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2日 星期日

愛的系列(六):愛與溝通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6.07.02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經: 【哥林多前書十三章1節】線上收聽(國語)    線上收聽(台語)


各位弟兄姊妹大家平安。我很高興,因為保羅曾經提到樂器,而我們今天第一堂也有八重奏的獻詩,我注意了一下,還好今天沒有用鈸也沒有用鑼,因為這兩件樂器被保羅拿來比喻為:沒有愛的溝通,就好像鈸跟鑼一樣。學樂器的人都知道,負責敲擊鑼或鈸的人,在整個樂團當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可是又不能從頭到尾的演奏裡面只聽到鑼或鈸的敲擊聲,如果整場演奏中,只有鑼或鈸的敲擊,實在會聽不到什麼(也聽不懂),因為沒有旋律。  雖然它们的聲音很大也很重要,但是它们沒有辦法產生美妙的旋律來。同樣的,人會講話很重要,但是如果我們溝通的時候,沒有愛心,恐怕也會像鑼或鈸一樣。這也是保羅在這句經文所要表達的,而今天我們要一起來學習的就是「溝通與愛」的關係。我們在愛的系列開始時,曾講到愛有四種情,不曉得大家還記得嗎?有親情、友情、愛情和恩情。當你愛一個人你會很痛苦,愛一個人不是很快樂,所以愛的台語叫作「疼」,愛裡有疼痛在其中。愛的基礎是什麼?愛的基礎是尊重。愛的目標是什麼?愛的目標是合一。愛的過程是我們上週所講的,就是擔當。這些是我們之前所講過的愛的系列。 

今天我們要從哥林多前書第十三章,這個被大家稱為愛的詩篇的第一句話開始講,其實整章都是講到愛的方法,而要表達愛的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就是溝通。  談到溝通,一定會提到說話,其實人與人的溝通是比說話還要多很多,剛才司會幫我們讀的聖經說:「我若能說萬人的方言,並天使的話語…」這兩種都是講話,一個是言,一個是語,「…卻沒有愛,我就成了鳴的鑼,響的鈸一般。」(1節)這裡講到兩種話,一種叫作萬人的方言,一種叫作天使的話語。這也是現今天教會間常引起爭執的一個原因,就是所謂方言的問題。靈恩派的教會強調,如果神給你恩典,你應該會講方言,那麼方言是什麼?我以前小時候在學校規定不可以講方言,就是不可以講台語,方言就是地方話,各個地方有各個地方的腔調,叫作方言。  可是後來,在教會發展一出種話,不是人間的話,是聽不懂的話,沒有人聽得懂的話,那種就叫作天使的話語。所以談到溝通,一種是人與人的溝通,另一種是人要與靈界溝通,如果一個人可以跟人講話流利,也可以跟上帝講得很通的話,這個人應該是很棒的,他的溝通能力很好,但是保羅說,如果他沒有愛,那麼他的溝通就像鑼和鈸一樣,鑼和鈸他們都是用銅做的,可是不同的是,鑼只有一個,鈸一定是兩片(當然現代的鈸也有用一片的)。  在廟裡面通常是用敲鑼來引導人進入與靈界的溝通,進而可以講靈界的話。鑼雖然很單調,可是它有把人的心靈帶到天使的話語的輔助功能。鈸和鑼不一樣,鈸是兩片,所以我們說人與人講話不能只有一個聲音,應該要有對話,要有相對的互發聲音才是(如果鈸是代表萬人的方言,鑼代表天使的話語)。不管哪一種溝通,只要一旦失去愛心,溝通就會變質;只有溝通能力而沒有愛心的話,就像鑼和鈸能發聲但失去美妙的旋律。 

Ⅰ、愛是溝通,沒有溝通就沒有愛。

Love is communication. A lack of communication is a lack of love. (Surayah Fair)
現在我要引用一句話,有人這樣講:「愛是溝通,沒有溝通就沒有愛。Love is communication. A lack of communication is a lack of love.」 這是Surayah Fair所講的話,是嗎?愛是溝通,沒有溝通就沒有愛嗎? 

Ⅱ、從伊甸到五旬

1、伊甸園的溝通

我們從聖經來看,人類講的第一句話是什麼嗎?就是亞當看到夏娃時所講的第一句話,他說:「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稱他為女人,因為他是從男人身上取出來的。」(創2:23)我們說這是一首情詩(歌),亞當看到夏娃,要向她表達愛,所講的第一句話就是用這樣的言語表達出來,我講過這是話、這是溝通,你想一想,在一般坊間上我們看到的詩歌,最多的是愛情的詩歌,這表示透過音樂、詩歌、話語可以把我們內心愛的感覺表達出來。可是這個講話的能力,在亞當夏娃出了事情以後,它變調了,它不再是用來表達愛情,而是拿來推卸責任,拿來傷害對方。所以當他們出了事情,上帝問他們的時候,亞當所說的話就不一樣了,同樣是談到他的配偶,他可愛的妻子,他卻說:「你所賜給我、與我同居的女人,她把那樹上的果子給我,我就吃了。」(創3:12)連稱呼都改了,甚至於把責任推給她,是她拿給我吃的,我今天才會搞成這個樣子,不曉得當你看到這裡的時候,有沒有意識到,之前亞當是講話,之後亞當也是講話,同樣是講話,可是已經不一樣了,之前有愛,之後沒有愛。你也可以想一想,在你们家裡面(如果你已結婚),你和配偶之間的對話,是「骨中骨肉中肉」的溝通?還是「都是你讓我…」的溝通?講話裡面有多少是表達愛的語言?或是有多少是讓對方傷心、讓對方難過的語言?所以問題不在溝通,問題在於你有沒有愛,沒有愛的話語就失去溝通。

2、巴別塔的不通

根據聖經的說法,後來人類的愛少到幾乎都沒有的時候,產生的結果是,連話也不通了,這是巴別塔的故事,「…在那裡變亂天下人的言語,使眾人分散在全地上,所以那城名叫巴別【就是變亂的意思】。」(創11:9)大家沒有辦法在一起工作就四散了,當人與人完全不能溝通,不能建立任何的關係,那更不要講愛了,關係已經不可能了,大家就各走各的路。現代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人與人講話不通,語言不通。當人失去愛以後,人只顧自己,互相傷害,後來就連話也不講了,沒有話講,也聽不懂對方在講什麼。

3、 五旬節的溝通

一直到五旬節的時候,神才解決這個問題,很有趣,在之前大家講的是同一種語言,在巴別塔以後大家講不同的語言,到了五旬節上帝沒有讓大家又回來都講同一種語言,仍舊是講不同的語言,可是神讓耶穌的門徒有能力,如果你講台語我就用台語跟你講,如果你用客家話我就用客家話跟你講,這個是很特別的喔,這個溝通的能力,就是我們剛才講到的萬國的方言,就是我可以講不同的語言,可以把上帝的愛表達出來,就是五旬節的故事;當時聖靈好像火燄一樣,降在他們的頭上,他們就開始講,講什麼?講各國的方言。「他們就都被聖靈充滿,按著聖靈所賜的口才說起別國的話來。」(徒2:4)這個各國的方言,就是在巴別塔的時候產生的,那個時候大家的語言不通,現在藉著上帝兒子的愛,把這個不通的溝通,又串連起來,讓大家可以溝通。後來聖經哥林多前書還講到,這個方言不只是人與人溝通,還可以是人與神溝通,就是天使的話語。「那說方言的,原不是對人說,乃是對神說,因為沒有人聽出來。然而,他在心靈裡卻是講說各樣的奧祕。」(林前14:2)但是很可惜,這時候教會成立了,大家用話來傳講上帝的愛,然而慢慢的教會當中有人又失掉愛心,這個溝通的能力是有了,可是又失掉愛心了。

Ⅲ、缺乏愛的語言 (James)

1、 盛怒的快語

這是保羅在哥林多前書第十三章講的,如果你有那麼好的溝通能力,但是沒有愛心,會變成怎麼樣?從雅各書我們看到,至少有五種看起來是沒有愛的溝通:第一種就是生氣的時候所講的話,這種話的特點就是講的很快,雅各書第一章19~20節說:「但你們各人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因為人的怒氣並不成就神的義。」我們常常生氣,就是因為不公平,為了要成就義,可是往往我們事後都會後悔,因為生氣的時候,常常會講錯話,不曉得你有沒有那樣的感覺,等到氣消了以後,才說:「唉呀,其實剛才那句話我不應該講。」目的是要解決問題,結果問題沒有解決,反而造成傷害,這是當我們愛心失去的時候,我們很容易講的話。

2、 歧視的羞語

第二種話呢?不是生氣,而是瞧不起別人。講那種嘲笑別人、岐視別人讓人家很難過的話,雅各書在這裡提到說,「你們就重看那穿華美衣服的人,說:請坐在這好位上;又對那窮人說:你站在那裡,或坐在我腳凳下邊。」(雅2:3)在教會裡面,看到有錢的人,我們就講巴結的話,看到比較沒錢的人,我們就隨便講一些話,懶得理他,這個是很傷人的,當失去尊重,對別人用岐視的語言來表達,你的口才再好,可是岐視、羞辱人家,這是缺乏愛心的語言。

3、 空洞的虛語

第三種叫作吹噓(膨風)的話。就像一隻青蛙,牠吹了一個很大的泡泡在脖子上,可是當你把它刺破以後,裡面什麼都沒有,只有空氣,在教會裡面這種話也不少,我们常會說:「上帝祝福你呀,你平安吧。」可是人家的困難你一點都不幫忙,聽的人明顯的知道,「你說這些有什麼用,你講是講了,可是我的困難還是一樣。」這種叫作空洞的虛語,話講的很好聽都是祝福的話,可是你真的去幫助他解決問題嗎?如果沒有的話,那就沒有用,聖經說:「你們中間有人對他們說:平平安安的去吧!願你們穿得暖,吃得飽;卻不給他們身體所需用的,這有什麼益處呢?」(雅2:16)這是沒有愛心的另外一種話,我們叫作講空話。

4、 苦毒的咒語

當一個人不高興的時候,開始會罵人,最常聽到的就像:「你去跳海好了,你去死吧!」你有沒有講過這種話?這些就是咒詛的話,就是要對方遭到不幸,要對方遇到不好,在我們很氣的時候,會講這樣的話,這個叫作苦毒的咒語。保羅說這樣是很奇怪的,剛才在教堂的時候還在唱「哈利路亞…」,唱得很高興,大家聽的很歡喜,禮拜一完,一到外面就開始罵她先生,保羅說為什麼一個舌頭可以讚美神,也可以來咒詛按照神形象造的人,有時候我們基督徒不覺得這樣有什麼矛盾、有什麼困難,可是保羅覺得這樣很奇怪,因為怎麼可以一種舌頭講出兩種話呢?「我們用舌頭頌讚那為主、為父的,又用舌頭咒詛那照著神形像被造的人。」(雅3:9)為什麼你可以讚美神不可以讚美人呢?如果有人對你不好,難道你不能寬容他嗎?一定要咒詛他嗎?

5、 誇口的狂語

最後一種話,這種話是不傷人也不講空話,他只講自己的話,不管別人,只看自己,覺得自己不錯,我們叫作誇口的話。他一講話就是直往自己臉上貼金,說自己有多好有多棒,完全沒有考慮到對方的需要,也不會鼓勵對方,這叫作張狂。雅各說「現今你們竟以張狂誇口;凡這樣誇口都是惡的。」(雅4:16)以上是五種沒有愛心所可能講出來的話。那我們要怎麼樣才好呢?有一位基督徒的心理學家叫作Gary Chapman(蓋瑞巧門博士),他提出五種愛的語言(Five Languages of Love),我覺得可以跟這五種缺乏愛的語言相對,他的這本書已經翻譯成中文,是中國主日學翻譯的,書名叫作「愛之語:兩性溝通的雙贏策略」,(1996年整理出書,1998年出中文版),他本來是做婚姻家庭的協談工作,從臨床中他發現其實每個人所表達及所期待愛的語言都不一樣。如果堅持照自己的方法來表達愛,對方不一定會領情,因此就產生沒有被愛的感覺,其實對方是很愛你。很多父母和孩子之間都有這樣的問題,沒有一個父母不愛孩子,可是表達的不是孩子需要的,所以Gary Chapman認為我們要多了解自己及對方愛的語言是什麼進而以這種溝通方式來表達愛。

Ⅳ、五種愛的語言 (Gary Chapman)

1、 肯定鼓舞 (Words of Affirmation)

這五種愛的語言只有第一種是用嘴巴講的,其他四種不是用嘴巴講的,我們叫作非語言溝通,第一種愛的語言就是鼓勵、肯定的話(Words of Affirmation)。在台灣或是華人的世界,父母給予孩子最缺乏的大概就是這一類,孩子成績好是應該,拿99分是該打,父母往往不容易給孩子鼓勵,父母總覺得:「我一旦給他鼓勵,他會驕傲,為了不讓孩子驕傲,所以不可以鼓勵。」現在可能好一點,在我們那個時代成長的過程當中,很少聽到父母給孩子肯定或鼓勵的話語,有的父母什麼都給孩子,就是不給他肯定、不給他鼓勵。耶穌基督對那些服事的人給予鼓勵,他說:「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太25:21)是用讚美來鼓勵他的僕人。

2、 時間相處 (Quality Time)

第二種表達愛的語言,最重要是要花時間,後來就被講成是一種口號叫作Quality Time,這個Quality Time是當父母很忙沒有時間的時候,用來逃避責任的一個藉口,就是說,我每一分鐘跟我的孩子相處都是Quality Time,就是因為Quantity(量)太少了,所以只好強調Quality(質),強調我的每一分鐘的品質都是頂級的。反過來說,其實所有的品質,都需要先有量的存在,才有可能達到品質的效果,所以千萬不要用Quality Time,來除掉你不能給孩子應該有的 Quantity(量)。夫妻也是一樣,你有時間陪對方講話嗎?特別我要對弟兄說,你有時間聽你妻子囉唆嗎?下了班很累,正要看足球賽,然後她就跑過來開始要講話,你可以聽她講話嗎?你可以陪她嗎?可以專心的陪她嗎?這是愛的一個表達。很多男孩和女孩之間的不同,就是男孩子是用做事情來表達,女孩子是需要相處的時間,需要有人陪在身旁講話,談話的內容不重要,事情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意我,他在意我要跟我講話。耶穌基督找了十二個學生來,我們會覺得說,他找那十二個學生就是要訓練他們啦,然後派他們去工作,其實馬可講的很好:「他就設立十二個人,要他們常和自己同在,也要差他們去傳道。」(可3:14)這個相處的時間比較重要,然後再差他們出去,所以相處是出去的一個重點,或是說,當你跟一個人的關係建立很好的時候,你要叫他出去工作,也就比較容易了。

3、 獲贈禮物 (Receiving Gifts)

再來一個表達愛的方法就是贈送禮物。一講到禮物我們就想到去SOGO買禮券,這是很可惜的,這是禮物被商業化的結果,禮物常是用買的,其實致贈禮物讓我們最感動的,不在金錢,而在心意,禮物常常是生日時,或特別的紀念日或特殊成就的時候,我們為了表達高興,表達跟對方慶賀的意思,最好的禮物不是最貴的禮物,最好的禮物是你最想要的,或是你最需要的,對不對?我曾經聽過一個故事很感動,也許你也聽過:就是在聖誕節的時候,有一對窮夫妻一直想要給對方禮物,妻子有一頭很漂亮的長頭髮,可是就是沒有錢買髮簪,所以這個丈夫就一直想,我怎麼買一個髮簪給她當禮物,可是他沒有錢,他只有一隻他祖父留下的祖傳金懷錶,他想一想,於是在聖誕節前夕把它拿去當掉,就用那些錢去買一支漂亮的髮簪,要送給妻子。這個妻子也想給他丈夫買禮物,可是她沒有錢,她想到她先生的祖父給他的金懷錶,上面缺了一條鍊子,所以她就去把她的頭髮剪掉,賣掉她的頭髮,然後買了一條金鍊子,把它包裝得很好。到了聖誕節,兩個人就把很寶貴的禮物送給對方,這個丈夫嚇壞了,雖然他買了髮簪,可是妻子沒有長頭髮可以使用它,因為頭髮剪的很短,妻子把金鍊子拿出來,丈夫說:「妻子對不起,我把那隻懷錶賣掉了,為了買這隻髮簪給你插頭髮。」如果你是當事人,你會很生氣還是會很感動?你拿到的禮物其實沒有用,因為你用不上,但是你知道對方為了愛你,知道你有這個需要,他願意犧牲,願意想辦法滿足你的需要,這個就是禮物重要的地方,重點不在什麼東西,不在多昂貴,而在於你的心意。想想看,我們多久沒有這樣送禮物了?耶穌基督出生的時候,第一份收到的就是三位博士送給他的禮物,是黃金、乳香、沒藥,「看見小孩子和他母親馬利亞,就俯伏拜那小孩子,揭開寶盒,拿黃金、乳香、沒藥為禮物獻給他。」(太2:11)這些是耶穌一生所需要的,耶穌死的時候,需要用沒藥來抹他的屍體,很奇妙的,當一個小孩子出生的時候,居然把他這一生所需要的,就用這三件禮物當作代表送給他。不曉得你知道嗎?耶穌要死以前,還有一個人送他禮物,就是一個女人,她把她最珍貴的真那達香膏打破了,耶穌說,這是全世界傳講福音的時候都會提到的,「因為她知道我要死了,她體貼我的心意,她把最寶貴的獻給我當禮物。」這是耶穌和禮物的關係。

4、 體貼服侍 (Acts of Service)

我想在台灣的人,最麻煩的是傍晚的時候,就要抓緊廚房的一包東西,然後跑去追垃圾車,倒垃圾就是體貼服侍。愛的表示不是用嘴巴講的,而是在對方有需要幫助的時候,有事情需要做的時候,你願意幫他分擔。耶穌基督幫他的學生洗腳,洗腳也是一樣,看起來好像是一個很髒的動作,可是他願意去做,因為每一個人穿脫鞋走過很長的路,腳上有泥巴黏著,吃東西會不舒服,耶穌願意幫他們服務,「我是你們的主,你們的夫子,尚且洗你們的腳,你們也當彼此洗腳。」(約13:14)基本上來講,在我們家庭裡面,父母跟孩子,很樂意的幫忙做家事,這是一個愛的表達,有時候我們常常認為,家事就是媽媽的事,其實家事是家人的事,媽媽的事應該叫作“媽事”,可是我們常是這樣,以為做家事是幫媽媽的忙,媽媽其實是很忙的,可是家裡面有些事,需要小孩子做時,他就擺著一張臭臉,心不甘情不願的,讓媽媽覺得很難過。其實要表達愛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願意體貼服事,知道哪裡我可以做什麼,我願意幫忙願意做一點事情。

5、 身體接觸 (Physical Touch)

當嬰孩出生的時候,最能夠感受到的愛,其實只有一種,就是擁抱。因為小孩子你要給他禮物他也不懂,你跟他講我愛你他也聽不懂,只有一個,就是當媽媽把他抱在懷裡,那種被抱的感覺,讓小孩子開始感受到愛,這種叫作Physical Touch (身體的接觸)。難過的時候有人拍拍你的肩膀,有人握握你的手,讓你覺得很溫暖很感動,人都需要這樣,不只是小孩才需要這樣。當然在身體的接觸上需要注意避免不適當的接觸。耶穌基督看到一個痲瘋病人,沒有人敢碰他,耶穌其實可以說一句話就讓他痊癒,可是聖經特別講這句話:「耶穌動了慈心,就伸手摸他…」(可1:41),在醫治上,這是不需要的動作,但卻是這個痲瘋病人所缺乏的,當他得了痲瘋病,人家連靠近都不肯靠近他,好像他是一個傳染源一般的很怕接近他,可是耶穌是去摸他。以上是五種愛的語言,感謝神,祂賜給我們溝通的能力,但願我們每一個人不是用語言傷人,而是善用各種方法來表達愛。

Ⅴ、善心發善語 閒語受審判

在耶路撒冷外面的山上有一種植物,這種植物遠看葉子還不錯,可是仔細看的話,就會看到長長的刺,它叫作「棘藜」。如果有一天你去那邊看到「咦?怎麼裡面長了葡萄?」你會不會覺得很奇怪,因為棘藜是不長葡萄,棘藜只長刺,耶穌講過一句話:「荊棘上豈能摘葡萄呢﹖蒺藜裡豈能摘無花果呢?」(太7:16)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你的生命沒有愛的話,你就講不出好聽的話,講不出讓別人得到好處的話,棘藜是長不出葡萄的,所以重要的是,你是棘藜還是葡萄樹?「善人從他心裡所存的善就發出善來;惡人從他心裡所存的惡就發出惡來。」(太12:35)如果不發出善而是發出惡,這些惡就叫作閒話。當我們的心裡面有愛,講出來的話,或是各種溝通,是會讓人家得到溫暖得到鼓勵和幫助,如果沒有愛的話,就算是你隨便講出的一句話,都可能讓人受傷,這叫作閒言閒語,耶穌說:「我又告訴你們,凡人所說的閒話,當審判的日子,必要句句供出來。」(太12:36)看來神也把這樣的話句句錄了下來,多麼希望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天在表達的時候,在溝通的時候,求上帝先把愛放在我們的心裡面,不管在跟你的配偶、子女、同事、朋友講話的時候,都是以愛為出發點來溝通。我們一起低頭來禱告。

「主耶穌,我們看到聖經裡亞當講的第一句話,是充滿愛的話語,很遺憾的,當他開始講第二句話的時候,卻失去了愛,雖然亞當還是在講話。主,有時候我們在婚姻剛開始的時候,我們互相所講的話都是愛的言語,但是很可惜的,當我們結婚以後,我們開始失掉那樣的愛心,我們所講的話是讓彼此傷心、失望、受傷。主,幫助我們,讓我們不只是用嘴巴講話,我們也可以用各種管道,把這樣的愛表達出來,讓我們先接受主耶穌的愛,充滿在我們心裡,好讓這樣的愛能夠轉化為我們的溝通,我們這樣禱告,奉耶穌基督的名祈求,阿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