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於2007.03.25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聖 經:
【哥林多前書十三章8~13節】線上收聽(國語) 線上收聽(台語)
各位弟兄姊妹大家平安。今天我們要以“愛與永恆”來思考“愛是永不止息”這句經文的意義。當我們說到愛與永恆的關係,中文和合本聖經說「愛永不止息」,那是什麼意思?是說:「不管海枯石爛、地老天荒,我對你的愛永遠存在」,是戀愛結婚時互相給予對方的一種承諾,是這樣子嗎?或是有別的意思呢?今天我很高興聽到堅仁兄做見證談到恩慈姐,他們兩個人加起來就叫作「堅仁的恩慈」,還有「恩慈的堅仁」,這個「仁」如果唸成是「忍」會更好,我們今天要講的就是那樣的愛、是恩慈的愛、是堅忍的愛,是不被任何環境打擊、打垮的愛,這是我的了解,他們剛才分享的見證也是這樣,結婚不久就遇到總總的困難,他們還是是堅持,看見他們對孩子的愛,夫妻間彼此的愛,還有從上帝領受醫治的愛,真的是很寶貴。今天經文的重點是:「愛是永不止息」這一句,現代中文修訂本翻譯為「愛是永恆」。「永不止息」和「永恆」差不多。英文就有兩個翻譯,一個是Love never fails,NKJ (New King James Version新欽定本)、NIV(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現代國際版聖經)、NAS(New American Standard Bible現代美國標準版)都是翻譯成Love never fails.,只有NRS(New Revised Standard Version現代修訂標準版)是翻譯成Love never ends.,很明白的,中文的翻譯是依從NRS:「Love never ends.(永遠不止息)」,但是沒有翻譯出永遠不失敗,或是永遠不倒塌,或是永遠不認輸這樣的意思。
Ⅰ、引言:陳成貴與呂院雅的故事
一講到愛是永不止息,我就想到一對新婚夫婦,新郎叫陳成貴,新娘叫呂院雅,一個是新加坡人,另一個是加拿大人;一個是羅維導演想要栽培繼李小龍之後的第三條龍,他是武打演員,身材很漂亮,身體很壯碩,身手很矯捷,滿有大好的前途,另一個學的是廣播導播,後來作香港衛視的導播,神把他們兩個人從新加坡、加拿大帶到香港,他們在香港認識、戀愛、結婚,1993年8月28日他們的婚禮羨煞了很多人,郎才女貌、天作之合,他們要一起編織一個美好的夢。那裡知道,這個夢才兩個禮拜,就變成惡夢一場,新婚才兩個禮拜,新郎就被診斷有NPC(鼻咽癌Nasopharungeal Carcinoma),而且是第二期,醫生說活不過六個月,如果你是新娘,才結婚兩個禮拜,就發生這樣的事,你會有什麼樣的感觸?當然很難過,可是呂院雅無怨無悔的照顧陳成貴,前前後後照顧了一年又九個月,他的樣子因為腦部腫瘤不斷的腫脹,面容扭曲,變得越來越不成人形,眼睛都被推擠到旁邊去了,之後腫瘤吞噬掉鼻子和腦子,鼻孔不時流出很多腥臭黏稠的黑黃色液體。在照顧陳成貴的時候,呂院雅自己也得了類風濕關節炎,痛到不能走路,她就坐著輪椅照顧她的先生,一直到他離開世界。1995年5月14日,成貴安息主懷,這個感人的故事就被傳神(浸傳中心)拍成電影,現在在基督教書房還可以買到這張VCD的影片,這是真實發生的事情,這種不管怎麼樣的情況,不管怎麼樣的打擊,還是守著婚姻的承諾,這就是愛永不止息。
Ⅱ、愛永不止息
1、 希臘文:倒塌πίπτω(pipto))
我們看一下聖經這個重點的字,永不止息或是永不失敗,它的希臘文叫作πίπτω(pipto)。
2、 英 文:never fails
(NKJ)(NIV)(NAS) never ends (NRS)
πίπτω(pipto)的意思,在英文有Love never fails和Love never ends兩種不同的翻譯。
3、 中 文:愛是永不止息(和合本)
愛是永恆的(現中修)
中文是把Love never ends翻譯出來,英文翻譯的fails和ends這兩個字有關係卻不完全一樣,never ends就是無窮無盡,它表示的是時間的長度,英文叫作never ends permanence,愛是根據時間一直往前走的,是不會停止的;可是never fails它強調的是不屈不撓,所強調的不是時間的長度,而是韌性,怎麼拉扯都拉不斷,就是不屈服、不放棄,它是love fails perseverance,與這個相關的不是時間的問題,是外面的打擊、裡面的創傷、裡面的痛苦,不會讓愛很快的被放棄,就是堅持。詩篇一百零二篇27節說:「惟有祢永不改變;祢的年數沒有窮盡。」這個就是never ends所要表達的。這個字πίπτω(pipto),耶穌基督在講比喻的時候曾用到這個字,祂說:「雨淋,水沖,風吹,撞著那房子,房子總不『倒塌』,因為根基立在磐石上。」(太7:25)這個「倒塌」就是πίπτω(pipto),它的重點不在時間,重點在外面有雨、有水、有風、有衝擊要把它打倒,可是因為它建造在磐石上,所以它就是不倒塌,就是可以經的起考驗,熬的起痛苦那樣的愛。我覺得,如果愛永不止息,不屈不撓(perseverance)應該是原因,無窮盡(permanence)則是後果,這兩者是有關係的,就因為我們從上帝領受這種不屈不撓的愛,我們才可以永不止息,permanence (無窮盡)是指享受愛的結果、是快樂的,可是中間是有一個很痛苦的功課要學習,就是perseverance (不屈不撓),在困難打擊下,你怎麼堅忍,咬著牙齒忍耐,然後勝過那些艱難,我覺得這方面我們可以學習很多的功課,也是今天要跟大家一起分享的重點。
Ⅲ、四種愛情 (C.S.Lewis)
1、 親情Storge:血緣 Kinship
我們的青年團契將舉行福音茶會,聚會中要一 起觀賞納尼亞傳奇(The Chronicles of Narnia)。它是英國的魯益師 (C.S.Lewis)所寫的一本書,魯益師他除了寫Narnia之外,他還寫一本書,那本書我在開始講愛的系列時,曾經跟大家介紹過,書名叫作The four loves(四種愛)。有沒有人還記得這四種愛,是哪四種?我是用「情」來表示,有親情(Storge)、友情(Philia)、愛情(Eros)、恩情(Agape)。當保羅說「愛永不止息」時,他是在講親情嗎?他是在講友情嗎?他是在講愛情嗎?還是他講的是恩情?因為他在聖經裡面用的字是Agape,Agape其實是第四種愛,我們可以來回想一下這四種愛:我們說親情叫作Storge,Storge就是彼此有骨肉的關係,有DNA的關係、血緣的關係,就像父母對孩子,天生就是會愛他們,這個是上帝給我們的本能,尤其是母親愛小孩。像這種血濃於水的母愛,有時候到了生死關頭的時候也會垮掉無法去愛孩子,在飢荒沒飯吃的時候,到最後沒辦法,就易子而食,連孩子都吃掉了,到這樣悲慘的地步,耶利米哀歌這樣說:「慈悲的婦人,當我眾民被毀滅的時候,親手煮自己的兒女作為食物。」(哀4:10)這是很悽慘的情況,父母的愛在平常來講不容易垮掉,可是被逼到絕境的情的時候也會出狀況。
2、 友情Philia:興趣 Interest
友情有時是建立在共同喜歡的興趣上,我喜歡下棋,你也喜歡下棋,我們就變成好朋友,不只下棋還會聊天,彼此變得很要好。這樣情投意合的好朋友,有一天如果遇到利害衝突的情況,有時候也會翻臉成仇,詩篇四十一篇9節說:「連我知己的朋友,我所倚靠、吃過我飯的也用腳踢我。」在我家吃過飯的還用腳踢我,遇過這樣的情形嗎?被出賣的感覺很不舒服,但是有時候會遇到,所以友情也不是永恆的。
3、 愛情Eros:吸引 Attraction
那麼愛情總可以持久些吧?畢竟愛情被吸引的不是興趣,而是這個人本身,對方的一些優點吸引著你,不管是她的美麗或是溫柔都好,這是由於互相吸引而結合的愛情。可是甜情蜜意,結婚以後卻變成水火不容,這是怎麼回事?本來彼此喜歡,怎麼會變成個性不合呢?原來結婚以前沒有發現他有這些個性。舊約裡的暗嫩很喜歡他瑪,可是暗嫩一旦得到她的人以後,聖經說:「隨後,暗嫩極其恨她,那恨她的心比先前愛她的心更甚…」(撒下13:15),所以愛情也會這樣變卦,愛情也無法持久到永恆。
4、 恩情Agape:慈憐 Compassion
只有第四種愛,是保羅在哥林多講的「永不止息的愛」,這個叫作恩情,是很特別的一種愛,叫作Agape,這種愛是慈憐(Compassion)的愛或是恩慈的愛,這種愛是會堅忍的,是會慈悲憐恤的關懷,是會原諒對方、扶持對方,甚至有敵意也可以把敵意化為善意這樣的愛,這種愛是可以永不止息的。耶和華上帝就有這樣的愛,「耶和華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赦免罪孽和過犯。」(民14:18)祂有赦免的愛,這種愛是會永不止息,是會超過上帝給教會的許多恩賜,現在我們就要一起來看這一段聖經。
Ⅳ、最大的是愛
1、 話語恩賜的有限與暫時
先跟大家解釋一下今天這段經文。這一大段其實有三個重點,第一個重點談到有三種話語的恩賜是有限的、是暫時的,經文裡提到講道的恩賜、方言的恩賜、知識的恩賜(林前13:8),這三種我都把它歸類為話語的恩賜,那麼它有兩個重點,第一個重點是它是有限的,就是不能夠完全知道;第二個,它是暫時的,因為會「終必歸於無有」,還會「終必停止」,當哥林多教會為恩賜的重要性起爭執時,保羅告訴他們這些恩賜都會歸於無有,其實用英文來講,歸於無有不是消失,歸於無有是漸漸淡去,英文叫作fade away,有一首歌是這樣唱的:「Old soldiers never die, never die, they just fade away…」,他們不會死掉,但是他們會漸漸從歷史的舞台上淡出,所以它的停止不是突然的停止,是漸漸的消退,等一下我會解釋,這三個恩賜「終必歸於無有」,「終必」就是慢慢的淡出。
2、 完全的來到有限歸無有
什麼時候話語的恩賜會完全停止、會淡出到沒有呢?聖經說:「等那完全的來到,這有限的必歸於無有了。」(林前13:10)這裡有三個字「完全的」,「完全的」是什麼意思?是指什麼?這就很有意思囉,因為「完全的」一來,這三種恩賜都要說bye bye,「等那完全的來到,這有限的必歸於無有了。」這個「完全的」是指誰?是指什麼?很多學者一直要解釋這個問題。經上提到如今常存的有「信、望、愛」,看來不會歸於無有的有這三樣東西,可是在這三樣中,保羅還分大小,最大的是「愛」,這句話在講什麼?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這三個字「完全的」。什麼叫作「完全的」呢?歷史上有三個種解釋,也許有更多,第一個解釋就是反靈恩派的解釋,反靈恩派的解釋就叫作「靈恩停止說」,因為聖經說方言要停止,他們說先知預言(我們翻譯成先知講道)要停止,方言也要停止,知識也要歸於無有,這個「完全的」指是什麼?就是新約全書。當新約全書完成以後,就不需要教會牧師再講這個、講那個了,以前沒有聖經就要靠這些傳道人講道,後來神帶領我們把聖經完成,把上帝的旨意都講完以後,這些話語的恩賜就不需要了,所以「方言停止論」是聖經派的人,他們用聖經來代表「完全的」,因為聖經一完成,那些都不必了,不必再講方言、說預言。問題是講這樣的人,他們的教會到現在牧師還是在講道,照理說應該是聖經一完成教會就解散,牧師可以改行做其他工作,因為牧師不必也不需要再講道了,但是歷史事實卻不是如此,到今天我們還是每個禮拜天在教會聚會(至少你們今天還在此聽講道),反靈恩派的這個解釋看來有一點勉強,因為在教會歷史沒有辦法得到支持。
第二種認為「完全的」,不是指聖經,而是指耶穌。耶穌再臨的時候,當然牧師就沒有工作,因為耶穌來了,不必講道,「完全的」來了以後,就是經文裡的「…到那時…」,所以這是「再臨論」。當基督再臨的時候,話語的恩賜都不需要了。這種解釋大部分都覺得正確,唯一的問題是基督來是突然的,基督來不是fade away,祂不是慢慢的來,然後讓講道慢慢消失,經文裡是說講道(預言)、方言、知識的恩賜的需要是慢慢變少,但是基督是突然來的事件,「完全的」是突然的來到,這就和話語的恩賜是慢慢地消失,在時間上又有一點搭不攏。我比較接受的解釋是用整段來解釋,整段經文有一個重點就是「愛」,對不對?「愛」是那「完全的」,如果是這樣的的話,我有一些根據,第一個根據是聖經裡提到的「完全」,例如馬太福音第五章48節說:「你們要完全,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像天父一樣完全是怎麼樣的完全呢?路加在詮釋這同樣一件事情時,他不是寫「完全」,而是說:「你們要慈悲,像你們的父慈悲一樣。」(路6:36)所以就某種角度來講,聖經所說的「完全」,是指在愛裡面的完全,是慈悲慈憐的愛,就是Agape的愛,我們如果能夠像上帝一樣的去愛時,我們就完全了。並且這個愛裡面的完全,不是就沒有缺點,而是可以漸漸的長大,保羅也這樣講:「我作孩子的時候,話語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意念像孩子,既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丟棄了。」所以在這裡給我們一個觀念,這是一個漸漸長大的過程,我們的愛心是漸漸長大的。
再進一步講,為什麼在教會裡面要有牧師講道?為什麼要說方言?為什麼要有知識的言語?其實最主要的目的是要讓弟兄姊妹對神的愛能夠認識,而且能夠體會,而且能夠進到愛裡面成長。基督教所說的,不管講的再怎麼樣多,重點就是「神是愛,我們也要彼此相愛」,這是唯一的重心。當牧師或主日學老師教大家什麼是愛的時候,就像我花了那麼多時間在講什麼是愛的時候,如果弟兄姊妹聽道,回去以後在生活上、在婚姻裡面活出這個愛的時候,慢慢牧師就不需要再一直講了,因為大家已經學會了,大家已經體會到什麼是愛,已經進到愛的裡面了,牧師講道的需要性就慢慢的越來越少,用這樣的角度來解釋的話,就說的通了。我們可以畫一個簡圖來說明(如下),就是當弟兄姊妹從屬靈嬰孩漸漸的長大成人,對人對神的愛心慢慢增長的時候,牧師繼續講道的需要就越來越少,話語恩賜有逐漸漸少的走向。我們期待牧師越講道,弟兄姊妹會越愛人愛神,這是最主要的目的,當大家的愛越多的時候,使用話語的需要就越來越少,可是有一個決定性的事件,就是到耶穌還沒有來以前,可能我們的愛心還不夠完全,我們還需要牧師講道,只是到後來這個工作越來越少,因為大家會越來越相愛,就不需要牧師一天到晚再講了。
3、 信望愛當中最大的是愛
耶穌再臨以前叫作「如今…」,在「如今」當中,我们希望愛心能夠漸漸的成長,像孩子長大成人般,希望在教會中話語的恩賜需要可以慢慢地減少,可是有三樣東西是不能夠減少的,就是「如今長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東西,在耶穌還沒有來以前我們需要「信」、我們需要「望」、我們需要「愛」,需要這三樣東西支持著我們繼續走到耶穌再來的時候,到那個時候信望愛都要起變化。我們「信」,是因為我们看不到耶穌,「…卻因信他就有說不出來、滿有榮光的大喜樂。」(彼前1:8)耶穌來的時候是「到那時就要面對面了…」,我們能夠看到耶穌了,根本就不需要信,現在我們沒有看到耶穌,所以我們需要用信心來接受耶穌、到那一天因為看到了,信就不需要了。「盼望」是因為事情還沒有來臨,我們今天的社會有很多的問題,我們希望耶穌再來的時候,這個世界是公義的、是和平的、是充滿愛的,「但我們照他的應許,盼望新天新地,有義居在其中。」(彼後3:13)盼望是對將來還沒有發生的事情的期待,可是到耶穌再來的時候,新天新地已經來了,我們已經進入永恆裡面去了,所以盼望也不需要了。只有一個東西會從現在一直帶到永遠,那個東西就是「愛」,所以保羅大膽的說:「…其中最大的是愛。」(林前13:13)為什麼「愛」是最大的呢?因為它超過時間的限制,它是可以進到永恆的,愛和永恆有無法分割的關係,因為上帝是愛。
Ⅴ、愛與永恆
1、 主耶穌接納的愛讓撒該進入愛的國度
愛和永恆的關係是很特別的,永恆是一種愛的關係的狀態,之前曾牧師所講的撒該的故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路19:1~10),撒該為什麼被改變,因為耶穌跟他說:「今天要住到你家」,為什麼?因為大家都不喜歡撒該並且排斥他,他最需要的是被接納、被當做朋友,所以耶穌先對撒該表現出接納的愛(Accepting love),第二天撒該對耶穌說:「我財產的一半分給窮人」,你看到撒該的改變嗎?撒該因為耶穌的愛,他自己體會到,也受感動,他自己就活出對別人的愛,撒該已經進入愛的國度,也就是進入永恆,所以耶穌說:「今天救恩到了這家」,因為撒該已經被愛轉變。我們問問自己,如果你家裡本來就不是信基督教,你是長大以後才信耶穌,有多少人是因為看到基督徒所表現出來的愛受感動,才願意說:「如果是這樣的生命,我也喜歡作基督徒,如果當基督徒能夠被耶穌的愛充滿,能夠越來越知道怎麼愛妻子,怎麼愛家人的話,為什麼我不要?」所以愛是讓人願意進入永恆的力量。
2、 主耶穌對弱勢者的愛讓我們進入神的國
反過頭來講,我已經受洗、我已經信了耶穌,如果在生活當中,我的愛沒有像小孩一樣慢慢長大的話,到將來耶穌再臨的時候,恐怕我的受洗、我的信、我的望,都救不了我,我也進不了永恆。這是耶穌說的,到那一天有兩種羊―山羊和綿羊,耶穌會把山羊和綿羊分別出來,怎麼分呢?就是看他們對那些弱勢者的愛,來分出山羊和綿羊的不同,不是因有沒有受洗、作禮拜來區分,耶穌說:「因為我餓了,你們給我吃,渴了,你們給我喝;我作客旅,你們留我住;我赤身露體,你們給我穿;我病了、你們看顧我;我在監裡,你們來看我。」(太25:35~36)如果「這些事你們既作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40節)是用這樣來分別,綿羊到神國,山羊到永火,哇!這個差別就很大了,你知道如何進入永恆嗎?未信主的人,是因為愛的感動來進入永恆,信主的人進入永恆,也是因為他的愛在今生能夠成長、落實,有愛的人就可以進到永恆。
Ⅵ、堅忍的愛
在我們還沒有到「完全」以前,在今生今世我們的愛是會受到考驗的,堅忍的愛不是無窮的愛,而是不屈不撓,因為有不屈不撓,才可以享受無窮無盡。這個不屈不撓把它解釋的最好的是一個基督教的作家,他是十九世紀丹麥的哲學家,他叫作齊克果(Søren Kierkegaard,1813-1855),他的書有點艱深難讀,思緒複雜,他是存在主義的鼻祖,他一直在基督教的信仰中掙扎,他對當時的教會不滿,在掙扎之後,他寫下心得,留下很多很好的書,其中有一本小書專研哥林多前書十三章,裡面有一章(Chapter),就寫這一句「愛永不止息」,他用的抬頭叫作Love abides,他的書名叫作Works of Love(1847)。他說愛不是感覺,愛不是羅曼蒂克,愛是辛苦的工作,愛要做很多工作才是真愛,這個愛才會持續下去,所以我把它稱作「愛之工」;在「愛之工」裡面有一章,他專門寫這兩個字Love abides(愛永遠續存),我把它叫作「愛長存」。齊克果很厲害,他用了很多圖像,來表達Love abides這兩個字到底是什麼?什麼叫作堅忍的愛?什麼叫作永遠的愛?愛是要做多少工?那是他強調的,要做多少工才能夠達到那種永遠的愛、那樣的理想狀況?
1、 信實的愛
齊克果以跳舞的圖像來表達愛,愛讓兩個人互相靠近,當有一個愛人的人(Lover),發現一個他所愛的對象(Loved),所以有愛人者和被愛者,這個愛人者欣賞這個被愛者,也喜歡他,就對對方伸出友誼的手,說:「讓我愛你好嗎?」這是一個邀請,被邀請的人要決定是否要接受他的愛,這個被愛的人被對方感動以後,發現對方是誠懇的,他講的話是真的,所以被愛者也伸出手說:「好,我接受你的愛。」這樣就形成了一個獨特(Unique)的愛的關係,兩個人所伸出的手(給予對方的)就是他們之間的愛。兩個人一旦把手牽起來以後不是就沒事了,兩個人會開始跳雙人探戈舞(Tango),要舞到哪裡?要舞到共同的明天。愛帶來盼望,期待將來我們要怎麼樣,將來我們要在哪裡買房子,將來我們要有幾個小孩,將來我們要地老天荒海枯石爛…,齊克果說這就是開始跳雙人舞。可是中間會有困難、會有打擊、會有創傷,這個時候你要做什麼工作?讓那個愛能夠勝過那些問題?讓愛永存呢?當這兩個人要開始跳雙人舞時,第一步要手牽手。當結婚典禮時,新娘把手伸出來,新郎把她的手牽起來,然後用戒子套在對方手指上,這是兩人要開始手牽手的一個表示,戒子是代表對對方的一個承諾,這叫作盟誓,「我這輩子不管遇到逆境順境、生病健康…我都要愛你。」這是愛的第一個工作,我今天跟你講的話是一個開放的承諾,一直到我離開世界,我就是要這樣愛你,這是把兩個人牽起來的――信實的愛,承諾盟誓。這樣的愛必須是持續的,不是今天愛你明天就不愛你,那樣的愛就沒有價值,從現在開始一直到我離開世界,這樣的一個承諾叫作信實的愛(Faithful love),兩個人中間這條線(彼此伸出的手)就是一個承諾的開始。就像上帝對我們應許的愛,「因為耶和華本為善。他的慈愛存到永遠;他的信實直到萬代。」(詩100:5)
2、 捨己的愛
可是如果夫妻兩個人只有這樣子的愛其實不夠,我永遠跟你在一起,可是我也不幫你、不理你,不顧你,只是永遠跟你在一起,那就有問題,愛還需要加上某些東西,這個永遠才可以變成是個喜樂。我们需要用一個厚厚的保護膜把它包起來,讓它更牢固,這個保護膜叫作捨己的愛。以前我最大,我一個人吃飽全家吃飽,現在結婚了,為了你,我願意自己擺下身段,我不會堅持自己的看法,我會照顧你的需要,我會體貼你的心情。有些地方的人在結婚典禮的時候會要求新郎幫新娘洗腳,學習耶穌蹲下來,服侍對方,是這樣的愛,讓這個承諾變成真實是有實質的,在實際生活上讓相愛的人體會到什麼叫作被愛的甜蜜。耶穌說:「我是你們的主,你們的夫子,尚且洗你們的腳,你們也當彼此洗腳。」(約13:14)這代表謙卑、不堅持自己的意見,願意照顧對方,願意服侍對方的心志,這樣的愛就很牢固了。這樣除了有盟誓,又加上互相的款待、服恃,兩個人可以持續的跳著雙人舞。
3、 等待的愛
可是環境和現實不是只有這樣,有時候兩個人在跳舞的時候,會發現有更漂亮的舞伴走進來,有時候不小心踩到對方的腳,有時候不小心扭到手,舞步不對,互相有傷害,外面有壓力有困難,有工作和小孩子出生等等這些問題,慢慢會把這個很甜美的愛侵蝕掉。一直到有一天,也就是齊克果所說的Breaking point(破損點),兩人中有一個人認為:「我已經受不了這個婚姻,沒有辦法再忍受下去了,我決定要終止這個愛,我要離開。」到那一天,這個被愛者決定把手收回、離開了,他沒有辦法再愛下去,也許是離婚,也許是住在一起,可是不再跟對方講話,他的這個愛停止了,可是還有一個人在愛著對方,齊克果說這個叫作Love abides,愛本來是一個愛人者,加上一個被愛者,還有兩個人之間的愛,可是這個被愛者因為受不了痛苦,他決定離開以後,現在剩下一個愛人的,還有他的愛,這個被愛者可以不愛對方,可是他沒有辦法規定愛人者不可以繼續愛他,愛人者的愛沒有辦法被他帶走,齊克果說剩下的一人,還有他的愛,他說這個叫作Love abides。你想一想,他用的比喻很好,他說如果兩個跳舞的人跳到一半,被愛的舞伴跑走了,愛人的如果站在那邊兩分鐘、兩個小時、兩天、兩個月,觀眾會不會覺得怪怪的,愛人的一直站在那邊等待那個跑掉的人可以回來,代表這支舞還沒有結束,這支舞還要繼續下去,齊克果說這種愛是一種很可貴的愛,並不因為一個人放棄,另一個人也跟著放棄而讓愛止息,因為兩個人都停止了,兩個人只要還有一個還願意再多等一下下,這個愛就有機會繼續下去,有沒有可能?有可能。因為有一方還不放棄,有一方還要等待,這個叫作等待的愛(Waiting love),愛人者決定這隻手繼續伸出來,他決定繼續保持這個愛的姿勢,給對方有一點時間,決定要不要再回來,不管那個傷痛是怎麼樣,是我不對、是你不對,我們能不能繼續下去,齊克果說這個叫作等待的愛,雖然現在已經是很慘了,可是對將來還有一種開放的期待。神在挪亞的時代等了一百二十年,「就是那從前在挪亞預備方舟、神容忍等待的時候,不信從的人。」(彼前3:20)這個愛很痛,因為對方已經不愛你了,可是你繼續的愛下去,你繼續的保持那個姿勢,那個姿勢保持久了是會疲累的,可是你繼續,這樣的愛不保證有一天會回復,如果這個被愛者有一天看見,被你感動回來,他也有可能像浪子的爸爸,在孩子還沒有回來的時候,仍舊引頸而盼,就是在那邊等待,期待孩子哪一天會回來。(路15:20)
4、 饒恕的愛
這個被愛者受到感動又回來了,當他回來的時候,愛人者就用更大的愛把對方包起來、把他擁抱起來,「不管過去發生過什麼,我們重新再來,我們要用更大的愛來勝過,這當中的傷害我們都用饒恕來化解」,這也是一個很重的工作。饒恕的愛,原諒對方,把對方用愛擁抱起來,這個就是Agape的愛,就把那些曾經被傷害、曾經幾乎要結束的愛再把它重建起來,聖經說:「並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神在基督裡饒恕了你們一樣。」(弗4:32)
5、 親暱的愛
這樣的愛,經歷過痛苦、經歷過考驗,勝過以後,它不會只停在那邊,它會繼續往前走,結果是這兩個人的距離會越縮短,擁抱以後,他們彼此就越相愛,兩人距離就越來越近,表示兩個人的親密程度會增加,兩個人彼此認識的程度會加深,保羅講愛的時候提到一句話,他說:「…到那時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樣。」(林前13:12)有沒有注意到這句話?知道和愛有關係嗎?是有關係的。主完全的愛我們,主也完全的認識我們,我對主還沒有完全的愛,所以我對主的認識是有限的、是部分的,到那一天,我希望我對主的愛是完全的,我可以完全的認識主。當夫妻兩個人是完全互相認識,那個愛是最親的愛,更深認識的愛,我現在對主的愛有限,所以我對祂的知道也有限,祂是完全的愛我,主也完全的知道我,我今天是這樣子沒關係,我希望藉著神話語的鼓勵,我會慢慢的成長,到那一天我對主的愛是完全的愛、對主是完全的認識。
6、 合一的愛
最妙的是,在那樣的理想情況下,到那個「完全」的時候,彼此的距離消失了,最後分不清楚是兩個人還是一個人。合一的愛是個奧秘,那就是我們上帝的奧秘,上帝是愛,聖父、聖子、聖靈彼此愛到完全分不出來,完全是一體,這合一的愛,是最終的理想,這是一個最大的奧秘,保羅說:「(基督用這樣的愛來愛我們),這是極大的奧祕,但我是指著基督和教會說的。」(弗5:32)
VII、結論
上帝對以色列說:「我以永遠的愛愛你,因此我以慈愛吸引你。」(耶31:3)耶穌對祂的學生說:「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約13:34)上帝既然用永遠的愛愛我們,我們也要這樣來相愛。讓我們不管在婚姻、親子、朋友或是教會的關係裡,學習以上帝的愛來彼此相愛。讓我們一起禱告。
「愛我們的主,謝謝祢,讓我們這一生經驗很多的愛,我們接受、我們給予、我們享受許多各式各樣的愛,我們有親情,從我們出生就領受父母保抱的愛,我們也慢慢長大,現在有自己的孩子學習親子關係,也享受天倫之樂。 長大後祢也給我們友情讓我們在朋友間得到友誼,使我們的生命得到滋潤和快樂。主,祢也讓我們能擁有愛情,祢讓我們遇到所喜歡的對象,能夠戀愛、結婚,承諾一輩子要一起相愛,主,不管是親情、友情、愛情,我們在愛裡面或許也受到傷害,或許也遇到挫折,主,我們多麼渴望,祢那Agape恩情的愛,使我們得到力量,可以來轉化我們這些受到挫折的友情、親情或是愛情,讓我們可以勝過傷害,讓我們可以勝過困難,讓我們可以享受那永不止息的愛,讓我們可以學習愛的功課。幫助我們能夠堅持對對方的承諾;能夠用謙卑的心互相服侍;能夠在對方已經放棄的時候,我們還能夠等待;能夠讓彼此的愛多一點點的機會和盼望,當對方回頭時,讓我們能夠學習饒恕,互相接納。幫助我們透過愛人,讓我們更認識彼此,越瞭解對方,甚至我們可以經歷到那個最大的奧秘、那個合一、那個榮耀的愛,求主聽我們的禱告,禱告奉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