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日 星期五

從回到聖經到怎樣讀聖經

 

一、楔子

有誰想過:韓國教會是怎樣增長的?有誰知道韓國教會在1950年代的內戰期間,韓國基督徒的信仰見證之歷史背景?其實,那是跟1950年至54年的韓戰期間,南韓基督教會收容了北韓難民有密切關係。

有誰想過影響世界近代歷史和地理的事件?就是跟教會牧師研讀聖經而導致後來發生的1989119日「柏林圍牆倒塌事件」。

如果你問我,對咱台灣傳福音貢獻最大的是誰?他的影響迄今依舊?就是引進羅馬拼音字,並翻譯聖經讓我們都知道怎樣閱讀聖經的台南神學院創辦者巴克禮牧師。

如果我們接受約翰‧加爾文創設長老教會時,為教會訂定的定義是:「教會是建基在聖經上帝話語的基礎上。」則我們長老教會最大的特色就是對聖經的重視和教導。

事實上也是這樣,有聖經上帝的話,這樣的教會才會依照聖經的教訓去遵行。反之,教會就很容易成為和一般社團沒有差異的團體,而失去信仰團契的本質和特色,這樣的教會不會是好、有見證福音信息的教會。基督教會之所以和一般社團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在於它用聖經上帝的話作為基礎,這一點是勿庸置疑的事。

   為這緣故,我認為傳道者的使命就是在傳講聖經的信息,講道以聖經為準,這才能算是「講道」,若是沒有這樣的嚴格要求,傳道者往往不是在講道,而是在演講。這也是我為甚麼會強調牧師是傳「道」者,而不是傳「教」者,因為「教」是在說組織勝過聖經的話語。這也是為甚麼自從牧會以來,我就一再強調的基督徒之信仰生活準則,就是要每天讀聖經,甚至要用些時間作聖經研究,這樣才能明白聖經的信息—因為聖經是上帝的話;祂的話是我們生命的亮光,也是我們人生路上的燈(詩篇一一九:105)。就是這麼簡單,但可惜的是甚少信徒會認真思考讀聖經的事,更不用說會花些時間去研讀聖經、明白聖經的話語,這是我感到最遺憾的。而最令我不解的是:連傳道者也對研讀聖經沒有興趣,更不用說要帶信徒讀聖經了。最讓我不解的,就是連禮拜都覺得翻閱聖經是件麻煩的事,於是用頭影片讀聖經,加上沒有查經班和推動平日讀聖經的靈修功課,結果是禮拜一時方便,信徒對聖經的認知、瞭解卻是日漸陌生,且錯解越來越多。

 

二、怎樣讀聖經?

但怎樣讀聖經?這是一個我經常被詢問到的問題,也是傳道者和教會管理者應有的使命和責任。我個人的見解是正確的讀聖經是非常重要的。基本上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瞭解:其一是作為每日靈修的需要;其二是作為進一步要了解聖經的內容而讀。

A.每日讀聖經作為靈修的需要

說讀聖經很容易也對,但卻也要注意最忌諱的事。這就是:

a.隨興而讀。就是沒有目標、沒有計畫的讀。想到了,才讀,因此,只要隨興一翻,翻到就讀,這樣的讀法很容易停頓,不會持續。也會一直停留在原先翻開的地方,一般人都是停留在創世記,要不然就是停留在馬太福音。

b.為某種目的而讀。這種方式就好像把聖經看成是「百科全書」一般,遇到問題,就忙著找聖經尋求答案。這樣的態度很危險,因為很容易將聖經的原意給扭曲了。

有一則故事我總是喜歡拿來與大家分享:有一個富人,他想知道上帝對他的手上的錢財怎樣處理才好。於是祈禱後翻開聖經,並且用手一指,剛好指在馬可福音十章21

耶穌定睛看他,心裡很喜愛他,就說:『你還缺少一件。去賣掉你所有的產業,把前捐給窮人,你就會有財富積存在添上;然後來跟從我。』

他覺得不應該是這句話,這不是他想要的。因此,再次祈禱後又打開,然後手指一指,剛好指在

路加福音十章37節:

耶穌說:『那麼,你去,照樣做吧!』

這句經文使他更難過。他不相信這真的是上帝想告訴他的話。因此,他用同樣的方式試著第三次,結果翻到

馬太福音廿七章5

猶大把錢丟在聖殿裡,走出去,上吊自殺。

這是很值得回味的一個故事,卻說出讀聖經態度的錯誤。聖經不是百科全書,而是一本讓我們認識上帝拯救的慈愛的經典。它會幫助我們知道反省,認識自己的軟弱和錯誤。這才是聖經的價值。

B.每日讀聖經靈修需要這幾項準備:

a.一本全新的、沒有任何記號的聖經。

這樣比較好的原因是,為的要讓自己在靈修心得上保持新鮮,時刻有新的發現。因為我們都有一種習慣,會先看看那些已經被我們劃過線、作過記號,或是寫下字句的經文。如果你想要有好的靈修,就是準備一本全新的聖經,使之都沒有任何記號的,讓那本聖經永遠讓你保持「新」的靈感出現。

b.需要一份有系統的讀經表。

有一份有系統的讀經表,就可以幫助我們按照進度表來讀。最好先規劃好要用多久的時間讀完六十六卷。最好的方式乃是一卷卷地讀。不要用「主題式」的讀。一卷卷地讀,容易讓我們明瞭該卷聖經所記載的內容。最好的讀經表是先從福音書開始讀起。

c.要準備筆記簿。

讀聖經最好的方式是準備一本筆記簿在旁邊,然後將所讀的心得寫下來。無論讀完時所想到的是甚麼,就很快地把這些想到的都寫下來。記得,寫心得的時候,也要記下日期。這樣,下次再次重讀這段經文時,可以把兩次所寫的心得拿來比較,必定會發現有不同的心得出現。

d.最好有固定的時間讀聖經。

無論多麼忙,最好每一天都會規劃出一段時間,不用很長,大約是2030分鐘的時間,是屬於讀聖經、靈修的時間。將這個時間固定下來,這樣就會知道在這段時間是每天必須有的「生活和工作」家庭功課。最好的方式,是將這個時間依據全家生活需要的時間來定,如此又可達到每天「家庭禮拜」的功效。讀完聖經也可以為某些所關心的人、事、物祈禱。

e.我會建議你用「現代中文修訂版本」的聖經。因為這種版本淺顯、易懂。

這種版本的聖經的特色是:

a.有名詞淺註,告訴我們常見的名詞之簡單意義。

b.有題目索引,可以很容易找到資料。

c.引文索引,就是新舊約之間相互引用得到的經文,在這地方很快就找得到出處。

d.引喻和類似字句索引。

e.聖經年代表。

f.聖經地圖。

g.在每一本經書之前,都有簡介該本經書的背景,雖然很簡單,但卻有很大的幫助。

h.有「註腳」,幫助我們知道簡單的意思或是翻譯的另一個意思。

C.利用時間做聖經研讀的工作

除了靈修需要每天讀聖經外,我們也需要用些時間作聖經研究。因為我們的時代也是個動亂不安的時代。如果我們能多用些時間研究聖經,對我們心靈的生活必定有相當大的幫助。不會因為社會的變遷,影響到我們對上帝的忠實,或是改變我們對信仰的堅持。有聖經上帝的話在我們心中,就可幫助我們時刻反省信仰的內涵,幫助我們過聖潔的教會、社會生活。

1.從一本自己最喜愛的經卷研究著手。

新舊約聖經全部六十六卷,如果要全部都研究,確實很不容易,除非是相當專業學者,否則一般信徒是不太可能。因此,研究聖經最好的方法,就是先從選一卷最喜愛的經卷開始,而且是越簡單、最為熟悉的經卷。先將它讀熟,讀的越熟,效果越好。例如路得記、約拿書、馬可福音等等。

2.需要準備不同翻譯本的聖經。

準備幾種不同版本的聖經,為了是要作經文比較,因為不同版本,就會有翻譯上的不同。不同的翻譯,讀起來的瞭解、感受就會不相同。至少可以有三種以上的版本,包括《台語版》、《中文和合本》、《現代中文修訂版》。(另外也有《呂振中教授版本》、《天主教思高聖經學會版版》可供對照)。

例如:傳道書三章5節:

和合本:「拋擲石頭有時,堆聚石頭有時;懷抱有時,不懷抱有時;」

現代中文:「同房有時,分房有時;親熱有時,冷淡有時;」  

從這裡可以看到「拋擲石頭」和「同房」,不但文字上差異甚大,語意也幾乎是南轅北轍。

又例如:箴言第五章15

和合本:「你要喝自己池中的水,引自己井裡的活水。」

現代中文:「你要對自己的妻子忠實,專心愛她。」

看,讀起來就像是完全兩碼子事,是不相關的內。這樣不同的版本,讓我們讀起來就會更有興趣,會很想了解一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這時候,就可以找參考書了解一下這到底是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差異,或是去找傳道者討論。而找傳道者也是在幫助他進步的最好方法。

 

3.找出經文重要的關鍵字、詞、句。

這是研讀聖經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因為能找出這些就很快會知道該段經文的信息是甚麼。所謂關鍵用詞、字,也是包括一再重覆、出現的詞句等。

例如:創世記第一章一再出現的句子是「晚間過去,清晨來臨;這是第XX天。」(同樣的句子出現在第5813192331等節)這是六天創造中每一天創造後作為結語的句型,說出創造的一個重要特色;從「晚間」到「清晨」。為什麼是「晚間」,因為「晚間」是「黑暗」的表徵,創造的開始,就是上帝將祂的靈運行在水面上開始的。換句話說,創造就是將「黑暗」變成「光明」。把不好的,變成好的;將沒有秩序的,變成有秩序的,這些都說出了創造的特色。

出埃及記第三十九至四十章,一再重複出現的字句是「這是依照上主吩咐摩西的話做的」(參考三十九:15721262931324243、四十:1619212325272932等節)。

又例如:路加福音第十六章1931節,有關財主與乞丐拉撒路的比喻。在這段故事中,我的看法是在第19節已經提供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句子,就是這個有錢的財主是「天天奢華宴樂」(這「天天」是《中文和合本》,而《現代中文譯本》用「每天過著窮奢極侈的生活」)無論是「和合本」用的「天天」或是現代中文用的「每天」,都已經說明那是包括了「安息日」在內。從這句子就可以知道這個財主,不僅是有錢到很費而已,而是在他的心目中,根本沒有將上帝放在眼中。因為他已經富有到連「安息日」都忘記了,一直到死後下到陰間受苦時,才想到生前都忘了將上帝放在心上。因此,當他請求亞伯拉罕差人到他家去告訴其他五個兄弟時,亞伯拉罕的回答很簡單,就是「如果他們不聽摩西和先知們的話,即使有人從死裡復活,他們也不會相信的!」什麼是「摩西和先知們的話」?就是聖經。一個忘記讀聖經的人,心中怎麼會有上帝?不會吧。一個連敬拜上帝的日子都會忘記的有錢人,他的心中怎能會將上帝放在重要的位置呢?不會,他想到的只是他的財富而已。

 

4.注意相同經文需要對照或對比

聖經中有不少經文是彼此引用,例如摩西五經中,有相似的經文,在福音書中也一再出現,若加以對照來看,就會發現不同時代,或是不同作者,引用相同的經文時,會有不一樣的「解釋」,甚至因應時代的轉變,對原本的經文,有不同的解釋。例如:

十誡的第四誡提到有關守安息日的規律,出埃及記第二十章的記載和申命記第五章的血法異;第十誡的排序也有不同。

列王紀有關歷代君王的記事,經常有極大的差異,例如列王紀上第十五章18節記載有關猶大王亞比雅的記事,和歷代志下第十三章的記事內容幾乎完全不同。

又耶穌的教導:每本福音書作者都有各自的閱讀對象,編輯和運用的方式也會差異,例如馬可福音第二章17節,可對照馬太福音第九章1213節、路加福音第五章3132節等。又例如五餅二魚的神蹟,四本福音書都有記載,對照來看就會發現約翰福音提供的資料也很特別。其他有關耶穌進耶路撒冷到受難、復活的記事,在四本福音書都有許多不一樣的資料出現。

 

5.需要準備幾本基礎用的參考書。包括字典、辭典、釋義的書籍等。

這是研究聖經必備的基本要件,因為聖經距離我們至少超過兩千年以上,語言和民俗和今天表達的方式,以及生活形態都有了很大的變化。即使聖經時代也會因為時代的改變而有記事上的更改,就像前面提起的十誡有關安息日的規定,也因為時代改變而改變,解釋和認知上就會有差異,就像利未記第廿三章4243節談及有關過住棚節,給的意義就修正過。例如歷代志下第三十五章13節談到逾越節吃煮的祭物,以及耶穌時代猶太人吃逾越節的型態等等。

例如摩西法律中有許多規定,包括十分之一奉獻、潔淨與不潔淨的食物、痲瘋病等觀念,以及新約耶穌時代對「鬼附身」、潔淨禮等看法的差異,這樣的記事不同,就可發現有的是因為資料的來源不同。這些不同的資料,很可能與資料的年代、背景有關。不同的年代,表明的是社會背景已經有了差異。例如創世記第一章所描述的第一個創造,和第二章所描述的第二個創造的差異等等,這些都需要有參考書幫助才能更正確瞭解。

 

三、從讀聖經來認識信仰團契的功能

A.從一則總會討論「教會與傳道師分派」的案例說起。

a.禮拜

b.宣揚福音

c.教育信徒

d.服務社會

e.分享上帝賞賜的恩典

 

B.聖經是信仰的根基,沒有認識聖經,信仰的根基就會顯得膚淺。

   約翰‧加爾文說:「教會是奠基在聖經上帝化與的基礎上。」因此,怎樣看一間教會在信仰的表現上是否脫離「軌道」,就要從聖經的教訓來反省。如果沒有聖經的依據,我們可能會陷入以人的話語或社會地位為權威,這樣就不會是屬於基督教的信仰團契。從耶穌的教訓來看,很快就會發現他都是以聖經的話語傳達上帝國的信息。因為他對聖經研究很深,才會突顯出當時宗教信仰的偏差,特別是那些宗教領袖們許多態度、行為上的謬誤(參考馬太福音六:118,馬可福音七:8)。

   宗教改革運動之所以會成功,主要原因就是有聖經的依據,且是信徒認真閱讀聖經才有的結果。馬丁路德指出教廷販售「贖罪券」的錯誤,也勇敢指出當代宗教領袖們的行為有偏差。1521418日,當他被命令回答是否願意「撤銷」過去所說的話(指95條抗議文和指責教廷和教會謬誤的話語)時,他回答說:「我相信聖經及理性……我的心臣服於上帝的話語之中。我不能也不會棄絕一切,因為違背良知既不正確也不安全。這是我的立場,我別無選擇!上帝保佑我。阿們。」

   很清楚的,馬丁路德所依據的就是聖經,因為教會是屬於信仰團契,基督教信仰團契對事物的看法依據就是聖經。

   我們要感謝上帝,讓我們信仰前輩們知道用文字將上帝啟示的話語記錄下來,使我們今天有聖經可以閱讀,就是透過翻譯的工作,使聖經可以出版廣傳,讓更多信徒得已有機會閱讀聖經,知道上帝的愛和真理怎樣在耶穌的身上顯明在我們生命裡。

 

四、減少教會糾紛最好的途徑,就是推動信徒認真研讀聖經

因為有聖經作為教會的基石,自然就會減少不必要的糾紛。自古以來,越勤讀聖經的教會,都會在傳揚福音的事工上顯現出活力、積極。會知道更多分享他人、少累積於己身。

   教會的糾紛經常出現的,就是人事與財物。人事的方面,主要在擔任職位的問題,這種問題小的表現在教會裡的長執選舉,大的在中會、總會代表,以及事業機構的董理監事職位。而財物的問題,都會顯現出人的軟弱——貪婪。包括教會將剩餘的經常費隱瞞起來,或是累積更多,最後導致「挾財富而自重」,驕傲的心油然而生。更嚴重的是在包攬工程或相關的利益上,貪婪的數字更多。

   研讀聖經的信徒,會知道反省,也會明白上帝審判的日子隨時會發生在每個人身上,更會明白怎樣面對上帝的審判。因為研讀聖經的人,會知道上帝是無所不知的上帝,也是無所不在的上帝。除非人的心中並不相信有上帝,否則應該會認真思考違背信仰行為的事是不應該的。

 

五、知道怎樣關心弱勢者,也會拒絕與強勢者在一起

關心弱勢者,這是聖經一貫的教訓,也是基督徒信仰的使命。就像耶穌所說的,我們要學習的就是成為弱勢者的鄰居(路加福音十:2537)。雅各書的作者說:「在父上帝眼中,那純潔沒有缺點的虔誠便是:照顧苦難中的孤兒寡婦和保守自己不受世界腐化。」(雅各書一:27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教會大多數成為希特勒政府的背書者,成為政府侵犯它國和殘害人民得幫凶,只有少數教會代表他們以聖經作為信仰告白的依據,在1933年於「巴門」這個小鎮發表出名的「巴門宣言」(BarmenDeclaration),公然反對希特勒的政策。該宣言有兩條文非常重要:

第一條:「聖經是唯一上帝的話,不論是生、死,我將永遠順從。

第五條:「教會沒有義務替政府宣揚政策,但有義務與責任宣揚聖經的教訓和耶穌的主權。

    台灣宗教界最為人詬病的事,就是與當政者關係過密,這是非常危險且是不應該有的現象。喜歡得到當政者褒獎,這是腐蝕信仰的第一步,使徒保羅勸我們要把目標放在屬天的獎賞,而不是來自人的獎賞。他要我們不要被這世界所同化,要更新我們的心思意念(參考羅馬書十二:2)。

 

六、有聖經基礎才不會受到誘惑而迷失了信仰正確的方向

越是科技發達的時代,人的心靈越是空虛;越是經濟發展的地方,人的心靈越是不平安。最近引起世界恐慌和動盪不安的,就是「武漢肺炎」瘟疫問題,即使今天的科技這樣發達,對瘟疫出現,還是一樣束手無策。如果人有真確的信仰,就會發現人並不偉大,因為當人自認為很偉大時,也就是在心中開始遠離上帝了,甚至不會認為有上帝。

我在醫院服務的心得:受洗的問題;祈禱的問題等。。

人對生命價值的認知有了偏差,所呈顯出來的就是對生命的觀念與聖經所提供的認識不同。台灣最近十年來發生的「教案」從不停斷過,包括了發生在咱長老教會和在美國台福教會都曾發生過的19801990年代的「投資公司」事件、長榮大學、真理大學、新樓醫院、彰基、馬偕醫院等等,更嚴重的,是過去幾年,連神學院都是狀況連連等等,這些都在說明宗教信仰的腐化。

聖經是談人的心靈,而心靈的事,是談及人和上帝之間的互動關係。若是沒有聖經為底,我們很容易以社會的價值觀念看生命價值的問題。再者,有聖經為底的信仰,第一件要義,就是學習怎樣面對上帝?而這就是「誠實」。耶穌說必須是「心地純潔的人」才能看見上帝(參考馬太福音五:8)。詩人說必須手潔心清的人才能進入敬拜上帝的殿宇(參考詩篇廿四:34)。真實的宗教信仰,就是從學習誠實的態度開始。因為基督教信仰很清楚說明上帝是鑑察人的內心意念,不是看外表。這點也是基督教談到上帝的特性之一。

   另一方面,為甚麼今天的教會讓人覺得越來越俗化?今天的基督徒已經不再是將教會的音樂帶出去,也不是將教會學習到的生活規律帶向社會,而是相反地將社會的風潮帶入了教會裡,並且認為這樣才對,說是「趕上時代」,其實,我們看到的現象經常都是在表明信仰已經「變質」了。這說明今天的教會是欠缺反省的教會,欠缺反省的教會,很容易受到社會習俗風氣的影響而改變了信仰的本質。

我們從教會在舉辦喜喪事的禮拜中可以看出這些問題。我們甚少想到:回到教會裡,就是不分貧賤富貴,大家在敬拜上帝的時候,都是一樣的身份,沒有誰就比較特別。看今天教會流行的「名譽長老」、「名譽牧師」,就可看出教會對名利的喜好,也顯現出信仰墮落的另一面。

另外,在教會舉行喜事、喪事禮拜上,往往疏忽了禮拜的意義,甚少有信徒會想到為甚麼要禮拜?禮拜的意義是甚麼?這些都與對聖經的認識有密切關係。

 

結論:回到聖經裡來,才是今天教會最重要的信仰課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