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3日 星期六

無牆教會(一)拆牆

講道內容
無牆教會(一)拆牆
經文:路加福音六章12-16節
主講:李晶晶牧師
時間:二0一三年三月十日


講道影片

一、 前言:阿甘正傳(Forest Gump)林前9:26-27、腓3:13-14

奧斯卡影帝湯姆漢克(Tom Hank)主演的一部很有意思的電影《阿甘正傳》(Forest Gump)。故事主角阿甘是一個智商只有75、心地善良,有著非凡的運動天賦。阿甘在女朋友珍悄然離去、感情受挫後,他很難過,於是他就穿上運動鞋,阿甘決定跑步,跑步發洩!但他不知道該跑向哪裏,就是一直跑,他向東跑,一直跑,來到大西洋岸Virginia Beach,他看了看大海,然後他回頭往另一邊跑,跑到太平洋岸,3年多幾乎跑遍了整個美國。他不只是跑一次,而是跑了好多次!媒體開始報導他說有這樣的一個人在橫越美國,一次,兩次,三次,然後就開始有人跟著他跑,男女老少,隊伍越來越長!直到有一天,他感覺累,阿甘自言自語說「I don’t feel like running any more!」(我不想再跑了!),於是他就轉身回家了,那些跟著他後面跑的人呢?當然也回家去了!  

這個情節非常有意思,它讓我們看到大部分的人是沒有目標的,當他們看到一個人看起來好像很有目標,就跟著他,想要做出一些事來,只可惜阿甘好像也沒有方向目標,只是透過跑步處理他的情緒!  

保羅先生對哥林多教會的兄姐說:「所以,我奔跑,不像無定向的,我鬥拳,不像打空氣的,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恐怕我傳福音給別人,自己反被棄絕了。」(林前9:26-27),他勸勉腓立比教會的兄姐說:「弟兄們,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穌裡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腓3:13-14)  

我們的教會事工與侍奉、我們的生活與工作是如何呢?對於我們已經得救的基督徒,我們在這裡幹什麼?我們知道成為一個基督徒要讀經、要禱告、要聚會,要有團契、小組、要傳福音,然而,到底我們在這裡要做什麼?讀完經要做什麼?禱告完要做什麼?團契完要做什麼?如果我們自己都不知道要做什麼,怎能告訴別人要做什麼?如何告訴福音朋友、社區朋友、未信的親友什麼呢?  

自從回到新堂來,從整個教會來說我們都在「跑」,而且愈跑愈快,無論是影音、招待的同工,或是建築新堂改善的同工,外展同工在過去這一個半月已經接到來自外面邀請合辦或協辦的事工將近十個單位。我常在想,我是不是像阿甘一樣,帶著同工在亂跑,這裡需要往這跑、那裡說往那跑,懇求主不要讓我像阿甘一樣,帶著弟兄姊妹在空跑。  

教會要有異象,然而,異象不僅僅是指個人,或是一群人所設定的目標,有一些事的目標十分美好,也有一些事的動機十分高尚;但是,若這目標,這理想不是從神而來,這還不是一個異象。異象指的是從神來的一個托付!我們要建造教會成為合神心意的教會﹐我們必需有從神而來指示﹐照著天上的藍圖。在出埃及記25﹕9 記載神吩咐摩西說﹕「製造帳幕和其中的一切器具﹐都是照著我所指示你的樣式﹗」 40節說﹕「要謹慎製做這些物件都要照著山上指示你的樣式。」我們教會的異象「成為萬民的祝福」,我們說從舊堂到新堂的設計,就是要像社區開放,成為「廟埕」的教會,言下之意就是要成為「無牆」的教會。

二、 無牆教會(弗2:14):成為萬民的祝福(創12:1-3)

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妳,你也要叫別人得福。……地上萬族都要因你得福。(創12:1-3)
1. 有牆到無牆:的確,從建築物上,我們看到舊堂到新堂的設計,已經沒有圍牆保圍住聖殿,而是有小小花圃、要造景小羊、還有一個廣場,在一樓規劃上,也作為社區活動的預備場地。從這個月開始直到上半年度,我們就有五個不同外來的單位,將在我們一樓大廳舉行各種活動。

2. 有形牆到無形牆:新堂看起來是無牆的教會,但那是建築物上的「無形牆」,事實上,我們仍是一個有無形牆的教會,外面的人、社區的人還無法進到我們這個無牆教會。

3. 無形牆到沒有牆:但我們想要努力從這「無形牆」到真正的「沒有牆」的教會,這是對社區、對教會以外的地方,成為萬民的祝福,但是,對內我們也還有「心牆」的問題。「教會」指的是一群被上帝呼招出來的人

上帝藉著保羅在以弗所建立的就是這樣的一個「無牆教會」!因他使我們和睦(原文是因他是我們的和睦),將兩下合而為一,拆毀了中間隔斷的牆;」(弗2:14)。

三、 以弗所教會:

以弗所是古希臘人在小亞細亞建立的一個大城市,位於加斯他河注入愛琴海的河口(今天屬於土耳其)。最初由雅典殖民者建立。以弗所廢墟是土耳其一個著名的旅遊點。
是誰將福音傳到以弗所這個城市的?使徒保羅是第二次旅行傳道時來到以弗所。他曾在這裡和百基拉、亞居拉夫婦一起傳福音,然後離開,留下百基拉夫婦在以弗所,自己繼續旅行傳道。而在第十九章1節又記載他回到以弗所城,在這裡他遇到一些信徒,「亞波羅在哥林多的時候,保羅旅行經過內陸地區,來到以弗所。在那裡,他遇見一些門徒。」(徒19:1)由此可見,在保羅先生首次到以弗所城的時候,該城已經有基督徒了,然而這些人是誰傳福音給他們的?這些信徒很可能是當年耶路撒冷基督徒遭遇迫害時,四散各處而回到自己住所的基督徒。使徒保羅在旅行傳道期間,以弗所是他居住最久的一個城市。他在這個城裡住了長達三年的時間「所以你們應當警醒,記念我三年之久晝夜不住地流淚、勸戒你們各人。」(徒20:31),且與該教會信徒的關係相當密切。使徒保羅在這裡三年時間,不但強化了該地信徒的信仰內涵,且組織造就他們,成為一所有力的教會,並且成為其他教會學習的典範。根據使徒行傳第十八章19節所說的:「保羅又住了多日,就辭別了弟兄,坐船往敘利亞去;百基拉、亞居拉和他同去。他因為許過願,就在堅革哩剪了頭髮。到了以弗所,保羅就把他們留在那裡,自己進了會堂,和猶太人辯論。眾人請他多住些日子,他卻不允,就辭別他們,說:「神若許我,我還要回到你們這裡」;於是開船離了以弗所(徒18:18-21)」
以弗所書:「教會的元首是耶穌基督,教會就是基督的身體。」(弗1:22-23)可說是以弗所書這封書信的中心信息。使徒保羅之所以有這樣的觀點,是因為他寫這封書信時,人正被囚在羅馬監獄中,而這封書信也可能是他所寫的書信中最後的一封。當他聽到以弗所教會的信徒在信仰上有很好的見證,就在書信中稱讚他們,並且一再肯定他們的信仰見證。他告訴他們,無論是誰,在教會裡,等於是在耶穌基督裡一樣,都是一體,是合而為一的教會,因為大家都結連在耶穌基督的主體上。合一的教會是沒有種族分別的,所有信徒都有一個共同的盼望,認定同一位的主,接受同樣的洗禮,也屬於同一位上帝(弗4:4-5)。「這樣看來,你們外邦人不再是外人或陌生人;你們是上帝子民的同胞,是上帝一家的人。跟猶太人一樣,你們也是建立在使徒和先知的基礎上,而基督耶穌自己是這家的基石。倚靠他,整座建築得以互相連接,逐漸擴大成為聖殿獻給上主。倚靠他,你們也同被建造,成為上帝藉著聖靈居住的地方。」(弗2:19-22)

以弗所書共有六章,大致可分為兩段。第1-3章是講到天上的事﹐論到神的工作﹔而第4-6章是說到人間的事﹐說到基督徒該如何的生活。在以弗所書一開始的時候,保羅就把我們帶到天上﹐帶進永恆的裡面,將一幅幅屬天的建造的藍圖攤開在我們的面前;然後他娓娓道來的將這藍圖如何實現說了出來!保羅從-在天上,在過去的永恆裡神的計劃講起,講到教會團體的生活,再講到信徒的家庭與個人的生活!

我們今天所讀的以弗所書第二章幫助我們了解,上帝希望藉保羅在以弗所,建立一個超強的教會。超強也是拆牆的教會,以弗所書第二章在談超強的教會,也是拆牆的教會,真正偉大的牆、最大的牆,是沒有牆壁的,是無形、無牆的教會。真正教會是沒有牆的,是可以影響到教會外各個地方,教會是超越牆壁的,牆壁外有多少人被影響,我們出去以後影響多少人,這是以弗所書所提醒我們的。

四、 所以:超越隔斷牆(弗 2:10、14)

教會超越種族(無論台灣人、客家人、原住)、仇恨、距離(近處遠處的,不同國家的人連結在一起)、超越神人間的障礙(我們兩下藉著祂到父哪裡去、神人合一),超越時間、超越牆壁中間隔斷的牆被拆了。新約舊約容在耶穌基督裡。保羅寫以弗所書的重點是幫助我們如何建立無牆教會:首先是「拆牆」,將心裡的牆給拆了,使我們可以跨得出去,出去外面成為福音的影響力,是「牆外影響力」,就是你所在的地方、位置就是教會、都是你的牧區,超越牆壁看你自己的影響力。

1. 從前與如今(弗2:11-13)

從前:記得從前你們是外邦人、是局外人沒有指望、沒有神,「所以你們應當記念:你們從前按肉體是外邦人,是稱為沒受割禮的;這名原是那些憑人手在肉身上稱為受割禮之人所起的。那時,你們與基督無關,在以色列國民以外,在所應許的諸約上是局外人,並且活在世上沒有指望,沒有神。」(弗2:11-12)如今:你們從前遠離神的人,如今卻在基督耶穌裡,靠著他的血,已經得親近了。(弗2:13)

2. 兩下與合一(弗2:14-18)

耶穌使我們和睦兩下合而為一,猶太人瞧不起外邦人,把外邦人當狗,然後因為耶穌的緣故而融合在一起,因著耶穌種族融合在一起廢掉冤仇。融合不容易,非洲埃及在打仗現在許多國家在打仗,是種族問題,客家人來台灣剛開始不被接受被趕到山上。保羅在以弗所書在講教會應該有融合力:這種融合力就是拆牆。

五、 結語:拆牆教會(弗2:15、19)

柏林圍牆(Berlin Wall)建於1961年8月13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分裂和冷戰的重要標誌性建築。東德為了防止人民逃到西德,便沿著「東柏林」與「西柏林」邊界拉起鐵絲網,1961年更改建成一百五十五公里長、三到四公尺高的磚牆,也就是後來的柏林圍牆。開始了歷史上著名的冷戰時期。28年之後,1989年11月9日的晚上,柏林圍牆倒塌,隔年1990年東西德統一。柏林圍牆的倒塌被歷史學家認為是東西方冷戰終結和東西德統一的標誌。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加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德國和柏林完成統一。東西柏林的道路、鐵道及橋樑在圍牆倒塌後迅速接連在一起。兩德統一後,雖然柏林圍牆不再存在,但仍有其他無數障礙存在,西德的資本主義席捲東德企業,導致數百萬的東德人失業。東德人認為西德人貪得無厭,西德人覺得東德人好吃懶做,許多前東德居民認為,前西德接管了他們的文化和政治;而前西德民衆說,他們已經厭煩前東德人對前共産主義時代的纏綿懷念。此一現象並反映在德東與德西地區之間的文化、社會及經濟現象。一位原東德邊防軍上校剛特•雷奧所言「柏林圍牆早就倒了,但許多柏林人心裏依然有一道「心墻」無法跨越。這種懷舊情緒,實際上在柏林圍牆倒下的20年中從未消失過。」柏林圍牆一天之間拆除了,但要拆除思想上的柏林圍牆,恐怕還需一兩代人的時間。

    所以教會有強大的融合力,超越種族、仇恨、距離、時間,使不同的種族、文化、宗教、關係的人可以有融合力靠的絕對不是政治的力量、而是十字架的寶血。是耶穌基督十字架上的大能大力、愛的力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