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內容
講題: 領袖的眼光
經文: 民數記十三章1-2、17-23、27-31、十四章1-5
主講: 蔡維倫牧師
時間: 二0一五年九月二十日
一、前言
各位弟兄姊妹大家平安!今天要用「領袖的眼光」帶大家看民數記十三章,關於以色列人出埃及往迦南地路途中,一段關於「領袖」的重要記載。領袖是什麼?領袖是一個能夠發揮影響力,讓別人來跟從的人。領袖並非天生,要成為一個領袖,需要經過許多挑戰,從挑戰中獲得成長,進而成為領袖。今天我們要透過經文中十二個探子的角度,來看怎樣成為一個領袖,以及他們成為領袖的過程中,所經歷的挑戰,對我們有甚麼樣的啟發。
二、十二個探子面對的困境和挑戰
對這十二個探子來說,他們面對許多困境跟挑戰,以色列人出埃及後,在西奈山經過一年多的時間,期間上帝頒佈律法,藉著摩西帶領他們成為上帝的軍隊,接著他們要進入曠野,繼續前往到那個有聽說過,但從來沒有人去過的應許之地。經文中並未記載如何選出這十二名探子,但必須是每個支派,各派一名領袖,耶和華曉諭摩西說: 「你打發人去窺探我所賜給以色列人的迦南地,他們每支派中要打發一個人,都要作首領的。」(民13:1-2),摩西打發他們去窺探迦南地,說:「你們從南地上山地去,看那地如何,其中所住的民是強是弱,是多是少, 所住之地是好是歹,所住之處是營盤是堅城。 又看那地土是肥美是瘠薄,其中有樹木沒有。你們要放開膽量,把那地的果子帶些來。」(民13:17-20),從經文中也可以看見,摩西對他們此行的任務解釋是非常清楚的。
我從神學院畢業之前,有機會與同學一同遊覽以色列聖地,我們騎著駱駝上西奈山、坐船遊加利利湖、在死海裡面游泳、觀看以色列曠野,也在耶路撒冷城裡追尋耶穌的腳蹤。當我們從約旦進入以色列時,需要經過海關檢查行李,我同學喜歡照相,行李中帶了電腦及許多外接式硬碟與相機電池,結果他被海關盤查許久,電腦、硬碟都被仔細檢查;當時這十二名探子到達迦南地的時候,可能沒有那麼戒備森嚴,但因為被賦予先鋒窺探任務,他們由南地曠野,沿著海線與山壁往北走的路途中,想必也是戰戰兢兢。他們稱迦南地為「流奶與蜜之地」(民13:27)「奶」指的是能夠發展畜牧業,「蜜」則是指結實累累的果實。或許當時這十二名探子看到迦南豐饒景色,心中不免驚奇讚嘆,看著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等祖先在四百年前所住過的地方,憧憬未來自己也要進到這美好之地。
如果從以色列百姓人數來看,這十二名探子可說是萬中選一的精銳部隊,但這精銳部隊在路途中總會遇到困難挑戰,總要商議窺探策略與執行方案,總要檢討摩西交代的任務執行成果,這時候到底時要聽誰的?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觀點,回到曠野後到底要怎麼報告探勘結果?顯然這十二名探子並沒有達成共識,就像信仰團體裡會有不同的意見,是必然,也是正常的。四十天後當他們回到曠野面對摩西與百姓時,除了讚嘆迦南美地,也展示帶回來的甜美果實:「他們到了以實各谷,從那裏砍了葡萄樹的一枝,上頭有一掛葡萄,兩個人用槓抬,又帶了些石榴和無花果來。... 我們到了你所打發我們去的那地,果然是流奶與蜜之地;這就是那地的果子。(民13:23,27)」。我們可以想像當時百姓全部聚集在一起,迫不及待要想聽探險隊報告的所見所聞,百姓聽見他們說,迦南地果然是流奶與蜜的地方,又看見碩大的葡萄與石榴、無花果等,大家眼見為憑,那真是一個好地方!哪知探子中有人接著說:「然而住那地的民強壯,城邑也堅固寬大,並且我們在那裏看見了亞衲族的人(民13:28)」(註:亞衲族人意指身形高大孔武有力之人,參申9:2),雖然其中一位名叫迦勒的探子立刻插話說:「我們立刻上去得那地吧!我們足能得勝。(民13:30)」,但其他幾位探子卻接續說出壞消息:「我們不能上去攻擊那民,因為他們比我們強壯。(民13:31)」、「我們所窺探、經過之地是吞吃居民之地,我們在那裏所看見的人民都身量高大。我們在那裏看見亞衲族人,就是偉人;他們是偉人的後裔。據我們看,自己就如蚱蜢一樣;據他們看,我們也是如此。(民13:32-33)」。那個時代蚱蜢是可以吃的,他們用偉人與蚱蜢來形容迦南地居民與以色列百姓,好像以色列人就要被迦南地居民吞食了一般,我們無從得知這樣的比喻是否過份誇張,但這些探子大概沒有想到領袖的影響力出乎意料的大,或是他們沒有考慮到百姓的心情,他們所報的惡信,讓百姓十分驚慌:「當下,全會眾大聲喧嚷;那夜百姓都哭號。(民14:1)」,百姓向摩西與亞倫大聲抱怨:「全會眾對他們說:『巴不得我們早死在埃及地,或是死在這曠野。耶和華為甚麼把我們領到那地,使我們倒在刀下呢?我們的妻子和孩子必被擄掠。我們回埃及去豈不好嗎?(民14:2-3)。』
對以色列百姓而言,他們走了一條往曠野的路,忍受風吹日曬雨淋、忍受食物與水源的不便,但這一路上的疲乏,因著心中對迦南美地的盼望而變得可以忍受,但若是最終不但無法進入迦南地,還可能被巨人生吞活剝喪失性命,那這一段路程還有什麼意義?或許我們可以試著感受當時以色列百姓感受到的無奈與悲哀,他們在埃及是奴隸身份,原本就自覺命苦,缺乏安全感又愛抱怨,這群身為領袖的探子,忽略了領袖的眼光與言語對整個團體氛圍所可能帶來的影響力,群眾因著領袖的看見,引發全體的驚慌與難過。進一步思想,這群被稱為上帝子民的以色列人,這一路上經歷了許多見證上帝帶領與保守的事蹟,而這十二名以上帝子民的身份,首先進到迦南地的探子在這四十天的旅程中,到底看見甚麼、經歷甚麼?除了外在的看見,是否也看見上帝的行動與保守?在準備這段經文的時候,我覺得領袖的挑戰真是很大!不僅在以色列那個時代,也在我們這個時代,每個時代裡面成為領袖所需面對的挑戰,一點都沒有變小。
三、在我們世代成為領袖的挑戰
最近,歐洲戰爭與經濟難民問題成為國際關注焦點,許多敘利亞難民紛紛從海路或陸路逃離戰亂家園前往歐洲大陸,面對是否接受安置潮水般湧入難民的問題,各國民眾有不同的看法,各國領袖們更是面臨禁止或開放的決策考驗。
換一個場景,領袖的挑戰也同樣出現在難民這邊,上週一則新聞報導,一台滿載難民的中型巴士,因事故無法繼續行駛,車上的難民只好帶著本就單薄的行李,就像以色列人步行前往應許之地一般,離開車道走進田園,繼續朝著應許之地,也就是願意接納他們的國家前進。我想在事故發生的當下,一行人老老少少必定是茫然失措,想必有人挺身而出成為領袖,帶領著大家繼續前行,即使他前一分鐘都沒預料到自己會成為這群人的領袖,他仍必須承接領導者的角色,繼續往前走。或許在我們當中的弟兄姊妹,也曾在不同的環境中成為一個領導者,對現今的領導者而言,古時候資訊缺乏的困難通常已經不是問題,反而是必須在短時間內過濾大量資訊並做出決策,跟十二個探子相比,現今決策團隊不一定是臨時組成,且可能各有不同的知識與專業背景,當大家一起討論決策時,到底要如何達成共識?多數決定一定是最好、最正確的決策方式嗎?
或許成為領袖對某些人來說只是不得不承擔的責任,總是問:「為甚麼是我?」為什麼我需要比別人多承擔、多作多想?我們不能甚麼地方都不去,什麼事情都不管,日子還是一天一天過不是嗎?路加福音十六章「不義管家」的比喻告訴我們,沒有人可以把上帝賜與自己的才幹收起來,應許之地一直在前方,我們都要一步一步向前走,因為等主人來的時候都要交帳。
四、上帝在差遣十二個探子的行動中做什麼?
當我面對困難與挑戰時,常會問自己:「我在這裡做甚麼」,試著釐清自身所在的處境,聖經當中同時也讓我們思考:「上帝在這裡做甚麼?」藉此領悟上帝的帶領與保守。
我從經文中有幾點領悟,第一,是上帝要摩西派探子前去窺探迦南地,這段旅程是在上帝永恆的計畫裡原本就安排好了,目的是邀請這些領袖進到上帝為以色列人準備好的迦南地,期望他們能夠用上帝的眼光去看見與理解,就像迦勒與約書亞所回報的:「我們立刻上去得那地吧!我們足能得勝。(民13:30)」、「我們所窺探、經過之地是極美之地。耶和華若喜悅我們,就必將我們領進那地,把地賜給我們;那地原是流奶與蜜之地。(民14:8)」上帝期盼這些領袖理解,並回去告訴百姓「雖然...但是...」,雖然強高人壯,但是上帝與我們同在。
經文中記載約書亞本來的名字是何西阿(民13:16)。我看到這段記載,有上帝的心意。「何西阿」的意思是「拯救者,成為大能的勇士」,而約書亞則是「神的拯救者」。或許約書亞的父母期許兒子能成為拯救者,拯救他們脫離奴隸生活,可是在這個旅程中,何西阿成為約書亞,從「拯救者」變成「見證上帝是拯救者的人」,這其實也是對這群領袖的提醒,提醒他們不再自許為拯救者,而是要成為見證上帝是拯救者的人,上帝不是要這些領袖成為拯救者,上帝要親自成為以色列百姓的拯救者,而這些領袖則是見證的人。民數記第十四章24節:「惟獨我的僕人迦勒,因他另有一個心志,專一跟從我,我就把他領進他所去過的那地;他的後裔也必得那地為業。」約書亞跟迦勒都看見了,上帝是恩典的賞賜者,要帶領那些專一跟從他的人進入應許之地。這當中關係到信心與上帝所賜的恩典,在中國的宣教師戴德生,他曾用一句話說明信心與上帝恩典的關係,他說「不信的人只能看見困難,信的人卻看見在他們和困難之間有神」,上帝在哪裡?有信心的人看見上帝在他們與困難中間,但對那些不信的人來說,他們卻只看見困難。
上帝一直都與這個迦南探險隊同在,他希望這些被上帝選出來的領袖不只看見困難,也看見他們在困難當中有上帝的保守與帶領,只是信心不足的探子們卻只看見困難。如果這些領袖有第二次機會再次探勘,他們會怎樣來報導他們的旅程,如果你也是探險隊一員,你會怎樣來報告這樣的旅程?
五、領袖們,你們看見什麼了嗎?
親愛的弟兄姊妹,你們看見甚麼?在你的生活裡是看見滿滿的挑戰跟困難,還是看見在你跟困難及挑戰的中間,你也看見了神?上帝在哪裡?上帝就在那我們與困難的中間,他要我們成為領袖,成為我們走進應許之地的帶領與倚靠,你要如何為你人生中的「雖然...但是...」造句?不要讓我們所預期的困難,讓我們忘記上帝的應許與大能,上帝在每一個時代呼召一群人出來,甚至是那自許要成為拯救者的何西阿,要讓他成為見證上帝是拯救者的約書亞,雖然兩者都是領袖,但在心境上已是完全不同。上帝帶領這些領袖走在屬靈的恩典道路上,去經歷信心的旅程。上帝也邀請我們戴著恩典的眼鏡,帶著記載這段恩典路程的聖經,一起來走這趟信心的道路,並帶領大家進到那應許之地。
本來在準備今天的經文時,是為了即將舉行的長執選舉,對於可能成為長執的弟兄姊妹所做的分享,但我在準備過程中也進一步領悟到,神呼召我們每一個人在自身所在的環境裡,接受成為領袖的挑戰,或許我們會推卸逃避,但在世界環境轉變的過程及前往應許之地的旅程中,在上帝的計畫裡,我們都有機會成為領袖,沒有人能夠排除在外。願上帝保守我們從自許為拯救者的何西阿,成為一位願意接受上帝邀請,見證上帝是拯救者的約書亞。就在今天,因著上帝的恩典,引領我們走向應許之地的聖經,跟上帝一起走這段信心之路,你願意嗎?
我們一起來禱告
親愛的天父我們感謝你,在不同的時代呼召人成為領袖。主,那是一個要承擔責任的事,或許不是出於自願、或許被推派、或許是環境使然,但是主,我們在這裡,我們願意在困難跟我們的中間看見上帝,求主你讓我們走上這一條信心仰望的道路,也保守帶領讓我們能夠成為一個承擔責任見證上帝恩典的人,並成為祝福別人的人。父神求你保守特別是在我們當中或許有些現在生命中經歷極大的苦楚,主你與他同在,也讓他在困難當中看見上帝同在,謝謝主,求你讓今天信息成為我們的幫助,這是我們的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