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3日 星期六

婚姻家庭和單身的呼召與牧養

 

一、前言

弟兄姊妹平安,幾年前開始教會將五月訂為家庭月,在主日信息中我們談論關於家庭、母親、親子教養等主題。這次要稍微拉高視野,從婚姻和單身的呼召談起,以及教會在牧養上應有的看見。

 

二、經文中關於休妻、婚姻、單身的教導

1.進入經文當時的背景和爭議

這段經文一開始是耶穌受法利賽人試探,要請他就離婚的議題發表意見。主要針對申命記24:1-4提到離婚的法律--「人娶妻之後發現他有醜事,以致不喜悅他,就可以寫休書,請妻子離開。」我們從一些聖經學者補充當時的背景來了解,新約時代猶太希列Hillel派拉比的觀點很寬鬆,甚至准許以無關痛癢的理由休妻,像是烤餅烤焦之類就可以休妻。而另一派沙買Shammai拉比則嚴格,認為只有極端的醜事才能休妻。我們從這段經文後半段門徒們的反應,可以讀出當時對離婚的隨意,女性通常不被尊重地對待。

 

2.耶穌對休妻和婚姻的看法

那耶穌怎麼回答呢﹖耶穌的答案超越這種對申命記經文該如何解釋的討論,回到更起初關於上帝創造的秩序。耶穌說已婚者二人成為一體,婚姻是上帝創造時的理想安排,如同亞當夏娃的結合,是一種不可分離的聯合。法利賽人聽見耶穌的回答,認為抓到他違法摩西教導的把柄,摩西說可以,你怎麼說不行呢﹖但耶穌說,那是摩西因為你們心剛硬,才准許你們休妻。耶穌進一步表明,摩西在這一段中以如果為開始的前言,並且以禁止人再娶先前所休的妻做結尾,反映出百姓對婚姻和休妻的輕慢態度。摩西律法中會如此規定,可說是一種容忍的讓步,同時也要求他們在休妻的事上要慎重做決定。

 

3.門徒的反應

順著這樣的對話,經文中沒有記載法利賽人再來的反應。但有趣的,倒是門徒接著說的這段話。門徒說什麼呢﹖換成現在的話是「蛤,蝦米」--老師,既然你說的夫妻關係這麼嚴格,那乾脆不要結婚了。老師,假如休妻不合於上帝的心意,那麼人不如不要娶妻,這樣就不會違反律法了。不過,不娶妻看來比夫妻不可分開更加困難,你不會真的說人不要娶妻吧﹖

 

門徒的這段回應,讓耶穌從爭論是否可以休妻,轉到談論關於單身的議題,但在這之前,我們先將關於婚姻和離婚的議題做一小結。耶穌說離婚是不得不的允許,但並不是命令,結婚的人不應輕率看待婚姻的誓言。同時我們也相信,神會讓夫妻盡最大的努力,在祂的幫助下保持婚姻的完整。但若真的不得不離婚,神憐憫的愛也會醫治夫妻間最深的傷痛,這部分就先做這小結。接著我們回到經文,看耶穌如何談論單身。

 

4.耶穌對單身的看法

耶穌說了什麼﹖祂在前面肯定婚姻是創造時神的安排,在舊約中我們也看到在婚姻中要「生養眾多遍滿全地」,這是神對婚姻的應許與祝福。然而,我們看到舊約中的女性有好些例子,像亞伯拉罕的太太撒拉、雅各的太太拉結、撒母耳的母親哈拿等,都曾因無法生育造成困擾和羞恥,以及在這樣的處境中,為了生小孩而產生「一夫多妻」,以及因此休妻的情形發生,這些都是在舊約時代出現的權宜之計。

 

這段經文中,耶穌既沒有因為門徒覺得困難就放棄「夫妻不可分開」的婚姻要求,同時耶穌也接著肯定門徒說「倒不如不娶」的說法。耶穌回答門徒「這話不是每個人都能領受的,只有賜給誰,誰才能領受」。耶穌清楚的說,有關於單身的呼召,有三種人如此行,第一是天生殘缺不宜結婚的,第二是因他人導致殘缺不宜結婚,第三是為天國的緣故而選擇不結婚的。耶穌把三者放在一起,並沒有評價其優劣,換言之,那些因為先天或其他人為因素而做出單身決定的,在神眼中同樣尊貴。耶穌說「這不是人人都可領受的,唯獨賜給誰,誰才能領受」,請注意,耶穌提升了單身的身分,意思是單身為上帝特別的揀選和恩賜,單身並不羞恥,更不需要被拯救。也請注意,我們在讀聖經時,往往因為太熟悉而忘記一個事實,就是全世界最完美的一位--耶穌,祂是單身的,耶穌在世上的生命沒有遺憾,更不是缺陷。在這段經文中,耶穌讓選擇結婚的人更加穩固於婚姻,同時也肯定單身是揀選和恩賜。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當我在禮拜中看著聚會的兄姊們,以及在週間關懷和陪伴大家,我看見好些兄姊們,在所謂邁入適婚年齡時承受的壓力,特別是教會中有好些姊妹們,處於女多男少的群體中,這樣單身的身分,或因外在大環境的影響,或因對結婚生子有所顧慮,我想這些都可歸於第二項因他人導致保持單身的項目中。對於這些,耶穌知道,耶穌也明瞭。

 

同時,當我們回顧以往的教會歷史,曾有一段時間高舉單身的尊貴,神父修女領受特殊揀選,選擇單身專心侍奉,這又在傳統中走得太遠。另一方面,華人處在對家庭和傳宗接代看重的文化中,往往也讓單身被貶低,甚至歧視。我們從新約中最完美的一位,終身沒有結婚,單身不是遺憾,也能活得豐盛。透過今天我們從這段關於婚姻和單身的教導,讓我們每個人都尊重並尋求上帝對個人的引領,不論進入婚姻或單身,都是一樣尊貴和被看重。不管婚姻或單身都是上帝的呼召,需要協助會友認真地尋求和回應。

 

三、教會在牧養上的看見

以下,我們也將從這裏進一步去探究,教會在牧養上應有的看見。教會和家庭這兩者之間關係的釐清。這一部分,我從香港中神院長黃國維牧師的這本「家庭神學」中,提到幾個重要的論點,經過彙整消化後跟大家分享。

 

1.家庭不是救贖,家庭也需要救贖

當我們在強調幸福家庭的同時,不該將救贖寄望於家庭。

「家庭不能醫治原生家庭經歷的創傷,基督才是我們的拯救和醫治。

結婚不是樂園的入場劵,而是人回應神的呼召,靠主恩典承諾一生相守的歷程。生兒育女不能挽救夫妻冷漠關係,也不是要滿足父母未完成的夢想,只有基督才能帶來復合和盼望。不論婚姻或生育,都不能解決人眼前的困難,婚姻中需依靠基督的愛和力量。」(家庭神學一書,p.  )

 

罪破壞了上帝美好的創造,從起初人類第一對夫妻關係中開始,罪的影響也繼續存在於婚姻家庭的關係中。家庭需要救贖,基督救贖的一切墮落的事物,也包括救贖婚姻和家庭。不管是單身、預備進入婚姻的戀愛男女、夫妻關係中面對張力的家庭、離婚的家庭、夫妻一方死亡後的家庭等,這些都需要救贖,需要陪伴和牧養。

 

2.接納罪人的家,形塑真實分享陪伴的群體

俗語說「家醜不可外揚」,但試問在我們信仰群體中,也是這樣看待嗎?基督徒們需要刻意在別人面前營造完美的家庭形象,才能有好見證嗎? 但這要付出代價的,當家庭出現問題時,被刻意隱藏,等到最後不可收拾時,已經來不及了。我們能否深切體認到,其實「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罪人的家在哪裡﹖由不完全的人組成不完美的家庭,就是我們的家。我們也要自問,教會能否形塑一種文化,讓人願意在安全受保護之下說出真實的軟弱和需要的幫助,在教會中要避免會友間以關懷之名,卻把別人的難處當成八卦來傳遞,成為阻礙彼此信任的絆腳石,請容我以嚴肅的態度,提醒我們實在需要留意我們的內在動機和嘴唇所說的話語。讓我們和平教會,成為一個願意也可以接住家庭實況的團體,讓上帝藉著教會弟兄姊妹的陪伴下,一同歡喜、一同哀哭、一同祈禱、一同見證,一同經歷信實上帝的開路和引領。

 

3.留意教會有意無意的排他性

在強調婚姻家庭時,不可忘記婚姻中的排他性,在牧養中需要更細膩地來安排。例如以夫婦聚集的團體可以牧養同類型的家庭,但是否無意間排除了單身、離婚和喪偶的弟兄姊妹﹖或讓這些兄姊感覺被排除在外了。對於血緣的親子關係,在教會中也需要擴大到感謝屬靈長輩的陪伴,就像非洲有一個諺語「傾全村之力才能撫育一個孩子」,教會在母親節父親節的慶祝中,更要擴大並尊榮屬靈的父母親,屬靈的叔叔阿姨們,從血緣的家庭關係中,擴展到教會。

 

我們說教會是一個大家庭,這是耶穌升天後,在聖靈引領下所設立,更具包容性的屬靈大家庭。是以家庭的親密相愛為榜樣,同時實踐神的使命,是另一個新的創造。教會中的宗教教育和牧養系統,讓兒童、青少年們被陪伴照顧。同時教會傳福音,將萬民帶進屬靈的家,透過洗禮取代血緣的生產,也讓剛進入教會的慕道友、剛受洗的弟兄姊妹被教導,有人陪伴照顧。當我們說教會像一個大家庭時,也要留意我們是否讓教會太像家庭,因為高舉「家」的意象,反而變成內聚,排斥和自己不同或不熟悉的人,讓這些新朋友感到被阻隔而無法融入。

 

4.不能因服事教會和鄰舍而忽略對家人的關愛

最後一項提醒,是對在教會熱心服侍的弟兄姊妹們,我們不能因投入教會服侍而忽略對家人的關愛。曾聽過也見過一些牧者、長老、執事的家庭,下一代兒女對教會生活產生反感或冷感。在舊約撒母耳記中提到撒母耳老師以利的家庭,以及後來撒母耳自己的家庭,都是我們的提醒,如果我們在各方面都忠心侍奉,卻忽略了夫妻、父母親的角色,那也將會是我們生命中很大的遺憾,不是嗎﹖讓我們互相提醒,互相幫補,讓更多人參與一同分擔教會各項服侍,不將這些集中在某些同工身上,就如同家庭成員一起分擔家事,教會也需要大家一同參與服侍。

四、結論

家庭是小教會,教會是大家庭,兩者都是神所預備要和設立的,不管我們是單身或進入婚姻,都有上帝的引領和呼召,也讓我們在家庭中、在教會中跟隨基督,同行天路。不管是結婚或單身,我們都預備好自己,當基督再來的時候,教會要成為基督的新婦,歡欣喜悅地來迎接。阿們嗎﹖我們一起來禱告。

2023年5月6日 星期六

為眾聖徒祈求

 

在開始前,再一次邀請各位兄姊,參加教會在週四晚上七點半的線上禱告會,讓我們成為一個以禱告連結彼此、建造彼此的教會。

 

前言

   我想許多兄姊都有注意到,我這幾個月在信息分享前,總會邀請大家一起來參加教會的禱告會。事實上,這幾個月的邀請,也真的是有果效的,現場兄姊的數量或許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是願意線上一起禱告的兄姊,就算只是聽著大家一起禱告的人,也從本來的3~5個,到現在也有7~10個之間,有時候最高同時也有15~6個人一起禱告。有人會覺得,牧師難道禱告會你還做業績看數字?當然不是,但是當你知道你不是一個人,而是有一群人一起禱告的時候,那種全家人聚在一起的感覺,是十分溫暖的。沒錯,禱告會不是一個聚會,一個宗教禮儀,而是我們成為家人,一起來到上帝面前關心世界,關心國家、教會、家庭與兄姊的時刻。禱告會是我們肢體真實連結的時刻,不只是禱告祈求回應,更是我們手拉著手,緊緊相連的時刻,因為當我們一起同心禱告,我們能看見一樣的需要,更能經歷聖靈回應禱告的感動。如果你已經太久一個人吃飯,或許你很難理解這種感受,但是當你經歷在餐桌上吃飯,兄姊或家人一起談話,一起經歷生命的起起伏伏,你會明白,一起禱告,不只是一個教會活動,更是我們一起經歷聖靈工作的美好時刻。

 

   同在一起其實是一個很特別的經驗,那不只是問與答的過程,更是生命交流傳承的過程。如果只是問與答,我想最近流行AI的話題,許多人應該都聽過ChatGPT 一個聰明的電腦對話系統。你問它問題,它會從他很大的資料系統分析出你說的話,並給你還不錯的答案。譬如我問它:

Q:你知道現在年輕人都在想甚麼?他們需要甚麼?

A...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價值觀。但是,我可以告訴您一些普遍的趨勢和需求,這些可能有助於您更好地了解年輕人。

年輕人往往更加注重自我表達和個性化體驗。

社交網絡和社群已經成為年輕人生活的一部分。

年輕人生活中的許多方面都與數位技術相關,包括社交媒體、遊戲、電子商務和在線學習等。

年輕人也越來越注重自己的職業發展和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知識。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開始關注和參與社會責任和環保活動。以上這些都是一些比較普遍的趨勢和需求,當然,每個年輕人的情況都不同,所以也可能有不同的需求和關注點。

Q:那我如果要跟年輕人出去吃飯,我可以談甚麼話題?

A:如果您和年輕人一起出去吃飯,以下是一些話題建議:

趣味話題(音樂、電影、運動等等)、事業發展、社會問題、旅遊經驗、個人成長。

 

當然,以上只是一些建議,具體話題還要根據您和年輕人的興趣、背景和經歷來定。請記得開放式的提問和傾聽他們的回答,讓他們感到被重視和尊重。

 

   我只是擷取部分的回答,不過它回答的內容十分豐富,對於許多人來說,真的算是十分有幫助的資訊。當然我上面問的問題,可能對許多人來說,不算是個好問題,如果能問出更好的問題,它的答案就更具有建設性。許多人甚至都可以透過ChatGPT學寫程式,創作劇本,完成許多事情的諮詢。事實上如果就以問與答來說,我們都可以預期未來的電腦,可以取代許多重複性,甚至知識性的工作。也就是如果我們認為一群人在一起,只是為了問與答,那麼就現在的科技,我們可以越來越不與人互動,因為電腦可以取代太多。有一個新聞,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在中國有人使用這個技術,模擬了過世之人的影像,甚至輸入大量過世之人的影像和說過的話,讓電腦模擬這個人,跟活著的人對話,想要消解活著人思念的痛苦。我一知道這個新聞,回家馬上跟我的孩子說,記住,哪天我離開世界了,這個技術變得更成熟了,也絕對不要使用,因為那不是我,我不在那裏!

 

禱告是甚麼?

   是的,如果我離開世界了,就算電腦能完全複製我的想法、說話,也不是我。而在疫情之後,許多兄姊已經習慣線上做禮拜,好像一樣唱詩歌,一樣聽講道,但是我們與肢體的連結就斷了。疫情期間,這是無可避免的作法。但是如果不是因為身體不適不適合打疫苗,或者因為身體原因無法來教會禮拜,線上的直播雖然讓我們能在同時間禮拜,不過若我們願意多踏出一步,到教會中,甚至禮拜後在B1與兄姊一起吃愛餐,我們將經歷更深刻的肢體連結。事實上禱告是甚麼?當然不是我們對上帝說話這麼單純的事情而已。禱告最大的價值,正是我們藉由一次又一次禱告的過程與上帝建立真實的連結與關係。而透過肢體同心的禱告,我們更是建立信仰群體回應上帝的美好。簡單地說,吃飯的時候,我們可以看著新聞看著電視,聽著廣播,或者看著想念的人的相片,但是與真實的人一起吃飯,絕對是一件無可取代的事情。而禱告也是如此,那是真實生命的連結,無法藉由想像,電腦模擬,或者任何方式取代。尤其是我們與上帝的連結,若不藉著禱告,就真的沒有其他方式了。

 

經文的世界

   今天的經文記載在以弗所書,而以弗所教會所在之處,本來是一個以供奉亞底米女神為榮的地方。保羅對於外邦基督徒分享信仰的時候,總會以創造天地上帝來提醒人們對信仰的認知。畢竟人們很容易尋找力量強大的神明,但是保羅總會提醒人,我們的信,是從創造天地的上帝的旨意而來。而眾人得以接近,則是上帝的恩典。也就因此人們的生命需要轉化,不再以尋求自己的飽足或利益為主,乃是在群體中,經歷上帝的帶領,成為彼此的祝福。在以弗所書中,保羅藉由人倫關係的提醒,讓一個在女神信仰氛圍中的基督徒,看見一個不同於世界團體的價值觀,也重新建立了人與人的新關係。事實上保羅更藉由彼此代求的提醒,讓人們連結於信仰群體,經歷上帝的醫治更新與建造。

 

   以弗所書不長,只有短短六個篇章,其中保羅談到上帝與上帝的恩典和基督的救贖就用了兩章,接著保羅用了一章表達自己身分與說話的權柄,便開始勸勉兄姊要在世界剛強起來。而四到六章,也就是看起來最強調行為的章節,許多人都覺得保羅不是強調我們得救是因著信心嗎?難道不是只有相信耶穌就夠了,為什麼還要談那麼多行為上的期待?保羅以一句話當這段文字的開場:(以弗所書4:14)「使我們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詭計和欺騙的法術,被一切異教之風搖動,飄來飄去,就隨從各樣的異端」,明白的指出,相信是在行動上的跟隨,而行動上的跟隨才能根本上的讓我們脫離錯誤行為模式的壞影響,終能得到生命更大的祝福。許多人說相信上帝,卻不認識上帝的話,這樣縱使在生命上得救,但是在生活上依然遭遇極大的困苦。唯有在上帝的帶領中,基督恩典的扶持裏,經歷聖靈的工作,我們因為不認識上帝而陷於錯誤的世界價值觀所受的苦,才能被翻轉。否則就像一個戒菸,但是依然活在所有人都抽煙環境裏的人,因為菸害所帶來的痛苦,並不會因為他的戒菸而消除。反而他會因為都戒菸了,卻還是無法脫離菸害的影響,而自暴自棄。甚至只是知道戒菸很重要,卻依然離不開菸癮的人,其因為吸菸所帶來的身體的傷害,不會因為他的知道而改變,反倒是更深的罪咎感,使得自己更陷於其中,而無法自拔。

   保羅知道,面對世界極大的惡,一個一個的基督徒,是無力對抗的。這個時候保羅提醒眾人:(6:18)「靠著聖靈,隨時多方禱告祈求;並要在此警醒不倦,為眾聖徒祈求」,我們才能因為信仰群體彼此的扶持,而活出新的生命樣式。當保羅說:(6:12~13)「因我們並不是與屬血氣的摔跤,乃是與那些執政的、掌權的、管轄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屬靈氣的惡魔摔跤。所以,要拿起上帝所賜的全副軍裝,好在磨難的日子抵擋仇敵,並且成就了一切,還能站立得住。」正是明白的說明,他知道這個世界的挑戰極大,我們既然是基督的軍隊,我們就更不該以為要靠著自己的力量想要對抗這個世界的錯誤。沒錯,保羅說為眾聖徒祈求的聖徒,指的就是我們所有跟隨基督的門徒。也只有我們藉著彼此的代求,我們才能成為一股力量。也讓我們的聚集,不只是一場又一場宗教儀式活動,更是基督軍團集結扶助,連結幫補,齊心共同面對世界挑戰的大軍。

 

在群體中的禱告RPG介紹

   既然群體性的禱告那麼重要,我們可以怎麼加入呢?我想教會除了周四晚上全教會禱告會,週五早上的早禱會。兄姊可能也有注意到教會界最近在推廣一種叫做RPG的禱告模式,而教牧團隊也藉由分享給各部門同工,興起一個部門禱告的氛圍。那麼甚麼是RPG禱告模式?這個模式從幾個教會開始,他們注意到教會雖然常常有小組與小組代禱,但是小組員常常分享起來就會使用了許多的時間,而忙碌節奏的世代裡,許多人雖然知道要兄姊一起禱告,但是一想到每次禱告,都得花很多的時間分享與禱告,總是很難撥出時間來,因此發展出了一套Revival Prayer Group RPG復興禱告小組的模式。當然對許多人來說,並不認同使用Revival復興這個詞,因為所謂的復興代表曾經興旺然後衰微,又再更新,也隱藏性代表優於他者的意思。所以也可以理解為Relationship Prayer Group  RPG關係禱告小組,以建立彼此關係導向的禱告小組模式來理解。

   那麼不管這稱呼叫甚麼名字,重點是它是甚麼,怎麼運作呢?發展這個系統的牧師表示,主耶穌教導我們的禱告文中,讚美、個人需要與上帝國度的代求,是我們很重要可以學習的方向。所以,這個禱告的模式,通常會有三到四個循環,每一個循環,藉由一個重點,引導兄姊有主題方向性的禱告。

 

   而因為希望大家每周最少能有一次聚集禱告的時間,而禱告時間又不希望拖太長影響到生活的作息,所以會以三到四個人為一組,可以電話,線上或是見面小組結束前的禱告。操作的方式是,假若小組中有三個人,分別為甲乙丙三人,第一輪先以一段經文為參考來讚美上帝,譬如:(121:6-7)「白日,太陽必不傷你;夜間,月亮必不害你。耶和華要保護你,免受一切的災害;他要保護你的性命。」第一個人可以說:「主啊,我感謝你,我們的生命因為有你的保守,每天都有真實的平安與喜樂。主啊,願我們所有人都經歷從你而來的平靜安穩,也願眾人都將榮耀歸於你的名,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門。」接著換第二個人,再接第三個人,這樣算是第一輪結束。

  

   接著第二輪可以為自己的需要禱告,而進行的方式,則是一個人為自己的需要禱告,第二個人接著為第一個人禱告,之後再為自己禱告,接著第三個人為第二個人的需要禱告,然後再為自己禱告,最後結束於第一個人為第三個人禱告。譬如第一個人禱告說:「主啊,我好希望有一個孩子,但是經歷許多的努力,都沒有結果,求你讓我經歷你的恩典,看見你的祝福。」接著第二個人可以為第一個人禱告說:「主啊,你知道姊妹愛你的心,他期待能懷孕有自己的孩子,但是久久沒能得到。主啊,你知道我們的軟弱,也明白我們所能承受的是甚麼,不過你也應許得蒙子嗣是我們的祝福,求你願意賜下恩典,也堅固姊妹的心,不管如何,都讓我們在你保守中明白你在這一切的旨意。」然後接著繼續為著自己的需要禱告:「而我最近在工作也遇到了一些狀況……」等第二個人禱告完,第三個人接續為著第二個人的需要禱告,並為自己的需要提出代求。而最後回到第一個人:「主啊,你知道我們的欠缺與軟弱,願你的大能彰顯,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門。」這樣結束這一輪的禱告。

 

   而若時間還夠,則可以進行第三輪為教會、為事工、為福音朋友禱告。也是以第二輪的方式進行,也就是第一個人提到需要禱告的事情,第二個人接續代求,並為自己想到的事工或福音朋友禱告,接著第三個人繼續為前一個人提出的代求繼續代求,並提出自己想到的,到最後依然是停在第一個人做最後結束的禱告。

 

   後面當然可以有第四輪或第五輪,甚至前面讚美的部分,不一定只有一輪,也可以兩輪的讚美之後再進入代求的部分。總之,藉由禱告提出自己的需要,或是關注的事情,藉由兄姊同心的代求,建立起信仰的連結,讓我們的禱告不只是一個個人微弱的祈求,更是禱告大軍在信仰上的共同扶持。最後若可以,齊聲用主禱文結束,則是一個完整的RPG模式的禱告。

 

   在各部門的運作作中,初期常常會希望有人能參加,又希望能禱告更多的事情,期待能有完整的代禱內容,不過卻因為禱告人數太多,或是禱告的內容太多,用了半個小時甚至一個小時以上的時間,使得不是不願意禱告,但是生活步調過於忙碌的兄姊,反而不知道怎麼加入。所以牧師在這裡也鼓勵大家,或許就是三到四個人,或許就是兩輪,一次讚美,一次擺上需求,或是為福音朋友禱告,這樣一般最長不會超過十五分鐘,短一點甚至七八分鐘就結束了。想想看,每周花十分鐘與兄姊一起禱告,尤其現在電話,線上那麼方便的情況下,我們彼此的連結就能建立了。

   或許有人會說,自己還是很難與大家一起禱告,甚至要在別人面前說出自己的需要,真的很困難,那麼最少,最少我們可以在周四晚上連上教會的直播網路,我們在同一時間一起為大家禱告,也在心理默默地將自己的軟弱擺上。讓我們習慣為眾聖徒禱告,也讓眾聖徒為我們禱告。

 

結語

最後牧師想要說,我知道許多兄姊都關心台灣前途、關心台灣的總統、地方的首長、還有社會公義、世界的戰爭與惡意的剝削。那就先從禱告開始吧。如果我們現在甚麼都不能做,那麼先開始禱告,如果我們或有能力付出自己的力量改變甚麼,那麼也從禱告開始,讓上帝帶領我們,而不至於讓我們各自為陣,一場困難的戰爭被打得零零落落,毫無改變一切的力量。而如果我們真心關心我們身旁的兄姊,只是不知道我們能夠為他們做甚麼,那麼就從禱告開始吧。是的,你自己的禱告是有力量的,但是如果我們能齊心成為肢體,更是在信仰群體連結中一起禱告,那個力量,更是超過我們個人禱告力量的,耶穌為什麼說:(18:20)「因為無論在哪裡,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裡就有我在他們中間。」就是因為,我們知道信仰從來都不是個人的事情,而是我們的事情。耶穌在我們當中,不只是與我個人同行,更是與我們同行。為聖徒祈求,與聖徒一起祈求,讓我們成為一個愛禱告,也時時禱告的教會,願上帝興起我們,藉由禱告,更深的成為肢體,也成為上帝國地上臨在的美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