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內容
講題:當感恩的冰桶來敲門
經文:詩篇147篇
主講:蔡維倫牧師
時間:二0一四年十月廿六日
前言—今年七月全球掀起一場冰桶挑戰的旋風,這是一項關心漸凍人所發起的自發活動,透過當今網路科技和智慧手機照相功能,上傳影片並點名FB的好友跟進,從國外發燒到台灣,媒體紛紛報導,政治人物和明星等都不免跟進參與或談論。 之後逐漸消退時,在基督徒的群體中,也開始傳開感恩三天,指名三個人感恩的類似活動,牧師今天就以這「當感恩的冰桶來敲門」做為今天的題目,因為感恩是基督徒最後也是最初的話,並以詩篇147篇作為經文,邀請大家從中來看自己的信仰,以及我們所相信的神是怎樣的一位。
這是一篇比較晚期的詩篇,屬於被擄歸回時所寫的,作為聖殿崇拜的讚美詩,以哈利路亞開始,以哈利路亞結束。詩篇中交替著因著上帝創造的大自然和上帝所顧守祂所揀選的百姓這兩個面向,向上帝發出感謝和讚美。而兩者之間也互相有連結,例如詩人寫到上帝記得天上星宿的數目和名字,讓人想到上帝也同樣數算當時這群離散異鄉的以色列百姓,同樣,上帝也數算那些屬祂卻還在外徘徊的子民。 這篇詩篇可分為三段,但牧師今天不用這方式解釋聖經,而以其中的主題的方式來看這篇詩篇的內容。
1.在上帝子民中體會祂的恩待¬-上帝聚集被趕散的人,安慰傷心的人,神使祂的百姓經歷恢復,這些被擄歸回的百姓,真的經歷到上帝應許的實現。我也問大家,你認為自己是一個容易感恩的人嗎?你最近一次感恩的事是什麼事,又是什麼時候感恩的? 有一個小故事說到有兩位天使來世上收集信徒祈禱的內容結果有一位天使他的背包滿滿,裡面裝著大家的祈禱事項,但是另外那位天使,他的背包卻是小小一包,大家猜他的背包裡面裝的是什麼呢?裡面裝的是對上帝的感謝。我們在祈禱中往往是祈求的多,感謝的少。耶穌曾經醫治十個患大痲瘋的人,但是結果有幾個回來感謝他?一個。你是那個會回來感謝上帝的人嗎?上帝時再樂億看見我們心存感恩回到祂面前,對祂表達感謝。
2.在大自然中經歷祂的看顧,在這篇中提到走獸和啼叫的小烏鴉,為什麼特別提到小烏鴉?在以色列旅遊時,時常可看見烏鴉,就如同麻雀一樣平常,並沒有我們文化中認為烏鴉是不吉祥的意思。詩人感悟到上帝的看顧在至微小之處,我們要學習去看見。在我預備今天PPT時,找到一個叫做「鳥群在電線上」(Birds on the Wires)的影片,是一位巴西的音樂家在網路上,看見地球上另外一位攝影藝術家,拍攝一群烏鴉停在電線桿上,就將這畫面轉為音符,竟是一首很美的旋律,之後在網路上爆紅並曾經為此舉辦音樂會。上帝看顧烏鴉,甚至當烏鴉們停在電線上,如果留意去看,竟可譜出美好的樂音。
同時,詩篇中也提到上帝不喜愛馬的大力,為什麼上帝不喜歡?祂所創造的不都是看為好的嗎?在古代馬不作為農作,只為戰爭時當作戰馬,是人為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去啟動戰爭,同樣,上帝也不喜歡人只靠自己跑得快、靠自己聰明、靠自己能力強。這並不是說上帝不喜歡我們有能力和恩賜,而是要問我們自己,究竟我們是依靠什麼?我們拿上帝所賜的恩賜而自誇,還是更有智慧的選擇依靠那位賜恩賜的上帝。
那麼,上帝喜歡怎樣的人?這詩篇中提到上帝喜歡敬畏祂,盼望祂的慈愛的人。上帝喜歡那些對祂心存敬意,又用信心相信盼望祂慈愛會臨到的人。我相信我們弟兄姊妹們都曾經歷過,當上帝應允我們的祈求,數算上帝的恩典帶來極大的喜樂,詩人實在寫出我們的感受,因為這是我們時常在信仰中的真實體認。上帝用上好的麥子使我們飽足。但是,我也要問在場的大家,在你的經驗中,你有沒有感謝不出來的時候?就是上帝好像久久沒有聽見你的呼求?上帝好像沉默不回應的時候,在這時候你怎麼辦?真實的信仰中會經歷這些,不管是自己在內心問,上帝啊你在哪裡?還是別人會問,你的上帝在哪裡?
詩人並沒有逃避這樣的問題,他回答這問題也在詩篇中,這就到我要說的第三點--3.上帝在因果關係和變遷中,要我們去學習感恩和讚美
詩人提到雲在天上,變成雨下下來,讓山上的草生長,動物有東西吃。這是一個因果關係,但在過程中並不容易讓人看見全貌。詩人又提到雲霜冰雹,上帝的話語帶著權柄和威嚴,但有時卻又像雲霜冰雹,看似輕薄,卻帶來改變大地的面貌和溫度,而這可稱為「耶和華的寒冷」。這是一位日本的經濟學者,也曾做過東京大學的校長,名叫矢內原忠雄所寫詩篇註釋書,這是他對詩篇147篇所下的標題「耶和華的寒冷」,實在跟其他聖經學者看到的不一樣。他是在二次大戰日本戰敗後的時空背景,寫下對這詩篇的體認。書中他說到:「誰能承擔得起祂的寒冷?上帝也會在寒冷之中展現他自己?」
而我在前幾個禮拜中,淡水教會也經歷令人難過的事—教會松年大學的校長陳光輝教授,在重陽節的禮拜天,還跟我們在場的弟兄姊妹一起參與在重陽節中午的餐會,卻在隔天禮拜一晚上臨時嘔吐送醫急診,經幾天住院檢查後,轉入加護病房緊急洗腎,隔天通知家人病危,當晚(禮拜五)近午夜前過世。這一切都發生的那麼突然,令人難過和驚訝,而誰能承擔得起祂的寒冷?面對不平和抱怨,那位日本牧師在書中繼續寫著,若這不是出於耶和華,將是何等的痛苦。但這若是出於耶和華,在寒冷中也將變為親切。我在準備講到篇時,不禁對主說「主阿,這好難喔」,這好像上帝突然在你身上倒了滿滿的冰桶,淋得我們全身打顫,你感覺如何?還能發出感謝嗎?還能說如果這是上帝的冰桶,我仍要感謝嗎?這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到此我們還沒有談到有關「讚美和感恩」這兩者間的異同,雖然平時這兩個詞我們也常混合使用,但在基本定義上面仍有差別。感謝--是對上帝所做的事情而感謝,而讚美--是對上帝本身的稱讚,我們平常混在一起講,是因為上帝「所是的特質」往往會和祂「所做所為」一致,往往是一體兩面。我們讚美上帝的慈愛屬性,也感謝祂慈愛的引領。但當我們感恩不出來的時候,是因為我們看不見上帝的作為,或是不清楚上帝為什麼讓這樣的事情發生時,在我們沒能因祂所做而感謝時,我們能否依然因著祂的「所是」而繼續讚美祂?在我們感謝不下去的時候,仍要讚美,這是信仰中信心的仰望。當耶和華的寒冷來到時,那些敬畏祂,依然盼望祂慈愛的人,是祂所喜愛的人。你會問,牧師你真的可以嗎?我也依然在學習,很難,卻真是信仰中真實的信心仰望。
有時,回想你我在信仰上的成長,雖然我們從一開始相信主耶穌的救贖,我們就開始唱著哈利路亞的詩歌,而我們也相信,當我們有一天結束地上的旅程,或是當主耶穌再來的時候,我們也將參與在那眾天使天軍的哈利路亞大合唱之中。然而在我們每一天的生命旅程中,我們平常心中會唱著什麼樣的歌?是那首感恩和讚美的詩歌嗎?在詩篇150篇的最後,從146-150篇當中,詩篇的編輯者把這些作為整個卷詩篇的結論,這每一篇的開始和結束在原文都是哈利路亞。過程中每一篇卻都有不同的表達,這就好像回顧你我的信仰生活,以唱出哈利路亞來開始,或許在過程中會經歷苦難和寒冷,但終究都將以哈利路亞結束,這是基督徒的信心和盼望。同時,我們能否也用信心仰望說,若這些苦難是從耶和華而來,讓我們在因果關係和變遷中經歷上帝的恩典。求主幫助我看見,以至於能繼續唱這首哈利路亞的詩歌。
我剛剛說到前一陣子我在網路上被一兩位會友點名,要接續說出感謝的事情,讀了他們所寫的深刻,讓我想要認真的接續,在此要來說說我感恩的事情,我感恩,因著父親生病後搬回淡水在病床上受洗,我們全家被帶進這份信仰中。我感恩,因著母親的過世,轉變家庭方向,支持太太出國讀神學院進修,而我在那段時間領受呼召,走上這條全職事奉的路。我感恩,過去八年回到母會,協助兩位主任牧師,有許多的學習和成長。我感恩,在淡水教會中有許多好的同工和一起陪伴同行的好朋友。當我回想過去值得感恩的事情,說出我生命中那些哈利路亞的事,意外的發現,這些很多竟然是從苦難中長出來的,竟然是先經歷耶和華的寒冷,再長出哈利路亞來。好像經歷一次又一次上帝冰桶的挑戰,經歷耶和華的寒冷。
親愛的弟兄姊妹,在這份信仰中<我們領受上帝怎樣的恩待<我們平時又怎樣的表達感恩?同時在季候變換之中,在暫時無法說出感謝上帝的時候,你是否仍相信上帝依然同在保守?有的感恩實在需要久一點才看得出來,特別是那些生命中重大的感恩,我好像慢慢才能領悟出這樣的道理。在等候上帝回應出手時,就是我們信仰得到操練和成長的時刻。當然,信仰中還有另一種成長的模式,是建立好的習慣。在團體禮拜和個人靈修中,也在基督教的教育裡,基督教教育的目的在哪裡?就是在沒有遇到大風大雨的日子中,將信仰的種子種在小孩的心中,將聖經的故事當作肥料和水分,澆灌在這些小小的幼苗當中,我們不知道將來在他們的時代中,將要面對怎樣外在的變遷,社會結構和科技的創新和世界經濟的重組等。但是我相信,在平常點點滴滴的信仰教導和預備中,是讓他們能夠更具備面對各樣艱難的幫助。而我也相信,那位愛我們的上帝依然在這裡,上帝對教會和對你我的愛也沒有改變,上帝會保守看顧。我們將在季節變化當中看見神的作為,神的作為在大自然中,神的作為也在祂所珍貴的百姓中。若這是來自耶和華的寒冷,所以即使是嚴酷的寒冷,也願意承擔。而詩篇作者接續在第18節寫道「祂一出令,這些就都消化,祂使風颳起,水便流動。」而當風吹起的時候,將是融化冰雪的春風,當聖靈的風吹起的時候,也將是神子民被重建,重新站立的日子。這是我們的確信,也是上帝預定的美好心意。
奧古斯丁曾說,每個基督徒都應成為一個從頭到腳的哈利路亞。誠願我們每位信徒,在我們生命中唱著哈利路亞的詩歌,當感恩的冰桶來敲門時,我們憑信心相信,我們會一直唱著這首哈利路亞的詩歌--哈利路亞!哈利路亞!哈利路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