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0日 星期六

在神沒有難成的事

 

一、前言

    各位弟兄姊妹平安,今天我們在禮拜中舉行聖禮典,有成人洗、幼兒洗、轉籍,以及一同領受聖餐。往年在聖誕節前的洗禮特別踴躍,今年也是,因為喜歡在聖誕歡慶的氣氛,在待降節第三主日,主題是喜樂,歡慶耶穌基督為我們降生,也歡慶在主耶穌裡新生命的開始。

    今天我們讀的這段,是路加福音書的作者,他為了寫路加福音和使徒行傳這兩卷書,用心考察許多資料,他用了一個較長的鋪陳,從施洗約翰的父母親開始,轉到天使向馬利亞顯現,第一次提到耶穌—介紹這位主角的出場。今天我們要透過幾個關鍵字,來思考這段經文對我們的意義,不僅關係到我們在將要聖誕節時如何回應,更是我們走在信仰路上常要思想和回應的。

 

二、關鍵字

(1)不可能變為可能

    經文一開始提到「第六個月」這是接續前面路加寫的第一個事件,天使先向撒迦利亞顯現,告訴他的妻子伊利沙伯將要懷孕生子。但這對年老夫妻早已打消生孩子的想法,如同台灣俚語有一句說「阿婆生子」真拼咧,意思是不可能。但這樣類似的事件,舊約中那對年老夫婦--亞伯拉罕和撒拉也曾發生過。老年得子看似不可能,但卻發生了。接著,童女也要懷孕生子,看似更不可能,還真不知道要怎樣拚咧。但上帝能讓不可能變為可能,因為在神沒有難成的事。連續的這兩個不可能,作為經歷上帝作為的奇妙。問大家,你生命中曾面對什麼的不可能呢﹖或當你最近說到:「這不可能」是什麼時候呢﹖但會不會就是上帝要在你生命中,在你們的群體中動工的地方呢﹖讓不可能變為可能。

 

(2)蒙大恩的女子

    當這位天使造訪馬利亞,對她說的第一句是稱她「蒙大恩的女子」,很特別的一句問候,不是嗎﹖「蒙大恩的女子,平安,主與你同在。」蒙大恩,是蒙神的喜悅,得到大恩典,那蒙大恩的結果是什麼呢﹖是她將懷孕生子,這孩子將來要掌權做王。試想,對期待有小孩的人來說,這的確是蒙大恩,但對這位才剛訂婚還沒出嫁,就要先懷孕生子,這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中是痛苦和不名譽、甚至是有生命危險的。「蒙大恩」聽起來很不錯,但實際上並不是馬上萬事OK一帆風順。在舊約中的先知領受呼召,也可說是蒙大恩成為先知,這雖然是很奇妙的經歷,但也常是讓先知承接任務,去面對許多困難和挑戰。試想,要是你被稱為蒙大恩的女子、蒙大恩的弟兄、同學、蒙大恩阿公和阿媽,你相信這不是講表面話,而是上帝要將什麼奇妙特別的事交付你,上帝對你特別的呼召和感動,將要臨到你生命時,為此你再來的前途方向,你的生活重心都將改變,你會怎麼回應呢﹖

 

    跟這蒙大恩的女子有關的,或許你會問:「為什麼是馬利亞呢﹖」上帝為何揀選馬利亞,經文中沒有明寫原因,我們看到的是上帝主動揀選,但或許我們需要等下進一步的探究,才能回答這問題。

 

(3)上帝賜生命

    當神宣告一個孩子將出生,上帝賜生命,在舊約中出現好幾次,聽到這宣告的人,他們的反應都不同。亞伯拉罕的妻子撒拉,聽到後感到可笑而偷笑出來。參孫的父親瑪挪亞,則是感到害怕(13:22)。而前面提到的撒迦利亞,施洗約翰的爸爸,他因感到疑惑而暫時被變成啞巴,直到小孩出生。這樣來看,這位少女馬利亞的反應還不錯,她一開始雖然驚慌,卻繼續反覆思想「蒙大恩的女子」是什麼意思。她接著問天使:「我還沒出嫁,怎麼有這事呢﹖」這個場景在西洋藝術史中稱這畫作的主題為「天使報喜圖」,這曾經是畫家們喜愛畫的宗教畫主題之一。而這位19世紀英國的畫家但丁-加百利-羅塞蒂 (Dante Gabriel Rossetti 18281882 ),他嘗試用不同的角度來呈現,少女馬利亞聽到這消息,那種夾雜著驚慌困惑,混合著許多情緒和思緒的當下,我覺得更貼切把馬利亞當時的感受表達出來。天使接著安慰她聖靈會降臨在她身上,上帝的能力將會護庇她,同時,提到她的親戚伊莉沙伯也已經懷孕了,因為「出於神的話,沒有一句不帶能力的」。這些話安慰並增加馬利亞的信心,馬利亞回答:「我是主的使女,情願照你的話成就在我身上。」也是在這樣的反差之下,更顯出馬利亞的特別。試想,如果是你,你會如何反應呢﹖

 

 

(4)在神沒有難成的事

       

    在神沒有難成的事,是對上帝的全能、統管萬有一種的宣告。在神學主題是上帝的主權、上帝的揀選,對應的是人的自由意志、人的決定。關於上帝的揀選和人的自由意志,也常常是許多人在認真思考是否要信主時,無法全然了解的地方。當我要信耶穌,這究竟是上帝早就揀選了,還是出自我的自由決定呢﹖如果相信是上帝的主權和揀選,上帝都決定,都知道了,那人的選擇還有什麼價值和意義呢﹖

 

關於這議題,我們往往從二選一的角度去想,好像是互相不相容的兩個選項。但我們面對的是超越時間和空間的上帝,上帝的揀選和人的自由意志,不是二選一,反而像是一扇門的兩個面,從門這一邊走進去的時候,你看到的門上寫的是人的決定和選擇,但走過後往後看,這扇門的另外一側,上面寫的是上帝的揀選和主權。關於信主的當下,認為是我做的選擇和決定,但隨著時間和信仰的歷程,越來越感受到這一切都是上帝的揀選。

 

   這段經文最初訂的題目是「在神沒有難成的事」,從上帝的主權來看。但當我在默想這段經文時,卻對馬利亞她的決定有更深的體會,他選擇順服,來回應上帝的揀選和計畫,原來這是一件美事,這麼美,讓上帝覺得好美。我們剛才說為什麼上帝要揀選馬利亞,看似沒有特別的原因,但如果有,是上帝喜悅她那種願意讓上帝旨意成就在她身上的心,上帝看這為美。各位,你我是否願意,也讓我們生命因順服上帝的旨意,成就在我們身上的「願意」,而變得好美。

 

三、結論與回應

    在這待降節的第三主日,天使報喜,在待降節中讓我們感受上帝的大能和奇妙安排而心存喜樂。在今天,剛才這段經文中這幾個關鍵詞--蒙大恩的女子、在神沒有難成的事,願主旨意成就在我身上。對我們今天等下要領受成人洗、幼兒洗、轉籍的弟兄姊妹來說,從在之前報名、上學道班課程、小會問道理等過程,相信這段經文中的幾個關鍵詞也會一再出現。在這段經文中還有一個重要的字是「反覆思想」,路加寫到馬利亞的反覆思想,應該不只在天使跟她說的當下,而是在她懷孕、生產、不久之後去埃及逃難、回到加利利、養育耶穌一天天長大,先生約瑟的去世,到30年後耶穌出來傳福音,到再3年半之後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到再3天耶穌復活的過程。路加寫下的馬利亞,她順服,她的反覆思想,成為註解。天使向她說,蒙大恩的女子,願主旨意成就,在神沒有難成的事。各位,這一切不僅是馬利亞在當時的回應,更是一輩子的體會和經歷。

 

    在今天,當我們同樣被稱為蒙大恩的你和我,我們會如何回應﹖各位,你會將這些與神的對話用在哪裡﹖你是否相信,在神沒有難成的事﹖在我們聖誕歡樂之中,試問,當我們等下禮拜結束,面對目前生命的真實光景,什麼是你現在覺得難成的事﹖你我是否願意回應,願主旨意成就在我生命中,而這樣的回應,並非速食的蒙恩賜福,是需要反覆思想,是需要等候,甚至需要付上代價。親愛的弟兄姊妹,你我可願意對主說:「主,我願意。YesJesus!」這不是口號,而是縱使我們的信心不足,也求主賜給我們信心。當我們願意反覆思想、看重並願我們的生命能蒙主喜悅時,而這樣的生命,好美。各位,你可願意這樣做﹖我們同心來禱告。

 

2024年1月6日 星期六

第二次的祝福

 

剛過的這個禮拜四是美國的感恩節,還記得那天有好些兄姊和我互傳祝賀感恩節快樂。或許我們當中有些兄姊會說那是美國的節日,跟他們當初到新大陸拓荒的歷史有關,不是我們台灣的節日。我同意,我們不一定要在這一天過感恩節,我們不需要吃火雞,但我們還是非常需要感恩。

 

各位,您覺得我們非常需要感恩,是這樣子嗎﹖需要感恩什麼﹖看看我們現在所在的處境,實在有許多的理由令人擔憂:烏俄戰爭、以巴戰爭、兩岸緊張局勢、台灣總統大選,除了這些我們熟悉的之外,世界上還有更多令人擔心的事情正在發生。我們甚至還沒有談到我們所在的社區和我們當中許多家庭正面臨的挑戰。面對這些,你會覺得我們如何面對呢﹖哀嘆不是更合適嗎?還是期待正義的來臨不是更適合?或是更實務地去採取行動不是更適合嗎?當然,這些是需要,也有合適的時空背景。但現在,透過今天主日的經文,讓我們想起在對各樣大大小小事件的所有反應裡,最有力卻又常被忽視,的是感恩。

在路加福音的這段經文,耶穌和門徒們要前往耶路撒冷,從加利利到耶路撒冷的中間隔的是撒瑪利亞,因著猶太人和撒瑪利亞人之間的歷史情仇,猶太人往往選擇繞路,跨越約旦河到東岸沿著河往南走,再跨過約旦河往上走到耶路撒冷。但這次耶穌選擇直接走過撒瑪利亞,走一條不熟悉的路。當他們在路上,正面迎來10個人,經文中很簡短地敘述這過程--10個人都是痲瘋病人,在當時被視為不潔淨,被排斥,需要與人隔離的。他們遠遠站著高聲喊「耶穌,夫子,可憐我們吧!」請求耶穌醫治。或許他們通過耶穌,想要把握機會試試看。耶穌在這次的醫治中,沒有特別和他們靠近的記載,耶穌對他們說「你們去給祭司察看,就可以得醫治。」祭司在當時不僅是宗教儀式的執行者,還肩負著群體公共衛生的把關,通過檢查才能確認他們是潔淨的。

在路上,痲瘋病人注意到他們的白斑開始消失,他們知道自己正在被治癒。我們可以想像他們心中的喜悅,他們感到自由,他們盡可能地快跑。他們期待能去見他們幾個月沒見到的丈夫、妻子,甚至是見到幾年沒見到的兒子或女兒、爸爸或媽媽、阿公或阿嬤。他們想跑去看看他們的田地、他們的漁船、他們的商店、他們的家,或許他們最想要的,是好好在家裡洗個澡,換上乾淨的衣服,誰知道他們有多久沒有這樣了。他們以盡可能快的速度前進,他們高興這一切都將好起來,不是嗎﹖這十個人在路上往前跑的畫面,跑啊跑啊就像跑馬拉松的隊伍。但是,突然有一個人停了下來,遲疑了一下,竟然朝剛才跑來的方向往回跑。那個人往回跑做什麼?他跑去追耶穌的隊伍,一到的時候便跪倒在耶穌腳下,感謝他,並將榮耀歸給上帝。耶穌問:「不是有十個人痊癒了嗎?那另外九個人在哪裡?」只有你,是唯一一個回來歸榮耀給上帝的人嗎﹖

如果我們注意閱讀,試問,他們做錯了什麼嗎﹖那其他9個人並沒有做錯什麼。事實上,他們是完全照著耶穌的吩咐去做,不是嗎﹖他們也得到被醫治後的喜悅。再說一次,他們沒有做錯任何事,並得到應許的祝福。我不同意有學者在解釋這段經文時如此說「這個奇蹟的結果和諷刺是讓這些麻瘋病人遠離上帝。當他們需要神的時候,他們就親近神;但當他們不需要上帝時,他們就會忙著恢復健康。奇怪的諷刺是,治癒卻讓他們遠離了上帝。」我不認同的原因,是他們在當下不認識耶穌是上帝,他們有可能在給祭司檢查後,在那時感謝上帝讓他們得醫治,他們在當下是完全照耶穌的吩咐去做的,他們沒有錯。

 

我們發現,是那位回過頭來感謝耶穌的人,他除了同樣被醫治之外,還多的一項,我將這稱為「第二次的祝福」。第二次的祝福是什麼?當他來到耶穌面前大聲感恩並將榮耀歸給上帝之後,耶穌對他說「起來走吧,你的信救了你。」耶穌使用的希臘字根是指被治癒或變得完整,意思是他的信心不僅使他身體健康,而且使他變得完整,他確實得救了。

 

這第二次的祝福,是感恩的祝福,是完整救贖的祝福,容我再將這樣的祝福多作說明。在我們的生活中,假如我們不僅是接受祝福,而且將這說出來並為此表示感謝,這會是何等美好的一件事。請大家想像這樣的情境,當你和家人或朋友共進晚餐,這頓飯是精心準備的,花很多心思預備,讓人感到滿滿的愛。在享用過程中,你們都被這種被寵愛的感覺所圍繞。這時候,你當著大家對女主人說「這晚餐真是太棒了,讓我們大家舉杯,我們一起謝謝他。」就在表達感謝中,原本的祝福就突然倍增,你領受第二次的祝福。

 

或又像你和先生去日本賞楓葉,看著太陽透過橘紅色的楓葉映照的美景,你跟先生說:「這太美了,我真高興能和你在這裡一起共享這美景。」再一次,因著感恩祝福加倍,你領受第二次的祝福。

感恩就是這樣,來自於認知和表達,認知讓我們辨識出祝福,然後表達出我們對祝福的感激之情。每當這兩者結合起來,不管是透過眼神、言語還是肢體的動作等等,這樣的感恩就帶來了第二次祝福。

 

有人曾如此說「感恩是最高尚的情感」,因為感恩將我們的注意力,從自己身上轉到比我們更大、更偉大的事物中,並將我們與祝福本身更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同時,感恩也是一種奇妙的情感,讓我們可以跨越原本的限制,並鼓勵我們去做更多,敢於超越我們原先的自己。試想,當你是一位撒瑪利亞人,你跑回到一位猶太拉比那裡去向他致敬,是因為你意識到自己不僅僅是一位撒瑪利亞人,或者一個麻瘋病人,甚至一個被醫治的麻瘋病人。不只是這些,你是神的孩子,是完整、被接納的、是美麗的,就像你原本的樣子。而這,就是那其他9個人所錯過的,各位--「這不是他們做錯了什麼,而是他們錯過了什麼」--沒有看到自己的好機會,沒能表達出感激,因此也錯過了第二次被祝福的機會。

 

讓我們再來看看我們所在的世界和社會,你看到的是什麼﹖充滿煩惱、壓力和不安嗎?是的。但這當中不也充滿了祝福﹖我們往往被媒體所報導的,那些驚悚、怪異,吸引人目光的惡事所填滿,而忽略了就在我們周圍有著互相關心的家庭,有著努力工作的同事,有著關心學生的老師,有著渴望學習的學生,還有政府雖然它並非完美,但也努力維護自由和民主的價值。同時,這個社會還有許多的民間機構,去關心社會不同角落弱勢的人。還有教會,不論在都市或鄉村,海邊或山上,或大或小,也都在所在之處,傳講上帝的話,帶領兄姊活出敬神愛人的生活。

 

我們可以說,是的,這個世界充滿了罪惡、自私和怨恨,但我們也可看到,這世界也充滿了善、愛心和憐憫,就看我們要將重點放在哪一個?就看我們有沒有去辨識出來。說實話,我們有時也真需要會為正義的訴求而哀嘆和呼喊,如同去體會舊約先知所做的事。但鑑於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責備、指責、幾乎缺乏感恩的文化中,也許在這個主日禮拜,讓我們好好紀念這位第十個麻瘋病人,他好像從那個馬拉松的賽跑中脫隊繞跑了,帶領我們去思考,我們看到的是什麼。

 

讓我們再想想那9個痲瘋病人忙著恢復健康。我想這我們都能理解,由於隔離,他們與家人、朋友和工作分開,現在他們可以自由地回歸這些關係。他們變得如此忙碌,必須趕去看媽媽和爸爸,兄弟姐妹,去那些想去又好久都不能去的地方。哇,他們太忙於恢復原本正常的生活,以至於沒有時間去想到,該向耶穌表達感恩。我們每個人都清楚理解這一點:因太忙而無法過著對上帝感恩的生活。我們過去這兩三年也因著全球的疫情,活在隔離當中,到今年好不容易才解封,不用再每天下午準時收看疫情指揮中心的記者會,不用再留意染疫人數和死亡人數,不用再擔心口罩、酒精、打疫苗等等。但我們現在呢﹖我們每天快速的生活,想要恢復正常的生活,我們祈禱什麼﹖我們感恩什麼﹖嗯,我們很忙,主,非常忙,因為我們要keep going。還是你會想到,突然停下來呢﹖

 

9個痲瘋病人得到了醫治,他們經歷了奇蹟,但可惜,可惜他們沒有多認識這位行奇蹟的耶穌;他們收到了禮物,但可惜不認識那位送禮物的主。試想當一個國小男孩,在聖誕節打開禮物時,忙著玩著他的新火車,那是他最期待收到的聖誕禮物,卻沒有意識到買禮物來的奶奶和爺爺,想與他共度這段美好的時光。同樣,身為人類,我們可能會變得如此忙於玩耍我們生命中喜愛的小火車,以至於我們忘記了那位來拜訪我們、想與我們同在、那位愛我們、注視我們的貴賓。各位,這才是9人真正的可惜,他們錯過了真正的祝福。

 

今天的故事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寫下這故事的人最後說,回來的那一位不是猶太人,是撒瑪利亞人。對耶穌的門徒們來說,他不屬於他們的民族?也是他們信仰的局外人,這個發現讓他們印象深刻。其實不只是這個故事,我們在福音書中發現其他幾個故事,像是羅馬的百夫長、西頓的外國婦人、井邊的撒瑪利亞婦人等,他們竟都是有著大信心或大感恩的,受到耶穌讚許的人。或許,是因為從一個局外人的眼光,更能看見在那些習以為常之中,那些原是白白領受,常被輕忽而忘記感恩的事。就像我們去旅遊時,總是比我們在家附近發現更多值得拍下的美景,不是嗎﹖我對學習攝影的體會,就是要練習如何能在熟悉環境中,還能繼續看見美景,練就一種攝影眼。有人會說,牧師,你有練過,能看到別人沒有看到的。懇求聖靈幫助我們,讓我們能練就一種屬靈的攝影眼,繼續看見我們生命中值得感恩的人事物。邀請大家寫下5件今年要感恩的事,寫下5位今年要感恩的人。你說,牧師這有點難,要寫這麼多喔。如果只寫一位,很多人就想到並馬上寫下父母親或先生太太,透過多寫一些,你才會發現原來感恩的眼光需要暖機,當一開始被打開之後,就會發現原來有那麼多值得我們去感謝的人事物,最

 

 

 

 

 

 

 

 

 

 

 

 

 

 

 

 

 


終更會將這些歸榮耀給上帝。讓我們因著感恩,學會感恩,領受那第二次的祝福。雖然美國的感恩節已經過了,但對人對上帝表達感恩的時間都還在,也讓我們把握2023年最後的12月,發現身邊的感恩,勇敢的表達出去,阿們嗎﹖我們同心來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