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於2004.05.30
作 者: 曾昭瑞牧師
經文:【 使徒行傳六章1~7節】線上收聽
當咱講到初代教會快速的增長,也遇到許多的危機,有公會迫害的危機,有信徒用欺騙的方法欲來得到好名聲的危機。咱看見無論是迫害或是腐化攏無使初代教會遇到損害。但是今那日咱看到,初代教會遇到另外一項新的危機,就是教會內面的行政管理與福利安排。聖經對咱講,那個時教會的「學生加添多多」。教會增長當然使得使徒姻非常的歡喜,但是面對增長教會也漸漸產生了問題。就是在這個教會內面漸漸有怨言來發生。
【1】 文化與社會所形成的教會問題
咱看見這個怨言表面看來是與教會內面寡婦的福利有關。因為上帝對以色列人的要求,就是姻需要照顧孤兒寡婦的需要。在當時姻是社會上與經濟上的弱勢者。所以在申命記安呢講:「申24:19 你在田間收割莊稼,若忘了下一捆,不可回去再取,要留給寄居的與孤兒寡婦。這樣,耶和華─你神必在你手裡所辦的一切事上賜福與你。」這是猶太人的社會救濟制度,當這些猶太人相信耶穌以後 姻原照著聖經的話來行,將照顧孤兒寡婦的責任交由教會來負責。但是咱那注意看,在耶路撒冷的教會有兩種寡婦,一種是講希利尼話的猶太人人,一種是希伯來人。講希利尼話的猶太人來發怨言,因為「逐日的供給無顧著姻的寡婦」。 講希利尼話的猶太人,與所謂的希伯來人有什麼無同。講希利尼話的猶太人,表示姻是來自不同所在的猶太人,這些人來到巴勒斯坦定居下來,姻是講希臘話的人。而希伯來人是巴勒斯坦的本地人,是講亞蘭文的。希利尼的猶太人不但用希臘話,姻的文化習慣、行為思想攏親像希臘人。而希伯來人,姻卻深受希伯來文化的影響。在當時的社會中間「希臘化的猶太人」與「希伯來的猶太人」本來就有真多無同的看法,甚至對立。當這兩種人信了耶穌,這種的對立無同的看法也自然在教會內面來產生。雖然在耶穌基督的救恩內面,這種的隔離、對立應該來消除,但是咱看見,真正明顯,初代教會必須面對這種族群不同所引起的怨言。這不單是一個分配公平的福利問題,也是一種文化、社會、族群的問題。
【2】 回應呼召與回應事工的選擇
當面對這種問題時,使徒姻需要面對一種選擇,這種的選擇就是姻欲將姻的時間用於處理行政(安排食物、安撫不滿的人)或是姻要專心去進行傳道、祈禱的事工。咱看見這時,使用姻召開一個同工會,在同工會中間,姻講:「阮將上帝的道理放下佇來辦理吃食,呣合宜」咱看見,在使徒的心目中有一個優先的次序,這個次序不在於傳道的工作是重要的,而行政的事工是無重要的。而是這是一個呼召的問題。使徒認為上帝呼召姻出來是為著欲傳福音、祈禱,所以姻無法度放下姻所受到的呼召,來將時間用於處理其他的事奉頂面。
使徒所看重的事上帝對姻的呼召是什麼,而不是受到教會事工的影響。因為教會內面有不同事工的需要,如果使徒姻去處理所有的需要,就會使得姻無時間來完成上帝所呼召姻出來做的事。對使徒來講,姻最重要的事是「傳道」、「祈禱」這是「話語的職事」,通過姻的話來見證上帝的名,通過姻的話,來使人得到幫助使徒姻選擇忠心的話語的職事,而將其他的事交待給別的同工,這也是一種團隊服事e概念。咱欲講,上帝呼召所有屬於祂的人去服事祂,而且呼召不同的人做不同的服事,受召去「祈禱及傳道」的人那將他的注意力,放佇其他行政方面的服事,就是無忠心。
同款的,今那日咱佇教會中,每一個人攏有他需要扮演的角色,照咱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法規來看。牧師是「專務於教誨之工作的長老,就是上帝話語的僕人,……藉著主持小會與教會所選出的長老一起治理教會」,所以牧師第一要緊的工作就是講道,傳講上帝的話,用語話來造就信徒,並且治理帶領教會的方向。作長老的人,就是「掌理教會事工」的角色,姻所需要的做第一要緊的事是治理教會,帶領教會的方向。作執事的角色是「協助牧師及長老辦理教會事工」。如果一間教會牧師無好好傳講上帝的話,治理的長老不敢作決定來帶領教會的方向,協助辦理的執事無盡力協助辦理事工,每一個同工無盡他所應該盡的責任,該領導的無領導,該服事的無服事,這間教會就無可能回應上來的呼召。
【3】 聖與俗的事奉判準
咱看見姻揀選了司提反等七位同工,聖經講這些人姻是有好名聲、受聖神、及智慧充滿的人。雖然負責行政、福利的服事,但是姻對這些人的要求並無因此來降低,同款要求姻佇社會上要有好名聲,要有好的信仰表現,及處理代誌的能力。特別在這位七同工,姻的名攏是希臘名,所以真有可能姻攏是「講希利尼話的」猶太人,在這個所在,咱會通發現,教會不但是想辦法來滿足這些寡婦的需要,也特別在職份的分別上來使這些講希利尼人的猶太人,在教會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這是在不同族群、文化中間,咱看見教會設法欲來使不同族群的人會通相與同工。
咱在這個中間有一個重要的思考,今那日不是因為處理寡婦的吃飯的事是無重要,或是無緊急,所以使徒無欲去做。而是對每一個人有無同款的呼召,上帝呼召不同的人去做無同的事。上帝並無呼召每一個人攏去「祈禱傳道」,有的人的呼召是「祈禱傳道」,有的人是作「社會服務」的工作,這中間的一種服事並無高於另一種的服事,這攏是基督徒的服事,也攏是欲服事上帝及兄弟姊妹。攏需要有好名聲、被聖神充滿、有能力的人來作。
「服事」這個字在希臘文的原意是「服務」,那用咱長老教會的信仰傳統來看。所有的基督徒攏是跟隨主耶穌的人。咱攏是「來服事人,不是受人服事的人」,咱要信仰,就是要求咱用咱的生命去服事人,去讓人得到祝福。每一個基督徒攏受上帝揀選,來成作一個「全職事奉」的人,這個服事的工場,不是只有佇咱的教會,也佇政府機關、電腦公司、傳播媒體、工商業界、教育機關、服務業界,甚至佇咱的家庭中間。「事奉」就是佇咱的工作中,對咱的同事、長官、下屬,表現出服務的款式,讓姻得到幫助與祝福。這攏是咱對上帝的服事。這種的服事,不是靠牧師作會到的,是需要每一個信徒攏清楚明白自己受召的意義,才會通達成的。在改革宗的傳統來看,一個信徒只要尋求上帝的旨意,佇自己的工作頂面認真作工,見證主的名,運用上帝所賜給咱的恩賜來服事人。這就是回應上帝的呼召,每一個人所做的攏是上帝的聖工,無有聖俗的分別。
【4】 興旺與加添的現象描述
當使徒將福利、分配的行政工作分派給別人,通好乎姻會通專心用上帝的話語來牧養教會時,這個決定就帶來一個重要的結果。聖經對咱講「上帝的道理愈興旺;佇耶路撒冷學生的數額加添真多」,路加佇這個所在用了兩個動詞「興旺」、「加添」。這兩個動詞,是未完成的過去時態,換一句話來講就是「上帝的道理不斷佇興旺,佇耶路撒冷學生的數額不斷加添真多。」這種現象的描述一件真正有意義的事。如果咱那來分析使徒行傳,就會發現這本書,總共分作六大段,咱今那日所讀的這部分,是第一個段落的結論。在這六個段落的每一段結論,攏有寫到教會興旺、上帝的話語,耶穌基督的福音被傳開,信徒的人數愈加添。為什麼聖經的作者欲安呢描寫,就是姻將教會增長看作一件正面的好代誌,因為教會存在的目的,是為著使得救的人加添,上帝的教會就是要不斷來傳揚耶穌基督的福音,不斷讓信主的人愈加添,不斷讓上帝的教會佇地面上得到擴展。這就是上帝設立教會的目的,不論是來自公會的逼害,無論是教會內有虛假的人去敗壞教會,或是教會成長了後,造成了多多的問題,真多行政的代誌要處理。咱看見初代教會面對這三種問題姻的挑戰,但是姻無受限制,姻依靠上帝來贏過這一切,使得教會來成長。咱欲講教會需要成長,教會那自我設限,不再去傳福音,安呢就是一件可惜的代誌。
有機會與其他教會的牧者分享咱的教會最近講到重建的代誌,長老教會在台北市目前有土地可蓋教會最大間的教會就是和平教會,中山、濟南教會土地雖然大但是因為有古蹟,無法度來蓋。上帝將這塊土地白白賜給我們,我們需要來思想,上帝要咱怎樣好好來利用這塊土地。
當教會開始增長,空間就漸漸無夠,從去年開始,每一個禮拜日早晨,有兩個聚會佇阮的厝內舉行,一個佇客廳,一個佇阮厝的眠床頂。因為教會的空間已經無夠給伊用,所以只好去牧師的厝內聚會,一個用客廳,一個用房間,因為房間不真大,所以姻攏坐佇眠床頂聚會。
咱教會有一個研究生小組,我攏講姻是「游牧民族」。因為禮拜日早晨,教會已經無空間聚會,所以姻是佇禮拜日的下午聚會,姻聚會的時,就需要先讓人開會、讓人上課,讓人聚會,等候別人攏無佇用的時姻才會空間用。為什麼姻這呢客氣,因為這個團體姻攏是從外地來的青年人,可能是感覺自己是人客,所以聚會的場地攏先讓佇和平聚會久久的人先用,不敢與咱搶。
佇咱教會附近的教會真多攏有佇辦松年大學,真多教會年長的兄姊攏去別人的教會上松年大學,其中有人問我講,「咱教會怎樣無欲辦松年大學,咱的教會那辦松大,我就來和平,免得跑那麼遠去別的教會上課」。其實咱的教會不是無欲辦,咱的小會已經有討論過這個問題,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教會的教室無夠,如果那辦松年大學,無法度來分班上課。
有真多社青感覺最適合姻聚會的時間其實是佇禮拜六,因為佇拜五聚會,真多人晚時七點半的時還佇公司,趕不到來教會聚會,如果那是佇禮拜六聚會,就無有趕無到的問題,但是社青猶由佇禮拜五聚會,因為禮拜六教會甘那給青年團契與少年團契使用就無夠用,當然無法度給社青使用。
咱常常講咱和平教會是青年人多多的教會,但是真可惜咱的教會無一個適合青年人讀冊的圖書館,真多時準我看青年人來教會讀冊的時,那個空間實在無夠理想,那是有一個好的圖書館讓學生安靜讀冊,實在是真好的事。
最近因為主日學教室無夠用,所以有人利用禮拜日的下午來上主日學,加上事工增加,所以常常有人禮拜日下午要留下來開會、聚會、服事,姻的子女無法度馬上回去,因為爸爸媽媽還沒有要回去所以只好留下來教會自己做功課,但是禮拜日教會實在無空間讓姻安靜寫功課,所以牧師娘攏招姻來牧師辦公室寫功課。如果咱的教會那有一個所在可以讓子女安靜寫功課的所在,相信父母留下來上主日學、聚會、開會,心情攏會卡放心。
真多教會攏有一個讓學齡前學生安全玩的遊戲室,當大人佇禮拜的時,小孩就佇遊戲內面活動,安呢會幫助家長更加願意帶子女來參加。
第三堂禮拜的會前祈禱會,常常會與主日學學生分組的時間相碰,因為主日學學生姻分班上課的空間無夠,教會也找無另外一個適合祈禱的所在。
少年團契聚會的空間也真無夠,每一遍分組的時,就是佇一個主日學的教室內面,姻佇分享、活動,聲音攏會互相干擾,總是無有其他的空間通使用,因為其他的空間已經有青年團契佇使用。
咱那看週報,咱的教會上禮拜總共有372人參加禮拜,常常咱的禮拜座位無夠坐,需要另外排椅子,這也是一個真明顯的提醒,咱的教會已經坐不下去了。面對咱教會一直不斷有新朋友來加入,咱實在需要更加大的空間來將姻留下來。
身作一個教會的傳教者,我與咱教會的小會員,對教會空間不夠用有真深的體會,也感受到空間的無夠用,已經限制了和平教會的發展。對我來講,如果面對這種現況,無去思考將來教會發展的需要,這是一種的失職。
所以佇這個所在,我願意用認真,負責任的態度來向咱的兄姊報告,請咱認真來思考和平教會重建的需要,下禮拜咱欲召開臨時會員和會,需要咱的兄姊來決定教會是不是需要改建?我相信上帝會幫助咱作出最合於祂心意的決定。
2004年5月30日 星期日
豐盛的晚宴 -- 曾昭瑞 牧師
寫作於2004.05.30
作 者: 曾昭瑞牧師
經文:【 馬可福音六章30~44節】線上收聽
最近喬登來台訪問,發生了九十秒快閃事件。打了個招呼就走人了,許多球迷很不滿。喬登為什麼一下子就閃人,可能是他行程很緊湊、也很累了、他需要休息。大家很生氣,一出現就走來了,但是耶穌比喬登還要好。當耶穌與門徒完成了許多服事之後,耶穌覺得門徒與他都累了,需要休息,所以說:「你們來,同我暗暗地到曠野去歇一歇」。
為什麼,因為來往的人多,他們連吃飯也沒有工夫。
耶穌很忙,所以決定暗中休息一下。不想被打擾。
休息是很重要的事,(施洗約翰被砍頭)耶穌的心情可能不太好,想要休息一下,想一想接下來他要怎麼做。
所以他們坐船離開那地方,但是消息走漏。如喬登出訪。有人先去等,這些人沒有買耐吉的產品,也沒有持入場券,更重要的這是不公開的行程,但是看到這麼一大群的人。換成是別人心情可能就很不好。有時候我們想要休息的時候,不想被打擾,很煩。
但不同的是,耶穌看到這群人的時候,「就憐憫他們」。以人為本,注重人們的需要,不是以事工為中心,工作狂,在工作中忘了人的需要。(打電話給同工)。不是只是為了自己,想要表現自己,看重自己的需要,過於別人的需要。
面對有需要的人:
【1】門徒的責任
門徒面對有需要的人,提出的解決方案是解散群眾。他們自行負責,沒有人要為他們負責。
台灣話講:「一人一家代,公媽隨人拜」門徒認為這是他們的事,不是自己的事。為什麼門徒會這樣想呢?因為這是一個困難的事,上萬的群眾來到我們當中,沒有事前準備,即不能打電叫海霸王來外燴,也沒有7-11。門徒沒有那麼多錢,何況有錢也不見得可以在野地裡辦大餐給眾人吃。
可是耶穌卻很奇怪的我一句話:「你們給他們吃吧」。耶穌將這群群眾的需要當成是門徒的責任。
這是耶穌的的看法,一個傳福音的人,不是在人們有需要的時候,叫他們離開,不管他們。而是需要滿足他們。我們比較喜歡和容易相處的人在一起,因為他們不麻煩。
遇到有需要的人,許多時候我們缺乏耐心、責任,我們想當個快閃族。離開他們我們就不用那麼辛苦了。但是耶穌的要求不是這樣,他要我們把別人的需要,看成自己的責任。
你餵飽誰的需要?誰是你的責任?
【2】耶穌的教導
耶穌不是要我們做什麼大事,也不是要我們去行什麼神蹟奇事,他只是要我們把我們所擁有的東西,奉獻出來給他們使用。雖然我們獻上的東西是很小、看起來微不足道,但上帝可以用這些東西來成就我們所想不到的事。
其實耶穌不單只是要我們獻上我們所擁有的一點點東西,在這個神奇中,我們還看到門徒扮演另一個重要的責任,就是管理的責任人。
下部隊的時候,在高雄衛武營等待分發,一群阿兵哥,三個新訓中心來的阿兵哥。吃飯的時候,一群人搶著吃,那只是幾十個人,但是這裡是上萬人,如果大家搶著吃,那種場面是很可怕的,很可能許多人在還沒有吃到東西,就彼此踐踏。都踩死了。所以耶穌很注意如何管理群眾,先叫他們一排一排坐在青草地上,於是眾人就一排排地坐下,有一百人一排的,有五十人一排的。
這些工作的完成,需要門徒的協助,若沒有完成這些工作,這個神蹟就出現,保證造成可怕的流血事件。
【3】有餘的神蹟
這個神蹟有門徒的參與,有時我們想耶穌很偉大,能夠變出那麼多的餅,但是耶穌不是直接把餅變到群眾的手中,而是由門徒一個一個的傳下去,他們出去傳,參與在這個服事之中。耶穌當然可以不需要他們參與,就能完成這個神蹟,但是耶穌還是給門徒參與,當門徒參與在這樣的神蹟時,將來他們再次想到耶穌所做的這件事,相信他們的印象會格外的深刻。
雖然他們只是一個小小的奉獻,但是卻足夠人們吃,而且每一個門徒都收回來一個籃子,十二個籃子,代表著每一個耶穌的門徒在經歷耶穌的神蹟後,他們都是有餘的。只要我們願意獻上自己所擁有的那一點點,讓上帝來作工,我們就會經歷到那分有餘的祝福。
你的信心有多大,你相信耶穌的豐盛夠你用嗎?你是有餘的生命?還是缺乏的生命?
作 者: 曾昭瑞牧師
經文:【 馬可福音六章30~44節】線上收聽
最近喬登來台訪問,發生了九十秒快閃事件。打了個招呼就走人了,許多球迷很不滿。喬登為什麼一下子就閃人,可能是他行程很緊湊、也很累了、他需要休息。大家很生氣,一出現就走來了,但是耶穌比喬登還要好。當耶穌與門徒完成了許多服事之後,耶穌覺得門徒與他都累了,需要休息,所以說:「你們來,同我暗暗地到曠野去歇一歇」。
為什麼,因為來往的人多,他們連吃飯也沒有工夫。
耶穌很忙,所以決定暗中休息一下。不想被打擾。
休息是很重要的事,(施洗約翰被砍頭)耶穌的心情可能不太好,想要休息一下,想一想接下來他要怎麼做。
所以他們坐船離開那地方,但是消息走漏。如喬登出訪。有人先去等,這些人沒有買耐吉的產品,也沒有持入場券,更重要的這是不公開的行程,但是看到這麼一大群的人。換成是別人心情可能就很不好。有時候我們想要休息的時候,不想被打擾,很煩。
但不同的是,耶穌看到這群人的時候,「就憐憫他們」。以人為本,注重人們的需要,不是以事工為中心,工作狂,在工作中忘了人的需要。(打電話給同工)。不是只是為了自己,想要表現自己,看重自己的需要,過於別人的需要。
面對有需要的人:
【1】門徒的責任
門徒面對有需要的人,提出的解決方案是解散群眾。他們自行負責,沒有人要為他們負責。
台灣話講:「一人一家代,公媽隨人拜」門徒認為這是他們的事,不是自己的事。為什麼門徒會這樣想呢?因為這是一個困難的事,上萬的群眾來到我們當中,沒有事前準備,即不能打電叫海霸王來外燴,也沒有7-11。門徒沒有那麼多錢,何況有錢也不見得可以在野地裡辦大餐給眾人吃。
可是耶穌卻很奇怪的我一句話:「你們給他們吃吧」。耶穌將這群群眾的需要當成是門徒的責任。
這是耶穌的的看法,一個傳福音的人,不是在人們有需要的時候,叫他們離開,不管他們。而是需要滿足他們。我們比較喜歡和容易相處的人在一起,因為他們不麻煩。
遇到有需要的人,許多時候我們缺乏耐心、責任,我們想當個快閃族。離開他們我們就不用那麼辛苦了。但是耶穌的要求不是這樣,他要我們把別人的需要,看成自己的責任。
你餵飽誰的需要?誰是你的責任?
【2】耶穌的教導
耶穌不是要我們做什麼大事,也不是要我們去行什麼神蹟奇事,他只是要我們把我們所擁有的東西,奉獻出來給他們使用。雖然我們獻上的東西是很小、看起來微不足道,但上帝可以用這些東西來成就我們所想不到的事。
其實耶穌不單只是要我們獻上我們所擁有的一點點東西,在這個神奇中,我們還看到門徒扮演另一個重要的責任,就是管理的責任人。
下部隊的時候,在高雄衛武營等待分發,一群阿兵哥,三個新訓中心來的阿兵哥。吃飯的時候,一群人搶著吃,那只是幾十個人,但是這裡是上萬人,如果大家搶著吃,那種場面是很可怕的,很可能許多人在還沒有吃到東西,就彼此踐踏。都踩死了。所以耶穌很注意如何管理群眾,先叫他們一排一排坐在青草地上,於是眾人就一排排地坐下,有一百人一排的,有五十人一排的。
這些工作的完成,需要門徒的協助,若沒有完成這些工作,這個神蹟就出現,保證造成可怕的流血事件。
【3】有餘的神蹟
這個神蹟有門徒的參與,有時我們想耶穌很偉大,能夠變出那麼多的餅,但是耶穌不是直接把餅變到群眾的手中,而是由門徒一個一個的傳下去,他們出去傳,參與在這個服事之中。耶穌當然可以不需要他們參與,就能完成這個神蹟,但是耶穌還是給門徒參與,當門徒參與在這樣的神蹟時,將來他們再次想到耶穌所做的這件事,相信他們的印象會格外的深刻。
雖然他們只是一個小小的奉獻,但是卻足夠人們吃,而且每一個門徒都收回來一個籃子,十二個籃子,代表著每一個耶穌的門徒在經歷耶穌的神蹟後,他們都是有餘的。只要我們願意獻上自己所擁有的那一點點,讓上帝來作工,我們就會經歷到那分有餘的祝福。
你的信心有多大,你相信耶穌的豐盛夠你用嗎?你是有餘的生命?還是缺乏的生命?
2004年5月23日 星期日
教會---共享的團契 -- 曾昭瑞 牧師
寫作於2004.05.23
作 者: 曾昭瑞牧師
經文:【 使徒行傳四章32~五章11節】線上收聽
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使徒行傳第四章與第五章,在初代的教會中,咱看到教會不斷佇進步,總是撒旦也想辦法來阻止教會的進步。咱看見初代的教會不但遇到當時猶太人的迫害,也需要面對教會內面虛假的問題。無論是迫害,或是虛假的問題,攏會對教會造成某種的傷害,是教會需要小心的問題。
【一】共享的生活是教會的精神
咱看見,當使徒雖然被捉到公會的面前,總是姻無管公會的禁令,姻猶原大膽來傳講上帝的福音。佇祈禱中勇敢來依靠上帝,上帝也佇祈禱中賞賜姻氣力。咱看見聖經佇31節對咱講「祈禱息,聚集的所在大振動,眾人攏受聖神充滿,好膽講上帝的道理。」因為祈禱,所以有上帝聖神的同在,姻也得到氣力,來傳講上帝的話。
但是咱佇講這段聖神所帶來的結果時,要注意,路加的記載,並不是安呢就結束,他接續講「信的人攏一心一志,無人講伊所有的屬家己,是逐項物做公的。」(那許多信的人都是一心一意的,沒有一人說他的東西有一樣是自己的,都是大家公用)。當我們把段聖經併起來看的時,會發現一項重要的代誌,就是聖神的充滿,不但有各種的現象,就是親像講方言、醫病、趕鬼會行各種的神蹟。真多人認為要有這款各種的現象是聖神充滿的作為,但是聖神充滿也表現在人的行為與言語、服事與見證以及向其他的人所表現出來的愛與關心頂面。聖經講,信的人攏一心一志,表明這是一個密切的信仰團體,合一是聖神作工的結果,合一是聖神與咱同在的記號。
這裡給我們一個很好的反省,什麼是合一的信仰團體,聖經內面所講的這種合一的信仰團體,不單是講佇這個團體中間沒有紛爭、對立,大家攏相安無事,平靜來過日子。而是彼此相愛與互相分享。那是只有無有紛爭、對立的合一,這只是一種相安無事的關係,但是在聖神作工的合一中,咱就會看見兄弟姊妹彼此的關懷、相愛,彼此扶持分享。合一種以「愛」來做中心的團結精神,以愛來合一,才會積極來願意與別人來分享、關懷、扶持。
【二】無私的奉獻是聖靈的作為
聖經對咱講,在這些信徒中間,「無人講伊所有的屬家己」。雖然在法律上來看,姻可以擁有自己所有的財物;但是就心靈及思想頂面來看,兄弟姊妹在聖神的帶領下面,卻有一種完全不同的態度,就是姻將自己的財產看作是隨時會通拿出來與別人相與分享的,通過自己所有的物來幫助有需要的人。這是一種革命性的態度,人願意犧牲自己的利益來與人分享,使別人得到幫助。將別人的需要,放佇自己利益的頭前。因為這種分享的精神,路加描寫中佇這個信仰團體,「其中無欠缺的人」(內中也沒有一個缺乏的)。這是聖神在信仰團體中作工,帶來分享的能力,才會使得教會內成作一個沒人有缺乏的所在。因為若照著人的本性,大家攏是為著顧自己,無來顧別人。特別的是,這些人將自己的財物拿出來與別人分享,並不是使徒有教導講,「作善事,有福報,人若奉獻若多,將來福報就有多少。」沒,咱佇初代教會中無看到這種的講法,人之所願意安呢做,只是照著耶穌所講的教示「愛人如己」。
加爾文曾在他的講道中間評論路加這段記載安呢講:
「如果咱講到這段故事,無受感動,安呢咱一定有比鐵夠卡硬的心腸。在那個時代,信徒將自己所有的慷慨奉獻出來;在咱的世代,咱不是甘那吝嗇地守護著自己所有的,而且也毫不在意地搶掠別人的物件。…在那個時候,姻變賣屬自己的物件;在咱的世代,作主作王的是購買的慾望。在那個時代,愛驅動人將自己的財物交出來,成作公物,供應那些有需要的人;佇咱的時代,許多人的不仁表現佇此:姻竟然與窮人共同居住一個地球,共同使用水、空氣和天空也感到怨妒不已。」加爾文在以前所講的話今那日咱看來也是非常刺咱的耳。因為今那日,有真多教會越來越成作一間中產階級的教會,在教會內面出入的,攏是有水準的人。真多教會越來越無法度讓那看來不是那麼豐富、那些有需要的人來到咱的中間。今那日咱應該做的是,是注意並且學習這些初代信徒所做這種願意犧牲,也願意與人分享的動作,因為這是聖神作工佇姻的心中所表現出來的。聖經也安呢對咱講「我原不是要別人輕省,你們受累,乃要均平,就是要你們的富餘,現在可以補他們的不足,使他們的富餘,將來也可以補你們的不足,這就均平了。如經上所記:多收的也沒有餘;少收的也沒有缺。」(卻呣是愛別人聊量,恁豁達,是愛得平平,現時將恁有剩的補姻的無夠,通將姻有剩的補恁的無夠,按呢才會平。照所記載講:拾多的無剩;拾少的無欠。)( 林後八13-15)聖經所對咱的教導,是當咱有願意分享的的心,在咱的中間就沒有欠缺的人。
【三】上帝不喜悅沽名釣譽的奉獻
雖然咱在初代教會中間,看到真多使人感動的信仰表現,咱有看見在教會內面,有親像巴拿巴這樣願意買自己的財產來奉獻給上帝的人,但是也有親像亞拿尼亞夫婦這種為著自己名聲來奉獻的人。亞拿尼亞的故事給咱一個真正好的提醒,就是這個被聖神充滿的信仰團體中間,並不是完全的攏是聖人佇聚集,這中間也是有一部分人用世俗的方法,想欲來得到人的讚美。
從表面來看,巴拿巴與亞拿尼亞所做攏是同款的事,姻兩人攏將田地買了,也將金錢拿到使徒的面前。差別在於巴拿巴將全部的錢拿出來,而亞拿尼亞將部分的錢留下來自己用,只將一部分拿出。重點不在於亞拿尼亞無將全部的錢拿出來,重點也不在於亞拿尼亞拿出來多、留下來多少。彼得講亞拿尼亞「將賣園的銀暗靜留幾那分。」使徒講「園猶未賣,豈呣是你的?賣了,彼個銀豈呣是你主意?」(田地還沒有賣,不是你自己的嗎﹖既賣了,價銀不是你作主嗎﹖)就是表明,這些金錢的所有權是在亞拿尼亞,他是不是欲奉獻,欲獻多少,攏會通自己作主,無人會來干涉。但是亞拿尼亞佇處理這些金錢時,所面對的,不是他無權自己作主欲奉獻多少,他所面對的是,佇是不是誠實,還夠有他奉獻的動機。
路加在述說亞拿尼亞如何留下部分金錢時,他是用「留下」這個字原文是「盜用」的意思。這個「盜用」這個字原是用來在形用以色列人攻打耶利哥時,亞干將部分上帝命令應滅盡的財物留下,當他留下應滅的財物。聖經也說這是一個盜用的行為,因為他的這種舉動,致到以色列人攻打小小的艾城失敗。
咱來看為什麼金錢是亞拿尼亞自己的,卻被稱為是盜用呢?因為亞拿尼亞盼望得到的是「奉獻全部金錢的名聲」但是他卻只「奉獻部分金錢」。如果他一開始就宣稱他所奉獻的是部分的金錢,也真的只奉獻部分的金錢,安呢,他不會算作是無誠實,因為這是誠實的作法。他之所以被上帝懲罰,不是無獻全部的金錢,也不是錢獻了太少,而是姻不正直;不是因為他吝嗇,而是他們偷盜,更重要的是他們試圖欺騙教會。想要得到別人的讚美,讓人說他們是一對慷慨奉獻的夫妻。
這段聖經節對咱所強調的是,聖神所注意的不是人奉獻的多少,聖神所關心的是人是不是誠實,是我們的品格是不是正直。如果咱只是想欲得到好的名聲,而不是出於內心甘願歡喜的奉獻,安呢,這種的奉獻不會得到上帝的歡喜。咱需要真正的注意一件代誌,就是咱奉獻的動機是什麼,如果咱奉獻的動機是為(1)著來回應上帝的恩典,(2)為著操練聖經對咱奉獻的要求,(3)為著讓有需要的人得到幫助,這種的奉獻是上帝所歡喜的。總是如果咱的奉獻那是為著得到別人的讚美及虛假的名聲,這種的只是要滿足自己的私慾,是上帝所無歡喜的。
當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上帝啟示摩西。講到百姓怎樣參與來起造會幕的時,安呢講:「出25:2 你告訴以色列人當為我送禮物來;凡甘心樂意的,你們就可以收下歸我。」(你給以色列人講,著獻禮物互我;見若心所甘願的,恁通給伊收來做禮物互我。)這是聖經第一遍講到百姓參與佇起造敬拜上帝所在的經文,所講的第一句話。咱看見:上帝所愛的奉獻是「見若心所甘願的」,上帝無愛人的奉獻是出於勉強的,上帝無愛人的奉獻是出於虛假的。可能咱的奉獻需要付出真大的代價,但是上帝愛咱學習來選擇,在付出極大的代價中間是歡喜甘願的,而不是出於勉強。
彼得看出亞拿尼亞的虛假了後問他講:「亞拿尼亞!啥事撒但充滿你的心,來騙聖神,……你心內啥事想出此個代誌啊?你呣是騙人,就是騙上帝。」(亞拿尼亞!為什麼撒但充滿了你的心,叫你欺哄聖靈,你怎麼心裡起這意念呢﹖你不是欺哄人,是欺哄神了。)本來奉獻是一件回應上帝恩典的行動,但是一件神聖回應上帝行動的事,卻變成一件被撒但充滿的事,這給咱看見,最好最神聖的事,需要有好的動機,動機若是不對,好事也會變做一件最歹的事。彼得明白指出,人出於私心來為著自己虛假的名聲,不是欺騙人,而是欺騙上帝。人有法度來對別人來隱埋自己的動機,但是上帝不是看外表,上帝是看人的內心。
咱在這段聖經中間,也看到一件特別的事,就是亞拿尼亞在這個欺騙的事件了後,面對上帝直接的審判,他與她的太太馬上倒佇地面斷氣。佇這個事件中間,咱有要注意的,這是上帝的審判,不是彼得的審判。無論是教會亦是人,面對欺騙的代誌,咱會通指責、會當拒絕、抵擋。總是咱無權力判人死刑,真多人讀聖經讀到這段,會認為是彼得的審判使亞拿尼亞夫婦死亡,但是這種的審判是出於上帝不是人。彼得所做的只是指出這種的欺騙是不對的。
另外一點咱也要來注意的,在教會的歷史中間曾發生不止一遍的欺騙的事件,但是並不是每一遍欺騙的人攏馬上受到上帝的審判來死亡,為什麼特別亞拿尼亞的事件也這呢嚴重?真大的一件原因是,這是初代教會的第一遍,上帝欲籍第一遍發生的事著來醒誡咱,讓咱知道無誠實、虛假、欺騙上帝結果的嚴重性,提醒咱上帝不是會通隨便侮慢的。但是上帝也是一個有恩典的上帝,祂無照咱的罪過報應咱,上帝給咱有悔改的機會。雖然咱每一個人攏有失錯,但是上帝並無將祂的審判馬上臨到,那無咱每一個人早就已經早早就滅無了。上帝存留咱活命,不是表示上帝無計較,允準咱繼續去犯罪、欺騙,而是要咱把握機會早日悔改,來回應上帝的恩典。
佇路加記載這段故事的中間,在佇第11節中,他特別寫著「全教會及見若聽見諸個代的攏大驚」這是路加第一遍提到「教會」這個字。這是一個提醒,亞拿尼亞夫婦姻所做的這件代誌,不是只是姻與上帝之間的關係,也不只是姻與彼得之間的關係。姻所做的是姻與教會,這個上帝所呼召出來的百姓這個信仰團體的關係。路加在這個所在佇強調:欺騙上帝的人是一件嚴重的罪,一項虛假的行為會敗壞基督徒之間的團契,這種的虛假那無受到懲罰,安呢教會中就會充滿虛假,基督徒與基督徒間那種真正的彼此交通、分享的理想就無法度被實現。
佇這個所在有一個教會內面的倫理問題咱要來注意,是不是每一項罪教會攏需要公開來斥責,親像彼得公開斥責亞拿尼亞一樣?用聖經的原則來看,應該是秘密的罪秘密處理,個人的罪私下處理,只有與大眾有關的罪才需要開公處理。一個人那犯了罪,如果他肯悔改,教會應該予以接納,但是那些犯了嚴重罪的人,如果那不肯悔改,而且姻的罪又成做教會見笑的見證(醜聞)安呢,教會的小會就需要處理。長老教會有一個「守衛主桌」的神學傳統,這種「守衛主桌」的精神,就是對領聖餐的人有所要求。雖然每一個有罪的罪人攏會通來領受聖餐,但是只有悔改的人才有這種的資格來與主坐桌。一個明顯犯了罪的人,卻不悔改,教會的小會是有責任要來處理的。這是長老教會小會治會一項重要的精神。
願意咱的教會佇上帝的神與上帝的話同齊作工的下面,成為一個合一、分享,彼此相愛的教會,將一切的虛假、欺騙從咱的中間除去,讓上帝的名得到榮耀。
作 者: 曾昭瑞牧師
經文:【 使徒行傳四章32~五章11節】線上收聽
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使徒行傳第四章與第五章,在初代的教會中,咱看到教會不斷佇進步,總是撒旦也想辦法來阻止教會的進步。咱看見初代的教會不但遇到當時猶太人的迫害,也需要面對教會內面虛假的問題。無論是迫害,或是虛假的問題,攏會對教會造成某種的傷害,是教會需要小心的問題。
【一】共享的生活是教會的精神
咱看見,當使徒雖然被捉到公會的面前,總是姻無管公會的禁令,姻猶原大膽來傳講上帝的福音。佇祈禱中勇敢來依靠上帝,上帝也佇祈禱中賞賜姻氣力。咱看見聖經佇31節對咱講「祈禱息,聚集的所在大振動,眾人攏受聖神充滿,好膽講上帝的道理。」因為祈禱,所以有上帝聖神的同在,姻也得到氣力,來傳講上帝的話。
但是咱佇講這段聖神所帶來的結果時,要注意,路加的記載,並不是安呢就結束,他接續講「信的人攏一心一志,無人講伊所有的屬家己,是逐項物做公的。」(那許多信的人都是一心一意的,沒有一人說他的東西有一樣是自己的,都是大家公用)。當我們把段聖經併起來看的時,會發現一項重要的代誌,就是聖神的充滿,不但有各種的現象,就是親像講方言、醫病、趕鬼會行各種的神蹟。真多人認為要有這款各種的現象是聖神充滿的作為,但是聖神充滿也表現在人的行為與言語、服事與見證以及向其他的人所表現出來的愛與關心頂面。聖經講,信的人攏一心一志,表明這是一個密切的信仰團體,合一是聖神作工的結果,合一是聖神與咱同在的記號。
這裡給我們一個很好的反省,什麼是合一的信仰團體,聖經內面所講的這種合一的信仰團體,不單是講佇這個團體中間沒有紛爭、對立,大家攏相安無事,平靜來過日子。而是彼此相愛與互相分享。那是只有無有紛爭、對立的合一,這只是一種相安無事的關係,但是在聖神作工的合一中,咱就會看見兄弟姊妹彼此的關懷、相愛,彼此扶持分享。合一種以「愛」來做中心的團結精神,以愛來合一,才會積極來願意與別人來分享、關懷、扶持。
【二】無私的奉獻是聖靈的作為
聖經對咱講,在這些信徒中間,「無人講伊所有的屬家己」。雖然在法律上來看,姻可以擁有自己所有的財物;但是就心靈及思想頂面來看,兄弟姊妹在聖神的帶領下面,卻有一種完全不同的態度,就是姻將自己的財產看作是隨時會通拿出來與別人相與分享的,通過自己所有的物來幫助有需要的人。這是一種革命性的態度,人願意犧牲自己的利益來與人分享,使別人得到幫助。將別人的需要,放佇自己利益的頭前。因為這種分享的精神,路加描寫中佇這個信仰團體,「其中無欠缺的人」(內中也沒有一個缺乏的)。這是聖神在信仰團體中作工,帶來分享的能力,才會使得教會內成作一個沒人有缺乏的所在。因為若照著人的本性,大家攏是為著顧自己,無來顧別人。特別的是,這些人將自己的財物拿出來與別人分享,並不是使徒有教導講,「作善事,有福報,人若奉獻若多,將來福報就有多少。」沒,咱佇初代教會中無看到這種的講法,人之所願意安呢做,只是照著耶穌所講的教示「愛人如己」。
加爾文曾在他的講道中間評論路加這段記載安呢講:
「如果咱講到這段故事,無受感動,安呢咱一定有比鐵夠卡硬的心腸。在那個時代,信徒將自己所有的慷慨奉獻出來;在咱的世代,咱不是甘那吝嗇地守護著自己所有的,而且也毫不在意地搶掠別人的物件。…在那個時候,姻變賣屬自己的物件;在咱的世代,作主作王的是購買的慾望。在那個時代,愛驅動人將自己的財物交出來,成作公物,供應那些有需要的人;佇咱的時代,許多人的不仁表現佇此:姻竟然與窮人共同居住一個地球,共同使用水、空氣和天空也感到怨妒不已。」加爾文在以前所講的話今那日咱看來也是非常刺咱的耳。因為今那日,有真多教會越來越成作一間中產階級的教會,在教會內面出入的,攏是有水準的人。真多教會越來越無法度讓那看來不是那麼豐富、那些有需要的人來到咱的中間。今那日咱應該做的是,是注意並且學習這些初代信徒所做這種願意犧牲,也願意與人分享的動作,因為這是聖神作工佇姻的心中所表現出來的。聖經也安呢對咱講「我原不是要別人輕省,你們受累,乃要均平,就是要你們的富餘,現在可以補他們的不足,使他們的富餘,將來也可以補你們的不足,這就均平了。如經上所記:多收的也沒有餘;少收的也沒有缺。」(卻呣是愛別人聊量,恁豁達,是愛得平平,現時將恁有剩的補姻的無夠,通將姻有剩的補恁的無夠,按呢才會平。照所記載講:拾多的無剩;拾少的無欠。)( 林後八13-15)聖經所對咱的教導,是當咱有願意分享的的心,在咱的中間就沒有欠缺的人。
【三】上帝不喜悅沽名釣譽的奉獻
雖然咱在初代教會中間,看到真多使人感動的信仰表現,咱有看見在教會內面,有親像巴拿巴這樣願意買自己的財產來奉獻給上帝的人,但是也有親像亞拿尼亞夫婦這種為著自己名聲來奉獻的人。亞拿尼亞的故事給咱一個真正好的提醒,就是這個被聖神充滿的信仰團體中間,並不是完全的攏是聖人佇聚集,這中間也是有一部分人用世俗的方法,想欲來得到人的讚美。
從表面來看,巴拿巴與亞拿尼亞所做攏是同款的事,姻兩人攏將田地買了,也將金錢拿到使徒的面前。差別在於巴拿巴將全部的錢拿出來,而亞拿尼亞將部分的錢留下來自己用,只將一部分拿出。重點不在於亞拿尼亞無將全部的錢拿出來,重點也不在於亞拿尼亞拿出來多、留下來多少。彼得講亞拿尼亞「將賣園的銀暗靜留幾那分。」使徒講「園猶未賣,豈呣是你的?賣了,彼個銀豈呣是你主意?」(田地還沒有賣,不是你自己的嗎﹖既賣了,價銀不是你作主嗎﹖)就是表明,這些金錢的所有權是在亞拿尼亞,他是不是欲奉獻,欲獻多少,攏會通自己作主,無人會來干涉。但是亞拿尼亞佇處理這些金錢時,所面對的,不是他無權自己作主欲奉獻多少,他所面對的是,佇是不是誠實,還夠有他奉獻的動機。
路加在述說亞拿尼亞如何留下部分金錢時,他是用「留下」這個字原文是「盜用」的意思。這個「盜用」這個字原是用來在形用以色列人攻打耶利哥時,亞干將部分上帝命令應滅盡的財物留下,當他留下應滅的財物。聖經也說這是一個盜用的行為,因為他的這種舉動,致到以色列人攻打小小的艾城失敗。
咱來看為什麼金錢是亞拿尼亞自己的,卻被稱為是盜用呢?因為亞拿尼亞盼望得到的是「奉獻全部金錢的名聲」但是他卻只「奉獻部分金錢」。如果他一開始就宣稱他所奉獻的是部分的金錢,也真的只奉獻部分的金錢,安呢,他不會算作是無誠實,因為這是誠實的作法。他之所以被上帝懲罰,不是無獻全部的金錢,也不是錢獻了太少,而是姻不正直;不是因為他吝嗇,而是他們偷盜,更重要的是他們試圖欺騙教會。想要得到別人的讚美,讓人說他們是一對慷慨奉獻的夫妻。
這段聖經節對咱所強調的是,聖神所注意的不是人奉獻的多少,聖神所關心的是人是不是誠實,是我們的品格是不是正直。如果咱只是想欲得到好的名聲,而不是出於內心甘願歡喜的奉獻,安呢,這種的奉獻不會得到上帝的歡喜。咱需要真正的注意一件代誌,就是咱奉獻的動機是什麼,如果咱奉獻的動機是為(1)著來回應上帝的恩典,(2)為著操練聖經對咱奉獻的要求,(3)為著讓有需要的人得到幫助,這種的奉獻是上帝所歡喜的。總是如果咱的奉獻那是為著得到別人的讚美及虛假的名聲,這種的只是要滿足自己的私慾,是上帝所無歡喜的。
當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上帝啟示摩西。講到百姓怎樣參與來起造會幕的時,安呢講:「出25:2 你告訴以色列人當為我送禮物來;凡甘心樂意的,你們就可以收下歸我。」(你給以色列人講,著獻禮物互我;見若心所甘願的,恁通給伊收來做禮物互我。)這是聖經第一遍講到百姓參與佇起造敬拜上帝所在的經文,所講的第一句話。咱看見:上帝所愛的奉獻是「見若心所甘願的」,上帝無愛人的奉獻是出於勉強的,上帝無愛人的奉獻是出於虛假的。可能咱的奉獻需要付出真大的代價,但是上帝愛咱學習來選擇,在付出極大的代價中間是歡喜甘願的,而不是出於勉強。
彼得看出亞拿尼亞的虛假了後問他講:「亞拿尼亞!啥事撒但充滿你的心,來騙聖神,……你心內啥事想出此個代誌啊?你呣是騙人,就是騙上帝。」(亞拿尼亞!為什麼撒但充滿了你的心,叫你欺哄聖靈,你怎麼心裡起這意念呢﹖你不是欺哄人,是欺哄神了。)本來奉獻是一件回應上帝恩典的行動,但是一件神聖回應上帝行動的事,卻變成一件被撒但充滿的事,這給咱看見,最好最神聖的事,需要有好的動機,動機若是不對,好事也會變做一件最歹的事。彼得明白指出,人出於私心來為著自己虛假的名聲,不是欺騙人,而是欺騙上帝。人有法度來對別人來隱埋自己的動機,但是上帝不是看外表,上帝是看人的內心。
咱在這段聖經中間,也看到一件特別的事,就是亞拿尼亞在這個欺騙的事件了後,面對上帝直接的審判,他與她的太太馬上倒佇地面斷氣。佇這個事件中間,咱有要注意的,這是上帝的審判,不是彼得的審判。無論是教會亦是人,面對欺騙的代誌,咱會通指責、會當拒絕、抵擋。總是咱無權力判人死刑,真多人讀聖經讀到這段,會認為是彼得的審判使亞拿尼亞夫婦死亡,但是這種的審判是出於上帝不是人。彼得所做的只是指出這種的欺騙是不對的。
另外一點咱也要來注意的,在教會的歷史中間曾發生不止一遍的欺騙的事件,但是並不是每一遍欺騙的人攏馬上受到上帝的審判來死亡,為什麼特別亞拿尼亞的事件也這呢嚴重?真大的一件原因是,這是初代教會的第一遍,上帝欲籍第一遍發生的事著來醒誡咱,讓咱知道無誠實、虛假、欺騙上帝結果的嚴重性,提醒咱上帝不是會通隨便侮慢的。但是上帝也是一個有恩典的上帝,祂無照咱的罪過報應咱,上帝給咱有悔改的機會。雖然咱每一個人攏有失錯,但是上帝並無將祂的審判馬上臨到,那無咱每一個人早就已經早早就滅無了。上帝存留咱活命,不是表示上帝無計較,允準咱繼續去犯罪、欺騙,而是要咱把握機會早日悔改,來回應上帝的恩典。
佇路加記載這段故事的中間,在佇第11節中,他特別寫著「全教會及見若聽見諸個代的攏大驚」這是路加第一遍提到「教會」這個字。這是一個提醒,亞拿尼亞夫婦姻所做的這件代誌,不是只是姻與上帝之間的關係,也不只是姻與彼得之間的關係。姻所做的是姻與教會,這個上帝所呼召出來的百姓這個信仰團體的關係。路加在這個所在佇強調:欺騙上帝的人是一件嚴重的罪,一項虛假的行為會敗壞基督徒之間的團契,這種的虛假那無受到懲罰,安呢教會中就會充滿虛假,基督徒與基督徒間那種真正的彼此交通、分享的理想就無法度被實現。
佇這個所在有一個教會內面的倫理問題咱要來注意,是不是每一項罪教會攏需要公開來斥責,親像彼得公開斥責亞拿尼亞一樣?用聖經的原則來看,應該是秘密的罪秘密處理,個人的罪私下處理,只有與大眾有關的罪才需要開公處理。一個人那犯了罪,如果他肯悔改,教會應該予以接納,但是那些犯了嚴重罪的人,如果那不肯悔改,而且姻的罪又成做教會見笑的見證(醜聞)安呢,教會的小會就需要處理。長老教會有一個「守衛主桌」的神學傳統,這種「守衛主桌」的精神,就是對領聖餐的人有所要求。雖然每一個有罪的罪人攏會通來領受聖餐,但是只有悔改的人才有這種的資格來與主坐桌。一個明顯犯了罪的人,卻不悔改,教會的小會是有責任要來處理的。這是長老教會小會治會一項重要的精神。
願意咱的教會佇上帝的神與上帝的話同齊作工的下面,成為一個合一、分享,彼此相愛的教會,將一切的虛假、欺騙從咱的中間除去,讓上帝的名得到榮耀。
2004年5月9日 星期日
壓不扁的母愛 -- 曾昭瑞 牧師
寫作於2004.05.09
作 者: 曾昭瑞 牧師
經文:【 經文出埃及記二章1~10節】線上收聽
佇以色列的歷史中間,出埃及事件,是姻歷史中最會通表現出上帝拯救大能的作為,耶和華上帝用祂全能的手,來引導祂的百姓在痛苦的中間,走出一條拯救的活路。總是上帝用祂奇妙的作為來讓咱看見,祂拯救事工的開始,是怎樣來發生的。如果我們讀出埃及記第一章,我們會發現,上帝用兩位「拾姐母」(接生婆)來留以色列百姓新生的子兒。佇上帝拯救的作為中間,咱看見上帝是通過女姓來開始祂拯救的事工。
【為了愛抗命】
今那日咱所讀到的這段聖經,記載者猶太人歷史民族上一個最重要領袖出世的故事。如果咱那注意來讀這段聖經,咱就會發現,這位偉大的領袖出世的故事中,所記載的,是因為他有偉大的母親,聖經的作者,在摩西出世的故事中,並無提起到他父親有什麼積極的作為,而是描寫到三個女人在摩西出世時,所表現出來的勇敢、智慧與愛心。上帝雖然通過摩西來拯救以色列的百姓,總是上帝亦通過老母來拯救摩西。
當以色列人在埃及地人數漸漸增加,使得埃及人心中驚惶,認為以色列人是一種真正大的威脅,以色列人的人數越多,就是埃及人生存的危機。會使得姻的國家面對極大的災難。雖然以色列已經生活在埃及四百多年,總是法老就下令,將新出世的男嬰仔,丟入落河。這是時代的悲劇,也是對作母親的人一種極大的傷害,無有一個作母親的人會甘願將她的子兒來安呢結束性命。每一個母親面對這種的要求一定心中有真大的掙扎。
甘願冒著被發現的風險,想欲將自己的子兒來隱密起來,為著來保全姻的生命。咱會通想像,法老會下這種的命令,絕對不是隨便講講的,因為這是一個種族滅絕的行動,是欲徹底消滅一個民族的行動。當父母將自己所出生的兒子隱密起來,就真可能要面對殺身之禍。
但是咱看到,聖經講有一位利未人,娶一個查某囝仔。生了一個子,這個作媽媽的看到自己的囝仔生了真清秀,所以就決定將他藏三月日。佇這個聖經的記載中間,咱看見,是這個媽媽決定將這個囝仔來藏三月日久,這個媽媽雖然是一個女姓,卻有極大的勇氣來挑戰法老的規定,為著愛自己的子兒,來違抗法老王的命令。
咱攏知道,這個新生的兒子,並不是這個媽媽所生的第一囝仔,這個囝仔出生以前,她已經生一個子名叫亞倫,一個女兒,名叫米利暗。總是不管她有幾個子,這個作老母的人,猶原希望他的子兒會通平安長大,所以她決定來違背規定。咱佇這個中間看到一個母親的勇氣。聖經的作者,佇這個中間真趣味,沒提到這個兒子的爸爸作了什麼,爸爸佇這個中間是消失的。
【為了愛冒險】
總是孩子不斷的長大,所以將這個兒子放佇蘆竹的箱子內,然後「落佇」河邊蘆葦的中間。在古代的尼羅河的河邊,有真多水淺的所在,生有真正多的盧葦,所以將小子放佇這個所在,一方面不會被水流去,一方面會通佇附近偷偷照顧。對這段聖經,咱看見,姻不是將這個小孩放佇這個所在,就任由他去,而是派他的姊姊佇一邊看守保護。也關心這個小孩將來的命運會是如何?總是上帝真特別用他的手來顯出救恩,這個看起來親像走入絕境的家庭,竟然佇這個時準遇到上帝奇妙的作為。這個小孩,被法老的女兒發現了,法老的女兒聽見他在哭,就可憐他,然後小孩的大姊,實在真正勇敢,敢來到法老查某子的面前,主動提議講:「我去佇希伯來婦仁人的中間叫一個奶母,給你育此個囝仔,好嗎?」咱看見這個女孩真聰明,他講「給你育此個囝仔」,她將這個囝仔當作是法老查某仔的。然後,她,叫了自己的老母來養飼自己的小弟。這是一間真正趣味的代誌,本來是無法度養飼,無法度放佇身邊要放佇河邊放棄。但是這個時準小孩回來到身邊又可自己養飼,還有錢可以領,天下那有這麼好的事。但是這是一項冒險,如果被發現也是很危險,但是這個母親沒有拒絕,不單只是養育這個小孩,還讓他明白自己的身世,知道自己是以色列人,雖然是一種危險,但是我們看到這位母親負起了這個小孩的宗教教育,讓他明白自己的身世。就是因為這種的教育,所以我們看到11節「伊出去到伊的兄弟那」,因為他認同自己是以色列人,若是沒有母親的教導,他不會這樣認同,雖然摩西可能只與自己的母親生活到六歲就被接入王宮,但是幼年的教育,卻一直影響著他的一生,這是家庭教育的重要。
【另一種的母愛】
在這個記載中間,另外有一個人咱要來注意,就是法老的女兒。其實她也是摩西的母親,雖然不是親生的,總是咱看會出她也是愛這個摩西,後來摩西會成作一個好的領袖,是因為他受過好的教育,了解埃及人的法律、規章、制度。所以他有夠額的能力來帶領以色列人。這位埃及的公主,是用另外一種母愛來愛這個所撿到的小孩。雖然他是外族的孩子,也是一個無什麼地位、身份甚至是該被處死的小孩,但是咱看見她愛這個小孩,無計較他的出身,願意付出代價來養飼這個小孩。雖然她不是親生的,總是也是愛這個小孩。
母親的愛,有時是出於天性,因為她是女性,所以天生就有這種對嬰仔的愛。看到小孩,就會瞳孔放到,男生只有看到自己的小孩才會。所以女性本身就對小孩有特別的愛。
今天這個世代,有時準社會的變遷,家庭成員的變動,真多的小孩不是和自己的母親長大,總是佇姻的生命中,常常會遇到類似法老女兒這種的角色的女姓,來成做姻生命中的幫助,使得這位小孩會有好的表現。
影星張艾嘉女士曾在文章中提到為了培養出兒子的貴族氣質,多從最細微處開始,衣食住行時時處處刻意培養,他稍有不對就馬上糾正。她先生說她不像是在養兒子,像是在組裝電腦,把所有最先進最頂級的軟件全部塞進去,卻不知硬盤本身能否容納。 現在看來,她兒子當初真的很可憐,不能和別的小朋友一樣在地上摸爬滾打,因為那是沒有教養的表現,從學會走路開始就得像個紳士,從小就開始穿禮服,學習吃西餐,要記得站在汽車前等待司機拉門,高興也不許哈哈大笑,只能微笑地表示自己很開心。等到兒子4歲多的時候,小紳士的雛形已經顯露了,雖然我看得出來兒子並不快樂,可我認定這個選擇沒錯。
隨後,我把兒子推到了大眾面前:兒子5歲那年,我應邀前往泰國北部採訪難民村,我帶兒子隨行,拍攝過程中,我把部分台詞讓兒子背熟,然後將他推到了攝影機前。電視台播放後,香港頓時轟動,所有人都驚為天才。在香港成功後,我隨即帶著兒子殺回台灣,帶他參與了一個國際品牌的童裝展示會,並讓他上台走童裝 秀。各大媒體紛紛對此大肆報道,兒子在一夜之間又紅透台灣。往後的日子裡,我利用自己的知名度不遺餘力地打造著兒子,而他的表現也處處可圈可點,很快成為了第一童星。
上帝把兒子還給我,我把自由還給兒子。
可是,我忘記了一件事情--香港並非太平盛世,經濟不景氣的時候,最先被別人盯上的就是曝光率高的明星。很不幸,兒子被人盯上了。兒子在九龍城喇沙利道喇沙小學讀四年級,學校離家有一段頗長的路程。平日上下學都有佣人接送,可是,2000年7月5日,佣人沒有接到兒子,幾個小時後,接到了最不願接到的電話---兒子被綁架了,綁匪開價2000萬元港幣。
綁匪在電話裡聲音陰森而恐怖:"你兒子現在是童星,你是大導演,他絕對值個價錢,你也拿得出這筆錢。給你3天時間,交錢的地點我會再通知你。 別玩花樣,不然,就等著給你兒子收屍吧!"我頓時癱軟了,我做夢也沒料到,自己的苦心打造竟會給兒子帶來殺身之禍!
在警方的授意下,我們以籌措贖金為由向綁匪拖延時間,警方很快通過電話監聽跟蹤查出了綁匪的藏身之處,火速行動將3名綁匪一舉擒獲。當我打開兒子藏身的箱子的時候,倒吸一口涼氣---綁匪已經在箱子裡準備好了香燭冥紙,很明顯,他們已經做好了收到錢就撕票的打算。抱著失而復得的兒子,我連哭的力氣都沒有了。
此次遭受綁架對兒子造成極大的刺激,他開始神經質地自問:再也不願意與我一起出席任何公眾場合,一回家就鑽進自己的房間鎖上門,就連叫他吃飯也不出來,把飯送到門口也不開門,只允許佣人把飯放在門口,等佣人離開了才偷偷開門自己把飯拿進去。看著以往舉重若輕的兒子如今像一只惴惴不安的小鼠般草木皆兵,我的心疼了又疼。
諮詢了無數心理專家,得到的建議只有一個--時間療法。我咽下眼淚,告訴自己:有什麼大不了呢?老天已經對我很寬厚了,把活生生的兒子還給了我。我開始學著用母愛的本能去和他共處,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讓他高興,由著他去做他想做的事情:他摒棄牛排去啃漢堡包﹔請同學回家來鬧得翻天覆地﹔和那些以前我嗤之以鼻不富貴沒氣質的同學打成一團﹔他開始穿便宜的T恤和牛仔褲﹔不再把頭髮三七分得細致、梳得一絲不苟﹔不在我的監督下練樂器、苦著臉去聽交響樂……假日的時候,我帶他出去旅遊,不再帶他去這個博物館那個藝術宮。我放任他自己挑選目的地和所有的旅遊項目。
有一次遊迪斯尼樂園,他拖我陪他坐在過山車的第一排,隨著過山車的翻滾倒轉,我們情不自禁一起尖叫,兒子緊緊攥著我的手,摟得很緊很緊,仿佛將他所有的力量和希望都寄託在這一握上。下了過山車,手依然沒有鬆緊開,我彎下腰將兒子一把摟進懷裡,他攬住我的脖子,臉蛋貼在我的脖子上,呼吸一絲一絲地縈繞著我的耳畔,好久沒有這樣抱過兒子了。
還有一次在埃及,我們騎著一頭駱駝,在金字塔前面端詳獅身人面像,兒子坐在前面,靠在我懷里,駱駝脖子上的鬃毛蹭得他的小腿發癢,我讓他將腿盤起來,半躺在我的懷裡,左手幫他撫摸著蹭紅的小腿,右手輕輕摸著他的頭髮。兒子忽然動了動,將腦袋往我的胸前擠了擠,夢囈般道:"媽媽,謝謝!
"我讓他成為全校最優秀的學生,他沒有謝謝我﹔我讓他成為第一童星,他沒有謝謝我﹔我傾家蕩產去交贖金,他也沒有謝謝我。但就在落日大漠里,靠在我懷裡的時候,他那麼由衷地感謝我。一句謝謝,頓時讓我覺得所有的榮耀都無法與之相提並論,我發覺這樣的生活才是兒子真正覺得幸福和滿足的日子。
三年的歲月,兒子終於痊癒了。隨著兒子的改變,我身上也在發生著本質的變化,我不再張揚,學會了理解和同情,變得成熟和內斂,難怪外界都評論我是一個因為痛苦而長大的媽媽。
聽了這個真實事件後,願作父母的您,也能對教養有更深的體會,更祝福天下的母親,母親節快樂。
作 者: 曾昭瑞 牧師
經文:【 經文出埃及記二章1~10節】線上收聽
佇以色列的歷史中間,出埃及事件,是姻歷史中最會通表現出上帝拯救大能的作為,耶和華上帝用祂全能的手,來引導祂的百姓在痛苦的中間,走出一條拯救的活路。總是上帝用祂奇妙的作為來讓咱看見,祂拯救事工的開始,是怎樣來發生的。如果我們讀出埃及記第一章,我們會發現,上帝用兩位「拾姐母」(接生婆)來留以色列百姓新生的子兒。佇上帝拯救的作為中間,咱看見上帝是通過女姓來開始祂拯救的事工。
【為了愛抗命】
今那日咱所讀到的這段聖經,記載者猶太人歷史民族上一個最重要領袖出世的故事。如果咱那注意來讀這段聖經,咱就會發現,這位偉大的領袖出世的故事中,所記載的,是因為他有偉大的母親,聖經的作者,在摩西出世的故事中,並無提起到他父親有什麼積極的作為,而是描寫到三個女人在摩西出世時,所表現出來的勇敢、智慧與愛心。上帝雖然通過摩西來拯救以色列的百姓,總是上帝亦通過老母來拯救摩西。
當以色列人在埃及地人數漸漸增加,使得埃及人心中驚惶,認為以色列人是一種真正大的威脅,以色列人的人數越多,就是埃及人生存的危機。會使得姻的國家面對極大的災難。雖然以色列已經生活在埃及四百多年,總是法老就下令,將新出世的男嬰仔,丟入落河。這是時代的悲劇,也是對作母親的人一種極大的傷害,無有一個作母親的人會甘願將她的子兒來安呢結束性命。每一個母親面對這種的要求一定心中有真大的掙扎。
甘願冒著被發現的風險,想欲將自己的子兒來隱密起來,為著來保全姻的生命。咱會通想像,法老會下這種的命令,絕對不是隨便講講的,因為這是一個種族滅絕的行動,是欲徹底消滅一個民族的行動。當父母將自己所出生的兒子隱密起來,就真可能要面對殺身之禍。
但是咱看到,聖經講有一位利未人,娶一個查某囝仔。生了一個子,這個作媽媽的看到自己的囝仔生了真清秀,所以就決定將他藏三月日。佇這個聖經的記載中間,咱看見,是這個媽媽決定將這個囝仔來藏三月日久,這個媽媽雖然是一個女姓,卻有極大的勇氣來挑戰法老的規定,為著愛自己的子兒,來違抗法老王的命令。
咱攏知道,這個新生的兒子,並不是這個媽媽所生的第一囝仔,這個囝仔出生以前,她已經生一個子名叫亞倫,一個女兒,名叫米利暗。總是不管她有幾個子,這個作老母的人,猶原希望他的子兒會通平安長大,所以她決定來違背規定。咱佇這個中間看到一個母親的勇氣。聖經的作者,佇這個中間真趣味,沒提到這個兒子的爸爸作了什麼,爸爸佇這個中間是消失的。
【為了愛冒險】
總是孩子不斷的長大,所以將這個兒子放佇蘆竹的箱子內,然後「落佇」河邊蘆葦的中間。在古代的尼羅河的河邊,有真多水淺的所在,生有真正多的盧葦,所以將小子放佇這個所在,一方面不會被水流去,一方面會通佇附近偷偷照顧。對這段聖經,咱看見,姻不是將這個小孩放佇這個所在,就任由他去,而是派他的姊姊佇一邊看守保護。也關心這個小孩將來的命運會是如何?總是上帝真特別用他的手來顯出救恩,這個看起來親像走入絕境的家庭,竟然佇這個時準遇到上帝奇妙的作為。這個小孩,被法老的女兒發現了,法老的女兒聽見他在哭,就可憐他,然後小孩的大姊,實在真正勇敢,敢來到法老查某子的面前,主動提議講:「我去佇希伯來婦仁人的中間叫一個奶母,給你育此個囝仔,好嗎?」咱看見這個女孩真聰明,他講「給你育此個囝仔」,她將這個囝仔當作是法老查某仔的。然後,她,叫了自己的老母來養飼自己的小弟。這是一間真正趣味的代誌,本來是無法度養飼,無法度放佇身邊要放佇河邊放棄。但是這個時準小孩回來到身邊又可自己養飼,還有錢可以領,天下那有這麼好的事。但是這是一項冒險,如果被發現也是很危險,但是這個母親沒有拒絕,不單只是養育這個小孩,還讓他明白自己的身世,知道自己是以色列人,雖然是一種危險,但是我們看到這位母親負起了這個小孩的宗教教育,讓他明白自己的身世。就是因為這種的教育,所以我們看到11節「伊出去到伊的兄弟那」,因為他認同自己是以色列人,若是沒有母親的教導,他不會這樣認同,雖然摩西可能只與自己的母親生活到六歲就被接入王宮,但是幼年的教育,卻一直影響著他的一生,這是家庭教育的重要。
【另一種的母愛】
在這個記載中間,另外有一個人咱要來注意,就是法老的女兒。其實她也是摩西的母親,雖然不是親生的,總是咱看會出她也是愛這個摩西,後來摩西會成作一個好的領袖,是因為他受過好的教育,了解埃及人的法律、規章、制度。所以他有夠額的能力來帶領以色列人。這位埃及的公主,是用另外一種母愛來愛這個所撿到的小孩。雖然他是外族的孩子,也是一個無什麼地位、身份甚至是該被處死的小孩,但是咱看見她愛這個小孩,無計較他的出身,願意付出代價來養飼這個小孩。雖然她不是親生的,總是也是愛這個小孩。
母親的愛,有時是出於天性,因為她是女性,所以天生就有這種對嬰仔的愛。看到小孩,就會瞳孔放到,男生只有看到自己的小孩才會。所以女性本身就對小孩有特別的愛。
今天這個世代,有時準社會的變遷,家庭成員的變動,真多的小孩不是和自己的母親長大,總是佇姻的生命中,常常會遇到類似法老女兒這種的角色的女姓,來成做姻生命中的幫助,使得這位小孩會有好的表現。
影星張艾嘉女士曾在文章中提到為了培養出兒子的貴族氣質,多從最細微處開始,衣食住行時時處處刻意培養,他稍有不對就馬上糾正。她先生說她不像是在養兒子,像是在組裝電腦,把所有最先進最頂級的軟件全部塞進去,卻不知硬盤本身能否容納。 現在看來,她兒子當初真的很可憐,不能和別的小朋友一樣在地上摸爬滾打,因為那是沒有教養的表現,從學會走路開始就得像個紳士,從小就開始穿禮服,學習吃西餐,要記得站在汽車前等待司機拉門,高興也不許哈哈大笑,只能微笑地表示自己很開心。等到兒子4歲多的時候,小紳士的雛形已經顯露了,雖然我看得出來兒子並不快樂,可我認定這個選擇沒錯。
隨後,我把兒子推到了大眾面前:兒子5歲那年,我應邀前往泰國北部採訪難民村,我帶兒子隨行,拍攝過程中,我把部分台詞讓兒子背熟,然後將他推到了攝影機前。電視台播放後,香港頓時轟動,所有人都驚為天才。在香港成功後,我隨即帶著兒子殺回台灣,帶他參與了一個國際品牌的童裝展示會,並讓他上台走童裝 秀。各大媒體紛紛對此大肆報道,兒子在一夜之間又紅透台灣。往後的日子裡,我利用自己的知名度不遺餘力地打造著兒子,而他的表現也處處可圈可點,很快成為了第一童星。
上帝把兒子還給我,我把自由還給兒子。
可是,我忘記了一件事情--香港並非太平盛世,經濟不景氣的時候,最先被別人盯上的就是曝光率高的明星。很不幸,兒子被人盯上了。兒子在九龍城喇沙利道喇沙小學讀四年級,學校離家有一段頗長的路程。平日上下學都有佣人接送,可是,2000年7月5日,佣人沒有接到兒子,幾個小時後,接到了最不願接到的電話---兒子被綁架了,綁匪開價2000萬元港幣。
綁匪在電話裡聲音陰森而恐怖:"你兒子現在是童星,你是大導演,他絕對值個價錢,你也拿得出這筆錢。給你3天時間,交錢的地點我會再通知你。 別玩花樣,不然,就等著給你兒子收屍吧!"我頓時癱軟了,我做夢也沒料到,自己的苦心打造竟會給兒子帶來殺身之禍!
在警方的授意下,我們以籌措贖金為由向綁匪拖延時間,警方很快通過電話監聽跟蹤查出了綁匪的藏身之處,火速行動將3名綁匪一舉擒獲。當我打開兒子藏身的箱子的時候,倒吸一口涼氣---綁匪已經在箱子裡準備好了香燭冥紙,很明顯,他們已經做好了收到錢就撕票的打算。抱著失而復得的兒子,我連哭的力氣都沒有了。
此次遭受綁架對兒子造成極大的刺激,他開始神經質地自問:再也不願意與我一起出席任何公眾場合,一回家就鑽進自己的房間鎖上門,就連叫他吃飯也不出來,把飯送到門口也不開門,只允許佣人把飯放在門口,等佣人離開了才偷偷開門自己把飯拿進去。看著以往舉重若輕的兒子如今像一只惴惴不安的小鼠般草木皆兵,我的心疼了又疼。
諮詢了無數心理專家,得到的建議只有一個--時間療法。我咽下眼淚,告訴自己:有什麼大不了呢?老天已經對我很寬厚了,把活生生的兒子還給了我。我開始學著用母愛的本能去和他共處,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讓他高興,由著他去做他想做的事情:他摒棄牛排去啃漢堡包﹔請同學回家來鬧得翻天覆地﹔和那些以前我嗤之以鼻不富貴沒氣質的同學打成一團﹔他開始穿便宜的T恤和牛仔褲﹔不再把頭髮三七分得細致、梳得一絲不苟﹔不在我的監督下練樂器、苦著臉去聽交響樂……假日的時候,我帶他出去旅遊,不再帶他去這個博物館那個藝術宮。我放任他自己挑選目的地和所有的旅遊項目。
有一次遊迪斯尼樂園,他拖我陪他坐在過山車的第一排,隨著過山車的翻滾倒轉,我們情不自禁一起尖叫,兒子緊緊攥著我的手,摟得很緊很緊,仿佛將他所有的力量和希望都寄託在這一握上。下了過山車,手依然沒有鬆緊開,我彎下腰將兒子一把摟進懷裡,他攬住我的脖子,臉蛋貼在我的脖子上,呼吸一絲一絲地縈繞著我的耳畔,好久沒有這樣抱過兒子了。
還有一次在埃及,我們騎著一頭駱駝,在金字塔前面端詳獅身人面像,兒子坐在前面,靠在我懷里,駱駝脖子上的鬃毛蹭得他的小腿發癢,我讓他將腿盤起來,半躺在我的懷裡,左手幫他撫摸著蹭紅的小腿,右手輕輕摸著他的頭髮。兒子忽然動了動,將腦袋往我的胸前擠了擠,夢囈般道:"媽媽,謝謝!
"我讓他成為全校最優秀的學生,他沒有謝謝我﹔我讓他成為第一童星,他沒有謝謝我﹔我傾家蕩產去交贖金,他也沒有謝謝我。但就在落日大漠里,靠在我懷裡的時候,他那麼由衷地感謝我。一句謝謝,頓時讓我覺得所有的榮耀都無法與之相提並論,我發覺這樣的生活才是兒子真正覺得幸福和滿足的日子。
三年的歲月,兒子終於痊癒了。隨著兒子的改變,我身上也在發生著本質的變化,我不再張揚,學會了理解和同情,變得成熟和內斂,難怪外界都評論我是一個因為痛苦而長大的媽媽。
聽了這個真實事件後,願作父母的您,也能對教養有更深的體會,更祝福天下的母親,母親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