家懷念出國旅行的日子中讀保羅的旅行,相信另有一番不同的滋味。然而,對於快兩千年前的旅行者來說,旅行還真不是一件方便和有趣的事,其中的辛苦可能超過我們的想像。對於保羅西拉和提摩太這一行人,他們旅行的目的是為了宣教,更是充滿著許多的不確定和危機。今天我們讀的經文是保羅在雅典,但如果往前看17章一開始,他們先在帖撒羅尼迦待了三個禮拜,進到猶太會堂傳講耶穌,有好些人信主,卻引起不信的猶太人忌妒,慫恿群眾引起暴動,甚至驚動當地的官府抓了當地的同工,他們連夜離開去另一個城市庇哩亞,發覺這庇哩亞的人很受教,天天查考聖經來瞭解這道理,信主的人不少,但這時被帖撒羅尼迦的那幫猶太人聽見,又趕過來這裡搞破壞,他們只好先把保羅帶離開,單獨護送他到更南邊的雅典。對這個宣教團來說,每一個城市都是新的,但實在不確定這樣走進去新的城市,後來會怎樣走出來--是被舉行歡送會不捨地離開,還是狼狽地逃走。每個城市都是機會,卻也都潛藏著危機,甚至嚴重到會被關或喪命,你是否同意,這實在跟我們現代的旅行很不相同。

二、什麼事情讓你心焦急?

我們剛才讀的這段經文,這段記載十分有意思,幫助我們多認識保羅的性格。作者路加記載保羅在雅典等待其他團員的時候,看見滿城都是偶像,就心裡著急。你我會不會心裡想,這個保羅不是才剛從前兩個城市的危險中逃離出來,現在他自己單獨一人,難道不是該先安分一下,或是多觀察一下再說,怎麼馬上又開始行動,馬上進到會堂中和猶太人和敬虔的外邦人談道,馬上每天在市場上和所遇見的人講道。從這裡,讓我們見識到保羅不怕苦不怕難的毅力和熱心。保羅之所以會這樣,除了是他的個性,更是因為他看到滿城都是偶像,心裡著急。當我讀到這裡的時候,也在想究竟有什麼樣的事情,會讓我們內心著急呢?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在擔心的事,可能是關於個人或家庭或工作上的事情,但保羅看到的不僅僅是這些。就像台灣最近讓我們大家心中擔心的事情,想想也不少,像是疫情和疫苗的施打、中南部的缺水、太魯閣號火車事故、日本宣布要將福島的核汙水排到海中等等。你有沒有想過,對一個基督徒來說,我們該用怎樣的眼光來看這些,哪些事又是會讓我們特別擔心和焦急的呢?會不會每次當我們打開電視看新聞的時候,心中會想著,唉呦,怎麼又來了,又來了,怎麼還有這麼多讓人操心的事情呢?還是乾脆就都不要看、不要聽就算了呢?各位,這是現代生活的日常,我們基督徒也活在這樣的日常當中,每天總有從內在和外在大環境中,那些發生在台灣、亞洲、甚至全世界的即時新聞,各種令人擔心和焦慮的事情繼續發生著。而對於這些事情,你有什麼話要說嗎?嗯,牧師要大家去想的,是作為一個基督徒,你是選擇閉口不言或視而不見,還是你有什麼話要說嗎?

三、你有什麼話要說?

在雅典這個城市,從在主前第五世紀起,就是一個自由的城邦,出現過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這幾位西方重要的哲學家。雖然在保羅到雅典的時候,雅典的政治經濟地位雖然已不似從前,但在學術思想上的風氣,依然是領頭羊,影響著整個羅馬帝國。所以當保羅在市場中每天跟人談話耶穌和復活的事情,而那些在市場中的人,可能不只是賣魚賣菜的攤販,還包括好些的哲學家,當時有著伊比鳩魯和斯多亞學派等,保羅就被當地人帶去亞略巴古,想要知道他「有什麼話要說」。聖經考古學家至今不能完全確定是那個地點,究竟是位於希臘古城中一個突出的山丘稱為亞略巴古,或是那個後來另外在古城西邊建築的亞略巴古議會,但當地人就是照著這城市所熱衷的,大家想聽聽這個外來者,到底有什麼話要說。對保羅來說,那真是天上突然掉下來的一個大好的機會,不是嗎?那他要說什麼,他要怎麼說,才是好好把握住這個特別的機會?

 

保羅這樣的機會,讓我想到這幾年的TED(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演講,大家是否曾在網路上看過TED的影片?這是一家創立於1984年的美國非營利組織,他們的宗旨是「用思想的力量來改變世界」,從1990年開始他們每年舉辦一次,邀請不同學術專業者,將他們最想要告訴大家的內容,限定在18分鐘的演講。這幾年因著網路的便利,讓更多人可以收看,大大增加其影響力。我要說的是,如果你有機會預備,給你18分鐘做的演講,站在TED的舞台上你有什麼話要說呢?你有想過這樣的事情嗎?

 

關於福音和信仰,保羅的確有話要說,因此他在雅典的亞略巴古,對在場的人說了以下這些。保羅他以「看見他們對神明的敬虔來談起,用以拉近聽眾和他之間的關聯,看見他們祭拜未識之神,接著轉而向他們介紹,有一位創造天地的主,其實離我們各人不遠,祂樂意和我們親近。過去我們不認識這位上帝,現在已透過耶穌的復活顯明,要我們悔改來認識祂,大家要把握這機會。」你覺得他說得好不好?你或許會說,他說的真好,因為他是保羅阿!那牧師問大家,如果有機會讓談談你的信仰,你想你怎麼說呢?

 

在最近長執們共讀的這本「讓群體發光」一書中,有一段列舉基督徒擔心與人說信仰的原因,你們來聽聽是否有同感?有人說--

我不擅長這個。我試過了,總是結結巴巴的。

我看過別人怎樣做見證,我覺得那樣做會很尷尬。

我擔心分享信仰會冒犯別人。

與人分享信仰,讓我覺得自己是個偽君子—畢竟我不是一個完美的基督徒。

當我分享信仰,我會害怕別人拒絕我。

我接受的教育不多,所以無法與人分享信仰。

各位,上面這六點之中,有哪幾點讓你很有同感呢?還是你說,牧師,怎麼差不多每項我都覺得很有同感喔!這些也都好像是我的困難,所以我沒有辦法,我不習慣去說信仰。或許,你心中還會想起另一段經文中的教導,說基督徒的行為,勝過所說的見證,意思是成為【是見證】會比起【說見證】來得重要。那應該是這段記載在彼得前書3:14b-16的經文「不要怕人的威嚇,也不要驚慌;只要心裏尊主基督為聖。有人問你們心中盼望的緣由,就要常作準備,以溫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存著無虧的良心,叫你們在何事上被毀謗,就在何事上可以叫那誣賴你們在基督裏有好品行的人自覺羞愧。」

 

彼得勸勉當時教會的信徒,要有在基督裡的好品行,讓那些原本要誣告他們的人羞愧。但也請往前看,還是有這一句「有人問你們心中盼望的緣由,就要常作準備,以溫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各位,對於信仰的認識,你有話要說嗎?不管是保羅的例子或彼得的教導,都要我們還是要做好預備,總不能只想到另外一個備案,就是說「那我帶你去找牧師,讓牧師跟你說。」同時,這段經文中提到,除了準備內容之外,還提到要用溫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意思是預備的不僅是說的內容,其實還包括該怎麼說的態度。讓我們再回到保羅所說的這段信息,看我們是否可以從保羅學習到,說什麼,以及如何說起我們所相信的信仰和福音。

   

四、那我們可以從保羅學習到什?

學習保羅傳講時的態度—成為一個搭橋者,在我看來,保羅所示範的不僅僅是內容,更示範了如何說的態度,是相互平等的。當代美國在紐約的救贖主教會的主任牧師提摩太・ 凱勒,在他一本「文化講道學」中,提到分享信仰時找到「連接點」的重要性。保羅在這裡所採用的,是基督教宣教學中所提到的處境化(contextUalizatio

n),就是要留意你身邊的文化,一方面要有共鳴,同時卻又要抗拒它。或者說我們不接受社會上存在的各種偶像,卻尊重當中的人們以及他們對盼望的渴求。試舉最近台灣還有一個新聞,我們怎麼看上週媽祖繞境團九天八夜的行程,新聞中報導了這事件呢?基督徒會看待這件事,認為是迷信,或關注當中發生一些脫軌負面的新聞消息而嘲諷他們,是這樣子嗎?還是我們也看見,每年在台灣這塊土地上,有一群百姓,他們願意花上八天七夜去繞境的敬虔,沿途也有許多人,願意提供茶水和食物等等的善行。用保羅的眼光,會先看見台灣百姓對平安的渴求,對於靈性的看重,然後再試著從這裡,轉而向他們分享信仰和福音。

    

換句話說,保羅在談論和分享時,他用異教徒可以接受的方式描繪神,藉著肯定並承認他們的看見,接著引用的權威是聽眾所敬重的詩句,再運用他們能夠理解的論證方式,目的不是要駁斥他們,而是在表達敬意中,引導他們去思想和分享基督教所相信的。這一段保羅在雅典的講論,並可以與耶穌曾路過撒馬利亞,在井邊和一位撒瑪利亞婦人談道互相呼應,保羅和耶穌都示範了類似的方式,找到適當的連接點,搭起橋樑,以平等尊重的態度,開啟信仰的對話。

 

我再舉幾個類似的例子做說明:

台灣早期的宣教師梅監務牧師,當他在台灣中部傳福音的時候,他慣用的方式是在菜市場敲鑼打鼓,大聲喝道:「大家幫忙來找,上帝的孩子不見啦!」台灣人很熱情,很多人很好奇,都跑來問他,那孩子是長甚麼樣呢?他們想要幫忙找,梅牧師就對那些詢問他的人說:「他長得跟你一樣!」很多人聽了都覺得梅監務牧師是在開玩笑,也有些人覺得這個人很奇怪,但也有人問他說:「你說的上帝到底是誰?」福音就是這樣子開始有了接觸點。

 

我也曾聽過青少年的輔導,跟國高中生談論福音,用的是他們打電動當類比,電動中要打怪要過關,每一關都會遇到大魔王,需要補血增加生命,需要防護罩和收集寶物,還需要同心合力,才能過關。這跟基督徒的屬靈爭戰,配戴全副軍裝,依靠主的保護,和屬靈夥伴一起同行,說的是相類似的事情。這樣的舉例,是否讓我們比較有所了解。

 

還有,大家看過這幾張肖像照嗎?這是馮君藍牧師的攝影作品,照片中的對象,大多是他的會友,我們可以從他的作品中,感受到一種靈性的氛圍,和其他的商業人像攝影不大一樣。同時,他這系列的作品叫做「微塵聖像」,他將他會友的肖像連結上聖經中的人物,像是大衛、但以理、馬利亞、施洗約翰等,每張作品再加上聖經經文的說明。透過這樣的呈現,也好像搭起了一個向人介紹信仰的橋樑。

 

在我的觀察中,有時透過閱讀一些屬靈的書籍,也會增加我們這方面的敏感度。特別是校園書房這幾年翻譯一些國外基督徒作者的書籍,我發現特別關注在信仰和當代文化之間的連結,讓信仰對現代人說話。今天一樓有請他們來擺書攤,鼓勵大家去翻看和選購,同時你要是覺得這麼多書不知從哪裡買起,又不能全部都買下來,那麼歡迎你下午1:30來參加校園書房總編輯黃旭榮傳道的書籍介紹,有40分鐘的分享,相信這會是很棒的導覽,能幫你找到合適的書,找到你的菜,來開啟你我屬靈閱讀的胃口。

 

 

五、結論

在我們要進入結論之時,讓我們再回顧一下我們今天談到了什麼,我們依序問了三個問題,你心中掛念什麼事情?你有什麼話要說?我們可以從保羅學習說的內容和說的態度。當然,我想即使是站在亞略巴古的保羅,他也不是第一次就會這樣分享信仰和福音。在這之前,當他在市場中觀看、開始和人有一些的對話談論時,他越來越能找到那些接觸點,那些在文化和價值觀中的橋墩,以至於能用彼此尊重的態度,搭起福音的橋樑。

 

但什麼才會成為我們願意這樣去嘗試和行動的動力呢?從保羅身上我們不該僅僅看見他用的方法,更重要的,讓我們看到他對福音和信仰的熱情,如同有一股火在心裡燃燒,想要竭盡心力善用上帝所賜的各樣恩賜,用好品格也用適當的言語和態度,把握每個機會去分享。其實如果我們進一步探究這樣熱切的心志,這不僅僅是為了與人分享信仰,更根本的是深化我們的信仰,讓我們的信仰深入扎根在我們的生活各樣經驗中,讓信仰和我們所學專業,我們的工作,我們的興趣,甚至讓信仰和我們所面對的各樣苦難,與我們所扮演的角色都互相連接,以至於從我們的生命中,因著信而經歷恩典,逐漸結出豐盛的果子來,也用這與人分享。

 

親愛的弟兄姊妹,這樣一種深化信仰的歷程,需要練習,同時也請聽主耶穌對我們所說恩典的應許,耶穌說「若有人服事我,就當跟從我;我在哪裏,服事我的人也要在那裏;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12:26),讓我們一起來效法保羅,願那感動保羅的靈,也大大的感動我們,引導我們,開啟我們的眼睛,掛念上帝所掛念的事情,成為耶穌基督的精兵,看見在世界文化中人類的真實處境,預備自己成為福音的使者,因為我們知道,這將得到天父的尊重,得到屬天的獎賞,將是何等大的榮耀與福份。

 

親愛的弟兄姊妹,你願意這樣行嗎?我們同心來禱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