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內容
講題:可觸碰的愛
經文:腓立比書1:21-29
主講:陳光勝牧師
時間:二0一七年六月四日
前言
曾經陪一對交往中的年輕人,他們在彼此的互動與相處中有許多摩擦。有一天男孩子問我,只是談個戀愛有需要那麼辛苦嗎?我想在座的各位,若是已經進入婚姻的各位,心中應該都有很棒的答案吧。寫The Four Loves四種愛這本書的作者魯益師在書裡面提到「去愛,就會受傷害。只要你愛什麼,你心中就會有苦惱,甚至極為傷心。如果你真要保持你的心不受傷害,你必須什麼都不愛。你可以......避免所有情感上的牽累,把你的愛安全地封鎖在你的自我中心裡......。除天堂之外,唯一能使你安全、避免所有關於愛的危險的地方-那就是地獄。」魯益師清楚的點出,當有所愛的時候,在這個關係中受傷是必然的。今天,我們就要一起來思考,這個會令人受傷的愛是甚麼。
聖經世界中的困境
保羅的困境
一開始我們要一起來看腓立比書,這是保羅寫給腓立比教會的書信,腓立比教會是保羅在歐洲所建立的第一個教會,裡面的成員,大都是擁有羅馬公民身分的人。當初福音剛傳至此地,人們對於上帝的認識,是既熱情,又充滿希望的。保羅在書信中說「因為從頭一天直到如今,你們是同心合意地興旺福音。」可以看見,這裡的人,不但重視所傳與他們的好消息,也願意大大將這個福音傳到四處。不過既然保羅會寫這封書信,我們可以知道,腓立比教會必定是面對了一些不容易處理的問題。
從書信中,我們看見,保羅提到兩個主要的提醒,第一是期待腓立比教會的人可以行事與基督的福音相稱。第二則是斥責有人使用錯誤的概念在影響眾人。首先,保羅以腓立比人所習慣的身分認知談關於行為與身分的問題。我們剛剛有提到腓立比地區大部分的人都是羅馬人,羅馬公民享有公民權,不用交地稅與人丁稅,還可以自由買賣房子,並受羅馬律法的保護。既然是羅馬公民,他們常常會以遵守羅馬的風俗與律法而引以為傲。這樣的態度,正好讓保羅引用來提醒眾人,「你們行事為人要與基督的福音相稱」。事實上,這群腓立比教會的基督徒,有可能正因為自己羅馬人的身分,不自覺得便受到虛榮、驕傲與自私的問題所干擾。看似對保羅所傳的福音接受度極高,也可能常常談起這道,但是行為卻不一定能反應出信仰該有的態度。保羅在第二章提到「凡事不可結黨,不可貪圖虛浮的榮耀;只要存心謙卑,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便清楚的指出這些問題。
而第二個部分,必定是有人傳揚跟保羅教導不同的教訓給眾人。從經文中,我們可以看見,當保羅提到「有的傳基督是出於嫉妒紛爭,也有的是出於好意。」可以知道,這群傳揚不同教訓的人當中,最少有一群人,是以傳福音為手段,可能是要建立個人榮耀,也可能是在擴充個人勢力。總之,這群人還是被保羅稱為基督徒的。他們為著不乾淨的目的傳福音,也因此必然帶給教會的眾人許多的困擾。而傳揚與保羅不同內容的人,必定還有一群人,那就是猶太教徒,他們傳揚守割禮與完全的禮儀律法,使得保羅要人們「應當防備犬類,防備作惡的,防備妄自行割的」。看得出保羅這些耳提面命的話,必然是因為這些人所帶來衝擊是很大的。
不過事實上,保羅是在被囚禁的時候寫下這些書信,從書信中,我們可以看見知道保羅已經被囚禁了好長一段時間,這段時間腓立比教會有成員來探望他幾次,也在這個過程中,把教會的一些事情告訴他。而保羅在被關押的這段時間,其實是生死未卜的,或許一個再一次的審判,他就有可能被判處死刑。在如此困難的處境中,保羅心理卻得懸念著腓立比教會越來越複雜的問題。一種自己都難以自保,卻還要想著救人的處境當中。
摩西的困境
我想這樣的處境,若保羅沒有像摩西這樣跟上帝發抱怨,真的是十分不容易的。在民數記中有記錄一段摩西與上帝的對話,其中摩西跟上帝說「你為何苦待僕人?我為何不在你眼前蒙恩,竟把這管理百姓的重任加在我身上呢?這百姓豈是我懷的胎,豈是我生下來的呢?你竟對我說:『把他們抱在懷裡,如養育之父抱吃奶的孩子,直抱到你起誓應許給他們祖宗的地去。』我從哪裡得肉給這百姓吃呢?他們都向我哭號說:『你給我們肉吃吧!』管理這百姓的責任太重了,我獨自擔當不起。你這樣待我,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立時將我殺了,不叫我見自己的苦情。」(民11:12~15)我想摩西這樣的抱怨,真的是十分貼切的,明明領著上帝的可見恩典的帶領,以色列人還是如此的難以帶領。
保羅必定是盡全力將真理傳達給腓立比教會的眾人的,但是在這個他被關押的時期,自己是否面對釋放與死亡都無法確認的情況中,還要處理這個教會所發生的各種因為人所產生的問題,這要不發聲埋怨,真是不容易的。想想看,保羅也可以像摩西這樣跟上帝抱怨說「你為何苦待僕人?我為何不在你眼前蒙恩,竟把這教導兄姊的重任加在我身上呢?這些人豈是我懷的胎,豈是我生下來的呢?我現在被關押,明天是否還能活命都不知道,他們竟然還要挑戰我是否為了福音的緣故而受到綑綁。這當中還有人想要藉著你的名建立自己的威望,甚至等著我將你的真理再次闡明。這傳揚你福音的擔子,我獨自擔當不起。你這樣待我,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立時將我殺了,不叫我見自己的苦情。」不是嗎?保羅如果真的這樣抱怨,豈不是合情又合理呢?
我們世界中的困境
事實上我們的生活當中,類似的處境,不也是常常上演嗎?
婚姻的難處
進入婚姻之後,許多人都為著工作與人生的理想而努力。婚前習以為常的約會,常常因為進入婚姻所要面對的瑣事而沒有時間。我曾經問了十幾對的夫妻,你們每周有獨處的時間,或是談心的時間嗎?大部分的回應都是沒有,若要有一點時間,都是在周六若有出去玩的交通時間中。有了小孩之後,夫妻的時間更少,要處理的事情更多。沒有時間約會根本不是問題,沒有時間好好談談該怎麼過生活,面對問題該如何同心解決,這才是真的麻煩。許多人是因為彼此相愛而進入婚姻,但是進入婚姻之後卻只剩下一堆的事情,而沒有了愛。有人因為習慣解決問題,從來沒有好好的面對自己情緒需要出口。有人整天想著孩子的需要,擔心著父母的健康,沒有想過怎麼經營夫妻彼此的情感。兩人本來應該同心同行的,但是日復一日,許多時候,感覺好像就是一個人在撐著這一切的痛苦。
這樣只有事情沒有情感的婚姻久了,心中難免有著像摩西一般的的怨詞「上帝啊,你為何苦待僕人?我為何不在你眼前蒙恩,竟把這婚姻的重任加在我身上呢?另一半豈是我懷的胎,豈是我生下來的呢?為何要我放棄自己的時間、精力來經營這令人疲憊萬分的婚姻呢?建立一個屬上帝的家庭,這責任太重了,我獨自擔當不起。你這樣待我,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快快將我接走,不叫我見自己的苦情。」
家庭親人互動的難處
而有些人,在家裏面扮演著協調者的角色。家庭或家族裡面總能發生許多大大小小奇奇怪怪的事情。有些人好似總能雲淡風輕,面對家裡所發生的事情,好似事不關己。這時候願意承擔的人,不論是年邁父母的照顧,家庭祖產的法律問題,或是更多複雜的人事物,願意的人,就忙得團團轉,而不在乎的人,卻總是得到好處卻又常常不知感恩的說一堆建議和風涼話。這時候願意付出的人,是不是心裡很容易生發苦毒。一種「做到流汗,嫌到流涎」的感覺。或許心裡也會想「上帝啊,你為何苦待僕人?我為何不在你眼前蒙恩,竟把這家族的重任加在我身上呢?這些家族的問題,豈是我一人所造成的呢,豈是我所引發的呢?為何要我要一個人去面對,去協調,去溝通,去處理?為何我要承擔起這些沒有人願意承擔的責任呢?期待家族裡的人對家庭有認同感,長輩得到好的照顧,這責任太重了,我獨自擔當不起。你這樣待我,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快快將我接走,不叫我見自己的苦情。」
服事的難處
當然在教會裡面,最常見的就是服事的同工心裡的苦楚了。許多事工做到最後,往往總有幾個十分願意委身的兄姊持守著,不過日復一日的付出,主日來到教會沒有得到安息,反而是更多的事情等著他去處理。曾經到一個教會服事,因為主日只有一堂禮拜,若要帶領主日學,則必得放棄主日的禮拜,不過不帶主日學,又沒有更多的老師願意投入。還記得有一次,同工很明白的跟我說,不是不願意陪伴教會的孩子,只是長期以來只有自己的付出,而沒有得到造就,自己的生命十分的枯乾。這類的狀況,在各個服事領域其實都有不同形式的樣貌。我想這些同工心裡也可以這麼說「上帝啊,你為何苦待僕人?我為何不在你眼前蒙恩,竟把這服事的重任加在我身上呢?我所服事的這些人,豈是我懷的胎,豈是我生下來的呢?為何面對這服事的現場,好像沒有我的擺上就會有狀況發生,難道沒有人可以一起承接,甚至傳承下去嗎?為何讓我看見這些需要?為何我要承擔起這些責任呢?這責任太重了,我獨自擔當不起。你這樣待我,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快快將我接走,不叫我見自己的苦情。」
生活當中還有許多的層面,其實都可以套用摩西的怨詞。這些在生活生命當中擔起難當擔子的每個人,好似處境正如摩西,保羅一般。自顧不暇卻還要擔起沉重的擔子,若沒有上帝話語的支撐,這真是苦啊。
上帝在聖經世界中的行動/恩典
恩典的出路
感謝主,保羅清楚的指出一個真實的盼望。保羅說「我活著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處。但我在肉身活著,若成就我工夫的果子,我就不知道該挑選甚麼。我正在兩難之間,情願離世與基督同在,因為這是好得無比的。然而,我在肉身活著,為你們更是要緊的。」請讓我用更口語的方式來表達吧。保羅說「當我活著時候,我的生命正為著彰顯基督的香氣而活,而若我死了,對我來說也是好的。不過我現在活著,若是能完成基督交在我手裡的工作,對你們來說更是重要。這對我來說,實在難以挑選啊,我在兩個選擇中,實在難以抉擇。我好想離開這個世界,與基督一起享受真實的安息。不過若我能活著完成基督所交與我手中對你們有幫助的事情,我覺得這更是重要。」保羅表示,有兩個選擇放在他的手裏,一個是回到基督裏享受完全的安息,一個是被基督所用,成為眾人的祝福。
經文中,我們知道保羅若是可以選擇,他選擇了後者。保羅說「我既然這樣深信,就知道仍要住在世間,且與你們眾人同住,使你們在所信的道上又長進又喜樂,叫你們在基督耶穌裡的歡樂,因我再到你們那裡去,就越發加增。」保羅指出,當他因為回應了這個在世上的呼召,看見眾人因為他所付出的一切,能夠在基督裡有真實的釋放與喜樂,他就願意如此選擇。接著保羅便表達,他自己這樣的選擇,要大家也能在行為上面表現出來,畢竟這是需要付上代價的。保羅說「因為你們蒙恩,不但得以信服基督,並要為他受苦。」
保羅的選擇
關於這段保羅做了選擇的經文,讓我們更仔細的來看一下。保羅說「我既然這樣深信,就要去與眾人同住,讓眾人在所信的道上又長進又喜樂。」保羅表達,自己的擺上,不只是自己的想法,而是他看見上帝所賦予他的價值,能夠讓人在真道上帶出喜樂與盼望。也因為這個價值,保羅選擇了若是可以,他願意再辛苦也值得付出。保羅期待這樣的付出,人們可以有相對應的回饋,那就是「行事為人與基督的福音相稱」。這樣的回應讓眾人站立得穩,能夠為所信的福音齊心努力。這樣的描述,清楚的指出,保羅看見這樣擺上是因為上帝所賦予的價值,還有這個價值所帶來的意義。因此保羅寧可多在世上為主做工。
我相信許多人都知道,腓立比書也稱為喜樂的書信。明明是一個被關在監獄的人所寫的信,怎麼會是喜樂的呢?因為這個寫信的人知道,自己雖然因為福音的緣故,被囚禁,但是只要他還活著,他便能釋放出上帝真理的信息,讓許多人因此得到釋放,不受錯誤的道理所綑綁,並有真實的喜樂。而因為這樣的喜樂,保羅就越發生出喜樂的盼望來。
真實的處境
讓我們一起來想想這樣的情境吧。有一群人深受各種價值觀的挑戰,這些聲音中,有人表達該怎麼樣才是真的相信上帝,有人表達在教會中除了認識上帝也要支持他們在教會的勢力,有人表達自己信仰的立場必須要被重視。而這些混亂帶來的焦慮,都因為保羅的書信,甚至有機會保羅直接到他們中間,讓所有人的困擾一掃而空。因為保羅能夠直接從上帝話語的教導,為人帶來出路與真實的應許,而保羅也因為這福音的行動所帶來的釋放,而享受從上帝而來的喜樂。有沒有發現,保羅因為上帝所賦予的價值而行動,這個行動所帶出的果效,讓保羅因為參與上帝這恩典的行動而充滿喜樂與盼望。事實上,這一切的行動若沒有意義,只是一昧的擺上與付出,的確會讓人了無生趣。沒有喜樂與盼望,就很難有真實的動力。而這樣的喜樂與這樣的盼望,完全是出於上帝的愛,那個必須進入真實困境的愛,那個必須遭受逼迫困境,誤解與緊張之中的愛。
上帝在我們世界中的行動/恩典
事實上當我們知道,上帝的愛正經由與我們的生命相交而展現,我們將會看見上帝的恩典真實的在我們的困境中產生力量。
婚姻有上帝的扶持(彼此在上帝恩典中看見盼望)
婚姻中的疲累與沮喪,在於許多人陷入了事務的忙碌。當人們無法看見自己的努力在婚姻裏面能帶出甚麼價值,人們只會越來越無助,甚至陷入看不見希望的沮喪裏面。事實上,當我們看見被囚禁在監牢的保羅,我們便能理解,失去希望不在與我們的環境所帶來的限制,乃在於我們是否能從眼光注目在上帝的作為而得到力量。是否當我們陷入婚姻的困境裡,我們能與我們的另一半一起來到上帝面前尋找從上帝而來的方向。或者,我們的另一半沒有力量,我們自己是否能先安靜的來到上帝面前,看看自己到底想要成就的是甚麼?那個關於婚姻的價值所要成就的是甚麼?一個愛的力量,是必須有從上帝而來的眼光才能做得到的。有一對夫妻,先生常常在外工作到很晚。他總覺得自己是為了讓家庭有更穩固的經濟能力而努力。但是每每因為這些努力在職場將所有的力量耗盡,所以回家只是想要休息,不過當他一回家,他的另一半卻要求他陪孩子,做家事。他很難理解,為什麼他這麼盡心為家裡的付出,得不到應有的尊重,無法獲得合宜的休息時間。直到他來到上帝面前,清楚的看見,他所想要的美好家庭,不該是被工作填滿的樣子,他決定放棄一些工作上的機會,也因此多了許多陪伴家人的時間。甚至他發現,過去他對於另一半的付出往往看不見,而當他願意做出了一些取捨,他將生命的重心放回他的婚姻與家庭。他才知道,他努力的方向,並且這樣的方向所帶來的價值,是他真實需要的。真實的愛是有所取捨,需要付上代價的,但是如此也更能看見與生命真實碰撞的愛。
家庭(族)在上帝手裡
而在家庭或家族中扮演協調者的人,如果總認為自己是家庭(族)的拯救者,一切所發生的事情,沒有自己便會亂糟糟的人。因為總是陷入無止盡的問題與解決問題的循環中,絕對會對一切失去希望。因為人只要活著就有處理不完的問題。從吃飯喝水到身體的康健,從自己的需要到長輩晚輩的需要。不斷地陷入問題之中,只會讓自己越來越絕望,面對問題,內心越來越疲乏。事實上,當我們看見被囚禁在監牢的保羅,我們便能理解,失去希望不在與我們的環境所帶來的限制,乃在於我們是否能從眼光注目在上帝的作為而得到力量。是否當我們陷入不斷解決問題的困境裡,我們能來到上帝面前尋找從上帝而來的方向。看看自己期待在整個家庭(族)中自己能扮演甚麼樣的角色,而這樣的角色是否能帶出上帝恩典的祝福。一個愛的力量,是必須有從上帝而來的眼光才能做得到的。有一個姊妹,在自己的原生家庭中,總是扮演著消防隊員的角色,當家中有任何事情的時候,他總是第一個跳出來解決。直到有一天,當他的母親生病住院,他發現,他沒有辦法同時處理自己的事情,還有餘力處理母親的照顧。他只能來到上帝面前,知道這許多的責任,不該他一個人想要一肩扛起。他在禱告中看見,他需要與他其它的弟兄姊妹一起協調,關於這父母家庭的照顧,還有家族各樣事物的處理。而之後,他在花時間協調兄弟姊妹之間的意見,他發現,大家不是不願意付出,乃是一直都沒有好的機會,大家能一起好好的談清楚。而成人之後忙碌的生活,很容易因為有人把事情處理完了,就不再過問。這位姊妹之後所做的,是成為大家溝通的聯繫者。他發現,這讓家庭成員中的每個人因為一起面對一起承擔,大家感情更好,也因此他能從承擔一切責任的壓力中釋放出來。真實的愛是需要花時間溝通,需要付上代價的,但是如此也更能看見與生命真實碰撞的愛。
服事的經歷
我想最後我們再談談關於服事吧。好多年前我在自己的母會擔任青少年的輔導。當時我拚了全力的去照顧教會的孩子。期間也想邀請教會其他的兄姊一起來照顧這些面對生命充滿徬徨pông-hông的孩子。我當時年紀輕,總覺得大家都不願意付出。自己很辛苦的努力的照顧這些孩子,卻沒有人願意一起來努力。我為這些孩子設計營會,引導這些孩子自己設計聚會,鼓勵他們討論聖經,也挑戰他們對自己的人生要有想法。甚至當孩子期待教會能夠提供讀書場所的時候,我還十分直接的找牧師,想要為這群孩子們找尋教會可使用的資源。不過因為我個性的問題,我其實很少跟青少年孩子的家長溝通,甚至因為我有跳動症,常常臉部會不由自主的抽動,越緊張臉部表情就會越僵硬。在一次與教會牧長激烈的討論關於事工進行的方法時,我被要求停止我擔任輔導的服事。當時我的心情,到如今我還是印象深刻。當時我想「上帝啊,你在開玩笑嗎?我對這些孩子的愛,你難道看不見嗎?為什麼剝奪了我為你服事的機會呢?」
事實上幾年後,當我慢慢地回想這些事情,我不一定能清楚的說明,上帝真實的心意是甚麼。但是因為那樣的機會,我有機會到了不同的教會服事,也更清楚的看見了自己的有限與自以為是。直到如今,我都還要學習,當我越急躁的時候,越容易得罪人,也越容易高抬自己,而失去了領人來到上帝面前的能力。真實的愛是需要謙卑與上帝同行,需要付上代價的,但是如此也更能看見與生命真實碰撞的愛。
結論
真實的愛,是在生命的碰撞中,真實看得見也摸得著的。保羅因為看見與上帝同工的美好,也看見因為他自己的擺上會有更多人生命因此得到釋放與喜樂,而選擇擺上自己。也因此,他得到了不同於安息在主懷裏的喜樂。各位兄姊們,若你現在正經歷看似沒有希望的處境,若你現在正經歷不斷付出卻好像沒有相對應回饋的處境。回到上帝面前吧。若這些付出,沒有連結於賞賜愛的能力的上帝,我們只會不斷的耗盡,失去希望罷了。而當我們回到上帝面前,像保羅一樣看見那從上帝而來的價值,我們不但能夠忍受付出愛的時候所需附上的代價。重點是,我們必然看見那從上帝而來的意義。那必是我們喜樂的緣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