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7日 星期六

成為合上帝心意的人


講道內容
講題:成為合上帝心意的人
經文:撒母耳記上26:7-12
主講:楊博文牧師
時間:二0一六年七月二十四日

一、前言―
你印象深刻的聖經人物有哪些?讓我們以上帝的眼光來省察自己。
聖經中記載許多的聖經人物,你印象比較深刻的聖經人物有哪些呢?若只是提到他們的名字,你是否能簡單描述一下,聖經是如何記載他們的事蹟呢?樂活讀經七、八月份的進度,我們都是在讀撒母耳記上下,其中也有許多的聖經人物,例如以利、哈拿、撒母耳、掃羅、約拿單、大衛、押沙龍、拿單、拔示巴等等!這些聖經的人物他們是如何與上帝相遇呢?他們與上帝之間曾經迸出什麼樣的火花呢?他們是如何與上帝同工?通過上帝的幫助完成許多艱鉅的任務呢?若我們能仔細閱讀聖經慢慢品味!你將會愛不釋手地讀聖經,如同聖經每個字都會浮起來,如同聖經每個字都會跳起來!上帝更要通過你每天是如此認真的研讀上帝的話語祂要陪你走過你生命之中,每一個困境以及挑戰,祂更要指引你走在正確的道路之上!
聖經可以說是記錄非常真實的一本書,它誠實的點出每一個聖經人物他的優點以及缺點,點出他們的長處以及短處。研讀聖經人物的故事可以幫助我們,通過聖經所描寫的歷史人物之中看到自己,如同雅各在新約聖經雅各書所比擬的:「聖經就像一面鏡子」,反映出我們的模樣照出我們自己靈命的成長狀況!讓我們學習以上帝的眼光來省察我們自己生命的實況。讓我們可以在聖經所描繪的聖經人物中看見自己,我們也可以在這些聖經人物中學習到許多的功課。聖經總是非常實際地、將他們所遇到的難處以及掙扎、痛苦以及艱難生命的處境,生動地描述與我們現今生命的實況非常貼近!
二、本文―撒母耳記的中心思想
1.由上帝的角度來讀撒母耳記
整本聖經都是從上帝的角度所寫的歷史,它只記錄了上帝所看重的事,上帝祂覺得重要的事;聖經所記錄的都是上帝所看重的事。撒母耳記跟聖經裡其他的書卷比較起來,算是比較容易讀的經文,因為都是故事,都是在敘述真實的故事,當我們在讀這些故事的時候,我們必須學習站在上帝的角度來看聖經,上帝要通過這些聖經人物所發生的故事,要我們學習到什麼樣的功課?如提摩太後書第三章16-17節所說:「聖經都是上帝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上帝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
2.大衛第二次不殺掃羅
我們今天所讀的經文是記載在撒母耳記上廿六07節到12節;整個事件的過程如下:
有人告訴掃羅,大衛躲藏在哈基拉山的西弗曠野。掃羅便率領三千精兵,要去捉拿大衛,掃羅在哈基拉山安營,大衛知道掃羅要來搜尋他,便到掃羅安營的地方打探。大衛遠遠看見掃羅和元帥的兒子押尼珥睡在營裡,而百姓就睡在他們的四周。在夜間大衛和約押的兄弟亞比篩,悄悄地到了掃羅安營的地方。看見掃羅睡在營內,他的槍放在旁邊。而押尼珥和其他人,則睡在掃羅的四周圍。亞比篩看到機會難得想要刺殺掃羅,但大衛不容許他傷害掃羅,因為掃羅是上帝的受膏者。大衛便取下了緊貼在掃羅旁邊的槍及水瓶,然後離開。經文中特別描述當時的情景「沒有人看見,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人醒起,因為上帝使所有人都沉睡。」他們如入無人之境。我們可以知道是上帝在主導整個事件的發展。再一次,大衛放棄了殺害掃羅的機會。上一次是在隱基底山洞裡,只割下掃羅的衣襟,而這一次在哈基拉山,僅取下了在緊貼在掃羅身旁的槍及水瓶。
整個「大衛第二次不殺掃羅」的事件以及整卷撒母耳記上下的整本書,聖經的作者通過經文讓我們看到甚麼?要我們學習甚麼樣的功課?牧師歸納幾點和我們各位弟兄姊妹一同來學習。
三、思考
(一) 人所選擇的王以及上帝所揀選的王之比較
以色列第一個的王掃羅,他是人所選出來的王,雖然是經過上帝的同意,但是掃羅他其實並不是上帝的人選。百姓選出掃羅,是因為掃羅他的個子高眾人一個頭,長相也英俊。但上帝選人的標準不是看人的外貌。如同耶和華上帝曾對撒母耳說:「因為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撒母耳記上 16:7 】。
撒母耳記上卷中大部份所描寫的都是掃羅的故事,但大衛卻悄悄地從撒母耳記上第9章開始進入歷史的舞台,一直到列王紀上第2章,再加上歷代志上第11至29章,前後總共68章,再加上詩篇150篇中半數以上都是大衛所寫的詩篇。聖經以大量的篇幅記載大衛的故事以及他的心路歷程。讓我們得以來思想大衛他是如何在不同的歷史事件之中與上帝相遇,而對我們今日的基督徒有什麼樣的幫助以及提醒。
撒母耳記下卷所提到的是以色列歷史之中最好的一個王。目前以色列這個國家,他們所使用國旗的圖樣也是以大衛之星來代表他們的國家,由此可知,「大衛」這個人在以色列的歷史中是佔有多麼重要的地位!「大衛」他不僅僅是撒母耳記下的主角,就連撒母耳記上卷中掃羅的故事裡面,其實作者所想要講的人也是大衛,所以大衛可以說是整本撒母耳記的主角。並且在撒母耳記上十三:14中記載:撒母耳對掃羅說:「耶和華已經尋著一個合祂心意的人,立他作百姓的君,因為你沒有遵守耶和華所吩咐你的。」為什麼耶和華上帝說:大衛是合祂心意的人,掃羅卻不是合祂心意的人?這個問題實在是值得我們認真的來探究以及來思考的!讓我們一起再一次來學習:如何在我們日常生活之中所做的每一項事情的決定,都能符合上帝的心意!
當我們細讀撒母耳記上下卷的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到掃羅與大衛雖然他們兩人都是上帝差派撒母耳膏抹成為以色列的國王,但是掃羅與大衛仍然有許多不一樣的地方:我們可以從經文中的敘述中發現「人所選擇的王-掃羅」和「上帝所揀選的王-大衛」的不同,特別是當他們面臨相同困難決擇問題的時候,因著他們對上帝敬畏的態度不一樣,因而產生不一樣的結果!都是值得我們今日的基督徒學習以及警惕的。牧師分幾個部份和大家一起來學習!
1. 當他們犯罪受到責備之時的反應不同:
在列王的時代,當國王犯錯的時候,上帝都會差派先知來提醒、指責或糾正他們。當掃羅受到撒母耳指責的時候,他仍辯稱說他並沒有違背上帝的命令,他留下上好的牛羊是為了要獻祭給上帝;掃羅仍不承認自己有錯,掃羅仍在為自己找藉口。他還把責任推給百姓。掃羅辨稱:「百姓卻在所當滅的物中,取了最好的牛羊,要在吉甲獻與耶和華─你的 神。」(撒母耳記上 十五:22)撒母耳指責他說:「耶和華喜悅燔祭和平安祭,豈如喜悅人聽從他的話呢?聽命勝於獻祭,順從勝於公羊的脂油。」(撒母耳記上 十五:22)。
大衛和掃羅對罪的反應卻非常的不一樣。當大衛搶烏利亞的妻子拔示巴受到先知拿單指責之時,大衛對拿單所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我得罪耶和華了!」 (撒下 十二:13)。大衛他馬上在先知拿單的面前認罪悔改,他並以實際的行動,為與拔示巴所生的孩子禁食禱告,祈求上帝的赦免(撒下 十二:15-23)。當他們做了上帝不喜悅事情的時候,掃羅仍在推諉責任,大衛卻謙卑地向上帝認罪!
2. 當他們國位遭受威脅之時的反應不同:
當掃羅感受到大衛對他的王位有很大威脅的時候,掃羅就怒視大衛,將大衛視為眼中釘,想盡辦法要除掉大衛(撒上 十八:7-9、二十:30-31),而且是一直想要追殺他,掃羅害怕失去他的王位。而大衛的王位也曾一度遭受到威脅,要他下台的是他親生的兒子押沙龍。大衛對這件事處理的態度跟掃羅有很大的不一樣。撒母耳下 十五:25 清楚表明了大衛他的心態。大衛說「我若在耶和華眼前蒙恩,祂必使我回來,再見約櫃和他的居所。」大衛他認為只要蒙上帝悅納,他就有機會能回來當國王;大衛相信一切的權力都來自於上帝,並且願意聽從上帝的安排和帶領。
3. 他們懼怕的對象不同:
掃羅所懼怕的是百姓(撒上 十三:11-12、十五:24),是長老們(撒上 十五:30),是人(撒上 十八:12-15)。掃羅所害怕的對象是人;但大衛卻是敬畏上帝的(撒下 六:9、二十一:30),他甚至因敬畏上帝,而有兩次大好機會卻不親手殺害耶和華的受膏者--掃羅,大衛也不聽從別人的勸告要他殺害掃羅的建議(撒上 二十四:4-7、二十六:10-11)。人所選擇的王--掃羅--懼怕人;上帝所揀選的王--大衛--敬畏上帝。
4. 他們個人和上帝的關係不同:
掃羅做王的初期曾經受到上帝的靈的感動,拯救以色列百姓脫離非利士人的手。後來因為掃羅違背厭棄耶和華的命令。掃羅他對撒母耳說,「同我回去,我好敬拜耶和華─你的上帝」(撒上 十五:30),
聖經的作者特別用「你的上帝」說明他和上帝之間的關係是越來越遠。而且在撒母耳記上 十六:14 更提到「耶和華的靈離開掃羅,有惡魔從耶和華那裡來擾亂他。」但是掃羅他並沒有因此而改變、擔心或害怕,最後,他甚至求問交鬼的婦人,更加得罪上帝(代上 十:13-14)。
相對的,大衛卻常常和上帝保持一個親密的關係,我們可以從大衛他所寫的詩篇當中看到。不論他所遇到的是順境、逆境,他都仰望上帝、倚靠上帝、讚美上帝。當他面臨困難抉擇困境的時候,大衛他更會求問上帝(撒上 二十三:2、二十三:4、二十三:10、三十:6-8,撒下 二十一:1,代上 十四:8-17)、尋求耶和華上帝的引導與帶領。聖經的作者更在許多地方都記載耶和華上帝與大衛他同在(撒上 十六:18、十八:12、十八:14、撒下 五:10)。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雖然掃羅和大衛、他們兩人、都是上帝所膏抹的王,但是他們兩人仍有許多不同的地方
1. 當他們犯罪受到責備之時的反應不同。
2. 當他們國位遭受威脅之時的反應不同。
3. 他們懼怕的對象不同。
4. 他們個人和上帝的關係不同。
這個時候,牧師也邀請大家、我們也要問自己說
(1) 你會在上帝面前承認你曾犯的過犯嗎?
(2) 當你面臨生命中的困境,你會如何面對呢?
(3) 你是懼怕人還是敬畏上帝呢?
(4) 我們目前與上帝的關係是如何?
(二) 上帝為何稱大衛為合神心意的人—
    因為大衛用真誠的心面對上帝-凡事求告神、敬畏神、親近神、信靠神。
上帝稱大衛為「合上帝心意的人」是因為大衛他的真心,當大衛他每次來到上帝的面前,他都是以他最真實的自己來面對上帝,大衛將他內心最深處的感受,不論是歡喜快樂、憂傷難過、擔心害怕、憤怒恐懼、都毫無隱藏地在上帝的面前,向上帝傾訴與表露。雖然大衛在他的一生當中他並不是上帝眼中完美無缺毫無瑕疵的人,
但是上帝仍稱大衛為「合上帝心意的人」,就是因為大衛用真誠的心面對上帝,雖然他在他搶烏利亞的老婆拔示巴的過失之中,上帝的十條誡命至少他就犯了五條(1.他貪戀鄰舍的妻子第十條:不可貪戀人的妻子2.他向那個婦人的丈夫說謊第九條:不可做假見證陷害人。3.他偷別人的老婆第八條:不可偷盜。4.跟她犯了姦淫第七條:不可姦淫。5.最後又設計害死那婦人的丈夫第六條:不可殺人)。但是當先知拿單很有智慧地用比喻,指正他犯錯的時候,先知拿單說:「那個人就是你」大衛馬上回到上帝的面前認罪悔改,說:『我得罪耶和華上帝了!』完完全全地承認承擔了一切罪,大衛不顧慮到自己君王的身份以及地位,自己的尊榮、面子和羞恥,大衛也不在乎百姓和將士們對他的看法,是否會輕視他、污辱他,他更不在乎他的王位是否會因此而失去。他只求一件事:王位可以不要,百姓可以棄絕他,萬物都可以失去,唯有不能得罪上帝,以致被上帝所棄絕!所以大衛寫下詩篇51篇的禱告詞、來表達他真實懺悔的心、懇求耶和華上帝的赦免!大衛向上帝說:「不要丟棄我,使我離開你的面;不要從我收回你的聖靈。」上帝赦免大衛的例子給我們今日的基督徒很大的鼓勵。我們雖然曾經得罪上帝得罪人,若我們願意回到上帝的面前真心悔改,改正我們自己的行為和動機,愛我們的天父上帝仍然會給我們機會。因為上帝是願意饒恕我們的,祂是滿有恩典、憐憫的上帝,他是不輕易發怒,有豐盛慈愛的天父上帝,祂一定不會丟棄我們的。
我們都喜歡稱上帝為天上的父,我們在場也有許多為人父母的,我們也都很期待和自己子女的關係,為一無所不談的好朋友。雖然我們的子女並不是最完美的,雖然他們仍然還有可能會犯錯,但是、他們都仍然是我們的心肝寶貝!愛我們的天父上帝也是如此期待我們每一個他所疼愛的兒女,都可以卸下我們的面具,以最真誠的內心來到他的面前向他傾吐心意!各位弟兄姊妹!讓我們卸下我們的面具吧!讓我們用最真誠的心來到上帝的面前!縱使在別人的面前我們戴著面具覺得比較自在與安全。卸下你的面具吧!讓我們用最真誠的心靈與誠實來到上帝的面前!你將會體驗到,在上帝的面前卸下面具是如此的輕鬆與自在!
(三) 通過研讀聖經,認識那一位看不見,摸不著的耶和華上帝
當我們看一部叫好又叫座的電影,背後一定有一位體察人心的導演。
當我們看一幅意境深遠的圖畫,背後一定有一位觀察入微的畫家。
當我們聽一首感人肺腑的音樂,背後一定有一位內心澎派的作曲家。
當我們看一張吸引我們目光的攝影作品,背後一定有一位獨特眼光的攝影家。
   通過聖經所描述高潮迭起的情節,吸引著我們很想一直繼續往下看,讓我們可以認識背後那一位看不見的耶和華上帝。通過許多聖經人物他們不同生命的處境,更讓我們尋找到--背後那一位,摸不著的耶和華上帝是如何在他們生命動工的證據!整本聖經的完成是經過3000多年,由不同時代、不同背景、40多位的作者,他們都是在同一位聖靈的感動之下,描述那一位主導整個歷史事件發展的耶和華上帝!
    聖經是一本信仰的見證集,記錄了許多聖經的人物他們在不同生命的處境之中,如何與那一位看不見的耶和華上帝相遇的真實生命見證!
    聖經也是一面鏡子讓我們看到真實的自己,以及認清楚自己生命的本相,更照出我們屬靈生命真實的景況!
   我們更可以說聖經是一張正確人生引領的地圖,讓我們可以非常有把握,緊緊跟隨那一位看不見的上帝,確信祂必引導我們走在正確的道路之上!
    我們要謙卑向上帝懇求說:「上帝啊!在聖經之中記載那麼多聖經的人物、信仰的前輩,他們在他們不一樣生命的處境之中,都曾經與祢相遇!上帝啊!在現今這個世代!我在什麼地方?我在什麼事上?我在什麼時候?可以再次與祢相遇呢?懇求祢開我們心靈的眼睛,讓我們在這個世代仍然可以和祢再次的相遇!」
四、 結論―墓誌銘 一句話為自己的一生做結論 往後看的人生
    各位弟兄姊妹!大衛他雖然曾犯過許多的過錯,他也曾經失敗、犯過姦淫,甚至借刀殺人,但是他因為願意回轉、謙卑回到上帝的面前,討上帝喜悅,祈求上帝的赦免!大衛他的一生都是以最真誠的心來到上帝的面前。在上帝眼中,大衛是一個「合上帝心意的人」。期盼我們每一位弟兄姊妹,當我們走到人生盡頭的時候,都可以成為「合上帝心意的人」!我們也希望上帝給我們一生最後的評語「我們都是合上帝心意的人」。
    當有一天若我們有機會要在自己的墓誌銘上刻字,讓我們後代的子孫、讓那些與我們未曾謀面的親朋好友,知道這裡所躺著的是什麼樣的人?我們會如何為自己寫墓誌銘呢?當那一天到來,當我們站在生命的終點,往後看!我們過去曾經走過的人生!我們會如何用一句話,為自己的一生做總結呢?各位弟兄姊妹!你要如何用一句話來描繪你的一生呢?這個問題,的確是值得我們深思的課題!當上帝稱你是「合祂心意的人」,我想,我們的一生就沒有白活!

2016年8月20日 星期六

大衛和約拿單


講道內容
講題:大衛和約拿單
經文:撒母耳記上18:1-4,20:12-17
主講:蔡維倫牧師
時間:二0一六年七月十七日
一、前言
重讀撒母耳記,發覺本書貼近許多人生實況,撒母耳母親哈拿在家庭中的受傷,以及他在苦難中發出迫切的祈求。撒母耳如何成長成為領袖,忠心服侍到老,還有掃羅從被揀選的生澀,想努力扮演領袖的角色,到因忌妒而性格大轉變,到甚至無法克制等。透過一個個人物的事蹟,讓我們貼近不同人,看他們是面對生命中真實的處境,以及如何決定持守信仰或走向另外一條路。在今天我們要關注的是「友誼」,特別是透過約拿單向大衛所展現的情誼,讓我們一起來思想,這可以怎樣成為我們的幫助。
二、約拿單和大衛的友誼基礎
如果要我來描述所看見的約拿單,我們會看見一位年輕、皮膚黝黑、身材高大、精神抖擻、面容自在、展現自信的年輕戰士就站在眼前,是一位令人喜愛的勇士。
1.試想為什麼約拿單會如此愛大衛?今天經文在第十八章一開始是「大衛向掃羅說完了話,約拿單的心和大衛的心就深相契合。」那是當大衛殺死歌利亞,掃羅召見他,正和掃羅說完話的時候。在那大衛榮耀的時候,我想約拿單對大衛的第一印象,是英雄惜英雄,第一節繼續寫道「約拿單愛大衛如同愛自己的命」。約拿單隨即把自己身上的外袍脫給大衛,象徵以行動表示願意和他一同分享戰士所珍貴的。約拿單為什麼會這麼愛大衛的另一個原因,也因為大衛在順從上帝的心意上,跟約拿單先前順從上帝心意,進入敵營大敗非利士人時一樣,約拿單會欣賞大衛,因為眼前的這位少年勇士,竟然和他一樣,都是順從神心意的人。
2.試想什麼會導致約拿單不愛大衛的理由?
但如果我們從這裡繼續往下讀,會漸漸發覺,約拿單實在可以有許多的理由,讓他不喜愛大衛,或者說,會讓這份的喜愛逐漸變了調。理由包括兩個人都是大能勇士,就像三國時代的周瑜對諸葛亮所說感嘆的話「既生瑜,何生亮?」,有可能成為互相競爭、彼此忌妒的對手。理由也包括,約拿單是掃羅王的兒子,他可以說掃羅王位的繼承者,掃羅後來如此討厭大衛,處處想要殺他,就怕他的王位不保,被大衛取代。那麼照理說,約拿單不更才是應該那位有理由要討厭大衛的人嗎?因為原本將繼承王位的就是約拿單。
約拿單要不愛大衛的第三理由,是因著這份的友誼,他必須面臨親情和友情間痛苦的抉擇,曾有多次約拿單因為這份和大衛的友誼,被父親所遷怒、辱罵,甚至也差點擺上自己的生命。但這些竟然,終其一生,一點也沒有影響到約拿單王子,對大衛那份深切又真誠的友誼。
三、整理生命中的好友清單
  1.回想自己不同生命階段,那些「珍貴友誼清單」。
當我們看見約拿單如此夠朋友、講義氣的時候,是否也會回想起自己,曾經在不同的人生階段,結交過彼此互相吸引、令人敬佩的好朋友。如果將這些一一寫下來,就成為一份你專屬的「珍貴友誼清單」,有些人可能因為年代久遠,還須要仔細想一下名字,因為你只記得那習慣的綽號。在這寫下的過程中,我們會想起那些鮮明的身影、情景甚至是對話,我們會想念他們,並且感謝他們,因為這些的友誼豐富了我們的生活。
 2.親情、友情、愛情的發展,友情只是階段性的嗎?
當然,這些在珍貴友誼清單中的人,有些人可能因著時空環境變化,早已不在我們身邊。在人一生中可能包括了親情、友情和愛情這三大類。友情,是我們從年幼父母親的親情中出來,特別在孩童和青少年的求學階段,有機會結交到的珍貴朋友。根據發展心理學的理論,在青少年階段,透過同儕團體中的互動,青年人在找尋自我認同,從中統整對於自己的認識。這是青少年時期成長中必要的發展,之後再進一步發展個別的親密關係,並逐漸從同性到異性的親密關係,從友情進到愛情,再到建立家庭後,逐步讓人探索並建立自己和人之間各種關係。從這樣的學理來看,友情在人生中扮演階段性的任務,但有情只能出現在人生某個時期,之後就將被愛情和親情所取代了嗎?你我是否相信,友情實在不是階段性的,在人生的各個階段,如果缺少了深切的友情,我們的生命必然失去許多光彩和歡笑。只是友情在成長的過程中,也常需要面對許許多多的試驗和挑戰。
四、約拿單和大衛的友誼考驗
約拿單和大衛的友誼也不例外,受到掃羅的重大考驗。掃羅王逐漸因為大衛的英勇表現,得到眾百姓的愛戴,這句「掃羅殺死千千,大衛殺死萬萬」竟是引發掃羅忌妒大衛的導火線。甚至當大衛正彈琴為平息掃羅的心神,掃羅會突然發怒用槍擲大衛,所幸大衛眼明手快,兩次躲避襲擊。隨後掃羅想藉讓大衛娶他女兒米甲的過程,要他去向非利士人爭戰,想藉機讓他被殺死,沒想到上帝保守一切順利,大衛娶了掃羅的女兒,成為皇室成員的一份子,但掃羅卻更加想要置他於死,開始派兵追殺他。
1.認清父親掃羅意圖後,在道別前互相承諾。
大衛走頭無路,知道能救他一命的只有約拿單。於是,他回來找約拿單,就是今天所讀的第二段經文,記載在撒母耳記上20章的內容。大衛與約拿單商量自己的處境,約拿單起初不相信父親會如此兇狠,約拿單要在自己父親和好友大衛之間作一選擇。約拿單向大衛保證,若他知道了父親要殺大衛的計劃,必會通知大衛。他們在田裡立約,約拿單對他說:「願耶和華與你同在,如同從前與我父親同在一樣」。同時約拿單要求大衛說:「你要照耶和華的慈愛恩待我,不但我活著的時候免我死亡,就是我死後,耶和華在地下剪除你仇敵的時候,你也永不可向我家絕了恩惠。」兩個人所立下的誓約,竟然還超越了個人的生死。
宴會的第一天,掃羅注意到大衛的席位是空的,但他未發一語。到了第二天,座位仍舊空著,他就轉向約拿單,嚴厲向他詢問原因,約拿單聲稱是他允許大衛回家探親的,這種和大衛同一陣線的態度使掃羅大怒,甚至咒罵約拿單的母親,認為是她引導兒子的頑梗背逆。他將自己心中的苦毒一股腦地傾倒在約拿單身上,並命令手下立刻將大衛捉來,要將他置於死地。約拿單還想和他理論,烈怒中的掃羅竟然也拿起手中的槍要刺他,因此約拿單憤然起身離席。
約拿單知道父親決意要殺大衛,照約定到大衛躲藏的田野,叫童子往前跑,然後把箭射在童子前頭,要將這信息告訴大衛,但等童子一去,大衛就從磐石的南邊出來,俯伏在地,拜了三拜,二人親嘴,彼此痛哭。拜了三拜,這是大衛對約拿單捨身相救表達無限的感激。約拿單提醒大衛,他們二人已立約,有耶和華在他們中間作證,直到世世代代。約拿單為大衛祝福後,大衛離開,逃避掃羅的追殺,兩人就此分離,無法預期日後能否再次見面。
2.面對考驗後的友誼更加堅定,然而,這樣的朋友何處尋?
這是約拿單和大衛友誼的考驗,如果友誼能順利通過考驗,這樣的友誼將會更加堅定。然而,在這世上,要如何能找到這樣的好朋友呢?因為許多的朋友,似乎無法通過各樣的考驗。特別是處在社會中,那種相互競爭、爭大位子的氛圍,為了成功除了站在別人的肩膀上,甚至還想要踩在別人的頭上。在一個越強調競爭、比較的社會文化中,都會讓真誠友誼的空間被壓縮著。再加上友情的傷害也時有所聞,容易將友誼毀掉的原因,包括被出賣、互相誤解、忌妒、無心話語的傷害,或因缺乏培養,時空改變,逐漸淡化等等。真會感嘆知心好友難尋,曾經擁有的友誼也難以長久不變,甚至,我們也記得自己,或許也曾是那位是友誼失落的人。
五、聖經中其他關於友誼的經文
也因為這樣,讓我們在讀到約拿單和大衛的友誼時,會如此的感概和珍惜,約拿單成為舊約人物中,真誠對待朋友的象徵。當然,聖經中記載關於友誼的經文不只在此,像在約伯記中,也記載當約伯受苦時,有三位朋友來探視安慰他,只是他們的智慧沒能領悟上帝的智慧。而在箴言17:17「朋友乃時常親愛,弟兄為患難而生」,勸勉朋友要互相親愛,共同承擔彼此的苦難。加拉太書5:2也提到「要彼此分擔重擔,這樣就是成全基督的命令」,基督的命令就是彼此相愛。同時,這樣的友誼也不只在人與人之間。在雅各書2:23「亞伯拉罕信神,這就算為他的義,他又得稱為神的朋友」。透過雅各書的作者,理解信心之父亞伯拉罕,因為他的信,上帝稱他為義,不只稱他為義,更稱他為神的朋友。因此可理解在創世記18:17記載「耶和華說,我要做的事,豈可瞞著亞伯拉罕呢?」那是神所看重亞伯拉罕,視他如同朋友的緣故。雖然我們實在達不到像亞伯拉罕那樣偉大信心的表現,能讓上帝直接稱我們為朋友。
但聖經中確實記載,上帝用人所能體驗到的各樣情感和關係,試著要來描述上帝渴望能跟我們恢復那美好的關係,不管是愛情、親情或友情。像是愛情,透過先知何西阿來愛那背叛他的太太,願意以無條件地挽回,顯明上帝的愛如同丈夫的愛,要來愛教會如同新婦。像親情,藉由耶穌所說浪子比喻中的父親,在家門口看著遠方,等待離家的小兒子回家,並用心開導規勸那大兒子,那位雖在身旁卻不能體會父親心境的大兒子,這位慈愛的父親最想要的,是將這兩個兒子再到帶回親情的親密關係中。那麼,友情呢?透過約拿單對大衛真誠守約的愛,看見一位信守諾言的好友典範,更讓我們如此容易地連結到主耶穌和亞當後裔間的情誼,那是整本聖經中的高潮--耶穌的捨己犧牲。耶穌在最後晚餐時曾說「人為朋友捨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的」(約翰福音15:13),耶穌為什麼說這句話呢?從前後文可以更理解。祂接續說「你們若遵行我所吩咐的,就是我的朋友了」(約15:14)。耶穌在最後晚餐的時候,深知他將要為的所愛的朋友捨命,將要因這份友誼而走上十字架。人為朋友捨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更大的,而我們,這些遵行耶穌所吩咐的人,就是耶穌的朋友。約拿單所代表信守諾言的友誼,在新約,我們主耶穌將這更完完全全地實現出來了。
六、結論
1.受難日—成為紀念並感謝友誼的日子。
因著這樣,我在想,在我們一年行事曆中,什麼時候是紀念友誼的特殊日子?親情有父親節和母親節,愛情有情人節和結婚紀念日,紀念友誼的日子,我想那可以是受難日,因為在那一天,神的兒子為了我們這些朋友,願意為這些朋友而捨命,受難日,可以成為紀念並感謝耶穌和我們珍貴友誼的日子。
2.從跟隨主腳蹤到陪伴我們同行的旅程。
此外,耶穌成為我們的朋友,也顯出另一種和主耶穌關係的圖像。在今年年度目標「代代連結,跟主腳蹤」中,我在準備時默想到一個圖像,我們好像跟主耶穌去爬山,一路耶穌在前面,我們在後跟隨。但就像爬山的隊伍到後來,有的走的快,有得走的慢,耶穌祂不只是那位在前面,要我們緊緊跟隨的嚮導,祂也樂意走慢下來,走到我們旁邊,和我們肩並肩一起同行,成為同伴。Just walk beside me and be my friend.
3.由受陪伴者角色到成為互相陪伴的人。
親愛的弟兄姊妹,這是友誼的愛,是恩典。而我們,在這同行天路的旅行團中,從受陪伴者,也能漸漸成長成為互相陪伴的人,而在這當中,雖然我們都不完全,但因為都是耶穌的朋友,我們可以一起同行,我們不僅要為著教會事工的緣故,成為同工,更要因為都是耶穌的朋友,而成為好友。就像登山的旅程,不僅向著目標向上爬,也要欣賞周圍的風景,珍惜一起陪伴同行的好友。雖然,我們像耶穌,為愛充滿了傷,但也因著耶穌的愛,依然相信友情的珍貴。特別是在主愛中友誼的珍貴,讓我們成為BFF—be friend forever. 在主愛中,享受主愛恩典,也珍惜生命中美好的友誼。
【默想和行動】
1.在本週找一段時間,列出自己在不同生命階段,那些「珍貴友誼清單」,藉由回憶人生經驗,為此感謝神,把握機會,也實際對他們表達感謝。
2.同時也請檢視,你我是否有一些珍貴的友誼,曾為誤解、無心話語、爭執而有裂痕,您是否願意透過禱告,依靠神的愛來修補恢復原先的友誼。
這很重要,也很真實,讓我們在ㄧ段安竟中,認真來回答。我們一起來禱告。
【金句】朋友乃時常親愛,弟兄為患難而生。(箴17:17)

2016年8月13日 星期六

上帝眷顧


講道內容
講題: 上帝眷顧
經文: 撒母耳記上9:15-21
主講: 周元元牧師
時間: 二0一六年七月十日

[Oops]掃羅遍尋不著走丟的驢
我們有沒有找東西的經驗?覺得很重要的一樣東西,卻遍尋不著。我時常會在臉書上看到有人貼出:「我的手機不見了,要找我請在這裡留言」。這個時代,出門除了鑰匙,手機已經變成必需品,找不到,很多事情都受影響。不過比起找手機,人生有其他的尋找讓我們更加耗費心力,像是找工作、找伴侶、找現階段的人生方向等等。
今天所讀的經文也跟「尋找」這個主題有關,在撒母耳記上第八章,我們讀到以色列人想要立一個君王,因為他們擔心先知撒母耳的後代不成材,不足以帶領他們對抗非利士人,所以他們去向撒母耳要求說,要有一個王治理他們。這樣的要求,上帝喜悅嗎?不喜悅。所以上帝讓撒母耳對以色列人說明,設立君王後他們的生活將如何改變?像是男人要當兵,女人要為王煮飯,所有農作物中一定的數量都要歸國有等等,簡單來說,就是他們會變成王的奴隸。可是,醜話已經說在前頭了,以色列人還是執迷不悟,他們仍然堅持要一個王。
以色列人向上帝要求立一個王,於是接下來聖經應該記載去尋找這個王的過程,但經文接著卻說:在以色列十二支派裡面,有一個屬於便雅憫支派的人,他的名字叫做基士。他們家有幾匹驢走丟了,於是基士吩咐兒子掃羅,帶一個僕人出去找驢。走過一山又一山、找過一地又一地,掃羅用盡力氣,卻還是找不到丟掉的驢子。於是掃羅想放棄了,對跟著他出門的僕人說:「我們回去吧!恐怕我父親不再為驢擔心,反而開始為我們擔心了。」
啊~以色列人不是要求要一個君王嗎?怎麼卻突然開始說起一個名叫掃羅的人受父親之命出去找驢,而且還怎麼樣都找不到,甚至要放棄了?!
[Ugh]找驢跟找王有甚麼關係呢
找驢跟找王有甚麼關係呢?讓我們再回到找王這件事,看看能不能找到甚麼蛛絲馬跡?撒上8:1~3「撒母耳年紀老邁,就立他兒子作以色列的士師。他的長子名叫約珥,次子名叫亞比亞;他們在別是巴作士師。他的兒子不行他的道,貪圖財利,收取賄賂,屈枉正直。」第一個原因似乎是士師撒母耳的後代看起來不可靠。於是,以色列的長老來到撒母耳那裏,對他說:「看哪,你年紀老了,你的兒子又不行你的道。現在請你為我們立一個王治理我們,像列國一樣。」(v.8:5)這句話才講出了他們真正想立王的原因是-「像列國一樣」。當時列國的王是甚麼樣子?以色列周遭的國家,「王」和「神」是分不開的,例如法老是太陽神或太陽神之子。亞捫人的「摩洛」,摩押的「基抹」原文都跟「王」有關。所以當以色列人要求「立王」時,其實他們想的是附近國家那種將政治、軍事、宗教權力集於一身的君王。換句話說,像列國一樣,也就是像列國的神明一樣的王。
綜合所有因素,以色列人真正想要找王的原因:是由於被非利士人壓迫,他們想解決不安全的困境,於是他們認為找到一個像神一般的君王治理,就可以讓他們永保安康。
以色列人把他們的安全感放在一個名叫君王的對象,所以全心要尋找一個王;那掃羅呢?他奉父親之命出去找驢,也在找一個對他們家而言是重要的、有價值的東西。他們的共同點是「尋找」,尋找自己認為有價值,能滿足他們需要的對象。只是,有個問題:驢子今天會弄丟,明日還是一樣可能會走丟;君王可以上台,但這個人行不行又有誰知道?只是對他們來說,不找不行,就是走一步、算一步,不是嗎?
掃羅找驢子,以色列人找一個王。尋找的經驗,換到今天的處境,可能是甚麼呢?那個我們看為有價值、能帶來安全感的是甚麼呢?找一份工作,這很重要,這是我們負責任生活的表現,只是,找到工作,就是生活永遠的保障了嗎?或說找一位伴侶,這很重要,這是我們生命另一個階段的開始,只是,找到伴侶,就找到一輩子的幸福保障了嗎?在人的一生中,在不同的階段,我們尋找的東西很不一樣:學位、事業、婚姻、財富、兒女…很多很多。雖然人生經歷愈多,我們似乎益加發現世事多變化,幾乎沒有一個人事物是永遠不變的。但人生不就是如此嗎?縱然沒有永遠的保障,仍必須走一步算一步,不是嗎?
如同掃羅費盡心力在找驢子;如同以色列人呼天喊地在找一個王;如同我們看著我們身旁的人在努力尋找有價值的東西,我們也在尋找對自己重要的東西。結果,找到了嗎?
[Aha]不只是驢,也不只是王
回到故事當中,因為遍尋不著驢子,掃羅幾乎要放棄了,他跟僕人說:我們回家去吧!僕人並沒有放棄,他對掃羅說,在他們附近有一位上帝的奴僕,可以去請問他,說不定他會知道驢子在哪裡。於是,他們就往上帝的僕人所住的城去。路上遇見了幾個從城內出來打水的女孩,他們詢問:「先見(先知)在城裡嗎?」女孩們給了肯定的答案,說先見就在他們前方不遠處。得到這個訊息,掃羅和僕人加快腳步往前走。然後,在城門邊,他們遇到有人正要走出來,掃羅再度上前詢問:「請問,先見住在哪裡?」這個被他詢問的人回答:「我就是先見。」哇!這也太巧了吧!掃羅遇見的人就是先知撒母耳。撒母耳對掃羅說:「你先走吧,先到敬拜的場所去。今天你們兩人要跟我一起吃飯;明天早晨我會回答你所有的問題,然後送你上路。至於三天前丟了的那幾匹驢,你不用擔心,已經找到了。但是,以色列人民渴求的是誰呢?就是你-你和你父親的家族。」(v.19:19b~20)撒母耳知道掃羅在找驢?知道。撒母耳知道驢在哪裡?知道(至於三天前丟了的那幾匹驢,你不用擔心,已經找到了)。撒母耳知道掃羅會來找他?知道。(有人對他說:「明天這時候,我會差一個便雅憫支族的人到你這裡來。」) 撒母耳知道在他眼前的人就是掃羅?知道。(有人對他說:「這個人就是我告訴你的那個人」) 撒母耳甚至還知道關於掃羅本身,而掃羅自己卻完全不知道的事。
甚麼事?而又是誰告訴撒母耳這一切的事?上帝。上帝在掃羅還沒有到的前一天,就指示撒母耳:「明日這時候,我必使一個人從便雅憫地到你這裏來,你要膏他作我民以色列的君。他必救我民脫離非利士人的手;因我民的哀聲上達於我,我就眷顧他們。」(v.9:16)
哇!原來這一切巧合不僅是巧合,而是上帝的安排帶領。上帝安排這些巧遇的原因是讓掃羅找到走丟的驢子嗎?是的,撒母耳說你們家走丟的驢子已經找到了。然而,上帝安排這一切巧遇不只是為了找到驢子吧?是為了使以色列百姓找到渴望的王嗎?是的,撒母耳說:「以色列人民渴求的是誰呢?就是你。」但是,上帝安排撒母耳遇見掃羅只是為了給以色列人一個王嗎?再說,上帝並不喜悅他們立王啊?!
[Whee]為了使人遇見眷顧他們的主
上帝對撒母耳說的是:「我看見了我的子民在受苦;我聽見了他們的哀求。我就眷顧他們。」(v.9:16b)
以色列人以為他們需要的是一個王,然而,上帝聽見的是他們內心真正的需要,是從受苦中脫離、從哀嘆聲中被保護。所以,縱然他們所求的是一個王,這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但是出於憐憫他們,上帝還是揀選了掃羅成為他們的王。為的不是給他們一個王而已,而是希望他們透過這個上帝所設立的王,遇見縱然遭受他們背棄、卻始終沒有放棄他們的上帝。更徹底地說,以色列人為什麼會受到非利士人的逼迫?真正的原因是他們敬拜偶像、離棄上帝,所以不是換一個政治制度就能拯救他們,而是要透過這個上帝所揀選的王,希望帶領以色列人恢復與上帝的關係,因為唯有神才是他們真正的拯救,永遠不變的倚靠。
那關於掃羅呢?掃羅以為他需要的是找到走丟的驢子,但上帝看見的是一個生命真正的需要,是找到生命真正的價值。當撒母耳對掃羅說:「以色列人民渴求的是誰呢?就是你-你和你父親的家族。」掃羅怎麼回答?他說:「喔!真好!我一直在等這一天」?不是。掃羅說:「我屬於便雅憫支族,是以色列中最小的。我家又是這支族中最微不足道的一家。你為什麼對我說這樣的話呢?」掃羅家是微不足道的一家嗎?聖經說,他父親基士是有錢有地位的人(或翻譯為大能的勇士),又說掃羅的外表是英俊挺拔的少年。看這些條件,掃羅一點都不差。但是論到便雅憫支族,的確他們是以色列(雅各)最小的兒子的後代,而且在士師時代他們曾因為兄弟支派內戰,便雅憫人被殺了兩萬多人,所以他們變成很微弱的支派。所以,從掃羅的回答,我們聽見他的矛盾。儘管聽得懂撒母耳要給他的,是一個重要的職分,但當他想到自己的出身、背景,他看到的,更多是迷惘。我們似乎可以聽到他內心的心聲:「我到底是大能勇士的後代?還是最小、最弱的支派?這樣的我,你撒母耳說上帝揀選我?」所以,對比掃羅看待自己生命價值的迷惘,找驢子事小,卻是要透過尋找驢子的過程,使掃羅遇見這位不輕看人、卻恢復人在上帝面前真正價值的上帝。
就結果而言,掃羅家迷失的驢子找到了嗎?找到了。但是,上帝安排這一切巧遇不只是為了找驢子。而是使掃羅遇見上帝,並賜給他一個不同以往認知的新生命。(掃羅離開撒母耳的時候,上帝賜給掃羅一顆「新的心」。v.10:9)以色列家渴望的王找到了嗎?找到了。但是,上帝安排撒母耳遇見掃羅不只是為了立一個王。而是為了使以色列人再度發現,帶領他們的其實是上帝,並進一步恢復與上帝的關係。
[Yeah]我們繼續遇見眷顧我們的主
以為是找驢子、找王,卻是找到了眷顧人的上帝,這位眷顧以色列人、眷顧掃羅的上帝,仍是今天我們繼續經驗的上帝。
像是找工作時,透過尋找的過程,我們整理上帝過去帶領我們的痕跡(自傳),發現上帝賞賜我們的恩賜(履歷)。所以,找工作不只是使我們發現自己有能力、才幹,可以賺錢、貢獻於社會,而是透過這尋找的過程,使我們與一直眷顧著我們的上帝相連結。
像是找伴侶時,透過尋找的過程,我們整理了自己在愛中跌倒與成功的經歷,發現上帝賞賜我們愛人的能力。所以,找伴侶不僅是使我們有了共同生活的另一半,而是透過愛的操練(牽掛、犧牲、溝通…),使我們愈多地與愛的源頭上帝相連結。
像是找現階段的人生目標,不只是使我們發現自己有能力規劃未來、發展夢想,而是透過築夢的過程,使我們與盼望的根源上帝相連結。
從整個故事中,最讓人感動的:是掃羅自己找到了上帝,以及上帝對以色列人的眷顧嗎?不是,是上帝透過掃羅找驢、以色列人找王的過程,主動眷顧他們、帶領他們,使他們不僅找到了驢子、找到了王,更重要的,是使他們遇見這位愛他們的主。這不就是我們今天仍在體會的故事嗎?我們以為我們只是在找工作,一份給我們穩定安全感的工作,結果上帝帶領我們的不僅是工作,而是在尋找的過程中,讓我們明白,所有的工作都是上帝的賞賜,為的是讓我們遇見生命真正安全感的源頭—上帝;我們以為我們只是在找伴侶,一份長久不變的愛,結果上帝賞賜我們的,乃是祂自己,這份道成肉身、犧牲自己,永遠以馬內利與我們同在的關係。我們以為我們只是在找人生目標,結果上帝帶領我們的,是使我們發現我們內在有一份呼召是回應祂的愛,用祂所賞賜我們的一切來愛人、愛土地、愛上帝。
結論
親愛的弟兄姊妹,我們現在正在找甚麼嗎?那個我們在找尋的人事物背後,真正在找尋的是甚麼呢?聽見以色列人呼求的主,今天仍然聽見我們。求主憐憫我們,也賞賜夥伴陪伴我們,在不明朗的時候仍持續跟隨,因為使我們真正有盼望的既不是驢、也不是王,而是在我們尋找的道路上,渴望更深與我們相遇,始終眷顧著我們的上帝。

2016年8月7日 星期日

一位母親的禱告


講道內容
講題: 一位母親的禱告
經文: 撒母耳記上1:4-20
主講: 蔡維倫牧師
時間: 二0一六年七月三日

一、前言
禱告是我們今天的主題。這樣的主題,對基督徒來並不陌生,但牧師期待透過今天的主日信息,多些時間談論禱告,思想禱告,也讓我們更想實際喜愛禱告。
不知你的禱告生活如何?你通常什麼時候禱告,是否有養成禱告的習慣?對基督徒來說,我們都有面對困境時的禱告,而在困境中的禱告,是我們真實的掙扎。成為牧師以來,有很多機會用禱告陪伴會友渡過困境。但有時會友會問我關於禱告的事,最近也曾被問到「我們說上帝聽禱告,但我的疑問是,怎麼這麼久上帝還沒有回應,讓我覺得沮喪,禱告中越來越不知說什麼,我還要繼續禱告下去嗎?」面對困境時的禱告,我們是真實地掙扎於—我該滿足於現在已經擁有的?我該只看我所已領受的恩典就好了嗎?但我還真的很想跟上帝祈求那些我還沒有的,我究竟該怎麼禱告呢?有時,當我們讀到一些屬靈前輩所寫下關於禱告的格言,就像以下這幾則:
■禱告不會改變環境,但它能改變我們。--巴克萊
■神要我們操練恆切禱告,堅持不懈,讓我們軟弱的信心得以加強。因此,禱告遲遲未蒙應允,其實正是一個重大的祝福。--慕安得烈
■沒有任何一句禱詞會被神遺忘,我們等得越久,所累積的祝福就越大。--宣信
■當我們向耶穌禱告的時間,成為真正與耶穌相遇的時間,那麼我們每天的生活就是與主同行的生活。--吳漢斯
這些屬靈前輩所寫下的禱告體會和信心的仰望,怎麼感覺離我們好遠好遠。關於禱告,從他們所表達的是如此的美,卻又不真實,實在不是我們最想要的禱告結果。我們最想要的,不就是上帝快快應允我們所祈求的嗎?關於禱告,究竟我們要如何看待?
二、因著這樣,當我們看見哈拿,多了一份的理解。
哈拿處在一個各人偏行己路的世代中,雖然已經進入上帝所應許的迦南美地,但生活上還是有困難,那是士師—就是上帝的拯救者所在的時代,帶領大家抵抗外族的攻擊。但哈拿的困難比較切身,就在他的家中,因著他無法生育,受到先生另外一個老婆的欺負,常常用話語刺激他。我們不清楚哈拿他如何懂得禱告,但肯定他是因為迫切的需要才會禱告,哈拿個人的困境是不能生小孩,當時婦女結婚後沒有小孩是一個羞辱的記號,也代表當她年老後,沒有可以依靠的不安全感。這跟我們現今的時代就十分不同,每個時代有各種不同的煩惱。關於哈拿,如果他在你身旁,對於他的需要,你會是贊同他、同理他,還是開導他?跟他說,你已經有一個這麼愛你的老公了,他對你好難道不比有十個兒子還好嗎,你實在是應該要滿足才對。
三、在今天所讀經文故事中,接續的描述,是讓我們來向一個「母親」學禱告,當然在那時候,哈拿不是真的可以被稱為「母親」。
那一年哈拿跟著先生以利加拿來到示羅,是當時敬拜和獻祭的所在。在先生獻祭後的吃喝,心中憂苦來到耶和華的殿前,為此來祈禱,口中念念有詞。被在門邊的老祭司以利看見,誤會他是喝醉酒。但哈拿回答說,他不是喝醉酒,他是在上帝面前真實的傾心吐意(台語叫做吐出心情)。牧師問大家,什麼才是叫做「傾心吐意」呢?那是向上帝真實地說出自己心中想說的,沒有隱藏,不再逃避,也不是習慣性的「行禮如儀」。那是在遭遇重大困苦,大苦難中懇求上帝開路,因為實在沒有別條路了。聖經中還有誰是如此?如同耶穌所說那個悔改稅吏的祈禱「上帝啊,施恩可憐我,這個罪人」;如同但以理因為違背國王頒布禁止禱告的命令,被丟進獅子洞穴中的時,又如同他的三個朋友因為不跪拜王的金像,被扔進火爐的時;還是在波斯的王宮,當王后以斯帖冒著生命危險,要去見王前的禁食禱告等等,那時他們也如此迫切祈禱。
牧師今天也問大家,你還記得你上一次像這樣傾心吐意,在上帝面前迫切禱告是什麼時候,是為了什麼事?在困境中學習向上帝說出內心最深的需要,這是哈拿祈禱的第一項見證。
哈拿祈禱的第二項見證,是他的祈禱,是真正的交託。交託是真實的信心仰望,在經文中哈拿聽完祭司以利對他說「你可以平平安安地回去,願以色列的上帝應允你所祈求的。」哈拿就回去吃飯,不再面帶憂愁。或許聽見祭司或牧師所說的話,會增強祈禱者的信心。但如果僅是這樣理解,就錯失了真正的重點。真正的信心是將焦點注視在上帝,而非其他人。真正的交託,將會帶來不一樣的生活態度。再問大家,你們認為是向上帝真實的傾心吐意比較難,還是真正的交託比較難?那如果我們真實地傾心吐意,會不會讓我們更能學習交託?我相信這兩者之間有關係,當我們更真實地對上帝傾心吐意,也會幫助我們更有信心地交託。因為他可以坦然的表達,感覺更近,在禱告中和神相遇,就更有信心交託。哈拿在這兩項禱告的態度上,值得我們向他來學習如何來禱告。
第三項,向哈拿學習禱告的見證,是他在禱告中有真實經歷上帝的垂聽。如果我們也曾如此迫切為某些事情來擺上禱告,那麼當有一天禱告蒙應允時,心中會有最大的喜悅。而這份的喜悅,在哈拿所經歷的事情中,上帝賞賜的恩典,實在超過他所求所想的。上帝也不只賜給哈拿撒母耳這位頭生的兒子,後來還讓他繼續生了三個兒子和兩個女兒。再進一步,從撒母耳記全卷,讓我們看得更遠--上帝透過一位母親的禱告,不只是讓一個新生命誕生在她的子宮中,原來上帝還有更大更美的心意,讓哈拿的兒子撒母耳,在拯救歷史中佔有重要的角色。他是唯一一位擔任士師和祭司角色,並膏立以色列最起初的兩位王。在他的時代,以色列人從士師進入君王時期,這都是哈拿沒有想過的,超過他所能想像的。
同時,再進一步,還不只是撒母耳在拯救歷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我們在撒母耳記上裏,看見撒母耳從小成為一位聆聽上帝對他說話的人,禱告是去聆聽上帝的聲音,這成為撒母耳生命中的特質,從當他還在母胎開始,到他在聖殿中聽見上帝的呼召,到他年老時臨別的贈言,記載在撒上12:23「至於我,斷不停止為你們禱告,以致得罪耶和華。」他深深抓住禱告的特權和能力,就算他已經退休,不再擔任士師的角色,最後依然要為百姓禱告。原來一位母親對小孩屬靈的影響力,竟可以如此重大。我們對晚輩的屬靈影響力,是見證比作見證更為重要,更有影響力。在哈拿所經歷的事情中,上帝賞賜恩典,實在是超過所求所想的,而哈拿所作的,是真實傾心吐意,真正的交託。
四、結論
禱告有真實的掙扎,也需時常面對蒙應允和等候禱告成就的張力,但這就是我們禱告生活的實際狀況。在今天,上帝讓要我們從哈拿禱告的見證中來學習—學習真實傾心吐意,學習真正的交託操練信心,並讓禱告成為一種珍貴的特質,甚至可以傳承,成為留給後代最珍貴的珍寶。好消息是我們與哈拿都禱告同一位上帝,這位昔在今在將來,永遠常在的上帝,今日依然在聽我們對他禱告。那些禱告前輩所講的話,今日依然可以成為我們的經歷,當我們向耶穌禱告的時間,成為真正與耶穌相遇的時間,那我們每天的生活,就是與主同在的生活,讓我們在實際的禱告中來學習禱告。
邀請大家一起來讀今天的金句「要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凡事謝恩,因為這是 神在基督耶穌裡向你們所定的旨意。」-帖前五16-18
【默想和行動】
1. 你上一次傾心吐意在上帝面前迫切禱告是什麼時候,是為了什麼事?
2. 真正學習禱告,就從開始禱告起,讓我們開始禱告吧!