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8日 星期六

足夠收拾的恩典

足夠收拾的恩典

經文:馬太福音第十四章13~21節
時間:二00九年三月十五日
主講:林文哲 牧師


各位弟兄姐妹平安。很高興有這個機會來到我們當中一起敬拜上帝,與大家一起分享信仰,以及上帝話語的甘美。這個機會是因為台南神學院的奉獻紀念主日,學校派我到和平教會,跟各位弟兄姐妹,為過去所受的關心、代禱來感謝大家,也為我們和平教會過去對台南神學院長年的禱告,以及很多方面,不管是金錢、物質或者是人才,在台南神學院跟我們一起服侍、跟我們一起學習,或是在台南地區跟我們一起侍奉上帝的這些同工,和平教會參與了台南神學院在傳教人才培養上的某一個階段,。在和平教會的宣教事工上我看到我們的宣教伙伴,有黃肇新牧師、邱啟榮老師、宋惠玲老師,歐品智、蘇國欽兩位年輕的牧者夫婦,還有一位是我在當學生時代就知道的同學張拯民牧師,也是是我們和平教會曾經在我們和平教會這邊受造就的青年。,這些培養他們在年輕的時候,受到基督信仰的薰陶,日後有了這樣子的獻身,也在他們每一個人扮演的角色上,忠心真的是服侍上帝,。這是和平教會在上帝的愛裡所獲得的榮寵,也是台南神學院在上帝與、教會共同培育以及服事的僕人侍奉這三個方面的之一個結合的非常好的美好見具體的事證,我們要為這些獻上感謝。也要懇求每位弟兄姐妹,繼續把這份愛與、這種關心以及、傳揚福音的這份負擔,在我們每一個人的信仰裡面、生命當中,不斷的地為神學院、為所有教會的機構、為我們每一個在福音職場上侍奉的同工禱告,也在人才、物質、金錢各方面,按照個人所得的恩賜,以及從聖靈所受的感動,繼續像過去一般的長年支持一般繼續成為我們的支柱與力量。

序言:神蹟是上帝的作為,我們不只受神蹟景象的吸引,更要從神蹟中學習經驗上帝;尋思神蹟過程中所揭露的真理教訓。
上帝愛我們,從來沒有因為外在的形勢式變化而打折扣,我們也相信這份愛和關懷,不因為景氣的熱絡或冷淡,而受到任何的減損,。雖然我們必然會面對大環境這樣的考驗和挑戰,但是在這樣的情況當中,我們更需要把這種憂心期許或懇請大家更迫切的期待,在主裡面大家一起延續這樣的愛、感染這樣子的熱,同心來克服外在的條件。,或是我們每一個在世上的處境當中,所認為可能必然的這些挑戰,在上帝裡面、在聖靈的力量當中,我們相信祂他的愛必然超過我們所能想像,他的預備必然也超過我們所預期的有限。就像我們今天要一起來分享「足夠收拾的恩典」,這個「足夠收拾的恩典」是來自五餅二魚的神蹟,五餅二魚大家很都耳熟能詳,如果我們是從小在教會長大,主日學幾乎都會講到五餅二魚這個神蹟,也經常會用這個神蹟,來當成我們在欠缺時或需要時的一種鼓舞與、一種典範。我們的教會要建堂,除了很多的行政事務,除了很多先期規劃的這些紙上作業要費很多精神以外,後期的,或是在建堂過程當中,我們還有很多現實的需要,不管是智慧、觀念、教會發展的前瞻遠景,一個種最現實的需要就是,我們怎麼樣有足夠的資源、足夠的從讓每個人微薄的奉獻聚沙成塔,來成就這份神聖的事工。五餅二魚常常會在這樣的場合裡面,或者在這樣的情況當中,再一次的被提出來強調,再一次的從裡面帶出一種感動和行動。但如果從今天的聖經節前文和最後的過程來看,整個經文的脈絡,我們會發現到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核心,五餅二魚的神蹟不是在耶穌既定行程中它發生的,這個神蹟彰顯的是上帝無私完全的愛。

本文:
1. 放下自我―概括承受與體恤飢渴慕義者的需要
(1)「五餅二魚」的神蹟不是某種既定情境過程中醞釀發生的結果,而是意料之外;臨時起意而行的神蹟。
我們如果從十四章的第1節開始讀起,在十四章13節告訴我們:「耶穌聽見了,就上船從那裡獨自退到野地裡去。眾人聽見,就從各城裡步行跟隨他。」然後五餅二魚的神蹟就在那個當下發展,但是13節告訴我們,耶穌聽見一件什麼事情?十四章第1節到12節告訴我們耶穌所聽見的那件事情,就是施洗約翰因為奸人讒言被希律斬首,身首分離死於非命,「約翰的門徒來,把屍首領去埋葬了,就去告訴耶穌。耶穌聽見了,就上船從那裡獨自退到野地裡去……」,我們如果繼續再讀22節,等這個五餅二魚的神蹟都結束了,所有的人潮都散去之後,「耶穌隨即催門徒上船,先渡到那邊去,等他叫眾人散開。散了眾人以後,他就獨自上山去禱告。到了晚上,只有他一人在那裡。」之後又有另外一個耶穌與門徒的互動發生。五餅二魚的神蹟在發展的過程裡面,其實有這麼樣的一個來龍去脈絡,耶穌聽見一個讓他傷心透頂的消息,施洗約翰跟他有表親關係師誼,也是耶穌有啟悟的啟蒙老師一種入門導師的一個角色,所以他的死對耶穌來講所以他的死對耶穌而言,那種傷心和不捨,以及、內心裡面那種的痛苦是無法言喻的,就好像我們失去一個所景仰的人,我們失去、一個曾經帶我們走過一段心靈歷程,或是給我們一個新的人生這樣的一個導師,他離我們而去,而且是受到污衊冤屈而死不公平的待遇,很更叫人情何以堪、悽慘的身首分離的死。耶穌聽見這件事情,就獨自退到野地,他本來需要有一個空間,他本來需要從眾人當中抽身,在這樣的一種情緒和壓力當中,耶穌需要有空間讓自己調整情緒,或者讓自己把內心裡面的憂傷釋放,跟上帝禱告,所以我們看到當眾人散去以後,耶穌繼續他的行程,獨自一個人退到山上去禱告。但是在這個過程中裡面;,在耶穌在這種耶穌意欲療傷止痛情緒和內心的傷害挫折的半路上當中,眾人跟著耶穌在路上,14節:「耶穌出來,見有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治好了他們的病人。」換句話說,五餅二魚的這個神蹟發生的場景,不是在耶穌每日例行工作和既定的行程中發生的裡面,。他到處傳福音、到處走,然後聚集眾人跟他們講上帝國的信息,但是這個神蹟的發生,不是在耶穌原來既定的行程裡面中,不是在他原來的信息當中裡,而是在他自己需要有一個空間自我調整,或者他自己情緒受傷害、需要人家安慰脆弱的時候,他看到這些人出來跟隨著他的眾人而起心動念-- --,「……見有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治好了他們的病人。」不但憐憫他們,治好他們的病,還用整天的時間陪伴他們。

(2)基督對世人的愛與世人出於德行人情之愛不同之處在於,耶穌視愛世人為一種責任、一種全然的承擔,這種愛的實踐不但沒有預期對方的回報,也沒有設定自我狀況的前提耶穌不但憐憫他們,治好他們的病,還用整天的時間陪伴他們。不但憐憫他們,治好他們的病,還用整天的時間陪伴他們,所以一直到天將晚的時候,門徒告訴耶穌:「……這是野地,時候已經過了,請叫眾人散開,他們好往村子裡去,自己買吃的。」我們每一個人,尤其對基督徒來講,我們都知道愛人,我們也都知道怎麼樣去幫助人,我相信我們也都願意跟隨主耶穌,像主耶穌一樣去關愛眾人、去陪伴眾人,但是這個神蹟中裡面我們看到,耶穌他帶給我們一個最重要的、也是一個人性最難以超越的一種課題困難,就是當愛人和愛自己,或者在當自己需要被安慰,卻然後又要去安慰別人,那種自我和他者之間優先次序的安排衝突時的抉擇。也就是當我們自己是在一種脆弱的狀態,依然我們要去幫助一個也是脆弱的人;當我們自己受傷害的時候情況之下,還我們要去撫慰那些受傷害的心靈,在這種當下,最大的困難就是我們如何把自己先放下,而且去面對對方,並且是一種全然的、是一種投入與的陪伴,就像耶穌,因為看見這些人,先把自己放下;因為心生憐憫看見這些人,就先陪伴他們、醫治他們,而且一整天,到天將黑的時候。

關心別人,愛別人是一種美德,道德、社會的人情義理或者教育告訴我們,同情心、愛心、關心,用情感跟意志來愛人,那已經是人性裡面最光輝,也是我們可能或者在人性當中具體實踐我們所可以努力的一個最佳的典範。耶穌告訴我們,也或是耶穌留下對給我們一個挑戰,如果愛人成為一種負擔,如果關心別人成為一種責任,如果愛人和關心別人在你跟別人當中要做優先性的選擇,你要怎麼去鋪陳?你要怎麼去選擇?這是一個非常關鍵性的抉擇,基督徒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說:「施比受更有福」,沒有錯,施比受更有福,但是這種施比受更有福之間,如果不是沒有一種出於責任,如果沒有出於、一種承擔,純粹只是情感或者意志,是不夠容易做到的。施比受更有福,這種施愛施恩和受惠的人、給予者和接受者之間當中,就好像一種互利的結構:,受惠於我們的人,他得著我們給予他的利益與幫助這些幫忙,施惠施愛給別人的人,則我們從上帝、或者我們預期備從上帝獲取更多的福份,結果就好像施者比受者更有福,有更多的祝福,這些接受我們愛的人、受惠於我們的人,不就是等於我們受恩於上帝的一個媒介和角色嗎?這種互利的結構,我們如果從信仰上面,從耶穌留下來的典範來看,就是在挑戰或告訴我們這樣這種互利的結構子的一個盲點,這樣子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核心信息。

關心別人、愛別人,或者為愛付出行動,我們可能出於情感,我們可能出於意志,因為我們願意,我們可能出於責任,這種責任是社會角色的責任,我是一個牧師、我是一個父母,不管你是任何我是一個什麼人際關係裡面的扮演的身份,我們可能在這個身份的前提下對與我們有要對跟我這個身份有關係的人,付出相對的關愛和行動,但是耶穌告訴我們,愛別人和關心別人是一種完全負責任的承擔,而不只是為完備身份角色賦予我們的義務,這種負責任的承擔對人來講而言,最大的困難就是怎麼樣如何當下先把自己擺下,概括承受那些需要我們關心的人,在自己需要支持與安慰的時候依然先行陪伴與幫助他們。

(3)耶穌並不因情緒低潮、對人性絶望而棄絶跟隨尋求他幫助的人。耶穌將自我的情緒挫折與心靈的創傷暫時擺下,關心;而且醫治跟隨而來的人心靈和肉體病痛。
耶穌聽見施洗約翰被砍頭,何等傷心,傷心到他需要離開眾人,避靜到一個地方,在這樣的脆弱的情緒狀態中;但是眾人闖介入他的私人行程情緒裡面,他依然把自己擺在一邊,關心眾人、醫治他們、陪伴他們,直到眾人散去之後,他才繼續未完成的療傷止痛。早於五餅二魚的神蹟;五餅二魚的神蹟不是在大家吃飽以後,而是上帝已經在耶穌的身上彰顯愛的把這個神蹟告訴我們,神蹟是上帝作為的一切,從聖經的話語裡面讓我們看到,所以神蹟不只是在最後被人察覺驚嘆的效結果我們看到才叫有神蹟。,是在整個過程裡面我們看到見耶穌怎麼樣如何留下上帝作為跟與人作為的不一樣同,。神蹟也不是那種超自然的現象定律,或者是人沒有辦法去理解、去解釋、去達到的就叫作神蹟,而神蹟是在我們的生命裡面,來自信仰、來自聖經的話語裡面、來自上帝透過每一個信息向我們揭示所告訴的我們的挑戰與回應,就好像他祂把一個基因、把一個種子,植入種在我們的生命裡面,從而孕育呈現超凡脫俗的生命境界那個神蹟就是在那個時候準備要呈現,。問題在於是我們是否有沒有意識到,或是我們有沒有去經驗到,並把握這樣子的一個機會,讓神蹟所要開啟的神聖意義成為生命的永恆意識、把這樣子的一個可能,讓它成為事實。

2. 收拾碎屑,恩典周全
(1)耶穌的福音不只是心靈的力量也是供給肉體飽足的食糧,他憐恤眾人的疾病也供給生命所需食糧。

其實我們也看到耶穌跟他的這些門徒和跟隨的群眾、跟這些眾人在到野地裡相處,從日間到傍晚。,15到18節說:「天將晚的時候,門徒進前來,說:這是野地,時候已經過了,請叫眾人散開,他們好往村子裡去,自己買吃的。耶穌說:不用他們去,你們給他們吃吧!門徒說:我們這裡只有五個餅,兩條魚。耶穌說:拿過來給我。」各位,我們在讀這段聖經節的時候,文字這樣讀過去很快,但你注意看這段文字,我們試著想像在那種場景,這是野地,天快晚了,沒有7-11,大家也是不期而遇,五千多人聚集在那個地方,門徒提醒告訴耶穌應該讓群眾散去好準備糧食時候不早了,回家吧(孫越叔叔的話),耶穌跟門徒說:,「他們不用往村子去,你們給他們吃」,門徒說:「我們只有五個餅二條魚」,耶穌說:「拿來給我」。你看他們的對話,字越來越少,話講的越來越少,兩個人的對話當中,話越來越少意味是什麼意思?話不投機半句多。你跟朋友在哈啦的時候,我的孩子常常講電話,講到一天到晚師母要頻頻敦促他少講一點,孩子說他沒有講了,只有傳簡訊,那不是都一樣嗎?我們家就兩個孩子的電話費比我們倆還多,而且是倍數的多,因為很多朋友,朋友之間話夾子一開,就沒辦法收。話越說越少表示什麼?緊張。「這是野地,時候不早了」,門徒要眾人離開去準備吃的並沒有錯,耶穌卻要門徒給他們吃,你如果是開口講話的那個門徒,你有什麼感受?這整個神蹟裡面有一個最重要的就是個人的情緒、挫折如何被挑起以及避免和傷害,閩南語說「好心被雷擊」,「我為何那麼多事來開口,我是好意啊」,耶穌說眾人不用散去,你們給他們吃,別的共觀福音書裡面有講到五餅二魚是怎麼來的,那是另一個text(文本)的內容,我們從這整個經文對話結構中裡面會發現到,門徒說「我們只有五個餅兩條魚啊」,意思好像是說「就是這樣子了,不然你要怎麼樣」,這裡有一個張力在,耶穌也很乾脆的說:,「那就拿來給我」,是不是這樣子?在這個對話裡面我們你會發現到,耶穌與門徒逐漸升高的情緒張力隨時可能爆發對立與衝突有一個緊張性、有一個衝突性正在醞釀。門徒的顧慮沒有不對,耶穌的自信也不是沒根據,耶穌跟他的門徒面對同樣的處境,也承負共同的任務,只是角色不一樣。在天時地利都不宜的情況下;人和又出現危機。我們看到他們怎麼克服這樣的危機:聖經說:「於是吩咐眾人坐在草地上,就拿著這五個餅,兩條魚,望著天祝福,擘開餅,遞給門徒,門徒又遞給眾人。」(19節)有限的資源要滿足眾人需要的難度在於如何安撫焦慮帶來情緒浮躁和行為失控,耶穌的話語:「拿來給我」,並要求眾人眾人坐好,持餅望天祝謝,遞給門徒,再分給眾人,群眾的傾聽、配合、同工讓整個過程井然有序,進而成就此一以有限資源滿足眾多需求的神蹟。

耶穌跟他的門徒共同面對的,他們都是同坐在一條船上,只是角色不一樣而已,門徒的顧慮不是沒有錯,耶穌有他的自信也沒有錯,但是在那個當下裡面有一個衝突,天時地利都不好,天已經晚了,這裡是野地,天不時地不利,人和出現危機,這樣的情況,我們看到他們怎麼跨越這個危機。聖經告訴我們:「於是吩咐眾人坐在草地上,就拿著這五個餅,兩條魚,望著天祝福,擘開餅,遞給門徒,門徒又遞給眾人。」(19節)這是什麼?服從、配合、等候、交託,難道眾人不知道天將要晚了嗎?難道眾人不知道野地裡沒地方有東西吃嗎?天晚了,門徒肚子餓,眾人不餓嗎?耶穌不餓嗎?大家都餓,大家都知道,在這樣子的情況之下,那種迫切性,大家共同面對一個迫切的問題,但是怎麼樣去跨越過那個迫切性帶來的威脅,最怕、最大的挑戰就是每一個人把情緒,或者把那種迫切性當作合理化,叫作人之常情,五餅二魚這個神蹟,第二個神蹟就在這邊發酵。

當這種危機在醞釀時,當這種有限的資源要分配在這種困難度非常高的時候,上帝的話語、耶穌的話語說「拿來給我」,眾人坐好,望天祝福,遞給門徒,分給眾人,那種僅然井然有序,那種傾聽、配合、同工。大家都有我們不是沒有人性的軟弱點,也必然遭遇我們不是沒有外在環境的挑戰,在這種人性的軟弱和外在環境的挑戰過程裡面中,我們很難以個人的力量也非常難以去承擔克服,這時我們同工、同志、同伴,真的需要同心共苦集腋成裘、眾志成城來,去克服這些每一種人生或是現實所帶給我們的壓力和挑戰。但是我們常常會發現,在艱難困境被克服後這些事情、這些挑戰過去了之後,還有另一個更艱難的課題形成還有一個更大或更嚴重的挑戰在我們的後面,就是在處理問題的這個過程中裡面,人與人之間所發生互動形成的這些嫌隙。集腋成裘、眾志成城的果實本是佳美見證,然而這些都需要我們將自己擺上才可以成就,我們教會要建堂,我相信我們教會不至於有以下我要分享的情形,:我過去在牧會或在學校教書時,會跟同學分享到一些牧會的實務,有很多教會建堂建完了,獻堂感恩禮拜熱鬧辦過了,教會裡面開始產生問題了,牧師要離開了,信徒長執之間後面開始有一些風風雨雨、是是非非和論斷,我們真的需要從這個神蹟裡面看到,怎麼樣將自己的有限擺上,。我們無須不要擔心自己很有限,更我們不要因害怕自己的有限就駐足不前,我們把你把自己的有限有限擺上,不但是擺在上帝面前而已,也擺在你的同工之間,所謂擺在你的同工之間,就是你要知道這些人是要跟你一起同工、是要彌補你的有限,讓這種有限成為一個無限可能的力量,這需要什麼?這需要交託、信靠、接納受、與規劃、安排,這也需要有一些規劃。我們看到門徒在那個當下在,那種情緒在醞釀的當下當,耶穌說「拿來給我、拿來給我」,望天祝謝,叫眾人坐好,擘開,分給大家,他們都放下自我集結在耶穌身邊聽從他的吩咐僅僅有序敬慎從事終於成就這故事中井井有條。所以這個神蹟,在這個場景裡面又有了另一第二個神蹟,就是眾人怎麼樣在資源有限和環境迫切的情況之下,去克服肉體上面的需要、物質上面的不足,、我們剛剛講不只是情緒上面的張力,就是肉體的需要,不只是、和外來的這種挑戰,即自然環境、客觀環境、時空環境的這些挑戰,需要用他們同心協力來克服和擺上。飢餓、情緒焦慮所可能衍發的衝突與紛爭。在這個神蹟中,門徒跟耶穌師徒據理力爭、各盡其職,在情緒張力下師徒之間沒有頤指氣使的權威或者卑躬屈膝懾服,依然彼此信賴、同工與協調。

(2)耶穌的門徒不但臨場經驗神蹟也參與締造神蹟,除了見證「爆量」的神蹟,更享受收拾碎屑―「控量精準」額外的神蹟。最後,來到故事的最高潮。在眾人吃飽之後,耶穌告訴他們把這些碎屑都收集起來裝了,十二個籃子。這籃子不是竹簍一般大的籃子,而是十二個人份,正好為十二個門徒食用所需。。閩南語有句話說「企尾包衰」,好處往往讓前面的人撈走,後面的人只能撿殘餘的碎屑,這是這個神蹟裡面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教訓;收拾碎屑意謂珍惜與反思有在收拾當中我們會再去回想與思考原初的情景、會再品味內心激盪的深度問題,各位如果你是那些門徒,你最知道資源是那麼有限,五千群眾不知道,再分出去再分出去,你怎麼知道這麼多人吃得夠,越後面分得食物的人,他肚子餓的時間越久,他的情緒焦慮也越深,這些門徒他們知道只有五餅二魚,不斷的再分出去,量好像越來越少怎麼辦,最後都沒了,那些碎屑十二籃,十二人份,門徒不但參與這個神蹟、經驗這個神蹟,他們自己更享受了這個神蹟最完美、最讓人稱奇與欣羨的部分,完美的結局。耶穌珍惜每一份得自上帝成就的祝福,也為那些同工的門徒留下最神奇或是神蹟最完美的部分。

在這個神蹟裡我們看到,不但是量的暴增,五餅二魚到五千人以上吃飽,也是情緒和身體的需求,撫慰、接納、支持、信任、交託,還有就是上帝的恩典夠我們用,恩典滿溢,但是我們在用的時候,不是只有那個滿溢才是恩典的、才是足以感謝讚嘆的神蹟,就是那些碎屑,我們在細數、我們在收拾,我們再好好的加以應用和深思中,你會去經驗到,他不只是夠我們用,他不只是不缺我們用,他也要我們不要浪費,或是隨意,因為這是來自於上帝的恩賜

愛不是一種委屈自己,更不是一種在人的面前把自己不滿的情緒將其抹滅掉,愛人就是一種迫切,那種迫切到你有時會幾乎處在一種好像脫韁野馬的危機當中,你知道能夠怎麼樣在適切適當的時候把它挑整過來。我看過Discovery頻道,它有一陣子在播放火車科技的研究節目,我們知道我們的高鐵差不多可以跑到300公里,世界最快的火車是法國的TGV(子彈列車),我如果沒有記錯大概可以跑到370甚至400公里,那部影片採訪該火車科技的工程師,他說現在在實驗室裡火車可以跑到700公里,已經有這樣子的動力,要達到1000公里不是問題,跟飛機的速度差不多,但是他說其實最大的挑戰不是讓它跑得更快,而是怎麼讓它停下來。以現在的科技來講,要從0加速到700或1000,不是什麼大困難,但是要從1000到0,那種科技,當然它最後還是會停下來,問題是它多久以前要停,比如說從台北開始加速到高雄,它可能要從台中就開始踩煞車,那這有什麼意思,也就是說它要怎麼在有效的商業成本經營下,以更短的距離來煞車,這樣的科技,比要讓它具動力來得更重要,制動力比趨動力更困難。閩南語有句話說「剛好就好」,目前的金融危機就是這樣子,大家都沒有剛好就好,一塊錢把它吹到十倍百倍,有一天破掉就糟了。這個神蹟告訴我們什麼?我們有情緒,那是一種熱情、那是一種激情,這種熱情和激情會帶給我們對人事物的關心和投入,但是也讓我們陷入一種人性非常大的挑戰,。我們看到第二個神蹟,門徒跟耶穌,他們怎麼共演了一個師徒之間,沒有那種權威或者卑躬屈膝,但是有那種關心和信賴,以及同工和協調。最後這個神蹟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門徒讓眾人都吃飽了,耶穌告訴他們把這些碎屑都收集過來,十二個籃子,籃子不是像裝箱竹簍那種大籃子,而是十二個人份,十二個門徒,這些門徒他們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告訴耶穌說沒得吃了,他們是後天下之樂而樂,閩南語有句話說「站尾包衰」,後來的好處往往讓前面的人撈走,這是這個神蹟裡面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教訓,我們常常說「主恩滿溢、主恩滿溢」,收拾碎屑意味著什麼?意味著珍惜,意味著在收拾當中,你會去回想、你會去思考、你會去品味,那種深度的問題,主恩滿溢,你把它接住了,「啊!幸福快樂很滿足,哈雷利路亞感謝主」,這個都很好,但是如果只有到這邊,你如果認為就是常常要這樣,那你每一次到了需要的時候,如果沒有這種滿溢足夠到溢出來,你就會覺得好像不夠豐富,但是耶穌告訴他的門徒把碎屑收拾起來,有十二個籃子,Just make剛好精準!我們要讓他量不夠是一個挑戰,太多了又是另一個挑戰不是嗎。各位如果你家裡面有過喜宴的場合,要準備去跟餐廳訂喜宴的桌數,你怎麼去計算會來參加的人數?訂多了要多付給餐廳,沒人吃也可惜浪費,訂少了對客人很不好意思,那我們現在有一個彈性,為什麼要有彈性?因為那個精準真的很難控制不是嗎,。這個神蹟最讓我個人感到神奇的地方就在這裡。

(3)耶穌珍惜每一份得自上帝成就的祝福,也為那些同工的門徒留下最神奇或是神蹟最完美的部分。而且這些門徒,各位如果你是那些門徒,你最知道資源是那麼有限,五千群眾不知道,再分出去再分出去,你怎麼知道這麼多人吃得夠,越後面分得食物的人,他肚子餓的時間越久,他的情緒焦慮也越深,這些門徒他們知道只有五餅二魚,不斷的再分出去,量好像越來越少怎麼辦,最後都沒了,那些碎屑十二籃,十二人份,門徒不但參與這個神蹟、經驗這個神蹟,他們本身經驗了這個神蹟最完美的部分,最讓人稱奇、最讓人欣羨的部分,完美的結局。

結論:愛不是一種委屈自己,更不是一種在人的面前把掩飾自己情緒與焦慮,或是刻意按壓內心的不滿,愛人就是一種迫切,一種沒有預設自我存在狀況前提;概括承受被愛者需要的迫切趕,當投入工作的時候,這種迫切的激情可能因我們情緒轉移而產生新的危機,就是因迫切激情帶出的對話與同工關係的緊張。耶穌為愛世人而降世,為世人仰求而施捨,耶穌不但行神蹟,祂本身就是「神蹟」。透過上帝的恩典,我們其實早已領受諸多的神蹟,問題在於我們未嘗細數珍惜,或是執著於神蹟奇事,而輕忽平凡事物寓意的神蹟奧義。

這個不是在小說裡面從此王子與公主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誰知道,但是寫小說的人會添上這麼一筆,。在這個神蹟裡我們看到,不但是量的暴增,五餅二魚到五千人以上吃飽,也是情緒和身體的需求,撫慰、接納、支持、信任、交託,還有就是上帝的恩典夠我們用,恩典滿溢,但是我們在用的時候,不是只有那個滿溢才是恩典的、才是足以感謝讚嘆的神蹟,就是那些碎屑,我們在細數、我們在收拾,我們再好好的加以應用和深思中,你會去經驗到,他不只是夠我們用,他不只是不缺我們用,他也要我們不要浪費,或是隨意,因為這是來自於上帝的恩賜。很多教會的機構、很多教會的成長、很多我們在教會的需求上面,常常會經歷到這樣子的經驗,我們需要再一次怎麼樣將把自己再一次的擺上,不但是擺上自己已的所有的,也要而是擺上自己不足的的沒有,當我們不是為把自己的不足擺上的時候,我們不只是等候從上帝的挹注與填滿才將這些擺上來添滿我們,而是我們也願意在自己不足的時候,接受上帝為我們的鋪陳、差遣安排、投入與服事侍奉,不管是豐富或、不管是缺乏、不管是足夠或是、不管,是收拾,在這當中上帝在上帝帶領我們的過程中,神蹟就在我們當中發生了。

耶穌為愛世人而降世,為世人仰求而施捨,耶穌不但行神蹟,祂本身就是「神蹟」。透過上帝的恩典,我們其實早已領受諸多的神蹟,問題在於我們未嘗細數珍惜,或是執著於神蹟奇事,而輕忽平凡事物寓意的神蹟奧義。

我們一起低頭禱告:。

「親愛的主,讓我們再一次在你祢的面前透過話語得著力量,也讓我們再一次在你祢的面前透過話語看到我們自己、看到我們的過去、看到我們的現在,也知道我們將來要怎麼同工,跟主你祢同工、跟我們教會所有同心的弟兄姐妹同工。如此禱告奉主耶穌的名求,阿們!」

1 則留言:

  1. Thank You, our God, our Father, our Lord, our Shepherd, for Your speaking to us through Your servant. Thank You for keeping us under the rainbow of grace. Thank You for Your protection and love.
    May we remember Your grace and the wonders You have done . May we give thanks in all circumstances (1Th 5:16-24; 2Co 12:9). May we keep our faith and hope in Your promise and grace( Isa 54 and 55; Eph 1:10-18; Heb 11:1; Luke 1:37.)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