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27日 星期日

神的翅膀 -- 黃雅慧 神學生

寫作於2008.04.27
作  者: 黃雅慧 神學生
經文    出埃及記十九章46節、瑪垃基書四章56節


之前網路上流行一則關於鳥的故事,每一次看都覺得很感動。有一次美國黃石公園發生森林大火。滅火之後,國家公園管理員去巡視損失的情形。在一棵樹下的灰燼中,發現一隻鳥非常優雅的展開翅膀,停在樹根的空隙中一動也不動。管理員好奇的用棍子去推牠,結果他看見一個畫面,讓他久久說不出話來。有三隻小鳥從這隻鳥的翅膀下,很快的跑出來。原來這隻鳥為了保護牠的幼鳥,在有毒的煙霧和熱氣上升之前,先將幼鳥背至樹下,用牠的翅膀遮蓋牠們。即便在大火之中,也不離開。當我想像一隻鳥用翅膀保護幼鳥的這個畫面,牠願意用自己的生命換取孩子存活的機會,不知道弟兄姐妹會不會聯想到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祂願意為我們釘死在十字架一樣。在這個故事,我們看見一隻鳥,牠用翅膀提供溫暖的懷抱,來遮蓋保護牠的孩子。  

上帝也有翅膀喔!今天的經文,是關於出埃及的故事,上帝要摩西向以色列百姓說:「『我向埃及人所行的事,你們都看見了,且看見我如鷹將你們背在翅膀上,帶來歸我。如今你們若實在聽從我的話,遵守我的約,就要在萬民中作屬我的子民,因為全地都是我的。你們要歸我作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這些話你要告訴以色列人。」(出19:4-6)」上帝的翅膀好像老鷹的翅膀,要將以色列人背在翅膀的上面,帶領他們。 

一、翅膀的聯想: 

在希伯來文,翅膀是 ,這個字,除了翅膀之外,還有其他不同的用法和解釋。其中,直接和上帝有關係的,有兩種。第一個是基路伯的翅膀,第二個是神的翅膀。 

1. 基路伯的翅膀:上帝命令摩西「要用金子錘出兩個基路伯來,安在施恩座的兩頭。這頭做一個基路伯,那頭做一個基路伯,二基路伯要接連一塊,在施恩座的兩頭。二基路伯要高張翅膀,遮掩施恩座。基路伯要臉對臉,朝向施恩座。要將施恩座安在櫃的上邊,又將我所要賜給你的法版放在櫃裏。我要在那裏與你相會,又要從法櫃施恩座上二基路伯中間,和你說我所要吩咐你傳給以色列人的一切事。」(出25:18-20)在這裡我們看見。上帝要在基路伯翅膀的中間和摩西面對面說話,代表上帝的顯現臨在。施恩座置於約櫃之上,成為與以色列同在的記號。在施恩座上的上帝,是樂意賞賜恩典給人的上帝。 

2. 神的翅膀:記載在路得記中,波阿斯對路得說,「願耶和華照你所行的賞賜你,你來投靠耶和華以色列 神的翅膀下,願你滿得他的賞賜。」(得2:12)這是舊約中,唯一一處經節直接寫到神的翅膀。這是波阿斯對上帝的認識,波阿斯相信,上帝喜悅路得倚靠的信心,即便生活困苦時,仍然願意為著婆婆來付出的媳婦,上帝要使她安歇得到保護。上帝的翅膀是給人安穩休息的地方,代表上帝的保護。 

翅膀比喻上帝同在的恩典和保護,我們看見上帝疼愛以色列人,如同父母對孩子的愛,不忍心看孩子吃苦,不願意他們在埃及過著奴隸的生活。當聽見以色列的呼求,就呼召摩西,行神蹟降十災,讓他們真實經歷上帝拯救的作為。這種父母對孩子的承諾,化為真實的行動。上帝當以色列人的父母,是用信實的態度,認真對待他對以色列的承諾應許,他的話語如同約定都會實現。不是以色列人做了什麼努力或者他們有好的表現和功勞。只因為上帝愛以色列。他們所要做的就是相信上帝信實的拯救,順服接受上帝的引導。一切上帝所賞賜的恩典,都是上帝樂意主動賞賜給以色列的。

二、神的翅膀下三種訓練:

上帝如同老鷹將以色列背在翅膀上,有一個非常清楚的目標,就是引導他們來歸向祂自己。神的翅膀是有方向的,他對以色列的帶領也有方向。這個方向是透過階段性的訓練,讓以色列人進入祂同在的親密關係。 

1. 第一階段:屬我的子民 

上帝要摩西對法老王講:「耶和華這樣說、以色列是我的兒子、我的長子.我對你說過、容我的兒子去好事奉我、你還是不肯容他去、看哪、我要殺你的長子。(出4:22-23)。」上帝宣告祂和以色列的關係就是父子。以色列是屬與祂的,祂絕對不容允法老用奴隸的方式對待以色列。當上帝降十災,實現祂的話語,擊殺埃及全地的長子。上帝和以色列立約,表明上帝是用父親的身份,強調以色列就是祂的孩子,祂的寶貝。到了新約,上帝進一步實現自己的約定,透過獨生子耶穌基督,使外邦人也得到拯救,「讓全地都成為祂的」。因信稱義這份救恩,讓我們都可以成為祂的兒女。 

在上帝和以色列的約定中,我們看見凡是屬於耶和華的,要學習的是聽從祂的話,學習祂的律法和命令。對我們來說,這個學習就是要有正常的靈修生活。因為靈修生活是我們和上帝面對面的時間。人是在溝通分享的過程,慢慢建立彼此的關係,更何況是親子關係?當父母發現與孩子分享的時間變少,就開始有一種疏遠的感覺,甚至越來越不瞭解孩子的想法。相同的,當我們讀經禱告的時間愈少,就表示我們對上帝的關係開始疏遠了。實際上,上帝把我們當作寶貝,他知道我們的軟弱、困難。過去上帝保護以色列人脫離法老的奴役。今天上帝也要保護你,離開你的困境、痛苦和迷惑。誰是你的法老王?什麼是你的埃及地。你願不願意禱告,尋求你的父親,上帝的幫助? 

2. 第二階段:做聖潔的國民 

上帝要祂的的子民聖潔,因為祂是聖潔(利19:1)。上帝呼召以色列人過聖潔的生活,是與萬國最大的區別。一切關於生活的,食衣住行都要分別出來。因為以色列生活的環境是在一個崇拜偶像的列國之中,為了幫助以色列和上帝維護親密的關係,上帝不容許任何破口,進入以色列人的生活。於是立了許多律法,幫助以色列從意念到行為,有清楚的界線,活出聖潔的品德。新約中,這種個人聖潔的品德,轉變成為聖潔的團體,要所有的基督徒活出天國子民的模範,向未信主的人活出美好的生命見證,也就是這幾個星期蔡牧師不斷教導的,是見證也作見證。 

我們一起來想想,自己真的是家人、是同學、是同事、是朋友在生活上的一個見證嗎?我們的生活就是見證嗎?還是,只有星期天做一個敬拜上帝的基督徒,一旦離開教會,就把這個身份換下來?在教會用教會的標準,在社會用社會的標準?平常的生活和信仰的生活是切割的?上帝愛我們,祂要的是我們的全部,是一個星期七天都用祂的標準,每天成為祂的活廣告,用置入性行銷的方法,用耶穌的教導,在社會中成為是見證也作見證,讓人看見我們,就渴慕來認識耶穌。 

3. 第三階段:做祭司的國 

祭司代表職分,也是在會幕中服事上帝的人。過去蔡牧師對祭司的教導,今天再複習一次,七項重要的服事。第一項,銅祭壇的服事,就是獻祭。第二項,洗濯盆的服事,手腳要洗乾淨,做聖潔的服事。第三項,金燈臺的服事,讓上帝的光永遠照亮。第四項,金香壇的服事,就是禱告。第五項,陳設餅的服事,就是提供人上帝的供應。第六項,贖罪的服事,就是帶人來到上帝的面前。最後,第七項,祝福的服事,幫助人帶著上帝的祝福與恩典回家。上帝從這些教導,幫助我們過一個服事的生活,成為服事祂的人。 

上帝呼召以色列成為祭司的國,原意是要全以色列成為列國的祭司,服事列國,幫助他們認識上帝。可惜他們因為害怕,上帝只好從他們中間揀選亞倫的後裔,成為服事會幕的利未支派,其他以色列人不僅失去服事的機會,反而成為需要被服事的人。到了新約,耶穌基督的寶血,完成一切的贖罪,只要願意相信耶穌基督的人,可以在耶穌的救贖中成為聖潔,並且成為上帝的孩子。得到這個身份的人,都要得到祭司的身份。上帝要祂的孩子,不僅是一個接受恩典和保護的人。更盼望,祂的孩子可以學習服事,學習付出。 

對我們來說,就是在上帝滿滿的愛中,學習付出時間、付出關心、付出恩賜,成為一個祝福的管道,來幫助身邊的人,一起回到上帝的面前。你可以服事你的家庭、你的同學、你的同事、你的朋友。甚至,你也可以是一個主日學的老師、青少契的輔導、或者是成為教會新朋友、慕道友的屬靈同伴,隨時提供幫助讓有需要的人,得到上帝話語的安慰,聽到我們在耶穌基督裡的見證。帶領他們來到上帝面前,尋求上帝的幫助和祝福。我所愛的弟兄姐妹,我要再一次鼓勵你們,不要失去服事的機會,讓上帝成為我們的教練,訓練我們成為祂的同工。 

神的翅膀,經過這三個階段的訓練,要帶領我們飛翔,進入上帝同在的親密關係。就好像是父母親看孩子長大,在不同階段,運用不同訓練,也會有不同的期待。從成為祂的的寶貝開始,成為祂的見證,最後成為祂的同工。

三、屬靈父母親的形象: 

神的翅膀,好像一幅父母將孩子抱在懷裡的畫像。畫出上帝恩典滿滿、同在和保護的形象。成為上帝的兒女,也要因著上帝的恩典、同在和保護,學習從屬靈嬰孩慢慢的長大成熟。上帝為父母的形象做了完全的示範,讓我們在信仰的道路上,也能夠有機會,面對在信仰上比較軟弱的孩子,或者是初信、正在慕道的兄姐,成為他們的屬靈父母。在這裡我們可以有三種回應上帝,實踐的方式: 

1.保護成為寶貝:我們可以看待屬靈孩子如同寶貝,與他們建立親密信任的關係,提供屬靈的遮蓋,給他們安全感,讓他們願意向我們說出心聲,聆聽他們的需要。接著用上帝的話語幫助他們,學習認識真理,教導他們在禱告中經歷上帝的同在,更重要的是讓他們擁有上帝的生命,成為引導。

2. 建造成為見證:我們需要鼓勵屬靈孩子接近真理,在生活中分辨上帝所喜悅的。面對現代社會似是而非的觀念,幫助他們勇敢用真理來做正確的選擇,在所接觸的各種環境中,活出有基督生命的見證。 

3. 鼓勵成為同工:按照屬靈孩子的恩賜,幫助他們參與服事。鼓勵他們有機會,運用他們的創造力來規劃福音事工。信任他們,放手讓他們去嘗試,在服事中,培養他們負責的態度,和我們一起來服事上帝。 

在教會實習的這段時間,我經歷許多寶貴的經驗。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六十週年慶的時候,全教會總動員,各個團契安排各種不同服事,每一位兄姐投入服事,不是沈重的心情,反而是喜樂的表情。聖誕節期和主日學老師學生在愛玩聖誕夜的同工,大家知道這個服事很辛苦,和以往的經歷都不一樣,卻勇往直前接受挑戰。在學青中看見他們愛主的心成為學習的動力,不管教會哪裡有需要,只要他們的時間可以配合,就樂意接受邀請。在少契看見一群愛孩子的輔導,在少契的福音茶會與我們的孩子同工,他們的創意、勇於負責的態度,對同學能夠來教會聚會充滿熱情,我們在遊戲、聊天中經歷神的愛。還有社青在主裡的熱情。

當我在為教會禱告的過程中,上帝讓我看見一幅異象,上帝的靈如同鴿子,張開翅膀保護我們,讓我們得以在祂的覆庇下,成為社會的光,凡是我們所接觸的人,都能感受這光後面源頭的溫暖。圍牆外黑暗的世界將被圍牆內光明的愛吸引。從牧者、長執、新朋友、招待、愛餐、場地等各種服事,我看見很多屬靈父母的形象。我們教會共同的特質,給我的感覺是溫暖的懷抱、真實的招呼,表達出兄姐內心的接納。我看見主日學老師為了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信仰價值,用心準備教材。我看見青少年輔導,從陪伴中去瞭解青少年成長的迷惑,為他們不斷持守禱告。我看見兄姐在不同的服事中,盡心盡力。我看見長執扛著教會整體發展的信仰責任,隨時提供指導和幫助。也看見三位牧者不斷供應靈糧,盡忠職守在上帝呼召的崗位上。我深深感受,我們的教會是一個充滿信仰活力的教會,若不是有上帝的同在,有誰能給我們這麼多信仰的動力? 

結論: 

上帝像老鷹將以色列背在翅膀上,最終的目的是要他們的心回轉。瑪拉基書 3:17 「萬軍之耶和華說、在我所定的日子、他們必屬我、特特歸我‧我必憐恤他們、如同人憐恤服事自己的兒子。」看見上帝再次稱以色列孩子,上帝肯定以色列百姓和他的關係如同父子,並且盼望屬他的孩子都要歸向他。瑪拉基4:5-6,最後的預言說,「看哪、耶和華大而可畏之日未到以前、我必差遣先知以利亞到你們那裏去。他必使父親的心轉向兒女、兒女的心轉向父親、免得我來咒詛遍地。」耶穌已經完成這個預言,他帶來的好消息,就是上帝同在的記號、要百姓從黑暗的罪惡中脫離,進入光明的拯救,只要願意相信他且回轉的人,就是上帝的孩子。 

親愛的弟兄姐妹,讓上帝成為我們的父母,我們也一起來學習,讓自己成為一個有智慧的屬靈父母。當我們教會在信仰上不斷成長時,上帝也信任我們,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我們。我們有沒有隨時準備好要成為一個屬靈父母,照顧上帝託付給我們的屬靈孩子。我們是否忍心看見他們在信仰上的軟弱,面對生活、面對社會的挑戰,卻沒有人可以陪伴他們、幫助他們。你願不願意張開你的翅膀成為一個主日學的老師、青少契的輔導,或者是成為新朋友屬靈的保護者,將他們背在你的翅膀上,將他們帶回上帝的面前?讓我們一起來禱告。

 

愛我們的主,我們要向你獻上滿心的感謝,謝謝你的愛從來不曾改變。過去你是以色列的父親,如今你是我們的父親,你愛我們如同老鷹將我們背在翅膀上,帶領我們回到你的懷抱。你實現你的承諾,成為我們的保護者滿足我們;成為我們生命中的教練,訓練我們在你的愛中成長。當我們環顧四周,卻發現許多信仰的幼苗需要照顧。求你激動我們的心,讓我們不忍心看見他們的掙扎,願意張開雙手,將他們背在背上、抱在懷裡,學習祢的樣式,成為他們屬靈的父母,陪伴他們一起走在倚靠祢的道路上。我們這樣禱告事奉主耶穌的名。阿們。

2008年4月20日 星期日

小組系列(十一):作門徒Disciplee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8.04.20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經文  馬太福音四章1725節

短片

弟兄姊妹大家平安。上次我們證道的主題是第二里路。還記得什麼是第一里路嗎?是從「是見證」到「作見證」。什麼是第二里路?是從「是信徒」到「作門徒」。在第一里路中,我們所要做的事情是成為一個見證人,如此便有機會在我們欲帶領的人面前為耶穌作見證。第二里路,則是我們所帶領的人在聽了、看了我們的見證後,進而決定要相信耶穌、跟從耶穌;然而不僅如此,他還要在每天的生活當中學習耶穌的樣式,這就是從「是信徒」到「作門徒(Disciplee)」。門徒的英文是Disciple,而我加上一個e,代表作門徒:先學會作門徒,而後才曉得如何帶領別人(Discipler);這也是耶穌到世上來所做的,祂開始傳福音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呼召人來作門徒,當祂最後要離開世界時,祂叫這些作門徒的人去到普天下、帶人作門徒。今天的經文中就可以看出這前後的階段:「來跟我Come and fellow me」(作門徒),之後要帶門徒「去教他Go teach him」;這是耶穌基督要拯救全世界的計畫,讓每個人在聽見耶穌基督的呼召以後,願意到祂面前來作門徒,而過了一段時間,進一步願意到周圍的地方去帶別人也來作門徒。

Ⅰ、引言:Ichthus

當你看到這個記號會想到什麼?想到魚。這是全世界通用的記號,它不只代表魚,還代表基督徒。這個由來可能與耶穌為何找漁夫作祂第一批門徒有關。這個魚的記號由五個希臘文字母組成:Ι(Iota)、Χ(Chi)、Θ(Theta)、Υ(Upsilon)、Σ(Sigma),而這五個字母就是希臘文的魚ίχθύς (fish),同時也是另外五個希臘文字的第一個字母之組合:第一個字是Ιησουῦῡ ς,英文就是Jesus;第二個字是Χριστό ς (Christ);第三個字是Θεό ς (God);第四個字是Υἱό ς (Son);最後一個字是Σωτή ρ (Savior),將這五個字合起來就是「耶穌基督上帝兒子救主」。這是基督教在剛開始傳道時的一個救命記號,因為當時羅馬帝國迫害基督徒,所以基督徒在聚會場所外、或家門口畫一個這樣的圖案作為暗號;如今在羅馬仍可看到地下墓穴有許多這種魚的記號。

可是日子久了,羅馬士兵也看穿這是基督徒的記號,所以後來門徒們就將它變化成一個輪子:

在粗體的部分就是Ι、Χ、Θ、Υ、Σ這五個希臘字首,它們濃縮結合成一個輪子的記號。因此,早期做為基督徒象徵的記號有兩個:一個是魚的圖案,一個是輪子的圖案。今天我們就來看,耶穌找四個抓魚的人作為祂第一批的門徒:

「從那時候,耶穌就傳起道來,說: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耶穌在加利利海邊行走,看見弟兄二人,就是那稱呼彼得的西門和他兄弟安得烈,在海裡撒網;他們本是打魚的。耶穌對他們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他們就立刻捨了網,跟從了他。從那裡往前走,又看見弟兄二人,就是西庇太的兒子雅各和他兄弟約翰,同他們的父親西庇太在船上補網,耶穌就招呼他們,他們立刻捨了船,別了父親,跟從了耶穌。耶穌走遍加利利,在各會堂裡教訓人,傳天國的福音,醫治百姓各樣的病症。他的名聲就傳遍了敘利亞。那裡的人把一切害病的,就是害各樣疾病、各樣疼痛的和被鬼附的、癲癇的、癱瘓的,都帶了來,耶穌就治好了他們。當下,有許多人從加利利、低加波利、耶路撒冷、猶太、約但河外來跟著他。」

耶穌傳道的內容很簡單,可以說就是「天國近了,應當悔改」這八個字。然後,祂去找了兩個人,就是在海裡撒網,稱呼彼得的西門和他的兄弟安得烈;又再找兩個人,就是在船上補網,西庇太的兩個兒子雅各和他的兄弟約翰。這兩對兄弟正在工作中,耶穌是在這樣的時候到他們的工作場所去找他們,而後只對他們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魚」;他們作了一個令我們無法理解的反應,就是他們將船、漁網都丟下,向父親告別,然後跟從耶穌。為何他們與耶穌第一次見面、且耶穌對他們才說了幾句話,他們就跟從了耶穌?在此之外的同時,耶穌也幫助了很多人,包括醫治疾病,所以「有許多人從加利利、低加波利、耶路撒冷、猶太、約但河外來跟著祂」。我們從此處可看見,跟隨耶穌的人有兩種,一種是被祂呼召,他們就放下原本自己的工作、家庭,來跟從祂;一種是看見耶穌那裡有好處,就跑來跟著祂。前者是作門徒,後者是來得耶穌的服侍與好處。

Ⅱ、耶穌呼召門徒 

1. 天國近了應當悔改 (God’s reign vs. our repent)

當我們只看馬太福音時,會以為耶穌基督只呼召這幾個門徒,但若再看馬可福音、路加福音、約翰福音,我們就會發現其實不然。這也是為何我們有四個耶穌傳記的版本,也是為何我們讀經要看整本聖經。從四福音書來看當時整體的情形,我們發現原來耶穌與門徒的關係不是一言可蔽之的:這段經文中的四個門徒之間,是彼此在工作上有合作,如同現在的工會,並且,這兩家之間有親戚關係;他們一對是在船上補網,一對是在船上撒網,雖然做的工作不同,但撒網和補網彼此切切互助,需先將網補好才能再撒網。耶穌講的信息很簡單:「天國近了,應當悔改」,國度就是主權的問題,從現在開始,神要到我們的生命裡來掌權,耶穌說的就是這事已臨到,我們要悔改、並因此而改變。你的生命願意讓神來掌權嗎?耶穌所講的是一個重要的挑戰,是主權要轉換,而這個轉換就是一個悔改、一個改變。

2. 海邊行走本是打魚 (God’s risk vs. our security)

耶穌要將這個道理傳到全世界,祂怎麼做?祂到海邊去,因為祂要找的第一批人是打魚的,祂就到他們的工作場所去找他們。為何耶穌不找拉比的學生、法利賽人、對聖經很熟悉的人?當時打魚的人被視為社會邊緣人,他們的工作是被瞧不起的,但耶穌去找這些人。如同耶穌降生的地方竟是外邊的馬槽裡,這是告訴我們,耶穌到世上來就是找這些邊緣的人。西賽羅(Cicero古羅馬政治法哲學家)在他的一篇文章裡說:「四種最不好的工作,排在最後的就是漁夫」,然而耶穌找他們。

3. 海裡撒網船上補網 (net casting vs. net mending)

打魚就是在海裡撒網,收起來以後就要在船上補網,這是這第一批門徒原本在做的事情。

4. 來跟從我得人如魚 (imitation vs. mission)

耶穌對他們說的是:「來跟從我,我讓你得人如得魚」,什麼叫作「得人如得魚」?有人解釋:「從現在開始,你們就不要再抓魚了,你們跟我一起去抓人」,也有另一種解釋:「從現在開始,用你們抓魚的精神去抓人」,前者是職業的轉換,後者是職業的更新──以前我每天抓魚是為了生計、照顧家庭,即使這工作被人輕視,但它可以供我賺錢養家,但從現在開始,我抓魚不只是為了這些,而是有個更高的目標,就是當我抓魚時,我將耶穌基督「天國近了你們要悔改」的消息傳出去,將我的工作場所變成一個傳福音的機會。前者較不多見,就是將原來的工作完全放下,作全時間的傳道人,而後者就是指,所有的人都可以得人如得魚,用原本工作的精神,去為耶穌基督多得一些人,讓他們也可以進到天國裡。

5. 捨船別父跟從耶穌 (leaving vs. following)

對這四位門徒來說,他們屬於前者的解釋,將工作放下、跟從耶穌。「海邊行走本是打魚」,現在為了要跟從耶穌,必須要做某種割捨,而這種割捨是有代價的,這是一個挑戰。耶穌說:「如果你不愛我勝過愛自己的家人的話,不能作我的門徒」,意思不是要你背棄家庭,而是你最高忠誠的對象改變成為主耶穌基督。「海裡撒網船上補網」,要撒網,但同時也要記得補網。「來跟從我得人如魚」,用得魚的方法來得人,用這樣的精神來傳福音,並跟從主、學主的樣式,也就是學習耶穌做事背後的原則和精神,活出一個讓人也想跟隨耶穌的生命。「別父捨船跟從耶穌」,離開最親、最安全的環境,可能是你的工作、你的家庭,來與耶穌建立一個更親密的關係,這是作門徒的一個挑戰。

Ⅲ、彼得蒙主呼召

1. 西門改名磯法:新的身份

我們來看彼得的經歷。馬太所寫的這段,可能是耶穌第二次遇到彼得,這也就讓我們了解為何耶穌一找他,他就跟著走。前面第一次的接觸很特別,記載在約翰福音第一章,彼得的弟弟安得烈跟著施洗約翰,在施洗約翰為耶穌施洗時,看見有聖靈降下,就將彼得的弟弟介紹給耶穌,「聽見約翰的話跟從耶穌的那兩個人,一個是西門彼得的兄弟安得烈」(約1:40),施洗約翰說的是:「看啊,這是神的羔羊(Lamb of God)」,就是為我們犧牲、給我們盼望的的彌賽亞。安得烈隨後想到哥哥,就對哥哥只說一句話,然後將哥哥帶到耶穌面前:「我們遇見彌賽亞了」(約1:41),彼得因此來到耶穌面前:「於是領他去見耶穌。耶穌看著他,說:你是約翰的兒子西門,你要稱為磯法(磯法『翻出來』就是彼得)」(約1:42),這是耶穌要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原本叫作西門,現在改名叫作磯法(Cephas),這是亞蘭文,翻譯成當時的官方語言希臘文就是彼得。磯法(Cephas)的意思就是石頭,耶穌改他的名字就是給他一個新的身份:他要成為將來建立教會的石頭、基礎,而後來彼得真的如此,在初代教會門徒中是第一個建立教會的。

2. 捨網跟從耶穌:新的使命

今天的經文則是耶穌和他的第二次接觸。與第一次不同,因為第一次只是改名,第二次卻是給予他新的使命,「耶穌對他們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他們就立刻捨了網,跟從了他」(太4:19-20),不過,根據學者考據,彼得可能是一面繼續工作,一面學習如何和耶穌一樣的傳福音──原本得魚是他的專業,而這專業蒙了耶穌呼召後,就變成志業(Profession into Vocation)。容許我多說一些:我到恆春當醫生時就有這樣的感觸,以前我在台大就是當一個好的醫生,盡責將病人的病照看好,且以此賺取薪水,但到了恆春基督教醫院,我還有一個目的,就是藉著看病時的機會,將耶穌基督的愛傳講給恆春人,這就是為何我不留在台大而去恆春的最主要目的,用我這一生,將我的醫學技術成為一個把福音傳給別人的機會。這就是我們蒙召作門徒最重要的使命,用我們的專業來幫助人聽見福音。這是我們每個人都要學習的功課。

3. 主啊我是罪人:新的生命

第三次的接觸很特別,彼得又在抓魚,而耶穌在海邊傳講信息,由於聽者人數眾多,耶穌就借用彼得的船,駛離岸邊,讓大部分的人可以圍在岸邊聽道。祂傳完道以後就對彼得說:「不好意思,剛才浪費你的時間,使你沒有抓到魚,我們現在再去抓魚」,彼得雖想,自己才是專業的,但仍遵行耶穌所說,將船開到水深處。耶穌說的是網魚,而非以誘餌吸引對方的釣魚,被網住就是被網住了,並且在海裡網魚後是要進行挑揀的,耶穌說天國就是像這樣。彼得照著將網放下後,竟發現重到拉不上來,就找了伙伴們來,兩艘船一起將一網的魚全抓上來。彼得就發現,耶穌不同於一般人,「西門彼得看見,就俯伏在耶穌膝前,說:主啊!離開我,我是個罪人!」(路5:8)耶穌對他說:「不要怕!從今以後,你要得人了。」(路5:10)人難免有錯,但認錯就好,我還是要用你,不用怕,你就要得人如得魚了。彼得就再一次將工作放下、跟從耶穌,不過耶穌受死後,彼得又去抓魚,所以也許在這三年中,彼得一直有繼續在抓魚,只是他一面抓魚,一面也跟從耶穌。我們大多數的人,也可以是這樣,並且,應該如此做。

4. 愛我餵我小羊:新的關係

最後一次的接觸,耶穌基督已經復活,但彼得還沒看見。彼得又去抓魚,但什麼也沒抓到,這時耶穌來了,說:「往船的右邊撒網」,然後真的就抓到許多,彼得才想起以前的經驗,認出耶穌來,就顧不得離岸還有一段距離,跳下水到耶穌那裡。這一次,耶穌為他們準備吃的,「他們吃完了早飯,耶穌對西門彼得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彼得說:主啊,是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對他說:你餵養我的小羊。」(約21:15)耶穌問了三次,彼得回答三次的我愛你,只是用的「愛」字不同,耶穌就說,「你用你能做到的愛來愛我。如何表現對我的愛?幫我餵這些羊,帶領他們,讓他們在你的照顧下可以長大成熟」,這就是帶門徒。耶穌先讓彼得吃飽,然後給他託付。所以,從作門徒到帶門徒,最後的重點在於「愛」,愛主、並接受主託付(Loving and Feeding),去愛人、帶門徒。

Ⅳ、從漁夫到漁人

再來我們想一想,抓人和抓魚之間有什麼樣的關係?為什麼說得人如得魚?我們從剛才第三個故事裡可以學到一些抓魚的原則,「耶穌站在革尼撒勒湖邊,眾人擁擠他,要聽神的道。他見有兩隻船灣在湖邊;打魚的人卻離開船洗網去了。有一隻船是西門的,耶穌就上去,請他把船撐開,稍微離岸,就坐下,從船上教訓眾人。講完了,對西門說:把船開到水深之處,下網打魚。西門說:夫子,我們整夜勞力,並沒有打著什麼。但依從你的話,我就下網。他們下了網,就圈住許多魚,網險些裂開,便招呼那隻船上的同伴來幫助。他們就來,把魚裝滿了兩隻船,甚至船要沉下去」(路5:1-7)。

首先,除了撒網、補網之外,還要洗網,再來是要整夜勞力,並且要將船開到水深之處,而如果漁網拉不起來,就要招呼同伴來幫助。「天國又好像網撒在海裡,聚攏各樣水族,網既滿了,人就拉上岸來,坐下,揀好的收在器具裡,將不好的丟棄了。世界的末了也要這樣。天使要出來,從義人中把惡人分別出來」(太13:47-49),下網是要直接全部撈,最後抓到岸上才進行分別挑選。我們要做的是補網、洗網、撒網,並且不必去分別哪條魚有價值、或者不是魚的就不要,而是整個撈起來,最後神會做祂分別的工作。

台灣神學院有一段時間有一個漁人團契,與這個故事有關。漁夫變成漁人,意思是,英文Fisherman變成Fishers of Man,本來是抓魚的,現在是拿抓魚的技術來網人。我們可以從抓魚學到如何帶人嗎?我想至少有幾點可以學:

1. 開到水深之處

第一,「對西門說:把船開到水深之處,下網打魚」(路5:4),開到水深之處,這是很簡單的道理,就是既要抓魚,那就要知道魚在哪裡。弟兄姊妹,如果你要找沒有信主的人,是否就應該到沒有基督徒的地方,若我們待在教會久了,活動場所都是沒有魚的地方,就慢慢地和魚隔絕了。開到水深之處,要知道魚喜歡在哪裡,要和他們在一起,就近他們去,這就是「道成肉身」的原則。

2. 我們整夜勞力

第二點,釣魚相對來說比較輕鬆,只是等魚上鉤,但抓魚卻很費力。漁網本身很重,撒下以後,加上水、加上魚就變得更重,所以需要好幾個人一起用力的拉,還可能常常拉回來是什麼都沒有,或是只撈到一些雜物。傳福音是否也像這樣?我們傳福音要願意付代價、願意使盡力量,即使我們知曉就算盡心盡力或許只撈到一些魚。「西門說:夫子,我們整夜勞力,並沒有打著什麼。但依從你的話,我就下網」(路5:5)。

3. 招呼同伴幫助

一個人拉不起來,要請別人幫忙。我們需要團隊的侍奉,「便招呼那隻船上的同伴來幫助」(路5:7)。

4. 洗網補網撒網

「他見有兩隻船灣在湖邊;打魚的人卻離開船洗網去了。」(路5:2)要洗網,洗完以後,看見有破的地方,要補網,補好了才撒網。這有三個動作,都不可略過。若沒有洗網,魚本身的黏液會讓網黏在一起,撒網時就會整個結成一團沈下去,所以網要洗乾淨。一個教會如果是一張網,網裡若黏來黏去,就抓不到魚,因為打不開網。網打開,發現有破洞,教會若有洞、有破口,是否有人就願意去補,站在破口當中為其守望。我們願意洗網嗎?若有破洞的地方,願意將它補起來嗎?然後我們才有辦法將網撒出去,把魚撈起,「他們下了網,就圈住許多魚,網險些裂開」(路5:6)。

5. 網滿上岸分別

記得在撒網時,不要去分別魚類,而是整個撈上來。分別是上帝的工作。「天國又好像網撒在海裡,聚攏各樣水族,網既滿了,人就拉上岸來,坐下,揀好的收在器具裡,將不好的丟棄了。世界的末了也要這樣。天使要出來,從義人中把惡人分別出來」(太13:47-49)。

Ⅴ、結論:你是如何跟隨主

有人跟從耶穌,是因為有得吃,病可得醫治,可看見神蹟作為,或是可得到地位。有的人跟從耶穌,是想聽聽祂的教導、學習如何悔改、如何讓神在我們的生命中作主;有的人是想學習耶穌溫柔謙卑的榜樣,有的人跟隨耶穌,且願意為主付代價;有的人跟耶穌,並願意被差遣,去使人作門徒。這些跟從耶穌的動機當中,前面四種不是不好,然而我將其稱為福音的消費者(Gospel Consumer),是來享受的;後面四種叫作耶穌的跟隨者(Jesus Follower),是要來參與收割禾場的工作。我們每一個人到教會來,我們一定都是福音的消費者,但我希望我們不只作福音的消費者,我們也是一個耶穌的跟隨者。一起低頭禱告。

「主耶穌,祢開始傳道的時候,祢就到海邊去呼召四個漁夫,跟他們說要讓他們得人如得魚。主,我們每一個人可能有我們的專業,可是我們信祢以後到現在,我們是門徒嗎?還是我們只是信徒?主,我們可以用我們的專業來為主得人嗎?求祢幫助我們,讓我們也能夠真正的作祢的門徒,讓我們好好的跟從祢,不要成為福音的消費者而已,也願意成為耶穌的跟隨者,禱告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2008年4月13日 星期日

小組系列(十):二里路 Second Mile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8.04.13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經文  馬太福音五章41節

短片

弟兄姊妹大家平安。我們上週證道的主題是如何愛仇敵:當仇敵欺壓你時,你如何表現對他的愛?耶穌基督說,不要以眼還眼,原本我們將其解讀為不抵抗、任人宰割,但或許不是不該反應,而是不要用對方的惡來對付他。今天我們要從上週第三個方法「有人強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再進一步地來學習。

Ⅰ、引言:海倫凱勒與安妮蘇利文 (Helen Keller and Anne Sullivan)

有個女孩叫作海倫凱勒(Helen Keller),她的老師是安妮蘇利文(Anne Sullivan),海倫凱勒在一歲時就因生病而失去視力、聽覺,同時也無法再講話,成長過程中也因個性轉變,使人很難照顧她,後來她的父母就找到蘇利文老師專一的來教導她;海倫完全不和人溝通,但蘇利文老師想盡辦法教導她,等到她大學畢業成為一位很有名的文學家時,英國女王在倫敦頒獎給她,並請問她說:「妳能告訴我們,在妳這麼多重的殘障下,為什麼會有今天這樣的成就?」她的答案只有一句話:「如果不是蘇利文老師,我不可能有今天」,人們感動於蘇利文老師的愛心,這如同是陪伴走二里路的精神,超過一般老師需要做的,而也因為如此,才將海倫凱勒從黑暗的世界帶出來。然而,很少人知道,蘇利文本身在孩提時,母親就因肺結核而去世,父親則開始酗酒,家裡變得很窮,她就被丟給孤兒院,而在三歲時就得了沙眼,由於沒有錢接受治療,眼睛就瞎了;她在孤兒院的那段期間,脾氣並不好,大家都不想招惹她、與她保持距離,且認為這個孩子沒有前途,她也對自己很絕望,但在孤兒院裡有一位老修女,很有愛心與耐心的教育她、慢慢鼓勵她,才喚起她學習的動機。有一次有位州政府官員去訪問這個孤兒院,她就對官員說:「我要讀書」,之後就被送到盲人學校去,她在那裡很努力的求知,後來也接受幾次眼睛的手術,使她可以稍微看見一些。當我讀到這一段小小的記事時,我很感動,首先是有一位老修女願意陪走這第二里路,將蘇利文從黑暗世界中帶出來,因此她知道對於多種殘障的小孩要有額外的愛心,孩子才可能慢慢地改變;蘇利文則是學著老修女的方法來帶海倫凱勒,我想,走第二里路就像這樣,會慢慢地將如此的一種生活型態與人生態度帶給別人。

Ⅱ、從第一里路到第二里路

今天的經文:「有人強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從強逼到自願,所以第二里路和第一里路有很大的不同。我們稍微複習上週所說的,耶穌說「不要與惡人作對」,是從以眼還眼開始說起,我們的解釋是不要以惡報惡;同時也介紹Dr. Walter Wink教授對於這句話的解釋:「這不是不要報惡,而是不要以惡」,我們對於惡是該有反應,但不要用對方的方法,而是要以善報惡。怎麼做呢?他將之稱為「非暴力抗拒(Nonviolent Resistance)」。耶穌舉了三個例子:第一個例子是被打右臉就轉左臉─這是主人對奴僕的社會暴力,用手背打你是侮辱你,而你將左臉轉過來就是「拒絕對方這樣的侮辱」;第二個例子是有人拿你的內衣,你就將斗篷也給他─這是債權人對債務人的經濟暴力,就是若對方連你的衣服都要拿來當做抵押,你就乾脆全部給對方、赤身露體,這是對其做出反應、希望能夠「喚醒對方的良知」,表示對方不需要逼到這樣的程度。第三個例子是逼一里路就陪兩里─這是羅馬政府的規定、是統治者對被統治者的政治暴力,而這樣的規定是因為羅馬士兵有其需要,當你被迫,將要走完一里路時,你還自願繼續陪他走第二里,這是「體貼對方的辛苦」。如果這段話是作這樣的解釋,那麼「拒絕對方的侮辱」、「喚醒對方的良知」、「體貼對方的辛苦」有可能引起對方什麼樣的反應?「拒絕對方的侮辱」有可能使對方更生氣,也或許他真的會領悟到他不該侮辱你;「喚醒對方的良知」,對方有可能仍不會悔改、反而惱羞成怒。我認為,只有當你是「體貼對方的辛苦」時,對方才有可能不會更生氣,因為你根本不需要再走第二里路、你也並沒有抵抗或批判他的強逼,你只是說:「你很辛苦,我願意陪你多走一里」。所以在這三個方法當中,我對「走第二里路」特別有興趣,在第一里路和第二里路之間、利用權柄壓榨別人的惡人和被壓榨人之間,會因著這樣有什麼改變、特別是對於被逼迫的人?

1. 從強逼奴役到志願服侍:關係 (Relation) (From mandatory servitude to voluntary servanthood)

第一個是關係的改變。在第一里路時,你是被強逼、迫於無奈的奴役,但走第二里路時,這個關係改變了,不再是被迫(因法律並無規定你需走第二里路),而是甘願的。從奴役變成服侍,我想這是兩者之間在關係上很大的改變。有些奴隸的耳朵上被穿有一個洞,這是因著以色列人的一條法律:「他若對你說:我不願意離開你,是因他愛你和你的家,且因在你那裡很好,你就要拿錐子將他的耳朵在門上刺透,他便永為你的奴僕了。你待婢女也要這樣」(申15:16-17),這和原來的關係是不一樣的,奴僕因為感於主人的善待、因著對主人的愛,自願繼續服侍他,這個耳洞所代表的就是從第一里路走到第二里路。

2. 從律法責任到慈愛機會:觀點 (Perspective) (From legal obligation to loving opportunity)

第二個是觀點的改變。在希臘神話裡有兩個神,一個叫Aphrodite(愛神),另一個叫Atlas,Atlas因為選擇和泰坦神結黨,被宙斯審判而需將整個天空都扛在肩上,這是Legal Obligation(法定責任)。但對Aphrodite而言,他所看見的任何事情都是一個表示愛的機會,所以這是Loving Opportunity(愛的機會)。第一里路是不得已的、是法律上所規定的,但第二里路則是因為我愛你、因為知道你的需要,我願意幫助你。在加拉太書裡有兩句話:「因為各人必擔當自己的擔子」(加6:5),這個擔子就像是Altas背著天空,是不得已的重擔,但後面另一句是:「所以,有了機會就當向眾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當這樣。」(加6:10)若我們將任何事都當作是向別人行善的機會,那麼這不再是背著擔子的感覺。這是觀點上的不同。

3. 從勞苦重擔到喜樂輕省:感受 (Feeling) (From painful toil to joyful ease)

再來是你的感受會不一樣。當走第一里路時,你的感受是勞苦擔重擔(painful toil),但走第二里路時,雖然擔子還是一樣重,但因為觀點不同、彼此關係不同,你的感受也跟著會不同,而感到擔子變得輕省。我曾向大家介紹過在Omaha Nebraska的Boys Town裡有座銅像,那是一個哥哥喘吁吁地背著一個患有小兒麻痺的弟弟。那時有一位神父對這哥哥說:「你那麼小,背著弟弟不會感到太重嗎?」他回答神父的話,流傳至今日:「他不重,他是我弟弟(He is no heavy, he is my brother.)」,為什麼他有這樣的回答?其實是很重的,但因為不是扛貨物、而是所愛的弟弟,這是因為愛弟弟的緣故。有愛的地方,感受就不同,所以耶穌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太11:28-30),我將這軛稱為「愛之軛」,也就是若有主的愛在我們心裡,雖然所負的軛仍重,但因為是主的軛,它就變得輕省。

Ⅲ、聖經中第二里路的榜樣

1. 超過期待的付出:利百加

在聖經中我們可以看到幾個走第二里路的榜樣,我們可以從其學習。第一個榜樣,是她所付出的超過了人的期待。這是在一口井旁,有一個人帶著幾隻駱駝,遇到一位小姐來打水。這位小姐是利百加(Rebecca),而這是亞伯拉罕的老僕人,千里迢迢的帶著十隻駱駝、從巴勒斯坦南邊一直到哈蘭,為了幫主人找媳婦,但如何知道哪位適合少主人?所以他到井旁時禱告說:「我向那一個女子說:請你拿下水瓶來,給我水喝,他若說:請喝!我也給你的駱駝喝,願那女子就作你所預定給你僕人以撒的妻。這樣,我便知道你施恩給我主人了」(創24:14),當利百加走來時,她真的這樣回答,但你可知道一隻駱駝要喝二十加侖的水?而這裡有十隻駱駝,利百加的水瓶卻可能只夠裝一加侖,如此她需往返裝水許多趟。這樣,我們可以揣摩著,當利百加說出這句話,其背後所代表的第二里路有多重。她做了超過這個老僕人所期待的。這是利百加的故事。

2. 關懷對方的需要:路得

再來,這裡有三個寡婦,老寡婦的先生和兩個兒子都死了,而兩個媳婦都是外邦人。婆婆想回鄉去,就對她們說:「你們各人回娘家去罷。」,媳婦們傷心不已,婆婆說:「我女兒們哪,回去罷!我年紀老邁,不能再有丈夫」,大媳婦淚流滿面地與婆婆道別,二媳婦卻不願離開,對婆婆說:「不要催我回去不跟隨你。你往哪裡去,我也往那裡去」,這個摩押的女子關懷婆婆的需要超過自己將來的生活。她是路得,大媳婦叫作俄珥巴,婆婆叫作拿俄米,「兩個兒婦又放聲而哭,俄珥巴與婆婆親嘴而別,只是路得捨不得拿俄米」(得1:14),我想「捨不得」這三個字,就是第二里路。她是摩押人而非以色列人,然由於她有這樣的愛心,後來她成為大衛的祖母,也被列名在耶穌的祖譜裡。她也是讓我們可以學習走第二里路的人。

3. 放棄自己的權利:摩西

第三個榜樣是放棄自己的權利。這是一個在箱中的小孩、被放於水裡,由法老的女兒撿去撫養做為兒子,擁有埃及王子的身分,但當他知道他的族人其實是以色列人、當他知道神給他的呼召為何,他竟放的下既得的利益。走第二里路,是能放得下自己既得權利的。希伯來書就這樣描寫摩西:「摩西因著信,長大了就不肯稱為法老女兒之子」(來11:24),他為了要拯救他的民族、為了要服事神並回應神給他的呼召,他就將「法老女兒之子」的權利放下。

4. 主動設想的積極:大衛

大衛王也是走第二里路的人,他有一個小故事:「大衛王就站起來,說:我的弟兄,我的百姓啊,你們當聽我言,我心裡本想建造殿宇,安放耶和華的約櫃,作為我神的腳凳;我已經預備建造的材料。只是神對我說:你不可為我的名建造殿宇;因你是戰士,流了人的血。」(代上28:2-3)大衛讓我看到的是一個主動積極為對方設想的人,我想,願走第二里路的人就會有這樣的態度。而上帝雖未接受大衛的好意,但上帝心領,所以祂說:「你既然在意我的家室,我也在意你的、我要幫你建立你的家室。」

5. 謙卑服侍的榜樣:耶穌

最後一個走第二里路的榜樣是耶穌,祂竟做了奴僕做的事,就是為祂的學生洗腳:「就離席站起來,脫了衣服,拿一條手巾束腰」(約13:14),耶穌謙卑服侍,留下一個好的榜樣。這本來不是祂該做的,但耶穌卻這麼做了。我想,這個洗腳的榜樣,就是這第二里路。

Ⅳ、安得烈小組事工二里路

我們教會在推動安得烈小組事工,其中有一個做法,就是要請大家願意走這第二里路。那麼,安得烈的第二里路是什麼呢?這裡我們要看與安得烈有關的兩個小故事:

1. 第一里路:從是見證到作見證「你來看」

2. 第二里路:從作信徒到作門徒「來跟我」

第一里路就是將耶穌介紹給不認識耶穌的人,這是從「是見證」到「作見證」;而第二里路是讓認識耶穌的人,受耶穌的呼召而成為耶穌的門徒,進而來跟隨耶穌,這是從「是信徒」變成「作門徒」。第一里路是「你來看」,第二里路則是「來跟我(耶穌)」。拿但業對腓力說:「…拿撒勒還能出什麼好的嗎?腓力說:你來看!」(約1:46)這代表腓力在拿但業面前已然是一個見證,當腓力邀請他來看時,他就願意跟腓力一起去見耶穌。耶穌遇到腓力時,對腓力的邀請是「..耶穌想要往加利利去,遇見腓力,就對他說:來跟從我吧。」(約1:43)「看」和「跟」是不一樣的,第一里路是用眼睛看,第二里路是用腳來跟。那麼,如何將第一里路轉成第二里路呢?這個重要關鍵,就是當他認識耶穌到了一個程度,他知道耶穌愛他、而他願意用愛來回應時,他就從「看」轉到「跟」。當我們用眼睛看時,我們可以對主有更加的認識;當我們感受到主的愛時,我們就願意用愛來回應我們的主,也就是走到第二里路時,願意效法主的腳蹤來行。這裡有一首詩歌「每一日」:

每日親愛主
我懇求三件事
更清楚認識祢
更深誠懇愛祢
更緊緊地跟隨祢
每一日 Day by day dear Lord
of you three things I pray.
To see you more clearly,
To love you more dearly
To follow you more nearly,
day by day.

我認為這首歌恰好將第一里路到第二里路的過程,完整描述出來。

Ⅴ、結論:直到基督成形於心 滿有基督長成身量

我們曾提過福音夥伴,而這可說是福音朋友的小天使,願意陪伴走第一里路,而福音夥伴的生活表現就是見證,直到有一天,有機會向他介紹耶穌,那時就是為耶穌作見證;當他被耶穌的愛感動、作了關鍵的抉擇而願意來相信耶穌時,就繼續陪他走第二里路。這個第二里路,正是幫助福音朋友從「是信徒」變成可以跟隨耶穌腳步的「作門徒」。如此,福音夥伴從第一里路陪伴到第二里路,讓福音朋友有天也成為另一福音朋友的福音夥伴,這正是我們安得烈小組的期待。我們也期待每一位弟兄姊妹,雖然你沒有參加安得烈小組,但當你要帶人信主時,也願意走後面的這第二里路,幫助他繼續成長、成為跟從主的門徒,直到基督可以成形在他的心裡,「我小子啊,我為你們再受生產之苦,直等到基督成形在你們心裡。」(加4:19)直到人們看見他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神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弗4:13)。這是不容易的事,真的需要神給我們特別的愛心和力量,我們才能陪伴福音朋友走第二里路。我們一起低頭禱告。

「主耶穌,我們向祢承認,我們生活中做事情常常是抱著第一里路的心態,覺得這是責任、是義務、是不得已的,我們做的也是心不甘、情不願,主,祢告訴我們說,有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祢那裡,負祢的軛,因為祢說祢的軛是容易的,祢的擔子是輕省的。祢跟祢的門徒說,當有人逼你走第一里路,你就陪他走第二里路,主,這第二里路的關係與感受、以及帶來的變化,真的是我們所需要學習的。我們也看見聖經中祢給我們留下許多願意走第二里路的榜樣,許多時候,在人與人之間,我們一直講求的是公平、權利和義務,我們慢慢失去了走第二里路的精神。特別在我們帶福音朋友時,我們常常帶他決志信主、受洗後,我們就將他撇下;求主幫助我們,讓我們願意從祢領受更大的愛心來走第二里路,幫助我們,不只「是見證」、也「作見證」,好讓我們所帶的福音朋友,不只是接受耶穌的愛,而更能夠跟隨耶穌的腳步,成為耶穌基督的門徒。禱告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2008年4月6日 星期日

小組系列(九):愛仇敵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8.04.06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經文   馬太福音五章3848節

短片

弟兄姊妹大家平安。上週我們的講壇主題是見證,並且提到見證有兩種:「是見證」與「作見證」。今天我們要一起來學習的則是,「是見證」存有一個較困難的疑問,就是愛仇敵。愛仇敵是一個見證,但這牽涉到解經的問題,而我們如何來了解這段經文呢?我們又該如何與之相處才是真正的愛仇敵呢?

Ⅰ、引言:屠圖主教(Archbishop Desmond Tutu) 與猩猩 

南非的大主教─屠圖主教,有一次走在路上時,遇到有人正在蓋房子而將路圍了起來,人行道因而變得很狹窄,約略只能容納一個人通過,而這時迎面走來一位白人,這白人看見他,就對屠圖主教說:「先生,我在這種情況下,是不願意讓路給一隻猩猩的」,屠圖主教說:「是嗎,但是我會(Yes, I do)」,他就站到旁邊,做了一個手勢讓這位白人從他旁邊過去。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故事,這位白人是要侮辱他,說他是猩猩,且不願意讓路給他,但屠圖主教只說「但我願意讓路給你」,他用對方說的話來回答對方,讓這個白人有機會反省說:「我應該這樣對待一個黑人嗎?這樣侮辱人對嗎?」今天的經文是:

「你們聽見有話說: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只是我告訴你們,不要與惡人作對。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裡衣,連外衣也由他拿去;有人強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有求你的,就給他;有向你借貸的,不可推辭。你們聽見有話說:當愛你的鄰舍,恨你的仇敵。只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這樣就可以作你們天父的兒子;因為他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你們若單愛那愛你們的人,有什麼賞賜呢?就是稅吏不也是這樣行嗎?你們若單請你弟兄的安,比人有什麼長處呢?就是外邦人不也是這樣行嗎?所以,你們要完全,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馬太5:38-48)

這裡說到耶穌基督給予學生的教訓,從舊約摩西五經的以眼還眼、以牙還牙開始說起,但是耶穌又說:「不要與惡人作對」,這是什麼意思?經文說:「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裡衣,連外衣也由他拿去;有人強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這樣就是愛你的仇敵,「又要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你們就會像天父一樣完全」,到底什麼叫作愛仇敵?對那打你右臉、拿你裡衣、強逼你走一里路的人,你要如何去愛他才是愛仇敵?我們真的是要任憑他予取予求嗎?或者,耶穌所說的是另外的意思?如何做才能像天父一樣完全?

Ⅱ、最大的誡命—愛鄰如己

我們說,最大的誡命有兩條,第一條就是縱向的關係─「盡己愛神」(「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今天我們所說的是第二條─橫向的關係,也就是要「愛鄰如己」,這包括是要將仇敵也當作鄰舍來愛的意思。我們如何來愛鄰舍才是對的呢?

1、 投桃報李的可愛鄰舍

鄰舍有三種,第一種是可愛的鄰舍,也就是若你給他一顆桃子,他就還你一顆李子。這種鄰舍是很好相處的,他有什麼拿給你,你有什麼拿給他。「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太7:12),這叫作黃金律,做起來並沒有太大的困難。

2、撒瑪利亞的可憐鄰舍

對於愛第二種鄰舍,就有點難度,也就是當你給予他時,他無法回報你。這是撒馬利亞人的落難哀悽鄰舍。對於這種鄰舍,我們也應當要愛他,而我們似乎也有可能做得到,因為對方可憐需要幫助。「有一個人從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落在強盜手中。他們剝去他的衣裳,把他打個半死,就丟下他走了。」路過的人有三個,但其中只有一個撒馬利亞人幫助了他,耶穌問法利賽人說:「這三個人那一個是落在強盜手中的鄰舍呢?」法利賽人說:「是憐憫他的」(路10:37),所以對那些無法回報你的人,你是用愛心、憐憫來幫助他。

3、逼迫敵對的可惡鄰舍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如何愛那最難去愛的鄰舍:不是可愛的鄰舍,也不是可憐、被打的鄰舍,是害你、使你受苦、可惡的鄰舍。耶穌在十字架上時,面對那些譏笑祂的人,祂這樣對上帝說:「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路23:34)耶穌為那逼迫祂的人禱告,這是耶穌對於惡鄰舍所表現出來的行為與態度。那麼,我們應如何去愛可惡的鄰舍?聖經有幾個教導:

Ⅲ、如何愛仇敵

1、供應其生活需求

過去我曾在講道中解釋過這句經文:「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吃,若渴了,就給他喝;因為你這樣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頭上。」(羅12:20)這個「把炭火堆在他的頭上」不是要將對方的頭髮燒掉,而是要照著對方所需的供應他(對方若沒有炭火煮飯,就給他炭火)。如此,就有可能化敵為友。供應對方的需要,這是第一種愛仇敵的方法。

2、饒恕其傷害逼迫

另外耶穌也對祂的學生說:「你們站著禱告的時候,若想起有人得罪你們,就當饒恕他,好叫你們在天上的父也饒恕你們的過犯」(可11:25),因為我們都需要上帝的赦免。赦免對方帶給你的傷害和逼迫,這是第二種方法。

3、幫助其醒悟誨過

第三種更困難,而這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耶穌被人帶到祭司面前審判時,他們刑罰祂、打祂的臉,但是聖經沒有說耶穌也將臉的另一邊讓給人打,而是對那打祂臉的人說:「我若說的不是,你可以指證那不是;我若說的是,你為什麼打我呢?」(約18:23)耶穌不是說過:「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為何耶穌這時做法不同?這是否存在著矛盾?耶穌並沒有默默地挨打,而是讓那打祂的人自我反省:即使這人被逮捕審判,也不該隨便侮辱他,並且,究竟你打人的理由為何?耶穌要那打祂的人思考這兩個問題。

Ⅳ、非暴力抗拒 (Nonviolent Resist)

在今天的經文中,耶穌先是用摩西五經所說的「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作起始,「你們聽見有話說: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太5:38)這指的不是平常,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處理原則,而是法院,約束與處理人與人之間傷害的原則。這句話簡單地來說,就是報復也必須公平、不能過度報復,這叫作Lex Talionis(報復法),也就是在古代的文明社會中,法官判刑時不能過重刑罰的意思,「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就是「報復性的公義(Retributive Justice)」;不論是漢摩拉比法典(Hammurabi),或是摩西五經(Pentateuch),都有這樣的定規。我再說一次,這不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而是在人與人之間發生衝突時,法官判刑需遵守的一個原則─「刑不過於罪」(照犯罪的程度來量刑),目的是要限制那報復的程度。所以在出埃及記第二十一章23到25節這樣說:「若有別害,就要以命償命,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以手還手,以腳還腳,以烙還烙,以傷還傷,以打還打」,這樣就結案,但不是由你來打,而是法官來打,這是法律上的處理方式。

1、 不要與惡人作對

但到了耶穌的時代,人們對這經文的解釋已經變樣:人若對付你,你就用他自己的方式去報復,以表示自己是對的。這就從法院判決原則,演變成個人對關係衝突的處理。所以耶穌導正說:「你們聽見有話說: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只是我告訴你們…」。耶穌接著又說:「不要與惡人作對(Do not resist an evil person)」,這其中帶給我們理解上會有最大問題的是resist這個字,我查了每一種英文版本的聖經,都是翻譯為resist(抵抗),對於這個用字,我們該如何來明白?它的希臘文是άντιστηναι (anthistemi),這是由兩個字根湊在一起,一個是άντί(anti反對),一個是ϊϊστημί(histemi站起來),就是「我站起來反對你」的意思;若以此翻成英文則是stand against,中文就是對立―「不要與惡人對立」:我並非讓你欺負,而是站起來向你指出錯誤。以眼還眼是說,若你如何,我就這麼報復你,「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這原本是法院約束刑罰過度的一條法令,卻變成個人將以惡報惡合理化的藉口,在不知不覺中自己反也成了惡,且還以為自己是對的、是正當的,因為是對方欺負在先;其實,這只是不甘願,對吧?「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以眼還眼」結果演變成報復,這是耶穌最擔心的。耶穌說「不要與惡人作對」,是指不要以惡報惡,因為你會被惡同化且還不自知。英文有一句話這樣說:「Two Wrongs don’t make a Right(雙惡不能成一善)」,但若我們以眼還眼時,會以為雙惡造成的結果是公道的(「報復性的公義」),這是我們對於經文的理解上的錯誤。

甘地(Gandhi)曾說:「An eye for an eye, than soon the whole world is blind.(以眼還眼,轉瞬之間,普世瞎眼)」,報復並沒有辦法解決問題。但該如何做呢?彼得說:「不以惡報惡,以辱罵還辱罵,倒要祝福;因你們是為此蒙召,好叫你們承受福氣。」(彼前3:9)蒙召就是「是見證」,如此就能承受上帝的祝福。保羅也說「不要以惡報惡…你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羅12:17,21) 「以惡報惡」中有兩個「惡」,一個是欺負你的惡,另一個是你所做的惡,而耶穌說不要和惡人作對,是說「不要報復」還是說「不要以惡」?若解釋成「不要報復」─Do no resist,就是「算了,任憑他吧,我不要回應」,這是第一種(non-resistance);第二種「不要以惡」,就是雖報復但並非用對方惡的方式,而是用善來報復(non-violence)。有一位神學家Dr. Walter Wink教授,他是Auburn Seminary(奧本神學院)的聖經學者,曾致力於解釋這段聖經,我覺得他說的很好,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他認為「Evil is violence」惡就是暴力。對惡有三種處理方式,「以惡報惡Resist violence with violence」用暴力來對付暴力;而「不報復non-resistance」就是沒有反應、默默承受對方的欺負;有反應卻不用對方的方式來抵抗,則是「不以惡non-violence」。Dr. Walter Wink解釋,耶穌的意思並非不要抵抗,而是不要用對方惡的方式,這叫作「非暴力抗拒(Nonviolent Resistance)」。耶穌基督為了讓我們知道什麼叫作「不要與惡人作對」,祂接著舉了三個例子,我們在了解這三個例子以後,我們就可以相信這樣的解釋是對的:

2、 被打右臉轉左臉

第一個例子是在主人對奴僕之關係中所發生的,也就是地位高對於地位低、或是父母對於孩童,而這是為了要教訓、管教。這個打右臉是主人對奴僕在管教時合法的一種處理。猶太人、中東地區的人,其左手是絕對不可以做事,因為左手是不潔淨的,所以只能用右手打人。那麼,若我用右手打一個人的右臉,我得用手背打,意思是我不屑用右手掌打你,我用右手背打你就好,目的是侮辱,且這樣的力道也比較輕。耶穌說,若有人要當眾這樣羞辱你時,「你就把左臉轉過去也給他打」,把左臉轉到右邊給他打,左臉就會擋住右臉(右臉轉到後面),這樣對方的右手手背就打不到你的右臉、無法再羞辱你了。我認為Dr. Walter Wink這樣解釋很好,如此,「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不是指連另一邊也讓人再繼續打,而是意為「你可以打我,但不可以侮辱我」,用一個動作就讓對方了解,是用這樣的方式來抵抗(resist),並非non-resistance。

3、告你內衣送斗篷

第二個例子是債權對債務的借貸上的問題(經濟暴力Economic violence)。在當時,借貸是以抵押的方式,借到最後若再無東西可抵押,就用衣服,但法律規定外衣不能當做抵押,因為外衣是晚上睡覺時的棉被,不過,內衣就可以抵押。當債權人要債務人抵押內衣時,對於這樣的過分要求,你的回應是將外衣也脫下來給他,目的是要讓對方了解,抵押到這種程度實為過份;在猶太人的文化背景中,看到赤裸者的,比赤裸者本身會來得羞愧,「你即或拿鄰舍的衣服作當頭,必在日落以先歸還他」(出22:26),因為讓對方看見你赤裸,也是他的羞愧。這讓對方反省自己的為人是否逼人太甚。

4、逼走一里陪兩里

第三個例子是官員對百姓(政治上的暴力)。新中文修訂本的翻譯是「有佔領兵強逼你走一里路」─羅馬政府佔領巴勒斯坦時,由於士兵時常需要步行並在短時間內趕遠路,身上又穿著盔甲、盾牌、武器等共重65到85磅,所以法律規定士兵在路上有權找一個人為其背裝備跟著走,但為了保護老百姓不會被阿兵哥強逼過甚,就規定只能代背一里路。若你被逼走第一里路,又自願幫他背第二里路,這是士兵不敢要求的,因為若被告到軍事法庭,他是犯法者,如此,他會想,為何你要這麼做?所以,在背第二里路之後,彼此之間的關係就改變了:第一里路是百姓無奈、被逼,第二里路則是自願、出於對士兵的同理心。

用手背打人是侮辱(哀歌第三章30節:「他當由人打他的顋頰,要滿受凌辱」),借貸給人到要求用衣服作抵押是殘忍,威權統治規定士兵可拉百姓來做事則是強逼(耶穌基督要被人釘十字架前,在路上的羅馬兵「他們出來的時候,遇見一個古利奈人,名叫西門,就勉強他同去,好背著耶穌的十字架。」(太27:32)),這些卻都是當時國家法律的訂定,所以耶穌所說的惡人,其行為都是合法的、是利用法律之規定來欺壓你。不論是社會地位下的暴力羞辱、經濟關係下的過分借貸抵押、還是政治威權統治下的欺壓勞役,當你是地位低的、是債務人、是平民,若反抗這些合法行為,你就成了犯法,所以只能作罷?耶穌說的卻是,要反抗,但不要用惡。轉你的臉是拒絕不讓人再侮辱,把外衣給他是喚醒對方的良知,陪他走第二里路是體貼對方的辛苦,所以這三種動作都是讓那些利用職權、利用法律來欺壓人的,有機會反省自己的行為是否恰當,這樣,就有機會讓他改變,這也就是真的愛你的仇敵了。愛他不是要對付他,愛他是讓他不要繼續濫用權柄來欺壓別人。

Ⅴ、從以眼還眼到以善勝惡

耶穌說,不只要愛鄰舍,也要愛你的仇敵。若我們以眼還眼,就會變成以惡報惡,結果是在不知不覺中我們就被惡同化、被惡所勝;但若我們是愛我們的仇敵,用前面所提的方式來抵抗,這樣就是以善報惡、就有機會把對方感化,最後,就能以善勝惡。我們再來看一次剛才的經文,保羅說:「不要以惡報惡,…你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羅12:17, 21),不要以惡報惡,因為這樣你會被惡所勝、你會變成惡,應該要做的是要以善勝惡,而這就是耶穌所說的如何愛你的仇敵。彼得說:「不以惡報惡,以辱罵還辱罵,倒要祝福;因你們是為此蒙召,好叫你們承受福氣」(彼前3:9),要是我們這樣做的話,我們就會得到上帝的祝福。耶穌說:「我告訴你們,你們的義若不勝於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斷不能進天國。」(太5:20)因為文士和法利賽人要求的是報復性的公義、是守摩西律法的義,這使其不再是法院判決的問題,而是我個人於他人之間的問題,這是以惡報惡。耶穌說你們的義要比他們更高,讓這個不公道的關係有機會被改善,而變成平等互相尊重的關係,就是復和性公義(Restorative Justice)。若你照耶穌所說的去做,對方也不見得會悔改,他有可能羞愧變惱怒、更加欺壓你,有可能將你打的更嚴重、有可能連你的外衣也拿走、或有可能要你走第三里路,所以你這樣做不過是給對方一個機會而已,對方要自己決定是不是要藉此機會悔改。但至少,你可以給對方機會。

Ⅵ、結論: 慈悲如天父

「愛你的鄰舍」,這鄰舍有三種:可愛的、可憐的、可惡的。可愛的投桃報李,愛這種人較不困難;對於可憐的則是幫忙他就好、盡量減輕他的痛苦,我想大部分的人也都做得到;愛可惡的鄰舍則難了,而且他的行為合法,我受委屈卻有苦難言,我該如何面對這樣的情形?第一,供應他生活的需求 (羅12:20), 第二,饒恕他的逼迫傷害(可11:25) ,第三,幫助他能夠醒悟悔改(可11:25)。今天我們所講的馬太福音這段經文,我們不得不承認,這做起來很困難、而且很冒險,所以耶穌才會說,要為逼迫你們的人禱告、願神使對方會真的良心發現而悔改,但當事情非如此時,你也要願意付上代價。過去曾以此方式來抵抗的人當中,有兩個例子,一個是甘地,一個是馬丁路德金,他們所面對的都是國家的惡法,但那仍舊是法律,而他們起來抵抗,同時也付了代價(被抓去關、被抓去打),直到法律被修改。這一點也不容易,我們不得不向神禱告說:「上帝啊,要這樣『是見證』,我實在做不到,請祢幫助我」,我們需要的不只是愛心、勇氣、還要有智慧,就像屠圖主教被人侮辱時,他可以說「我不是猩猩」,但他卻說:「yes, I do」,且讓對方先過,這是一很深的智慧,就在一句話中化解侮辱,且讓對方有機會能夠反省。耶穌說「你們要慈悲,像你們的父慈悲一樣」(路6:36)。我們一起低頭禱告。

「主,祢要祢的門徒從耶路撒冷一直到地極成為見證、是見證。主,我們今天看到其中的一小段,就是當我們遇到一些合法的惡人,用各種方法來欺壓我們的時候,我們怎麼樣來成為見證。我們常常處在一種不公義的法律下而遭受欺壓,這樣的惡實在讓我們有口難言,因我們抵抗就是犯法、不抵抗就是任人宰割,而若我們抵抗則常常是被惡所勝、被同化卻還不自知。主,祢在馬太福音教導我們,如何讓對方不能羞辱我、如何能讓對方良心發現,也讓我們還能體諒對方的需要。主,有時候我們真的是很難面對這樣的處境,這三個方式對我們來說都不容易,我們只有倚靠祢,祈求祢來幫助我們,給我們創意、聰明、以及從祢那裡來的恩典和力量,讓我們能夠以善勝惡,真的讓敵對的關係可以得到改善,我們才能在那麼艱難的情況下,來成為見證。奉耶穌基督的名,向祢禱告祈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